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文体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作文短文讲解教案模板

语文作文短文讲解教案模板

语文作文短文讲解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短文讲解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点,掌握写作短文讲解教案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讲解短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短文讲解教案的写作。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短文讲解教案的写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使短文讲解教案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举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短文讲解教案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

(1)讲解短文讲解教案的结构和要点,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语等部分。

(2)分析短文讲解教案的写作技巧,如如何选择合适的例子、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和如何进行语言修辞等。

3. 培养能力。

(1)组织学生进行短文讲解教案的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指导学生进行互相修改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4. 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进行短文讲解教案的交流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2)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短文讲解教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了短文讲解教案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提高和收获。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乐于表达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作文技巧和方法的讲解。

2. 作文练习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写作的感悟和经验。

二、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素材积累和选材。

3.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构思和布局。

4.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语言表达和修辞。

三、作文练习和指导(15分钟)1. 教师给出作文题目或素材,学生进行现场作文。

2. 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建议。

3.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进行讲评和反馈。

四、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作品和感悟。

3. 教师给出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作文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3. 学生对作文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以及现场作文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互动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热爱写作,乐于表达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初中语文作文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结构2.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学难点:1. 创新思维的培养2. 个性化表达的技巧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作文素材库3. 参考书籍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作文结构讲解(10分钟)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创新思维培养(10分钟)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举例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创新之处,让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

四、个性化表达技巧(10分钟)1. 讲解个性化表达的技巧,包括选材、构思和语言运用。

2. 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融入作文中,提高作文的个性化程度。

五、作文练习(15分钟)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一道作文题目。

2. 学生现场进行作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创新思维培养和个性化表达技巧,使学生掌握了作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课教案精选9篇-最新

初中作文课教案精选9篇-最新

初中作文课教案精选9篇初中作文教学设计篇一初中作文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对古诗文的感悟、思考。

2.借用文体法:(二)写作要点:1.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古诗词了,古诗中有春花秋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寄托了无限的文人情思。

请你以“古诗中的”为题,表达对某个诗人、或者诗歌的体会感受。

2.学习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

3.写作训练点:借用文体法借用文体法,即借用某种体裁形式来表现另外体裁应承担的思想内容,甚至还可借用别学科、别领域的文字形式、事实过程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情感。

常借用的文体一般可分为三种:文学作品类、应用文体类和特别类。

文学作品类可借助诗歌、小说、戏剧、童话、寓言、科幻等形式。

应用文体类可借用书信、日记、申请书、辩论稿、合同、说明书、会议纪要、演讲稿、播音稿、启事等形式。

特别类可借用理化生学科的相关实验报告、成果报告等形式;借用数学的公式推导、证明或解题过程等形式;借用法律文书,如判决书、申诉状等形式;借用医生的诊断书、就诊报告等形式;借用影视剧本、电视栏目,如访谈录、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相声等形式;借用商业的如策划书、营销方案、招标书、广告等形式;借用网络的种种形式,如个人主页、博客、论坛等形式。

其他的一些特殊形式,如故事新编、试卷式、通话录音、电话留言、菜肴制作等。

借用文体法,一般具有这样的优点:一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

二是省去了一般记叙文中照应、过渡等等的累赘和麻烦,其材料直奔主题,中心更加突出。

范文1.古诗中的月“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的永恒题材。

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

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三种。

一、表时间。

《诗经?君子于役》中写“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

抒情类微写作教案

抒情类微写作教案

书微言,传情意——抒情类微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明确“微写作”考察目的2、学习并掌握抒情类微写作“写什么”和“怎么写”等问题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重点:1、解决“写什么”问题 2、什么是抒情,抒情方式有哪些导入: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写作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项链。

一个敢于思考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一、明确文体特点微写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带着材料的任务式写作。

在150——200字的区间里,它不仅考查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编织故事、描述事物、阐释观点、抒发情感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更要考察学生如何经营句子逻辑关系以及遣词造句等多方面的能力,考的是学生的急才。

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带着一点小情绪,比如幽默感或调侃什么的,可以是比较诙谐的,写作的个性化也可以容纳在里面。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应具备哪些写作能力(学习掌握哪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还有说明等能力。

