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血管病(张宝荣 )
脑脊液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

张 宝华 ,主 要 从 事神 经 干
细胞分 化研 究 。
3提 供 临床 应用 的价值 :寻求 一种 疗效 好 ,不 良反应 少 ,易被 患者接 受 的移植 途径 是迫 切 需要解 决 的 问题 , 经脑 脊液 循环 移植 细胞 ,尤 其是 蛛 网膜下 腔注 射 的方式 便于 临床 应用 , 尚需更 多基础 和 实验研 究验 证 。
中国组织 工程研 究
第 1 8眷 第 6期
2 0 1 4— 0 2—0 5出版
www. CRT ER . o t g
Ch i n e s e J o u na r l o f T i s s u e En g me e in f g Res e ar c h F e br u a r y 5 , 2 01 4 V o 1 . 7 8 , No . 6
关键 词 : 干细 瞻 :享 申 经于 细咆 :细咆 移植 : 室 :弦脊 液 :移植 途径 : 中枢神 经系 统者 :顾 平 ,硕 士 生 导 师 ,河 北 医科 大 学 第一 医 院 ,老年 病科 ,神 经 内 科 , 河北省 脑 老 化 与认 知 神 经科 学 重 点 实验 室 ,河 北省 石 家庄 市 0 5 0 0 3 1
9 7 4 . 9 7 8 .
Zh a ng Ba o - h u a. Dep a r t me nt o f Ge r on t ol o gy F i r s t Af il f i a t e d Hos p i t aI of Heb ei Med i eI c
Zh a n g B a o . h u a 2 Qi u F u . c h e n g 。 。 2D o n g Ci 。 。 Ha n Ru i 3 Zh a n g Yo n g — z h i 。 , ’ L i u Hu i - mi a o。 ’ 。 ,
脊髓血管病知识百科

脊髓血管病知识百科脊髓血管病知识百科脊髓血管病如同脑血管病一样,可分为缺血性及出血性脊髓血管病两种类型,由于脊髓的结构紧密,体积小而无缓冲余地,即使是较小的病损,也可造成严重症状。
下面店铺整理了脊髓血管病知识百科,欢迎参考。
【概述】脊髓血管病系由供应脊髓的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
颈段脊髓的血液供来自椎动脉,两侧椎动脉汇合成脊髓前动脉下行。
胸段脊髓前动脉下行。
胸段脊髓由肋间动脉供应。
下胸段和腰段脊髓由主动脉降支和髂内动脉分枝供应。
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腹侧2/3,脊髓后动脉供脊髓背侧1/3区域,侧面由脊髓环动脉供应。
脊髓胸2~4为颈段椎动脉与胸段脊髓相接之处,血供较差。
【诊断】脊髓增强CT,MRI和脊髓动脉数字减影造影(DSA)为本病明确诊断的必要证据。
脊髓血管畸形者常因反复发作病史需与椎间盘突出,多发性硬化和脊蛛网膜炎等相鉴别。
脊髓TIA者借助每次发作部位固定,症状类似等特点为多发性硬化相鉴别。
【治疗措施】脊髓血管畸形者应视畸形大小和分布范围选择导管介入治疗或手术切除治疗之。
后遗截瘫病者按脊髓炎恢复期办法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
【病因学】脊髓缺血性血管病多由节段性动脉闭塞引起。
如远端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栓形成。
夹层动脉瘤引起的肋间动脉或腰动脉闭塞,胸腔或脊柱手术,颈椎病,椎管内注射药物,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并发症。
此外心肌梗塞、心脏停搏引起的灌注压降低也是造成脊髓缺血的原因之一。
脊髓出血性血管病按其部位分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和脊髓内出血。
病因有外伤、脊髓血管畸形、血液病、肿瘤继发出血等。
脊髓血管畸形最多见为蔓状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
多位于胸腰段脊髓的后方,它可压迫脊髓或出血而引起症状。
【临床表现】缺血性脊髓病中最常见者表现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和脊髓后动脉综合征。
脊髓前动脉闭塞引起突然起病的'神经根性疼痛,并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发展至顶峰,出现病变以下的肢体瘫痪;表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病损以下痛、温觉缺失而位置震动觉存在。
脊髓血管畸形病人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

脊髓血管畸形病人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一、脊髓血管畸形的基础知识什么是脊髓血管畸形?答: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种少见病,是指脊髓血管先天发育异常形成的血管病变。
它不包括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血管网状细胞瘤)等血管性肿瘤。
硬脊膜动、静脉瘘(AVF)病人中,大多数为男性,发病在40岁以上,而硬脊膜下血管畸形,男女有相似的发病率,10~30岁为发病高峰。
脊髓血管畸形的发病机制是什么?答: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种脊髓血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常引起脊髓梗死或椎管内出血,出现脊髓神经损害症状,脊髓血管畸形导致脊髓损害,有盗血、压迫、脊髓静脉高压及脊髓缺血等症状。
盗血是因为脊髓供血动脉与异常血管连通,致使脊髓供血被异常血管偷走而引起脊髓缺血损害。
压迫是匍匐于脊髓表面异常粗大、扭曲的血管团对脊髓造成的持久性机械性压迫,使脊髓直接遭受损害。
