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5课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5课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15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艾、锹”2个生字,掌握“蕴、诸、罚、艾、惑、锹、邀”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蕴涵”“诸如”“墓志铭”等词语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突破生字词障碍,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师准备PPT课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有没有自己特别想完成但却做不了的事情呢?(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联系生活实际,架起学生生活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让我们困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的唐娜老师和她的学生是怎样做的?板书:(为“我不能”举行葬礼)2.齐读课题,质疑:(1)分析“葬”字?(2)日常生活中的“葬礼”是为谁举行的?生答:为死去的人。

而今天的葬礼是为一个观念,一种态度举行的。

(设计意图:文章题目新颖有趣,从“葬礼”切入,它一般是为人举行的殡葬仪式,而这里却是为一种言行、一个观念举行葬礼,激起学生心中的疑惑,从而产生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把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

2.出示生字:蕴、诸、罚、艾、惑、锹、邀。

指名读,开火车读。

指导书写。

3.检查认读易错字词。

蕴涵、诸如、铁锹、墓穴、气氛、艾伦、满腹疑惑、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蕴涵:蕴涵丰富的感情。

诸如:举例用语。

放在所举的例子前面﹐表示不止一个例子。

墓志铭:放在墓里刻有死者事迹的石刻。

5.分段检查,随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这篇课文主要讲唐娜老师和她的学生一起写下“不能做到”的事,埋掉“我不能”,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教会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以实现学生内心世界的成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感知与把握。

)2.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围绕“我不能”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课件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课件

学习交流
2.第二部分 看来我们无一例外地被‚我不能‛所牵制,小到 一
个家庭,一所学校,大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他就
像横亘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座高山,阻止着人类前进的 脚步。
学习交流
2.第二部分
“我不能”到底代表的是什么? 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交流
2.第二部分 “现在,我们把您安葬在这里,为您立下墓碑…… 对全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起反作用的,不求进取,跟‚积极‛相对。
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课文讲了一个怎样 的故事?如何划分段落呢? 第一部分 (1—7) 共写‚我不能‛。 第二部分 (8—16) 埋葬‚我不能‛。 第三部分 (17—19) 积极应对挑战。
中心话题
再用心读读课文,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在书中作好批注,并结合具体的词句或
地’周围围成一个圈儿。接着,她庄重地说到……”
学习交流
2.第二部分 “„我不能’ 先生,您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 朝夕相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 朝夕相处 几乎每天
生活中有“我不能”做到的事对你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吗?谁来举例说一说?
学习交流
2.第二部分 “白宫” “议会”
议会是一个主权地区的 立法机关一般议会除有立法 的权力外还有签署外交条约、 宣战或批准和谈、选举或推 翻政府、批准政府预算等权 力。 美国总统和政府办公的场所
自信 积极 乐观
全文总结
请大家齐读15自然段 以后,每当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时,便会 想起‚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进而想出积极的解
决办法。相信我们今后一定会在‚我可以‛‚我愿
意‛‚我立刻就去做‛的陪伴下,精神更振奋,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冀教版教材适用】六年级语文上册《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第2课时】》课件

【冀教版教材适用】六年级语文上册《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第2课时】》课件

教师点拨:此次词句积累的目的,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 一词多义,学会准确用词。“兴奋”在第一个句子中是 “振奋”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中是“激动”的意思。 “标志”在第一个句子中是“表明特征的记号”的意思, 在第二个句子中是“表明某种特征”的意思。 参考答案:略。
小练笔
“墓志铭”一般是对亡者生平事迹的追述,“座右铭” 则不断警醒与激励着积极的生命。请你为自己写一则座右
新水平。( C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唐娜是小镇上的一位小学老师。(缩句) 唐娜是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改为反问句)
这对于我们来说难道不是非常不幸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把盒子盖上。(去掉“把”字,句意保持不变) 她盖上盒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面对,主动去想解决的方法,就没有解决不了
的问题。
课文结构
为 “ 我 不 能 ” 举 行 葬 礼
不同寻常——师生一起写自己“不能做到”的 事情
埋葬自卑 按照指示——依次投进空的鞋盒里 找回自信 举行葬礼
校园角落——深深埋在“墓穴”里
积极作用——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课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文章通过记叙 唐娜老师和她的学生一起写下了不能做到的事,埋葬 掉“我不能”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树立自信心,要学 会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的道理。
推荐阅读
心态和行为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 响,于是做了一个实验。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第1课时】》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第1课时】》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zhū

