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能够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素。

2.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思辨、判断、表达等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和重要意义。

2. 导入问题: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第二部分:知识点讲解(40分钟)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素(15分钟)a.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

b.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 团结友善、自由平等。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15分钟)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导。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基石。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3. 讨论与互动环节(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结合实际例子,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第三部分:巩固与拓展(30分钟)1. 角色扮演(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情景模拟演练,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个人小结(15分钟)要求学生结合本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小结,包括对其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四、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五、课后作业1. 课后作业1:阅读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写一篇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案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案,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案的建议:
1. 教学目标中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制定学科教案时,可以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比如强调学生要具备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精神。

2. 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不同的学科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历史课上讲述伟大的革命领袖和先烈,弘扬英雄主义精神;在数学课上鼓励学生要勤奋学习、认真思考,培养敬业精神。

3. 教学方法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如讨论、案例分析等。

4. 课堂氛围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师生互动、表彰学生优秀行为等方式,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作业和考试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作业和考试中,可以
设置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题目或者要求,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考试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落实,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作业和考试等方面的统筹安排和具体实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习惯。

3. 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体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人物事迹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案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含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教师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及其在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体现。

3. 分析案例: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理解其内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3.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重要性。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以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3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3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3篇)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平等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平等的重要性。

2、讲解平等的含义及重要性:平等是指人人在社会、法律、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受种族、性别、宗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平等的重要性在于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增强社会凝聚力。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等的含义及其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不平等带来的不公和矛盾。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平等在生活中的体现,如何促进平等,如何反对不平等现象等。

5、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对平等的含义及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平等,促进社会公正和进步。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

同时,要注重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不平等带来的不公和矛盾,从而更加珍视平等。

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在当代,平等的涵义可概括为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和精神平等。

平等不是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

青少年应该努力为实现平等而奋斗,消除歧视,同等对待他人,反对特权,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身边存在的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并积极行动来维护平等,推动社会进步。

坚持真假分明。

不能为了一已之私而弄虚作假,损害他人利益。

过渡:通过以上两个诚信守则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诚信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来进一步了解诚信的重要性。

二、案例分析活动三:讲述案例。

《诚信的力量》教师讲述案例,学生聆听并思考,了解诚信的重要性。

过渡: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诚信不仅是道德,更是法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引导学生正确行为一、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指导全体国民行为的基本准则。

教育学生正确行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教案是教师教授课程的纲要和指导。

本文将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一个教案,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2.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场景中的具体指导意义。

3.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和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1.1 和谐:关心他人、协调各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2 自由:尊重个体选择、保障人权自由,通过个人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1.3 公平:诚信、公正、公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1.4 正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扶弱助残、解决社会矛盾。

1.5 爱国: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1.6 敬业: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1.7 诚信:重视信用,讲求诚实守信。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具体指导意义2.1 在家庭中:尊重长辈、关心家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2 在学校中:遵守纪律、尊重师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2.3 在社会中: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2.4 在互联网中:文明上网、保护个人隐私,抵制网络谣言。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展示,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

2. 讲解核心价值观内涵: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七个方面。

3. 分组探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核心价值观,讨论在不同场景中如何体现该价值观。

4. 展示与交流: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学习。

5. 角色扮演:以家庭、学校、社会、互联网等场景为背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的差异。

6.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点评总结,重点强调正确行为的重要性与意义。

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班会教案

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班会教案

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班会教案“三进”班会教案学习内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班集体,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习方法:采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谈话引导交流。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是——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文明好学生首先我们来唱国歌,全体起立。

二、揭示学习内容唱完国歌开始我们的班会,我们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呢?谁知道?讨论交流,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看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师生一起来读,读完老师质疑:你们了解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2、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核心价值观。

第一:富强。

那么什么是国家富强呢?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出示。

神舟号发射,中国海军——国产新一代轻型护卫舰“黄石舰”入列,我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下线,真是厉害了我的国!!这就是国家富强。

第二:民主那么什么是民主呢?课件出示以前竞选班长的图片,提问: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回忆一下。

(竞选班长)在上次的竞选班长活动的活动中,体现的是什么?师生交流,总结: 我们在选举中的过程中体现的就是民主。

我们的小班长就是同学们民主选举出来的。

第三:文明我们一起来看课件,课件出示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平等的,包容的,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文字、建筑及每个人的文化、礼仪等,请看生活中的一组图片课件出示:讨论交流,你们遇到过这种现象吗?文明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文明的好学生。

我们小学生要做到的是懂文明懂礼仪。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文明的学生呢?讨论交流。

一起唱小学生文明礼仪歌谣,通过歌谣我们来学习文明。

第四:和谐最后我们来学习和谐课件出示和谐定义请听小组唱:《和谐歌》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交流教师总结;从歌曲中我们感受到了和谐,只有和谐才会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3、总结:习主席还曾经要求过我们: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堂》教案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堂》教案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堂》教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堂教案1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2. 具体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 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方式和标准三、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观看视频,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和意义。

2. 概念解释: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3. 核心价值观内容研究: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和介绍一个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4. 核心价值观实践方式研究:小组展示自己研究的核心价值观,分享具体的实践方式和标准。

5. 练活动:完成核心价值观实践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归纳: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研究和展示的内容和质量。

2. 学生在实践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意见。

3. 学生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五、教学延伸1. 继续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行为的关系。

2. 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社会问题和现象。

3. 组织参观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

以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堂》教案1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培养他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学生将在实践中逐渐理解和应用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实践方式。

小学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方案

小学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方案

小学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方案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我校师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不断提升道德素质,根据《教育局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承、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原则,紧密联系我校学生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人人皆知,入脑入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建设幸福团山献策献力。

二、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24个字,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活动形式(一)、宣传发动1.制定方案。

按照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运用宣传栏、黑板板、展板、各种学习和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核心价值观”,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普及化。

3.宣传发动。

召开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思想和总体安排。

(二)、活动开展1.全面抓好“24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普及活动。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抓好背诵熟记,引导中小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逐步集会;运用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牌等载体,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道德讲堂等阵地广泛宣传核心价值观,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经典诵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南山实验小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教案
1.6班
一、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和谐、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2、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1、认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教师领读;
(2)学生领读;
(3)学生自由读;
(4)齐读。

2、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背诵--同桌互背--齐背--自由背--齐背。

3、抄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富强,祖国富强;民主,遵循人民主义;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文明,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言语行为都是展现文明的舞台;自由,拒绝一切封建制裁;平等,人人都是一样的,无贵贱之分,不要因为富贵而骄傲,贫贱而嫌弃,人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爱国,这一点最最重要,无论身在哪里,都应牢记自己是个中国人,要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5、小结:
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们彼此互相关心着、爱护着。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文明守法、团结互助,但我相信,我们的素质正在逐渐提高,总会有一天,我们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友好,社会会变得更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一直记在我们心里,真正的“中国梦”将得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