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话说温州》第一单元教案打印
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全册齐全)

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全册齐全)第一章:温州的地理位置1.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地理位置,掌握温州所在地区的相关知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瓯江下游。
1.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地理位置图,让学生了解温州在浙江省的位置。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瓯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温州所处的河流。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交通状况,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
第二章:温州的自然景观2.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自然景观,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和自然特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的自然景观,包括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等。
2.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温州的自然美景。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等自然景观的位置和特点。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植被等。
第三章:温州的人文景观3.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人文景观,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特点。
3.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的人文景观,包括古城墙、永嘉学派、鼓词等。
3.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人文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温州的人文美景。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古城墙、永嘉学派、鼓词等人文景观的位置和特点。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文化传统,如民俗、艺术等。
第四章:温州的经济特色4.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经济特色,掌握相关的经济知识和产业特点。
4.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的经济特色,包括民营经济、轻工业、国际贸易等。
4.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经济特色图片,让学生了解温州的经济特点。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民营经济、轻工业、国际贸易等经济特色的位置和特点。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产业优势、优惠政策等。
第五章:温州的社会生活5.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社会生活,掌握相关的社会知识和日常生活特点。
《话说温州》教案

第一单元温州名山单元概述:温州位于东海之滨,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物种丰富,加上山、水、石、洞等自然景观,形成了温州神奇秀丽の众多名山。
其中雁荡山、玉苍山、铜铃山、龙湾潭、花岩等5处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泰顺の乌岩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还有西雁、中雁、四海山、茶山等许多风景优美の省级森林公园。
在众多名山の优美风光中还蕴含着丰富の文化底蕴,如一些典故、传说故事、诗词歌赋等等。
本单元选取了“雁荡山”、“中雁与南雁”、“乌岩岭”、“玉苍山“、”四海山“四个典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在欣赏家乡名山の优美风光,了解家乡温州有哪些令人神往の名山以及与其相关联の诗词、典故、传说故事等等,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名山の感情。
本单元の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交流自己平时所了解の信息,教师介绍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名山の风采。
也可上网查资料让学生看音像材料来学习本单元の内容。
第一课雁荡山、中雁与南雁教材简析:雁荡山一般指北雁荡山,位于温州乐清市,以“海上名山、寰中绝胜”而享誉海内外,由于“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还被誉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称号。
灵峰夜景、灵岩飞度、大龙湫瀑布被称为“雁荡三绝”。
雁荡山素以“峰奇、洞幽、嶂险、瀑美”闻名于世。
本课还将带领学生领略位于平阳境内の南雁、位于乐清市白石镇境内の中雁等一系列“雁荡山”の风采。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雁荡山の风光,感受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雁荡山の情感。
2、知道雁荡山是我国の十大名山之一,了解雁荡山还有中雁南雁两雁等,3、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描写雁荡山の诗词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深厚の瓯越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收集信息の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网络环境教学过程:1、你知道我们家乡温州有哪些山吗?在学生交流の基础上,引入学习重点——雁荡山。
2、出示雁荡山优美の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来欣赏雁荡山の秀丽。
三年级《话说温州》整册教案

第一单元鸟瞰温州概述:中国在世界的东方,温州在中国的东方。
这里有万古流淌的瓯江水,它急急缓缓,浩浩荡荡奔向东海,它是温州生生不息的母亲河。
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
本的单元作为全册教材的其始单元,它将引领学生从鸟瞰的角度走进温州,借助地图,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对温州的地理位置、面积、行政区域划分、地形特点等温州概况有初步的印象,感受“山水”城市的特色。
本单元分为四课:“看地图找家乡”、“我居住的地方在哪里”、“家乡的地形”、“给家乡画张地图”。
单元的引言以富有诗意的话语,以广阔的鸟瞰图为背景,引领学生进入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教学目标:1、亲历多种实践活动,知道温州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划分、地形特点、面积等,知道自己居住地在温州市的地理位置。
