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实施方案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汽车道路试验是指在实际道路条件下对汽车进行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测试,以验证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
而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则是对进行汽车道路试验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的总称,是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依据。
首先,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应当明确试验的目的和范围。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汽车在实际道路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制动、悬挂、转向、通过性等方面的测试。
试验范围应当包括不同类型的道路,不同的路况和气候条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其次,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应当规定试验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记录,以及试验后的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
试验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可控和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另外,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还应当规定试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的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测速仪、数据采集设备、试验道路的要求等。
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还应当规定试验人员的资质和要求。
试验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能够熟练操作试验设备和工具,确保试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试验数据的准确采集。
最后,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还应当规定试验结果的评定和报告的要求。
试验结果的评定应当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和公正。
试验报告应当真实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包括数据记录和分析,以及结论和建议。
总之,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是进行汽车道路试验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通则的规定,才能够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道路试验方案

道路试验方案引言:无论是对于汽车制造商、交通管理部门还是普通驾驶员来说,道路试验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能够验证新车型或新技术在实际路况下的性能表现,更能有效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为后续的量产或推广做好充分准备。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周密的道路试验方案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试验目的本次道路试验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1. 测试新能源汽车在不同路况和环境下的续航里程、能耗情况。
2. 评估新车型的操控性能、制动效果以及噪音等级。
3. 考核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反应能力。
二、试验流程1. 选定试验路线。
应包括直线路段、弯道、上坡下坡等不同路况,并尽量覆盖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典型场景。
2. 明确测试指标。
根据试验目的,确定需要测量和记录的具体数据,如百公里能耗、0-100/加速时间、制动距离等。
3. 准备测试车辆。
除被测试车型外,还需备有标杆车型作为对比。
所有车辆都需处于最佳状态。
4. 组建测试团队。
应包括资深驾驶员、工程技术人员,并指定现场协调员、数据记录员等工作人员。
5. 开展路测。
严格按计划路线和预定指标进行测试,并及时记录数据。
如遇特殊情况,应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6. 数据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对比,并撰写测试报告。
三、注意事项1. 测试路线的选择要全面且具有代表性,考虑不同地域、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2. 各项测试指标需有明确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所有参与人员要熟知自身工作职责,团队间沟通配合至关重要。
4. 现场安全应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制定应急预案并落实到位。
5. 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应严格保密,防止技术泄露。
