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艺基础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2-4节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2-4节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主讲教师:周世权
1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Sand Mold Casting Process of Machine molding
-型砂和芯砂-造型和制芯;下芯并合型;金属液浇 入铸型中,冷却凝固,经落砂清理和检验-铸件的工艺过程。
一、型砂和芯砂
原砂、粘结剂、水及其他附加物(如煤粉、重油、木 屑等)按一定比例混制而成。根据粘结剂的种类不同,可分 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等。
15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四、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主要工艺参数分述如下: 1.铸造收缩率 由于合金的线收缩,铸件冷却后的尺寸将比型腔的尺 寸小,为了保证铸件的应有尺寸,模样和芯盒的制造尺寸 应比铸件放大一个该合金的线收缩率。 式中: L模模样尺寸; L件铸件尺寸。 收缩率的大小取决于铸造合金的种类及铸件的结构、尺寸 等因素。通常灰铸铁为0.7%~1.0%,铸造碳钢为1.3%~2. 0%,铝硅合金为0.8%~1.2%,锡青铜为1.2%~1.4%。
25
五、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7.绘制铸造工艺图
26
7.铸造工艺实例
27
本节课程小结
1. 型砂和芯砂:原砂,粘结剂和水分;粘土砂,水玻璃砂 和树脂砂。
2. 造型方法:手工造型:整模,分模,活块,假箱,三箱 等;单件小批量生产。机器造型:两箱整模和分模,型 板(有模型,浇注系统),大批大量生产。
3. 铸件浇注位置:重要加工面?大平面?薄壁部分?壁厚 不均匀?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起模,简化造型工艺。 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个砂箱内。尽量减少型芯和活块 的数量。 4. 铸造工艺参数:收缩率,加工余量,起模斜度,圆角, 芯头。 5. 铸造工艺图的绘:质量要求和结构工艺性,选择造型方 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工艺参数,设计型芯,设 计浇、冒口系统,绘制铸造工艺图。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三、机床夹具的分类 1.万能通用性夹具 1.万能通用性夹具 万能专用夹具: 在用找正方式装夹工件时, 万能专用夹具: 在用找正方式装夹工件时,常 采用机用虎钳、三爪卡盘、四爪卡盘、 采用机用虎钳、三爪卡盘、四爪卡盘、花盘 2.专用夹具: 2.专用夹具:根据某一工序要求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夹 专用夹具 具。
1.定位元件: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上位置的元件或装 定位元件: 定位元件 置 2.夹紧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紧固在夹具上,以保证 夹紧装置: 夹紧装置 其作用是将工件紧固在夹具上, 在加工中不会因切削力、 在加工中不会因切削力、惯性力等的影响而发生位置 的移动。 的移动。
3.对刀及导向装置:用来确定刀具相对于夹具位置的 对刀及导向装置: 对刀及导向装置 元件或装置 4.夹具与机床之间的连接元件:用来确定夹具相对于 夹具与机床之间的连接元件: 夹具与机床之间的连接元件 机床工作台、 机床工作台、主轴等位置的元件 5.其他元件及装置:为满足各种加工要求,有些夹具 其他元件及装置:为满足各种加工要求, 其他元件及装置 还设有其他元件,如分度装置等。 还设有其他元件,如分度装置等。 6.夹具体:用来安装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导向装置 夹具体: 夹具体 用来安装定位元件、夹紧装置、 对刀装置和联接元件等的零件。 、对刀装置和联接元件等的零件。 上述各部分中,定位元件、夹紧装置、 上述各部分中,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夹具体一 般是一个夹具必不可少的部分。 般是一个夹具必不可少的部分。
专用夹具的功能与存在问题 专用夹具的功能: (1)专用夹具的功能:
a.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a.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b.缩短装夹工时, b.缩短装夹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 缩短装夹工时 c.减轻劳动强度, c.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减轻劳动强度 d.扩大机床工艺范围, d.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扩大机床工艺范围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一、切削加工基本概念1、成形运动(切削运动)是为了形成工件表面所必需的、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成形运动(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2、主运动是指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形成已加工表面所需的最基本运动。

一般来讲,主运动是成形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机床的主运动只有一个。

3、进给运动是指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以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

进给运动可能有一个或几个,通常运动速度较低,消耗功率较小。

4、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个表面1)待加工表面——将被切除的表面;2)过渡表面——正在切削的表面;3)已加工表面——切除多余金属后形成的表面。

5、切削用量三要素1)切削速度v c切削刃上选定点在主运动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瞬时速度。

2)进给量f在进给运动方向上,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称为进给量。

3)背吃刀量a p背吃刀量是在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工作平面方向上测量的切削深度。

6、成形运动简图7、切削层尺寸要素(1)切削层:刀具切过工件的一个单程,或只产生一圈过渡表面的过程中所切除的工件材料层。

(2)切削层尺寸平面: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该点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切削层尺寸平面。