示例:2014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一、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 字。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示例:《纪念自己的十八岁》明天是我十八岁生日,那个少年也将一去不复返,在此,想留作一份纪念,算是自己的一份奔二之礼。

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模样,眼神露着稚气,举止大大咧咧。

我不想长大,长大一岁,肩上的责任和压力就多一些。

看着爸爸妈妈头上的青丝,我就不想总是任性妄为了,自己也要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因为到最后陪伴的人都可能离开自己。

我要学会照顾自己,学会生活,学会体谅。

很多我都做得不好,但我会努力的,变成那个我喜欢的自己。

题解:以抒情的文字“纪念自己的十八岁”,这样的内容选择充分地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现实,保证大家有话可说,既保留了一定的考查区分度,也能让学生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

思考:是否切题?有没有你喜欢的部分?分析存在问题:(1)表达方式有误,不切题,没有抒情;(2)不讲逻辑,思路不清;(3)语言不精练,拖沓。

小学语文作文课教案

小学语文作文课教案

小学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篇通顺、连贯的作文。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

2. 运用所学知识,写出通顺、连贯的作文。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篇具有逻辑性的作文。

2. 如何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一篇通顺、连贯的作文。

2.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15分钟)。

老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包括开头、承接、发展、结尾等部分,并举例说明。

3. 分组讨论(10分钟)。

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讨论如何写一篇通顺、连贯的作文,并设计作文的框架。

4. 学生练习(20分钟)。

学生按照分组讨论的框架,开始练习写作。

5. 作文展示和点评(1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老师和同学对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作文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点评意见修改作文,并背诵一篇优秀的范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提高了作文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展示和点评,也能够发现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初中文体课教案

初中文体课教案

初中文体课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文体的概念和分类2. 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3. 文体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 文体写作的技巧和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文体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对文体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 提问:你们曾经学过哪些文体?它们有什么特点?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散文等。

2.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三、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文体作品,如鲁迅的散文、白居易的诗歌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方式。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文体的作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写作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初中各类文体教案模板

初中各类文体教案模板

初中各类文体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文体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各类文体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文体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文体的基本特点。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

(3)创设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文体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作者、尊重作品的良好阅读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小说:通过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特点,使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并能独立分析小说作品。

2. 散文:通过讲解散文的主题、结构、表达手法等,使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3. 诗歌:通过分析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4. 戏剧:通过讲解戏剧的冲突、人物、舞台说明等,使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的戏剧欣赏和写作能力。

5. 非连续性文本:通过分析报告、说明文、图表等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使学生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类文体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文体进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名篇佳作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各类文体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各类文体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并进行示范性写作。

3. 分析与讨论:组织学生对典型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

4. 实践操作:创设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文体进行创作。

5.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指导学生不断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提供丰富的文体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作文教案作文一:记叙文“那一天,我”教学目标:对照第一册第二单元知识短文,训练学生在完整的叙事中刻画人物,展示人物性格,从而把握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即目标。

教学方法:写作——讲评——修改教学时数:2教时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学单元知识短文及相关课文,理清要点。

二、教师出示文题,提要求:《那一天,我▁▁▁▁▁▁》1、请把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2、字数不少于800字3、结合短文训练,力争达到文体要求4、时间50分钟三、学生写作要求:第一节课至第二节课上课5 分钟,写好的立即交上来,到50分钟时,没有写好的也交上来,培养学生的限时作文能力。

四、教师巡视,把握写作情况五、教师收齐作文,选出两份作为讲评依据六、教师讲评,写出评改标准1、是否合乎文体,是否合乎要求2、能否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方法3、是否运用多种表达方式4、通过对事件的描述来突出人物性格审题方法:1.添加因素法2.虚实错位法写作时需关注:1. 开头:描写式、镜头式、气氛烘托式、引用式、设问式2、结尾:呼应开头、突出主题、哲理升华、感情喷发3. 细节:修饰语(长的定语、状语、揣摩推测的话)、修辞(8种常用修辞方法)4、基本思路:a.侧重于写人:交代人物,揭示性格——叙写事件(横式-各个侧面、纵式-各个阶段),表现特点——呼应前文,强化形象b.侧重于叙事:引出事件(交代背景)——展开事件(分阶段)——结束教师对照学生的作文,落实要点,并相机结合作文进行评讲。

