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剂硫酸阿托品散制备

合集下载

实验3 散剂的制备

实验3  散剂的制备

实验七散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一般散剂、含毒性成分散剂、含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及操作要点。

2.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以及“等量递增法”、“打底套色法”的混合方法。

3.熟悉散剂质量检查和包装方法。

二、实验指导1.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药料准备→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等。

2.常用的粉碎器械有万能磨粉机、柴田式粉碎机、球磨机、流能磨、铁研船、研钵等。

药物的粉碎度与药物性质、剂型的类型及给药方式等有关。

因此,散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不同,对其粉碎度的要求也不同。

除另有规定外,—般内服散剂应通过六号筛(100目),儿科或外科用散剂应通过七号筛(120目),煮散剂应通过二号筛(24目),眼用散剂应通过九号筛(200目)。

3.混合是制备复方散剂的重要操作步骤。

混合的方法有搅拌混合、研磨混合和过筛混合等。

而混合的均匀与否直接影响散剂剂量的准确性、疗效及外观。

尤其是对毒性药更为重要。

而散剂中各组分的比例量、粉碎度、混合时间及混合方法等均影响混合的均匀性。

因此,在混合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散剂中各组分比例相差悬殊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

(2)毒性药物应添加—定比例量的稀释剂,制成倍散(或称稀释散)。

必要时可加入着色剂和矫味剂。

(3)若处方中含有少量液体组分,如挥发油、流浸膏、酊剂等,一般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吸收,必要时可加适当的吸收剂吸收,如淀粉、蔗糖等。

吸收后再与其它组分混合均匀;若含有大量液体组分,应加热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再与其他组分混合均匀。

(4)若各组分的密度相差较大时,应将密度小的组分先加入研钵内,再加入密度大的组分进行混合;若组分的色泽相差明显,一般先将色深的组分先加入研钵内再加入色浅的组分进行混合。

(5)若含共熔组分的散剂,应根据共熔后对药理作用的影响及处方中所含其他固体组分量的多少而定。

若共熔后不影响药效或增强其药效,可先共熔后再与其它固体组分吸附混合。

《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实验

《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实验

《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掌握含小剂量药物及共熔性成分等特殊类型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如下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并能正确使用药典所用药筛;掌握固体药物的粉碎方法、混合方法(等量递加混合法)、过筛方法、散剂的均匀度检查方法、散剂的分剂量法、散剂的包装方法(纸包装法)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散剂的概念:散剂(powders)是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剂型,共内服或外用。

配制环境要求:精制、干燥、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环境D级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散剂的质量评定①均匀度取散剂适量在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

②其他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 制剂通则.散剂.项下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规定。

三、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硫酸阿托品、胭脂红乳糖(1%)、乳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薄荷油、水杨酸、硼酸、升华硫、氧化锌、淀粉、滑石粉。

器材:上皿天平、玻璃乳钵、瓷乳钵、包药纸。

四、实验内容(一)含小剂量药物散剂的制备1. 1:100硫酸阿托品散【处方】硫酸阿托品 1.0g胭脂红乳糖(1%) 0.5g乳糖加至 100.0g【制法】先研磨乳糖使乳钵内壁饱和后倾出,将硫酸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至乳钵中研合均匀,再按等量递加的混合原则逐渐按加入所需量的乳糖,充分研和,待全部色泽均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红色的极细粉末。

【作用与用途】硫酸阿托品为胆碱受体阻断药,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

主要用于胃肠、肾、胆绞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以硫酸阿托品计算,每次0.5mg,每天3次。

极量:每次1mg,每天3mg。

【贮藏】置玻璃瓶中,密闭,于干燥处保存。

【注释】(1)本品为100倍硫酸阿托品散(即1%硫酸阿托品散),若需配发硫酸阿托品0.5mg/包,需称取本品0.05g ,因称量太小,误差大,所以应取本品稀释成1000倍散后再分装。

