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_1
[数学家的小故事三篇]数学家故事5篇
![[数学家的小故事三篇]数学家故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da246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3.png)
[数学家的小故事三篇]数学家故事5篇数学家故事篇一: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陈景润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着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
”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因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
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家故事篇二:名人故事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高斯简介: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1796年的一天,德国歌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华罗庚是一名数学家,他的故事我想大家应该不怎么了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有所帮助!数学家华罗庚故事1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
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
回家后,又开始计算起数学题来……数学家华罗庚故事2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一流数学家。
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科学家的名人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名人故事
以下是几个中国科学家的名人故事:
1.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数学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华氏定理”,解决了数学领域的一个难题。
据说,华罗庚在年轻时曾因为贫困而辍学,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一直自学并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2.钱学森: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曾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领导中国的导弹研制工作,并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钱学森在年轻时曾留学美国,但他在美国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最终决定回到中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杨振宁:杨振宁是中国物理学家,他与李政道一起提出了“杨-李定理”,揭示了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杨振宁在年轻时曾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但他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决定回到中国,为祖国的物理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屠呦呦:屠呦呦是中国药学家,她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屠呦呦在年轻时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她经过多年的研究,最终发现了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些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于科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们的成就不仅为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世界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数学家的故事50字6个

数学家的故事50字6个数学家的故事50字6个故事一: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小时候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
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
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了一跳。
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
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
故事二: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四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提出,蜂窝的优美形状,是自然界最有效劳动的代表。
他猜想,人们所见到的、截面呈六边形的蜂窝,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造成的。
他的这一猜想称为“蜂窝猜想”,但这一猜想一直没有人能证明。
故事三: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写的《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
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故事四:数学家鲁道夫的小故事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故事五: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故事六:哥德巴赫的故事哥德巴赫是一个德国数学家,生于1690年,从1725年起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
在彼得堡,哥德巴赫结识了大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交往达30多年。
他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
这成为数学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
数学家的名人故事(精选)

数学家的名人故事(精选)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下面是收集的数学家的名人故事(精选20篇),欢迎鉴赏。
老数学家苏步青的养生经蜚声国际数坛的老辈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百岁时还精神矍铄,思维清晰。
苏老九十岁高龄时,还着书立说,带研究生、每天工作约十小时左右,精力何等充沛!那么,当有人问他健康长寿之道,他总笑呵呵地回答说:“我不懂什么养生之道,只是平素生活有规律,并注意体育锻炼而已……”苏老的生活习惯,大致是这样的: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每晚睡眠六小时,白天午睡一小时。
早晨起身后,先在门前院子里,做一遍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约一刻钟;然后学习一小时,就进早膳。
下午工作完毕,坚持步行二至三公里,—雨天以上下楼梯替代。
数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
苏步青是浙江平阳人,出身农家,由于家境清寒,从小少吃缺穿,少年时代的苏步青,又瘦又小,身体并不怎么健康。
小学毕业后,读了二年中学,十七岁东渡日本,进帝国大学专攻数学。
在异国他乡,苏步青一住十二年。
在这期间,他逐渐爱上了体育,兴趣广泛,划船、溜冰、网球、骑自行车、开摩托车,样样都能漂亮地玩上几手。
当时,苏步青还是帝国大学网球队和划船队的主力队员之一数十年来,由于坚持体育锻炼,苏步青身体素质极好。
就是到了耄耋之年,上五、六层楼梯,依然不甚气喘,嘴里的牙齿,也与壮年时相仿。
九十岁那年的夏秋之际,他还蛮轻松地登上安徽黄山,游览休养。
一路足力之健,令人羡慕与钦佩。
人,总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的。
但是,如何才能达到此目的呢?苏老认为,除上述体育锻炼外,精神保健也是至关重要的。
苏老性格开朗,说话幽默,不管是与人谈话还是作报告,常常可以听到他的笑声,他经常讲:“少积忧虑的人,才能健康长寿。
”他还讲:为人在世,应该豁达大度,胸怀坦荡,凡事想得开,放得下。
再者,人要多动,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要多找事情做。
数学家的故事左右

