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游戏方案
儿童大班语言活动发展词汇量的趣味游戏

儿童大班语言活动发展词汇量的趣味游戏
1. 单词接龙游戏:老师给出一个单词,让每个学生接着说一个以上
一个单词结尾字母开头的新单词。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接着说“elephant”,然后是“tiger”等等。
2. 找同义词游戏:老师给出一个单词,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出这
个单词的同义词。
例如,给出“happy”,学生可以说“joyful”、“cheerful”等等。
3.词汇大比拼:分组比赛形式,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回答老师提
出的词汇问题。
正确回答的组获得相应积分,最终积分最高的组获胜。
4.词汇抢答:老师随机快速说出一个单词,第一个说出这个单词意义
的学生获得奖励。
5.词汇拼图游戏:将词汇绘制在卡片上并剪成碎片,让学生一起拼凑
正确的词汇,激发学生参与和合作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趣味游戏,可以提高儿童大班的语言活动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有助于拓展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方案(8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方案活动目标:1、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
3、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多引导幼儿多欣赏有关的文学作品。
物质准备:1、多媒体课件、下雨录音、音乐《动物狂想曲》2、创设诗歌的情境:提供荷花头饰、青蛙头饰、大荷叶、荷叶伞等活动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导语:(1)“下雨了,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躲雨吧!”(2)“青蛙们,雨停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二、谈话导入主题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三、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诗歌内容1、播放课件画面,幼儿观看。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提问:(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五、学习诗歌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分享创编内容。
5、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七、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下来,在区角活动时,说一说,演一演。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方案(二)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大胆推测、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10篇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10篇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而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
为了满足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需求,教师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教案,结合游戏和教学,激发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本文将为大班幼儿园教师分享十个有趣的语言游戏教案。
教案一:字母探险游戏目标:通过字母探险游戏,激发幼儿对字母的兴趣和认知。
游戏准备:教师将教室分成若干个区域,并将每个区域标上不同的字母。
游戏过程:1. 让孩子们四处探险,找到字母。
当他们找到一个字母时,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说出这个字母的名字和发音。
2. 找到全部字母后,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合唱唱字母歌曲,加深对字母的记忆。
教案二:单词卡片游戏游戏目标:通过单词卡片游戏,帮助孩子们学习并记忆词汇。
游戏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单词卡片,并将其随机分发给孩子们。
游戏过程:1. 孩子们需要根据自己手中的单词卡片找到与之相关的同义词、反义词或相关联的单词。
2. 孩子们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卡片来分享和介绍单词的意思和用法。
教案三:谜语大挑战游戏目标:通过解谜语,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准备: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谜语。
游戏过程:1. 孩子们依次回答谜语,如果能正确回答,教师可以给予奖励或表扬。
2.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理解程度和回答的正确率,逐渐增加谜语的难度。
教案四:形状寻觅游戏目标:通过形状寻觅游戏,培养孩子们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游戏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有趣的物品或图片,并将其遮蔽。
游戏过程:1. 孩子们需要观察教师给出的物品或图片的形状特征,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
2.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描述,逐渐展示出物品或图片,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认识形状。
教案五:词语接龙游戏目标:通过词语接龙游戏,提高孩子们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词语。
游戏过程:1. 孩子们需要依次说出与前一个词语相关的新词语。
2. 孩子们的词语应该与前一个词语的音、形、义或者拼写有关。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词语接龙》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词语接龙》教案3篇篇1活动目标:(1)掌握游戏玩法,能根据词语中的字进行接龙,丰富词汇量。
(2)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3)能根据词语中的字进行接龙,丰富词汇量。
会首尾相接的方法又快又准地进行词语接龙。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词语卡片若干指导要点:(1)教师出示一张词语卡片,请幼儿根据词语的第二个字进行组词,并把第二个词的卡片杰在第一张后面,依次接龙,引导幼儿发现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
