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教案
幼师三十六计教案大班

幼师三十六计教案大班教案标题:培养幼儿创造力——幼师三十六计教案(大班)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并记忆幼师三十六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游戏和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交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教学准备:1. 幼师三十六计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大班教室的空间布置和相关材料准备。
3. 游戏和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策略和计划,提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
认识幼师三十六计:2. 展示幼师三十六计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向幼儿介绍其中的几个计策,并解释其含义和用途。
3. 鼓励幼儿提问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计策的实际应用场景。
创造力游戏:4. 分组进行创造力游戏,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计策,并设计一个与之相关的游戏或活动。
5. 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设计的游戏或活动,并邀请其他小组参与。
6. 引导幼儿讨论每个游戏或活动的特点和优势,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创意绘画活动:7. 提供绘画材料和主题,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计策进行绘画创作。
8. 鼓励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分享他们的作品。
小组合作活动:9. 安排小组合作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计策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个任务。
10. 观察幼儿在合作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互相协作、分享和倾听。
总结和评价:1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幼师三十六计的理解和应用想法。
12.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延伸活动:1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应用幼师三十六计的策略,并鼓励他们与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幼师三十六计的概念,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游戏和活动,幼儿有机会运用这些计策来解决问题和展示自己的想法。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了幼儿的社交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初中教师三十六计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培养学生的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3. 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三十六计》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2. 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三十六计》的起源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三十六计》吗?它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胜战计、敌战计等。
2. 举例说明《三十六计》中的策略,如瞒天过海、借刀杀人等。
3. 分析《三十六计》中的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三十六计》的策略进行讨论,分析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2. 情景模拟:每组设计一个情景,运用所选择的策略解决问题。
3. 课堂展示:每组进行情景模拟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四、巩固练习1.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学习了哪些《三十六计》的策略?请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策略,提高自身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选择一个《三十六计》的策略,结合实际生活,写一篇心得体会。
2. 下一节课进行心得体会分享。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策略,让学生了解到策略思维和决策能力的重要性。
2. 课堂活动设计合理,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实践性,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三十六计故事》整本书阅读教案

作业布置与要求
读后感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三十六计 故事》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书中 计谋、人物、故事情节等方面的理
解和感受。
计谋应用分析
选取书中的一计,让学生分析其在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举例说
明如何运用该计谋解决问题。
创意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三十六 计》中的某一计谋为灵感,创作一 篇新的故事或文章。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
与《三十六计故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古代兵法与战略思想
《三十六计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兵法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丰富的战 略思想,如兵不厌诈、以逸待劳等。
历史背景与故事来源
《三十六计故事》中的计谋多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如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等,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计谋的精髓。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
语言特色。
文本赏析
文学价值
《三十六计故事》以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人物描绘,展现 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智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意义
本书不仅是一部兵法著作,更是一部历史文化的见证。通 过赏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政治斗争和社 会文化。
艺术特色
本书在叙事、描写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通过赏析,引导学生欣赏本书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03
多种版本
三十六计有多个版本,包括原 文、注释、解读等,形成了丰
富的学术体系。
