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沉淀池2015
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的通知时间:2015年12月29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7次【收藏此文】【字体:大中小】冀煤安监〔2015〕185号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的通知各产煤市安全监管部门、各监察分局,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整合主体企业:为规范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结合河北省实际,制定了《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5年12月16日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境内煤矿企业、矿井及为煤矿提供服务的地质勘探、设计、施工、监理、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防治水工作。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对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监督监察。
第四条煤矿企业、矿井必须牢固树立主动预防、区域治理的先进理念,实现煤矿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到源头治理、局部治理到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到井上下综合治理、措施防范到工程治理、单一治水到治保结合的转变。
第五条煤矿企业、矿井必须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和应急救援“七位一体”工作体系。
第六条煤矿企业、矿井必须遵循“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强化“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实行“一矿一策”、“一面一策”。
第二章机构、制度与装备第七条煤矿企业、矿井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给排水工程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大纲

给排水工程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大纲(2015年修订)第一章考试说明一、考试目的给排水工程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以专业技术为基础,考核和评定工程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试,目的是为了建立起更加公正、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造就懂管理、懂技术、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考试性质给排水工程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属于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设定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凡考试合格者由省人社部门颁发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三、考试方式给排水工程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采取闭卷,纸笔作答方式进行,考试设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专业实务三个科目,其中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专业知识满分150分,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满分80分,题型均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专业实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20分,题型为主观题,可以是案例分析(其中包括计算题、问答题、作图题等)。
四、考试组织考试在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下,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组织,具体考试考务工作委托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负责。
第二章专业知识一、建筑识图与制图1. 基础知识(1)制图的基本规定掌握图纸幅面、线型、比例、字体、标高标注、管经标注和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2)投影的基本知识了解投影图的形成与特性;了解各种投影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了解平行投影法。
2. 制图(1)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熟悉绘制建筑形体时的投影选择、尺寸标注的方法与步骤;熟悉剖面图的画法建筑形体投影图的解读。
(2)轴测投影熟悉斜轴测图的画法;熟悉正轴测图的画法;了解轴测图同正投影图的不同特点。
3. 施工图(1)建筑施工图识读了解施工图中的常用符号;了解房屋建筑的构造组;了解阅读施工图的步骤施工图的内容;熟悉施工图的图示特点。
(2)结构施工图识读了解结构平面布置图;了解基础施工图的识读;了解结构施工图的内容(3)给水排水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熟悉给水排水工程图的分类;掌握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掌握室外管网平面布置图与管道纵剖面图的识读与绘制;掌握泵房设备图的识读与绘制;掌握管道构配件图的识读与绘制;掌握水厂与污水厂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图的绘制;掌握各典型水处理单体构筑物的识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2015)

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2015)第一条为促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生产、销售、运输、使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水泥生产和使用应当坚持鼓励散装、限制袋装的原则,并通过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促进散装水泥的发展和应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散装水泥发展的领导,做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发展和应用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的目标和扶持措施,协调解决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散装水泥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发展和应用的监督管理。
具体监督管理工作由散装水泥管理机构承担。
所需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财政、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发展和应用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监督管理和推广应用工作。
第二章促进措施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支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推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对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投资项目在立项、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散装水泥推广应用技术及配套设施设备的研究、开发以及资金投入。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散装水泥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环境保护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产业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实施。
