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立磨粉磨的因素

合集下载

立磨出口温度对立磨操作有什么影响

立磨出口温度对立磨操作有什么影响

立磨出口温度是我们对立磨粉磨状况进行判断的一种依据,我们可以根据磨机的出口温度的高低及变化趋势来判断我们所采取的操作调整手段是否合理。

1)立磨出口温度太高时粉磨状:料层较薄,料层不稳定。

磨机功率波动磨振大。

回料量增加,产品细度变粗。

2)立磨出口温度太低时粉磨状况:料层厚,磨机功率高。

磨振大磨机产量下降。

3)立磨出口温度的变化与立磨循环负荷量的关系。

在系统风量选粉机转速不变的情况循环负荷的变化反映了物料特性的变化以及磨机粉磨效率的高低。

4)循环负荷增加出口温度下降。

当循环负荷率变大时,磨内物料的平均细度变细使传热面积增加,同时磨内存料量增加也会增加传热面积,从而使气流与物料间的传热速度加快导致磨机出口温度下降。

5)循环负荷减小出口温度上升。

此时磨机具有较高的粉磨效率。

6)影响磨机循环负荷的因素:风量越大循环负荷率小。

选粉机转速越快,循环负荷率越高。

物料易磨性,料层厚度也影响循环负荷率。

正常生产中,通过设定合理的进口风温以及喷水量来形成合适的料层,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粉磨效率降低循环负荷率。

7)磨机最佳粉磨状况与出磨温度间的关系:在立磨操作过程中,有时出磨温度控制85℃时,磨机具有最佳的粉磨状况,而有时则需将出磨温度控制在95℃才行。

因为原料的水份,粒度和其他物理特性和原料之间的配比不同导致形成稳定和合理料层所需的水份不同。

所以在操作中,不应将出磨温度作为控制目标,重点关注出磨温度的变化趋势,而不要过分看重温度的大小。

8)根据出磨温度的变化合理调整其他参数:开磨初期随着磨内物料细度的减小,磨机出口温度逐步降低。

当出口温度止跌回升时表明磨机内外循环物料量减少,可逐步增加物料量。

正常粉磨中的调整,由于出磨温度对磨内物料量的反应非常及时,在磨机稳定粉磨一段时间后,如发现出口温度持续降低,我们可以初步判定此时磨内物料太多,当选粉机电流下降,斗提、磨机功率上升,料层变厚,此时可确认磨内物料太多,可将物料量减少当出口温度开始上升,磨机功率有所降低时可逐步增加喂料量。

立磨各个设备参数的影响

立磨各个设备参数的影响

粉状料对立磨操作的影响一,近来和别的立磨操作员交流时,发现都有立磨在平稳运转时突然振动停磨现象。

对当时设备进行检查,并没有问题,而当时系统参数也无大的变化。

停磨后,发现磨盘上有一层较厚的粉料,那么为什么会有一层较厚的粉料,而磨又为什么突然震停呢?二,振磨原因分析虽然入磨物料粒度越小产量就越高,但对于立磨来说,要稳定运行还必须在磨辊和磨盘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料层,以避免俩者接触而产生磨损和振动。

当入磨的粉料达到一定的比例时,由于粉料的流动性比块状料大的多,所以经过磨辊挤压形成的料层较薄,这样就极易产生振动。

另外,外溢的粉料被喷口环的高速风带起,经选粉后,只有小部分合格的细粉被选出,其余在磨内循环,这样就使磨内循环粉料量加大,而且细粉颗粒之间又有相互吸附的趋势,当循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表现为入口负压降低,出口负压增高,磨内循环在逐步恶化,进出口压差在增加,这时风量不足以浮起越聚越多的粉料时,就会突然大量落至磨盘上,造成料层细粉增多,辊子咬不住料层,磨辊产生滑移现象,压迫料层,从而会剧烈振动导致停磨。

而跳停前料层厚度无明显变化,是因大量粉料在磨内处于悬浮循环状态,而在跳磨前看似平稳运行,到磨跳停总共不到1分钟时间,连调整的早间都没有。

而跳磨瞬间料层急剧变薄,是因为塌料后磨盘上粉料过多,磨辊无法咬住物料产生滑移压破料层,而实际磨内物料已相当多,这与打开磨实际检查相符,若这时用辅传转动磨就会发现料层较正常运行时厚许多.。