书写指导
“者”的撇舒展,“日” 左竖在竖中线上。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书写指导
下部略宽于上部,“罒” 扁平。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ài

书写指导
撇捺伸展,开合角度 协调。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huò

书写指导
上大下小,书写紧凑, 笔画穿插避让。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了深厚的友谊。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点击 听朗读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部分(第1-7 自然段)不同寻常。主要讲唐
娜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写出“我不能”的事情。
第二部分(第8-16 自然段)举行葬礼。写了唐娜 老师与学生一起埋掉自己的“我不能”。 第三部分(第17-19 自然段)意义深远。写埋葬 了“我不能”之后,大家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4)这条生产线的建设投产,标志着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 ..
的水平。( B )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按要求写句子。 (1)唐娜老师让学生们围成圈儿。(扩句) 唐娜老师神情严肃地让学生们在“墓地”周围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圈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能”先生被我们埋葬了。(改为“把”字句) 我们把“我不能”先生埋葬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今,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这件事。(修改病句) 如今,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991c0a90-6ea7-11ec-aa9a-7cb59b590d7d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我不能”先生,他总是夸大我们遇到的困难,打击我们的自信心,使我们遇事总是犹豫、退缩。

为了让这个坏家伙从我们心里消失,唐娜老师带领她的学生们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把“我不能”先生深深地埋进了土里,把他永远地驱逐出我们的世界。

然后,重新迎接“我能行”“我愿意”“我立刻就去做”来做我们的好朋友,它们能让我们信心十足,面对困难不退缩,振奋精神,勇往直前!(尼摩)唐娜是密歇根州一个小镇上的小学老师。

那天,我来到唐娜的课堂上听她的讲座。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学教室。

但当我第一次走进来的时候,我感到有些不寻常。

空气中似乎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

我在教室后面的一个空位子上坐了下来,观察着教室里的一切。

所有的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埋头在纸上写着什么。

我看了看最靠近我的一个十岁的女孩儿,只见她正在纸上写着所有她“不能做到”的事情,诸如:“我无法把球踢过第二道底线”“我不会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我不知道如何让黛“更像我”等等。

她已经完成了半张纸,但她一点也没停下来。

她继续非常认真地写作。

我站起来,从后向前依次巡视着每个学生,他们都很认真地在纸上写下了一些句子,述说着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此时,我对这项活动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不知道唐娜老师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所以我决定去看看她在干什么。

当我走近她的时候,发现她也正忙着在纸上写着她不能做到的事情,像“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让约翰的母亲来参加家长会”“除了体罚之外,我不能耐心劝说艾伦”等等。

我真想不通为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这么过分专注于那些消极的事情,而不多想想积极向上的事情,就像“我能做”“我能行”这方面的。

于是我怀疑地回到后座,坐下来继续观察。

大约十分钟后,大多数学生都填了一整张纸,有些学生开始写第二页。

“同学们,写完一张纸就行了,不要再写了。

”这时,唐娜老师用她那习惯的语调宣布了这项活动的结束。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参考课件(1)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参考课件(1)

第一部分: 主要讲唐娜老师和学生一起写
出自己的“我不能”。
第二部分: 写唐娜老师与学生一起埋掉自
己的“我不能”。
第三部分: 写埋葬了“我不能”之后,大
家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重点分析
“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觉得 这里的气氛有些不同平常,空气中好 像蕴涵着一种莫名的兴奋”。透过这 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唐娜老师和学生你一锹我 一锹地挖起坑来。”这一句简单的 描述流露羁縻出了什么?
流露羁縻出唐娜老师的一种教育 思想,她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挖坑 的过程,一起埋葬“我不能”。这样, 学生才能切身感受到“我不能”已被 埋葬了,才能真正解开“我不能”的 心结,让学生心中感到一种彻底的释 然和轻松。
齐声读唐娜老师的悼词,结合 课文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我不能”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唐娜老师的这个活动让学生感 到无比兴奋,此时此刻,学生的喜 悦之情不仅仅是溢于外表,而是全 身心的绽放,以至于教室的每个角 落都充满着喜悦。
“我满腹疑惑地坐下来继续视 察。”“我”疑惑的是什么?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唐娜老师和学生都在专注那些 消极的事情。
通过“我”和唐娜老师当时两 种态度的对照,说明了唐娜老师这 一新颖而有趣的做法,是一种不着 痕迹、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
课文小结
在生活中,大家都可能遇到自己认为 不能做到的事情,但这不一定是事实, “能”还是“不能”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态 度,我们要埋葬心中的“我不能”,消灭 内心深处的自卑﹑畏惧等各种消极的想法, 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挑 战。相信“我能行”。
“几乎每天”、“天天相处”说 明它时刻伴随着人们,在生活中随处 可见。
“学校、市政度、议会,甚至是 白宫”说明了影响范围之广,遍及社 会,就连让人们敬慕的高层人物也深 受影响。