高密度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探讨

科技论坛2016年11期︱385︱高密度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探讨刘美玉青岛国电蓝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摘要: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的不断扩大,生活污水量持续增加,给污水处理厂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开始采用高密度沉淀池来调整污水处理效率以及控制出水水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主要分析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密度沉淀池;污水处理;原理及作用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1-0385-01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的污水处理标准较低,排放标准中对氮磷含量没有明确规定,同时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当时大部分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污水处理方式为活性污泥法或其他生物处理方式,这些传统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但是对氮磷等无机物的处理能力并不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水中污染成分变得更为复杂,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在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方面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排水要求,因此需要对采用传统方式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在污水过程中,沉淀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目前较为先进的沉淀池技术为高密度沉淀池,它是法国得利满公司研发的一种污水澄清技术,已经在欧洲多个国家得到推广应用,近年来,该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已经在北京等地的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污水处理的速度,保障了出水水质。
1 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1.1 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絮凝和沉淀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条件下,絮凝和沉淀分别在不同的反应池中进行,絮凝过程中,污水中的杂质碰撞结合形成体积较大的絮凝体,随后在沉淀池中下沉从而实现杂质的清除过程。
但是在高密度沉淀池技术中,絮凝、沉淀与污泥的浓缩过程将被整合到一个综合的工艺设备中,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完成污水净化的功能。
2015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与解析(完整版)

第一题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x104 m³/d,采用“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
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
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置,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
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生产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
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
污泥脱水生产的滤液经除磷脱氰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
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污泥干化生产的废气温度约60-65℃,H2S、NH3浓度时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间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³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初期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 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
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问题: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方案-浅谈混凝土泵管清洗污水有组织排放法 (2)

混凝土泵管清洗污水有组织排放回收利用做法
1.工艺原理:
布料机软管接入波纹管→泵水清洗→过滤筛分离石子→初级沉淀→排入蓄水池→接入泵车料斗(或工程其他用水)
泵管清洗污水通过布料机软管接入直径为300的波纹管集中排放(详图),砂石过滤后经初级沉淀排入蓄水池,砂石和水可以重复利用。
2.施工要点:
2.1竖向主管采用承插式接头的波纹管直径为300,安装时接头采用PVC专用胶水粘结,固定采用¢12钢筋箍与主体预埋钢筋焊接。
参见下图。
2.2 在楼层中部或地下室顶板砖砌1500×1500×1200过滤沉淀池,沉淀池采用MU10标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内外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
距离池底500预埋¢200b波纹管排水管,池顶设置竹芭过滤筛宜45度倾斜角,污水中的石子在过滤筛上分离后滚落至楼板。
2.3 水平设置PVC排水管时,为了避免施工中的损坏应采用砌砖保护(详图)。
2.4 蓄水池砌筑尺寸为2500×2500×600,采用MU10标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墙厚为240;内外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详图)。
“宇顺·莲花坊”一期商住楼项目
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19日。
(完整版)自来水厂设计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序号:xxx大学城建学院给水排水系2015年9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设计任务 (2)1.1 工程概况 (2)1.2 设计资料 (2)1.3 设计任务书 (3)第二章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技术比较 (4)2.1 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及确定 (4)2.2 拟设计方案流程图 (6)第三章混凝工艺计算 (11)3.1 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11)3.2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14)3.3 混合设备的设计 (14)3.4 往复式隔板絮凝反应池设计 (14)第四章沉淀工艺计算 (15)4.1 设计参数 (16)4.2 平面计算 (17)4.3 进出水系统 (18)第五章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20)5.1 设计参数 (21)5.2 设计计算 (21)第六章消毒和清水池设计 (22)6.1 加氯消毒 (22)6.2 清水池计算 (22)第七章二级泵站的设计 (23)7.1 设计参数 (23)7.2 设计计算 (24)第八章水厂总平面布置 (25)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设计任务1.1 工程概况本设计主要是给水处理厂的设计,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水质和水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湖北某县城原有水厂水厂能力已不能满足水质水量的要求。
