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一)

合集下载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摘要】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婉约细腻、感情真挚而著称。

在宋代词坛上,李清照的地位显赫,被誉为“词中之翘楚”。

她的词作影响了后世无数词人,被誉为“清秀才子”。

与其他词人相比,李清照的作品更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文学风格。

她的词作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承,并对词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清照在词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她的作品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李清照的词作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中国词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李清照、词史、生平、词作、宋代、词坛、影响力、传承、词人比较、后世、影响、词文化、贡献、总结。

1. 引言1.1 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原名李德裕,号易安居士,北宋女词人,生于公元1084年,逝世于公元1155年。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北宋贵族李格非,母亲是南宋宰相邵伯应的女儿。

从小聪慧过人,善于诗赋,父亲十分疼爱她,给她提供了良好的文学学习环境。

李清照十岁时便能作诗,并且受到南宋宰相王安石的赏识。

李清照的词作特点主要表现在情感真挚、婉约妙绝、意境深远、表达真实等方面。

她擅长描写爱情、离别、人生沧桑等主题,语言质朴清丽,意境幽深绵长。

她的词作传世不衰,影响深远,被誉为“词中之圣手”。

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显示了她才情横溢、文学造诣深厚,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

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璀璨的一道风景线,对后世的词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李清照的词作特点李清照的词作特点是其情感细腻、写景清丽,以及对时代风俗的描写准确生动。

她擅长以短小精悍的词句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与感慨,常常能用简短的文字揭示出丰富的情感世界。

李清照的词中常常融入自己对风景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透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她对宋代社会的描写也是独具匠心,通过对社会风尚、人情世故的揭露,展现出其对时代的独特洞察力和审美情趣。

高中语文 2.7《李清照词两首》李清照在词坛的地位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7《李清照词两首》李清照在词坛的地位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李清照在词坛的地位南渡词坛虽然未出现堪与苏轼、周邦彦并驾齐驱的大词人,但巾帼词人李清照的横空出世,却使南渡词坛放出奇异的光彩。

首先,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在李清照之前,李之仪曾从创作论的角度,提出过词“自有一种风格”的看法(《跋吴思道小词》)。

李清照进而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

所谓“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

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葺之诗”,而失却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

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性,才能不被诗所替代,在文学之林中占有独立的地位。

如果说苏轼是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那么,李清照则是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其次,在创作上,李清照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苦难。

18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夫妇俩诗词酬唱,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舒心适意。

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

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

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于是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忧怨的望夫词: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一剪梅》)这些轻盈精妙的相思曲,铭刻着女词人的情感历程。

从漱玉词探讨李清照词史地位及婉约词宗之定位

从漱玉词探讨李清照词史地位及婉约词宗之定位

从《漱玉词》探讨李清照词史地位及婉约词宗之定位李嘉欣LEE JIA SIN拉曼大学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NOVEMBER 2012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系从《漱玉词》探讨李清照词史地位及婉约词宗之定位科目编号:ULSZ 3063学生姓名:李嘉欣学位名称:文学士(荣誉)学位指导老师:林良娥师呈交日期: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本论文为获取文学士荣誉学位(中文)的部分条件目次题目 (i)宣誓................................................................................................................................ i i 摘要.......................................................................................................................... iii-iv 致谢............................................................................................................................v-vi 第一章、绪论............................................................................................................. 1-2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动机............................................................................. 2-3 第二节、研究综述......................................................................................... 4-5 第三节、研究范围......................................................................................... 5-6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研究难题..................................................................... 6-8 第二章、《漱玉词》与婉约词之相互探讨. (9)第一节、李清照与《漱玉词》................................................................... 9-12 第二节、“婉约”词之释义..................................................................... 12-13 第三节、《漱玉词》的题材与内容......................................................... 14-23 第三章、李清照的婉约词在宋、明清的词史地位.. (24)第一节、《漱玉词》在宋代婉约词史学的发展与地位......................... 24-251、宋人对《漱玉词》的认识....................................................... 25-282、宋人对《漱玉词》的矛盾及宋代的词史地位....................... 28-32第二节、明、清代词史学史学的发展与地位 (32)1、明代的词学背景....................................................................... 33-352、清代的词学背景....................................................................... 35-363、明末清初的词学流派............................................................... 37-41第三节、《漱玉词》在明、清词史学的发展与地位............................. 41-421、明人对《漱玉词》的认识....................................................... 42-442、《漱玉词》在明代的词史地位............................................... 44-463、清人对《漱玉词》的认识....................................................... 46-474、《漱玉词》在清代的词史地位............................................... 47-49 第四章、李清照被尊为婉约词宗的地位审视..................................................... 50-51 第一节、超越时代的女性意识................................................................. 51-521、从男性代言到女性抒写........................................................... 52-542、追求两性平等的婚姻价值观................................................... 54-563、作品题材跨越传统女性范畴................................................... 56-59第二节、主张“词别是一家”之说......................................................... 59-621、词须协音律............................................................................... 62-652、词须尚文雅、典雅................................................................... 65-673、词须有情致............................................................................... 67-684、词须铺叙、故实与典重........................................................... 68-73 结语......................................................................................................................... 74-75 参考书目................................................................................................................. 76-83从《漱玉词》探讨李清照词史地位及婉约词宗之定位宣誓谨此宣誓:此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凡论文中引用资料或参考他人的著作,无论是书面文字、电子资讯或口述材料,皆已于注释中具体注明出处,并详列相关的参考书目。

