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6599631.html,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探讨

作者:刘杏花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2期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我认为“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生活离开了语文,将是一片沼泽,一方沙漠。因此,作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生活。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教得迷惘,学生也会学得厌倦。认识到了这一点后,利用自己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优势,时常在课余时间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并在自己所教的班里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总结。

一、充分利用晨诵和午读、坚持课前说话训练

要写好作文,首先学生要能说。为此,我积极的利用我校每天课前的晨诵和午读。第一步,在教师指导下,每天让学生朗读诗歌、散文等美文佳作,有时候让学生讲故事。初步形成良好的语感。第二步,良好的语感初步形成之后,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说话训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人手,准确描述事物特征、所寓事理,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为书面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我还开展了即兴介绍目前事物,即兴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即兴发表自己对一些现象的看法等。第三步,说得优美。这是学生说话能力的最高目标。“养成有礼貌的说话习惯”很重要,据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景设计语言,做到有礼貌,得体等。说得美,还包括说话时态势语言的优美。这种方法的使用,使师生都能处于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气氛中,也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充分利用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

有人说“课文是最好的范文”,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课文是经过专家几经筛选才编到教材里的,书中的材料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而阅读则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读写结合,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每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对作者是如何进行布局谋篇的及写作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剖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巧妙选材把所描写的对象写具体而生动的。如:学习《燕子》时,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围绕“燕子”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景图。全文共分四个自然段来写,首先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燕子可爱机灵的外形特点,接着写燕子融入春光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最后描写了燕子的各种飞行的姿势展示其动态之美与燕子停歇在电线上时的静态之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小燕子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光的赞美之情!这样持之以恒地引导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汲取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