数学家的故事左右数学家的故事100字左右(精选14篇)很多著名的数学家都有他们的自己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他们人生珍贵的财富,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数学家的故事,欢迎阅读。
数学家的故事左右篇1数学家陈景润在大学读书时,生活极为简朴,他始终穿着一件黑色的学生装。
由于家境贫寒,他经常一天吃两顿饭,为的是把省下的钱用来买书。
他说:“饭可以不吃,书不可以不念。
”他平时不看电影,不随便和人闲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
那时,宿舍有按时熄灯的制度,他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便把头埋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进军“哥德巴赫猜想”时,他居住在6平方米的.小屋里,演算全靠自己笔算。
他演算的手稿有几麻袋。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十年过去了,陈景润在1966年终于攻克了“(1+2)”这个堡垒。
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把陈景润的发现誉为“陈氏定理”,说它是“筛法”的“光辉顶点”。
一位英国数学家写信称赞他:“您,移动了群山!”数学家的故事左右篇2高斯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小学时计算1+2+3++100的值。
当时高斯上小学,老师在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叫大家算。
那个老师以为至少要20分钟以后才会有答案,正想休息一下,谁知屁股还没坐稳高斯就说算出来了。
老师很惊讶,问他怎么算的,他就说先算1+100=101,2+99=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因此结果是5050。
还有一个故事,是高斯19岁的时候,本来他打算学法律的,结果不经意间解决了一个2000年的.数学难题,那就是只用直尺和圆规17等分圆周。
高斯还证明了当且仅当N=2^(2^n)+1时,能够用尺规N等分圆周。
从此高斯对数学的兴趣大增,并走上了数学研究的道路,成了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家的故事左右篇3欧拉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城,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数学,不满10岁就开始自学《代数学》。
这本书连他的几位老师都没读过,可小欧拉却读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事后再向别人请教。
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实用5篇

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实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实用5篇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 1XXX成立的消息传到XX,他喜泪沾裳。
中国数学名人故事5篇

中国数学名人故事5篇数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是数学名人的故事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名人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名人故事(一)陈景润特别喜欢读书,一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
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
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
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
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
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
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
现在,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天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
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
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可是没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
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
可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
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
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
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
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
我国从古至今有很多位数学家,下面有YJBYS小编整理的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
老数学家苏步青的养生经
蜚声国际数坛的老辈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百岁时还精神矍铄,思维清晰。
苏老九十岁高龄时,还着书立说,带研究生、每天工作约十小时左右,精力何等充沛!那么,当有人问他健康长寿之道,他总笑呵呵地回答说:“我不懂什么养生之道,只是平素生活有规律,并注意体育锻炼而已……”
苏老的生活习惯,大致是这样的:
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每晚睡眠六小时,白天午睡一小时。
早晨起身后,先在门前院子里,做一遍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约一刻钟;然后学习一小时,就进早膳。
下午工作完毕,坚持步
行二至三公里———雨天以上下楼梯替代。
数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
苏步青是浙江平阳人,出身农家,由于家境清寒,从小少吃缺穿,少年时代的苏步青,又瘦又小,身体并不怎么健康。
小学毕业后,读了二年中学,十七岁东渡日本,进帝国大学专攻数学。
在异国他乡,苏步青一住十二年。
在这期间,他逐渐爱上了体育,兴趣广泛,划船、溜冰、网球、骑自行车、开摩托车,样样都能漂亮地玩上几手。
当时,苏步青还是帝国大学网球队和划船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数十年来,由于坚持体育锻炼,苏步青身体素质极好。
就是到了耄耋之年,上五、六层楼梯,依然不甚气喘,嘴里的牙齿,也与壮年时相仿。
九十岁那年的夏秋之际,他还蛮轻松地登上安徽黄山,游览休养。
一路足力之健,令人羡慕与钦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