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超声诊断论文
超声诊断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专家讲座·超声诊断乳腺癌的研究进展杜燕然 顾新刚* 吴旸 计晨莉 夏寅娟 冯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062)摘 要 超声已成为临床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超声新技术(弹性超声和超声造影)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全文简要介绍乳腺疾病常规超声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分类、弹性超声和超声造影概况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乳腺癌;弹性超声;超声造影;BI-RADS分类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4-0012-04Research progress of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DU Yanran, GU Xingang, WU Yang, JI Chenli, XIA Yinjuan, FENG Wen(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of Putuo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Ultrasou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The new technology of ultrasound including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advances of BI-RADS classification,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diseases.KEY WORDS breast cancer;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BI-RADS classification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部分大城市的乳腺癌发生率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1-4]。
彩色多普勒对早发性乳腺癌超声诊断价值论文

彩色多普勒对早发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的声像图特征,以及对早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按年龄将5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甲组年龄≤35岁,共10例;乙组年龄>35岁,共40例。
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纵横比、回声、有无微小钙化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等。
结果:乙组乳腺癌病灶大,主要超声声像图特征与甲组比较表现为横径大、纵横比小、内部回声不均多见,后方衰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肿物内部血流程度,肿物边界、周围毛刺征或蟹足征,钙化病灶点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彩色超声对早发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早发性乳腺肿瘤近年来,由于青年中出现一些早婚、早育现象,加上社会的各种压力源以及对于妇女保护工作不周等诸多原因,近年来基层医院乳腺普查提示乳腺癌发病有趋于年轻化的倾向。
早发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在≤35岁,近年来国内报道占同期患者9.9%,但对于年轻女性患者的发病率已经很高,其病理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程度差。
早发性乳腺癌,有较强的破坏和侵袭性,乳腺癌的家族高发者要实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这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超声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可发现大量无症状的早期乳腺肿瘤,因此可将乳房b超当成首选的普查乳腺检查方法。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1年9月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50例,体检发现占多数,手术前未进行任何治疗。
按年龄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50例患者均为女性,甲组10例,年龄<35岁者,年龄22~35岁,平均32岁;其中导管内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混合型癌3例。
乙组40例,年龄>35岁,年龄37~80岁,平均59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7例,左侧9例,右侧8例。
浸润性小叶癌6例,左侧2例,右侧4例。
导管内癌4例,左侧3例,右侧1例。
混合型癌2例,左侧2例。
乳腺彩超检查论文

乳腺彩超检查论文【摘要】目的探究彩超检测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彩超声像图分析,得出肿瘤性质结论。
结果通过彩超检测,有效辨别肿瘤性质,对肿瘤内部的血管分布、血供情况都有明显的效用。
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超声检查是其首选,也可以用于进行乳腺癌的筛选。
【关键词】女性疾病;肿瘤检查;乳腺疾病当今社会中,女性健康成为社会的聚焦问题,而作为众多妇科乳腺疾病之一,乳腺癌是一种危害性大、难治愈的恶性肿瘤,及早确诊、及时治疗和有效预后非常重要[1]。
本次研究基于此开展,探究彩超检测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研究患者300例,其中146例妇女乳腺结构异常,触碰有高低层次之感;使用红外线扫描普查,发现154例妇女存在异常。
1.2仪器选用选择日立preirus型号彩色超声仪,频率为5.0~13.0MHz。
