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选线课程设计123

合集下载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课件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课件

铁路选线的基本原理
基本概念
影响因素
选线方法
选线是为了确定铁路线路走向、 途经点以及经过应有的线路地 理位置,是铁路建设的第一步。
地形、水文、地质、环保、经 济等因素都会对选线带来影响。
包括文献资料调查、勘察设计、 地形勘测、地质勘查等方法。
铁路选线的工程实践
中国是全球铁路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国家之一,在众多经典案例中,以下两个案例具有代表性。
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 用,将会极大地提高选线效率、降低成本。
总结与展望
铁路选线的重要性再强调
合理选线是保证铁路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良好客运、货运网络的关键。
未来铁路技术的发展前景
新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更智能、绿色、高效的铁路系统。未来,铁路选线的技术和应用将会得 到更大的发展。
1
京沈
兰新铁路选线
2
勘察、数据获取难度大、施工风险大 等。
跨越青藏高原,面临雪崩、雪灾等风 险,重点解决线路走向、隧道设计、
桥梁布置等问题。
铁路选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1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2 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目前铁路选线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获 取难、人力成本高等。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 PPT课 件
本课程介绍铁路选线的基本原理、工程实践和技术发展趋势。了解铁路选线 的必要性,掌握选线方法,把握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背景介绍
铁路工程的意义
铁路是公路以外最主要的物流运输路线,目前全球铁路里程已超过120万公里。
铁路选线的重要性
好的选线能有效减少铁路建设投资,缩短工期,提高运行效率,促进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郝振华, 赵兴经. 铁路工程绿地选线.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2. 王亮. 铁路线路选线方法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课程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课程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交通在人民群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铁路线路建设是铁路交通事业的基石,铁路选线设计是铁路线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适应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需要,取得更好的选线效果,中国工程院铁路选线设计专家组研发了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软件,提高了选线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为了更好的推广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软件,培养高素质的铁路选线设计人才,为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课程设计应运而生。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软件的演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熟练掌握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软件的操作方法2.能够分析铁路线路条件,制定可行的选线方案3.能够使用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软件进行路线的计算、优化和评估4.能够运用专业的知识,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相关技术报告的编写和汇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铁路交通事业做出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软件介绍本节将详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软件的特点、功能和操作方法,包括路基设计、路堤设计、隧道选线等。

通过讲解实例,使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 铁路线路条件分析与选线方案制定本节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前期的条件分析和选线方案制定,包括调研、环境评估、地形地貌特征分析等内容。

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了解铁路选线设计前期的工作流程。

3. 铁路选线设计的计算、优化与评估本节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计算、优化和评估方法。

通过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软件进行实践演示,使学生掌握铁路选线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4. 铁路选线设计相关技术报告的编写和汇报本节将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相关技术报告的编写和汇报方法。

通过实例演练,使学生掌握铁路选线设计相关报告的写作和汇报技巧。

四、课程设计成果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成果:1.能够熟练掌握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软件的操作方法2.能够分析铁路线路条件,制定可行的选线方案3.能够使用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软件进行路线的计算、优化和评估4.能够运用专业的知识,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相关技术报告的编写和汇报五、课程设计结论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学习到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准备工作1. 阅读《铁路选线设计》、《铁道工程》有关章节;2. 文具用品:三角板、分规或圆规、量角器;75cm*35cm 方格纸一张;用硬纸板自制铁路曲线板一套; 以上用品设计前应当准备好。

二、定线方法和步骤(一)概略定线(1)认识地形:根据任务书要求,在平面图上找出线路起点、终点的位置,然后在此两点之间识别山头、垭口、山谷、河流、村庄,并断定这些点的地面高程;山区铁路大多沿河谷选线,因此要特别注意水系分布,最好用蓝色铅笔将河流轻轻地标出。

(2)将两站中心以直线相连,称之为航空折线,量出其距离;定线时应使线路尽量接近航空折线。

(3)在航空折线附近,找出线路可能经行的垭口、河谷、桥址以及需要绕避的村镇;将上述有关控制点联折线,即成为线路不同的可能走向。

(4)找出上述有关部门控制点(要特别注意垭口、跨河点)的地面高程和所连折线的水平距离,求出各折线的概略自然坡度与概略定线坡度进行比较,若d Z i i ≥则为紧坡地段,若d Z i i <则为缓坡地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计算时,要注意垭口路堑开挖高度;当可能出现隧道时,要注意合理确定洞口高程。

