常用虚词汇总

常用虚词汇总
常用虚词汇总

常用虚词汇总

文言虚词

在初中阶段,对古汉语中的20多个文言虚词要加以了解,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宁、去”这17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做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哪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桓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动词:去、到、往

①吾欲之.南海②辍耕之.垄上

三、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

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四、介词:在如:悬挂之.四壁(《观巴黎油画集》)其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他”“他们”“他们的”“那个”“其他”

(1)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起义》

(2)必先苦其.心志,用手拂之,其所自落。《活板》

2、语气词,表示测度,劝勉,有时加强反问。

(1)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愚公移山》

(2)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大概)《峡江寺飞泉亭记》

2、副词:“难道”

(1)其.(难道)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代词

1、一般附着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动宾词组的后面,相当于“......的”或“......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地方)。”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②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指事。)

2、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3、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语气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例:①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

谋也。

③而安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3、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的话”。

例: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②有郭四者.,凡四杀人。

③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5、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此数者:这几点。)

6、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例: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

中心词是“人”。

②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7、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近者.奉辞伐罪。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8、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

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表示修饰,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1、连词,表示接、转折、推测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不用则.以纸贴之《活版》

2、副词,就是、便是。

(1)非死则.徏尔《捕蛇者说》

3、法则,如:巍巍乎唯天为天,惟尧则.之《论语》乃

1、作副词,“就”“才”“这个”“于是”

2、表判断,“是”“本来是”“原本是”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作代词:“你”“你的”

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副词

1、暂且,姑且。

例: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②存者且.偷生。③这个,你且.收着。

2、将,将要。

例:①年且.九十。

②久居,祸且.及汝。

③不出,火且.尽。

3、而且,并且。

例: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

②余悲之,且.曰。

4、尚且,还。

例: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连词

1、连接两个动词、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又,又......又......。

例:①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移人也。

②河水清且.涟漪。

2、表顺承,相当于“并且”、“而且”

例: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3、表递进,相当于“况且”、“何况”、“而且”。例:①且.焉置土石?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4、表选择,相当于“还是”

「且住

..」即“且慢”,暂时慢着,常含阻止之意。例: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②且住,你听我说!

③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

「且夫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例: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且如

..」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然

1、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可”等

(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样”“那样”“如此”等(1)吴广以为然.《陈涉建议》

(2)柔使之然.也《劝学》

3、作形容词词尾

(1)晔然.而骇者《捕蛇者说》

(2)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

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马

说》)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二、连词

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

说》)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1、组成介词结构,作补语,相当于“在”“到”“从”

“对”“对于”

如:战于.长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组成介词结构,含有比较意义。

如:苛政猛于.虎。

3、表被动:(被、为、于、见)

一、动词:相当于“做”、“认为”、“造”、“变成”、“雕

刻”、“作为”、“是”等。

如:冰,水为.之。为.人五,为.窗八,若为.佣耕

二、介词:相当于“给”、“因为”、“为了”、“对”、“跟”

等。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表被动: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活板》

一、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河南乐羊子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③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①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表示疑问语气。

例: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②缚者曷为者也.?

表示反诘语气。

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表示祈使语气。

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表示反问。

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2、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例: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②苟政猛于虎也.!

③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例:①余闻之也.久。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④是说也.,人常疑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

意。

例:⑴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

⑵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

⑶岂独伶人也哉

..!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

例:是芙蕖也者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

唯求则非邦也与

..?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例:枉将他气杀也么

..哥.。

[也已矣]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1、语气助词: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1)尔知射乎.?

(2)吾射精乎.?

(3)君将哀乎.?

2、有时作介词:类似于“于”的用法

(1)叫嚣乎.东西(2)隳突乎.南北

一、语气词

1、用在句首,引起议论。

如:夫.战,勇气也

2、用在句中,舒缓语气

如:好逸恶劳,亦忧夫.人之情也

3、用在句末,相当于“啊”“呀”

如: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二、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名词:“男子”“丈夫”

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一、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感叹

如:今其室十无一焉.