三, 如何提前预防判断1. 料层虽无明显变化,但磨入口负压有降低趋势,磨机进出口压差在增加,振动值也略有增加。

还有就是在别的条件未变化情况下(比如立磨所有风门和增湿塔出口温度,和入磨物料未变化的情况下)磨出口温度在逐渐降低,说明磨内悬浮料在增加,如不及时加以调整,悬浮料会越聚越多,必然会造成塌料停磨。

这时可适当降低分离器转速,及时释放部分悬浮粉料,并适当减产,待控制的各参数恢复正常后,方可恢复正常操作。

立磨主要控制参数

立磨主要控制参数

立磨主要控制参数差压:差压是反应磨内喂料量大小,差压的波动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主要表现有差压高磨内物料多系统通风不畅内循环增大引起磨机振动,可以通过降低喂料量调整通风量,增加研磨压力。

只有稳定的差压才能有利于喂料量提高。

振动:振动是影响喂料量和运转率的主导因素,主要表现有料层不稳定过高过低,入磨物料粒度大,易磨性差,有铁质物料入磨也会引起振动,一般调整料层厚度,研磨压力,控制好风料。

磨出口温度:出口温度变化反映物料在磨内滞留时间。

主要表现当出口温度过低时磨内料层增厚,磨主电机功率消耗大,同时料层过厚也会引起振动。

差压波动不利于喂料量提高时温度高会引起料层变薄研磨料床给破坏,一般调整循环风或冷风挡板开磨,磨内喷水来控制出口温度。

研磨压力:对喂料量也有很大影响。

当研磨压力低时物料在磨盘上不能有效粉磨,许多粗颗粒因研磨压力小不能碾碎,吐渣多差压上升,喂嘹量不能提高,这时提高研磨压力,生料成品合格率上升,吐渣料减少有利于喂料量提高。

但研磨压力不能设置过高会导致对磨辊,磨盘衬板磨损,液压系统损坏。

通风量:通风量作为提升磨内物料的动力源对喂料量影响显著。

主要表现当通风量小时磨内大量的生料不能及时被抽走,导致内循环量增加,这时加大系统抽力减少内循环量,喂料量提高。

密封风机的作用:防止磨内的粉尘落入磨辊轴承,由风机产生密封空气通过装在机架上方的管路导入磨辊轴承,在导风管路中装有一个关节轴承的结点以防止磨辊运动时的位移影响刚性连接,由于磨机内为负压。

因此密封气体由环行密封益出,阻止了机内粉尘进入运行轴承内。

磨内喷水的作用:1,降低磨机出口温度。

2,稳定磨内料蹭厚度,主要表现磨内喷水由水泵加压通过喷嘴产生雾化水,对物料特别是粉料本雾化水增加自身的重量,粉料这时不易被悬浮起来使磨盘料层稳定。

内循环:指物料在磨盘上粉磨后经过选粉机收集重新入磨,调整好选粉机的导向叶片及转子速度使合格的物料能及时出磨节约了磨机内有效空间避免过粉磨现象,提高粉磨效率。

立磨振动大影响生产!立磨产生振动的3类原因,及5种控制措施分析

立磨振动大影响生产!立磨产生振动的3类原因,及5种控制措施分析

立磨振动大影响生产!立磨产生振动的3类原因,及5种控制措施分析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立磨开始应用于水泥生料粉磨,且因其工作高效、节能,立磨粉磨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高效的设备运转率是保证生产及效益的前提。

立磨的振动对设备的运转率影响较大,直接影响了生产。

本文分享立磨振动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01立磨振动原因分析造成立磨振动的原因较多,主要可以总结为三大类:工艺、设备和电气系统。

