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组织培养
兰花组培快繁技术概叙

兰花组培快繁技术概叙兰花的繁殖一般可通过分株进行,但繁殖系数低,现在洋兰的商业化生产都是通过试管育苗进行生产,一般可分为种子播种生产实生苗和组织培养生产分生苗两种,各有千秋,下面就其生产流程和应用进行一些说明:一、兰花的种子播种:兰花的果实俗称兰荪,其中有数千到数百万粒种子,因种类不同而异,兰科植物种子的发育较特殊,种子成熟后没有胚乳,需与某些真菌共生,由真菌提供营养才能萌发,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很低。
早期通过人工接种真菌,可以使兰花种子萌发,但技术烦琐,难度较大,后来发现在人工培养基上,不需真菌共生,如果营养成分合适,兰花种子也能萌发生长,一般常用的培养基有KC,VW和京都等,其中京都配方采用花宝花肥为主要的无机成分,配制方便,较适合兰花发烧友使用。
兰花的种子培养是进行兰花杂交育种的必要手段,也是兰花种苗生产的重要技术,如国内目前的蝴蝶兰种苗生产,多数是实生苗,与分生苗相比,实生苗往往不能保证性状的完全一致,因此对亲本的要求就非常高,好的亲本其后代的分离不会很大,好花率可达80%以上。
实生苗的生产相对简单,迅捷,以蝴蝶兰为例,由一个好的荚果,播种后两个月左右可产生数万个小原球茎,经过一次分瓶后,就可进行育苗,大约3个月后得到大量可移栽的试管苗。
二、组织培养:自MORAL于上世纪60年代首次成功进行了兰花的组织培养,目前已有数十个属的兰花进行了组织培养,通过组织培养及克隆技术进行生产的种苗具有与母本完全一致的性状。
热带兰花的组培快繁一般通过诱导产生类原球茎(PLB),通过PLB增殖进行;其起始材料以茎尖分生组织最佳,花梗上的休眠腋芽也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一些单轴生长的兰花如蝴蝶兰,如取茎尖,往往会失去母株,取花梗就没有这样的担心。
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这可以做一种育种手段,但对于商业生产而言却是不利的,所以通过PLB增殖时要十分注意去除形态不正常的组织。
目前台湾的蝴蝶兰分生苗生产部分采用丛生芽的方法生产,即通过花梗诱导腋芽生成小芽,通过小芽诱导丛生芽并不断切割增殖,这样生产的种苗基本可以保证与母株性状的一致。
组培兰花的优点和缺点

组培兰花的优点和缺点
组培兰花的优点和缺点如下:
一、优点。
培育时间短,效率高,收益也比传统培育方式高,可作为大量繁殖名种兰花的有效手段,满足市场中兰花越来越高的需求量。
同时,组培兰花尊重并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以防部分珍稀兰花因不易繁殖而面临灭绝。
此外,组培兰花价格便宜,品相、形态、色泽出奇的好,且生长速度快,可以大量繁殖,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二、缺点。
由于组培兰花是在温室及无菌环境下培育而成的,所以抗病能力比自然繁殖的原生苗弱,体现在服盆慢,复壮难,易僵苗。
同时,组培兰花对肥料的需求较高,需要人工施肥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消费者需要注意辨别。
国兰茎顶组织培养技术

该技术可用于快速繁殖、脱病毒、基 因工程、细胞培养等领域,为植物的 遗传改良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有效 手段。
国兰茎顶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
1
国兰是一种珍贵的花卉,由于其种子萌发率低、 繁殖困难,因此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 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结果分析
01
适宜培养基的选择
02
适宜光照条件的选择
03
适宜温度条件的选择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MS+BA+NAA 的培养基能够促进国兰茎顶组织的分 化与生长。其中,BA的主要作用是促 进细胞分裂和增殖,而NAA则有助于 诱导根原基的形成。
实验结果表明,2000 lux的光照条件 能够促进国兰茎顶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过强的光照会抑制组织的生长,而 过弱的光照则可能导致组织生长缓慢 。
国兰茎顶组织培 养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国兰茎顶组织培养技术概述 • 国兰茎顶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方法 • 国兰茎顶组织培养技术实验结果
与分析 • 国兰茎顶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与
前景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兰花是全球重要的观赏植物,具 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02
国兰是兰花中的一种,其茎顶组 织培养技术对于快速繁殖、种质 资源保存和遗传转化等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
实验结果表明,28℃是最适宜国兰茎 顶组织的培养温度。高温会导致组织 受到抑制或死亡,而低温则可能导致 组织生长缓慢。
讨论与结论
讨论
国兰茎顶组织培养技术的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MS+BA+NAA的培养基、2000 lux的光照条件和28℃的培养温 度是最适宜国兰茎顶组织的培养条件。这些条件的优化为国兰的快速繁殖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兰花组培实验报告

兰花组培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实现兰花的无性繁殖,加速繁殖速度,提高兰花的经济价值。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 真兰属兰花种苗- 高葡萄糖培养基- 植物生长调节剂- 消毒酒精、消毒器具2.2 方法1. 准备工作台和培养瓶,对工作台和培养瓶进行消毒处理。