《三十六计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特点
以计谋为核心,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 强调以智取胜。
价值
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对于培养 读者的思维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有重要 意义。
故事性强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了各种计谋 的运用和效果,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
国学晨读《三十六计》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通过讲述三国时期曹操利用吕布之 手除掉董卓的故事,让学生理解“ 借刀杀人”之计的巧妙之处。
赏析文本中的文学手法和表现技巧
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 文本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叙事技巧
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展 现计谋的运用过程,增强文本的
可读性。
人物塑造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 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智慧 ,帮助学生理解计谋的运用需要
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和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策略
《三十六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争霸,战争频繁。为了在战争中 取得胜利,人们开始研究各种战争策略。
《三十六计》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关于《三十六计》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界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三十六计》最 早源于南北朝时期,直到明清时期才最终完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三十六计》是后人 总结前人战争经验的基础上编成的。
关的文化活动和拓展阅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THANKS
感谢观看
每周一次,每次40分钟,具体时间根 据学校安排而定。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选取代表性篇章进行解读
《瞒天过海》
通过讲述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 运用“瞒天过海”之计成功收复 失地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计谋
的含义及运用背景。
《围魏救赵》
介绍孙膑如何运用兵法中的“围魏 救赵”之计,成功解围并打败敌军 ,帮助学生理解计谋在战争中的重 要作用。
反思
本次课程整体效果较好,但在部分环节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例如,在讲解计谋 的含义和用法时,可以结合更多的历史案例和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
改进建议
三十六计教案

三十六计教案引言: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的绝世经典之一。
它以智慧、机智和变通性为核心,通过36个策略为军事指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三十六计并不仅限于战争应用,它的智慧和策略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并提供一份教案,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个古代智慧的精髓。
一、基本概念1. 来历和背景:三十六计最早出现在中国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源于古代军事家对战争策略的总结和总结,为战争指挥提供了广泛的参考和指导。
2. 概述和分类:三十六计以智慧和变通性为核心,总结了36种不同的策略,可以分为进攻、防守、扰乱和敌后等不同类型。
每种计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
3. 核心思想:三十六计的核心思想是以弱胜强、机智灵活、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等。
它鼓励军事指挥者善于观察敌人,善于思考,并通过巧妙的策略来实现胜利。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了解三十六计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了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理解三十六计的核心思想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会运用三十六计的策略解决问题。
2.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三十六计的背景和历史意义(30分钟)a. 简要介绍三十六计的来历和背景;b. 分享三十六计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c. 引导学生思考三十六计的智慧和策略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 第二课: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5分钟)a. 介绍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b. 分别阐述不同计谋的特点、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c.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计谋的应用和威力。
- 第三课:三十六计的核心思想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0分钟) a. 引导学生思考三十六计的核心思想和智慧;b. 分享一些有关三十六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c. 分组讨论并发挥想象力,思考如何运用三十六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第四课:运用三十六计策略解决问题(60分钟)a. 提供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分组运用三十六计的策略进行解决;b. 学生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讨论不同策略的优劣,并思考可行的改进措施;c.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十六计》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十六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掌握《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学生能够理解每计的意义和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三十六计》。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培养智慧和谋略,提高人际交往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3. 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白诚信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1.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书籍,共有36个计策,每个计策都有独特的策略和智慧。