【课外阅读】李清照在词坛的地位

【课外阅读】李清照在词坛的地位

【课外阅读】李清照在词坛的地位南渡词坛虽然未出现堪与苏轼、周邦彦并驾齐驱的大词人,但巾帼词人李清照的横空出世,却使南渡词坛放出奇异的光彩。

首先,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在李清照之前,李之仪曾从创作论的角度,提出过词“自有一种风格”的看法(《跋吴思道小词》)。

李清照进而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

所谓“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

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葺之诗”,而失却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

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性,才能不被诗所替代,在文学之林中占有独立的地位。

如果说苏轼是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那么,李清照则是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其次,在创作上,李清照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苦难。

18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夫妇俩诗词酬唱,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舒心适意。

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

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

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于是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忧怨的望夫词: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一剪梅》)这些轻盈精妙的相思曲,铭刻着女词人的情感历程。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李清照,南宋著名的女词人,以其婉约、纤细的词风,对南宋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词作在南宋时期,即有被词人们广泛传唱,也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所处的南宋时期,更是词史上一个风华绝代的时代,为何李清照在其中独树一帜,在词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本文将结合历史背景和李清照的词风等方面,浅论她在词史中的地位。

首先,李清照是南宋时期最为杰出的女词人之一。

在南宋时期,女性作家们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形成了一个女性文化的繁荣时代。

尤以柳永、辛弃疾为代表的文学巨匠即认为,女性作品对于文学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并给予了她们应有的赞誉。

而李清照,则是这个时代最为耀眼的一位女性文学家,她的词作在当时即以笔力清新、含蕴深厚、感情真挚脍炙人口的特点备受赞誉,为女性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李清照的词风曲高和寡,充满古典气息。

南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词人们深受唐宋文化的熏陶,文学作品更加追求传统精华的体现。

李清照在古诗文的熏陶下,发扬传统文化之长,词风中的典故充满深意,情感的表达也有着“婉转悱恻”的特点,更是对当时文化传承的延续。

在此背景下,李清照以她独特的词风,凸显出南宋词风格的特点,成为当时文学史上的独特典范。

再次,李清照的词作具有时代背景的历史记忆和文学创新。

南宋时期,虽然处于一个强大国家的治下,但社会经济仍处于困境之中,民间百姓的生活更难以为继。

词人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文学创作,不仅回味着自己的情思,更包含着对时代本身的历史记忆。

李清照的词作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也对现代化思潮进行了有益尝试,对当时的文化思想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发掘中国文学创新之路。

最后,李清照的词质量上乘,深受后人的爱戴和推崇。

南宋时期是中国词史上独树一帜的时代,有着众多杰出的词人,陈与义、辛弃疾、晏殊等,但李清照的词作却被人们推崇为“清婉”,是南宋词坛的一朵明美之花,民间传唱度也是不可磨灭。

在她的词作中,人们能感受到她深厚的人文气息,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思想和精神。

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位论文

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位论文

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地位【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作为婉约词风的代表人物。

其作品将婉约词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以达“曲径通幽”之妙。

但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讲,中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其实是很低下的。

而李清照作为独树一帜的女性代表,摆脱了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以一个女子独有的视角和身份,跻身于以男子居多的男性作家群,留给后人诸多优秀作品。

【关键词】女子;社会地位;李清照;词史;地位作为我国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究竟是怎样以一个女子的身份在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有那样崇高的地位的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一、李清照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关于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地位,主要还有如下论述: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李格非女清照……亦以倚声有名。

”胡适《国语文学史》:“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诸如此类,不再一一例举。

二、我国古代女子社会地位概述1.古代女子社会地位概述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妇女在各个方面都受到压迫和歧视。