脊髓静脉高压是由于异常的血管内大量血液注入静脉内时静脉压力增高,动静脉压差减小,导致脊髓内血流灌注减少,造成脊髓长期缺血、缺氧而使脊髓变性、坏死。
脊髓缺血是因为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经多次轻微的脊椎管内出血,导致脊髓粘连性蛛网膜炎和瘢痕形成,而引起继发性脊髓缺血、坏死。
脊髓血管畸形的病人有哪些症状?答:最常见的表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脊髓出血。
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腰痛或神经根性疼痛,感觉运动障碍,常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有时还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
(1)神经根性疼痛:在病变所在神经根分布区有放射性痛,如颈、背、腰或双下肢放射痛。
体位改变可诱发疼痛,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疼痛可影响两个以上神经根分布区。
(2)进行性神经根和脊髓功能障碍: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如肌力弱、间歇性跛行、感觉减退或消失,大小便失禁等。
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跛行,病人在行走一段距离后感到肌力弱、疼痛,休息后症状消失,再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反复。
(3)急性出血:突然出现剧烈神经根性疼痛、四肢瘫或截瘫,血液可逆流入颅,产生头痛、呕吐或抽搐,可有意识障碍。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诊治进展

348虫堡耋生医堂盘查!!!!至!旦笙!!鲞笙!塑g!i!』鱼!!堕!!垒£型!塑!!Y!!:!!:塑!:!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诊治进展刘运海曾凤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随着PCI相关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对PCI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际上已经用PCI(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取代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
其定义很明确,就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TIA和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和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
PCI常见于中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有20%是由PCI引起。
正确认识PCI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0世纪80年代后,对PCI的病因有了新的认识。
病因主要为:(1)动脉粥样硬化为PCI的主要病因,椎动脉起始部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部位;其次是椎动脉第2段(即穿过横突孔部分)及其与基底动脉起始部的连接处。
(2)栓塞也是引起PCI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栓子并非来源于椎动脉本身,可能来源于心房血栓、心脏瓣膜的赘生物、病变心肌的附壁血栓、心房黏液瘤及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
(3)脂肪透明变性,这种病变可引起血管壁结构破坏,其机制是黏膜下脂肪沉积使血管壁增粗和动脉瘤样扩张,导致管腔结构破坏、闭塞和远端缺血。
大多数缺血病变较小,形态为圆形,又称为腔隙性梗死,约占后循环梗死的14%,脂肪透明变性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与大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无相关性。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09.04.030作者单位: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湖南省脑血管病研究中心通信作者:刘运海.Email:xyzengfeng@163.tom・继续教育园:t-tg・(4)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椎动脉起始部之前的锁骨下动脉闭塞造成椎动脉血液向锁骨下动脉逆向分流,脑循环血液大量逆向分流可以诱发PCI。
脊髓血管病护理查房课件

针对患者的职业需求,进行特定的训练和指导,以最大程度地恢复 工作能力。
言语疗法
针对患者言语表达和理解能力的障碍,进行语言训练和交流能力提 升。
自我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健康生活方式
01
保持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作息,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
情绪管理
02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可采
现状
脊髓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如早期诊断困 难、治疗效果不稳定等。