七、学生对照标准互批互改。

八、布置作业:课外阅读《状元之路》P415记叙类作文写作基础知识教后记: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选择的材料广泛,角度新颖,内容丰富。

有很多学生的语言很好,已经掌握了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在继续过程中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来描写人物。

个别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写人记事的几个要点,恰当的语言、巧妙的.优秀教案名师精编构思显示了文章的水平。

另外,课堂上还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1)立意新深(2)蕴含丰富(3)用材新鲜(4)具体生动。

突出一句话:增强描述能力。

不要把精力过多地放到搜寻花样翻新的作文题上,而要放到思维方向和思维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做到了这一点,哪怕面对一个陈题、俗题,也会写出新意来。

作文二:议论文写作教学目标:训练学生审题、依据中心准确选材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思路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3、议论文语言的文采及思辨性教学方法:当堂写作——讲评——学生互改教学时间:2教时教学过程:一、教师示题:《让生命去等候》或《别让生命去等候》二、提出要求:1、任选一题,作为立论的基础。

2、复习一下议论文写作的一般知识,然后再动笔。

3、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严密性、概括性、生动性4、书写认真、工整、清晰、规范5、不少于8006、时间:50分钟三.学生根据要求当堂作文四、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五. 50分钟后,师生共同评析所选范文。

六. 学生互相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明确批改要求。

1、有没有明确的中心,开头是否入题。

2、是否对文章的中心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体现自己对中心的看法。

3、能否联系社会、人生、生活、学习等的实际具体阐述,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 所选的材料能否证明文章的中心,有无典型性,是否有新意,不落俗套。

5、语言是否通顺,一气贯通,是不是有气势,有力量,有文采。

6、书写是否很认真,很工整,很清晰,很规范。

七.议论文的写作要点:1论据新颖,说服力强。

(1)向课本要依据(2)向报纸要论据2引用名句。

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3运用多种句式,如排比,句与句排比,段与段排比。

4注意选点,观点要有启发作用,见解新颖。

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作文中的材料,将话题“化大为小”,避免选点多、偏、浅。

5要善于分析。

(1)有见解,立意正确、深刻。

(2)有分析,有思辩性。

重点是认识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具体分析作为文章主体找事物间的关系:个别有一般,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现在与过去、将来。

(3)有目标。

勿空对空,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

6善于运用材料。

平时所见过的课内外知识,所读过的文章要避免材料、主旨不一致,材料陈旧与堆砌的.问题。

教后记: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较模糊,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好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们的观点也不清楚。

在课堂教学中就多注意了议论文的写作从调查的结果看,收效不小,以后打算多进行一些议论文的写作训练。

写议论文,要着重提高学生以下几种能力:(1)认识深刻(2)有创见(3)角度新颖(4)说理充分。

归结为一句话:增强说理能力。

作文三:话题作文教学目标:训练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尤其是依据话题大胆发挥想象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审题立意与语言表达教学方法:当堂写作——评讲——修改教学时间:2教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写作要求:你一定去过商场、书店、广场。

那里往往有许许多多的故事。

去那里往往有许许多多的想法。

请你以商场、书店、广场或其他任意一个场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写作时可以大胆发挥,内容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二、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查看学生的写作情况。

三、评讲内容:1、写作内容:①围绕某一场所写这个地方发生的事,或写与某一场所有关的人、事、物。

②写某一场所的变迁,或这一场所的过去、现在、未来。

③宣传介绍某一场所。

2、写作方法:①写人、事、物,要求情节集中,有一定的环境描写、人物刻划和场景描写。

②写变迁,写过去、现在、未来,要注意抓变迁前后的典型特征,注重写出这一场所的内涵,而且展望前景发挥想象一定要植根于现实生活。

③宣传、介绍之类的文章,注意文体特点,切忌四不像。

④发表见解,可以以某一场所的经营者、设计者、建筑者的身份,或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其进行议论,注意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注意事项:①选好写作的切入点,切忌泛泛而谈。

②文章要有创新,想法用与众不同的形式写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内容。

③文章要深刻,通过记叙、议论、说明,反映人的理念的改变,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经济的进步。