太原市三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名师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太原市三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名师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联系课文有关内容,体会顿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用法.4.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过程与方法:1.自由解读,批注读书,抓住重点句段,与文本充分对话,领会文本的内涵。

2.开展实践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我不能”举行一个葬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明白自信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怀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重难点分析:唐娜老师的做法于新奇中透着睿智,平凡中彰显着深刻,教学中要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理解唐娜老师的意图。

学习课文就是学习做事,学习做人,教学时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文本为我们提供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认识到“我不能”不是一个事实,只是一种态度。

生活一定要冲破自卑的束缚,消除自卑心理,养成自信的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森林中的绅士》1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

通过对具体语句尤其是引号部分的品味学习作者对豪猪的拟人化描写。

2.通过对豪猪形象的分析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寓意。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的讽刺,引起对人生的。

2学情分析由于我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豪猪是他们所不了解的动物,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他们来说更是陌生.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思想深度有限,只有通过深入文本,抓牢字词句的品读赏析才能使他们有所感受。

通过反复读课文,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对豪猪的拟人化描写是多么生动形象,了解到豪猪与绅士的相同之处。

通过步步深入地启发,也能从部分语句中初步感受到作者有言外之意,但是还是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语言大师茅盾才能真正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认识。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的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理解“蕴涵”“诸如”“墓志铭”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课文有关语句,体会顿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1.使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及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采取自读自悟及小组学习、轻松谈话的方式,使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反复诵读,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用自信的光芒照亮“我不能”的阴影,使学生学生相信今后一定“我能行”、“我可以”、“我立刻去做”,精神更振奋,生活更有勇气,从而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词析句,联系生活研读重点段落,使学生感悟到面对生活要自信、积极、乐观。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有没有自己特别想完成但却做不了的事情呢?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让我们困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的唐娜老师和她的学生是怎样做的?板书:为“我不能”举行葬礼2.齐读课题,质疑:(1)分析“葬”字?(2)日常生活中的“葬礼”是为谁举行的?它一般是为人举行的殡葬仪式,而这里却是为一种言行、一个观念举行葬礼。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1.认读课文⑴分小节指名读课文,及时纠错。

⑵认读字、词:气氛蕴涵艾伦满腹疑惑铁锹腋下墓穴墓志铭邀请诸如体罚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义?墓志铭:一般是对亡者事迹的追求。

诸如:举例用语,表示下面的例子不止一个。

蕴含:包含。

消极:起反作用的,不求进取,跟“积极”相对。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理清文章脉络。

(1—7)共写“我不能”(8—16)埋葬“我不能”(17—19)积极应对挑战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1.回顾主要内容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还记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吗?2.回顾文章脉络师:课上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还记得我们把课文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又讲了什么?(板书共写“我不能”、埋葬“我不能”、“积极应对挑战”)二、细读全文,抓重点句段,深刻领悟文章内涵中心话题: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文中做好批注,并结合具体词句或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理解“蕴涵”“诸如”“墓志铭”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课文有关语句,体会顿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使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及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采取自读自悟及小组学习、轻松谈话的方式,使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反复诵读,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用自信的光芒照亮“我不能”的阴影,使学生学生相信今后一定“我能行”、“我可以”、“我立刻去做”,精神更振奋,生活更有勇气,从而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词析句,联系生活研读重点段落,使学生感悟到面对生活要自信、积极、乐观。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有没有自己特别想完成但却做不了的事情呢?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让我们困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的唐娜老师和她的学生是怎样做的?板书: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2.齐读课题,质疑:
(1)分析“葬”字?
(2)日常生活中的“葬礼”是为谁举行的?它一般是为人举行的殡葬仪式,而这里却是为一种言行、一个观念举行葬礼。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1.认读课文
⑴分小节指名读课文,及时纠错。