02 脊髓血管病的症 状与诊断
症状表现与特点
01
02
03
急性脊髓缺血
突发肢体麻木、力,甚 至瘫痪,伴随剧烈疼痛, 进展迅速。
脊髓血管畸形
缓慢进展的肢体麻木、无 力,伴随肌肉萎缩和营养 不良。
诊断方法和标准
急性脊髓缺血
MRI显示脊髓信号改变, 血管造影可发现血栓形成 或栓塞。
脊髓出血
MRI显示脊髓信号改变, 血液检查可见高血糖、高 尿素氮等。
脊髓血管畸形
MRI显示脊髓内血管畸形 ,血管造影可见异常血管 团。
鉴别诊断与排除
急性脊髓炎
无明确诱因,发病前有感染史或 预防接种史,起病急骤,有发热
社会关系
了解患者的工作、社交关系等社 会支持系统,评估其对患者的支
持和帮助程度。
文化背景
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和信仰,评 估其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
04 脊髓血管病的护 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 空气流通,光线适宜。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 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护理。
脊髓血管病讲课PPT课件

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对于脊髓 血管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 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脊髓血管病的诊疗进展
诊疗现状和问题
诊疗技术:目前 脊髓血管病的诊 疗技术包括影像 学检查、神经电 生理检查和血管 检查等。
诊疗现状:目前 脊髓血管病的诊 疗现状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和挑战, 如难以早期诊断、 误诊和漏诊率较 高等问题。
脊髓血管病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和适应症
手术治疗原则:解除压迫、恢复脊髓血液供应、稳定脊柱
适应症:脊髓血管畸形、脊髓硬膜动静脉瘘、脊髓髓内肿瘤等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
手术方法和操作流程
手术适应症:脊 髓血管畸形、脊 髓动脉瘤等
手术方法:显微 手术、血管内介 入治疗等
操作流程:麻醉 、体位、切口、 暴露病灶、进行 治疗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脊髓血管病患者可 能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 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者可导 致截瘫。
诊断方法:医生通常通过核磁 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 查来确诊脊髓血管病,同时结 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 综合评估。
诊断难点:由于脊髓血管病的 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症状多 样,因此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 多方面的因素,有时需要进行 长期的观察和治疗才能确诊。
顾能力。
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
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电刺激等,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和减轻疼痛。
职业疗法:通过训练日常生活技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和痉挛等症状,促进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变或压迫脊髓的情况,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 疗手段。
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价和展望
康复治疗对脊髓 血管病患者的疗 效评估标准,包 括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感觉 功能等方面。
缺血性脊髓血管病1例误诊经过

缺血性脊髓血管病1例误诊经过
杨立波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1997(012)006
【摘要】患者男,42岁.主因感冒后发热、心慌气短5天而来我院.既往有20年风心病、慢性房颤病史,5年慢性心衰病史,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由于未控制滴速,患者突然出现双下肢酸痛难忍,大小便失禁.查体:T38.6℃,脑神经未见异常,双上肢运动、感觉正常,双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低下,两腹股沟以下痛觉明显减退,深感觉、触觉消失,无病理反射.初诊为急性脊髓炎,腰穿查脑脊液压力1.47kPa(150mmH_2O),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因此否定了初诊,结合房颤病史及应用过量多巴酚丁胺,诊为脊髓动脉栓塞、脊前动脉综合征.给予抗凝治疗,1天后,患者双下肢肌力恢复为Ⅳ级,且无感觉平面.左大腿内侧有4cm×7cm范围青紫、肿胀,左小趾坏疽.由于患者肌力恢复较快,且无感觉障碍,仅有左下肢动脉栓塞的表现,结合病程,最后诊为主动脉闭塞综合征,给予抗凝及扩血管治疗,患者左腿内侧青紫消失,后转外科做左小趾切除术.