1.1 工艺控制工艺控制对立磨振动的影响较大,在生产中大部分立磨的振动均由工艺控制不稳定,料层厚度不均匀引起。

料层较薄时,可粉磨物料较少,立磨工作效率低下,且料层太薄,使磨辊和磨盘之间产生刚性接触,引起较大的振动。

刚性接触还会加速磨辊和磨盘的磨损,产生较高能耗。

反之,当料层过厚时,立磨研磨能力减小,设备循环负荷增大,极易造成磨辊起伏跳动,严重时会产生剧烈振动。

1.2 机械因素常见的机械因素主要是由于设备质量以及安装质量的问题引起的。

造成立磨振动的原因主要有:磨辊衬板以及磨盘安装不牢固;减速机基座与地基水平误差超过规定范围;挡料环安装不到位;拉伸杆在长时间运行后产生偏差,造成受力不均。

1.3 电气因素立磨运行过程中,可利用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数据监测以及信息反馈。

根据反馈信息,中控操作人员以及现场设备员可对系统进行相关数据调整和设备控制调整。

但若旋转测量仪或振动测量仪反馈数据失真、甚至损坏,则会导致系统无法监测或反馈值错误,从而影响系统操作。

02控制立磨振动的措施2.1 喂料操作当磨内喂入物料水分较高时,应关闭入磨冷风门,同时增加增湿塔出口温度,直到磨内压差达到标准值。

当料层过薄时,应加大喂料量,提高设备压差,稳定料层,减小设备振动。

若料层过厚,则应该立即减小喂料量,增大通风量,确保出料系统顺畅。

时刻保持立磨料层的稳定,避免设备振动。

2.2 研磨压力调整中控操作员应及时关注研磨压力反馈值,当研磨压力比设定的压力低时,应立刻填充氮气,增加研磨压力。

那些因素影响立磨磨矿技术的研磨效率

那些因素影响立磨磨矿技术的研磨效率

那些因素影响立磨磨矿技术的研磨效率立磨由于内部设备自身性能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出现不合格物料加工现象,粒度不均匀、跑粗现象、效率比以前降低等等,为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这里讲解一下磨矿技术在使用实施过程中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

1.矿石性质的影响,矿石的组成及物理性质对磨矿技术效率的影响很大。

例如当矿石中有用矿物粒度较粗,结构松散脆软时,较易磨碎。

而当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变细、结构致密以及硬度较大时,则比较难磨。

2.一般来说粗粒级在粗磨时较容易,产生合格粒度的速度较快,而细磨则较难。

因为随着粒度的减小物料的脆弱面也相应减少,即变得越来越坚固,所以产生合格粒度的速度也就较慢。

因此,粗磨的磨矿技术效率要比细磨的高。

3.设备因素的影响,设备因素对磨矿技术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溢流型立磨排矿速度较慢,大密度的矿粒不易排出,容易产生过粉碎现象。

另外,与磨矿机构成闭路的分级机,当分级效率低时,易过粉碎,因此会降低磨矿技术效率。

4.操作因素的影响,操作因素无疑要影响磨矿技术效率。

例如在闭路磨矿时,返砂比过大,并超过了磨矿机正常的通过能力时,在磨矿产品中会出现“跑粗”现象。

而返砂比过小,或是没有返砂,则易造成过粉碎现象。

又如负荷过大,则磨矿产品中“跑粗”现象严重,而负荷不足,则过粉碎严重。

因此,磨砂时要求给矿均匀、稳定。

给矿量时大时小都会影响磨矿技术效率的提高。

各段磨矿粒度确定得不合理。

也影响磨矿技术效率。

开磨前需掌握磨机的工况:磨内是否有合适的料层厚度.入磨皮带是否有充足的物料,如果料少,可提前布料。

启动磨主电机,磨喂料和吐渣料循环组,组启动命令发出后.加大窑尾收尘风机人口阀门至80%~85%左右.保证磨出口负压控制在6.5~’7.5kPa左右,逐渐关小两旁阀门至关闭.逐渐打开磨出口阀门和两热风阀门直至全部打开.冷风阀门开度可调至20%f以补充风量,在磨主电机启动前,上述几个阀门应动作完成。

影响立磨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影响立磨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影响立磨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一、关键在线监测仪表仪器反馈信号要准确,尤其是出磨负压表、出入磨温度表。

