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十六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识古文《千字文》的教案

初识古文《千字文》的教案

教案注释
教学目的:初步认识古文《千字文》
教学阶段:初期
教学对象:小学生
教学内容:《千字文》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千字文》,了解古代文学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千字文》的基本情况和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千字文》中的文字涵义。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解释和分析。

教学器材:黑板、书本
教学程序:
第一步:引入
1、听一首歌曲《千字文》,鼓励学生积极听歌,尝试哼唱。

2、教师介绍《千字文》的背景和重要性。

3、展示《千字文》的影片或图片,并简要说一下主要内容。

第二步:解说与分析
1、介绍《千字文》的作者、出处、年代和流传情况。

2、解析《千字文》中的句子、词语和文字含义。

3、分析《千字文》的艺术特点和评价价值。

第三步:思考与讨论
1、学生自然的反应。

2、自由讨论《千字文》的内容和主题。

3、分组进行分析,《千字文》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步:评价
1、鼓励学生背诵并朗读《千字文》。

2、评价学生的理解与表达情况。

3、展示学生精彩的朗诵表演。

教学结果:学生认识和理解了《千字文》的重要意义,并能够朗读部分文句。

教学建议:教育者需要进一步理解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并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活动。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活动。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喜爱古典文学,陶冶情操。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千字文》第一章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正确朗读并翻译古文句子。

2.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千字文》注释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自然界的奥秘,进而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千字文》第一章,要求学生注意发音和停顿。

(2)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注释本理解文意。

(3)教师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

(4)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千字文》第一章2. 板书内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重点词汇:天地、宇宙、日月、辰宿重点句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

(2)根据注释,翻译《千字文》第一章。

(3)思考:《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2. 答案:(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四年级《千字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千字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千字文》教学计划第一篇:四年级《千字文》教学计划四年级《千字文》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

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正因为如此,我校把《千字文》诵读与赏析定位为四年级学生学习的课程。

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诵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3、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4、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5、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6、认识常用汉字,使80%的学生能够独立阅读低幼读物。

7、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实施1、教学时间:每周一节课;2、授课内容:千字文内容以及所涉及到的知识及道理;3、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改变了原有的教和学的方式,用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千字文,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身体的锻炼,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容,弥补了学校活动空间小,不能大范围活动的缺陷,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学形式1.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诵读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小老师”等。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 12 -第二篇:千字文教学计划千字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学期四年级学习《千字文》。

《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南朝梁武帝时期(502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

千字文原文及教案

千字文原文及教案

千字文原文及教案千字文原文及教案传统文化之《千字文》中的“知过必改,得能莫忘”,这个语句使我在学习上得到了很深的启示。

下面是关于及教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背诵《千字文》13,14,15,16段;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让学生明白“寸阴是竞”的道理。

教学准备:国学经典诵读本《千字文》,小印章教学重点:背诵本节所学内容教学难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教学过程:1.介绍今天的奖励图标,以激起学生的好胜热情;2.复习《千字文》9,10,11,12段;3.教师伴乐有感情的范读所学内容两遍;4.教师伴乐领读,学生跟读初步熟悉所学内容;5.让学生认真朗诵所学内容,并找出多音字,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6.提出“寸阴是竞”,让学生自行感悟并议论,最后教师进行讲解,并列举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词句;7.分组朗诵,学生自由背诵;8.游戏“双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总结:奖励,盖印章,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附:千字文【作者】周兴嗣【朝代】南北朝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幼儿园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设计与开发

幼儿园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设计与开发

《千字文》是我国传统的国学经典之一,其内容广泛涵盖了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阶段,针对《千字文》的教育教案设计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幼儿园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的设计与开发进行全面评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千字文》教案设计1. 了解幼儿发展特点在设计《千字文》教案时,首先需要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包括认知、语言、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2. 设定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综合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千字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提高综合能力等。

3. 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千字文》的内容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包括逐字分析、内容解读、古文注释等方面。

还可以结合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

4. 设计教学活动在教案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歌唱、朗诵、绘画、手工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千字文》。

5. 教学评估设计教学评估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通过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幼儿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千字文》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体验。

二、《千字文》教案开发1. 教材选择《千字文》的选文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确保材料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还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2. 教辅资源准备为了使《千字文》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需要准备丰富的教辅资源,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以多种形式展现《千字文》的魅力,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教学环境创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布置教室、制作教学道具、搭建情境等方式,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千字文》的世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师资培训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教授《千字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千字文》教学计划

《千字文》教学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字文》教学计划《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识字的经典之作,它以严密有序的方式,将1000个常用汉字组织起来,通过韵律明快的韵文形式,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下面是一个关于《千字文》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孩子们系统学习和记忆这些基础汉字。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字文》中的1000个常用汉字的书写和发音。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千字文》的韵律和意义。

2. 逐字分析《千字文》中的每个汉字,并进行书写练习。

3. 运用《千字文》的汉字编写词句和段落。

4. 配合各种练习和游戏,巩固所学的汉字知识。

三、教学步骤:第一阶段:了解《千字文》的韵律和意义。

1. 引导学生朗读《千字文》,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2. 分析《千字文》的意义,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3. 分段朗读《千字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其中的每个汉字。