2、干支山水温州的自然特点,并以她是中国山水诗发源地感到自豪。
3、户简单描述家乡概况,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家乡,萌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第一课看地图找家乡教材说明: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动濒东海,南与福建省比邻,西与丽水相接,北与台州为界。
课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提示,通过两学生的对话,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是找到并描述温州的地理位置;第二部分是学习活动,看地图找到温州的位置,以说说温州的“邻居”为载体进行具体的描述。
这里提供了一张浙江省行政区域地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描述,感知温州的地理位置,图中的一副讨论图,隐含着几方面信息,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取。
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真正学习阅读地图,指导怎样读图是本课的重点;第三部分是“温州在线”,学生可以通过对界面材料的阅读进一步理解本课内容,也提示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询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阅读地图,学会看地图标示的方向。
2、阅读浙江地图,学会从多角度描述温州的地理位置,知道温州是我国沿海城市。
3、萌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建议:1、先让学生讨论与交流在远有的认识中,温州是怎么样的。
话说温州五年级整册教案

第一单元自然资源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活动,了解温州水土资源紧缺的现状,以及家乡人民为克服资源紧缺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措施。
2、在活动中体会家乡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努力培养节约、珍惜水土资源的良好习惯。
3、在搜集、交流有关水土资源的过程中,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一课:淡水资源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了解温州是严重缺水的地方之一。
2、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
教学准备:1、八只苹果,八把小刀。
2、制作标语用的彩纸。
3、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4、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谜语,请大家开动脑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课件:1、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升起像青烟,遇冷结成小冰点)二、联系实际,感受淡水对生活的重要性师:同学们猜对了,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水”,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生活中那些地方需要水?师:除了生活用水,还有其它的地方用到水吗?比如在工业、农业的生产中(发电、造纸、种田、盖楼房、生产钢、铁、洗衣粉、奶粉)师:听你们这么一说呀,我觉得这水的用处可真大呀!看来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水,因为有了水,才有了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
(课件:美丽景色)师:刚才的景色美吗?可是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随意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有一天地球上没有水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又会变的怎样呢?你们想一想,然后告诉老师。
(课件:缺水的景象)师:同学们,通过你们刚才的汇报让我知道了水真的是很重要,生活中真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水可是,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我们生活中所用的水是淡水还是海水呀?(淡水)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海水洗脸、刷牙、洗衣服呢?师:海水又咸又涩是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课件:海水与淡水的比例图)尽管70%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3.5%,剩下的96.5%全部都是海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资源都可以直接利用吗?(不能)因为大部分淡水资源都以固体形式存在于北极和南极,其余的在我们身边的又有一大部分被污染了,那么人类实际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还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三、小游戏—体验淡水资源严重匮乏1、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苹果)今天我们不把它看成苹果,看成是地球淡水资源的总量。
话说温州一年级教案

洞宫山麓,清澈碧纯的梧溪、双汇溪婉蜒而下,汇集于飞云江。飞云江滔滔而下90余公里处,与一条清纯的溪水交汇,这条清纯的溪水便是珊溪。飞云江至此,形成54.8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这湖便叫飞云湖。
飞云湖处于飞云江中上游,水极清纯。湖面烟波浩淼,船帆竞渡,极为壮观。湖岸树木葱笼,秀竹绵绵;古村落散布其间,村民民风淳朴,极富民族特色。由于飞云江支流众多,形成纵横交错的湖湾,湖湾盘盘绕绕,把一个个山包盘绕成一个个小岛,小岛大小不一、形状不一、植被不一、鸟兽不一。湖湾与小岛便成了迷宫,成了乐园。旅人可荡舟,可垂钓,可探幽……
3.介绍鳌江
鳌江位于温州市南部,南与福建省相邻,为浙江省浙江8大水系之一,温州第三大河。鳌江主要支流有南港、梅溪、带溪、怀溪等。鳌江流域的主要特点就是源短流急,上游落差大,下游比较平缓,河口受潮汐作用的影响较大,所以当暴雨来临时,往往洪水泛滥成灾。
课题
第一单元可爱的水乡
教学目标
通过让孩子欣赏塘河风光图片或其他音像资料,使他们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些河是温州的人工河,它们曾经为人们带来的作用。
飞云湖风景区由珊溪、双龙、蟾宫、岩门、铜铃山峡、石羊林海六大部分组成,具有湖秀、洞幽、峰雄、潭奇的特点。
3.介绍会昌湖
会昌湖水上公园是我市十大公园之一,全程长7.3公里,总用地面积280多万平方米,其中水上公园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分为鹿城段和瓯海段。鹿城段会昌湖水上公园东起南塘大桥与温瑞塘河相连,西起西山桥,南至葡萄路、纺织路,北靠锦绣路,全长4.13公里。
温州大桥全长17.1千米,桥梁长达6977米,瓯江上最长的桥,也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公路桥。大桥由北桥主跨为270米的斜拉桥、七都岛高架桥、南航道桥和龙湾互通立交组成,桥梁部分桥面宽27米,为双向六车道。其中北航道斜拉桥下可通行浅底万吨轮和7500吨级客货轮;龙湾互通立交设有8条匝道,占地280亩。