(5)经过对概略选定的各方案的各项指标(如折线长度、沿线地形、起伏情况、高差大小、紧坡与缓坡地段概略长度、桥隧工程概况)的初步评比,选定线路的基本方向,作为定线依据。

(二)定线步骤1.平面设计(1)根据概略定线选定的线路基本方向,从始点车站中心开始,沿给定的站坪方向,量出半个站坪长度(站坪长度可根据到发线有效长,从《铁道工程》、《铁路选线设计》有关表中查得),从站坪末端开始用直尺(或三角板)和铁路曲线板进行试定线。

(2)对紧坡地段,要按其相应的定线原则进行定线。

如果紧坡地段需要展线,要注意对展线方式的研究,如果越岭垭口出现隧道,要注意洞口位置的选择,洞口高程和隧道长度的研究。

(3)定线时一面定平面,一面概略地点绘相应的纵断面,大约定出3~4km ,进行一次初步的坡度设计,若填挖量太大,不合要求,则进行修改。

铁路选线(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铁路选线(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铁路勘测设计设计题目:珠河镇~后河镇铁路选线设计专业:宜铁工专年级:2010 级姓名:学号: 3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章)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2 年12 月28日目录一、出发资料 (2)二、牵引计算资料 (3)1、牵引质量计算。

(3)2、起动检算 (4)3、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

(4)4、确定牵引定数。

(5)5、列车长度、牵引净重、列车编挂辆数计算。

(5)三、站间输送能力检算 (6)1、运行时分计算 (6)三、线路走向方案概述 (8)四、选定方案定线说明 (10)1、定线原则 (10)2、平面设计 (11)3、纵断面设计 (11)4、设计方案的优点评述及改善意见: (13)五、区间能力检算 (14)六、工程、运营经济指标计算资料 (15)1、运营费计算 (15)(1) 列车行走费 (15)(2) 列车起停附加费 (17)(3) 固定设备维修费计算 (17)(4) 年运营费计算 (17)2、工程投资计算 (18)(1) 路基工程费 (19)(2) 桥梁工程费 (19)(3) 涵洞工程费 (19)(4) 隧道工程费 (20)(5) 土地征用费 (20)(6) 轨道工程费 (20)(7) 机车、车辆购置费 (20)(8) 工程总投资 (21)3、换算运营工程费 (22)(1)技术经济指标表 (22)一、出发资料(1)设计线为I级单线铁路,路段设计速度为120kM/h。

(2)地形图比例尺1:25000,等高距5m。

(3)始点珠河车站,中心里程CK10+000,中心设计高程35m,该站为会让站;终点东后河站,为中间站,站场位置及标高自行选定。

(4)运量资料(远期重车方向):β,通过能力储备货运量12Mt/a,货运波动系数15.1=α;客车6对/d;摘挂2对/d;零担2对/d;系数2.0=快货1对/d。

(5)限制坡度。

(6)牵引种类:近期——电力;远期——电力。

(7)机车类型:近期——SS3;远期——SS3。

铁路选线设计课程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课程设计

铁路选线设计课程设计1. 前言铁路选线设计是铁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铁路建设的效率、安全和经济效益。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铁路选线设计概述铁路选线设计的概述包括对铁路选线设计的定义、意义、分类和基本原则进行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重点介绍铁路选线设计的控制因素、线路选择和规划原则。

2.2 铁路选线设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在铁路选线设计中,数据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模块主要介绍铁路选线设计中的数据类型、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并利用实例演示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2.3 铁路选线设计的工程设计本模块主要介绍铁路选线设计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具体工作,包括线路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等。

重点讲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标准。

2.4 铁路选线设计的计算与仿真本模块主要介绍铁路选线设计中的计算方法和仿真技术,包括线路弯曲半径计算、坡度计算、高缓坡过渡曲线设计、轴重计算、承载力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等。

重点讲解计算方法和仿真技术在铁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

3. 课程设计实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本课程设计还将设置一定的实践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收集和分析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实际调查数据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提交相应的数据处理报告。

•工程设计实践: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工程要求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工程设计,并提交相应的设计报告。

•计算与仿真实践:要求学生利用计算软件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计算与仿真,并提交相应的计算与仿真报告。

4. 课程设计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铁路选线设计的掌握情况,本次课程设计将按以下方式进行评估:•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践环节的要求,提交相应的数据处理报告、工程设计报告和计算与仿真报告,占总成绩的60%。