第二阶段:逐字分析和书写练习。

1. 按照《千字文》的排列顺序,逐字分析每个汉字的发音和意义,帮助学生记忆。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给学生分配每日的汉字练习任务,让他们进行书写和默写练习。

3. 定期检测学生对所学汉字的掌握程度,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第三阶段:编写词句和段落。

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汉字,编写自己的词句或段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 逐渐增加编写难度,让学生能够流畅地写出较长的段落。

3. 分享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提高。

第四阶段:巩固练习和游戏。

1. 设计各种趣味练习和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汉字知识。

2. 制作汉字卡片,让学生进行拼字、联想和分类活动。

3. 利用互动游戏或比赛,增加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1. 《千字文》的书本或电子文本。

2. 汉字练习册和纸笔。

3. 汉字卡片和相关游戏道具。

五、教学评估:1. 分段考察学生对《千字文》中各个汉字的认识和书写。

千字文16课时

千字文16课时

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识记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熟读成诵、启发引导教具:多媒体教学活动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chén xiù liè zhāng)。

寒来暑往(hán l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律吕调阳(lǜ lǚ tiáo yáng)。

二、练习读文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三、理解字句意思【译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昃:读音zè,意为太阳偏西。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四、分组比赛背五、总结作业布置:熟练背诵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及反思:第二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识记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背诵教学方法:熟读成诵、启发引导教具:多媒体教学活动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云腾致雨(yún téng zhì yǔ),露结为霜(lù jié wéi shuāng)。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了解其文化背景及内涵。

2. 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古文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以及对文化背景的把握。

教学重点:第一章的背诵、翻译和内涵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千字文》注释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古代天文、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学生跟读,教师正音。

b. 逐句解读:教师对第一章的句子进行逐句解读,解释关键词汇,分析句式结构。

c. 翻译:学生尝试翻译第一章,教师点评并给出标准翻译。

d. 背诵:学生分组背诵,教师检查。

3. 例题讲解:以第一章为例,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如断句、实词虚词辨析等。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2. 黑板右侧:文言文阅读技巧、重点词汇、句式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结合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章的主题。

2. 答案:第一章主题为“宇宙的广阔与神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背诵、翻译的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千字文》其他章节,了解更多的国学知识,提高古文素养。

同时,推荐学生观看与《千字文》相关的文化节目,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2. 新课内容学习中的逐句解读和翻译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字文》第十六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罗源学校设计人:苏玉莲
一、教学内容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北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二、教学目标
1. 教学“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北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
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五、课前准备
1. 录制配乐故事
2.《千字文》(片段)朗读录音。

3、古琴乐曲。

六、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播放正文(见《千字文》第25页)的故事。

(2)故事听懂了吗?有意思吗?古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动听的韵律歌。

这本《千字文》,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读起来也非常动听,老师请大家听一听好吗?
(3)播放《千字文(片段)》录音。

(4)指名谈谈听后的感受。

(5)过渡:《千字文》四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让我们觉得像歌一样委婉动听。

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感受它的韵律美,好吗?
2. 初读正字音
(1)(出示带拼音的字幕)有些字大家可能没见过,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自己练习一下,读得好的同学等会儿老师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导“邑”、“邙”、“郁”、“泾”、“殿”、的读音。

(4)在正音的过程中相机理解“都邑”、“浮渭”、“飞泾”、“盘郁”、的意思。

(5)指名领读。

(6)齐读。

(7)(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同桌的两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
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

(8)同桌对读。

(9)指名开火车轮读四句。

(10)全班齐读。

3. 再品读韵律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棒,字音全都读准了,但要读得再好一点儿还要注意四个小标点呢!逗号和句号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停顿,我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呀!如果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注意停顿,这样读起来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全班齐读。

(3)大家把古文的声韵美读出来了!古人读书时常常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我们也学他们的样子来读读吧!
①师带领学生摇头晃脑读。

②师带领全班学生按节奏拍手读。

(节奏:xxxx/xxxx/xxxx/xxxx/)
③男女生合作,按节奏拍手对读。

④全班手脚合作打节奏读。

(例:都邑华夏东西二京拍手拍手踏脚踏脚/ 拍手拍手踏脚踏脚)
(4)古代的文字真是精妙,既有好听的韵脚,也有规律的节奏,这就是韵律美。

4. 三读解文意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这四句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2)出示“经典解说”,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3)指名结合“经典解说”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我们仿佛看到了盘古开天地后的情景。

老师和你们一起背一背这四句话,好吗?师说一、三句,生对二、四句。

师说前两个字,生说后两个字。

(5)指名背诵四句。

(6)全班齐背。

5. 练习延伸
(1)学生思考练习。

(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

6. 作业布置
(1)把今天学的四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

(2)结合平时了解到的宫殿的知识,把脑海中宫中的样子画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