(3)切削层尺寸要素①切削厚度:指在切削层尺寸平面内,沿垂直于切削刃方向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②切削宽度:指在切削层尺寸平面内,沿切削刃方向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③切削面积:是指在给定瞬间,切削层在切削层尺寸平面里的实际横截面面积。

二、刀具角度1、车刀的组成三个刀面:前面、主后面、副后面两个切削刃:主切削刃、副切削刃一个刀尖2、辅助平面1)基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2)主切削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3)正交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的某一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

3、车刀的标注角度γ(1)前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是刀具前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指机械工程学科中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它是机械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机械制造工艺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包括工艺规范和标准化。

工艺规范是根据机械制造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程,用于指导和统一机械制造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和控制。

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使得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和生产得到统一和规范化。

其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还包括加工工艺和设备技术。

加工工艺是指根据机械制造的要求,确定和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方法,以实现对工件的加工和成型。

设备技术是指机械制造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的选择、调试和操作。

另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还包括工艺设计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工艺设计是指根据机械产品的设计要求,确定其加工工艺流程和方法,以保证产品工艺性能的达到和满足。

工艺参数是指加工工艺中的各种工艺参数的选取和确定,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最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还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

质量控制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通过控制和调整各个环节的操作和参数,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质量检测是指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件进行检测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和标准。

总之,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工艺规范和标准化、加工工艺和设备技术、工艺设计和参数的确定,以及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机械制造工作,提高工艺质量和效率。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机械制造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关键影响。

在这1500字的篇幅里,我将继续深入探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相关内容。

首先,工艺规范和标准化是机械制造的基石。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和控制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工艺规范的制定是根据不同的机械制造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对于精密加工的零部件,必须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以保证零件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

第1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ppt

第1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ppt

1.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1.3.1 生产纲领
1. 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
量和进度计划。因计划期常常定为1年,所以也称为年
产量。
年度生产计划也称作年生产纲领。
零件的生产纲领要记入备品和废品的数量 :
N=Qk(1+i1)(1+i2)
1.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2. 生产类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见图1-2。
1.2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1.2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1.2.1 工序 1. 工序及其划分
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 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 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生产计 划的基本单元。
特点:“三同”和“一个连续”。
1.2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复合工步举例
1.2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2.工作行程(走刀) 工作行程,也称走刀,它是切削工具以加工进
给速度,相对工件所完成一次进给运动的工步部分。 当工件表面的加工余量较大,不可能一次工作行程
就能完成,这时就要分几次工作行程(走刀)。工 作行程的次数也称行程次数。
刀具以非加工进给速度相对工件所完成一次进 给运动的工步部分,称作“空行程”。空行程能检 查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
是产品除外购件以外的全部零(部)件,在 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的生产过程中,所经 过的各有关部门(科室、车间、工段、小组或工 种)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1.2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就是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
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 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 程。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副偏角:副切削刃与假定进给方向反向的夹角。 副偏角:副切削刃与假定进给方向反向的夹角。
作用: 作用:
较小的副偏角可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 较小的副偏角可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提高刀尖 强度、增加散热体积。但过小的副偏角会增加背向力, 强度、增加散热体积。但过小的副偏角会增加背向力, 在工艺系统刚度不足时会引起震动,恶化与已加工表 在工艺系统刚度不足时会引起震动, 面的摩擦。 面的摩擦。
二、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
1.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外圆车刀的组成 外圆车刀由夹持部分和切削部分组成 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一般由三面二刃一尖组成 前面——刀具上切削流过的表面 前面 刀具上切削流过的表面 主后面——刀具上与前面相交形成主切削刃的面, 主后面 刀具上与前面相交形成主切削刃的面, 刀具上与前面相交形成主切削刃的面 即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面。 即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面。 副后面——刀具上同前面相交形成副切削刃的面, 刀具上同前面相交形成副切削刃的面, 副后面 刀具上同前面相交形成副切削刃的面 即与工件已加工面相对的面。 即与工件已加工面相对的面。 主切削刃——起始于切削刃主偏角为零度的点, 起始于切削刃主偏角为零度的点, 主切削刃 起始于切削刃主偏角为零度的点 并至少有一段切削刃拟用来在工件上切出过度表面的 那个整段切削刃。 那个整段切削刃。 副切削刃——切削刃上除主切削刃以外的刃。 切削刃上除主切削刃以外的刃。 副切削刃 切削刃上除主切削刃以外的刃 刀尖——指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连接处的那部分 刀尖 指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连接处的那部分 切削刃。 切削刃。
选择时应注意的因素: 选择时应注意的因素:
a.加工高强度和高硬度材料或断续切削时,应取 加工高强度和高硬度材料或断续切削时, 加工高强度和高硬度材料或断续切削时 小的副偏角,以提高刀尖的强度。 小的副偏角,以提高刀尖的强度。 b.精加工时副偏角应取更小值。 精加工时副偏角应取更小值。 精加工时副偏角应取更小值 c.在不引起震动的情况下,可取较小的副偏角。 在不引起震动的情况下, 在不引起震动的情况下 可取较小的副偏角。 刃倾角: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 刃倾角: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