铁路选修课程设计

铁路选修课程设计

铁路选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铁路的发展历程,掌握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2. 使学生掌握我国铁路路网的基本构成,了解不同类型的铁路线路和设施;3. 帮助学生了解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铁路运输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铁路路网、线路及设施的能力;2. 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研究铁路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铁路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铁路事业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他们为铁路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认识到铁路运输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铁路运输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课程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铁路运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他们为铁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内容1. 铁路发展简史:介绍世界铁路发展历程,重点讲解我国铁路的发展阶段及重要事件。

教材章节:《铁路发展简史》2. 铁路运输概述:讲解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和特点。

教材章节:《铁路运输概述》3. 铁路路网及设施:介绍我国铁路路网的构成、布局,以及不同类型的铁路线路和设施。

教材章节:《铁路路网及设施》4. 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铁路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讨铁路运输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

教材章节:《铁路运输的地位与作用》5. 铁路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我国铁路运输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铁路选线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 第1章 绪论

铁路选线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 第1章 绪论
3.闭塞方式
4.桥梁
5.隧道
6.车站
7.机车车辆
8.运输效率
122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1.四纵客运专线
2.四横客运专线
3.城际客运系统
4.路网既看加强
分析讲解
教学反思
铁路建设 基本程序
铁路建设基本程序
定义:工程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 遵循的先后工作次序。
内容:
1.预可行性研究
2.可行性研究
3,初步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单元名称
绪论课时2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类型
讲授、图 示讲授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内外铁路的建设与开展情况
2.了解世界铁路开展趋势与动态
3.了解中国铁路开展与规划
4.了解本门课程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铁路建设基本程序
教学难点
铁路总体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 段
讲授与ppt配合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主要内容
1、世界铁路的开展
2、中国铁路建设概况
3、铁路建设基本程序
4、铁路总体设计
讲解、引导
世界铁路 的开展
世界铁路的开展
1.以铁路为骨干的交通多样化时代

4.高速旅客列车的开展
分析讲解及举例
中国铁路 建设概况
我国铁路建设回顾
1.路网建设
2.轨道结构
《高规》
《牵规》
分析讲解
课堂小结
1、我国铁路建设回顾
2、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3、我国铁路建设基本程序
4、铁路总体设计
归纳总结 提问
课堂作业
1、2、3题P15页

铁路选线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2)

铁路选线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2)

铁路选线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也逐渐成为了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铁路作为一种长途、高速、大运量、低安全风险的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选线作为一个非常基础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建设工作。

因此,掌握铁路选线设计技术对于铁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的案例,来让学生们深入了解铁路选线设计的具体流程和关键技术,并让其对于铁路选线设计的方法、理论和要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选线基本原理和建模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对于铁路选线设计的技术和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通过对选线实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对于选线设计的实际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课程的设计和学习,提高学生的选线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选线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实际选线案例的分析和讨论;4.选线实践操作。

2. 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的主要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独立完成选线设计的实践操作;2.熟练掌握选线建模方法;3.初步掌握选线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在实际案例中加以实践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1.理论讲授:通过案例、数据和算法的讲解,让学生掌握选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选线实例的操作,让学生熟悉选线建模的方法和技巧;3.讨论分析: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地了解案例情况和选线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