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话说温州》教学计划

五年级《话说温州》教课计划一、教材特点1、突出地方文化特点,拥有当地性。
以瓯越文化为基本内容,摄入温州人闯世界的生动案例,说明温州变迁,突出温州人的创业精神。
b5E2RGbCAP2、尊敬学生的独到性和差别性,做好一般性和特别性、多样性和典型性的有机联合。
3、着重综合性。
课程着重各学科领域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合,并按照少年少儿的认知规律,一表现课程的综合特质。
p1EanqFDPw4、拥有开放性。
在学习内容、活动组作业与练习、评论等反面,给教师、学生供给了更多、更好的时机和空间。
二、课程目标1、感情与价值观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课活动中,让学生领悟温州人“走出去,站得稳”的精神和“发奋图强,共生共荣”的品行。
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立优秀的基础。
DXDiTa9E3d2、能力学会认识四周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虑。
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质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察看、信息采集、现场观察、检查、制作等能力。
RTCrpUDGiT3、认知初步认识温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区文化特质等方面的状况,认识温州人的创业历程。
三、内容目标(一)自然地理环境1、认识温州地理地貌的特点2、认识温州天气的特点(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 、认识温州人的血缘、地缘和人缘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寿子女、财产和地位的态度,检查温州人的就业观点,职业特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为此后就业和发展确立基础。
5PCzVD7HxA2、认识温州抢先发展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
认识温州从“质量立市——品牌兴业——信誉温州”的市场经济变化发展的进度。
jLBHrnAILg3、认识温州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温州城市的现状与远景,城市的聚集功能和文明辐射程度的提早,构思温州的将来,做文明的现代的温州人。
xHAQX74J0X(三)地区文化特质1、认识温州的风俗民情,意会温州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人简性和人文偏向性。
2、认识温州的文物遗迹,剖析从温州人的迁移看温州人的乡土观点,意会温州社会的变迁,温州人的行为方式的行为动因。
三年级《话说温州》教案

第一单元鸟瞰温州第1---4课教学内容教学目的:1、知道”图例、比例尺、方向”是地图特有的语言,能借助它们读懂地图,找到家乡和老家。
2、了解家乡和老家的特点,激发学生爱家乡、爱老家的情感。
3、培养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调查、获取资料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师设计调查表,鼓励学生自主调查家乡和老家。
2、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看地图找家乡、家乡有多大)一、认识地图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方法也很多。
今天,我们要从认识地图开始来认识自己的家乡。
(出示中国政区图)地图就像一幅画,它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信息。
瞧,比例尺、图例、方向就是地图特有的语言,是读懂地图的关键。
谁认识它们?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学生回答)如:▲表示山峰,☆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
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真不错,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回答)二、了解家乡我们的家乡在美丽的浙江省温州市,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家乡温州。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家乡温州位于浙江的什么位置?它的周围有哪些邻居?小组内的同学可以相互议一议。
师:关于家乡,你们在调查中还了解了些什么?(出示建议:讨论小组找到的资料,可以相互补充;讨论时声音不要太大;勾出你们认为特别能体现家乡特色的资料,推选一位同学上台介绍。
)这是孔老师的建议,有补充吗?那好,开始讨论吧。
师:讨论得很激烈,哪个组愿意来介绍自己的资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资料①人口、面积(人口: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46、1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7、14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30‰。
面积: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
)②风景点(南北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南麂岛、乌岩岭、仙岩……)③特产(茶山杨梅、泰顺柚子、瓯柑、凤尾鱼、瓯绣、温州石雕、温州牛肉干、温州皮纸、温州矮人松糕、温州馄饨、塘川橄榄……)④文化、习俗(巴渝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长江三峡文化……)⑤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名城,红岩精神、浙南红军革命根据地)⑥名人:数学家——苏步清、谷超豪师:(出示教材中的地形图)请仔细读读这张地图,想一想家乡的地形与图中哪个小朋友的家乡更像一些呢?第二课时(家乡的地形及特产、我给家乡画张”地图”)一、描画家乡上节课,我们通过了解别人家乡的地形,找到了自己家乡的地形特点。
三年级话说温州教案

第一单元鸟瞰温州第1---4课教学内容教学目的:1、知道”图例、比例尺、方向”是地图特有的语言,能借助它们读懂地图,找到家乡和老家。
2、了解家乡和老家的特点,激发学生爱家乡、爱老家的情感。
3、培养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调查、获取资料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师设计调查表,鼓励学生自主调查家乡和老家。
2、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看地图找家乡、家乡有多大)一、认识地图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方法也很多。
今天,我们要从认识地图开始来认识自己的家乡。
(出示中国政区图)地图就像一幅画,它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信息。
瞧,比例尺、图例、方向就是地图特有的语言,是读懂地图的关键。
谁认识它们?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学生回答)如:▲表示山峰,☆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