【总页数】1页(PF004)
【作者】杨立波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104
【相关文献】
1.讨论治疗脊髓缺血性血管病 [J], 钟福刚
2.200例缺血性脊髓血管病临床治疗研究 [J], 尚亚军
3.30例缺血性脊髓血管病临床分析 [J], 魏玲
4.30例缺血性脊髓血管病临床分析 [J], 魏玲
5.缺血性脊髓血管病48例临床分析 [J], 李冰;杨益民;刘春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髓血管病PPT课件

13
.
临床表现
(2)脊髓梗死 : 症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达到高峰。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前2/3区域,以中胸段或 下胸段多见,首症为病损水平部位根性痛或弥漫性 疼痛,起病期驰缓性瘫,休克期后痉挛性瘫;痛温 觉缺失而深感觉保留(后索未受累),尿便障碍较 明显。 脊髓后动脉综合征:极少,表现急性根痛,病变水 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和感觉性共济失调,痛温觉和肌 肉力保存,括约肌功能常不受影响; 中央动脉综合征:病变水平相应节段的下运动神经 元性瘫痪、肌张力减轻、肌萎缩,多无锥体束损害 和感觉障碍。
27
返回
.
参考文献
[1] .刘 磊 ,卢德宏,脊髓缺血性血管病临床病理学特点[J],中国卒中,2006 (1):69-17 [2] .丁 岩、李存江,脊髓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7,7 (12):953-954. [3] .陈红桃, 杨柯, 曹新生等, 浅析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MRI 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10,25( 7 ):40-742 [4] .刘 磊 ,卢德宏,脊髓缺血性血管病临床病理学特点[J],中国卒中,2006.王少 波 蔡钦林 党耕町 等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 21例报告 中华骨科杂志,1998, 鉴别诊断 18(7)405-407 [5] .刘 磊 ,卢德宏,脊髓缺血性血管病临床病理学特点[J],中国卒中,2006.张世 民 ,黎作旭,颈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 16例临床治疗与分析[J ], [6] . Murpgy MA ,Denton MJ ,Scott DF. eurogenic claudication sec2ondary to vascular disease[J ] . Aust N ZJ Surg , 1992 , 2 : 154~157. [7] .沈雪莉、柳忠兰、宋或琳等,脊髓血管病的临床与 MRI [J ],中风与神经疾 病杂志,1999 ,16 , 3 :189 [8] .麻桂霞、高春秀 、 张学红等,脊髓血管畸形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其应用价 值[J ],山西医药杂志,2008 ,37 (8 ):729-7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学特点(二)
髓周动静脉瘘4例。 普通MRI示T1WI等低和T2WI高信号,增 强示脊髓表面(蛛网膜下腔)绒毛点状 强化,DSA显示畸形血管团和蚓状提前 显影的回流静脉
影像学特点(三)
硬脊膜动静脉瘘3例。 1例普通MRI有异常血管流空信号,2例 增强后显示迂曲血管影。
临床特点(1)
髓周动静脉畸形4例。均以下肢麻木乏力缓慢 起病经脊髓血管造影明确。例6误诊为多发性 硬化1年2个月。例7按脊髓炎治疗3个月病情加 重,脊髓血管造影确诊。例8~9误诊为椎间盘 突出分别为1年和3个月,其中例9在椎间盘突 出内科治疗过程中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出现 截瘫,MRI与脊髓DSA得以明确。 硬脊膜动静脉瘘3例。例10慢性起病,例11~ 12为亚急性起病,例12突发腰背剧烈疼痛, MRI检查脊髓硬膜外血肿,急诊手术探查为硬 脊膜动静脉瘘。
脊髓动脉
起源:颈部椎动脉分支及甲状腺下动脉 的分支供应,在胸腰骶接受来自肋间,腰, 髂腰和骶外侧动脉的分支 根动脉:伴脊神经根经椎间孔进椎管,进椎 间孔后即分根前后动脉,分别与脊髓前后 动脉吻合构成脊髓冠状动脉环
脊髓静脉
脊髓静脉与动脉一样,也分脊髓前后和神 经根静脉.较动脉多,口径大,主要分布后面, 两侧最少 椎静脉丛向上与延髓静脉相通,在胸段 与胸腔内奇静脉及上腔静脉相通,而后 又与肺静脉有联系.在腹部与下腔静脉, 门静脉及盆腔静脉相连.