实验二十散剂的制备

实验二十散剂的制备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小剂量药品时,常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赋形剂制成稀释散。当处方中各
组分的量相差悬殊时,为保证混合均匀,常采用等量递加法。含共熔成份的散剂是否采用共
熔方法制备,应根据共熔后对药理作用的影响及处方中所含其他固体成份的数量多少而定。
五、思考题
1.含小剂量药物的散剂制备时应注意什么?
2.含共熔性成份的散剂根据共熔后的结果,制备时有哪些处理方法?
(1)外观:置光亮处观察,色泽均匀,无花纹、色斑。
(2)细度、均匀度和装量差异:按药典规定进行,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检品名称 平均重量
编号 重量 均匀度
检查日期
检查人
装量差异限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果
细度
过筛前重量
过筛后重量
百分比(%)
四、实验指导
制备散剂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 装 。 含 毒 药 、
1.1 克
苯巴比妥
0.05 克
薄荷油
2滴
制法:分别将碳酸氢钠、碳酸钙与氧化镁,苯巴比妥与颠茄浸膏研磨、混匀,再按等量递加
法混合。加入薄荷油研匀,过筛。分成 9 包。
4. 散剂的质量检查
将制备的西皮氏散 1 号、硫酸阿托品千倍散、复方颠茄浸膏散按药典规定要求进行质量
检查,主要检查散剂的外观、细度、均匀度和装量差异。
三、实验内容
1、西皮氏散 1 号
处方:碳酸氢钠 6 克
氧化镁
6克
制法:称取碳酸氢钠、 氧化镁, 粉碎、过筛。将 碳酸氢钠加至氧化镁中,研匀。分成 10
包。
2.硫酸阿托品千倍散
处方:硫酸阿托品百倍散 0.5 克
胭脂红乳糖

实验报告1 散剂、颗粒剂制备及休止角测定

实验报告1 散剂、颗粒剂制备及休止角测定

药剂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散剂和颗粒剂的制备,粉体流动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散剂的制备方法
2. 掌握不同密度药物混合的原则
3. 掌握毒、剧药物倍散的制法,熟悉倍散的混合原则,了解倍散均匀度的检查方法
4. 掌握测定粉体流动性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
实验1:制酸散的制备
以氧化镁、碳酸氢钠为原料,制备制酸散剂。

实验2:硫酸阿托品倍散的制备(配研法)
以硫酸阿托品、胭脂红乳糖为原料,制备硫酸阿托品倍散。

实验3:Vc颗粒剂的制备及物料制粒前后休止角的测定
2. 实验原理
(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散剂、颗粒剂制备工艺流程,粉体流动性的测定方法,休止角定义及计算方法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
1. 实验材料:氧化镁、碳酸氢钠、硫酸阿托品、胭脂红乳糖、乳糖、维生素C、糖粉粉、糊精、柠檬酸
2. 设备与仪器:研钵、玻璃棒、电子天平、培养皿、漏斗、铁架台(配铁圈)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
(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


实验1:实验书85页制酸散的制备
实验2:实验书86页硫酸阿托品倍散的制备
实验3:实验书87页维生素C颗粒剂的制备
注意:实验3在将Vc与辅料混匀后,先测定休止角;待制得颗粒后,再次测定休止角,根据两次测定休止角的不同,比较制粒前后粉体流动性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硫酸阿托品倍散
休止角测定次数2
休止角测定次数3。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散剂》试题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散剂》试题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散剂》试题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散剂》试题导语:散剂(Powders)也称粉剂,系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供内服或外用。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试题吧。

一、最佳选择题1.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A.8.0%B.9.0%C.10.0%D.11.0%E.12.0%2.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A.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B.单味药散剂与复方散剂C.溶液散与煮散D.吹散与内服散E.内服散和局部用散3.可选择制成散剂的药物是()A.易吸湿或氧化变质的药物B.刺激性大的药物C.腐蚀性强的药物D.含低共熔组分的药物E.含挥发性成分多的药物二、配伍选择题[1~3]1.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是()A.倍散B.散剂D.低共熔E.糕剂2.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A.倍散B.散剂C.颗粒剂D.低共熔E.糕剂3.化学剧毒药添加一定比例量的稀释剂制成稀释散的是()A.倍散B.散剂C.颗粒剂D.低共熔E.糕剂[4-6]4.内服散剂一般应为()A.最粗粉B.细粉C.最细粉D.粗粉E.极细粉5.儿科用散剂一般应为()A.最粗粉B.细粉C.最细粉D.粗粉E.极细粉6.局部用散剂一般应为()A.最粗粉C.最细粉D.粗粉E.极细粉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2]硫酸阿托品散常用于胃肠痉挛疼痛的治疗,其处方为硫酸阿托品l.0g,胭脂红乳糖(1.0%)l.0g,乳糖98.0g。

