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或答维新变法运动、 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或答维新变法运动、义 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19世纪末 世纪初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世纪末
•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8世纪60年代起,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 地,将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19世纪中期以来,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松弛,成国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目标.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深远 的影响: 第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1856年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 了深重灾难,使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第二、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两次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英勇抗击;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中国新思想萌发 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 第四、中国近代化起步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教育起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 开端。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对外侵略扩张过渡到以资本主义输出为主阶段。在全世界领 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了它们掠夺中心。这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边疆危机到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狂潮到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 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第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爱国官兵英勇抗争;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派的辛亥革命等都是抗争探索。 第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马关条约》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抓住机遇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是个良好的机遇。这我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舞台。 第二、迎接挑战 第二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快,而我国工业基础相对溥弱,就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可持续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一、选择题1.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B.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D.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
”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二、非选择题1.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崛起后的大国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
”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
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庚申之变”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30多年的“自强运动”。
——郑家馨《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1)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5分钟事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5分钟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自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复习

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
美国、德国
电பைடு நூலகம்时代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美国
信息时代
比较 内容 开始 时间 主要 标志
第一次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
第二次 (科技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20世纪40、50年代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 应用
你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吗?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请你为我们的国家献 计献策,怎样使我们的国家跟得上时代的潮流, 不断向前发展? 1.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就,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 识创新体系,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4.努力推进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综 合国力。 从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 意对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领先 国家
进入的 时代 交通 工具
英国
蒸汽时代 汽船、火车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电车、汽车、飞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信息时代 宇宙飞船
动力 能源
特点
煤炭
电力、石油
原子能、核能、太阳能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 1.科学技术直接转化 源于工匠的实践 结合; 为生产力的速度加 经验,科学与技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 快; 术尚未真正结合; 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2.科学技术各领域之 2.首先开始于英国, ; 间相互渗透; 其它国家发展相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 对缓慢; 叉进行了; 产力中最活跃的因 3.主要轻工业部门。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素。
中国与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与三次科技革命一、三次科技革命知识梳理1、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2、理论基础:牛顿力学;法拉第电磁学;爱因斯坦相对论3、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4、标志:蒸汽机广泛应用;电力广泛应用;计算机广泛应用(核心)、原子能、生物技术、航天工程5、成果:略6、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金属冶炼;电力、化工、汽车制造;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信息产业7、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8、特点:见下9、影响:见下二、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第一次:①首先从英国开始,后来扩展到美法等国。
②首先从轻工业开始,后来扩大到重工业。
③重大发明大多来自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科技含量不高。
2、第二次:①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有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日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第三次:①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②科学技术的各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因素。
三、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第一次:①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③国际格局: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其它影响: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等状况出现。
)(2、第二次:①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③国际格局:东西方差距加大,联系更加密切;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形成两大对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3、第三次:①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②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③国际格局: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1、都提高了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3、都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4、都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5、都有负面影响五、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重视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5、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六、中国为什么会丧失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为什么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展滞后?1、丧失机遇的原因:①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②科举制和文字狱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创新思维得不到发挥③西方列强不可能允许中国发展④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家动荡不安2、滞后的原因:①二战后,美国扶蒋反共,中国处于内战时期②由于战争的破坏和长期被掠夺,到解放前夕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苏冷战,中国相对处于封闭状态④左倾错误的干扰七、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科技革命:①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太平天国运动,面对内外危机,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例如:洋务运动③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2、第二次科技革命:①帝国主义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专题复习复习目标:记住:三次科技革命时间、最早国家、重大发明、标志性成果、特点、等基本知识归纳: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学习:(基本知识梳理)合作探究:1、这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有没有参与?这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有哪些:(提示:从社会生产力、生活结构、国际格局等方面),由此,我们有什么启示?【随堂小测】1、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A、瓦特B、爱迪生C、爱因斯坦D、牛顿2、18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
下列哪一事件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宪章运动D、英国内战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战地记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讯社发回战场的最新消息,不可能使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A、移动电话B、有线电话C、有线电报D、无线电报4、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A、汽车制造技术B、飞机制造技术C、生物工程D、计算机网络技术5、下列事件中,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6、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