硬脊膜动静脉瘘
讨论
脊髓血管畸形临床表现因部位及分型不 同而多样,脑脊液寡克隆IgG指数亦有增 高,MRI检查有时无血管流空效应,就 可能误诊为多发性硬化 ;也有误诊为椎 间盘突出、脊髓肿瘤、脊髓炎。尤其在 早期更易误诊,本组病例有9例曾被误诊
脊髓血管造影评价(一)
造影剂的高渗和化学毒性可引起脊髓的 损伤,患者可能难以接受。如考虑脊髓 血管病变,首先行MRI增强扫描可发现 一部分普通MRI检查阴性病例。 MRI阳性而脊髓血管造影可有阴性。 Alleyne CH等报道了3例脊髓血管造影阴 性在手术探查中发现为硬脊膜动静脉瘘, 与我们发现病例9相符。
脊髓血管病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生 理基础
张宝荣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脊髓血管解剖
脊髓供血解剖
1.脊髓后动脉;2.后根动脉;
3.前根动脉;4.根动脉;
5.背侧肋间动脉支; 6.椎板前动脉;.7根动脉干; 8.主动脉;9.腰动脉; 10.脊髓前中央动脉.
脊髓动脉
左右椎动脉向上合基底动脉,向下构成脊 髓前动脉(起源于颅内部分,延髓的腹侧, 前正中沟); 脊髓后动脉(左右各一,起源于同侧椎动脉 颅内部分,后外侧沟,供应脊髓全长)
临床分型
髓内动静脉畸形 髓周动静脉瘘 硬脊膜动静脉瘘
髓内动静脉畸形
畸形团块位于或大部分位于脊髓实质内 最初症状间隙性无力
髓内动静脉畸形
II型髓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团样髓内动动静脉畸形,是由单根 或多根髓动脉供应的髓内团块样血管畸 形 血管团较局限,病理血管之间没有神经 组织,但与正常脊髓组织有一胶质细胞 相隔
III幼稚型动静脉畸形
脊髓内巨大而复杂的血管团,血供丰富 与正常组织没有界限,治疗困难
髓周动静脉瘘
脊髓外的软膜动脉与静脉的直接交通,常 常是脊髓前动脉或脊髓后动脉与相应的 静脉直接沟通 粗大静脉及静脉高压,病程可达2-25年 易误诊
髓周动静脉瘘示意图
髓周硬膜下动静脉瘘Leabharlann 病例8脊髓MRI和DSA图片
误诊原因(二)
本病可伴有蛛网膜粘连、肥厚,以及畸 形血管团的压迫,蛛网膜下腔呈不完全 或完全梗阻,可伴有脊髓中央管扩大, 我们发现有2例伴有脊髓中央管轻中度扩 大,对诊断有帮助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如 脑部影像检查无异常,也要高度警惕该 病
治疗(一)
脊髓血管畸形发病率较低,临床少见, 但其病变可由于压迫、盗血、出血和血 栓形成等使脊髓功能严重受损,出现截 瘫、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临床资料表 明经血管栓塞术、瘘口夹闭术和瘘口切 除术等可获得治愈或症状明显改善. 对儿童可阻碍生长发育,致残率极高 越早期治疗效果好
脊髓血管造影评价(二)
例7脊髓血管造影阴性,手术后才证实为 海绵丛血管瘤,故对临床表现及MRI检 查强烈提示血管病变而造影却阴性的有 必要手术探查以明确及早期治疗。 普通MRI可能阴性尤其低磁场,增强扫 描对发现低血流、低流速的小的扭曲的 血管影有帮助
影像学特点(一)