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如:徐徐焉.实狼其中

二、代词:用在句末,相当于“于是”“于此”“于之”“于何”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用在句首或句中,相当于“怎么”“哪儿”

如:且焉.置土石何?《愚公移山》

一、表示反语,“难道”“岂”“宁可”“宁愿”

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

二、安宁。如:虽鸡狗不得宁.焉

1、离开。

如: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2、距离。

如:而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为学》

3、除去、去掉。

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

4、过去。

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空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文言特殊句式

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

什么东西”。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

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

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

现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

“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

“奚”、“曷”、“胡”、“恶”、“安”、

“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

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

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

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

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

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

“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

心词“石”之后。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

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

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

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

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

“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

“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

“战”的后边。

再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劝学》)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一、而 (1)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表示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谏太宗十思疏》)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 (3)复音虚词而已,语气助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 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乎 (1)助词。 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表反问,相当于吗呢。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为今年高考复习准备 依据201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是15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对常见文言虚词作归纳复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今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⑧会其怒,不敢献。 A 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①中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②中的“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③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意思,这里代指“璧”。④中的“其”是表揣测的语气词。⑤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代指“诸侯”。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⑦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亦即前文中的“师”。⑧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即项羽和亚父。正确答案是C项。 2、下列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渚河,则在舟中矣。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项中的“则”处在对举句中,相当于“就”,其意义和用法如题干中的词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则”。B项中的“则”是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可是”。C顶中的“则”相当于表转折意味的“原来已经……”。D项中的“则”可译为“就是”。答案是A项。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题干中的“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D项中的“以”也是因果连词,与题干中的“以”义同,因而选D项。A、B、C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是顺接连词。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若堕业者: A.你对正事怠惰 B.如果对正事怠惰 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虚词“若”。根据文意,全文没有郑善果“堕业”的介绍,倘此处译“若”为“你”,就成了对郑善果“堕业”已成事实的指责,这显然与文意不符。此处的“若”如果解释为“如果”,则是郑善果母亲对儿子的劝诫,且本句并非专指某一人,既可指前文中的“王后、大夫、士妻”,也可指“吾”,因而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60例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60例 汉硕备考交流~壹贰玖八叁陆七零四五 1、本来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步 “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偶然 “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 4、一齐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其二,表示同一个处所。 5、以至以致 “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常常 “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再 “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 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已经”和“一经”都是副词。不过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一旦”还解释得通;用“已经”的句子,“已经”绝对不能换成“一旦”。 11、竟然居然 都是副词,都有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用于不好的方面,表 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用于好的方面,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 样”。“竟然”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竟然”也可以单说 成“竟”。“竟然”常用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居然”有时语气略 重。“竟然”一般不这样用。 12、已经曾经 都是副词,都有有了某种行为或情况的意思。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强调动作行为开始或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了”,少 用“过”。“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强调某种行为或情况从前有过,现在已经结束了,“曾经”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过”,也可以用“了”。 13、暂且姑且 “暂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姑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 14、几乎简直 “几乎”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些。“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乎等于”。 15、马上立刻 “马上”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大;而“立刻”没有这种情况,它表示的都是即刻要发生的。 16、从来历来向来 “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历来”从来,一向。“向来”从来,一向。都可作副词,都可表示从过去到现在的意思。“从来”多用于否定句;“历来”多用于肯定句;“向来”兼用于肯定句和否定句。“从来”的语气比较绝对,强调的意味较重;“历来”、“向来”是一般地叙述,语意较 轻。“从来”、“历来”还可以作形容词,充当定语,“向来”没有形容词的意义和用法。“历来”多用于书面语,“从来”、“向来”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17、对于、对介词“对于”、“对”介引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这两个介词在许多场合都可以通用。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是“对”的意思更广泛,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虚 词 用法例句常见短语. 之. (1)【动】往,到……去. (2)【代】他,她,它. (3)【助】的(有时可不译).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 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 译.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 省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 说》). . 以. (1)【动】认为,以为. (2)【介】用,把,拿. (3)【介】因为,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6)【通】“已”,已经.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狼》).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为】认为;作为。. 【以是(是以)】因此。. 于. (1)【介】在,到,向,从,对, 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 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2)【介】被. (3)【介】同,和,跟. (4)【介】比,胜过.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 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 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①与现代汉语相 同;②这时,当时;在这, 从这。. 者. (1)【代】……人;……事物;…… 时候;……的情况.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 不译. 作亭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也】或【者 也】……是……. 乎. (1)【助】吗,呢,哪,吧;啊, 呀,哇. (2)【通】“于”。“在,从,向,给, 对”. 不亦乐乎?(《论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 翁亭记》). . 也. (1)【助】啊,呀,呢,吧,可不 译(表判断、肯定,表疑问、反问, 表感叹). (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顿, 可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徐 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哉】呢,吗(表疑问 或反问)。. 故.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 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 序》). 已故. 【故人】老朋友。. 其. (1)【代】他(的),她(的),它 (的);他们(的),她们(的),它 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 推测).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 序》).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完整)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言虚词而表承接和表修饰辨析