第七讲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第七讲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i=1
封闭环的中间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中间偏差之和减 去所有减环中间偏差之和。 去所有减环中间偏差之和。
8.封闭环的平均尺寸 封闭环的平均尺寸
A av = ∑A − ∑A 0 iav iav
i= 1 i=k+ 1
k
m
即: 封闭环的平均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平均尺 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平均尺寸之和。 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 ∑A m 0 ax i ax i in
i= 1 i=k+1
k
m
既: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最大极限尺 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3.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 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
A m = ∑A m − 0 in i in
四.工艺尺寸链的应用 工艺尺寸链的应用 1 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尺寸的换 算 2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尺寸的换 算 3多尺寸同时保证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多尺寸同时保证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4加工余量的核算 加工余量的核算
5表面处理工序尺寸的计算 表面处理工序尺寸的计算
EI(A0)=A0min-A0
EI(A0 ) = ∑EA(Ai ) − ∑ES(Ai )
i=1 i=k+1 k m
既: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 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 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 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
6. 封闭环的公差
m
T0 = ES(A0 ) − EI(A0 ) = ∑Ti
2:从封闭环起,按零件上表面的关系,依次画出有 从封闭环起,按零件上表面的关系, 关的直接获得的尺寸,作为组成环, 关的直接获得的尺寸,作为组成环,直到尺寸的终端 回到封闭环的起端形成一个封闭图形。 回到封闭环的起端形成一个封闭图形。 依次标出增环.减环。 3:依次标出增环.减环 1.工艺尺寸链的构成, 1.工艺尺寸链的构成,取决于工艺方案和具 工艺尺寸链的构成 体的加工方法。 体的加工方法。 2.确定那一个尺寸是封闭环解尺寸链的决定的 2.确定那一个尺寸是封闭环解尺寸链的决定的 一步。封闭环搞错了,整个所标也就错了。 一步。封闭环搞错了,整个所标也就错了。甚至会得 出完全不合理的结果。 出完全不合理的结果。 如: 一个尺寸的上偏差小于下偏差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件第一章铸造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件第一章铸造

2.制造模样与芯盒的注意要点
(1)分型面——铸型组元间的接合面。
1—上型
2—分型面 3—型芯
4—支座型腔
5—芯头 6—下型
第十七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收缩余量——为了补偿铸件收缩,模样比铸件图样尺 寸增大的数值。
(3)加工余量——为保证铸件加工面尺寸和零件精度, 在铸造工艺设计时预先增加而在机械加工时切去的金属层厚 度。
第十八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4)起模斜度——为使模样容易从铸型中取出或型芯从芯盒
中脱出,在模样或芯盒上平行于起模方向所设的斜度。
一般α=0.5 ° ~3°
第十九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5)铸造圆角——制造模样时,凡相邻两表面的交角,都 应做成圆角。
铸造圆角(r为铸造圆角半径)
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握包
抬包
吊包
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2.浇注温度与浇注速度
浇注温度(℃)——金属熔液浇入铸型时所测量到的温度 。
浇注速度(kg/s)——单位时间内浇入铸型中的金属熔液质量

第四十七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二、落砂和清理
四、 造芯 五、浇注系统及冒口 六、合型
第十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一、砂型和造型材料
1. 造型材料 2. 型砂和芯砂 3. 砂型
第十一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1.造型材料
造型材料——制造砂型和砂芯的材料。 1砂 2 黏土
3 黏结剂 4 附加物
第十二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第八页,共五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工艺基础
制造工艺基础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工艺流程、设备选择等方面。

制造工艺基础的良好掌握,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是指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造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

在制造工艺基础中,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工艺流程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产品的特点、生产能力、设备条件等因素,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艺的连续性和可行性,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中断和浪费。

二、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指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合理的工艺参数选择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制造工艺基础中,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适当的工艺参数。

同时,还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生产条件下的要求。

三、工艺技术
工艺技术是制造工艺基础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它涉及到生产设备的选择、操作方法的确定、工艺流程的制定等方面。

在制造工艺基础
中,需要掌握各种工艺技术,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艺技术水平,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生产环境。

四、工艺改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工艺改进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来实现。

在制造工艺基础中,需要注重工艺改进的研究和实践。

只有不断地进行工艺改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适应市场的需求。

总结起来,制造工艺基础是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对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在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技术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才能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制造工艺基础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