为解决城市越来越严重的缺水问题,当地市政府部门研究决定新建一座自来水厂,以补充城市供水能力。
本设计主要是给水处理厂的设计,规划处理水量为10万立方米/天,近期设计规模为5万立方米/天。
该厂的水源为湖北某县城水域,水源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二级水质标准,原水水质其中的一些常规的检测项目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的要求,需要处理的为水源的浊度、残渣及细菌的灭活。
由于水源水质良好无需预处理及深度处理,所以该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为常规处理工艺。
即: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用户。
主要构筑物为:絮凝池、沉淀池、滤池和清水池。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第一章: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环境保护工作,它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本手册旨在提供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详细介绍和操作指南,以帮助工程师和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2.1 初级处理工艺2.1.1 水力平衡调节池2.1.2 沉淀池2.1.3 气浮设备2.1.4 过滤器2.2 次级处理工艺2.2.1 活性污泥法2.2.2 生物膜法2.2.3 精细过滤2.2.4 磁化处理2.3 高级处理工艺2.3.1 草本植物湿地处理2.3.2 紫外线消毒装置2.3.3 臭氧氧化装置2.3.4 反渗透装置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的选取3.1 依据污水性质选择工艺3.2 依据处理要求选择工艺3.3 工艺组合的选择3.4 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第四章: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和维护4.1 污水处理设备的种类和特点4.2 设备选型和布局4.3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4.4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五章:污水处理过程控制5.1 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测与控制5.1.1 流量测量与控制5.1.2 pH值控制5.1.3 溶解氧测量与控制5.2 污泥处理过程的监测与控制5.2.1 污泥浓度的控制5.2.2 污泥比容的控制5.2.3 污泥颗粒的控制第六章:污水处理工艺优化与改进6.1 能源消耗的优化6.2 投药剂量的优化6.3 工艺流程的改进6.4 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结语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为实际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理论知识。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手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王五. 污水处理技术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2] Smith, Joh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and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1 (2015): 183-202.[3] Wang, Li, et al. "Advanced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a review."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72 (2019): 129-1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
流
式
沉
淀
池
的
设
计
1.沉淀池的表面积A
A Qmax 3600 q
3.沉淀区有效容积V1
V1 A h2
或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 m3/s; q-表面水力负荷,m3/m2· h, 初沉池一般取1.5~3 m3/m2· h, 二沉池一般取1~2m3/m2· h。 2.沉淀区有效水深h2
周边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的 入流区在构造上的特点:
进水槽断面较大,而槽底的孔口较小,布水时的 水头损失集中在孔口上,故布水比较均匀;
进水挡板的下沿深入水面下约2/3深度处,距进水 孔口有一段较长的距离,这有助于进一步把水流均 匀地分布在整个入流渠的过水断面上,而且废水进 入沉淀区的流速要小得多,有利于悬浮颗粒的沉淀。
沉淀区(工作区):是可沉降颗粒与废水分离的 区域。连 污泥区和排泥装置:排除沉于池底的污泥是使淀 池工作正常,保证出水水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池的前部设贮泥斗,其中的污泥通过排泥管借 1.5-2.0m的静水压力排出池外,池底坡度一般 为0.01-0.02。
沉降在沉淀池其它部位的污泥通过机械装置集 中到贮泥斗中。 刮泥设备是桥式行车刮泥机或链带式刮泥机。 也可采用多斗式排泥。
分类 ——水流与污泥的相对运动方向
异向流、同向流和横向流三种
斜板式沉淀池的构造
重要参数
实际沉淀池中斜板垂直净距一般为 80-100mm,如为 斜管,其孔径一般为 50- 80mm,斜板(管)的长度 一般为1-1.2m,倾角一般为60。 斜板(管)区上部水深一般为 0.7 - 1.0m 。斜板下部 为废水分布区,其高度一般不小于0.5m,布水区下面 为污泥区。 在池壁与斜板间隙处装有阻流板,以防止水流短路。 斜板上缘一般向池子进水端后倾安装。 进水方式一般采用穿孔墙整流布水。出水方式采用集 水槽出水。
二沉池出水堰
出水堰运行实物图
锯齿形出水堰
浮渣槽
平流式沉淀池出水堰
平流沉淀池的出水区
平流式沉淀池出水堰
出流堰
目前多采用如下图所示的锯齿形溢流堰,这种溢流 堰易于加工,也比较容易保证出水均匀。水面应位于 齿高度的1/2处。 注意:偃前设置挡板,挡板位置:高出水面 0.15-0.2m、 水面下0.3-0.4m、距出水口0.25-0.5m
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测资料时, 可参照表10-5的经验参数选用。
4.沉淀池的几何尺寸:沉淀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 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º ,圆斗不 宜小于55º ;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 5.沉淀池出水部分:一般采用堰流,在堰口保持水平。出水 堰的负荷为:对初沉池,应不大于2.9L/s· m;亦可采用多槽 出水布置,以提高出水水质。
平流式沉淀池的流入装置
平流沉淀池的进水区
入流装置实物图
布水装置
浮渣槽 挡板
流出装置:出流堰是沉淀池的重要部件,它不 仅控制沉淀池内水面的高程,而且对沉淀池内 水流的均匀分布有着直接的影响。
多采用自由堰型式,堰前也设挡板,以阻拦浮渣, 或设浮渣收集和排除装置。
出水堰运行实物图(初沉池)
运行中的初沉池出水堰
辐流式沉淀池出水偃及刮泥装置
辐流式沉淀池运行图
向心辐流式沉淀池
一般的辐流式沉淀池,废水是从中心进入而在 池四周出流,进口处流速很大,呈紊流状态, 这时原废水中悬浮物质浓度亦高,紊流状态阻 碍了它的下沉,影响沉淀池的分离效果。 而向心辐流式沉淀池与此恰恰相反,原废水从 池周流入,澄清水则从池中心流出。 也可以采取池周进水池周出水的方式.
