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卉初中教案.doc

合集下载

《4 工笔花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4 工笔花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工笔花卉》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工笔花卉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3. 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工笔花卉的绘画技巧和方法,注重细节处理和色彩搭配。

2. 教学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笔花卉的特点和绘画技巧。

2. 准备绘画材料和工具,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绘画实践。

3.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工笔花卉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感受,激发学生对工笔花卉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简要介绍工笔花卉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趋势。

2. 基础技能学习:a.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示范工笔花卉的绘画技巧,包括勾线、上色、渲染等步骤,让学生直观了解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

b.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练习,掌握基本的工笔花卉绘画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给予指导建议。

c. 作品展示:将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进行集体点评和鼓励,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 文化内涵理解:通过讲解工笔花卉的寓意、象征意义,以及不同花卉所代表的品质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工笔花卉的文化内涵。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工笔花卉。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自行收集素材,尝试绘制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工笔花卉作品,下节课带来与大家分享。

6. 延伸拓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工笔花卉,探索更多的创作灵感和表现手法,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工笔花卉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搭配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能够根据花卉的特点进行创作。

工笔花卉初中教案

工笔花卉初中教案

工笔花卉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工笔花卉绘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工笔花卉绘画的基本技巧3. 工笔花卉绘画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工笔花卉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工笔花卉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探讨工笔花卉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区别。

二、基本概念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讲解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如工笔花卉的定义、发展历程等。

2. 教师介绍工笔花卉的特点,如细腻、逼真、色彩鲜艳等。

三、基本技巧(20分钟)1. 教师讲解工笔花卉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教师示范工笔花卉绘画的步骤和方法。

四、实践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基本技巧,自行选择一种工笔花卉进行绘画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上一节课的绘画实践经验。

二、深化讲解(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在绘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2.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工笔花卉的质感和立体感。

三、创作展示(20分钟)1. 学生根据前一节课的实践经验,进行更深入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工笔花卉绘画的基本技巧的情况。

3. 学生的绘画作品质量,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创作思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初中工笔花卉教案

初中工笔花卉教案

初中工笔花卉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笔花卉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工笔花卉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花卉的观察和表现。

教学难点:1. 工笔花卉的细节描绘。

2. 艺术创造力的发挥。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工笔花卉的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墨、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工笔花卉的特点和美感。

2. 学生分享对工笔花卉的感悟和想法。

二、基本技巧和步骤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工笔花卉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颜色的搭配、构图的安排等。

2. 教师介绍工笔花卉的步骤,如起稿、勾线、上色、渲染等。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开始动手绘制工笔花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强调工笔花卉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提出对工笔花卉的疑问和建议。

3. 教师给出拓展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并深化工笔花卉的创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了工笔花卉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培养了学生对花卉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动手绘制工笔花卉,发挥了艺术创造力。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了审美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工笔花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在细节描绘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上,部分学生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个性化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

工笔花卉教案

工笔花卉教案

工笔花卉教案教案:工笔花卉教学目标:1. 了解工笔花卉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学习工笔花卉的基本绘画技法;3. 掌握常见花卉的绘画方法;4. 提升对花卉鲜艳、细腻之美的感受力。

教学准备:1. 画笔、宣纸、墨汁、颜料盘等绘画工具;2. 工笔花卉的参考图片或实物花卉。

教学过程:第一节:工笔花卉的起源和发展历史(500字)工笔花卉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是中国画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工笔花卉以其细腻、精致的画风和对花卉色彩表现的逼真性而闻名于世。

在古代,工笔花卉往往被用于描绘花卉品种、草木、枝叶的多样性,以及表达人们对花卉祝福和美好寓意的情感。

第二节:工笔花卉的基本绘画技法(500字)1. 用笔:工笔花卉强调用笔的工整、严谨,常使用小楷长尖笔。

画家用线条勾勒出花瓣的轮廓,要求线条流畅、有厚薄变化。

2. 用墨:工笔花卉常以黑白墨作为基础,墨色要纯正、稠度适中。

绘画时以干笔重宣,用墨分明,体现出花卉的细腻和立体感。

3. 上色:工笔花卉的颜色鲜艳丰富,但均采用纯色或单一色调,不使用渐变。

可根据花卉品种的不同来选择颜色,画出花卉的特点和美感。

4. 着色:工笔花卉重视细致的描绘,使用水彩颜料。

第三节:常见花卉的绘画方法(500字)1. 梅花:用淡墨勾勒出梅花的轮廓,再用墨色勾勒花朵纹理,利用水彩颜料上色,重点表现梅花的干净和洁白。

2. 荷花:用轻柔的线条描绘荷叶和荷蕊,用墨色勾勒出花瓣的形状和纹理,再上色,注意荷花的层次感和水波的表现。

3. 菊花:用墨色勾勒出菊花的轮廓和花瓣,再上色。

菊花常以黄色、红色为主,要注意色彩的层次和过渡。

4. 蔷薇:用墨色勾勒出蔷薇的枝叶和花朵,再上色。

蔷薇花朵常以红色、粉色为主,要注意色彩的渐变和花瓣的细节表现。

第四节:感受工笔花卉之美(500字)工笔花卉以其精细、真实的绘画技法,展示了花卉的鲜艳和细腻之美。

通过学习工笔花卉,我们能够提升对自然界花卉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好地捕捉花卉的形态、颜色和纹理。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工笔花卉》教案人美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工笔花卉》教案人美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工笔花卉》教案人美版《工笔花卉》一、教学目的: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由于工笔画有着自身的表现要求,因而工笔花鸟画有其着其特用的工具与材料要求。