总结:一份高质量的道路试验方案是确保汽车产品安全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通过上述流程的实施,我们将全面了解新车型的实际表现,有助于产品的持续优化和改进。
最后,我衷心祝愿本次试验能够圆满成功,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实施方案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二、试验内容1.制动稳定性试验:在道路上进行直线行驶时,模拟紧急制动情况,评估车辆制动的稳定性,包括车辆是否偏移、制动过程中是否有抖动等。
2.制动距离试验:在一定速度下,记录车辆从刹车开始到完全停车所需的距离,评估车辆制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3.制动舒适性试验:模拟车辆在日常行驶过程中的制动,评估车辆刹车时的舒适性,包括刹车过程中的减速度变化是否平稳、踏板的踩压感是否均匀等。
三、试验方案1.试验仪器和设备:-车辆:选择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试验,保证涵盖多种车型,包括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等。
-行车记录仪:安装行车记录仪记录车辆的行驶过程,以便后期分析和评估。
-制动测试设备:包括制动距离测量装置和制动稳定性测试系统,用于测量制动距离和评估制动稳定性。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与制动性能相关的数据,包括制动压力、刹车时间、距离等。
2.试验流程:(1)制定试验计划,包括选择试验车辆、试验路线和试验指标。
(2)安装行车记录仪和制动测试设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3)进行制动稳定性试验,记录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偏移情况和抖动情况。
(4)进行制动距离试验,在一定速度下,记录车辆从刹车开始到完全停车所需的距离。
(5)进行制动舒适性试验,评估车辆刹车时的舒适性,包括减速度变化和踏板踩压感等。
(6)结束试验,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得出试验结果。
四、试验安全措施1.选择安全驾驶员进行试验,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2.试验前对试验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车况良好。
3.试验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试验安全,避免造成其他交通事故。
4.在试验过程中,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其他车辆注意,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五、试验结果评估根据试验获得的数据和试验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
若试验结果符合规定的标准,说明车辆的制动性能达到要求;若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结: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是为了评估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而稳定地停下来。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报告1)学习制动性能道路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常用设备;2)通过道路实验数据分析真实车辆的制动性能;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实验车辆的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
二、试验对象试验对象:金龙6601E2客车;试验设备:1)实验车速测量装置:常用的有ONO SOKKI机械五轮仪、ONO SOKKI 光学五轮仪和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实验中实际使用的是基于GPS的RT3000惯性测量系统。
2)数据采集、记录系统:ACME便携工控机3)GEMS液压传感器,测量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的变化情况。
1)学习机械五轮仪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及安装注意事项;了解实验车上的实验设备及安装方法;由于制动实验中,实验车辆上的所有人和物都处于制动减速度的环境中,因此需要对所有物品进行固定,以防止实验过程中对设备的损伤以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
另外,由于实验过程是在室外进行,要求实验系统能够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实验内容选择实验设备及防范措施。
2)学习车载开发实验软件的使用,了解制动性能分析中比较重要的实验数据的内容和测量方法。
3)制动协调时间的测量在常规制动试验中,采集制动信号、动压力信号、车轮轮速信号和五轮仪车速信号。
将五轮仪的车速方波信号转化为可直接观察的车速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
在同一个曲线图表中绘制制动踏板信号、制动压力信号和制动减速度信号,观察制动压力和制动减速度在踩下制动踏板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计算当前制动情况下的制动协调时间。
4) 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计算 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2225.92()b e e b u u MFDD s s -=- 制动距离2020bmax τ1τ3.6225.92a a u s u a '''=++5) 根据实验设备设计制动实验的实验方法,要求的实验车速范围应包括30Km/h~50Km/h ;6) 车速、轮速的计算方法分析;7) 按照实验方法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制动实验。
