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定稿版)
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

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作文一: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像盖房子一样,需要找好材料,这个材料就是论据啦。
那怎么选论据呢?就拿写“我的好朋友”来说吧。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他特别乐于助人。
有一次,在学校里,有个小同学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好多人都只是看了一眼就走了,可是小明急忙跑过去,把小同学扶起来,还带他去医务室。
这个事情就可以当论据,因为它能很好地说明小明乐于助人的品质。
选论据要选那些真实发生的事情,不能自己瞎编。
要是写自己勇敢,说自己打败了大怪兽,这就不行啦,因为根本没有大怪兽。
而且论据要和我们要表达的主题相关。
如果写的是好朋友的善良,就不能说他数学考了一百分的事,这和善良没关系。
那怎么使用论据呢?我们要把论据清楚地写出来。
还是说小明的事,我们不能就简单说小明乐于助人,要把他怎么帮助小同学的过程写出来,像他怎么跑过去,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小同学当时哭没哭,这样别人看了就知道他真的是乐于助人了。
这样我们的作文就会很生动,也能让别人相信我们说的话。
作文二:写作文的时候,论据可重要啦。
那要怎么选呢?比如说写“我爱我的家乡”这个题目。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河水可清啦,能看到河底的小石头和小鱼。
夏天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去河边玩水。
河边还有好多垂柳,长长的柳枝就像小姑娘的辫子。
这就是很好的论据,因为它能让大家感受到家乡的美。
选论据要选那些自己熟悉的。
像我对我家的小猫特别熟悉,它每天都在院子里晒太阳,还会追着自己的尾巴玩。
要是写“有趣的小动物”,这就是很棒的论据。
如果选一个自己都不太了解的动物,就写不好。
使用论据的时候呢?要把论据写得有趣。
就像写小猫的时候,我可以说“我家小猫晒太阳的时候,四脚朝天地躺着,肚子一起一伏,眼睛眯成一条缝,那模样可搞笑了。
”这样写出来,大家就能想象到小猫可爱的样子了。
论据就像做菜的调料,放得好,作文就会很有味道。
作文三:写作文要用到论据,那怎么挑合适的论据呢?有一次我们写“难忘的一件事”。
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

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作文之一:论据就像食材,得挑好再下锅》咱写作文就跟做菜似的,论据呢就像是做菜的食材。
那怎么挑食材才能做出一道美味的作文“大餐”呢?首先,论据得新鲜。
我记得上次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我就可不想老拿那种烂大街的故事,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不是说这故事不好,就是用得太多了,就像老是吃同样的菜,就算好吃也腻味。
我就想起了我和我朋友小李的事儿。
那时候刚开学不久,我在体育课跑步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疼得我龇牙咧嘴的。
周围同学大多只是过来简单问问就走了,只有小李,他个子小小的,但是特别有劲儿,二话不说就把我背起来往医务室跑。
他那背虽然不宽阔,但是我觉得特别踏实。
我一路上哼哼唧唧的,他还不停地安慰我,说“没事儿,有我呢。
”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特别铁的朋友。
这个事儿发生在身边,是新鲜热乎的,用来阐释友谊就特别生动和有感觉。
其次,论据得贴切。
如果我写一篇关于努力就会成功的作文,就不能拿一个完全靠运气成功的例子。
就像是不能拿你买彩票中奖了的例子来证明努力的重要性一样。
再说说我自己选择素材的经历,我要写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我隔壁家的大哥哥就是个好例子。
他上学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是他就想考好大学改变命运。
每天晚上我们都能看到他那屋的灯亮到很晚。
夏天的时候,蚊子多,他也只是随便拿个扇子扇扇,继续埋头苦学。
冬天手都冻肿了,还是坚持写字。
最后啊,他真的考上了好大学。
这就是努力的成果,这种例子放在关于努力的作文里,就很贴切。
最后啊,论据要适量,别一股脑儿全往里塞。
你写作文要是堆满了论据,就像做菜放了一大堆食材,成大杂烩了。
有次看同学的作文,他为了论证一个观点,一下子列举了五六个例子,每个例子就简单地说了几句,看的我眼花缭乱,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说啥主题了。
所以啊,咱得精心挑选论据,合适就成,别整太多。
就像做菜的时候,放适量的食材,精心烹饪才能做出美味,写作文用适量的论据才能论述清楚观点。
事实胜于雄辩——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事实胜于雄辩——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事实胜于雄辩,这句古老至理在现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议论文中,选择和使用恰当的事实论据可以有效地增强论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然而,不少人在选择和使用事实论据时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题。
本文将就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在选择事实论据时,首先要确保其与论题相关并具有可信度。
论文的论点是通过事实来支撑的,因此事实论据的选择至关重要。
要根据论题的要求,在权威出处寻找与之相关的可靠数据和事实,如研究报告、统计数据、实验结果等。
这些权威出处通常具有专业的背景和严谨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论点的可信度。
其次,在使用事实论据时要注意其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事实应当客观、真实,不带个人色彩或主观偏见。
有时候,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人们会选择那些符合自己看法的事实,而忽略那些相反的证据。
这种做法是不科学和不公正的,容易使论点显得片面和欠缺说服力。
因此,在使用事实时要保持客观,并尽量全面地呈现所有相关事实。
另外,要注意不只使用数量性的事实论据,还要注重质量性的事实论据。
数量性的事实论据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支持论点,如人口统计数据、调查结果等。