2. 从健康的兰花种苗上剪取茎秆,长度约为2-3厘米。
3. 将茎秆表皮剥去,取内部的茎骨,切成1-2毫米长的组织块。
4. 将组织块置于消毒的高葡萄糖培养基上,加入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
5. 将培养瓶密封并置于暗处,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光照强度为2000-3000勒克斯。
6. 观察培养过程,通常在3-4周后,组织块开始呈现出小苗的形态。
7. 将小苗转移到含有较低濃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3个月的培养,成功培育出大量的兰花幼苗。
观察发现,这些幼苗生长良好,根系发达,叶片翠绿。
与传统的兰花繁殖方法相比,组织培养技术显著地加快了兰花的繁殖速度。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同时繁殖多个兰花品种,加大了兰花生产的规模。
4. 实验总结与展望本次实验通过兰花的组织培养技术,成功实现了兰花的无性繁殖。
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速度快、突破品种限制、容易获得大批量无病毒种苗等优势。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优化培养基的配方,进一步提高兰花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此外,也可以尝试引入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基因转化的方式培育抗病虫害、提高花期持久性等优良特性的兰花品种。
5. 参考文献[1] 王明. 组织培养技术在兰花生产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06(4):79-80.[2] 谢丽. 兰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 南兰科技, 2012(6): 42-43.。
兰花组培技术

兰花组培技术兰花是一种珍贵的花卉,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由于兰花繁殖困难,导致市场上兰花供不应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开展了兰花组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兰花组培技术是指将兰花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大量的幼苗,并加以适当的生长调节,最终获得具备繁殖能力的兰花植株。
兰花组培技术需要从兰花植株中取得适宜的组织材料,如茎尖、芽鳞或种子。
这些组织材料要经过消毒处理,以保证无菌条件。
接下来,将组织材料放置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培养基通常包括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培养瓶需要密封并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以促进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基的种类和浓度的选择,以及生长调节剂的添加。
不同的兰花品种对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品种来进行调整。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培养基,以保证组织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适宜的激素来促进组织分化和增殖。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组织开始分化并产生新的幼苗。
这时,可以将幼苗移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新培养瓶中,继续培养和生长。
在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幼苗的处理和培养基的适应性,以避免对幼苗造成伤害。
最终,经过连续培养和生长,幼苗逐渐生长为具备繁殖能力的兰花植株。
此时,可以将兰花植株移植到适宜的培养基或土壤中,进行进一步的生长和繁殖。
兰花组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大量繁殖兰花,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培育新的兰花品种。
通过调整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的配方,可以控制兰花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从而获得更好的品质和形态。
此外,兰花组培技术还可以用于病毒检测和无菌种苗繁殖,保证兰花的健康和质量。
然而,兰花组培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兰花组织的培养和分化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对无菌操作要求高,容易受到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其次,不同兰花品种的培养条件和要求各异,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调整。
此外,兰花组培技术在大规模生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限制。
兰花组培技术