④选取材料应紧贴时代,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⑤语言要流畅,有气势,有文采。

4、学生范文读析,评讲。

四、学生依据以上内容同位互相修改作文五、布置作业:课后拿到自己的作文,写下写作思路及修改打算。

教后记:学生互相修改时,我提出了几点要求:1认真阅读文章,明确文章是否符合要求。

2所改的文章有无明显的问题存在。

3从语言、文体、构思等几个方面评价文章。

4评语要准确、到位,对文不对人。

书写认真工整。

眉批、总批不少于300字。

5对文章要提出修改意见,要求表达准确、到位。

学生改的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能按照要求去做,但批改标准把握的不太好,以后还要强调标准问题。

作文四:话题作文教学目标:训练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尤其是依据话题大胆发挥想象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审题立意与语言表达教学方法:当堂写作——评讲——修改教学时间:2教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写作要求:有这样一段人生寄语: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人生。

实际上一个人只能亲身体验到一次人生,而书籍可以把所有的人生经验都告诉我们,就能使人生变得更为丰富。

1、请根据这则人生寄语,以我和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读书和人生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二、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查看学生的写作情况。

三、评讲内容:1、选题:题2的档次明显高于题1。

第一题:流于表象,可作感性的描述。

第二题:更侧重于理性的抒写。

2、审题:紧扣话题,注意具体的要求第一题:文中有我,写我与书的关系(可宽泛,最好是具体)第二题:侧重于读书给人生带来的影响,强调的是书对人生所产生的效果,从而阐明读书的作用。

3、文体的确定:(涉及到写法)第一题:最好写成记叙文,但是一定要有哲理性的议论,深化主旨。

第二题:可以写成记叙性散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重在感受悟。

这感悟就是散文之神,议论文之中心。

5、注意事项:①紧扣话题。

②有深化主旨的精警的语句。

③话题非文题,要注意拟题,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

④书写应工整,规范,清晰,美观。

四、学生依据以上内容同位互相修改作文.优秀教案名师精编教后记:由于话题作文有开放性等特点,一些学生以为话题作文没有严格的要求,不重视审题,随意为文的现象较多。

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种情况:1审题不准,甚至脱离话题;2拟题不动脑筋,有的在话题的后面加“之我见”三字或直接用话题作标题;3误以为“文体自选”是不讲文体,文章写得“四不像”;4思想贫乏,内容空洞无物,不愿在“深刻”上下功夫;5照搬照套自己读过的文章,有抄袭之嫌,还有语言贫语句不通、书写潦草、标点不当等毛病,这些都需要我们注意。

附:优秀文章作文五:话题作文教学目标:训练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尤其是依据话题大胆发挥想象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审题立意与语言表达教学方法:当堂写作——评讲——修改教学时间:2教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话题及写作要求:时序的更替总能触动人们敏感的心灵。

古往今来,歌咏秋的篇章俯拾皆是。

寒秋刚过,请你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自选角度,以《天凉好个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抒发真情实感。

2、800字以上。

二、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查看学生的写作情况。

三、评讲内容:四、讲评内容:1、写作目的:(1)营造一种意境(2)学会感悟生活2、表达方式:以叙事、描写为主,兼及议论、抒情。

文体以记叙文、散文为最佳。

3、审题、立意:在现实的严峻中看到生活的希望。

紧扣“凉秋”,描写萧瑟、肃杀、凄凉的秋景,创造出一种意境;在这样的景中,人之情,可以是忧虑的,伤感的,但文末一定要走出这种情绪,表达出对生活、对未来的理想和希望,从而与题目“天凉好个秋”吻合。

五、学生依据以上内容同位互相修改作文教后记:在写作中发现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不够透彻,很多学生在文章中表达的是一种纯粹的伤秋与忧愁,抒发的感情基调很低,更多一些消极的思想。

要引导学生读懂“天凉好个秋”的真正含义,是借助这一句话来抒发作者在特定的“秋”这一季节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所感。

只是一个“引子”或触动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审清题意,特别是用一些诗词句作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六:自由作文教学目标:优秀教案名师精编1、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2、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以阅读指导写作,让写作促进阅读,实现读与写共同提高。

教学时数:2教时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地点:学校阅览室时间:一节课内容:与阅读和写作有关的报纸、杂志上的作品、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