道路检测汽车制动性能及方法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2011年第2期
道路检测汽车制动性能及方法
黑龙江省宾县胜利农机服务中心安宏伟 黑龙江省宾县农业机械推广站王功伟 汽车制动性能除通过制动试验台检测制动力进 行评价外,还可通过道路检测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 度进行评价。利用试验仪器在道路上进行的试验称 为道路试验,简称路试。路试法检测制动性的特点 在于能够直观,简便,真实地反映汽车实际过程中汽 车动态的制动性能,如轴荷转移的影响;能综合反映 汽车其他系统的结构性能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 如转向机构、悬架系统结构和形式对制动方向稳定 性的影响,且不需要大型设备与厂房。在国标GB 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中,采用了国标GB7258—1997规定,对路试制动性 能检测提出具体要求。 1.路试制动性能检测标准与方法 路试法一般是在受检的车辆上装置检测仪器, 如减速度仪和五轮仪,使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检测车 辆的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协调时间。路试 检测是检验机动车辆制动性能最基本的方法,也是 最可靠的方法。传统的方法亦可在车辆上不装仪 器,直接测量车辆制动后在路面上留下的轮胎印痕 长度.此法也称为拖印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不 能全面反映车辆的制动性能。 2.检测试验环境及条件 试验车辆:a.试验时按规定调整好轮胎气压,胎 压偏差不超过-4-10 kPa;花纹深度不少于原深度的 20%。b.按规定要求装载,满载测量时,所装货物应 均匀布置于车厢内,不能超高、超宽、超长、超重,不 应因装置影响汽车的质心位置。试验中货物不能移 动,重量不能有损失。C.制动气压或制动踏板力要 符合同家标准规定。d.试验车辆其他技术条件均应 按GB7258要求达到标准。 试验环境: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 件》中规定,“机动车路试应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 洁且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水泥或 沥青路面上进行,路试检验制动时发动机应脱开”。 试验应在晴天或阴天,风速不大于5 m/s的条件下 进行。其他环境及条件要求均应符合规定。 3.检测内容及方法 道路上检测制动性能时,通常使用仪器进行测 量。利用车速仪(也叫五轮仪)测量汽车由规定初速 度制动至车速等于零时车速度变化的情况与制动距 离,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充分发出的平均制动减速 度,由制动距离长短和充分发出的平均制动减速度, 判断制动性能是否合格。 用五轮仪检测汽车制动性能可以测得在规定初 速度下,从开始踩着制动踏板到车辆完全停止住,所 走过的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比仅仅由在路面上测 量车轮拖、压印长度决定制动性能的原始方法进了 一大步,但使用费时费力。当无测量仪器检测时,可 利用汽车在道路上急制动时的轮胎拖印简易判断制 动性能。但这一方法只能作为评判制动性能的一种 参考,不能作为最终的依据。 4.行车制动性能检测 车辆在规定的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 性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在进行路试制动性能检测 时,需控制的制动气压或制动踏板力与台试检测制 动力时相同。在表中制动稳定性要求规定了车辆任 何部位不得超出的试车道宽度。在进行路试制动性 能检测之前,应事先画出相应规定的试车道,检验 时,车辆延试车道的中线行驶道规定的初速度使用 急踩制动,若车辆的任何部位都不超出所规定的试 车道边线,即为合格。对路试空载检测制动性能有 质疑时,可用满载检验的制动性能要求进行检验。 这就是说,空载检验不能完全代替满载检验。所以, 空载检验时,发现有隐患的车辆,应进一步作满载状 态下的枪验,以确保检验的严密性。 5.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车辆可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和制 动协调时间来检验行车制动性能。 平均减速度:汽车、汽车列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 急踩制动时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和制动 稳定性应符合规定要求。对空载检验制动性能有质 疑时,可用满载检验的制动性能要求进行检验。 制动协调时间:制动协调时间的定义和限值与 台试检验的要求相同。 车辆的路试行车制动性能检验如能符合上述两 项要求之一者即为合格。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汽车道路试验方法是对汽车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汽车安全、环保、节能、舒适等方面的重要保障。
为了规范汽车道路试验方法,提高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通则。
一、试验范围。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类汽车的性能评价,包括但不限于车辆操控性能、制动性能、加速性能、燃油经济性、排放性能等方面的试验。
二、试验条件。
1.试验道路应选择平整、无障碍、无交通干扰的道路进行,确保试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试验车辆应处于正常工况,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负荷、轮胎气压、发动机工况等。