兰花组培技术兰花作为一种高档花卉,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由于其繁殖难度较大,使得兰花的价格相对较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兰花繁殖技术——兰花组培技术。
一、什么是兰花组培技术?兰花组培技术是指将兰花的幼芽、叶片、茎段等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培养,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使其快速繁殖,最终得到大量的兰花幼苗。
二、兰花组培技术的步骤1.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无菌试管、无菌培养基、兰花的幼芽、叶片、茎段等。
2.无菌操作将试管、培养基、器械等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无菌处理,确保无菌条件。
3.组织培养将兰花的幼芽、叶片、茎段等组织放入无菌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增殖与分化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激素,促进组织分裂和分化,使其快速增殖。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可以得到大量的兰花幼苗。
5.移栽与成苗将兰花幼苗移栽到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进一步的培育,最终得到成苗。
三、兰花组培技术的优点1.快速繁殖兰花组培技术可以使兰花快速繁殖,缩短繁殖周期,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
2.无季节限制兰花组培技术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不受季节限制,可以随时进行繁殖。
3.无污染兰花组培技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可以避免病菌和病毒的污染,保证兰花的健康生长。
四、兰花组培技术的应用兰花组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兰花的繁殖、育种、基因工程等领域。
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得到大量的兰花幼苗,可以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兰花的价格。
同时,组培技术还可以用于兰花的育种和基因工程,为兰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五、结语兰花组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兰花繁殖技术,具有快速繁殖、无季节限制、无污染等优点。
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得到大量的兰花幼苗,为兰花的繁殖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兰花组织培养(课堂PPT)

.
31
2)将震荡器或是试管中的花梗取出,置入无菌水中,摇晃瓶身, 可重覆此一动作2~3次,但需取出花梗,置入?有无菌水的新瓶中, 藉此洗净漂白水,洗净后,以镊子取出花梗,以酒精浓度75%的酒 精棉花擦拭花梗,以梗芽生长点向下,酒精棉花擦拭由上而下单一 方向擦拭,切勿以来回的方式擦拭梗芽生长点。
使用花梗生长点来诱发出新芽体,待新芽体诱发出后,将其切
下,移植至含有激素等药物的培养基瓶中,由于移植后的芽体受到 药物的刺激,造成新的芽体从旧芽体被大量的诱发出来,也会有从 被诱发出来的新芽体再配诱发芽体出来,当这些芽体数量多到需要 移植时,就需要进行 母瓶移植至子瓶的操作,由于这些芽体都是相 连的,移植时需以刀子将相连的芽体一个一个切分开来种植, 所以, 也有人将其称为切片苗。
观赏植物 组织培养之兰花
.
1
一、兰花组织培养常用于: 1、无性系快速繁殖; 2、茎尖培养脱毒; 3、培育新品种; 4、种质资源的保存; 5、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
2
二、常见组织培养的兰花种类
.
3
.
4
.
5
.
6
三、兰花工业
兰科(Orchidaceae)是单子叶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约有 450个属20000余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热带、 亚热带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兰花花色鲜艳,形态各异,珍 奇名贵,品位幽雅,价格昂贵,备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 兰花栽培方法主要靠分株繁殖,繁殖速度慢。
.
7
• 贮藏和运输困难,易带病毒,严重阻碍了在世界范围内的 流通。用兰花的种子也可以进行繁殖,但发芽率及低,仅 5%左右,很难满足生产需要。组织培养用于兰花的快繁 已取得了快速进展。从20世界60年代开始用茎尖培养方 法繁殖兰花,到70年代就基本解决了兰属组织培养快速 繁殖的关键技术,并很快发展成为从20世界60年代开始 用茎尖培养方法繁殖兰花,到70年代就基本解决了兰属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关键技术,并很快发展成为现代化兰 花工业。目前已有进70个属数百种兰花可用组织培养方 法进行繁殖,兰花生产工厂也分布在世界各地。
兰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培 养 基 是 植 物 组 织 培 养 的核 心 技 术 和 关键 所 在 . 提供 它
了植 物 组织 离 体 条 件 下 保 持 良好 生长 的 必 要 营养 。 同 植 物 不
材 料 生 长 分化 所 需 的营 养 条 件 各 不 相 同 , 因而 所 采 用 的 培 养 基 也 不相 同 . 至 同一 植 物 不 同 部 位 的生 长 分 化 要 求 也 各 不 甚
2种 子 .