首先对患者行二维实施显像,检查是否存在肿块,若有,观察肿块是否受到浸润,之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对肿块进行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和肿块四周的供血情况;利用脉冲多普勒持续观察血流频谱,从而确定半定量信息。
1.3体位取平卧位,将乳房充分暴露,手臂由双肩带动,自然上抬,双臂肘关节呈90°,若患者乳房过于扁平,应取侧卧位[2]。
涂抹耦合剂,使用仪器进行直接接触扫描。
1.4方法整体扫描被检测乳房,划分象限,以乳头为中心,进行横向或纵向检查,保持探头长轴和乳管长轴处于平行状态,从1~360°方向行放射性连续转动检查,获得乳房的整体图像,以及腺内结构和乳管系统长轴乳腺,之后改变探头方向,使其与乳管横切垂直,获得乳管断面和间质图像,如有必要对乳管内径进行测量,注意不要遗漏[3]。
若发现肿块还应详细观察肿块数量,对其各个径长进行测量,记录八项二维超声形态学特征:纵横径比、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是否钙化、侧方声影、后回变化等。
通过彩色多普勒对肿瘤进行整体扫描,找出血流特征最丰富的切面后进行保存。
乳腺癌的超声造影与诊断

乳腺癌的超声造影与诊断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也可发生在男性。
早期的乳腺癌症状不明显,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非常重要。
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作为一种无创、无放射性损害的检查方法,已成为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超声造影技术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一、超声造影的原理和技术超声造影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例如硫酸微泡)来增强超声图像,从而提高对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硫酸微泡是一种空气微泡,可以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振荡,产生明显的超声信号。
它们在血流中通过,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血管的分布、血流的速度和血流情况,从而提供详尽的病变信息。
在进行乳腺癌超声造影前,患者需要空腹或少量进食,避免饱和状态下造成听诊困难。
接下来,将超声凝胶涂在乳房上,使超声波穿过乳房进行检查。
然后,通过患者的前臂注射硫酸微泡造影剂。
造影剂会经过血液循环进入乳腺局部的微血管,形成超声信号,并被超声机捕获。
超声机动态显示造影剂的传播及其在乳腺病变中的分布情况。
二、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和诊断特点1. 强化程度的变化:乳腺癌往往在超声造影中呈现不均匀的强化。
正常乳腺组织强化程度较均匀,而肿瘤周围组织在病变区域内强化不均匀,甚至可以呈现丘状或弧形强化。
2. 病灶边缘:乳腺癌的边缘表现为毛刺状或锯齿状,在超声造影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边缘形态的不规则。
3. 血流情况:良性肿瘤的血流较均匀,而恶性肿瘤的血流较为不规则。
乳腺癌超声造影中,血流情况呈现为大血管状、混杂分布或异常扩张。
4. 内部回声:乳腺癌内部回声通常不均匀或异质性增强,有时病灶内可见空洞、囊性区域或纤维化现象。
根据以上超声造影的特点,结合其他乳腺癌检查手段(如乳腺X线摄影、乳房磁共振),可以提高乳腺癌的准确率。
三、乳腺癌超声造影的优势和应用价值1. 高分辨率:超声造影提供了高分辨率的乳腺图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节。
超声在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与分析研究

超声在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与分析研究【摘要】目的:本文重在探讨超声检测对乳腺的检测价值,尤其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
资料与方法:本文采用2010~2014年乳腺恶性肿瘤患者30例,女性28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3岁;所xuan病例中男性2例,年龄63―66岁,平均年龄64.2岁。
医学实践中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
在医学研究中采用仪器Alilent―Sonos4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I-Iz。
检测方法:让患者取常规平卧位或侧卧位。
检测中长轴以乳头为中心,以放射状连续扫查。
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的分布:30例患者中单侧病变者27例,双侧病变者1例。
其中左乳病变18例,右乳病变14例,乳头下有病变。
【关键词】超声诊断;乳腺癌检查;诊断研究1.乳腺癌的表现及危害乳腺癌对女性身体有着非常大的危害,医学上界定为是从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恶性肿瘤中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前几位。
乳腺癌的发病部位通常发于外上象限,其次发生在乳晕区,内上象限。
乳腺癌身体危害非常大,但是在临床表现上却不容易被发现,乳腺癌在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最初的表现通常是在一侧的乳房有无痛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多为单发,在肿块处皮肤有凹陷、并且皮肤的颜色有所改变,一般呈现出呈橘皮式颜色、同时会有乳头凹陷的情况,在肿块存在的乳房同侧的腋窝下存在有淋巴结,乳腺癌的晚期会有更大的危害,如通过体内的血循环会有所转移,侵犯身体的肝、肺、骨骼,而且预后差。
临床数据表明,乳腺癌呈现出年龄趋向年轻化的的趋势,这对广大妇女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不但直接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也对下一代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和科学诊断和治疗工作,尤其是作为乳腺癌的及时诊断是治疗核心问题。
结合已有的研究和临床医学实践,对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出如下重要的特点:(1)在形态上呈不规则形状,在周边上不清,凸凹不平;(2)在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关系上,没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3)在回声方面,回声没有规律、不规则,表现为内回声不均匀或呈低回声或回声粗糙等症状;(4)检查中会发现后方有声衰减。
