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肌钙蛋白T
高敏肌钙蛋白T在急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意义

c o n t a i n i n g 5 6 c a s e s wi t h a c u t e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4 7 c a s e s wi t h u n s t a b l e a n g i n a p e c t o r i s ,a n d 4 3 c a s e s o f 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1 .S e r u m s a mp l e s we r e t a k e n a n d h s — T n T ,CK a n d CKM B we r e d e t e c t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 Th e S e c o n d Af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Gu a n g z h o u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Gu a n g d o n g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2 6 0 , Ch i n a ; 3 . De p a r t me n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 Gu a n g d o n g Ac a d e my o f Me d i c a l
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TNT)测定

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TNT)测定
一、检测原理
用电化学发光技术的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检测原理:第一次孵育:50ul样品,生物素化的单克隆hs-TNT特异性抗体以及钌复合物标记的单克隆hs-TNT抗体一起孵育,形成抗原抗体夹心复合物。
第二次孵育:添加包被链酶亲和素的磁珠微粒进行孵育,复合体与磁珠通过生物素和链酶素作用结合。
将反应液吸入测量池中,通过电磁作用将磁珠吸附在电极表面,未与磁珠结合的物质通过Procell被去除,给电极加一定的电压,使复合物化学法光,并通过电倍增器测量发光强度,仪器自动通过校准曲线计算得到hs-TNT浓度。
二、参考区间
血清、血浆:>0.014ug/L
三、临床意义
1、肌钙蛋白仅存在于心肌细胞中是心肌特异性最高的心肌酶。
2、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坏死的标记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
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3、肌钙蛋白升高的主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梗死严重的心力衰竭,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胸外按压、电复律、结缔组织病等
4、肌钙蛋白一般在发病后3-4小时后开始升高,10-24小时可以达到峰值,在7-10天内恢复正常
5、临床检验常用的指标是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
高敏肌钙蛋白t偏高的原因

高敏肌钙蛋白t偏高的原因
嘿,高敏肌钙蛋白T 偏高的原因啊,那咱就来唠唠。
这高敏肌钙蛋白T 偏高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心肌受损。
比如说心脏病发作啦,心肌梗死啦,这时候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就会释放出肌钙蛋白T,那检测出来的值就会偏高。
“哎呀,这可不得了。
”就好像一个工厂里的机器坏了,零件就会掉出来,肌钙蛋白T 就像是从受损心肌细胞里掉出来的“零件”。
还有啊,心肌炎也可能导致高敏肌钙蛋白T 偏高。
心肌炎就是心肌发炎了,炎症会让心肌细胞也出问题,从而释放出肌钙蛋白T。
“嘿,这也不好啊。
”
另外呢,剧烈运动过后也可能会偏高。
你想啊,剧烈运动的时候心脏负担重,可能会对心肌有点小损伤,这时候肌钙蛋白T 也可能会升高一点。
不过一般升高得不是很多,休息一段时间可能就恢复正常了。
“哎呀,这可得注意。
”
再有就是肾功能不好的时候,也可能影响肌钙蛋白T 的代谢,导致它在血液里的含量偏高。
“嘿,这可麻烦了。
”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我有个叔叔,有一天突然觉得胸口疼,去医院一检查,高敏肌钙蛋白T 偏高。
医生赶紧给他做了各种检查,最后发现是心肌梗死。
医生马上给他治疗,还好发现得及时,救回了一条命。
“哈哈,这高敏肌钙蛋白T 偏高可不是小事,得赶紧找原因。
”
总之呢,高敏肌钙蛋白T 偏高可能是因为心肌受损、心肌炎、剧烈运动、肾功能不好等原因。
要是发现偏高了,就得赶紧去医院,让医生帮忙查查到底是咋回事。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对儿童常见病心肌损伤评估的价值