在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妇女作家就少得可怜。

除此之外,妇女作品还受到另一因素的歧视。

一般选本,大都是按照作家年代的先后顺序编排的,而独独对于女性例外。

编者们往往把她们的作品单独置于一栏,放在书的最末端。

而这种做法始于唐朝末年韦庄编写的《又玄集》,到了五代时期,韦毂在编写《才调集》的时候,继承了他的衣钵。

[1]后世则更为变本加厉,将妇女作品放在无名氏于神仙鬼怪之后。

这一歧视妇女的恶例,直到解放以后,才与其他封建制度一起消灭殆尽。

除此之外,处于卑弱地位的女子,除了不能再公众场合下“抛头露面”外,连独自外出行走的自由都没有。

同时,女子在受教育权上也不能于男子等同,进一步剥夺了女子学习文化知识的权利与机会。

总而言之,在我国古代社会里,女子几乎只能被禁锢在家庭之中。

即便是对女子约束较少的时期,女子也只能作为男子的附庸出现,无法改变被奴役的地位。

又方法论角度浅析李清照历史定位

又方法论角度浅析李清照历史定位
“ 此花不与群花比 ,自是花 中第一 流”也好 ,“ 授尽 梅花无好意 , 赢得 满 衣清泪” 也罢 , 作者既赏花又 自赏 、既惜花 又 自惜 ,其中物 的意象是 明 晰的 , 借物而发的情 思也 是触 目可感 的 , 除此 而外 , 别 无深 隐的 比兴 寄 托。这也和词表达深意的作用 南辕北辙 。 另外 ,李清照咏物 ,写花草意象 ,往往有 意运用 比喻 、对 比、衬托 等多种手法 ,对所写之 花 ,多 方加 以渲染烘 托。如 《 多丽 ・ 咏 白菊 》 , 上阕连用 两个 “ 也不 似… …” ,下 阕连 用两个 “ 似 ……” ,进行 比较。 《 鹧 鸪天》 、《 摊 破浣 溪沙》 两 首词 ,咏桂花 ,前者说 “ 梅定 妒 ,菊应 羞” ;后 者说 “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 结苦粗生”,以他物进 行衬托 。 但 是 ,这种 比较衬托 ,不但毫无新 意可 言,而且 ,写梅称 赞梅雅 ,仿佛 天下第 一雅 物 ;写桂花 ,又说桂花为第一高格 ,压倒梅 、丁香 ,这种 随 意的 、廉 价的比较 ,显得 十分低俗 ,最为一般作者所用 ,李 清照居然毫 不 避忌 ,其 自我标榜 的 “ 不俗 ”便是大言欺 人。 加之李 清照在 词 的数 量方 面并 没有 突破 ,存 词不 多 ,因而笔 者认 为 ,李 清照在词史 上虽 然有承 前启后 的作用 ,但 从 “ 知人论 世 以意逆 志 ” 以及 “ 意象批评” 的方法 论角度 分析 ,她 并不 能归为 一流诗 人之


感, 但 由于囿于词别是一家 的观念 , 她 把这种 思想情感 都放在 自己的诗 歌里 去抒 写 , 李清照词无论是 前期还 是后期 ,内容 和风格都较 单一 ,完 全 没有超 出抒写个 人情感遭 。原本她所经历的世变时移 、深 悲剧痛可供 她词作抒 发更 丰富更广 阔更深刻 的感 慨 , 加 之她的才华 、学养 也足以让 她驰骋笔 墨,成就词史篇 章 , 然而 , 她所 固守的词学观念 , 把 自己牢笼在 了词别是一 家的狭小天地里 ,限制了她创造 力 的发 挥 ,除 了伤离 怨愁 的 浅 吟低 唱外 , 没有与国事民瘼息息相关 的重 大深厚 的思想 内涵 , 那 么在 常州派看来就 是意不 深 、义 不厚 ,因而不 能进 入一 流典范 就不 足 为奇

评价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地位

评价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地位

评价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地位李清照,字易安,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

她被誉为“词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她的词作充满了细腻的感情、独到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首先,李清照的词作在情感表达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她的词作构思巧妙,语言优美,能够真实地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和欲望。

她的词以表达爱情为主题,既有甜蜜之恋,又有离别之苦。

她善于运用婉约手法,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刻画出了女性独特的心理状态,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她的词作中流露出的女性柔情和深情,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的酸楚和辛酸,使词作充满了情感共鸣,让人流连忘返。

其次,李清照的词作在艺术描写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观察力。

她善于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相融合,使作品更富有意境。

她的词作描写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从静谧的江山到躁动的江水,从明亮的月光到凄凉的秋雨,每一个描写都让人感叹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她善于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个美丽的意境中,使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真实,从而达到情感上的震撼。