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彩超的运用-超声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彩超的运用-超声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乳腺癌是女性最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1],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率的关键。
超声是乳腺肿瘤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肿块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频谱多普勒测血流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
本文通过对12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临床收治的12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8.312.2)岁。
74例患者以乳腺区触及肿块就诊,18例表现为胀痛,16例有乳头溢液,1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于单位体检偶然发现肿块就诊。
1.2方法采用GE-VV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8~15MHz.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区,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进行扫查,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回声及纵横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内部血流,按照Adler半定量法[2]进行分级:0级:肿块内部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可见1~2个点状或细棒状肿瘤血管;Ⅰ级:中量血流,可见3~4个点状血管或1条较长的血管穿入病灶,其长度接近或超过肿块半径;Ⅰ级:丰富血流,可见5个点状血管或2条较长血管。
2结果2.1病理诊断结果本组120例乳腺肿瘤中,病理诊断良性肿瘤84例,其中纤维腺瘤42例,脂肪瘤12例,导管乳头状瘤22例,错构瘤8例;乳腺恶性肿瘤36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6例,髓样癌12例,硬癌8例。
2.2超声诊断结果超声诊断良性肿瘤80例,准确率占95.2%,2例乳腺导管乳头状瘤被误诊为乳腺恶性肿瘤,2例肿瘤2.0cm且位于乳腺边缘而漏诊,肿块大小0.45cm0.24cm~4.56cm4.86cm,内部以均匀低回声为主,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多具有完整包膜,内部无或偶有钙化。
乳腺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降 低死亡率至关重要。乳腺超声作为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筛查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就乳腺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进行 论述。
基本内容
乳腺超声检查具有许多优点,如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等。 然而,乳腺超声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操作者技能要求较高、主观性较强、 准确性受限于乳房组织结构和病理特征等。在准确性方面,乳腺超声与乳腺X线 摄影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如此,乳腺超声在某些情况下,如致密型乳房组织的 筛查中,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乳腺பைடு நூலகம்筛查的技术和方法
乳腺癌筛查的技术和方法
传统筛查方法主要包括乳腺钼钯、超声检查和临床乳腺检查。其中,乳腺钼 钯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乳腺肿块和钙化灶,但存在一定的假 阳性率和辐射损伤;超声检查则适用于致密型乳腺,可以发现乳腺肿块和囊性病 变,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临床乳腺检查则主要依靠医生的手感进行检查, 可以发现乳腺肿块和结节,但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引言
引言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 极大的威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在乳腺癌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 也日益广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乳腺癌筛查与诊断的准确性,还降 低了医生的负担,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在乳腺癌筛查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在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和磁共 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中。通过对大量的影像学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人工智能技 术可以自动识别和判断乳腺病变,提高筛查的准确性。例如,深度学习算法在乳 腺X线摄影筛查中的准确性已经达到了资深乳腺外科医生的水平,对于乳腺癌的 诊断准确率甚至更高。
乳腺癌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乳腺癌超声诊断研究进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医学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乳腺癌早期进行有效的诊断是提高其预后的关键。