1.根据处方,硫酸阿托品散属于()A.普通散剂B.煮散C.含低共熔成分的散剂D.含毒性药的散剂E.溶液倍散2.制备硫酸阿托品散应采用的混合方法是()A.过筛法B.煎煮法C.配研法D.液化法E.分剂量法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散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干燥粉末状制剂B.刺激性大、腐蚀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C.内服散剂应为细粉D.按药物性质可分为普通散剂和特殊散剂E.含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一、最佳选择题1.B2.B3.D二、配伍选择题[1-3]BDA[4-6]BCC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2]DC四、多项选择题1.ABCDE下载全文。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散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其制备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各种原料,包括药物活性成分、辅料和溶剂等。

这些原料需要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且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筛选。

2. 药物粉碎:如果药物活性成分是固体的,需要先将其粉碎成细粉。

这可以使用专门的粉碎设备,也可以手工操作进行粉碎。

3. 混合: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进行混合。

混合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以确保混合物的均匀度和稳定性。

4. 加工:将混合物加工成颗粒状或粉末状。

这可以使用造粒机或者干燥机进行加工,以得到符合规定颗粒度和粒度的散剂。

5. 包装:将加工后的散剂装入适量的包装袋或瓶中,并密封保存。

包装时需要确保环境卫生和温湿度符合要求,以保证散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这些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药典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最终制得的散剂符合药物质量要求。

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散剂(答案解析)

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散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散剂(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散剂制备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A.质量检查B.粉碎C.过筛D.分剂量E.混合2、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A.吹散与内服散B.内服散和外用散C.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D.单味药散剂与复方散剂E.溶液散与煮散3、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A.11.0%B.12.0%C.8.0%D.9.0%E.10.0%4、某药师欲制备含有毒剧药物的散剂,但药物的剂量仅为0.0005g,故应先制成A.500倍散B.1000倍散C.10倍散D.50倍散E.100倍散5、一般配置眼用散剂的药物需过A.五号筛B.六号筛C.七号筛D.八号筛E.九号筛6、100倍散是指A.1g药物加入99g赋形剂B.临床上用时稀释100倍后使用C.药物的习惯名称D.药物以100g为包装剂量E.作用强度是同类药物的100倍7、有关制备含低共熔物散剂叙述不正确的是A.薄荷脑和樟脑的混合易形成低共熔物B.可采用先形成低共熔物,再与其他固体粉混合C.混和时可弃去形成的低共熔物D.可分别以固体粉末稀释低共熔组分,再混和均匀E.低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8、下列哪一项是散剂在混合操作中常用的方法A.等量递增法B.饱和乳钵C.球磨机D.套色E.过筛法9、中药散剂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A.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B.奏效较快C.刺激性小D.对创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E.适于口腔科、外科给药二、配伍选择题1、A.无菌操作B.制成倍散C.制备低共熔组分D.蒸发去除水分E.套研<1>、益元散制备时,朱砂与滑石粉应<2>、硫酸阿托品散应<3>、痱子粉制备时,其中的樟脑与薄荷脑应<4>、蛇胆川贝散制备时应2、A.倍散B.含液体成分的散剂C.单方散剂D.形成低共熔物E.含浸膏的散剂<1>、川贝散<2>、蛇胆川贝散<3>、含冰片和薄荷脑的散剂3、A.估分法B.重量法C.容量法D.密度法E.配研法以上分剂量方法<1>、适用于药房小量配制,误差较大,一般为10%~20%<2>、剂量准确,但效率低。