文言虚词“而”表承接和 表修饰辨析 文言虚词在古汉语中究竟是表承接还是表修饰,一直是学术界搅混不清的一个问题,也是学校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各种参考书、各类教学资料说法各不相同,让老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包括一些学术著作、大学教材,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有关这个问题的论文也很多,但相互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文章也比比皆是。通过对大量例句的仔细分析,我认为,这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 我们先排除两种情

况,这两种情况不属于我们讨论的畴,也不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所在。 1、“而”字前面出现的是非动作性的词语或短语,而是形容词或表时间、方位、方向、方式等的词语或短语,这种情况下,“而”表修饰,“而”前的词语作“而”后的动词的状语。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分析:“盛气”译为“气冲冲地”) 例2:面山而居。(分析:“面山”译为“面对着山”,介宾短语作状语。)例3:顺流而东行。(分析:“顺流”译为“顺着河流”)

其余如“徐而察之”“子路率尔而对”“吾徇徇而起”“吾尝终日而思矣”等,“而”字都表示修饰关系。 2、“而”字前后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但“而”并非表示承接或修饰,关系十分明确。 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分析:“而”表转折) 例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分析:“而”表并列) 例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分析:“而”表递进) 例4:锲而舍之、死而有知。(分析:“而”表

假设) 例5: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分析:“而”表因果) 例6: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分析:“而”表目的) 问题的焦点出在什么地方呢?出在“而”字连接的是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而前后关系又非前面所说的几种。有的辨析资料干脆认为,只要“而”前后都是动词,就一定不是修饰关系,其实并非如此,前面是动词,“而”依然可能表示修饰关系。 不少资料都是从前后两个动词的关系的角度来辨析,认为前后两个动词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常用虚词汇总

常用虚词汇总 文言虚词 在初中阶段,对古汉语中的20多个文言虚词要加以了解,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宁、去”这17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做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哪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桓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动词:去、到、往 ①吾欲之.南海②辍耕之.垄上 三、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 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四、介词:在如:悬挂之.四壁(《观巴黎油画集》)其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他”“他们”“他们的”“那个”“其他” (1)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起义》 (2)必先苦其.心志,用手拂之,其所自落。《活板》 2、语气词,表示测度,劝勉,有时加强反问。 (1)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愚公移山》 (2)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大概)《峡江寺飞泉亭记》 2、副词:“难道” (1)其.(难道)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者 一、代词 1、一般附着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动宾词组的后面,相当于“......的”或“......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地方)。”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者:指人)②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指事。) 2、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3、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语气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例:①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 谋也。 ③而安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 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者 (一)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五.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如:①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论 语 > 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③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论语 > 十则》)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总复习)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之”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他们”、“它”、“这”、“我”等。如: (1)(《桃花源记》)——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2)(《愚公移山》)——之,代事,指愚公挖山,可译作“这件事”。 (3)(《狼》)——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之”可译作结构助词“的”《为学》) 3、“之”在三种情况下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句中表示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作为倒装句的标志;在句中起调节音节作用。例如: (1)《愚公移山》)——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陋室铭》)——之,倒装句(宾语前置)的标志。 (3)《马说》)——之,倒装句(定语后置)的标志。 (4)《马说》)——之,起调节音节作用。 4、“之”还可以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为学》) 二、其 1、“其”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相当于“这”、“那”、“其中”。如: (1《狼》)——其,译作“它们”。 (2《桃花源记》)——其,译作“它们的”。 (3《核舟记》)——其,起指示作用,指舟子,相当于“那” (4《狼》)——其,译作“其中的”。 2、 (1)《马说》)——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2)《马说》)——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3)《愚公移山》)——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三、而 “而”字可以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因果等关系。 1、表并列关系,可译作“并且”、“又”等或不译。如:

