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物理建筑热工学实验室内热环境参数对比试验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物理建筑热工学实验室内热环境参数对比试验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室内热环境参数对比试验一.实验目的建筑物室外的各种气候因素通过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外门窗及各类开口,直接影响室内的气候条件。

为获得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必须了解当地各主要气候因素的概况及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

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室内热环境参数,需要测试的项目有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及风力等。

我们知道影响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室外气候状况,但对于同一幢楼房中不同的楼层,不同的朝向,同一套间内不同朝向的房间,在相同的室内气候条件下,尤其是在室外恶劣气候条件下,其室内热环境参数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对此我们是有感性认识的。

这次实验将这种差异量化,从这些差异值寻找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法,掌握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测试时间与地点2011年6月19日(十一周周六十二周周日),华中科技大学紫菘公寓12栋601室,寝室窗户朝南而开。

测试正中距地面1.5米高的位置(气温为城市近郊气象台离地面1.5米高处空气的温度)。

其他测点若干个,就沿房间纵,横轴每2m一个设置若干个测点。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附设一个加测点,即外墙内表面距离窗台下300mm处布置一测点,测量外墙内表面温度。

)测试选择时间在6月19日(本应该选择夏天中最炎热的一天或冬天最寒冷的一天,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这个时间测量),测量时间为正午12点到第二天正午12点,一共24个小时,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数据。

三.测量仪器温湿度自记仪,温度自记仪,黑球温度计,电子微风仪四.测点布置测点布置在房间正中距地面1.5米高的位置(图示B点)。

其他测点若干个,沿房间纵,横轴每2m一个设置若干个测点(图示C点)。

应画出被测房间的平面图,剖面图,标明基本尺寸及测点位置,并说明墙体材料厚度,门窗材料及尺寸。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可设附加测点一个,即外墙内表面距窗台下300mm 处布置一测点,测量外墙内表面温度(图示A点)。

建筑热环境测量

建筑热环境测量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课程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实验日期:《建筑环境测量》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建筑环境测量实验实验名称:建筑环境测量综合实验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学时:2适用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一、实验目的1.掌握建筑室内环境测试常用仪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掌握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和气流组织的测试方法。

3.理解室内环境气流组织分布的评价方法。

二、实验要求1.画出室内环境测试示意图,标出各测点的位置。

2.画出气流组织测试系统示意图(散流器),标出各测点的位置,并注明各测点所用仪器的名称和精度。

3.利用套帽式风量罩、多功能通风参数表对风口风量进行测试比较,并分析计算修正系数。

4.综合分析所测房间的热湿环境和气流组织的数据,对所测房间的气流分布特性作出初步评价,对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改进方法。

5.将记录表整理好附于实验报告中。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包含建筑环境中热湿环境和气流组织的测试,具体的实验原理即为测试仪表的工作原理。

(一)室内环境检测仪表1.空气温度检测①玻璃温度计玻璃温度计是用一根厚壁的玻璃毛细管内部填充水银或酒精而制成。

常用的水银玻璃棒温度计测温范围为-30~500℃,酒精玻璃棒温度计测温范围为 -100~75℃。

根据准确度又分普通水银温度计和标准水银温度计。

普通水银温度计最小刻度值有2℃、l℃、0.5℃几种;标准水银温度计最小刻度值有0.l℃,0.01℃。

玻璃捧温度计价格便宜、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并有足够的准确度。

但不能遥测、热惰性大。

为准确测量温度,应根据要求选用温度计,在读数时还应使液柱面稳定后再开始读数;观察者视线应与温度计轴线垂直;在读数时应尽量避免对着温包呼吸。

2.空气相对湿度检测①干湿温度计干湿湿度计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组成,其中一支温度计直接测空气干球温度称为干球温度;另一支温度计包有纱布,纱布下端浸入水中,称为湿球温度。

包裹湿球的纱布力求松软,并有良好的吸水性,同时保持纱布及小瓶水的清洁。

室内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三篇

室内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三篇

室内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三篇篇一: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二:室内环境氨作业指导书实验名称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室内氨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室内空气中的氨2.了解室内采样布点的要求及空气采样器的使用方法3.熟练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二、仪器设备、环境条件1 仪器设备722s分光光度计:可测波长340——1000nm。

电子天平:精确到0.1mg。

气泡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使用前后,用皂沫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差应小于±5%。