而质量性的事实论据则更多的关注具体的案例、实例和个别情况。
事实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其真实性,还包括其代表性和典型性。
因此,除了数量性的统计数据,更多地引用一些具体的案例和个人经历,可以使事实论据更加具体、生动和可信。
最后,在使用事实论据时要善于概括和分析。
事实论据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堆砌数据和信息,更重要的是用事实去说明问题和解释现象。
因此,在使用事实论据时要慎重选择,并善于用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对其进行解读和归纳。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增加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总之,事实胜于雄辩的原则在选取和使用事实论据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选择事实论据时要确保其与论题相关且具有可信度;在使用事实论据时要注意客观性和全面性;在选择事实论据时要注重质量性的事实论据;在使用事实论据时要善于概括和分析。
议论文论据的选和择使用

学会筛选和分类
根据论点的需要,从积累的素材 中筛选出合适的论据,并按照一 定的逻辑进行分类和组织。
注重论据的质量
选择具有代表性、权威性、新颖 性的论据,避免使用过时、不准 确或有争议的论据。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论据的选择标准
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议论文对论 据的需求和选择标准,为写作提 供更具体的指导。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新颖的论据能够展现 作者对问题的独特见 解和思考,增强论点 的创新性。
Part03论据的来源与Fra bibliotek类事实论据
具体事例
包括历史事件、现实生活 中的实例等,用于支持论 点或反驳对方观点。
人物事迹
引用著名人物或普通人的 经历、言论,增强论点的 说服力。
社会现象
描述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作为论据支持论点。
典型性原则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避免选择个别、偶然的论 据,以免削弱论点的可信 度。
典型论据能够揭示事物的 普遍规律,增强论点的说 服力。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 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论据。
新颖性原则
选择新颖的、具有时 代感的论据,能够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
避免选择陈旧的、过 时的论据,以免降低 论点的说服力。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和使用论据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 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和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议论文论据的选择 和使用原则,帮助学生提高论据 运用能力。
强调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新 颖性,以及避免使用虚假或陈旧 的论据。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论据及其特 点,提出论据选择的策略和方法。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议论文读写例话3:论据的选择与运用一、论据的概念及其分类1.概念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根据”“事实”“道理”就是我们说的论据。
2.论据的分类依据论据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是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 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担任楚国的左徒,面对强秦的威胁,屈原主张联合其他五国抵抗秦国。
但楚王听信谗言,将他罢职流放。
朋友劝屈原说:“你有才能,楚王不用你,为什么不到别国去?”屈原拒绝说:“我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
”这表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
他在流放中,一直忧国忧民,写《离骚》以言志。
楚亡后,62岁的屈原内心悲愤交织,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殉国。
这段文字叙述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尽管遭受谗言被罢职流放,但仍然不肯离开楚国,最后抱石投江的事实作为论据,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运用事实论据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叙述事实时要着力突出论点(分论点)所需要的侧面,而将其余的舍弃。
其次,在叙述了事实之后,还要紧扣论点善于分析和推理。
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间接的联系,只有把事实论据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真正发生内在联系,从而证明论点。
第三,事实论据的叙述力求简明扼要,切忌“以叙代议”。
议论文中援引事实论据目的是为了直接证明论点的正确可信,不像记叙文以具体生动的描述过程取胜。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具有概括性,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时应对材料加以概括和提炼,表述的文字务必精要凝练,应把主要的笔墨放在说理分析上。
(2)道理论据,就是选用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典名言、公理、定律以及尽人皆知的道理等等来作论据,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谈高中议论文论据的选取与使用

谈高中议论文论据的选取与使用【关键词】议论文论据选取原则使用方法作文,在外语语文教学中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作文的好坏关乎到语文的成败。