2. 考核方式本课程设计的主要考核方式包括:1.实验报告:学生需要独立完成选线实验,并按照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2.理论测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选线设计方法的考核;3.课堂表现: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讨论表现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3、检算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1)计算行车时分(均衡速度法) (2)计算通过能力 (3)检算输送能力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工程费 • (2)运营费 • (3)技术经济指标表 • • • • • • • 5、编写说明书 (1)设计任务书 (2)平面设计概述及计算资料 (3)纵断面设计概述及计算资料 (4)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检算资料 (5)经济指标计算资料 (6)填写工程技术指标表
设计任务书 • • • • • • • • • • 6、牵引种类; 近期 电力 ;远期电力; 7、机车类型 DF4B(或SS1或SS3或SS4) ; 8、到发线有效长 650m ; 9、最小曲线半径 700m ; 10、信号联闭设备为半自动闭塞, 11、近期货物列车长度计算确定; 12、车车辆组成: 13、制动装置资料; 14、车站侧向过岔速度允许值为V=45km/h;直向 过岔速度取设计速度。
(一)越岭垭口选择
• 垭口是越岭线路的控制点,一般宜选择下列越岭 垭口: (1)高程较低、靠近线路短直方向; (2)山体较薄; (3)地质条件较好; (4)引线条件较好。 • 同一垭口并非同时具备上述各条件,此时,应精 心比选,找出最合理越岭垭口。
(二)越岭高程选择 • 越岭垭口一般都用隧道通过,越岭高程选择,就 是越岭隧道高程与隧道长度选择。 • 高程愈高隧道愈短,但两端引线愈长。从工程而 言,理想的越岭高程应使引线和隧道总的建筑费 用最小;就运营而言,越岭高程愈低、引线愈短 愈有利。洞口位臵的高低可能受洪水位控制。 • 越岭隧道的合理高程与长度的选择,除取决于洞 口的高程、地面自然坡度、地质条件外,还与设 计线的运量、限制坡度(或加力坡度)以及隧道 施工技术水平有关。 • 设计线的运量大、限坡小时,宜采用高程低的长 隧道方案。 • 隧道施工的技术水平是越岭高程选择的重要因素
绘制导向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向线应绕避不良地质地段,并使导向线趋向前 方的控制点(或车站)。 (2)如果两脚规开度(定线步距)小于等高线平距, 表示定线坡度大于局部地面自然坡度,线路不受 高程控制,即可根据线路短直方向引线。遇到等 高线平距小于的地段,再继续绘制下一地段的导 向线。 (3)线路跨越沟谷,需要设臵桥涵,故导向线不必降 至沟底,可直接向对岸引线(如图3-11中i至j 点)。线路穿过山咀,要开挖路堑或设臵隧道, 导向线也不必升至山脊,可直接跳过山咀。跨越 沟谷或山咀时,应根据引线距离是的几倍,即表 示线路要下降或上升几个Δh,以便决定在沟谷或 山咀对侧的哪条等高线开始绘制导向线。
• 4.坡段长度最好不小于列车长度,应尽量采用下 坡无需制动的坡度——无害坡度。
5.力争减少总的拔起高度,但绕避高程障碍而导致 线路延长时,则应认真比选。 6.车站的设臵应不偏离线路的短直方向,并争取把 车站设在凸形地段。地形应平坦开阔,以减少工 程量。
三、线路平面、纵断面的改善
常见的修改平纵断面的几种情况: (1)原坡度设计不当,局部地段出现填挖方过大时, 可改变坡段组合或设计高程以减少填挖方数量。
(二)要求完成的任务
• 1、定出_ 向阳镇 _车站至 _东风镇 __车站的线路平 面图; • 2、设计该站间的纵断面图; • 3、能力检算; • 4、计算工程费和运营费; • 5、编写简要说明书; • 6、图纸整饰,设计文件组卷装订。
(三)选线课程设计组卷要求
• • • • • • • • • • 1.文本大小:16K 2.组卷顺序 (1)封面 (2)目录 (3)说明书正文 (4)附件 ①土石方计算表 ②线路平面图 ③线路纵断面图 (5)封底
•影响岸侧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1.地质条件 2.地形条件 3.农田及城镇分布条件 (三)线路位臵的选择
二、越岭地段
• 越岭地区高程障碍大,一般需要展线,地质复杂,工程集 中,对线路的走向、主要技术标准(特别是限制坡度和最 小曲线半径)、工程数量和运营条件等影响极大。所以应 大面积选线,认真研究、寻找合理的越岭线路方案。 • 越岭线路通常是沿通向分水岭垭口的河谷足坡定线,并以 隧道(地形有利时用路堑)越过垭口,再沿分水岭另一侧的 河谷向下游定线如图3-25所示。越岭线路应解决的主要问 题为越岭垭口选择、越岭高程选择和越岭引线定线三个问 题。
铁路选Hale Waihona Puke 课程设计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
• 《选线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主要训 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 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过‚线路工程概论‛中的有 关线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后,对‚牵引计算‛、 ‚能力计算‛、‚平纵断面设计‛等知识的拓宽 与综合应用。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牵引力计算、 能力计算、平纵面设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 掌握纸上定线、牵引计算、能力检算和方案经济 比较的基本方法、熟悉并运用(铁路线路设计规 范),从面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工作
• • • • • • 1、阅读《铁道工程》有关章节; 2、文具用品; 三角板、分规或圆规、量角器; 方格纸一张:75cm×35cm; 用硬纸板自制铁路曲线板一套; 以上用品设计前应准备好。
牵引质量及列车资料计算
1.牵引质量计算
按列车在限制上坡道上,以机车计算速度做等速运 行为条件
G
' 0
常见的修改平纵断面的几种情况: (4)当平面曲线和 切线配合不当而 引起工程增加时, 应重新调整偏角 和配臵曲线,以 减小工程量。
主要自然条件下的定线原则
一、河谷定线
• 沿河而行的路线称为河谷线。在路网中,河谷线 路占有较大的比重。 • 沿河谷定线具有下列优点: (1)河谷纵坡为单向坡,可避免线路出现逆坡,且可 利用支流侧谷展线。 (2)多数城镇位于河谷阶地,在阶地设站,可更好地 为地方服务。 • 河谷线存在的缺点: • 占用农田较多、弯曲河流可能引起线路延长、山 区河流的横坡陡峻和地质不良等。
' q
( w iq )
" q
(t )
当Gq>=G时,列车可以顺利起动; 当Gq>=G时,列车不能起动,应根据具体情况降低牵 引质量G或减小站坪设计坡度
3.车站到发线有效长检算
Gyx ( Lyx La N J LJ )q(t )
当Gyx>=G时,牵引质量不受到发线有效长限制
4.确定牵引定数
(4)导向线是一条折线,仅能表示线路的概略走向, 为了定出线路平面,须以导向线为基础,借助于铁 路曲线板和三角板,在符合线路规范有关规定的前 提下,圆顺、顺直地绘出线路平面。
二、缓坡地段定线
• 在缓坡地段,地形平易,定线时可以航空线为主导 方向,既要力争线路顺直,又要量节省工程投资。 • 缓坡地段定线要点: 1.为了绕避障碍而使线路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 早绕避前方的障碍,力求减小偏角。
(1) 缓坡地段:采用的最大坡度大于平均自然纵坡 (imax> ipz) ,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时,主 要矛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按短 直方向定线,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臵。
(2) 紧坡地段: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平均自然 纵坡 (imaxipz) ,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 更主要的是受高程障碍的控制。这时,主要矛盾在 纵断面一方,这就需要根据地形变化情况,选择地 面平均自然坡度与最大坡度基本吻合的地面定线, 有意识地将线路展长,使能达到预定的高程。
缓坡地段定线要点:
2.线路绕避山咀,跨越沟谷或其它障碍时,必须使 曲线交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碍物在曲线的内 侧并使其偏角最小。
缓坡地段定线要点: 3.设臵曲线应有理由,必须是确有障碍存在。曲线 半径应结合地形尽量采用大半径。 • 在缓坡地段,线路展长的程度,取决于线路的意 义、运量大小、地形、地质条件、路网干线,应 力求顺直;地方意义的铁路,则力求降低造价并 靠近城镇。