当然,目前工笔画家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工具与材料,而是拓宽了使用范围,许多画家并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尤其是颜料的使用上,大量矿物性颜色(岩彩)的使用,使工笔画在走向现代化方面趋于成熟,并使工笔画风格出现多元化三、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四、教学过程:工笔画:中国画传统画法之一。

画法比较工整严谨,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准确形象为准则。

相对于“写意画”。

(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而言。

总的来讲,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欣赏:出示国画名家的作品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勾线起笔顺序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

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

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4、线条的浓密粗细白描花卉不用色彩,只靠用笔墨的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

做画时一般用淡墨和较细的线勾花瓣,以重墨和较粗的线,勾叶、茎、花萼等。

花丝用中或淡墨,花药则用最焦浓的墨。

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线粗重、方硬,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5、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勾叶:勾叶多从叶柄起笔,由粗而细向尖端勾去。

叶的尖端三线交界处要求错开,这样勾出来的线生动有变化。

6、茎枝与树本的勾勒与皴擦(1)嫩枝的勾勒:出枝的节间略为膨大,中间注意两条线平行。

工笔花卉教案

工笔花卉教案

工笔花卉教案工笔花卉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画法,源自古代绘画,以描绘花卉为主题。

该教案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了解工笔花卉的基本画法和技巧,培养其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工笔花卉的起源和发展。

2. 学会使用工笔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如中国画毛笔、宣纸、颜料等。

3. 掌握工笔花卉的基本线条和构图技法。

4. 学会调色和渲染,运用色彩表现花卉的质感和层次感。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提升其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工笔花卉画作,引发学生对工笔花卉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工笔花卉的起源和发展,并简要讲解其特点和魅力。

二、理论讲解(20分钟)1. 介绍工笔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如中国画毛笔、宣纸、颜料等。

2. 讲解工笔花卉的基本线条和构图技法,如轻重叠加、虚实对比等。

3. 介绍工笔花卉的色彩运用和渲染方法,如明暗对比、颜色叠三、示范演练(30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绘制一幅工笔花卉画作,注重解释和演示每个步骤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过程,提出问题并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画法和技巧。

四、实践操作(6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辅导,绘制一幅工笔花卉画作。

2.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个性,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绘画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取得进步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继续练习工笔花卉画法,完成一幅个人作品,并写一篇作品的心得体会。

教学评估:1. 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综合评估,评定其画作的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2.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如积极发言、合作与沟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和学习更多优秀的工笔花卉画作。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搜索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深入了解工笔花卉的艺术魅力和技法。

第7课工笔花卉(教案)

第7课工笔花卉(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工笔花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使学生明确工笔花卉的定义,掌握不同类型的工笔花卉特点,如写实花卉、写意花卉等。
举例:通过对比分析教材中的工笔花卉作品,让学生了解各类花卉的风格特点。
(2)工笔花卉绘画技巧:线条、设色、构图是工笔花卉绘画的三大核心技巧,学生需掌握这些技巧的基本方法。
5.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一幅工笔花卉作品,培养审美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源自:1.美术鉴赏能力:通过分析经典工笔花卉作品,提升学生对传统美术的鉴赏能力,理解工笔花卉的艺术价值;
2.美术表现能力:学习并掌握工笔花卉的基本绘画技巧,运用线条、设色、构图等方法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首先,关于理论讲授部分,我发现在讲解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时,有些学生似乎难以跟上节奏。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这些概念的解释不够生动形象,或者举例不够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例子来阐述抽象的理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绘画过程中,对于线条、设色和构图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这让我意识到,在实践活动之前,我需要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线条、色彩和构图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技能。

初中工笔花卉美术教案

初中工笔花卉美术教案

初中工笔花卉美术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工笔花卉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教学内容:1. 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工笔花卉的绘画技巧3. 创作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工笔花卉的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工笔花卉的美。

2. 教师提问:什么是工笔花卉?工笔花卉有什么特点?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卉的艺术价值。

2. 教师讲解工笔花卉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三、示范(20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的应用。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完成一幅简单的工笔花卉作品。

四、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的绘画技巧,自主创作一幅工笔花卉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工笔花卉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工笔花卉的绘画技巧。

2. 教师讲解工笔花卉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创作中注重对情感的描绘。

三、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完成一幅完整的工笔花卉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工笔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工笔花卉绘画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表现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笔花卉初中教案
篇一:第7课工笔花卉教案
篇二:《工笔花卉》教案
《工笔花卉》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和分析,了解花卉的结构与形态,并进行花卉的工笔绘画练习。