医疗技术的进步为乳腺癌诊断提供了依据,由于超声诊断的应用,提升了诊断的准确率,为及早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乳腺癌超声诊断研究的进展进行探讨,明确乳腺癌超声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技术的利用和推广奠定基础。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medical diagnosis. Breast cancer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life and health of the patients. I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early stage of breast cancer. Advances in medical technology provide the basis for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and for early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gress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for breast cancer,and makes a review of the milestones in the progress of the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with the aim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use and promotion of the technology.[key words]Breast cancer;Ultrasonic;Diagnosis;Progress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了增长的趋势,在女性疾病中,乳腺癌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在女性癌症疾病中占有首要的地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b超诊断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以及超声诊断价值。
结果 50例b 超诊断的乳腺癌均经手术后追踪确诊为乳腺癌的45例,误诊5例。
超声发现<1cm有5例(其中误诊2例),双腋下未见淋巴结肿大;1-2cm20例(其中误诊3例),有5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cm以上25例均双腋下可探到肿大的淋巴结回声,其中5例同侧锁骨上有淋巴结肿大。
声像图表现边缘不规则、呈蟹足样改变、血流显示、纵横比>1,30例阻力指数>0.7,20例内部回声有微小的钙化,其准确性为90%。
结论乳腺癌的声像图为低回声、边缘不规整、呈蟹足样改变、微小钙化、穿支血流、阻力指数>0.7是乳腺癌最主要的声像图表现。
[关键词] 乳腺癌;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 r737.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0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asound in breast cancers. methods the sonographic appearances and ultrasoic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s in 50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results in the 50 breast cancer detected by ultrasound, 45 cases were confirmed diagnosed after operation, and 5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the tumors ≤1 cm were in 5 cases ( of which
there were 2 cases misdiagnosed), and no lymph nodes at armpit was found. the tumors between 1 cm and 2cm were in 20 cases ( of which there were 3 cases misdiagnosed), and 5 cases were found lymph nodes at armpit on one side. the tumors ≥2 cm were in 25 cases, and echoes of enlarged lymph nodes were detected in all the cases. besides, 5 cases of them were found lymph nodes at clavicle on one side. the irregular and crab-like margin, microcalcification, blood flow, longitudinal-transverse diameter ratio>1, ri>0.7 (30 cases), microcalcification of internal echo (20 cases) were the chief ultrasonic feature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0%. conclusionthe chief ultrasnoic features of breast cancers are low echo-level, irregular and crab-like margin, microcalcification, splendid vessels, ri>0.7.
[keywords] breast cancer; ultrasonic examination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作为乳腺癌最常用的手段受到临床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的关键,回顾性的分析,尤其对<1cm乳腺癌声像图表现是超声探讨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5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门诊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共50例,年龄在20-70岁,平均45岁,病程半年至一年均