从历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它都消极于议论文写作。
如何帮助学生写好议论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试题重要途径。
而要想写好议论文,论据的挑选出论据和使用非常关键。
一、论据的分类二、论据的选取原则(一)集中性原则我们在可以选择论据时,第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所选的一定要紧紧地围绕中心论点,所选的立论必须能为论据中心论点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取论据之时,必须紧扣中心论点,那些游走于中心论点的论点应该摒弃,如为了论证“勤能补拙”这个论点,我们可以采用梅兰芳的事例,他用自己的“勤”弥补了口吃的“拙”,但不应该绝不采用王羲之的事例,因为王羲之虽然“勤”,但是不“拙”。
(二)典型性原则所谓典型性原则,就是在在选择论据之时,尽可能选择那些有独创性可以选择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其它普通的论据尽可能的少用。
例如:有同学以“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则”为中心论点,选了下面的论据,大家认为合适吗?我班的小陈同学在体育方面很突出,可是不是反而苦于没有大展拳脚的机会,终于在一次市级运动会中会,他抓住机会,努力拼搏,连夺三个第一,一时间成了学校鼎鼎有名的“体育之星”。
这是我们学生惯用的读音,但这违背了典型性指导方针,“我班的小陈同学”只是泛指,并不具有典型性,因而他的事例也就缺乏说服力,看罢之后,未必信服。
(三)新颖性原则现在的作文非常强调自主创新,议论文也同样如此,若总是用一些陈词滥调,这很难引发激起他人阅读的欲望。
比如说不能一谈到身残志坚,就写张海迪,一谈到助人为乐,就写雷锋,这些英雄人物固然不错,但用得太多太俗,就会缺乏吸引力。
那么如何创新呢?我们可以通过新奇新颖的论据使议论文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如在论证天才与后天努力的关系时,很多人都市型想到仲永这个事例,可那毕竟是一个离我们很久远的人物,而且使用该案例事例的人则也不计其数,这时,我们若能用到08年北京冬奥会中的天才选手广州菲尔普斯这个事例,势必能让人眼前一亮,从而产生读物的欲望。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运用

一、论据的选择在掌握丰富的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
论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典型性原则——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论据要具有代表性,不要随意列举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例材料。
2、新颖性原则——论据新鲜,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选择论据,自然要挑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论据,必然难以驾驭。
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
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尽人皆知的“陈谷子、烂芝麻”,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就没有一点新鲜感了。
所以要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
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
少用陈腐的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等从小学就一直常用的论据材料。
俗语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
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
例:论证“顽强拼搏”原文:顽强拼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取得了五连冠的佳绩;张海迪病魔缠身,高位瘫痪,但她顽强拼搏,学会了多种外语,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
可见,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克服困难,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陈旧)修改:顽强拚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华西村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经过近30年的顽强拼搏,把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生产工业化、生活现代化的新农村,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5亿元,在“首届中国十佳小康村”评选活动中,位居全国第三位。
“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国人终于圆了几代人的飞天梦想,以杨利伟为代表的航天人,正是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出一曲火热的青春之歌。
(新鲜)新鲜材料从哪儿来?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
例如以下两个例子:(1)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人不敢冒尖,不敢“木秀于林”,不敢成名成家,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急流勇退”,害怕“枪打出头鸟”。
然而知名改革家、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冯根生告诉我,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上述谚语中的条件,结论就两样了。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实用

明确:不合适。首先“我们学 校旳一种女孩”这种说法似乎不具 有代表性,说服力不强,还有体育 是需要天资旳,并非单纯努力就能 够成功,对于“挫折铸造成功”这
一论点来说 ,本事例有片面性,不 完全可信。
这是论据选择时轻易出现旳第 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经典。
第四组:下面是论证“失败是成功之 母”旳两段论据,能吸引你吗?为何?