二、立磨操作过程中重要判断调节手法。

1、出磨负压值:反映入磨、外排、成品三者关系。

在出磨温度、加水量等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增加入磨物料会造成出磨负压值上升(合理范围内)、外排量、成品量增加。

当入磨物料增加超过磨机承受能力时。

会造成成品比表面积大幅下滑、振动值上升甚至抬辊。

解决措施:首先拉大主风门、然后适当降低选粉机转速、稳定降产,待磨机稳定后,根据比表面积情况合理调节风门开度、选粉机转速和台时产量,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和磨机稳定。

2、出磨温度值:一般来说,出磨温度控制在100±2.5℃。

来谈一下为什么要控制出磨温度,及不同温度对磨况的影响?控制出磨温度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适当的温度对矿渣颗粒进行烘干,便于其在立磨内被粉磨;另一方面是使出磨矿粉达到一定温度,降低其水份至0.8%以下,便于运输、储存。

对出磨温度控制又有什么要求?一般会出现两个影响:一是在入磨产量、风门开度等不变的情况下,出磨温度增加,会使磨内潮湿矿渣被烘干时间变短,较干的矿渣在初步被粉磨的情况下,矿渣粉流速会加强,容易导致部分未被充分研磨的矿渣随入磨风被拉至立磨腔体内,容易造成磨盘上料子减少、磨机腔体内料子增加(一少一多就是所谓的压差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磨盘上的料子减少,增加了磨盘和磨辊接触的概率,磨盘和磨辊接触造成所谓的磨机振动。

解决措施:降低选粉机转速、拉大风门使更多的粉料被及时从磨内抽走,降低磨内负压值。

同时适当增加喷水量、降低入磨温度,对出磨温度进行调节。

待磨机稳定后,根据矿粉比表面积情况合理调节风门、选粉机转速及出磨温度。

二是出磨温度太低会造成两种情况:1是温度太低会降低矿渣被粉磨的容易程度,同时流速降低;2是温度太低导致被粉磨的矿渣粉水份较大,在磨盘和选粉机之间的粉料容易在立磨腔体内凝聚,当达到一定程度会形成所谓的粉末团,造成所谓的塌料现象,瞬间造成磨盘上料子增加导致磨盘和磨辊间料子增多,造成振动和负压上升。

浅谈影响生料立磨产质量的几点因素

浅谈影响生料立磨产质量的几点因素

3 其他因素的影响
(1)系统漏风的影响。系统漏风不仅增加风机 负荷,还会影响系统风量及风压,最终影响系统扬尘 带料能力及台时产量。因此,要经常检查修补,确保 系统在密闭状态下运行。各处膨胀节,检修入孔门,旋风 收尘器下分格轮等都是漏风关键地方,应经常检查。
(2)耐磨件的磨损。耐磨件如辊皮、磨盘衬板 等磨损必将影响研磨能力,导致研磨能力不足,影响 磨机台产。当辊皮一侧明显磨损时 一定要及时翻 边处理,否则磨辊挤压在磨盘上由于自身不平衡易 引起振动大,对三个液压杆损害很大,至于影响研磨 能力,那是显而易见的。双面磨损后,在操作上应采 取相应对策,使其达到最佳经济寿命,这些措施包括 适当增加研磨压力(但要确保磨机振动受控),加强 磨内通风等等。
(3)通风量的影响。粉磨后的物料需要被热风 从磨盘边缘吹起来进入上面选粉机进行分选,合格 产品出选粉机后被收尘系统收集下来即为成品,故 通风量对磨机产、质量有直接影响。风量不足,则物 料不能被有效吹起来带走,影响磨机产量,同时吐渣 量也大;若风量过大,则增加风机运行负荷和系统电 耗,同时也易造成产品跑粗。因此,不同的产量、不 同的磨况要有不同的风量来适应。通风量的调节主 要靠调节循环风机入口挡板开度来实现,一般其开 度控制 88% ~90%,磨内通风量达到 7920000~8100000 m3/h即可。但磨机运行后期,同样由于耐磨件的磨损 影响研磨效果,需加大磨内通风量,此时循环风机入 口挡板开度可开至 95%,通风量 8550000 m3/h。
4 结语
(1)保证立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的发挥磨机 能力是立磨操作的关键。
(2)影响立磨产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生产 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确定相关操作参 数的控制范围。
(3)当遇到相关问题(如振动大、产量低、成品 细度或粒级不合要求)时,应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 因,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予以解决。