3.试验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气压等。
三、试验方法。
1.操控性能试验应包括直线行驶稳定性、转向灵活性、悬挂舒适性等项目,采用专业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2. 制动性能试验应包括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制动热衰减等项目,采用专业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3. 加速性能试验应包括起步加速、中段加速、高速加速等项目,采用专业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4. 燃油经济性试验应采用标准化工况进行测试,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5. 排放性能试验应采用尾气分析仪等专业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试验数据处理。
1. 试验数据应进行严格的统计和分析,排除异常数据和干扰因素,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试验数据应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3.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数据和分析结论等内容,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试验结果评价。
1. 试验结果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安全评价标准》、《汽车环保评价标准》等。
2. 试验结果应与同类车型进行比较,评价车辆的优劣势和市场竞争力。
六、试验报告。
1.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数据、分析结论等内容,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试验报告应具备法律效力,确保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汽车制动结构性能试验实施细则

汽车制动结构性能试验实施细则检测实施细则编写:审核:批准:版序:B/1受控号:X x x x汽车检测中心二〇〇六年十二月1.总则1.1为了保证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系统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再现性,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2本细则适用于装备防抱制动系统(以下简称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M、N类汽车和O类挂车。
1.3在进行ABS的检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本实施细则。
2.检验依据2.1 GB/T 13594-2003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2.2 相关企业标准3.职责分工3.1 检验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校验检验数据,编写检测报告。
3.2 检验人员按规范使用测试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整理和填写原始记录。
4.检测对象的认定样车生产厂家声明ABS的类型并提供样车的详细资料。
5.检验技术规范5.1 试验条件5.1.1场地各种路面试验道路纵向任意50m长度上的坡度<1%、路拱坡度<2%;各种路面类型如下:高附着系数路面(以下简称Hμ):附着系数≈0.8;低附着系数路面(以下简称Lμ):附着系数≤0.3;对接路面:样车行驶状态为Lμ→Hμ或Hμ→Lμ;对开路面:样车行驶状态为左Lμ右Hμ或左Hμ右Lμ。
5.1.2气候条件风速<5m/s、气温≤35ºC5.1.3样车条件样车轮胎充气至厂定值,误差≤10kPa;胎面花纹高度≥50%新花纹高度;空载:冷却液及各种润滑油加满、随车工具及备胎带齐、燃油加至90%、另外包括200kg(驾驶员、试验员和仪器的质量);满载:样车处于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载荷均匀分布,轴荷分配按照生产厂的规定;对半挂牵引车,其承载质量可大约移至牵引销座和后桥中心线的中间位置。
5.2 测量仪器设备数据采集系统最大允许误差±0.3%该系统须经过国家指定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使用时必须在检定周期内。
5.3 一般要求(通用检查)5.3.1检查:报警信号装置是否为符合GB4094-1999标准要求的黄色,报警信号灯在白天是否醒目;5.3.2检查:车辆静止,防抱装置通电时,报警信号灯应点亮;自检若无故障,报警灯应熄灭或车速达到15km/h之前熄灭;5.3.3检查:任何电路失效或者传感器工作不正常时(包括供电、控制器的外电路的失效),光报警信号是否报警;5.3.4检查:允许接挂车的样车,是否单独为挂车的ABS安装了符合要求的光报警信号装置。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一、试验要求1.制动速度和制动距离行车制动性能是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测试相应的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和/或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来确定。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 )按下式计算:22(-)25.92(-)ab ae e b v v MFDD s s 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开始促动制动控制装置时起到车辆停止时止,车辆驶过的距离。