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真不错,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回答)二、了解家乡我们的家乡在美丽的浙江省温州市,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家乡温州。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家乡温州位于浙江的什么位置?它的周围有哪些邻居?小组内的同学可以相互议一议。
师:关于家乡,你们在调查中还了解了些什么?(出示建议:讨论小组找到的资料,可以相互补充;讨论时声音不要太大;勾出你们认为特别能体现家乡特色的资料,推选一位同学上台介绍。
)这是孔老师的建议,有补充吗?那好,开始讨论吧。
师:讨论得很激烈,哪个组愿意来介绍自己的资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资料①人口、面积(人口:20XX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46、1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7、14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30‰。
面积: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
)②风景点(南北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南麂岛、乌岩岭、仙岩……)③特产(茶山杨梅、泰顺柚子、瓯柑、凤尾鱼、瓯绣、温州石雕、温州牛肉干、温州皮纸、温州矮人松糕、温州馄饨、塘川橄榄……)④文化、习俗(巴渝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长江三峡文化……)⑤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名城,红岩精神、浙南红军革命根据地)⑥名人:数学家——苏步清、谷超豪师:(出示教材中的地形图)请仔细读读这张地图,想一想家乡的地形与图中哪个小朋友的家乡更像一些呢?第二课时(家乡的地形及特产、我给家乡画张”地图”)一、描画家乡上节课,我们通过了解别人家乡的地形,找到了自己家乡的地形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地校课程——话说温州》第一单元教案单元主题:自然资源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活动,了解温州水土资源紧缺的现状,以及家乡人民为克服资源紧缺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措施。
2.在活动中体会家乡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努力培养节约、珍惜水土资源的良好习惯。
3.在搜集、交流有关水土资源的过程中,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温州水土资源紧缺的现状,以及家乡人民为克服资源紧缺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措施。
教学难点:在搜集、交流有关水土资源的过程中,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累计课时:第1课时1.淡水资源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了解温州是严重缺水的地方之一。
2.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教学准备:1.八只苹果,八把小刀。
2.制作标语用的彩纸。
3.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谜语,请大家开动脑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课件:1.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升起像青烟,遇冷结成小冰点)(二)联系实际,感受淡水对生活的重要性师:同学们猜对了,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水”,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生活中那些地方需要水?师:除了生活用水,还有其它的地方用到水吗?比如在工业、农业的生产中(发电、造纸、种田、盖楼房、生产钢、铁、洗衣粉、奶粉)师:听你们这么一说呀,我觉得这水的用处可真大呀!看来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水,因为有了水,才有了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
(课件:美丽景色)师:刚才的景色美吗?可是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随意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有一天地球上没有水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又会变的怎样呢?你们想一想,然后告诉老师。
(课件:缺水的景象)师:同学们,通过你们刚才的汇报让我知道了水真的是很重要,生活中真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水可是,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我们生活中所用的水是淡水还是海水呀?(淡水)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海水洗脸、刷牙、洗衣服呢?师:海水又咸又涩是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课件:海水与淡水的比例图)尽管70%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3.5%,剩下的96.5%全部都是海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资源都可以直接利用吗?(不能)因为大部分淡水资源都以固体形式存在于北极和南极,其余的在我们身边的又有一大部分被污染了,那么人类实际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还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三)小游戏—体验淡水资源严重匮乏1.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苹果)今天我们不把它看成苹果,看成是地球淡水资源的总量。
那么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开始做游戏。
(每个小组派组长上台领一个苹果,老师交待注意安全等问题)2.把苹果切至十六分之一,再取一块薄薄的苹果皮师:同学们,实际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也就是相当于这个大苹果上一张小小的薄薄的苹果皮,而我们中国淡水资源占有率还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再切下苹果皮的一半)看吧!这么一小片就相当于13亿中国人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由此可见,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
而我们温州属于中等缺水地区,地域分布很不均匀,此外,每年降水时间分布不均。
师:同学们,看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呢?想说点什么吗?师:淡水资源如此匮乏,可是还有一些人不注意节约用水,同学们,你想不想说一说你自己或是你身边的人有那些浪费用水的现象!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浪费用水的现象,真是让我触目惊心,本来我们的淡水资源就非常有限,许多人还不注意节约用水。