文章编号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4 ) 1 0 — 1 3 5 5 — 0 2
儿 童 由于 免 疫 功 能 不 成 熟 , 抗 感 染 能 力 比成 人 低 下 , 因 而 易患 急性 感 染 性 疾 病 , 且感染 易扩 做而发 生各种 并发症 , 甚 至
国际检验 医学杂 志 2 0 1 4 年 5月第 3 5卷 第 J ( ) 期
I n t J I l b Me d , M a y 2 0 1 4 , V o 1 . 3 5 , N o . 1 0
・
经 验交 流 ・
高敏 心 肌 肌 钙 蛋 白 T对 儿 童 常见 病 心 肌 损伤 评 估 的价 值
组儿童血 清 h s — c T n T、 C K — MB ma s s 浓度 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O . 0 5 ) 。 急 性 胃肠 炎组 、 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组 、 肺 炎 组 和 对 照 组 儿童血清 h s — c T n T、 c K— MB ma s s 浓度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败 血 症 组 儿 童 血 清 h s — c Tn T、 C K— MB ma s s浓 度 均 高 于 对
MBma s s  ̄5 . 0 4 n g / m! 为 阳 性 。
1 . 4 统 计 学 处 理 采 用 S P S S I 8 . 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由
发生 败血症 , 导致 多器 官 功 能 衰 竭 , 累及 心 脏 时 , 少 数 重 症 者 可 发生严重心律紊乱 、 心源 性休 克, 甚 至猝死 。儿童往往 不 能 自 诉病 情 , 导致 l 临床 诊 断 困难 , 易误 诊, 寻找敏感性 高 、 特 异 性 好 的 实 验 事 指 标 以评 估 心 肌 损 伤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心 肌 肌 钙 蛋 白 T( c a r d i a c t r o p o n i n T, c T n T) 足 公认 的心 肌损伤 标志 物 , 虽 内有较多应用于心肌损 伤的报道 , 但 多 限 于 使 用 不 敏 感 的方 法 或 定 性 研 究 , 高敏 c Tn T( h i g h s e n s i t i v e c T n T, h s — c T n T) 为 近 年来 应 用 于 l 临床 的 高敏 感 性 的 心 肌 损 伤 标 志 物 , 本研 究 通 过对 6 7例 败 血症 , 5 4例 急 性 胃肠 炎 , 5 3例 急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 5 o 例 肺炎患者及 6 1例 健 康 者 血 清 h s — c Tn T、 肌 酸 激 酶 M B型
高敏肌钙蛋白数值参考区间

高敏肌钙蛋白数值参考区间高敏肌钙蛋白(HighSensitiveTroponinI,hs-TnI)是一种新型的心肌损伤检测标志物,用于指导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心肌损伤的早期检测,高敏肌钙蛋白水平的计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建立起适合不同测试队列和年龄组别的高敏肌钙蛋白数值参考区间是必要的。
一般而言,高敏肌钙蛋白数值参考区间是根据研究发现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其他指标而确定的,以确定检测标志物水平是否高于正常范围,从而判断出病人是否患有心肌损伤病症。
近年来,建立高敏肌钙蛋白数值参考区间的研究非常活跃,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数值参考区间也不尽相同。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无心脏病史的成年人中,有77%个人的高敏TnI水平低于0.01 ng / ml(即低于参考区间上限)。
然而,在接受心脏磁共振检查的危重患者中,有96.7%的患者的高敏TnI水平高于0.03 ng / ml,并且在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高敏TnI水平的上限为0.2 ng/ml。
这表明,在无心脏病史的成年人和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参考区间差异。
此外,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高敏肌钙蛋白数值参考区间。
比如,在儿童中,高敏肌钙蛋白水平正常范围介于0.01 ng/ml 和0.05 ng/ml之间,而在成人中,正常范围则介于0.01 ng/ml至0.2 ng/ml之间。
另外,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在夜间会有一定的上升,所以在高敏肌钙蛋白测试之前,需要控制检测时间,以准确确定参考区间。
除了上述参考区间,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高敏肌钙蛋白水平,比如慢性疾病、药物使用等。
在检测高敏肌钙蛋白水平时,医生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以便准确判断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
综上所述,高敏肌钙蛋白数值参考区间的建立是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它是根据研究发现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其他指标确定的,并且还受到患者年龄、慢性疾病、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为了准确确定参考区间,医生和科学家也需要控制检测时间。
高敏肌钙蛋白定义