髓内血管畸形5例 2例普通MRI显示髓内畸形血管团的异常信号, T1WI和T2WI均呈等、高混杂信号并见流空效 应,1例见一个胸髓节段内分别为T1WI低和 T2WI高如炎性异常信号而下胸髓为出血灶 1例髓内呈梭形肿瘤样T1WI等和T2WI高信号。 3例MRI增强后出现条状迂曲血管影 1例行DSA检查,结果阴性。
临床特点(2)
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龄9-78岁,平均 44.1±20.9岁。脊髓血管造影(DSA)或手术 后证实髓内血管畸形5例,髓周动静脉畸形4例, 硬脊膜动静脉瘘3例。10例始于胸腰段,颈段2 例。均经脊髓MRI及增强检查:MRI检查发现7 例有血管流空,另5例增强后2例病灶内可见迂 曲血管影。5例行脊髓血管造影,其中4例发现 髓周动静脉畸形,1例阴性,手术后证实为髓 内海绵丛血管瘤。其中9例被误诊为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椎间盘突出、脊髓肿瘤等,误诊 时间为1至14个月。
脊髓供血动脉为骨性孔道入椎管腔,故 骨折,椎间盘突出可影响血供,脊髓前 动脉也可受后纵韧带钙化影响 脊髓对缺血较脑有耐受性:20-26min(dog) 能recovery 脊髓动脉硬化为脑动脉硬化1:100
脊髓缺血特点
下肢远端无力及间隙性跛行,休息后或 扩血管药用后好转. 脊髓前动脉: 颈部:疼痛在颈或肩部,痛温觉丧失但深感 觉保存.腰段无感觉分离
普通MRI T2WI示 髓内异常高信号
增强MRI见串珠 状血管信号 DSA见畸形血管团
病例7MRI图
硬脊膜动静脉瘘
病理基础:硬脊膜接近神经根地方的动静脉直 接交通,其瘘口位于硬脊膜内和硬脊膜内、外 层之间,常靠近椎间孔的神经根,是根动脉的硬 脊膜支与根髓静脉之间的直接交通 占所有脊髓血管畸形的80%,40岁以上多发。 主要临床症状源于脊髓静脉高压引起的脊髓水 肿和坏死
误诊原因分析
临床较少见,认识不够; 因病变部位和分型不同起病症状、临床 表现多样; 临床定位错误或未行MRI增强扫描; MRI亦存在假阴性。
误诊原因(一)
认识不够,起病症状不典型,如亚急性 或慢性起病,如以腰背部双下肢麻木不 适、乏力为首发症状占70%,均被误诊, 误诊最短1个月,最长达14个月 没有行MRI增强扫描也是误诊原因,如 其中4例普通MRI脊髓无异常,MRI增强 就发现2例畸形血管
脊髓供血特点
节段性,颈到圆锥有别6-8根髓动脉,侧支丰富 较脑组织不易缺血,两个分水岭区:T4与L2. 根髓动脉起源于肋间动脉与腰动脉(主动脉:低 BP)
胸腔\腹腔大动脉与压力变化影响供血,静脉 回流到胸腔,但缺乏静脉瓣,故胸腹腔炎症, 肿瘤易入椎静脉丛并受胸腹腔压力变化影响
脊髓供血特点
脊髓血管病病理基础
缺血:盗血,静脉高压 压迫:扩张的引流静脉或动静脉畸形血 管团或海绵状血管瘤,脊髓对压迫敏感 出血:硬脊膜外(下)血肿,SAH 血栓形成
脊髓血管畸形分类
影像学和手术分型 临床分型
影像学和手术分型:
I型硬脊膜动静脉畸形 II型髓内动静脉畸形 III幼稚型动静脉畸形 IV型髓周动静脉瘘(IVa型,单滋养血管, 低血流量 ; IVb型,多滋养血管,高血 流量 ; IVc型,多滋养血管,高血流量 及团块样引流静脉)
治疗(二)
4例行脊髓血管畸形栓塞术,5例行动静 脉畸形瘘口夹闭术,1例行血肿清除+动 静脉畸形瘘口夹闭术,得到不同程度好 转或治愈 2例保守治疗好转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