材料工程技术《影响立磨产量的因素及增产措施》

材料工程技术《影响立磨产量的因素及增产措施》

影响立磨产量的因素及振动分析摘要*******有限公司是6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对生料的需求和要求较高。

因此,立磨的产量控制就成为我们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影响立磨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对于立磨而言,如何控制立磨产量及排除和避免出现常见故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水泥公司立磨系统的调查研究并从多方面收集资料分析出了一些如物料性质、磨辊压力、风量、选粉机问题等影响立磨的产量的比较常见的因素,及列出一些主要从设备故障问题和工艺控制上来提高立磨产量的措施。

在实际的操作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振动的影响比较大,在这些问题中,本文主要对的振动进行了解分析。

关键词:立磨,产量,故障,振动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MILL YIELD ANDVIBRATION ANALYSISABSTRACT********cement Co.,LTD is 6000t/d RSP cement production line, the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raw higher. Therefore, the vertical mill production control to becom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factor. Vertical mill production of many factors, in terms of the vertical mill, vertical mill production and how to control and avoid the common fault exclus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Based on the ******* cement vertical mill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nd analyze the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many such as material properties of some, roller pressure, air flow, separator problems of vertical mill of the more common production Factors, and lists some of the major issues from equipment failure and process control up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vertical mill production.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will be a lot of problems, but the vibration is relatively large, on these issues, the paper mainly to understand the vibration analysis.KEY WORDS: Vertical mill, Yield, Fault, Vibration目录前言 (1)第1章******公司立磨系统概况 (2)1.1 ******水泥公司立磨系统流程 (2)1.2立磨的结构 (3)1.3立磨的原理 (5)第2章影响立磨产量的因素 (6)2.1 物料的影响 (6)2.2 磨辊压力的影响 (7)2.3 选粉机的影响 (8)2.4 风量调节阀门的影响 (8)2.5 喷水量的影响 (9)2.6 电收尘器的影响 (9)2.7 立磨进出口温度的影响 (9)2.8 系统风量的影响 (10)第3章立磨振动 (12)3.1 物料性质的变化 (12)3.2 设备故障 (13)3.2.1 衬板过度磨损 (13)3.2.2 液压系统出现故障 (13)3.3 工艺控制 (13)3.3.1 磨内进入异物引起振动 (13)3.3.2 热风温度 (13)3.3.3 系统风量不合理 (14)3.3.4 入磨物料不稳定 (14)3.3.5研磨压力设定不合理或氮气囊压力不平衡 (15)3.3.6 喷水系统 (15)3.3.7 选粉机转速 (15)3.3.8 挡料环太高、太低 (15)第4章提高立磨产量的措施 (16)4.1 导风板角度 (16)4.2 物料离析和湿度对粉磨效率的影响 (16)4.3 改善布料状况 (16)4.4 提高选粉效率 (17)4.5 提高原料入床前的烘干效果 (17)4.6 改善喷水装置 (17)4.7 磨辊衬套的改进 (17)结论 (18)谢辞 (20)参考文献 (21)外文资料翻译 (22)前言以预分解窑为代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国际公认的代表当代技术发展水平的水泥生产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环节需要关注的是:喷口环距离的大小和循环风速决定 了风料从分离到达选粉区的时间。正常情况下,喷口环距 离大小,。该时间和长短影响磨机的内部的工况。时间过 长,磨内气料阻力大,造成磨机压差大,不利于气料的旋 动;时间过短,不利于粗料粒的分离,影响产品的质量。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选粉系统