实验二散剂的制备实验课件(1)说课讲解

实验二散剂的制备实验课件(1)说课讲解

比重瓶法测定


供试品重量
• 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

水重量
四.思考
• 1.糖浆剂易产生沉淀,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 2.比较糖浆剂与煎膏的异同点。
实验五 颗粒剂的制备
目的要求
1.掌握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2.熟悉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检查方
法。
制备工艺流程
• 6.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60g和山梨酸 0.2g,煮沸溶解,滤过,待冷
• 7.加入辛夷和野菊花挥发油,加水至100ml, 搅匀,即得
(二)含糖量的测定
• 掀开照明棱镜盖板,用绒布或搽镜纸将折 光棱镜拭净。注意勿划伤镜面,取待测含 糖制剂1-2滴,置于折光棱镜面上,合上盖 板,使含糖制剂均匀地分布于棱镜表面, 将仪器的进光窗对向光源或光亮处,调节 目镜视度圈,使视野内分划线清晰可见。 于视野中所见明暗分界线相应之读数,即 为该制剂中含糖量百分数。
• 用润湿过的滤纸反复滤过,直至澄清。再从滤器 上添加蒸馏水至100ml,即得
2.复方碘溶液
• (1)处方
碘 碘化钾 蒸馏水加至
5g, 10g, 100ml。
(2)制法
• 取碘化钾置于适宜的容器中,加蒸馏水约 10ml溶解,加入碘,随加随搅拌,使溶解 后,再加蒸馏水至100ml,振摇均匀 即得
1.薄荷水
• (1)处方
薄荷油 0.2ml 蒸馏水加至100ml
(2)制法
• 称取滑石粉1.5g置于干净研钵中,量取薄荷油加 到滑石粉上,充分研匀。量取蒸馏水95ml,分次 加到要研匀,最后留下少量蒸 馏水。
• 将上述混合液移入150ml的有塞玻瓶中,用余下 的蒸馏水将研钵中的滑石粉洗入玻瓶,加塞剧烈 振摇10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剂硫酸阿托品散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散剂制备的工艺过程。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
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

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

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操作要点:
(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4)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剂,为保证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5)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三、实验内容
1.痱子粉的制备(含共熔散剂的制备)
[处方]
薄荷脑 0.2g
樟脑 0.2g
硼酸 5.0g
氧化锌4.0g
滑石粉适量
制成 30g
[制法]
取薄荷脑、樟脑混合研磨至共熔液化,先加少量滑石粉吸收研匀,再将硼酸、氧化锌研成细粉,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研匀,最后加滑石粉至30g,过筛(100目)混匀,即得。

[附注]
(1)处方中成分较多,应按处方药品顺序将药品称好。

(2)处方中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研磨混合时形成共熔混合物并产生液化现象。

共熔成分在全部液化后,需先以少量滑石粉吸收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匀。

(3)处方中樟脑、薄荷脑具有清凉止痒作用,硼酸具有轻微消毒防腐作用,滑石粉可吸收皮肤表面的水分及油脂,故用于治疗痱子、汗疹等。

[思考题]
何谓共熔物?含共熔成分的散剂是否都采取共熔方法制备?
2.冰硼散的制备
[处方]
冰片 1g
硼砂 100g
朱砂 1.2g
玄明粉 10g
[制法] 取朱砂以水飞法粉碎成细粉,干燥后备用。

另将硼砂研细,并与研细的冰片、玄明粉混匀,然后将朱砂与上述混合粉末按套色法研磨混匀,过七号筛即得。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附注] 冰片即龙脑,外用消肿止痛;朱砂主含硫化汞,外用解毒;玄明粉为风化芒硝(无水硫酸钠),外用治疗疮肿丹毒,咽肿口疮。

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

3.硫酸阿托品倍散的制备
[处方]
硫酸阿托品 0.5ml
1%的胭脂红乳糖 0.1g
乳糖加至10g
[制法] 先取少量乳糖加入研钵中研磨,使研钵内壁饱和,再加处方量的硫酸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研匀,按等体积递增配研法至全部乳糖加完为止,混匀至色泽一致。

[附注]硫酸阿托品为剧毒药,因剂量小,称量分装困难,故需添加适量稀释剂制成倍散,该处方为100倍散。

为保证混合的均匀性,加胭脂红染色,成品用10X放大镜检查,应无花纹和色斑。

(1)用玻璃纸称取。

(2)用乳钵研和,先用少许赋形剂饱和乳钵表面自由能,再将其科赋形剂与主药按等量递加稀释法加研和均匀。

(3)乳钵用后,充分洗净,以免残留污染其它药品。

5.散剂的质量检查
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与色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