(完整版)常用虚词列表

常用虚词例表 序号名称词性语法意义及用法实在意义例句 1 之代词第三人称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 助词结构助词的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调整音节 宾语前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的标志 动词到、往、去 2 其代词第三人称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这、那、其中的 语气词反问难道、岂 推测大概、也许 祈使必须、一定 3 而代词你、你的 连词并列和、跟、与(可不译) 承接然后、接着 递进并且、而且 转折但是、可是、却 假设如果、假如 修饰地、的(可不译) 目的来 因果所以 结果以致 动词像、如 4 以介词表凭借或依靠用、把、拿、凭借、依据 表原因因为 表时间或地点起止……以上(下) 连词同“而”同“而”的各种意义 动词常与“为”连用认为 5 于介词表动作涉及对象给、对于 表动作处所、时间在 表比较对象比 6 则连词承接于是、就 假设如果 转折但是、却 并列与、和 语气副词强调语气就、简直 动词表判断是 7 或代词有的人 有时 连词假设如果 副词推测语气也许

8 乃连词承接于是、就 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 副词表时间才 表强调语气竟、竟然、却、反而 动词表判断是 9 虽连词假设即使 转折虽然 与“然”连用即使这样,虽然这样 10 因连词承接于是,就 介词表凭借凭借、依靠 表方式趁着、趁机 表原因因为 动词沿袭、继续 11 盖语气副词推测、反问大概、难道、岂 连词承接上文原来…… 助词发语词不译 12 安副词表反问语气怎么 代词表疑问那里 13 何副词表反问为什么 副词表强调多么 代词表疑问什么、哪里 14 故名词原因、原故 本来、原来 旧的、老的 事、灾祸 形容词特意、故意 连词表因果所以 15 且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 表递进并且、而且、还 表假设如果、那么 副词时态将要 时间暂时、暂且 助词发语词同“夫” 16 莫副词表否定不、不要、不能 没有谁、没有什么 名词同“暮” 17 哉语气助词表感叹啊 表疑问呢 表反问吗 18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了 表感叹啊 表祈使吧 表疑问呢 19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个虚词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个虚词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归纳总结 【“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一)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①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目的因果,今译为:来。例释: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二)代词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完整word版)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一览表(版).doc