2 环境条件检测室温度: 20±10℃湿度:60±10%三、采样方法及样品规格。

3.1 氨吸收原液(A1*):量取2.8mL浓硫酸(LS)加入水中,定容于1L容量瓶中;氨吸收液(A2):临用时将氨吸收原液(A1)稀释10倍。

吸取10mL A2入气泡吸收管。

3.2 采样3.3.1.在采样地点打开吸收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打开采样泵,调节流量0.5L/min,采样时间10min,采样体积5L。

采样后,将其保存在有密封措施的具塞比色管中。

采样的同时做好室外空白点的采集,记录采样时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3.4 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V0=Vt·T0·P/(273+t)P0四、检测方法4.1 前期准备溶液的配制4.1.1 水杨酸溶液(50g/L)(A3):称取10.0g水杨酸[C6H4(OH)COOH](SYS)和10.0g柠檬酸钠[Na3C6O7·2H2O](NSN),加水约50mL,再加55 mL氢氧化钠[c (NaOH)=2mol/L](A4),用水稀释至200ml。

此试剂稍有黄色,室温下可稳定一个月。

4.1.2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10g/L)(A5):称取1.0g[NaFe(CN)5·NO·2H2O]亚销基铁氰化钠(XPN),溶于100ml水中。

2 室内热舒适环境测试实验

2 室内热舒适环境测试实验

实验二室内热舒适环境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室内热舒适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

(2) 掌握空气热舒适度仪测量PMV/PPD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室内热湿环境是对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热辐射的总称。

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也可以说是人们在房屋内对可以接受的气候条件的主观感受。

影响室内环境的因素,除了人们的衣着、活动强度外,主要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房屋墙壁、地面、屋顶之间的辐射换热(简称环境辐射)。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测试前,首先对本次试验涉及的仪器气热舒适度仪JT-IAQ进行熟悉,了解仪器的简单操作,直到能正常进行试验测试,具体操作见仪器说明书。

(2)布置测点在试验选定的房间中,按照布置原则对釆样点进行布置。

采样点的布置原则如下:1) 现场检测釆样时,釆样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

2) 现场釆样时,釆样点应距室内地面高度0.8-1.5m。

3) 釆样点应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3)仪器连接及校正打开试验仪器,按照操作说明,将需要连接的仪器进行连接,并对仪器进行校正。

(4)采样测试釆样测试分为两部分。

1) 在房间封闭状态下,将仪器拨到釆样档位,进行测试。

一次测试结束,记录测试时间,并重复步骤(3)-(4),以达到4次测试次数要求。

对房间进行通风,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后,重复步骤(3)-(4),对PMV-PPD舒适指数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及测试时间。

2) 数据传输测试结束把试验仪器与计算机连接,将测试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整理。

3)关闭仪器整个试验测试结束,将仪器关闭,放在适当位置。

四、实验过程和数据记录(1)实验环境以空调综合实验室的人工环境室为实验对象。

(2)封闭室内环境测试选取室内的测量点,测试其PMV-PPD舒适指数,共测试4次,原始数据记录在表1。

表1 房间封闭状态下原始数据(3)通风状态下的室内环境测试开启人工环境室的空调,设定下表的6种工况进行对比测试,分别记录四次的原始数据,见表2。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正式版)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正式版)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室内热环境对比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我们知道影响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室外气候状况,但对于同一栋楼房中不同的楼层、不同的朝向,同一套间内不同朝向的房间,在相同的室外气候条件下,尤其是在室外恶劣气候条件下,其室内热环境参数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本实验将这种差异量化,从这些差异值中寻找经济适用的解决办法。