提 出 ,A在 兰 花 组 培 中 对 叶 诱 导 与 芽 增 殖起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B 般 而 言 , 高浓 度 的 N A 对诱 导 原 球 茎 有 较好 效 果 。 ,一 较 A 24
一
D还 可 以促 进 愈 伤 组 织 的 形 成 。据 有 关 资 料显 示 , 带 兰 的 热 组 织 诱导 、 球茎 增 殖 及 分 化一 般 需 用 较 高 浓 度 细 胞 分 裂 素 原 与低 浓度 生 长 素 的 配 合 。
种 类 以及不 同 的组 合 所 起 的 作 用 不 同 , 同 的兰 花 品 种 其 生 不 长 发 育各 阶段 所 需 的 植物 生 长调 节 剂 也 不 同 。 Se en和 Lta ah
茎 尖 是 细 胞 分 裂 最 旺 盛 的 部 位 , 较 容 易诱 导 , 养 成 是 培 功率 较 高 的 部 位 。 茎尖 培 养 一 般要 通 过 原 球 茎 阶段 达 到快 速
相 同 。 兰 花 的 组 织 培养 中 , 常 用 的培 养 基 为 MS V K 在 最 、 W、 C 和他 们 的 改 良型 , 用 时 可 根 据 不 同 品种 和培 养 阶段 一 类 原 应 球 茎 的形 成 、 增殖 、 化 及 壮 苗 等加 以修 改 。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兰花无性快速繁殖 二、 快速繁殖的影响因素 三、兰花脱毒植株的鉴定
一、兰花无性快速繁殖
原球茎发生体系是兰花唯一有效的大规模无性繁殖方法。该方法是 1960年法国学者G.Morel开创的,促使了兰花工业的形成,获得巨 大的经济效益。 (一)培养程序 外植体 诱导形成原球茎 原球茎大量增殖 分化为小 植株 生根壮苗培养 温室栽培 室外栽培 (二)取材和处理 兰花茎尖、叶片、花器官、种子等都可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诱 导再生植株。茎尖是细胞分裂最活跃的部分,是较容易诱导,培养 成功率高的部位。在兰花茎尖培养时,首先从生长健壮的植株上切 取10cm长的茎尖,去掉苞叶,用加有适量洗涤剂的自来水洗净,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数秒,无菌水冲洗4~5次,再用5 %漂白粉消毒约10min或用4~5min,无菌水冲洗4~5次后备用。 在叶片培养中,应选择带有嫩叶的花梗。
三、兰花脱毒植株的鉴定
目前,国内外检测兰花病毒主要采用生物学检测、电 镜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例如:三 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three antibodies sandwichELISA TAS-ELISA)检测建兰花叶病毒(CymMV)、双抗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ouble antibodies sandwich-ELISA DAS-ELISA)检测齿兰环斑病毒(ORSV);或用抗建兰花 叶病毒(CymMV)的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蝴蝶兰病样 的免疫斑点法(dot-ELISA)和组织印迹法(tissue blotELISA)
6.