虚 . 用法例句常短 . ( 1)【】往,到??去 .( 2)【代】他,她,它 . 耕之上(《涉世家》) .学而之(《》);策之不以其道 ( 3)【助】的 (有可不 ).(4)【助】用于主之,取 (《》).恢弘志士之气(《出表》).予独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 消句子独立性,起舒气的作用。不. . 》).公将鼓之(《曹》) . ( 5)【助】起音的作用,不 . 宋何罪之有 (《公》 ) ;菊之(《》). ( 6)【助】前置的志。省去 . ( 1)【】,以 .(2)【介】用,把,拿 . 臣以王之攻宋也,与此同(《公》) .以刀劈狼首(《狼》);投 ( 3)【介】因,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 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以君之力(《愚 ( 5)【】相当于“而” (表承接) .(6)【通】“已”,已【以】;作。 . 以 . 公移山》).无从致以(《送阳生序》).固以怪之矣(《涉世 .( 7)【】接上下西往来等字 . 【以是(是以)】因此。 . 家》).十年以前;北京以 .以光先帝德(《出表》); (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 以塞忠之路也(《出表》). ( 9)【】以至、因而 . ( 1 )【介】在,到,向,从,,于,由于,在??之于勺(《曹》);告之于帝(《愚公移山》);青,取之于, 【于是】①与代相中(方面)(用在后引出象) . 而青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全性命于乱世(《出 于 . 同;② ,当;在,( 2)【介】被 .( 3)【介】同,和,跟 .(4)【介】比,表》);生于患,死于安(《孟子》).不戚戚于(《五柳先 从。 . . 生》).曹操比于袁(《隆中》).苛政猛于虎也 . ( 1)【代】??人;??事物;??候;??的情况 . 作亭者?有亭翼然于泉上者(《醉翁亭》);或异二者之(《岳 【??者,??也】或【者 者 . 阳楼》). (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不 . 也】??是??. 者,阳城人也(《涉世家》) . 乎 . ( 1)【助】,呢,哪,吧;啊,呀,哇 . 不亦乎?(《》). . ( 2)【通】“于”。“在,从,向,,”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也(《醉翁亭》). ( 1)【助】啊,呀,呢,吧,可不(表判断、肯定,表 吴广者,阳夏人也(《涉世家》);徐公何能及君也(《忌王【也哉】呢,(表疑 也 . 疑、反,表感) . 》). 或反)。. ( 2)【助】句中表示舒、停,可不 . ( 1)【名】原因,故 . 既克,公其故(《曹》). 温故而知新 ,可以矣。(《》). (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从前的,原来的;故旧, 故 .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涉世家》) . 【故人】老朋友。 . 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 )【】因此,所以 .(5) 【】死亡 . 故余愚,卒有所(《送阳生序》). 已故. ( 1)【代】他(的),她(的),它(的);他(的),她安求其能千里也(《》). (的),它(的) . 余袍敝衣其(《送阳生序》). 其 . (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 其人端容寂(《核舟》). . ( 3)【副】大概,或,是(表推) .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真不知也(《》). ( 4)【副】,道(表反) . 其真无邪(《》). ( 5)【助】音,无 . 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 哉 . ( 1)【助】啊,呀(表感) . 善哉,吾无攻宋矣(《公》). . ( 2)【助】呢,(表疑、反) . 燕雀安知之志哉(《涉世家》). 【何以】什么。.【何】( 1)【代】什么,哪里 . 先生不知何人也(《五柳先生》). 何。 .【何如】怎么。 . 何 . ( 2)【副】什么 . 肉食者之,又何焉(《曹》). 【何其】多么,怎么。. ( 3)【副】多么 . 水何澹澹,山竦峙。(《海》). 【何】并非。 .【何加】( 4)【副】怎么 . 徐公何能及君也?(《忌王》). 有什么益。 . 【何极】哪里有尽。 . 【】①表并列:“和、又”。可不 . 中峨冠而多髯者坡(《核舟》);少醉而年又最高(《醉翁 ②表:“并且” . 亭》) . 而 . ③表承接:“就、然后”,或不 . 而尉(《涉世家》) . . ④表修:不 ? . 朝而往,暮而(《醉翁亭》). ⑤表折:“但是、却、然而” . 千里常有,而伯不常有(《》). ⑥表因果:“因而” . 四之景不同,而亦无也 . ( 1)【】 w éi. ①“做” (根据句子活 ). ②“作、当作、并自()其名(《仲永》);以径寸之木(雕刻)室、器皿 成” .③“ ” .④“是” . (《核舟》).弃其杖,化林(《夸父追日》);以草林(《 . ( 2 )【介】 w èi.①“替、(表替代);.②向、(表情趣》) .孰汝多知乎(《两小儿辨日》) .中峨冠而多髯者坡【??所??】被??。. 象)” . ③ 了、着 (表目的 ). (《核舟》).人而不忠乎(《》);.不足外人道也(《桃花 ④“被”(表被) . 源》).之(《童趣》).二虫尽所吞(《童趣》). ( 1)【】于是、就(表承接) . 登斯楼也,有去国??(《岳阳楼》) . . ( 2)【】可是、却(表折) .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不幸之甚也。(《捕蛇者》) . . ( 3)【副】是,就是(表判断) . 此岳阳楼之大也(《岳阳楼》). ( 4)【】如果,那么(表假) . 出无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 因 . ( 1)【介】依照,按照,根据 .(2)【副】于是,就 . 罔不因象形,各具形(《核舟》).宅有五柳,因以号焉。 . ( 3)【】因此,于是 . (《五柳先生》).余因得遍群(《送阳生序》) . ( 1)【名】① 所、住所、地方 . 有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涉世家》). 【所以】⑴表示原因,相②恰当的位置,有的宿、果。 . 必能使行和睦、劣得所(《出表》). 当于“??的原因”⑵表 所 . ( 2)【助】①在或性短前,成名性短,故余愚,卒有所。 (《送阳生序》 ). 示手段或凭借、目的,相即“所”字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 当于“用来??西”。 . ② 成“ ??所??”的格式,表被 . 其印予群众所得(《活板》). 且 . ( 1)【】①表关系(况且、并且)、并列关系()。且欲与常等不可得。(《》). . 1 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中考语文 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方法指导 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在稳重的意义和用法时,重要遵循以下原则: 1、带入筛选法; 2、语境推断法; 3、句位分析法; 4、语法分析法。 1、带入筛选法。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书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他的每个用法带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表并列关系、表转折关系、表顺承关系、表递进关系、表修饰等。要弄清下列各句中“而”的不同意思,例句: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学而不思则罔;③面山而居;④日出而林霏开;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一一带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即可。 2、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换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

