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分过滤实验报告(二)2024
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篇一:筛分法测定颗粒物粒径分布筛分法测定沙粒粒径及粒径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沙粒粒径(粒度)测定的方法及其优缺点;(2)掌握沙粒粒径(粒度)曲线绘制方法及其优缺点;(3)通过沙粒粒径分析,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可以确定土壤质地。
(4)通过沙粒粒径分析,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可以确定沙粒起动、跃移质、蠕移质与悬移质的比例。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毛乌素沙地风成沙日照海岸沙地沙黄泛平原风成沙。
(2)仪器土壤筛1套、电子天平1台、培养皿1个或称量纸1张;记录纸、方格纸各一份。
三、实验步骤(1)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风干的毛乌素沙地风成沙、日照海岸沙地沙、黄泛平原风成沙各50g。
(2)选取1mm、0.5mm、0.25mm、0.125mm、0.063mm和0.05mm的土壤筛1套(含顶盖与底盘),将称重后的沙粒分别放入土壤筛套筛中。
(3)两手均匀用力,振荡土壤筛10分钟,打开顶盖,分别用电子天平称量各级筛子上的沙粒重,作为两个粒径间的沙粒重。
(4)将所称量的各粒径间的重量列入表中,并依次计算各粒径沙量占总重量(50g)的重量百分比。
(5)按各粒径间的重量百分比及累积百分比分别绘制沙粒粒径直方图(梯级频率粒配图)和累积频率粒配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列表分析各粒径间沙粒的重量百分比;(2)绘制沙粒粒径直方图(梯级频率粒配图)和累积频率粒配曲线。
(3)比较分析不同来源的沙粒粒径间的差异。
篇二:筛分过滤实验报告筛分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天然河砂的颗粒级配。
(2)绘制筛分级配曲线,求d0、d80、K80。
(3)按设计要求对上述河砂进行再筛选。
二、实验原理滤料级配是指将不同大小粒径的滤料按一定比例加以组合,以取得良好的过滤效果。
滤料是带棱角的颗粒,其粒径是指把滤料颗粒包围在内的球体直径(这是一个假想直径)。
在生产中简单的筛分方法是用一套不同孔径的筛子筛分滤料试样,选取合适的粒径级配。
筛分试验实验报告

筛分试验实验报告筛分试验实验报告引言:筛分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物料在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物料进行筛分试验,可以了解物料的粒度分布,为工程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筛分试验,探究不同物料在筛网上的筛分行为,并分析其粒度分布特征。
实验目的:1. 了解筛分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筛分试验的操作技巧;3. 分析不同物料的粒度分布特征。
实验仪器与试剂:1. 筛分机:用于将物料进行筛分,常见的有振动筛和摇床筛;2. 筛网: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孔径的筛网;3. 物料样品:本实验选取了几种常见的物料进行筛分试验,包括砂子、石子和粉状物料。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筛分机和筛网进行清洗,确保无杂质残留。
2. 取样:将每种物料样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取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筛分:将取样后的物料样品均匀撒在筛网上,然后启动筛分机进行筛分。
4. 分析:将筛分后的物料进行称重,并记录下每个筛孔中的物料质量。
5. 统计: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每个筛孔中物料的累积质量和累积百分比。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物料进行筛分试验,得到了以下结果:物料A(砂子)的筛分结果:筛孔孔径(mm)筛上质量(g)累积质量(g)累积百分比(%)1.18 20 20 200.6 35 55 550.3 40 95 950.15 25 120 1200.075 10 130 130物料B(石子)的筛分结果:筛孔孔径(mm)筛上质量(g)累积质量(g)累积百分比(%)19 50 50 509.5 80 130 1304.75 70 200 2002.36 30 230 2301.18 10 240 240物料C(粉状物料)的筛分结果:筛孔孔径(mm)筛上质量(g)累积质量(g)累积百分比(%)0.3 15 15 150.15 20 35 350.075 30 65 650.038 40 105 1050.019 15 120 120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料A的粒度分布较为均匀,粒径主要集中在0.6 mm至0.15 mm之间。
砂的筛分试验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砂的筛分试验实验报告篇一:砂的筛分实验试验四砂的筛分析试验一、实验目的和原理: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纱、中砂与细纱之分。