(3)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游戏,要求幼儿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丰富幼儿的词汇。
(4)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今天我们的小朋友表现的棒极了,而且说了这么多的词语接龙,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好多这样词语可以玩这种接龙游戏,这就需要小朋友在平时多读书,多增加词汇量,就可以玩这种游戏了。
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一玩接龙游戏,看谁说的多。
篇2接龙是中国的传统经典优秀,我们的童年或许都有它的伴随,也在和它的互动中朦胧的了解了数字,接受了数的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幼小的我们或许都没感觉学数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乐此不疲。
我认为这样一种蕴含数的概念、给予孩子快乐学数的游戏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应该是适宜的,因为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学数学”……等等等等《纲要》新精神。
因此我从接龙游戏入手,以接龙游戏特点为切入口,设计了这样一次数学活动,尝试通过了解接龙、走进接龙、设计接龙等环节帮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国传统游戏——接龙的排序规律,并在探索简单的推理方法中,学习制作接龙卡。
重点: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难点:1.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6篇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6篇大班语言游戏教案篇1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刚来幼儿园,有的孩子口齿不清,还有的孩子缺乏集体意识,不懂倾听,不理解规则。
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个听说游戏。
活动目标:1、会说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
2、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能听懂指令性语言,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4、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木偶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木偶人创设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师:小朋友们好。
幼儿:老师好。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
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那我们一起来请他出来好吗?(拿出木偶玩具)教师以木偶的语气对小朋友们做自我介绍。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叫木头人,我想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
教师边拉动木偶边念儿歌,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表演结束,教师用木偶人的语气问幼儿,“小朋友们,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儿歌。
2、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必须念儿歌,可以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就不许动,不许说话了。
(2)如果谁动了,就必须伸手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
一、二、三。
”3、游戏时间。
(1)教师和全体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2)教师和个别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3)幼儿两两为一组说儿歌玩游戏。
活动延伸:教师:小朋友们,除了木头人,你们还见过什么材料做的人?(引导幼儿说出稻草人,石头人等)游戏时再进行仿编儿歌。
活动反思:这次活动,我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木偶人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好的基础。
接着,孩子们为了和木偶人玩,都在练习说儿歌,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有些孩子山、三不分,我一一进行纠正,可能有点太着急,孩子反而不敢说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方案优秀案例5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方案优秀案例5篇语言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它在幼儿教育的全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方案1活动目标:1.能较连贯得朗诵散文诗,体验其中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理解词语:绿绿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乐呵呵的。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词语:绿绿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乐呵呵的。
难点:能较连贯得朗诵散文诗,体验其中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活动准备:物质:散文诗挂图、动物叫声:蝉、蟋蟀和青蛙的叫声。
知识:已有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动物叫声:蝉、蟋蟀和青蛙的声音,请幼儿听,说说这是什么声音?谁的叫声?一起学一学。
二、展开:1.讨论:什么季节才会有这些动物?小结:夏天,这些动物会唱歌。
2.出示挂图,朗诵散文诗《夏天的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1)散文诗中哪些动物会唱歌?它们是怎样唱的?在哪里唱的?引导幼儿用散文诗中的语言进行描述。
(2)夏天的歌还体现在哪里?用散文诗中的语言进行描述。
3.请幼儿随教师小声朗诵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诗中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4.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喜欢散文诗中哪些句子?学习形容词:绿绿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乐呵呵的。
5.分组采用一问一答形式朗诵散文诗。
6.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朗诵散文诗。