文意解题。此法对起关联词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前句行为是导致后句行为发生的原因,前后句为因果关系,因此“以”在此处为表原因的“因为”。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其真无马邪”;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安陵君其许寡人”。4、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以“之”为例:

之 一、用作代词 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①二世杀之(他)②悉以咨之(他们) ③愿终守之(它)④故以怪之(这件事) 2、用作指示代词(之+名词) 可以译为“这” 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 二、用作助词

初中文言常用虚词常见义项之汇总

初中文言常用虚词常见义项之汇总 1.之 2.其 3.者 4.以 5.于 6.是 7.然 8.与 9.而 10.且 11.所 12. 虽 13.岂 14.若 15.孰 16.则 17.乃 18.也 19.焉 20.哉 21.矣 22.耳 23.乎 24.因 25.何 26.为 1.之 (1)代词。代人、事、物、处所,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等,多用作宾语。 (2)代词。可指代说话人本人,相当于“我”。★《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

(3)代词。相当于“之于”。★《黔之驴》:“至则无可用,放~山下。” (4)代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这”“这个”。★《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丘,如太行、王屋何?” (5)结构助词。使得前后词语成为偏正结构,相当于“……的……”。《为学》:“顾不如蜀鄙~僧哉?” (6)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狼》:“骨已尽矣,而两狼~驱如故。” (7)结构助词。具有把宾语提前的作用。★《陋室铭》:“何陋~有?” (8)用在时间副词后,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狼》:“久~,目似瞑,意暇甚。” (9)动词。相当于“往(到)……去”。★《为学》“吾欲~南海,何如?” 2.其

(1)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或用在数词前表示“其中的”。★《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2)代词。直接代人,相当于“他”等。★《卖油翁》:“见~发矢十中八九。” (3)代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这(个)”“那(个)”。★《塞翁失马》:“~父曰”。(那个老人说) (4)连词。表示选择,相当于“是……,(还)是……”。★《马说》:“ ~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5)副词。表示估计、推测或询问,相当于“大概”“可能”“或许”。★《少年中国说》:“我中国~果老大矣乎?” 3.者 结构助词,多用在其他词语后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1)表示“……的(人、事物、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