制动初速度是指驾驶员开始促动制动控制装置时车辆的速度,试验中,制动初速度应不低于规定值的98%。
2.试验条件(1)试验路面应为干燥、平整、清洁的混凝土或具有相同附着系数的其他路面,在路面纵向任意50m 的长度上的坡度应小于1%,路拱坡度应小于2%。
(2)风速应小于5m/s ,气温不超过35o C 。
(3)满载试验时,试验车辆处于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载荷均匀分布。
轴载质量的分配按制造厂的规定。
若装载质量在各桥间的分配有多种方案,车辆最大总质量在各桥间的分配必须保证各桥载质量与其最大允许载质量的比值相同。
(4)空载试验时,汽车燃油加至厂定油箱容积的90%,加满冷却液和润滑油,携带随车工具和备胎,另包括200kg 质量(为驾驶员、一名试验员和仪器质量)。
(5)试验前应调整好制动系统,制动器应磨合好。
轮胎充气至厂定压力值。
二、制动性能要求行车制动性能必须在车轮不抱死、任何部位不偏离出3.7m 通道且无异常制动的情况下获得的,当车速低于15km/h 时,允许车轮抱死。
最大控制力不得超过规定值。
三、实验数据分析1.第一次试验数据(往方向)(1)车速随时间变化图像(2)踏板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3)时间和制动距离时间-速度曲线中的黄色部分,是系统用于计算MFDD 的区域;时间-踏板力曲线中的褐色部分,是系统用于计算平均踏板力的部分。
本次试验所得结果为:制动初速度:52.5km/h制动时间为:3.22s制动距离为:24.836m平均制动踏板力为:139.691N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为:5.007m/s22.第二次试验数据分析(返方向)(1)车速随时间变化曲线(2)踏板力随时间变化曲线(3)制动距离随时间变化关系时间-速度曲线中的黄色部分,是系统用于计算MFDD 的区域;时间-踏板力曲线中的褐色部分,是系统用于计算平均踏板力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汽车制动性能道路试验是通过道路检测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对某一车辆进行评价。
掌握汽车制动性能的道路实验方法,对于无法上制动检验台检验的车辆及经台架检验后对其制动性能有质疑的车辆, 用制动距离或者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和制动协调时间判定制动性能。
试验中通过汽车的磨合试验、制动距离测定试验、制动减速度试验、应急制动检验、驻车制动性能检测等多个实验的测试来评价某一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
二、试验条件(1)车辆条件对新车或大修后的车辆进行试验,试验前需进行一定行程的走合,新车一般按照制造厂的规定进行走合(行程一般为1000km~1500km)。
试验前还应注意各总成的技术状况和调整状况,应使之处于良好状态,如点火系、供油系、制动蹄鼓间隙、车轮轴承紧度、车轮定位、轮胎气压与标准值相差不超过±10kPa等。
对于车辆载荷,我国规定动力性试验时汽车为满载,货车内可以按规定载质量均匀放置沙袋;轿车、客车以及货车驾驶室的乘员可以重物替代,每位乘员的质量相当于65kg。
试验前汽车应通过运行而充分预热,以0.8νmax ~0.9νmax行驶1h以上。
(2)道路条件动力性试验的大多数项目应在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的直线段上进行。
要求路面平整、干燥、清洁、纵向坡度不大于0.1%,路面附着系数不宜小于0.72~0.75,路长2-3km,宽不小于8m,测试路段长度200米。
(3)气候条件试验应避免在雨雾天进行,气压在99.3kPa~120kPa;气温在0℃~35℃;风速小于5m/s;相对湿度小于95%。
三、实验仪器汽车道路试验仪、非接触式车速测定仪、真空吸盘支架、综合气象观察仪、笔记本电脑、待测车辆、踏板制动力测定仪、减速度仪、压力表、制动器温度测定仪、制动踏板开关、侧向加速度传感器三、制动试验的主要内容(1)磨合试验1)磨合前的检查试验。
首先检查仪表及汽车的技术状况。
制动初速度为30km/h,保持制动减速度为3m/s2或保持相应的踏板力、管路压力值,直至车辆完全停止。
制动间隔为1.6km,制动次数不超过10次,记录管路压力和踏板力、减速度、制动初温。
驾驶员根据仪表显示的速度和减速度,按规定操作。
2)磨合前的效能试验。
试验在汽车空载和满载两种工况下进行。
制动初速度为30km/h和50km/h,对于最高车速大于lOOkm/h的汽车增加初速度80km/h的制动效能试验。
每次制动前制动器的初始温度不超过90℃,离合器断开,制动到汽车完全停止。
对每种初速度,制动减速度从1.5m/s2,以1m/s2为间隔,逐步提高踏板力,每种初速度至少测5点,往返各进行一次,总计不超过40次(或60次)制动。
3)磨合试验。
汽车满载且不脱开发动机的情况下,按下表提供的规范进行试验:在制动过程中,记录第1次,以后每25次制动,记录1次制动减速度、制动踏板力、制动管路压力及制动器初始温度。
由于整车制动效能的发挥与地面制动力利用的程度有关,制动要在产生最大减速度,并且不失去汽车方向控制的条件下,求得汽车的最大制动效能。
对汽车制动效能进行评判时,只要能在空载和满载的任意一种制动强度下,满足制动距离和减速度规定值的要求,就认为符合标准的要求。
由于在制动过程中,虽然制动踏板力保持恒定,但减速度值仍有波动,有的差别还比较大,应记录减速度曲线中的初始值、中期值和终期值三点的减速度,以其算术平均值来判定制动性能是否合格。
(2)、制动距离测定试验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开始启动制动控制装置时起到车辆停止时车辆所驶过的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为规定的满载检验制动距离要求:进行此项制动性能检验时,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应符合以下要求:○1 满载检验时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额定工作气压液压制动系:踏板力,乘用车≤500N ;其他机动车≤700N○2 空载检验时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600KPa液压制动系:踏板力,乘用车≤400N ;其他机动车≤450N(3)制动减速度试验GB12676-1999定义的制动减速度为充分制动的平均减速度MFDD ,是采用ECE R13的规定,如图所示:制动减速度是制动时车速相对于时间的导数。