最后,李清照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她的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风格,对后来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启发了后世的文人,使得词作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李清照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在后来的历代文人中倍受推崇。

她的词作被广泛传诵,使得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

综上所述,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

她的词作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艺术描写和指导意义,使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她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与感悟,并在后世的文人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词作充满了艺术性和思想性,让人们对文学创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一)
引论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一位慕名女词人,自宋至今,称誉者不计其数。

自有文学史以来,李清照于文学史地位渐高: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李格非女清照………亦以倚声有名。

”胡适《国语文学史》称:“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刘大杰则认为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

”(《中国文学发展史》)这些言词并非都是虑美,都是有其充分理由的。

笔者在些无意于争论李清照究竟应称“名家”还是“大家”,但称好为一流的女词人并不过分。

那么李清照究竟是怎样在词史上占一度之地,而且有那样崇高的地位呢?一个文学家于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最根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是看他(她)的作品。

文学不是思辨的科学,而是形象思维的“人学”,所发它最根本反映的还是人类的自身情感,心理的历程与变迁,以及与人密切相关的道德伦理,家教信仰等。

因此,评价文学作品是否人类精神产品中的精华,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作品对社会精神或人类情感的反映深度;其次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再次是对艺术技巧的开创或完善。

李清照于词史地位的确立,主要依凭于其作品(主要是词)。

她的词作可发说是天才,情感理想的三位一体。

在她的词作中,表现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即女性情感世界,她发臻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而且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

本文拟就从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女性情感世界的完全展示与前代那些“应歌”填词的作家不一样,李清照只抒写属于她个人的独特性情和真实感受,这是易安词最显著的特征。

前代词作者,多是些“雌男儿”模写表现女性情感与生活的词作,故清人田同之于《西圃词说·诗之辨》中说唐宋词中有一奇特现象,即“男子而作周音”。

他们虽以写男女伤离惜别为特长,并有过不少名作,但也有些难免发生隔靴搔痒乃至“伪情”的情况。

再者,许多“雌男儿”为应歌笑欢娱之用,专写妓女娇揉卖弄的情态,其感情往往浅露轻浮,软弱无力,甚至于隐含着一种猥亵的心理。

即如“大得声称于世”⑴的柳永词,也时有“辞语尘下”;⑵的弱点。

而李清照的词,多发至于本人腑肝之诚,“满楮情至语”,把感性的生命部份发扬而光大了,故多有自然深挚之趣,没有“雌男儿”模仿女性的忸怩作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修养的家庭,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散文家,史载其母王氏也“善属文”。

良好的教育,优越的环境,加之以李清照天资聪慧,极富文学禀赋;又酷爱读书,博闻强记,形成了词人深厚的文学修养。

其父母对待儿女教育的态度非常开明,所以她从小养成开朗的性格,其天才也得以发挥。

王灼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脆,逼近前辈”。

⑶我们可见的易安词中,大约是她少年时代所作的仅有《点绛唇》一首:蹴罢秋千,起来慷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俦门回首,却把青梅嗥。

此词意虽浅,却可见李清照少年才力,以及她未出嫁前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用笔为自己作了一幅特殊格调的“肖像”。

从线条上看,可能有点稚嫩,但并不纤弱;从构图上看,虽是轻浅色勒,却以传神之笔略加点染,塑了一个纯洁、活泼、聪毅、多情的少女形象。

在封建社会里,要求女孩们“下面相逢,低头看顾”,⑷而作者虽则“和羞走”,却又“倚门回首”,假装“把青梅嗅”,更何况还“袜划金钗溜”,好一个“风魔相”。

也难怪后人评说“清照乃名门闺秀,少有诗名,亦不致不穿鞋而着袜行瞳;含羞迎笑,倚门回道,颇似市井妇女之行径,不类清照之为人。

”⑸并以此据列此词为存疑之作。

实际上这首词通过人物行动的描写,刻画了一位轻灵姿秀、活泼洒脱的少女形象,又揭示了她内心热爱生活的情愫和精神韵致。

这恰恰再现了作者少女时代不受封建礼教过多约束,生活的丰富多彩,而慧一些名门闺秀只知“学针凿,刀剪缝”的生活;同时又再现了她敢于传达自己的一首回忆少女生活的小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这首小词中,作者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勾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荷湖日暮图。

同时,我们又可看到一位活泼开朗、豪爽潇洒的少女飘然而来。

把这两首词中的少女
形象一比较,不难看出许多共性,试问这还不何疑问?她──就是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充溢着青春活力与生活热情,无忧无虑的李清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