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老马识途文言文:老马识途现代文翻译及注释详解

合集下载

老马识途文言文

老马识途文言文
收起
严莹 1
2014-09-23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
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
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
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
老马识途文言文
?
题目
老马识途文言文
语文鳳凰涅槃丶喑 2014-09-23
优质解答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 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 不亦过乎?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 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原文字词义注释 1.伐:讨伐 2.失道:迷 失道路. 道:道路 3.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4.阳:南面,南 5.以:凭 借 6.不难:不惜,不耻 7.圣人:有智慧的人 8.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 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 9.圣:精明通达 10.仞:古代 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11.管仲、隰(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 业. 12.蚁囊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 一寸,其下八尺之处有水. 13.掘:挖. 14 师:学习,请教,向……学习. 15. 迷惑: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 16.随:跟随,跟着.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 之字是代词. 17.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 18.放: 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 19.行:走 20.居:居住 21.圣:精明 通达 22.从:跟随 23.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24.不难:不惜, 不耻 25.管仲、隰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 公的大臣. 26.阴:山北水南 27.阳 :山南水北 28.以:凭借 29.过:过错译文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 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 就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 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 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 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而不知 道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是很大的错误吗?

老马识途文言文全文翻译

老马识途文言文全文翻译

老马识途文言文全文翻译老马识途文言文全文翻译《老马识途》文言文怎么学习,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老马识途文言文原文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

”于是(管仲和隰朋)放开老马跟随着它,终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如果)地上蚁封有一寸高,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挖掘地,最终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老马识途文言文注释1.伐:讨伐2.往:出征3.反:通"返",返回4.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5.反:通假字同"返",返回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7.失道:迷失归途。

道:归途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9.随:跟随,跟着。

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10.遂:终于老马识途的道理《老马识途》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事情,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

在生活中,要懂得吸取别人的智慧,才有助于我们走向成功。

老马识途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

老马识途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

初一老马识途文言文:老马识途翻译练习及答案

初一老马识途文言文:老马识途翻译练习及答案

初一老马识途文言文:老马识途翻译练习及答案初一老马识途文言文:老马识途翻译练习及答案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释:①管仲,隰(x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精练1.解释加点的词①.春往而冬反( ) ②.乃掘地()2,翻译①.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4从老马和蚂蚁的行为中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老马识途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1.①.通"返",返回②.挖2,.①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②.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3,老马识途有经验, 能带领新手工作4,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有的个性,人能善于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分类精心精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所有文档经过整理后分类挑选加工,下载后可重新编辑,正文所有带XX或是空格类下载后可自行代入字词。

老马识途文言文的翻译

老马识途文言文的翻译

老马识途文言文的翻译老马识途文言文的翻译老马识途文言文的翻译篇1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注释:1.伐:讨伐2.往:出征3.反:通"返",返回4.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5.反:通假字同"返",返回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7.失道:迷失归途。

道:归途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9.随:跟随,跟着。

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10.遂:终于11.得:找到12.行:走13.居:住,处于14.以:凭借15.阳:山之南水之北16.阴:山之北水之南17.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有水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18.掘:挖19.管仲、隰(xi)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20.圣:精明通达21.不难:不以.....为难22师:学习,请教,向……学习。

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

23.过:过错24.得:找到25.孤竹:古国名26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27圣人:有智慧的人。

翻译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

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

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

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拓展阅读:作者简介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

老马识途文言文及其翻译

老马识途文言文及其翻译

老马识途文言文及其翻译老马识途文言文及其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马识途文言文及其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老马识途文言文及其翻译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注释管仲、隰( xí)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反:通“返”,返回。

放:放开,解脱羁绊让老马自己随便走。

遂:最终,终于。

得道:找到道路。

不难:不以为难,意思是愿意。

译文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

”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

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

”果然挖到了水。

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拓展《老马识途》阅读答案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老蚁。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2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意思。

(4分)从桓公伐孤竹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遂得道不亦过乎22、翻译下列句子(2分)春往冬反,迷惑失道23、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参考答案:21、遂:于是伐:攻打师:学习,以…为师,向…学习过:过错22、春天去,冬天回,迷失了道路。

【文言文】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文言文】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文言文】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老马识途,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自《韩非
子·说林上》。

接下来分享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
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
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
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

”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

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
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

”果然挖到了水。

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
1.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
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

2.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3.“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

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
行稳致远的持续动力,那么即便人生道路再迢遥、再崎岖,也能保持坚定、执着的前进姿态,抵达心中的远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老马识途》阅读答案附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老马识途》阅读答案附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老马识途》阅读答案附翻译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老马识途》阅读答案附翻译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古国名。

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③掘:挖。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春往而冬反2.迷惑失道3.遂得水二、翻译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老马识途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

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

”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

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一、1.通“返”,返回2.道路3.找到二、1.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2.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三、老马识途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老马识途文言文全文翻译整理

老马识途文言文全文翻译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老马识途文言文全文翻译整理老马识途文言文全文翻译《老马识途》文言文怎么学习,意思是指老马熟悉路,比方有阅历的人对事情比较熟识。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老马识途文言文原文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老马识途文言文翻译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

”于是(管仲和隰朋)放开老马跟随着它,最终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假如)地上蚁封有一寸高,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挖掘地,最终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才智,遇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才智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马识途文言文解释1.伐:讨伐2.往:出征3.反:通返,返回4.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5.反:通假字同返,返回6.迷惑:辨别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7.失道:迷失归途。

道:归途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任凭走9.随:跟随,跟着。

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10.遂:最终老马识途的道理《老马识途》的故事告知我们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事情,要向有阅历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耻辱的事。

在生活中,要懂得吸取别人的才智,才有助于我们走向胜利。

老马识途比方阅历多的人富有阅历,熟识状况,能起到引导作用。

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老马识途文言文:老马识途现代文翻译及注释详解
初一老马识途文言文:老马识途现代文翻译及注释详解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

”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文言文《老马识途》脍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语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

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不是吗?
1.伐:讨伐
2.往:出征
3.反:通”返”,返回
4.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
5.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归途。

道:归途
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
9.随:跟随,跟着。

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10.遂:终于
11.得:找到
12.行:走
13.居:住,处于
14.以:凭借
15.阳:山之南水之北
16.阴:山之北水之南
17.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有水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18.掘:挖
19.管仲、隰(xi)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20.圣:精明通达
21.不难:不以.....为难
22师:学习,请教,向……学习。

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

23.过:过错24.得:找到25.孤竹:古国名
26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27圣人:有智慧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