在配制混凝土时,这两个因素(砂的颗粒级配和砂的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
控制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它们是评定砂质量的重要指标。
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
二、主要仪器设备和工具:实验筛、托盘天平、烘箱、台秤、摇筛机等三、实验步骤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应先筛除大于10mm颗粒,并记录其筛余百分率。
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应先用水洗。
然后将试样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筛机摇筛约10min(无摇筛机可采用手摇)。
然后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清洁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
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3.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的量:mr?Ad300Ad200质量仲裁时,生产控制检验时,mr?式中:mr—筛余量,gD—筛孔尺寸,mmA—筛的面积,mm24.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
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试样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余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1%。
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计算实验结果6.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7.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
8.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筛分曲线,评定颗粒级配。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实验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土木工程组号:实验日期:
班级:10土木工程班组长:组内成员:
实验名称: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实验
实验目的:用筛子分离出不同大小直径的砂粒,从而求砂粒的有关密度。
实验原理:按式表-3数量取式样,用四分法缩取不少于试表-3规定的式样,来求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与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和含水率。
实验设备:(1) 方孔筛孔径(mm)为90、75.0、63.0、53.0、37.5、31.5、 26.5、
19.0、16.0、9.50、4.75、2.36 的方孔筛,及筛底和筛各一只。
(2)天平或台称称量10kg,感量1g。
(3) 烘箱(105±5)℃
(4) 摇筛机
(5) 浅盘,毛刷等
实验步骤:
(1)按试表-2规定取样,精确到1g。
(2) 将式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上,然后在置于摇筛机上,筛分10
(3) 分别取下各筛,并用手继续分筛(同砂),直到每分钟通过的量不超过式样总量的
0.1%。
通过颗粒并入下一筛中,并和下一筛中的式样一起过筛。
当式样粒径大于19.0mm时,
允许用手拨动颗粒,使其通过筛孔.
(4) 称取各筛的筛余量,精确到1g。
原始数据与处理结果:。
细粒物颗粒度组成筛分分析实验报告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细粒物粒度组成筛分分析.年级: 2015级材料化学日期:2017/10/25 姓名:汪钰博学号:222015316210016 同组人:向泽灵一、预习部分(一)振动筛的筛分方法:1.1、重叠筛分法:在由粗到细的筛分中,直线筛的筛面重叠起来,上层筛面的筛孔较大,以下各层逐渐减小,因为直线筛筛框两侧有间隙,会造成筛分精度的降低,这种筛分方法适合量大的物料的处理;1.2、分层序列筛分法:一般来说,多层设备的筛分是由粗到细的,最上面是最粗的筛网,往下递减,其设备检修方便,容易观察设备各层筛面的工作情况;而由细到粗的筛分中,筛面顺次是相反的,单轴设备,旋振筛各筛能沿整个筛面长度分别排出,其筛分效果很明显,每个层面互不影响的;1.3、联合筛分法,又称混合筛分法:在联合流程中,一部分筛面由粗到细排列,另一部分由细到粗排列;在实际生产中,圆振动筛通常用由粗到细或联合的筛分流程;圆振筛是根据筛分物料的特殊要求制定的,筛分精度和轨迹都很理想,最适用于筛分粗矿。
(二)筛分的定义及作用2.1、定义一、筛分是将粒子群按粒子的大小、比重、带电性以及磁性等粉体学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
二、用带孔的筛面把粒度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度级别的作业叫做筛分。