2.4 沉淀池
2.4.1 概况 沉淀池
按使用功能分
初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
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 理,去除约30%的 BOD5,55%的悬浮物。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 是生物处理工艺的 组成部分。
沉淀池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池型:长方形 一端进水 另一端出水 贮泥斗在池进口
竖流式
辐流式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 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平流式斜板沉淀池
辐流式斜板沉淀池
斜板式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斜流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 占地少等优点,在给水处理中得到比较广泛的 应用,在废水处理中应用不普遍。在选矿水尾 矿浆的浓缩、炼油厂的含油废水的隔油等已有 较成功的经验,在印染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 理中也有应用。
2.4.7 沉淀效果的强化与改进
池型:多为圆形,有方形 或多角形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 贮泥斗在池中央
沉淀池三种流态
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
沉淀池的组成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区、出水区 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 以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区 贮泥区 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 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
缓冲区
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提高沉淀池沉淀效果的有效途径
沉淀池均存在去除率不高的问题, 且占地面积较大,体积庞大。 提高沉淀池的分离效果和去除能力的方法
斜流式沉淀池
对污水进行 曝气搅动
回流部分 活性污泥
将剩余活性污泥投加到入流污水中去,利用污泥的活性,产生吸附 曝气搅动是利用气泡的搅动促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与絮凝作用,这一过程称为生物絮凝。这一方法可以使沉淀效率比 相互作用,产生自然絮凝。采用此法,可是沉淀效 原来的沉淀池提高 10%~15% ,BOD5的去除率也能增加 15%以上, 率提高5%~8% ,1m3废水的曝气量约 0.5m3左右。 活性污泥的投加量一般在 100~400mg/L之间。 常在预曝气池或生物絮凝池内进行。
平流沉淀池的刮泥装置
平流沉淀池的排渣系统
平流沉淀池的污泥区
平流式沉淀池吸泥装置
WXN型吸泥(
行车刮泥机
缓冲层:缓冲层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 层,保证已沉下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 起。
设有链带式刮泥机的平流式沉淀池
多斗排泥平流式沉淀池
中心流速:
无反射板:30mm/s 有反射板:100mm/s
中 心 导 流 筒 设 计
流出速度:
<20mm/s
2.4.5 辐流式沉淀池
刮泥装置
进水槽 出水槽
出水堰
辐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特点
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大型沉淀池,池径可达100m, 池周水深1.5~3.0m, 池底坡度0.05。
有中心进水、周边进水、周进周出等几种形式。 沉淀与池底的污泥一般采用刮泥机刮除,对辐流式沉 淀池而言,目前常用的刮泥机械有中心传动式刮泥机 和吸泥机以及周边传动式的刮泥机与吸泥机等。
6. 贮泥斗的容积:初沉池一般按不大于2日的污泥量计算。对二 次沉淀池,按贮泥时间不超过2小时计。 7.排泥部分:沉淀池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压力数值如 下: 初次沉淀池不应小于14.71kPa(1.5mH2O); 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8.83 kPa(0.9mH2O); 生物膜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11.77 kPa(1.2mH2O)。
2.4.3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2.4.3 平流式沉淀池
1、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 整体构造示意图 2、常见的平流式沉淀池 3、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平流式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流入装置: 流出装置
沉淀区
污泥区
缓冲层
流入装置:其作用是消能,使废水均匀分布。 流入装置是横向潜孔,潜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宽 度上,在潜孔前设挡板。 挡板高出水面0.15-0.2m,伸入水下的深度不小 于0.2m。也有潜孔横向水平排列的流入装置。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颗粒属于自由沉淀类型时,其沉淀效果 (在相同的表面水力负荷条件下)竖流式沉淀池的去除率要 比平流式沉淀池低。 当颗粒属于絮凝沉淀类型时,由于在池中的流动存在着各自 相反的状态,就会出现上升着的颗粒与下降着的颗粒,上升 颗粒与上升颗粒之间、下沉颗粒与下沉颗粒之间的相互接 触、碰撞,致使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有利于颗粒的沉淀。
6.沉淀池的只数n
n b / b'
式中: b′-每只沉淀池的宽度; 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一般 为30~50m,为了保证污 水在池内分布均匀,池长 与池宽比不小于4,以4~5 为宜。
7.污泥区容积 对于生活污水,污泥区的总 容积V:
SNT V 1000
式中: S-每人每日的污泥量,L/d· 人 可参考表10-5; N-设计人口数,人; T-污泥贮存时间,d。
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水是从下向上以流速v做竖向流动, 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
当颗粒以沉速u>v时,则颗粒将以u-v的差值向下沉淀,颗 粒得以去除; 当u=v时,则颗粒处于随遇状态,不下沉不上升; 当u<v时,颗粒将不能沉淀下来,则会随上升水流带走。
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间歇式
连续式
工作过程:进水、 静止、排水
污水连续不断 地流入与排出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物在 静止时完成沉淀过程,由 设置在沉淀池壁不同高度 的排水管排出。
污水中可沉颗粒的沉淀在 流过水池时完成,这是可 沉颗粒受到重力所造成的 沉速与水流流动的速度两 方面的作用。
2.4.2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大设计流量为43200m3/d,设 计人口25万,沉淀时间2小时,表面水力负荷 1.5m3/(m2.h),求平流式沉淀池各部分尺寸。
8.沉淀池的总高度h
9.污泥斗的容积V1
h h1 h2 h3 h4 h1 h2 h3 h'4 h' '4
1 V1 h'4 ( S1 S 2 S1S 2 )( m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