2. 教材通过故事、案例和插图等形式,生动展示每个计策的含义和应用。
3. 教材结合现代生活和教学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三十六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记《三十六计》的名称和顺序,理解每个计策的基本含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学会运用《三十六计》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熟记《三十六计》的名称和顺序。
2. 学生理解每个计策的基本含义和应用。
难点1. 学生深入理解每个计策的意义和背后的智慧。
2. 学生运用《三十六计》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每个计策的含义。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每个计策的应用。
3.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运用《三十六计》。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手段1. 多媒体课件: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十六计》的内容和案例。
2. 故事和插图:教材中的故事和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每个计策。
2024版幼师三十六计教案设计

幼师三十六计教案设计目录CONTENCT •引言•教育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与反馈•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01引言目的和背景培养儿童策略思维通过学习三十六计,培养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策略性思维。
传承中华文化三十六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案设计让儿童接触和了解,实现文化传承。
提高儿童应对能力将三十六计的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提高儿童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80%80%100%三十六计简介简要介绍三十六计的起源、发展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概括介绍三十六计的内容,如瞒天过海、围魏救赵等,并阐述其特点,如兵不厌诈、出奇制胜等。
阐述三十六计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如在商业、教育、人际交往等领域的应用。
起源与历史内容与特点意义与价值02教育目标与内容让幼儿了解《三十六计》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包括其历史、文化和军事意义。
通过讲解和实例,使幼儿初步掌握《三十六计》中的一些基本计谋和策略,如瞒天过海、围魏救赵等。
01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情境下的计谋运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02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锻炼幼儿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其在集体中的领导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三十六计》中的智慧和策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其正直、勇敢、智慧等品质。
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03教学方法与手段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以往知识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以往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情境导入创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讲解演示案例分析合作学习教学策略选取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三十六计故事》整本书阅读教案

2024/3/26
1
目录
• 三十六计背景及作者简介 • 故事情节梳理与分析 • 文学手法鉴赏与运用 • 历史典故与文化知识拓展
2024/3/26
2
目录
• 阅读方法指导与实践活动设计 • 跨学科整合与应用举例
2024/3/26
3
01
三十六计背景及作者简介
2024/3/26
2024/3/26
22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战略智慧
1 2
东西方兵法比较 对比东西方兵法在战略思想、战术运用等方面的 异同。
东西方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 分析东西方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对战略智慧的影 响。
3
东西方战争实例与智谋运用 结合东西方战争实例,探讨智谋在战争中的运用 与效果。
2024/3/26
23
05
正义的事业会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帮 助而非正义的事业则会遭到孤立和 反对。
13
03
文学手法鉴赏与运用
2024/3/26
14
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01
02
03
比喻
如“声东击西”一计中,通过比喻手法将 真实的意图掩盖起来,达到迷惑敌人的目 的。
夸张
在“草木皆兵”的故事中,通过夸张手法 形容士兵的极度恐慌,增强了故事的感染 力。
2024/3/26
曹操
一代枭雄,善于权谋,但有时也显得多 疑而误事。
司马懿
老谋深算,与诸葛亮斗智斗勇,是曹魏 的重要谋士。
11
情节转折点和高潮部分剖析
01
赤壁之战
周瑜采用黄盖的火攻之计,成功 击败曹操大军,是书中的重要转
折点和高潮之一。
2024/3/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六计》教学设计一、三十六计的简介: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十六计吗?你们知道三十六计都有哪些计策?(师生交流)明确:(出示课件)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小结:《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它集历代“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兵家广为援用,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
不少计策的名称已成为成语,吟诵朗朗,是一部有着蓬勃生命力的奇书。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分为哪六套吗?明确:(出示课件)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二、板书:三十六计的分类: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出示幻灯片1)三、释计:“瞒天过海”一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也是运用得最广的一计。
今天我们就从第一计入手,来探究三十六计的精华所在。
(出示“释义”二字)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
形容巧用欺骗和谎言达到目的。
这条计策还得从唐太宗说起。
(出示“探源”二字)四、探源: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当时唐太宗亲自带领三十万大军讨伐高丽。
一天,大军来到大海边上,太宗见眼前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巨浪滔天,不由感到头晕目眩,摇摇晃晃,险些栽下马来。
于是他问手下大将:“大军过海,你们可有什么好计策?”众将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做声。
太宗见此情形,心中害怕,无论如何也不肯上船。