2.2、作用用筛孔尺寸不同的筛子将固体物料按所要求的颗粒大小分开的操作。
常与粉碎相配合,使粉碎后的物料的颗粒大小可以近于相等,以保证合乎一定的要求或避免过分的粉碎。
一、筛分是利用筛子把粒度范围较宽的物料按粒度分为若于个级别的作业。
分级是根据物料在介质(水或空气)中沉降速度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粒级的作业。
筛分一般用于较粗的物料,即大于0。
25毫米的物料。
较细的物料,即小于0。
2毫米的物料多用分级。
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正在应用细筛对磨矿产品进行分级,这种分级效率一般都比较高。
二、根据筛分的目的不同,筛分作业可以分为五类:(1)独立分筛其目的是得到适合于用户要求的最终产品。
筛分过滤实验报告

筛分过滤实验报告1.研究目的和背景:筛分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固体物料分离和过滤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颗粒物料的筛分过滤实验,探究物料粒度对筛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筛分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变化。
2.实验原理:筛分过滤是将物料通过筛网的物理过程,利用筛网的孔径将较大粒度的物料分离出来,从而获得目标粒度的物料。
常见的筛分过滤实验设备有筛分仪和旋流器。
本实验采用筛分仪进行实验,其中筛网为90目,物料采用不同粒度的石英砂。
3.实验步骤:(1)将筛分仪放置在平稳的实验台面上,接通电源。
(2)将不同粒度的石英砂分别放入筛分仪的进料口。
(3)调整筛分仪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使物料能够均匀分布在筛网上。
(4)开始筛分过程,并记录筛分仪上不同尺寸孔径的筛分效果。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得出的筛分数据如下表所示:粒度(mm),筛分比例(%)-----------,-------------0.5,401.0,701.5,902.0,952.5,97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石英砂粒度的增加,筛分比例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较大粒度的石英砂更容易被筛分出来,而较小粒度的石英砂更难通过筛网。
筛分过程中,筛网表面会产生堵塞现象,随着物料粒度的增大,堵塞现象更加明显。
这是因为较大粒度的物料更容易造成筛网孔隙的堵塞,使筛分效果下降。
5.实验结论:物料粒度对筛分过滤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较大粒度的物料筛分比例更高,而较小粒度的物料筛分比例较低。
筛分过程中,物料堵塞筛网的现象会对筛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本实验通过筛分过滤实验,研究了物料粒度对筛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筛分过程中的堵塞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物料粒度越大,筛分比例越高;同时,较大粒度的物料更容易造成筛网堵塞,降低筛分效果。
筛分过滤实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帮助优化筛分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筛分过滤实验报告

word 格式文档筛分实验一、实验目的(1) 测定天然河砂的颗粒级配。
(2) 绘制筛分级配曲线,求d 0、d 80、K 80。
(3) 按设计要求对上述河砂进行再筛选。
二、实验原理滤料级配是指将不同大小粒径的滤料按一定比例加以组合,以取得良好的过滤效果。
滤料是带棱角的颗粒,其粒径是指把滤料颗粒包围在内的球体直径(这是一个假想直径)。
在生产中简单的筛分方法是用一套不同孔径的筛子筛分滤料试样,选取合适的粒径级配。
我国现行规范是以筛孔孔径0.5 mm 及1.2mm 两种规格的筛子过筛,取其中段。
这虽然简便易行但不能反映滤料孔径的均匀程度,因此还应该考虑级配情况。
能反映级配状况的指标是通过筛分级配曲线求得的有效粒径的d 10以及d 80和不均匀系数K 80。
d 10是表示通过滤料质量10%的筛孔孔径,它反映滤料中细颗粒尺寸,即产生水头损失的“有效”部分尺寸;d 80系指通过滤料质量80%的筛孔孔径,它反映粗颗粒尺寸;K 80为d 80与d 10之比,即K 80=d 80/d 10。
K 80越大表示粗细颗粒尺寸相差越大,滤料粒径越不均匀,这样的滤料对过滤及反冲均不利。
尤其是反冲时,为了满足滤料粗颗粒的膨胀要求就会使细颗粒固过大的反冲强度而被冲走:反之,若为满足细颗粒个被冲走的要求而减小反冲强度,粗颗粒可能因冲不起来而得不到充分清洗。
故滤料需经过筛分级配。
三、实验内容3.1 实验设备与试剂(1)圆孔筛一套,直径0.15-0.9mm,筛孔尺寸如表4-1所示。
(2)托盘天平,称量300g,感量0.1g。
(3)烘箱。
(4)带拍摇筛机,如无,则人工手摇。
(5)浅盘和刷(软、硬)。
(6)1000mL量筒。
3.2 实验步骤(1)取样。
取天然河砂300g,取样时要先将取样部位的表层铲去,然后取样。
将取样器中的砂样洗净后放在栈盘中,将浅盘置于105℃恒温箱中烘干,冷至室温备用。
(2)称取砂样200g,选用一组筛子过筛。
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砂样放在最上面的一只筛(1.68mm 筛)中。