下列能源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利用并符合环保标准的是()A、太阳能B、电力C、石油D、原子能7、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并说明该如何趋利避害?。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二、重难点透析: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专题 三次科革命及中国的科技成就

首页
目录
尾页
·人教版
考情归纳与预测
专题近3年共考查11次,属于广西各地市重点考查的内容。 本专题主要是从综合的角度来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不同特 考情 征、成果以及带来的问题。但也包括从科学家的角度,通 归纳 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进行考查。对于中、英、美等国在其影 响下的不同发展历程也有所涉及。在考查过程中本专题运 用了大量科技革命成果的图片资料 2017 角度1: 识记和区分三次科技革命的不同发明成果、发明 预测 家,以及对各大国的影响; 角度2: 识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热点解读
热点:2015年9月2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 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
进入预定轨道。
解读: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 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应用进入新纪元。同时,也开创了我国 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本专题主要梳理了三次科技革命以 及中国的科技成就,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三次科技 革命的成果和影响。
开放性设问
1. 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和经济前提各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经济前提:18世纪英国 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国外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前提: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科技革命 政治前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前提:二战后军备 竞赛和各国发展经济的需求。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表格,1860年英国工业排在世界第 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900年欧洲各强国排序发生了什 么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哪一重大灾难的发生? 原因: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通过殖民扩张,掠夺了大 量的财富;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产品销售市场广阔。变化:德国超过英法。灾难:第一 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重点: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中考历史复习重点: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知识链接:神七发射、中国首次实现太空行走,是我国2008年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
本时政热点联系的重点知识有:863计划,科教兴国战略,第三次科技革命等。
(1)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行分别是哪一年发射成功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1970年,东方红1号;2001年,神舟5号(2)除了以上太空科技成果以外,请举出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主创新取得的一项科技成果?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得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863计划;国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我国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等。
问题探究:1、“神州七号”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1)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些科技水平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2)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重大成果;(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4)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2、“神州七号”发射成功有什么重要意义?(1)“神州七号”发射成功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2)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3)将促进我国航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我国信息、材料、能源等其他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4)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3、“神州七号”成功发射的原因有哪些?(1)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2)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3)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4)我国政府坚持了“四个尊重“的方针;(5)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6)广大航天工作者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编者按】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这样说过:“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材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驱动船只;大量合成纤维织物与传统的棉布、毛纺织品和亚麻织物竞争;电取代了蜡烛,并成为只需按一下开关便可做许多事的动力之源”。
这一切变化都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福音。
黄老师把三次工业革命整合在一起,层层深入地分析了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考点聚焦: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知识、对社会生产力(世界经济发展)、生产关系、世界面貌及对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抓好基础知识、知识的整合、理论联系实际,让历史回归现实,形成真正的框架结构和深刻感悟。
考点详解:
1.时间、发源地、标志、主要成就等(复习看课文明确)
2.对生产力的影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第二次科技革命:(1)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提高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3.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世界面貌)的影响
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5.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军事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主要是两次鸦片战争)。
政治上: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第二次:军事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掠夺进一步加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
政治上: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中国人民的救亡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登上政治舞台(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第三次: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又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6.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的中国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又一次错失机遇。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由于社会动荡(国共两党的内战),再加上建国后左倾错误及十年文革,使我们再次错过了发展的机遇。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把发展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对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上天等,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再加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一些错误,始终没有摆脱错误路线的束缚,科技革命也没能快速的发展。
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正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终于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7.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机遇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让历史回归现实,用理论为现实服务)
发展是硬道理,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等等。
巩固训练(学练结合,当堂进行针对性训练,如果没时间可以课
下巩固练习):
1.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标志是
A.用机器制造机器 B.工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C.手工工场基本消失 D.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对于新能源、新通讯手段的发明都曾起到重要作用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是
A.电磁学的理论 B.化学元素周期律
C.质能转化原理 D.质量守恒定律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科学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突出
B.几乎是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同时发生
C.新技术发明的范围广泛,发展迅速
D.有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科技成果,除了电灯的发明和使用外,还有①电话的发明和使用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③汽车的发明④汽船的发明和使用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5.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B.科技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
C.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技的需要
6.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能源上的主要变化是
A.主要以水力为能源 B.以煤和石油为主要能源
C.原子能在能源比重中上升 D.已经不需要任何能源
7.2000年美、日、法、德、英、中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说明
A.原子能技术取得进展 B.航天技术取得进展
C.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取得进展 D.电子计算机技术取得进展
8.“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相当改善。
这说明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
B.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以解决
D.科技的发展是资本家利润的源泉
9.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其最突出表现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以产生和发展B.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C.政府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本的投入D.新兴工业区和保税区的不断出现
10.20世纪80年代西欧为发展科技而提出的计划是
A.星球大战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D.星火计划
参考答案:
1.A 2.A 3.A 4.B 5.C 6.C 7.C 8.B 9.B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