三、延伸:仿编散文诗《夏天的歌》,夏天的歌除了知了、青蛙的歌声,还体现在哪里?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方案2活动目标1.积极创编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呲——地一按按钮,车子变得……”经典句式,大胆想象、创编新的故事情节。
3.体验帮助他人与接受他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1.森林背景图一幅,卡纸做的折叠式出租车一辆,小熊、蛋宝宝图片各一张。
大班语言游戏20篇教案说相反

大班语言游戏20篇教案说相反这是大班语言游戏20篇教案说相反,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趣说相反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背景设计这个活动,意在让幼儿在教室里、生活中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反义词。
据观察,我班的孩子对反义词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偶尔会在交谈中流露,尝试着运用。
在设计活动中,我着重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我设计几个难度深浅不一的游戏,以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有能力参与,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
根据孩子思维的特点,我尝试以图片引入,从孩子进行最熟悉的环境(教室)着手,逐步过渡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孩子们从两种物品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最后到从两种物品中找出多对反义词。
在活动中,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发展和强化。
活动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相反的,乐意在游戏中根据变化寻找反义词。
2、能听清指令,遵守游戏规则,愿意在集体中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相反的。
难点:愿意在集体中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图片人手一张、塑料筐、笔、纸、积木、瓶子、花片、泥工土、小绳子、小玩具。
活动过程一、由《高人和矮人》引入课题。
让幼儿知道高矮的意思是相反的,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二、游戏:找朋友1、老师讲解游戏的玩法。
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图片的内容,并寻找一位朋友,朋友卡片上的内容与自己的内容正好相反。
2、找到朋友后坐在一起,然后依次向伙伴介绍自己图片的内容。
3、规则:两张图片必须意思相反。
三、游戏:轮番抢答1、引导幼儿通过平时的观察,在教室里、生活中寻找反义词朋友。
2、分组进行比赛抢答,看看哪组获胜。
3、规则:a、你说的两样东西里必须有反义词朋友。
b、别人说过的你就不能说。
大班语言游戏20篇教案说相反

大班语言游戏20篇教案说相反在大班教育中,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非常重要。
而语言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还能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20篇教案,旨在通过教师和幼儿间的互动,培养幼儿对说相反词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篇:天气说相反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天气词汇说相反词的理解。
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天气词汇卡片。
教学过程:1.通过图片或幻灯片介绍不同的天气词汇,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2.将天气词汇卡片分发给幼儿,引导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提示说出相反词。
3.进行互动游戏,教师说出一种天气,幼儿用相反词回答。
第二篇:动物说相反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词汇说相反词的理解。
教学准备:动物图片、小动物玩具。
教学过程:1.让幼儿观察动物图片,引导他们说出图片上的动物名称。
2.教师出示小动物玩具,幼儿用相反词来形容这些玩具,如小狗→大狗、小猫→大猫。
3.进行配对游戏,将玩具动物和相应的相反词匹配。
第三篇:食物说相反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食物词汇说相反词的理解。
教学准备:食物图片、食物卡片。
教学过程:1.通过食物图片或卡片介绍不同的食物,如苹果、香蕉、鸡蛋等。
2.教师说出一个食物名称,幼儿用相反词回答。
3.进行团队竞赛,分发食物卡片,要求幼儿用相反词连线。
......通过以上的三篇教案只是展示了其中一小部分,接下来我将继续介绍其他的教案。
第四篇:身体部位说相反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身体部位词汇说相反词的理解。
教学准备:身体部位图片、幻灯片。
第五篇:颜色说相反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颜色词汇说相反词的理解。
教学准备:颜色卡片、彩色纸、色彩画板。
第六篇:形状说相反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形状词汇说相反词的理解。
教学准备:形状卡片、磁性形状。
......通过以上的几篇教案,我相信幼儿们能够逐渐理解和掌握说相反词的技巧。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1班语言游戏方案
一、游戏名称:快乐造句
二、游戏目标:1.感受造句的快乐。
2.学习大胆、清楚、流利地表达,展开丰富的想象。
3.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月目标)、学说“有...有...还有...”(3月目标)、学说“因为...所以...”(4月目标)学说“虽然...但是”(5月份目标)学说“不但...而且...”(6月份目标)
三、游戏准备:1.人物、小动物、场景等图片若干。
四、游戏过程:
1.教师在写字板上画画(简笔画形式画一只大狮子)。
启发提问:小朋友,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老师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老师在写字板上画狮子)
2.幼儿学习用句式造句
利用单幅图片学习“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并造句。
例如(1)出示图片:小狗
“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小狗在草地上晒太阳;小狗在草地上看风景)
教师出示不同的图片,幼儿看图练习说完整句“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创编故事:请幼儿自由组合图片,讲述一个有情节的小故事。
提示:故事中要多利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
(备注:根据每月不同目标,教师创设不同的情景,提供不同的图片,让幼儿看图造句,并尝试完整的创编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