经术后追踪观察病例确诊,乳腺癌50例,误诊5例。
1.2 仪器与方法仪器使用sonoace600c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7mhz观察结节的大小,边界纵横比,有无微小钙化及有无腋下淋巴结肿大,cdfi观察血流情况。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50例b超诊断的乳腺癌均经手术后追踪确诊为乳腺癌的45例,误诊5例,超声发现<1cm有5例(其中误诊2例),双腋下未见淋巴结肿大;1-2cm20例(其中误诊3例),有5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cm以上25例均双腋下可探到肿大的淋巴结回声,其中5例同侧锁骨上有淋巴结肿大。
声像图表现边缘不规则、呈蟹足样改变、血流显示、纵横比>1,30例阻力指数>0.7,20例内部回声有微小的钙化,其准确性为90%。
2.2 声像图表现1)癌瘤外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 2)内部多呈低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 3)癌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 4)癌瘤后方回声亦呈衰减暗区; 5)癌瘤的组织或皮肤呈蟹足样浸润; 6)癌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暗区。
3 讨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发病年龄在40-60岁多见,其中又以45-49岁(更年期)和60-64岁为最多,这说明发病与性激素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功能逐渐减退,以致垂体前叶的活动加强,促使肾上腺皮质产生雌激素,故超声早期发现
对临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癌局限于乳腺,癌无远处转移,无或甚少淋巴结转移,经治疗后效果良好,早期乳腺癌由于病灶小,可无任何症状,临床常触及不到肿块,因此早期乳腺癌只能靠仪器检查发现,超声检查比钼靶摄片的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近年来高分辩率彩超和高频探头的应用使乳腺超声检查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对于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的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已不困难,但遗憾的是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的乳腺癌大多数已不是早期的乳腺癌,多数已有转移,本组<1cm5例(其中2例误诊)双腋下未见淋巴结肿大;1-2cm 的20例(其中5例误诊),有5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cm以上的25例均双腋下可探到肿大的淋巴结回声,其中5例有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回顾分析50例乳腺癌的声像图改变,多数有边缘不规则、呈蟹足样的改变、内部回声不均、有穿支血流(如图1)、有微小钙化(如图2),较大的肿块后方伴声衰、纵横比>1(如图3)作为主要超声征象在典型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在≤1cm早期乳腺癌中其超声表现并不特异,>1cm乳腺癌边缘毛刺长、粗、大,后方回声局部衰减,纵横比>1,而小于等于1cm早期乳腺癌边缘毛糙,无毛刺或毛刺短、细、小,后方回声极少有衰减,多数纵横比=1,这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病理改变有关,>1cm乳腺癌多为进展期乳腺癌,具有很强的浸袭性,毛刺征(蟹足征)可见于整个瘤体或只在局部存在,主要由于肿瘤向周围结缔组织内浸润生长所致。
早期乳腺癌中较多见的乳腺导管内原位癌为局限在乳腺导管或终未小叶单位内的上皮细胞恶变,其病灶尚未突破基底膜,而乳
腺导管内癌微小浸润为乳腺管癌癌细胞突破基底膜浸入邻近组织
或小叶间基质其外浸范围也不超过1mm。
对于乳腺小肿块来说,单凭边界回声并不能作为鉴别良恶性肿块的可靠指标,对于后方无明显声衰,也不能除外乳腺癌。
通过分析,乳腺癌的超声特征较为典型的容易诊断,声像图不典型者可能出现漏诊和误诊,在本组50例的临床确诊的乳腺癌中超声误诊5例(其中:乳腺瘤样增生2例,乳腺炎性肿块2例,局限性增生灶1例),所以在诊断时应该注意与它们鉴别,乳腺瘤样增生和局限性病灶、边界清、包膜完整、乳腺炎性的肿块、边界不清、边缘不规整、也有蟹足样的改变。
癌结节愈大,声像图愈典型,瘤结节愈小超声扫查难检出,加上部分恶性小肿块边界可以比较整齐,甚至非常光滑,这又极与小的增生结节和纤维腺瘤相混淆,微钙化的检出可作为诊断恶性钙化的重要超声征象,而斑块状钙化作为良性钙化的特征之一,≤1cm结节血流的显示特别是穿支型血流的检出在良恶性鉴别中至关重要。
乳腺纤维瘤只有当病灶>1.3cm 时才出现血流现象,对于<1.3cm的肿块只要出现血流信号,就可判断为恶性肿瘤,阻力指数>0.7在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在≤1cm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1cm良性结节极少有阻力指数>0.7,对不伴有结节的微钙化钼靶摄影显然优于超声检查,这是早期乳腺癌超声检查最主要的局限性,但对于伴有结节的微钙化的超声检查和钼靶摄影具有同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联合钼靶摄影,可提高早期乳腺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用典型乳腺癌的声像图标准诊断≤1cm早期乳腺癌显然不适合,我们认为低回声、边缘毛糙、微钙化、穿支血流、阻指数>0.7是乳腺癌最主要的声像图表现。
回顾分析5例误诊的病例是医生缺少经验,检查时要询问病史、仔细、多切面扫查,有助于对乳腺癌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 郭万学,周家昌.超声医学[m].第三版.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2,395-396.
[2] 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m].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1,322.
[3] 张家庭等.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
杂志,2003,24(8):70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