众将苦苦相劝,都没有效果。
只好暂时在海边安营扎寨。
行军总管张士贵回到大帐内,也是一筹莫展!几十万大军困在这里,只会耽误战机,还要耗费粮草。
张十贵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这时副将薛仁贵走了进来,献上一计,张士贵的脸由阴转晴,连称:“妙!妙!妙!”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张士贵来到唐太宗的大帐内,说:“本地有几位豪绅为皇上修建了一处行宫,今晚准备了酒宴,请皇上前去宴饮。
”太宗欣然同意。
到了夜里,唐太宗与各位将领尽情畅饮,不胜酒力。
张士贵见太宗醉倒了,忙命人将他扶到后面休息。
在走过一座小桥时,太宗感到脚下摇晃得厉害,便醉醺醺地问:“怎么这么摇晃?”张士贵只答道:“皇上,您醉了,所以感觉摇晃。
”太宗不再怀疑,被扶进一间精美的房中睡下了。
等到太宗醒来,走出屋子,目瞪口呆。
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自己正站在一艘硕大无比的楼船之上。
楼船正乘风破浪,向前行驶。
太宗苦笑,只好无可奈何地转身回到舱内。
就这样,不肯登船的唐太宗被薛仁贵和张士贵巧妙地带到了大海之上。
顾名思义,“瞒天过海”就是有意制造一种假象,让人在毫无感觉中渡过大海的意思。
它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假象,掩盖真实意图的计谋。
这在隋朝攻打陈国时就运用得恰如其分。
(出示“贺若弼伐陈”五字)五、故事“瞒天过海”这一计在中国古代的运用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
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驻守江边,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换岗位防守。
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擂响战鼓,挥动军旗,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
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集中军力,准备迎战。
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迎战部队。
如此三番五次,隋军频繁调防,陈国也就放松了戒备。
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毫无觉察。
隋军如同天兵下凡,令陈兵猝不及防。
陈兵一下子就被隋军打败了。
由此可见,瞒天过海一计主要用于战役伪装,以隐藏兵力的集结、发动进攻的时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无数的军事家,正是运用三十六计来实现他们的宏图大志,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历史话剧。
有趣的是,在外国军事史上,也有很多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们,在实战中采取了同样的战略战术。
(出示二战图,德突袭荷兰、比利时)六、“瞒天过海”这一计在外国军事上的运用德军泄密瞒天过海荷比中计迅速战败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荷兰和比利时高度紧张,担心德国穿过两国入侵法国。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就是通过比利时领土进攻法国的。
根据历史的教训,荷兰和比利时都做了周密的部署,准备随时抵抗德军的进攻。
面对时刻警惕德国的荷、比两国,德军要达成目的根本就不容易,更为要命的是,比利时截获了德国准备在荷兰和比利时实施空降计划的密信。
这一天,离德国原定的进攻发起日——1月17日,只有一周时间。
荷、比两国在得到这个情报后马上加强了戒备,如果德军按时发起进攻,肯定就不会感到那么突然了。
但是德军最高首领希特勒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来了个将错就错。
德国一再推迟入侵荷、比两国的计划,先是从1月17日推迟至20日,又从1月20日推迟到3月下旬,最后再次推迟到5月10日。
德国人每推迟一次进攻时间,都会让荷兰和比利时的情报机关得到消息。
起先,荷、比两国对得到的情报非常重视,每到德国预定进攻日的前后都进入高戒备状态。
然而,一次、二次、三次,在一次次“狼来了”的声音中,狼始终没有来,时间一长两国决策者们对情报部门一次次提供的“绝密情报”不再感兴趣了。
长期的高度紧张,和一次次的“狼来了”,终于使荷、比两国进入了疲倦的状态。
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执行“黄色方案”,大举入侵荷兰和比利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已经在一次次“狼来了”声音中松懈了的荷兰、比利时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德国空降兵突袭得手,迅速战领了比利时、荷兰的要塞、炮台,两国早期定下的计划未能全部执行,荷兰只抵抗了五天便沦陷了,开战十八天后,比利时也投降了。
德国成功的运用了瞒天过海的手段,迅速的打开进攻法国的通道,并最终击败了法国。
思想是没有国家和科学界线的,即使在今天,三十六计中体现的谋略思想不仅在军事上得到运用,其他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七、“瞒天过海”这一计在中国当代的运用商场三十六计也应运而生。
1983年,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宾馆,北京长城饭店开张了。
一开始,北京长城饭店在国内外的许多媒体上发动了广告攻势,后来因为经费不足,收效又不佳,只得停止了。
(出示里根访华图片)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花最少的钱,让更多人知道长城饭店的名字,并且来此消费,,精明的公关小姐心中盘算起举办一次更大规模的公关活动。
1984年4 月26日到5月1日,美国总统里根将访问中国,北京长城饭店立即着手了解里根访华的日程安排和随行人员。
当得知随行来访的有一个500多人的新闻代表团,其中包括美国的三大电视广播公司和各通讯社及著名的报刊之后,北京长城饭店的这位公关经理真是喜出望外,她决定把早已酝酿的计谋有步骤地付诸实施。
首先,争取把500多人的新闻代表团请进饭店。
他们三番五次免费邀请美国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来长城饭店参观品尝,在宴会上由饭店的总经理征求使馆对服务质量的意见,并多次上门求教。
最后,长城饭店如原以偿地获得接待美国新闻代表团的任务。
其次,在优惠的服务中实现潜在动机,长城饭店对代表团的所有要求都给予了满足。
为了使代表团能够及时把稿件发回国内,长城饭店主动在楼顶上架起了扇形天线,并把客房布置成便利发稿的工作间。
对美国的三大电视文播公司,更是给予特殊的照顾。
将富有中国园林特色的“艺亭苑”茶园的六角亭介绍给CBS公司、将中西合璧的顶楼酒吧“凌霄阁”介绍给NBC公司、将古朴典雅的露天花园介绍给ABC公司,分别当成他们播放电视新闻的背景。
这样一来,长城饭店的精华部份,尽收西方各国公众的眼底。
为了使西方公众能记住长城饭店这一名字,饭店的总经理提出,如果各电视台只要在播映时说上一句“我是在北京长城饭店向您直播”,一切费用都可以优惠。
富有经济头脑的美国人自然愿意接受这个条件,暂当代言人、做免费广告,把长城饭店的名字传向世界。
再次,长城饭店把目标对准了高规格的里根总统的答谢宴会,要争取到这样高远见格的答谢宴会是有相当大难度的,因为以往像这样的宴会,都要在人民大会堂或美国大使馆举行,移到其他地方尚无先例。
他们决定用事实来说话。
于是,长城饭店把重点放在了邀请各方首脑及各级负责人到饭店参观考察上,让他们亲眼看一看长城饭店的设施、店容店貌、酒菜质量和服务水平,不仅在中国,即使是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
到场的中美官员被事实说服了,当即拍板,还争取到了里根总统的同意。
获得承办权之后,饭店经理立即与中外各大新闻机构联系,邀请他们到饭店租用场地,实况转播美国总统的答谢宴会,收费可以优惠,但条件当然是:在转播时要提到长城饭店。
答谢宴会举行的那一天,中美首脑、外国驻华使节、中外记者云集长城饭店。
从此,长城饭店名扬海内外,每日来宾如潮。
总结:《三十六计》一计一谋略,计计饱含智谋。
细细品来,如沐春风,掩卷而思,定悟事理。
人生如战场,在立身处世、学业进取中,希望同学们多机分睿智,多几分成功几率。
希望《三十六计》一书能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大家能用古人的智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能更好的谋划自己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