⑵认读字、词:
气氛蕴涵艾伦满腹疑惑铁锹腋下墓穴墓志铭邀请诸如体罚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义?
墓志铭:一般是对亡者事迹的追求。

诸如:举例用语,表示下面的例子不止一个。

蕴含:包含。

消极:起反作用的,不求进取,跟“积极”相对。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理清文章脉络。

(1—7)共写“我不能”
(8—16)埋葬“我不能”
(17—19)积极应对挑战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回顾主要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还记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吗?
2.回顾文章脉络
师:课上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还记得我们把课文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又讲了什么?(板书共写“我不能”、埋葬“我不能”、“积极应对挑战”)
二、细读全文,抓重点句段,深刻领悟文章内涵
中心话题: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文中做好批注,并结合具体词句或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1.学生自读,在书上作批注。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三、研读重点,师生交流。

1.第一部分
预设1:“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莫名的兴奋。

”体会这次活动让每个孩子无比兴奋,以至于教室的每个角落充溢着喜悦。

预设2:“我看到身旁的一个女孩正在纸上写着她‘不能做到’的事情,诸如……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你有烦恼吗?说一说。

体会平时我们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

你还从哪里看出同学们的烦恼很多?唐娜老师有烦恼吗?
预设3:“我真想不通为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这么过分地……我满腹疑惑地坐下来继续观察。


预设4:“唐娜老师和学生你一锹我一锹地挖起坑来。

”这里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透露出唐娜老师的一种教育思想,她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挖坑的过程,一起埋葬“我不能”。

这样,学生才能切身感受到“我不能”已被埋葬了,才能真正解开“我不能”的心结,让学生心中感到一种彻底的释然和轻松。


预设5:生齐读唐娜老师为“我不能”致的悼词。

“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能够邀请到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

“‘我不能’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您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种场合: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是白宫。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

预设6:深入追问1.“几乎每天”、“朝夕相处”说明什么?它时刻伴随着人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2.“各种场合: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是白宫”又说明了什么?(“我不能”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范围之广,遍及社会,就连让人仰慕的高层人物也深受影响。


3.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的“我不能”事件,对你有没有什么影响?举例说一说,重点引导说出对自己消极的影响,从而感悟到这对于我们是非常不幸的。

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加深理解。

揭题:“我不能”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师小结:看起来我们无一例外地被“我不能”所牵制,小到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大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他就像横亘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座高山,阻止着人类前进的脚步。

(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理解感悟埋葬“我不能”的必要性。

)
“现在,我们把您安葬在这里,为您立下了墓碑,刻上墓志铭。

希望您能够安息。

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我愿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等能够继续陪伴我们。

希望它们对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我不能’先生,您安息吧。

从今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振奋精神,勇往直前!”
预设7:引导学生设想与“我可以”、“我愿意”、“我立刻就去做”相伴后,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

(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升华认识,抓住“我可以”“我愿意”“我立刻就去做”使学生感悟今后应该以自信、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板书“自信”“积极”“乐观”)
“回到教室,大家吃着饼干、爆米花,喝着果汁,庆祝他们解开了‘我不能’的心结。

”(体会“我不能”被埋葬后大家发自内心深处的轻松与喜悦。


预设追问:大家埋葬的是什么?(埋葬的是自卑心理和对生活的消极态度,找回的是自信和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小结:以后,每当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时,便会想起“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进而想出积极的解决办法。

相信我们今后一定会在“我可以”“我愿意”“我立刻就去做”的陪伴下,精神更振奋,生活更有勇气。

四、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树立自信的名言。

2.课外阅读有关名人自信方面的小故事。

五、联系学生实际,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结合自己的“我不能”,用自己的方式给它举行“葬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不能”已被埋葬,从而生活得更有自信,更振奋,更有勇气。

2.为自己撰写一则座右铭。

3.小练笔:结合自身实际写一写《原来我能行》。

板书设计: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唐娜老师共写“我我可以
(1-7) 不我愿意
她的学生埋葬能”积极应对挑战我能行
(8-16) 先 (17-19) 我立刻就去做



自卑消极悲观自信积极乐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