高敏肌钙蛋白定义
高敏肌钙蛋白(High 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简称hs-cTn)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主要用于检测心肌损伤。
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会释放出hs-cTn进入血液,因此通过检测血液中hs-cTn的浓度,可以判断心肌是否受到损伤。
hs-cTn的检测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可以检测到非常低的浓度,从而更早、更准确地发现心肌损伤。
因此,hs-cTn被广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如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风险评估。
hs-cTn包括三种类型:cTnT(肌钙蛋白T)、cTnI(肌钙蛋白I)和cTnC(肌钙蛋白C)。
它们都是心肌细胞特有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的浓度非常低。
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这些蛋白质会被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导致血液中hs-cTn的浓度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hs-cTn是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但它并不能确定损伤的原因。
因此,hs-cTn的检测结果需要与其他临床信息相结合,以确定损伤的原因和适当的治疗方案。
高敏肌钙蛋白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义

高敏肌钙蛋白 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义【摘要】目的:分析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与慢性心衰的相关性及其在急性心梗鉴别中的作用。
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接收的健康体检者、慢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梗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其hs-cTnT水平;并结合心衰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Ⅱ级、>Ⅱ级),对比其hs-cTn T水平。
结果:经统计,心梗组hs-cTnT水平显著高于心衰组与健康组,且心衰组hs-cTn T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组;同时,心衰组心功能>Ⅱ级者hs-cTnT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
结论:hs-cTnT可作为慢性心衰病情及预后评估的特异性指标,同时其对于急性心梗诊断也有一定辅助价值。
【关键词】高敏肌钙蛋白T;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鉴别在临床上,慢性心衰与急性心梗均为常见心脏疾病,且存在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
长期以来的临床实践显示,针对上述两种病症及早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
对此,深入探析辅助病症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有效指标意义重大。
故此次研究主要分析hs-cTn T在相关疾病发展及病症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接收的健康体检者、慢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梗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健康组男女比为17/13,年龄41-72岁(56.21±3.46);心衰组男女比为16/14;年龄43-74岁(56.78±3.91);心梗组男女比为17/13;年龄44-75岁(56.89±4.02)。
对比三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为三组研究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而在血清分离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清hs-cTnT水平进行检测。
应用NYHA心功能分级对心衰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估,分级标准如下:Ⅰ级:存在心脏病,但可正常进行体力活动;Ⅱ级:轻度体力活动受限,活动后有心悸、气喘表现;Ⅲ级:活动受限,明显,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发气喘心悸;Ⅳ级:休息时即出现心衰症状。
高敏肌钙蛋白t