教学内容:
1、花卉的结构与形态。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方法,并注意线条的浓密粗细。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花卉的结构与形态。

1、花卉的形态和花脉。

2、花柄花柄是花卉与茎的连接部分。

3、托叶。

二、谈一谈——谈谈自己对花卉结构和形态的认识。

三、总结。

四、仔细看:以花卉为例,进行勾线的示范。

五、用心练:
1、勾线起笔顺序: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

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和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

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4、勾线。

勾线是工笔画中的关键步骤,因墨线在熟宣纸(绢)上无法修改,故勾线时要很谨慎,墨线要求准确肯定,而执笔时讲究“五指齐力”“指实掌虚”笔在手中进退自如,操作灵活。

用笔的方法可归纳为:中锋(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笔杆往往垂直,画出的线条深厚、沉稳、是工笔人物画中主要的勾线方法),侧锋(即笔锋在点画的一侧运行,笔杆往往倾斜向一边线条活泼多变),逆锋(笔锋向前逆行)。

勾短线只需运指运腕,够长线就要运肘运臂。

勾线前应对画面中的用线用墨有整体设计,从不同的对象中寻找一种和谐又有变化的线条间的粗细刚柔干湿浓淡的关系,如人物面部的线条与服装上或背景上用线可从质感或固有色等角度加以区别,可以是粗细之别,也可以有浓淡之分,但不宜
对比太悬殊而难以统一。

2、注意事项:
A、毛笔的操作要领。

B、注重线条勾勒中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

C、注重墨色的不同与变化,一般花头用淡墨,叶子用浓墨。

六、比一比:
互相比一比,看看谁的叶子勾得自然又有活力。

七、小结。

篇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学美术七年级下册写意花卉教案
写意花卉
【课程名称】:美术【任课老师】:王佑应
【课题】:写意花卉
【课型】:造型?表现【教学时间】:45分钟
【授课年级】:七年级【授课时间】:2013年5月9日【教学内容与目标】:了解写意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习描绘花、叶、茎的初步技能
体验写意花卉的临摹方法、步骤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初步技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写意花卉的临摹技法(2)、难点:用笔肯定,表现花卉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我们了解了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笔法有中锋、侧锋、逆锋、拖锋;墨法有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宿墨法以及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新的课程《写意花卉》
二、写意花卉:(教师讲授)写意花卉是针对工笔花卉而言的,写意总体比较抽象,讲求意境,工笔就比较逼真,讲求真实。

写意的用纸为生宣,工笔为熟宣,技法上写意泼墨为主,工笔则要先打底,再上色
三、写意花卉与工笔花卉图片对比欣赏(结合图片)
写意花卉抽象讲求意境用纸为生宣泼墨为主
工笔花卉逼真讲求真实用纸为熟宣先打底再上色
四、欣赏画家的作品,同时对画家略作介绍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

为现代中国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
黄宾虹:(1865—1955)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有“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之誉。

与齐白石合称“南黄北
齐”,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
潘天寿:(1897—1971)浙江海宁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
水,擅长画鹰、八哥、蔬果、松、梅。

他的艺术博采众长,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感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身,在我们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创作的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等,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
五、观看荷花教学视频,学习写意荷花的画法
1、荷花(又名水芙蓉)的结构:荷叶、莲蓬、荷花
2、荷花的画法:荷花先画出花瓣,大概画十瓣左右,再画莲子和莲蓬,等画面稍微干一些的时候,就点花蕊,再在花蕊上画出纹路。

毛笔上蘸淡墨,笔尖蘸一点浓墨勾出花瓣。

一般的都画白荷和粉荷,白色染色时候用藤黄加一点点花青,粉荷加一点曙红
3、荷叶的画法:先画正面的叶子,用大提笔或斗笔饱蘸水墨,侧缝握笔挥写,笔顺由边缘向中心画。

侧面的叶子以稍重的墨色先画出近处翻开的一边,再用淡墨画也的背面。

蘸浓墨在叶脐处画一个圆圈,并在叶子的墨色将干未干时勾勒叶脉,在靠近边缘处多加些支脉和小脉分支
4、莲蓬的画法:侧缝画出莲蓬的侧面,再用中锋蘸墨色画花的叶和梗,并在梗上画出小刺。

中锋蘸浓墨依花心作辐射状画出蕊丝,以点花蕊。

可用黄加三绿给莲蓬上色
六、布置作业:用写意技法临摹一幅花卉画,可尝试加上自己的想象发挥。

【课堂总结】:写意花卉是针对工笔花卉而言的,写意总体比较抽象,讲求意境,工笔就比较逼真,讲求真实。

写意的用纸为生宣,工笔为熟宣,技法上写意泼墨为主,工笔则要先打底,再上色。

利用中国画笔法和墨法对花卉进行写意描述,用笔肯定,表现花卉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