苗的生长培养
较大的兰花个体才便于移栽,新形成的小苗必须移入较大的培养 容器内,生长到 一定大小时才能移栽,一般是将1cm的幼苗转移 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到10cm米高,方可移栽。
这个阶段幼苗的生长代谢都比较稳定,培养基成分可简单些, 但培养基离子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出现小老苗或畸形苗。
7.幼苗移栽
(二) 材料褐变
(三)原球茎的苗分化
兰花初代培养形成的原球茎一般可分化成苗,但有些种往往 不分化成苗,或者产生畸形。除品种差异外,培养条件也很关键,可 向培养基中添加香蕉汁、椰子汁等 植物组织提取物。或添加一定浓 度的IAA、NAA,或降低培养基的离子浓度加以调整。
(四)变异
兰花组织培养中的变异主要与高浓度激素、长期继代培养、主芽 部位和大小、自身芽变等有关。前三者可以在培养中加以改善和防止, 后者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要慎重选择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在 继代和扩繁过程中应及时淘汰变异材料。如利用核酸分子检测技术检 测再生植株,快速检测其变异情况。
兰 花 的 组 织 培 养
刘 迪
兰花
(学名:Orchidaceae),属兰科,是单子叶、
多年生草本植物,亦叫胡姬花。古今名人对它评 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兰花的品种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万 多个品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蝴蝶兰、春兰、寒 兰、蕙兰等。 花语: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
3.原球茎的诱导培养
茎尖生长点或叶片接种在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上。茎尖经过2~3周的 培养,生长点开始呈绿色。茎叶先开始生长,然后生长点组织的基部 开始肥大,形成原球茎,约30d即可见原球茎形成。(培养温度一般 低于23℃。光强1500~2000lx)(培养基的选择、褐变)
4.原球茎的增殖培养
形成的原球茎可以不断分割,进行增殖培养,加速其繁殖,直到获 得所需的数量为止。继代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同诱导培养,可采用固体 培养或液体培养,培养条件也一样。原球茎的生长大致有四种类型: ①极易增殖型;②原球茎增殖较慢,但易分化成苗。③分割的原球茎 接种后停止生长;④转接后不枯死经几周变褐后又形成小的原球茎。 对极易增殖型应缩短培养周期,增加转代次数,加快繁殖可用液体震 荡培养使其形成大量新的生长点,然后再分割接种在固体或液体的培 养基上,进行繁殖。
(三)接种和培养
1. 接种:①茎尖,在超净工作台上,借助体视显微镜,用镊子将 消毒茎段的幼叶剥下,露出生长点后,用解剖刀切取0.5~0.8mm 大小的芽(应尽量小,以利于脱毒),接种于培养基上 。②叶片, 从茎段切下的幼叶连同花梗的幼叶一起,在无菌的条件下切割成 0.3~0.5㎡的小片,接种到培养基上。 2. 培养基:诱导兰花茎尖形成原球茎的培养基为,MS或B5+ 0.5~1.0mg/LNAA+1.0mg/L6-BA+10%椰汁;诱导叶片形成原 球茎的培养基:改良Kyoto+NAA0.1g/mL+6-BA1.0mg/L+肌醇 100g/mL+烟酸0.1g/mL+维生素B10.05mg/L+腺嘌呤20mg/L +蔗糖2%+尿素0.2% 原球茎生成芽的培养基组分:需降低无机盐浓度,一般采用 1/3~1/2MS或3/4~4/5B5,其余成分与诱导原球茎形成的培养基 相同。
对原球茎增长较慢的类型,应改变培养基配方,特别应降低离子 浓度。其他类型的材料则应弃掉。原球茎增殖的初期,分割极易产 生褐色物质,初次分割出的原球茎,应在离子浓度较低的培养基中 培养。 5.
苗的分化培养
增殖的原球茎不一定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改变激 素浓度的方法来诱导再生植株,兰属植物一般是将原球茎转入离子 浓度较低的培养基中,培养基组成同诱导培养,再加入一些椰子汁 等天然提取物质,原球茎会很快再生成植株。
从培养瓶中取出带有3~4片叶、3~4条根3~10cm高的组培苗,将 根部培养基洗净,移植到泥炭或蛭石中(该基质材料保湿又透 气),保持弱光,注意保湿,并定期浇水施肥,以促进生长。
二、快速繁殖的影响因素
(一) 培养基
兰花组培使用的培养基有10余种。基本培养基选择需考虑 的关键问题是离子浓度,一般应用较低的离子浓度,且不同的培养阶 段要求的离子浓度不同。培养基中可添加生长调节物质、生物活性物 质,氨基酸、天然提取物等。 防止材料褐变是兰花组培成功的关键,褐变的主要原因是材 料从伤口分泌出酚类化合物,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 醌类物质而引起褐变,醌类物质在络氨酸酶的作用下与培养材料组织 中的蛋白质发生聚合,引起其他酶系统失活,导致代谢紊乱,生长受 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