二、实验仪器温湿度自记仪、黑球温度计、电子微风仪三、实验实施步骤(一)布置测点1、选择测试房间选择同一栋建筑不同楼层和不同朝向的房间。

拟选择建筑物理实验室(位于综合实验楼二楼)和该综合实验楼顶层的另一房间、以及建筑物理实验室对面的房间(朝向不同)。

2、布置测点测点布置在房间正中距地面1.5米高的位置。

其他测点若干个,沿房间纵、横轴每2米一个设置若干个测点。

并于外墙内表面距窗台下300㎜处布置一附加测点,测量外墙内表面温度。

3、绘示被测房间画出被测房间的平面图、剖面图,标明基本尺寸及测点位置,并说明墙体材料厚度,门窗材料尺寸。

(二)测量参数1、测量温度、湿度测量距地面1.5米高空气的温度、湿度,整点开始测量,时间间隔为0.5小时。

2、测量风速测量测点距地面1.5米高的风速,时间间隔为0.5小时。

(三)数据整理1、整理每隔0.5小时的温度、湿度、风速数据2、绘制温度/时间、湿度/时间曲线图3、在曲线图上附注各测点的平均风速四、结论根据所测数据,分析造成不同楼层,不同朝向的房间的热环境状况差异的原因,进行对比分析,并思考解决的方案,为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提供方案设计和选型依据。

实验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是建筑设计工作者在进行建筑热工设计时所需掌握的重要热工指标之一,对于实际建成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热阻)不仅与组成的材料导热系数有关,而且与其构造,材料含湿态,砂浆性能和砌筑质量等有关。

因此要鉴定一幢建筑物的热工性能时,通常采取实测手段,而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测试是主要的内容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物理室内热环境参数对比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物理室内热环境参数对比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学建筑物理室内热环境参数对⽐实验报告建筑物理室内热环境参数对⽐实验实验名称:室内热环境参数对⽐试验实验地点:紫菘9栋430室实验时间:2012年5⽉7⽇⼩组成员:指导⽼师:建筑热⼯实验实验报告——室内热环境参数测量⼀、实验⽬的室内热环境参数,主要需要测试的指标有空⽓温度、湿度、风速及长波辐射等。

我们知道,影响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室外⽓候状况。

在相同的室外⽓候条件下,同⼀幢楼房中不同的楼层,同⼀楼间内不同朝向的房间,其室内的热环境参数由于朝向的不同都会产⽣细微的差异,⽽在室外恶劣⽓候条件下时,这种差异尤为明显。

本次实验在于将这种差异量化,进⾏⽐较分析,并从中找到好的解决⽅法。

⼆、测量时间与地点测量时间:从2012年5⽉7⽇晚上9点钟开始,测量时间为24⼩时,即从7号晚上9点开始⼀直到8号晚上9点每隔0.5⼩时读取、记录⼀次数据。

地点:紫菘学⽣公寓9#430(北向寝室),13#316(北向寝室)13#316 9#430紫崧宿舍楼地理位置13栋 9栋平⾯位置三、实验原理空⽓湿度,温度,外墙内表⾯温度,⿊球温度以及风速均由仪器测得。

⿊球温度计的温度(tg),⽓温(ta),平均辐射温度(tmrt)与⽓流速度(v)之间的关系为:tg = ta + fg ( tmrt – ta )式中:ta——空⽓温度,tg——⿊球温度,tmrt——平均辐射温度,fg——⿊球温度修正系数。

Fg取决于⽓流速度与⿊球温度计的直径,知道⽓流速度和⿊球直径可由图查取⿊球温度修正系数,根据上式可求出平均辐射温度,然后绘制成温度/时间曲线图。

四、测点选择测点⼀:布置在寝室房间正中距地⾯1.5⽶⾼的位置。

其他测点⼀个。

画出被测寝室的平⾯图、剖⾯图。

标明基本尺⼨及测点位置,并说明墙体材料厚度,门窗材料及尺⼨。

测点⼆: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设附加测点⼀个,即外墙内表⾯距窗台下300mm处布置⼀测点,测量外墙内表⾯温度。

五、测量仪器(1)温湿度⾃记仪(2)温度⾃记仪(3)⿊球温度记(4)电⼦微风仪六、注意事项1、测量距地⾯1.5⽶⾼空⽓的温度、湿度,整点开始测量,时间间隔为半个⼩时;2、应同时测量该测点距地⾯1.5⽶⾼的风速,测量时风速探头应低于⼈的头部,并保证风向与电⼦微风仪的探头相通。

热环境实验报告

热环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热环境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以及不同热环境条件下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我国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的职业健康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热环境是指由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组成的环境。

人体在热环境中,会通过调节体温来维持生理平衡。

本实验通过模拟不同热环境条件,观察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热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实验对象:20名健康成年人,年龄在20-40岁之间,性别不限。

(2)实验设备:环境温度控制器、生理指标检测仪、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服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2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人。