高敏肌钙蛋白t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的穿的都有所提高,人体体内的病症也跟着增多了,比如说心绞痛或是心肌梗这些疾病,随着社会的科学家也发展研发出很多新型的仪器来治疗这些疾病,那就是高敏肌钙蛋白t,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避免这些疾病,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高敏肌钙蛋白T定标液,产品有效期:2-8℃保存,有效期18个月。
生产国(中文)德国,产品名称(中文)高敏肌钙蛋白T定标液。
肌钙蛋白,由T、C、I三亚基构成,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
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小时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6-10天。
肌钙蛋白I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所以肌钙蛋白T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
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在诸多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生化指标中,CK-MB(血清心肌酶曾一度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已广泛应用多年.随着对心肌肌钙蛋白深入研究,无论是对心肌的特异性还是诊断敏感性,CK-MB的地位都受到了严重挑战.肌钙蛋白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确定标志物,正逐步取代CK-MB成为AMI的诊断“金标准”.
肌钙蛋白T参考值0.02-0.13微克/L,大于0.2为临界值,大于0.5可以诊断为AMI。
肌钙蛋白I参考值小于0.2微克/L,大于1.5为临界值
指导意见:一般肌钙蛋白高于1.0以上才有临床意义,稍高不碍事,肌钙蛋白过高提示存在心肌坏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我科运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开展了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密度的高敏肌钙蛋白T(hs-cTn T)定量实验,其最低检测浓度只有0.003ng/ml,远低于99百分位值0.014 ng/ml,是目前灵敏度最佳cTn检测,hs-cTn T还可以实现对心脏轻度或轻微损伤的灵敏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高的诊断和预后价值。连续2个样本间的浓度变化或者围绕第99百分位值的浓度升高或降低都可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提供重要信息。而连续检测比单纯以参考人群确立的临界值更能有效评估cTn浓度水平,实现更快速、准确的分型。
改善预后评估
hs-cTnT检测不仅实现了对AMI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作为导致心血管损伤多种危险因子的最好标志物,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力衰竭及稳定型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对于部分患者而言,通过及早诊断并实施治疗和干预,能大大降低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节省总体医疗花费,有效提高生存率;而且,hs-cTn检测对于一般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也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对于缺血性肌钙蛋白的升高,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和非急性冠脉综合症两类情况进行考虑。急性冠脉综合症主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及急性ST抬高心梗(STMI)患者。
对于非缺血性肌钙蛋白升高的原因,主要为心力衰竭、肺栓塞、慢性肾功能不全、脓毒症及部分化学毒性相关心脏损伤。因此,应用肌钙蛋白诊断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和心肌梗死MI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症状病史或心电图变化或影像学变化)鉴别诊断,以准确解释肌钙蛋白升高的原因。
高敏肌钙蛋白T(hs-cTn T)临床意义
加入时间:2012-01-10
高敏肌钙蛋白的检测开启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新纪元
随着心脏生物标志物应用的不断发展,肌钙蛋白已成为诊断心肌梗死(MI)的首选标志物。肌钙蛋白的变化与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共同构成了心肌梗死诊断的基石。2012年,国际上充分肯定了高敏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鉴别的重要性。高敏肌钙蛋白检测以其最佳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更有效地运用高敏肌钙蛋白以快速早期诊断心肌梗死(AMI),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与预后评估,提高其诊断和预后价值,成为我国专家努力探索的问题。
诊断ACS的首选生物标志物
当cTn浓度高于健康人群参考范围上限的第99百分位值,且临床上具有缺血表现,或者有ECG的特征性改变,即可诊断为心肌梗死,这意味cTn已成为诊断ACS的首选生物标志物。
更快速的AMI早期诊断
对临床表现出急性胸痛的患者,医生需立即使用hs-cTn进行检测。患者就诊时首次hs-cTn检测值低于或等于参考范围上限,3小时后的hs-cTn检测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且升高的幅度大于参考范围上限的50%,可考虑为心肌坏死;若患者的初始hs-cTn检测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也需在3小时后重复检测hs-cTn。如果第二次检测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且升高幅度大于初始值的20%,也可考虑心肌坏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选择在6小时后进行第三次hs-cTn检测。同样,当6小时后的hs-cTn检测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且升高的幅度大于参考范围上限的50%或大于初始值的20%,可确诊为心肌坏死。
高敏肌钙蛋白临床应用与检测性能
肌钙蛋白是一种调节心肌收缩的蛋白质分子,心肌细胞损伤时,肌钙蛋白就很快被释放入血液,血中浓度会持续升高,一段较长时间内,有非常好的损伤特异性。由此,心肌肌钙蛋白(cTn)以其明显优于早期标志物如肌红蛋白、CK-MB等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成为目前诊断心肌梗死和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C)危险分层的主要依据之一。
以前,临床通常需要等待约6小时,以观察-cTn有意义的增高。如今采用hs-cTn检测,3小时后的检测值与6小时后的检测值一致,因此,就能帮助临床在3小时内就可以快速、准确诊断AMI。
更敏感的AMI鉴别诊断
作为反映心肌坏死的特异的、灵敏的生物标志物,除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和心肌梗死(MI)外,感染、炎症等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肌钙蛋白升高。
总结
随着各种hs-cTn定量检测系统的问世与临床应用,一方面为临床更早诊断AMI、识别更多处于疾病潜在危险的患者提供了依据,从而大大提高了AMI的检出率;同时,也使得分析评估健康人群cTn水平成为可能。由于hs-cTn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大大提高,有更多的患者以前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UA),现诊断为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便于临床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也使慢性结构性的心肌损伤诊断成为可能。随着其广泛深入的临床应用,今后应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缺少动态变化的hs-cTn值很可能反映慢性结构性心脏疾病。连续检测hs-cTn(间隔3—6小时)可有助于了解cTn释放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帮助鉴定患者究竟是急性心肌损伤(缺血所致),还是慢性损伤(心脏结构性病变和其他病变所致)。
实现早期ACS危险分层
根据肌钙蛋白检测以及病史、心电图等对ACS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对于肌钙蛋白升高的高风险患者,可采取早期介入治疗(如抗血小板、CAS血管造影和重建);对于风险较低的患者则可采取早期介入治疗或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