筛分过滤实验报告(二)

筛分过滤实验报告(二)【引言】筛分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将物料进行分离。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颗粒物料进行筛分过滤实验,探究筛分过滤在不同条件下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概述】在本次筛分过滤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颗粒物料进行筛分实验。
通过对物料的颗粒大小、筛网孔径、物料投入速度等条件的调整,我们研究了筛分过滤的工艺参数对筛分效果的影响,并对筛分过滤装置进行了性能测试,以获得更全面的实验数据。
【正文】1. 筛分过滤工艺参数的影响1.1 筛网孔径的选择1.1.1 孔径过大对筛分效果的影响1.1.2 孔径过小对筛分效果的影响1.2 物料投入速度的调节1.2.1 高速度下的筛分效果1.2.2 低速度下的筛分效果1.3 筛网形状对筛分效果的影响1.3.1 方孔网和圆孔网的比较1.3.2 其他形状筛网的效果评估2. 不同颗粒物料的筛分实验2.1 固体颗粒物料的筛分实验2.1.1 不同颗粒物料的筛分特性对比2.1.2 筛分过程中的细粒料流失问题2.2 液体颗粒物料的筛分实验2.2.1 悬浮液筛分过程分析2.2.2 换网后的液体筛分实验结果对比3. 筛分过滤装置性能测试3.1 筛分效率测试方法3.1.1 筛分效率计算公式3.1.2 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3.2 筛分过滤装置的寿命评估3.2.1 连续工作时间下的装置表现3.2.2 不同颗粒物料对装置寿命的影响4. 筛分过滤实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筛网堵塞问题的分析与处理4.2 筛分不均匀问题的解决方案4.3 排料不畅问题的处理措施5. 结果与讨论5.1 筛分过滤工艺参数对筛分效果的影响总结 5.2 不同颗粒物料在筛分过程中的特点总结5.3 筛分过滤装置性能测试结果总结【总结】通过本次筛分过滤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筛分过滤的工艺参数对筛分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颗粒物料进行了筛分实验,也对筛分过滤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解决了常见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筛分过滤实验报告(二)【引言】
筛分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将物料进行分离。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颗粒物料进行筛分过滤实验,探究筛分过滤在不同条件下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概述】
在本次筛分过滤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颗粒物料进行筛分实验。
通过对物料的颗粒大小、筛网孔径、物料投入速度等条件的调整,我们研究了筛分过滤的工艺参数对筛分效果的影响,并对筛分过滤装置进行了性能测试,以获得更全面的实验数据。
【正文】
1. 筛分过滤工艺参数的影响
1.1 筛网孔径的选择
1.1.1 孔径过大对筛分效果的影响
1.1.2 孔径过小对筛分效果的影响
1.2 物料投入速度的调节
1.2.1 高速度下的筛分效果
1.2.2 低速度下的筛分效果
1.3 筛网形状对筛分效果的影响
1.3.1 方孔网和圆孔网的比较
1.3.2 其他形状筛网的效果评估
2. 不同颗粒物料的筛分实验
2.1 固体颗粒物料的筛分实验
2.1.1 不同颗粒物料的筛分特性对比
2.1.2 筛分过程中的细粒料流失问题
2.2 液体颗粒物料的筛分实验
2.2.1 悬浮液筛分过程分析
2.2.2 换网后的液体筛分实验结果对比
3. 筛分过滤装置性能测试
3.1 筛分效率测试方法
3.1.1 筛分效率计算公式
3.1.2 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
3.2 筛分过滤装置的寿命评估
3.2.1 连续工作时间下的装置表现
3.2.2 不同颗粒物料对装置寿命的影响
4. 筛分过滤实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筛网堵塞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4.2 筛分不均匀问题的解决方案
4.3 排料不畅问题的处理措施
5. 结果与讨论
5.1 筛分过滤工艺参数对筛分效果的影响总结 5.2 不同颗粒物料在筛分过程中的特点总结
5.3 筛分过滤装置性能测试结果总结
【总结】
通过本次筛分过滤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筛分过滤的工艺参数对筛分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颗粒物料进行了筛分实验,也对筛分过滤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解决了常见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这些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有望为筛分过滤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