(2)实验步骤:① 实验对象在室温下进行适应性训练,以适应实验环境。

② 将实验对象分别置于以下四种热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A组:高温高湿环境(气温35℃,相对湿度80%)。

B组:高温低湿环境(气温35℃,相对湿度40%)。

C组:低温高湿环境(气温15℃,相对湿度80%)。

D组:低温低湿环境(气温15℃,相对湿度40%)。

③ 实验对象在各自的热环境条件下,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压、体温、出汗量等。

④ 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头晕、乏力、出汗、疲劳等。

⑤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实验对象的心率、血压、体温均明显升高,出汗量增多。

(2)高温低湿环境条件下,实验对象的心率、血压、体温较室温条件下有所升高,出汗量增多。

(3)低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实验对象的心率、血压、体温较室温条件下有所降低,出汗量减少。

(4)低温低湿环境条件下,实验对象的心率、血压、体温较室温条件下有所降低,出汗量减少。

2. 实验分析(1)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人体为了散热,心率、血压、体温升高,出汗量增多,以维持体温平衡。

(2)高温低湿环境条件下,人体主要通过出汗散热,因此心率、血压、体温较室温条件下有所升高,出汗量增多。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步骤及测量数据)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步骤及测量数据)

建筑热工部分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定应达到的目的。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温度的测定;(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三)气流速度的测定。

二、测定的方法与步骤(一)温度的测定本试验与试验(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共同完成,通风干湿球温度计中干球温度计的指示值即为室内的温度。

记录在试验报告表1中。

(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1、仪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2人一组。

2、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挂于支架上,感温包部距地面高 1.5m,在每次测定前5分钟(夏季)至10分钟(冬季)用蒸馏水均匀浸润湿求感温包纱布。

用钥匙上紧发条后,戴3~4分钟等温度计读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值时要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记录在实验报告表2中,并查出相对湿度。

(三)气流速度的测定1、设备:QDF热球式电风速仪,2人一组。

2、步骤:⑴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差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指向零点。

⑵“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电源选择”开关置于所选用电源处。

用仪器内部电源,将四节一号电池装在仪器底部电池盒内,“电源选择”开关拨至“通”的位置。

⑶将测杆插在插座上,测杆垂直向上放置,螺塞压紧,使探头密闭,“校正开关”置于“满度”的位置,慢慢调整“满度粗调”和“满度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在满刻度的位置。

⑷“校正开关”置于“低速”的位置,慢慢调整“零位粗调”和“零位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在零点的位置。

⑸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即可进行0.05~5米/秒风速的测定,测量时探头上的红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根据电表上的读数,查阅所供应的校正曲线,查出被测风速。

(6) 如果5~30米/秒的风速,在完成3、4 步骤后只要将“校正开关”置于“高速”位置,即可对风速进行测定,根据电表读数查阅所供应得高速校正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室内外热环境测试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任务】测试不同类型建筑、不同建筑空间的热环境,对室外气象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建筑热工设计提出结论性意见。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因素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实验内容】
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主要分为室内热环境测定和室外热环境测定两部分。

其中: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测量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温度的测定
■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
室外热环境参数的测试同样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温度的测定
■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
■风环境的测定
【实验仪器设备】
1、室内热环境的测定主要使用TESTO174H温湿度记录仪。

2、室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主要使用温湿度记录仪及8910便携气象站。

【实验方法和步骤】
1、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测定
(1)将记录仪与计算机连接,设置记录仪时间及存储间隔等信息;
(2)选择测点,注意避免测点受到日照等因素的影响;
(3)选择完整时间段对选定测点和室外温湿度进行测试;
(4)上传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和处理;
(5)结合测点房间的特点(建筑形式、外环境、布局、朝向、围护结构等等)对实测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提出建筑热工设计的改进型意见及设计原则;
测点A 位于建艺馆地下一层综合实验室西侧,有西向外墙外窗,有采暖;
测点B位于建艺馆地下一层综合实验室西侧,无外墙外窗,有采暖,暖气配置较少;
测点C 位于建艺馆地下一层综合实验室构造展室,无外墙外窗,无采暖;
【数据整理】
根据提供的数据图表选择所研究的时间段(周期10个小时),将对应的时刻、数据参数填入表格。

【分析】
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同样外扰作用下不同室内环境的原因。

【结论及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归纳建筑热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提出通过建筑设计和设备等多种措施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