课程设计内容
• (一)课堂学习 • 1、复习‚牵引计算‛、‚能力计算‛、‚平纵面 设计‛等有关内容 • 2、讲授‚铁路定线方法‛ • 3、讲解合力曲线使用方法 • 4、讲解、分析课程设计作业任务
(二)课程设计作业
• 1、计算牵引质量、确定牵引定数、列车长度和牵 引净重 • • • • 2、纸上定线 (1)识图 (2)平面设计 (3)纵断面设计
y F j P( w i x ) g
' 0
g ( w ix )
" 0
(t )
2
w 2.25 0.019 V 0.00032 V , ( N / kN)
" w0 0.92 0.0048 V 0.000125 V 2 , ( N / kN)
2.起动检算
Gq
y Fq P( w iq ) g
设计任务书 • (一)出发资料 • 1、设计线为 Ⅱ 级单线铁路,路段设计速度为 100km/h ; • 2、地形图比例尺1:25000,等高距5米; • 3、始点 向阳镇 车站,中心里程 CK100+000 , 中心设计标高 35.0m ,该站为会让站;终点 东风 镇 车站,为中间站,站场位置及标高自行选定; • 4、运量资料(重车方向) • 货运量 9(或10或11或12)Mt/a ,货运波动系数 β =1.15,通过能力贮备系数α =0.2; • 客车 4 对/d;摘挂 1 对/d;零担 2 对/d;快货 1 对/d。 • 5、限制坡度iX=12 ‰ 。
(二)导向线定线法
• 导向线就是既用足最大坡度又在导向线与等高线交 点处填挖为零的一条折线。因此,它是用足最大坡 度而又适合地形、填挖最小的线路概略平面。 • 在紧坡地段,线路的概略位臵与局部走向,可借助 于导向线来拟定。 • 导向线是利用两脚规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定出来的, 其定线步骤如下: 1. 根据地形图上等高距Δh(m),计算出线路上升 Δh需要引线的距离——定线步距Δl(km)。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