我们真应该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杜绝那些浪费水的现象,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淡水资源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节水小卫士一起走进节水总动员(出示课件—节水总动员)1.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吗?(小组讨论,制定节水金点子)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节约用水的好办法,节水小卫是他有什么好办法吗?2.节水金点子。
3.设计节水广告标语。
我们每个同学都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来节约用水,可是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水的宝贵,所以我们就来设计一条节水广告标语来提醒大家。
(直接用彩笔写出一句话,花边课后再画,展示节水广告标语)4.参观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出示课件内容)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今后打算怎样做呢?结束语:同学们,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们不但自己要节约用水还要向你身边的人宣传节水的好办法,让所有的人都能珍惜水源,爱护环境。
板书设计1.淡水资源节约用水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珍惜水源,爱护环境。
教学反思累计课时:第2课时2.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温州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初步了解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在减少的情况下,说明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3.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在减少的情况下,说明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教学重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学设计:一、温州的地理环境特征“七山二水一分田(出示图片“)师:根据上面的数据,你能算出温州市的各地地形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吗?1.温州耕地总量变化(出示图片)2.温州人均耕地变化?(学生回答)3.根据土地利用的情况,土地资源主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学生回答: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下面同学们读P9温州土地类型分布情况示意图,找出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呢?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呢?(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而土地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它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师:虽然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与人均比例却不尽合理,下面看P91 6.9图。
从这几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回答:1.世界人均量是多少亩?(49.5亩)2.中国人均量是多少?(15亩)3.温州人均量是多少?(2.67亩)由读图大家总结一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有什么特点?(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看P10-11图。
耕地越来越少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应对吗?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耕地、林地、草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些土地的比重小,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现在利用却不合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那么具体措施是什么呢?(读课文回答)。
采取的措施:1.用法律法规约束。
2.开源、节流。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
还有其它好办法吗?A.改造.整治土地B.滩涂围垦C.发展立体农业板书设计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学反思.累计课时:第3课时第三课:讲讲温州话教学目标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温州话源远流长。
温州话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州人天然的纽带。
2.作为一个温州人,不能不会说温州话,会说温州话是温州人的骄傲。
教学重点:学会讲温州话教学准备:普通话、温州话、译音相对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温州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
温州地位特殊,知名度高,不仅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有很大的份额,而且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
于是,温州人成了香饽饽,温州话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州人天然的纽带。
夸张一点讲,温州话就像是国际语,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得到!二、教你学说温州话1.从一二三四开始·甲:普通话你家几个人?温州话你屋里几个人?译音尼无里可以该南·乙:普通话五个人,两男三女。
温州话五个人,两男三女。
译音嗯该南列内撒女·甲:普通话儿子上大学一年级。
温州话儿读大学一年级。
译音嗯都大湖衣爱尼几爱·乙:普通话大学四年制的。
温州话大学四年制的。
译音大湖四尼则以该·甲:普通话每月工资有三千二百多温州话每月工资有三千二百多译音买女工资要撒起列把都·乙:普通话房租半年要六千元。
温州话房租半年着六千番钱。
译音或组不尼家楼起发地·甲:普通话请问有几个人用餐?温州话请问有几个人吃?译音参忙要可以该难次·乙:普通话包厢可以坐十人。
温州话包厢好坐十个人。
译音不西和组在该难2.时间·甲:普通话今天上午我上课。
温州话该日天光我上课。
译音该捏提过嗯一库·乙:普通话中午在食堂里吃饭。
温州话日昼宿食堂里吃饭。
译音腻就素色度里次法·甲:普通话下午自习。
温州话下半日自学。
译音无北拟自湖·乙:普通话晚上看电视。
温州话黄昏眙电视。
译音哈需次地四·甲:普通话夜间很安静。
温州话夜地音静显。
译音一地样子恩西·乙:普通话傍晚马路上很热闹。
温州话黄昏头马路里闹热显。
译音哈需豆摸路里挪捏西三、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温州话。
四、同学间用温州话聊天10分钟。
板书设计讲讲温州话温州话源远流长会说温州话是温州人的骄傲普通话、温州话、译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