在持续制动阶段,若制动器最大制动力F max ,η尚未达到附着力F ϕ的值,且假设在制动过程中F max ,η不变,则汽车在此阶段内减速度j(m/s 2)为:G/g式中,G 为车身重量(N )汽车走过的距离s(m)为在持续制动阶段,由于轮胎与地面摩擦是轮胎温度升高,附着系数下降,所以F max ,η也将发生变化,在此阶段,汽车并不是匀减速度运动,用平均减速度(MFDD )来检测汽车的制动性能更能符合实际式中,MFDD 为充分发出平均减速度(m/s 2);ν为制动初速度(km/h );u b 为0.8ν时车辆的速度(km/h );u e 为1.0ν时车辆的速度(km/h );S b 为在速度ν和u b 之间车辆驶过的距离(m );S e 为在速度ν和u e 之间车辆驶过的距离(m ).显然,平均减速度越大,制动力越大,制动效果越好。
反之,如果平均减速度很小,则制动距离延长。
因此,采用平均减速度能有效评价汽车的制动效能。
汽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和制动稳定性应符(4)应急制动检验汽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进行应急制动性检验,其初速度进行应急制动性能“开始”按钮。
当车速达到初速度时(偏差不大于±3%),驾驶员迅速全力踩下制动踏板,作紧急制动直至停车,试验结束。
(5)驻车制动性能检测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车辆在坡度为20%、轮胎与路面见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少于5min。
对于允许挂接挂车的汽车,其驻车制动装置必须使汽车列车在满载状态下能停在坡度为12%的道路上。
检验时动操纵力应符合规定,即手操纵时,乘用车的允许操作力不应大于400N;,其他机动车的允许操作力不应大于600N;脚操纵时,乘用车的允许操作力不应大于500N,其他机动车的允许操作力不应大于700N。
五、试验方法和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一)试验设备及原理(1)测试仪的测速原理:综合测试仪主要由光电传感器和非接触测量仪组成。
光电传感器由光电头和照明光源组成,质量轻,体积小。
使用时将仪器安装在汽车外侧,镜头对准灯光照明的地面,汽车行驶时,地面沙石分布图案经光学系统成像并由特殊的硅光电探测器扫描,经光电转换和空间滤波后,传感器仅输出一随机窄带正弦波信号,信号的频率与车型速度成正比。
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TRF型带通跟踪滤波器滤波和整形后,转换为TTL 脉冲输出,每一脉冲严格对应地面走过的一段距离。
将输出信号经过计数和微机处理后就可实时显示车型速度,路程、加速度和经过时间。
(2)测试仪器的安装:使用时将非接触式光电传感器装到支架板上,在安装到车身或保险杠上,支架应有一定的强度,防止汽车运行时光电传感器有较大幅度前后振动,否则将混入附加信号影像测量精度。
固定底座距地面应为600mm 左右,镜头要正对地面。
旋转手柄调节镜筒高度,使镜头短距地面约为500mm,这样汽车在±100mm范围内颠簸是不影响测量精度,调节镜筒高度时还应调节镜筒方向,使标志白线对准汽车前进方向,对于出厂时标定好的光电探头,为使附加误差不超出0.2%,标志白线指向与前进方向交角的允许误差为±30 ,左右倾角允许误差为±10 ,对随意安装的光电探测头也可在验车时根据地面白线或其它标准进行临时标定。
照明灯出厂时已经调节好,一般无需变动。
非接触式测量仪直接放在被测车里,通过数据线与非接触式传感器相连。
(二)实验步骤1、试验场地准备2、试验车辆准备3、实验装备安装4、仪器设备校准和使用时的调整5、实际测试打开试验设备,驾驶员将实验车辆加速到30km/h以上,观察显示器,并将车辆慢慢稳定到实验要求的车速。
根据实验要求控制车辆,在测试前先打开测试软件,软件可自动进行测量,并保存,软件可导出试验全部数据和各个实验过程曲线6、汽车满载和空载分别试验5次通过路试我们可以看到其有很多优点:(1)直观、简捷,能真实地反映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的动态制动性能,如轴荷转移的影响等。
其结果可信度强,误判可能性小,所以路试法一直被作为评判车辆制动性能优劣的最权威的实验法。
(2)能综合反映车辆其它系统的结构性能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如转向机构、悬架系统对制动方向稳定性的影响等。
(3)不需要大型设备和厂房,不要大量的一次性投资(4)不受车型的限制但路试也有其缺点:(1) 只能反映整车的制动性能,而对于各轮的制动状态及制动力的分配只能通过托印长度等作出定性分析,难以取得定量数据。
(2) 路试处道路条件外还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南方的梅雨季节,试验工作难以按计划进行。
(3) 消耗燃料、磨损轮胎,紧急制动不仅对车辆机件有损害,而且易引发伤害事故。
(4) 对于不了解制动性能的汽车,谁也不敢在每小时30公里的车速下进行紧急制动,一般每次路试前,先要在较低车速下试几下刹车,只有确信该车制动性能没大问题时,才敢进行正式路试,因此,路试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总结分析:路试制动性能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快速分析汽车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好地为车辆安全技术性能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但是,要充分运用好此项检测技术,还必须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已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影响路试检验汽车制动性能的因素有很多 ,因此, 对用便携式路试仪进行检验时遇到的具体问题应加以具体分析,找出影响路试检验制动性能的内在因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针对性地解决, 才能使检测结果更具有公正性、科学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