3、论据要经典。经典性即具有 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经典,能 收到以少胜多旳效果。在我们旳身 边,有许许多多旳经典旳材料能够 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 从名人到一般人,由名言到俗语, 皆可作为有力旳论据,使文章丰满 起来。
4、论据要新奇。新奇旳论据往往能 吸引人。有旳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 先进人物、名言警句看成“万能胶”,而 且数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 旳东西,也不注重平时旳阅读积累,不善 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旳论据,让人味同嚼 蜡。所以选择新鲜旳别人还未用过旳论据 是金子,别人已用旳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 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旳而你又照搬照用 旳是石子。
第五组:论点:要仔细学好语文
事例旳论述:因为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 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某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 了他对科学旳爱好,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 。因为刻苦,他第一种发觉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 作出了贡献。遗憾旳是这个对近当代物理学旳研究与应用 具有伟大意义旳发觉,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旳 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乏数学旳证明,人们看不明白, 在当初一直未引起大旳反响。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旳 语言和数学措施阐明后,这两项伟大旳发觉,才被世界所 公认。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旳研究成果写成《电学旳实 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为此,他深深 感到,科学缺乏语文知识是不行旳。他很懊悔自己没有多 读一点书,尤其是没有学好语文。(320余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材的原则
1.有效 2.真实 3.典型 4.新颖 5.丰富
围绕既定的中心选材。 真实的材料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选取某一类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选取具有新鲜感、时代感和感染力的材料。 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
议论文写作指导(二)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一、论 据 选 择
讨论以下论据选择的得失
第一组:论述“勤能补拙”能否用如下哪些材料? 1、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 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 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 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 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 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 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 “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 来。” 3、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以致将衣服划破,终于 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明确:不合适。首先“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这种说法似乎不具 备代表性,说服力不强。
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个问题,论据选择不典 型。
论据选择
昨夜西风凋碧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一、李白 是谁?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 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 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 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 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你傲然,“钟 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 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是的,你的执傲使得原来你该有的高官厚禄都消逝了,然而 你并没有因为这一消逝而一无所有,相反,当我们回望唐朝, 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
更美好的未来”的誓言。(析)
示例2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精神是生活的追求。没有物质基础的 精神追求注定了是“水中月” “镜中花” 。 (扣)“从明 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承认这是一种幸福,但是最后海子只 愿意背对生活,面朝着大海,想象着“春暖花开”的幸福。 (叙)在短暂的25年生命历程中,海子一直被物质的贫乏所困 扰。海子可以说是一个诗歌天才,而他的写作是在贫穷、单调 与孤独中进行的。最终,海子陷入了物质的贫困与精神苦闷的 双重折磨中,经过一番痛苦的拼杀,他摆脱了沦为物质奴隶的 命运,拒绝向生活、金钱、物质低头,当然最终也让自己的精 神追求——诗歌的创作走向绝境。他带着自己的诗歌理想走向 疾驰的列车。 (析)
写作实践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 招呼” “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 “不许管闲事儿” “笑不 露齿,话不高声”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作客时不许 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 “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 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 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 了一片热议。
1、文革时,讨论刘少奇终身开除党籍问题,让大家举起手 时,方志敏硬是没举手。会后江青一伙人恶狠狠地问他;你 为什么不举手?他回答:做人要有准则的,对不起良心的事 我决不干。 2、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 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3、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 刎乌江。
提醒:“论据”是能够证明论点的依据意义 指向单一,紧扣观点且篇幅简短的材料可以作为 论据,而“六尺巷”材料没有明确地指向“舍 弃”,而且篇幅较长,所以不能直接作为“正确 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这一 观点的论据必须围绕观点对材料进行剪裁、概括, 才能使之成为论据其方法:依据观点的关键词 “舍弃”和“高尚风格”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材料后两段,张英回信中的四句话和张吴两家各 让三尺的行为,能够生动地体现观点的要求,应 作为事实论据的重点内容;前两段介绍张英的家 世和张吴两家相争而打官司的经过,可简略
写作角度
1、肯定物质的重要性。 2、肯定精神的重要性。
3、物质是生活的基础,精神是生活 的追求。
扫去“一见钟情” 式的第一构思?
写作实践1
从三则事实类材料(见资料)中任选
一则,围绕“物质是生活的基础, 精神是生活的追求。”写一则300字 左右的议论语段。
方法指导
概括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 因、经过、结果) (1)说清楚人物、事件,保证论据的真实性; 对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应 简明扼要。 (2)在援引时要着力突出论点(分论点)所需 要的侧面,而将其余的舍弃。要找出论点的关键 词——“物质”“精神”在文中的对应内容。 (3)在对所写的事例进行概括时,可以适当渗 入自己的主观感情和评价,以突出转述的情感、态 度倾向。
修改示例:
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轻松秋菊般的高尚 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 是张、吴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张英乃当朝 宰相,家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 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吴家深 感惭愧,也让出三尺,那块地便成了“六尺 巷”。张英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 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概,止争斗于未起, 化干戈为玉帛。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 胸怀,他怎会做出如此的舍弃?
明确: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 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据不真实。
论据选择
第三组:以“挫折铸造成功”为论点,下面的论据 说服力强吗?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 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 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有被挫折吓倒,更加发 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二、论 据 使 用
示例1
慈善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裸捐吗?不是,因为这种缺
乏物质基础的精神追求注定是不会长久的。(扣)最近
FacebookCEO马克〃扎克伯格喜得千金,他和妻子表示,将 捐出他们所持99%的股份,价值达到450亿美元。但这笔基金 并没有捐给传统慈善机构,而是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建立。 (叙)这种形式将非营利性思维与营利性思维结合在一起, 既可以做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又可以使钱生钱。扎克伯 格夫妇的选择把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慈善的精神追求很好地结 合起来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扎克伯格“将尽力为下一代创造
论据选择
明确: 论据2合适。1、3不合适。因为姚明身体条件偏差,
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是“拙”,这个
例子紧扣了论点;1并不是表明韦钰是“拙”的;3中王
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
补拙毫不沾边。 这是论据选择容易出现的第一问题,论据选择没有围 绕中心论点。
论据选择
第二组:下面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 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 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下面这个关于“六尺巷” 的材料能够直接作为“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 般的高尚风格”这一观点的论据吗?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 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 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 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 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县官考虑 到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 求他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 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 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 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 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传为美谈。
示例3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也是高远精神追求的保证。 (扣)从 德国迁居伦敦,马克思一家缺吃少穿,生活都难以继续。恩格 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违背意愿,重返父亲经营的 “欧门—恩格斯”公司当店员,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工作。 从这时候起,恩格斯就常常寄钱给马克思。 (叙)正是由于恩 格斯慷慨的物质帮助,马克思才有可能一面关心指导工人运动, 一面坐在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里,为撰写《资本论》搜集大量材 料。伟大友谊推动下源源不断的物质输送,最终让《共产党宣 言》这一人类精神财富得以顺利呈现于世。推动了整个人类社 会的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恩格斯的物质支持,马克思的精神 追求都将在生活困境面前止步。 (析)
论据的选择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有句俗话说:人生七宝,柴米油盐酱醋茶。 巴金先生曾在1942年写下一篇散文《灯》,其中 有这样一句:“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 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变式一:根据上述材料,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作文。 变式二: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作文。
论据选择
论据分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
1、理论论据,即用人们熟悉的普遍道理 或经典论述及经过实践证明的可以信赖的格言、 谚语等来做根据。 2、事实论据,即用具体的、可靠的事实, 或中外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或实践经验和统计 数字,或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搜集、积累 的材料来做根据。事实性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最 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 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