• ck450型原料立磨的选粉系统由笼型转子、导风板和集料 装置组成。其作用是将磨内旋转气料中的合格品经过选粉 分离选出。原理是:旋转气料经挡料导风板切入,选粉机 笼型转子高速旋转,在转子的边缘形成高速旋转的“阻力 墙”,粗颗粒物料因离心力甩在挡料导风板上,沉集在集 料装置,合格物料穿过“阻力墙”被风拉走。改变循环风 速和选粉机转子的速度,可以改变“阻力墙”的阻力, “阻力墙”阻力的大小决定了磨机系统压差的大小,压差 的控制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产品的质量 和产量取决于选粉机的效率,而选粉效率的高低除选粉机 本身设计的因素外,和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 本环节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喷水量的大小一定要配合原料 的湿度进行调节,宁少勿多,喷水量过多会增加物料的分 离和风料提升难度。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导风系统
• 导风系统由喷口环、喷口环、及高速热风组成。它的作用 是:对料床上粉磨的物料进行第一次分离,并将气料提升 到选粉区。导风板的作用是:使高速热风形成旋风,粉磨 后被料床甩出的物料随风在磨内旋转,粗粒物料因旋转离 心力作用打在磨体内壁下落到回料仓,细物料随旋转气流 上升到选粉区。导风板的作用是:
• 本环节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2)物料离析和湿度对粉磨效率的影响。当
原料的粒度向大小两极趋向严重时,大料 粒的落点靠里侧时,小料粒的落点靠边外 侧,特别是当物料含泥量过多且湿度较大 时,这种离析现象会更严重,会直接影响 粉磨效率。如果物料中粘土含量大,湿度 过高,物料在受到辊压后,不易被粉磨, 而且料床物料的流动性也会降低。
.
影响立磨粉磨效率因素及改进措施
• 引言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 • 改善磨机工况和提高台产的技术措施 • 结束语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
• 1.入料系统 • 2.粉磨系统 • 3.喷水系统 • 4.导风系统 • 5.选粉系统 • 6.外循环系统 • 7.磨辊及磨盘衬板磨损对立磨产量的影响 • 8.挡料环的磨损对立磨产量的影响 • 9.喷口环的磨损对立磨产量的影响 • 10.液压系统压力对磨机产量的影响 • 11.原料性能的影响 • 12.系统漏风方面的影响 • 13.料层厚度的控制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入料系统
• ck450型立磨采取侧边入料的方式,入料系 统由回转下料器、双层导料槽和热风装置 组成。导料槽上层由平组合式块状耐磨底 板组成,下层是气槽,上层走物料,下层 走热风。导料槽的入磨角度决定物料在磨 盘上的落点。加入热风的目的是对进磨原 料进行初步烘干。
• 本环节需要关注的问题是:物料的离析现 象会改变落料点,物料的湿度会影响粉磨 的效率。
影响立磨粉磨效率因素 及改进措施
2011年8月31日
.
影响立磨粉磨效率因素及改进措施
• 引言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 • 改善磨机工况和提高台产的技术措施 • 结束语
.
引言
• 在5000t/d以下的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 产线中,基本上是一台原料立磨配一条回 转窑的形式。因此,原料立磨的运转率、 台时产量、能耗等参数,对生产工序的正 常运行和经济成本影响越来越大,探讨如 何在低能耗下获得高产量是企业努力的方 向。以ck450型原料立磨为例,介绍有关改 善原料立磨磨况,提高台时产量的技术措 施。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粉磨系统
• 本环节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1)物料的落点对粉磨效率的影响。如落点
靠料床外侧,物料直接被拖入第一个磨辊, 在同样的辊压下,第一个磨辊承担的负载 要加大,这样会使磨辊的拉杆受力不均, 造成相关设备的故障,同时也会造成四个 磨辊的辊皮磨损不均而引起振动加剧,还 会造成料床上的物料滞留时间缩短,使粉 磨效率降低。
• 本环节需要关注的问题是:磨机系统的压差、选粉机的转 速和循环风的风速。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外循环系统
• ck450型原料立磨外循环系统由刮料设备、 振动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组成。其作用是: 将料床上第一次分离出的粗料进行收集、 外输,进行第二次粉磨。根据外循环料的 颗粒状态和量的多少可判断立磨布料的研 磨效果的好坏。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粉磨系统
• ck450型原料磨的粉磨系统由磨棍、磨盘、液压 装置、润滑装置和挡料环组成。四个磨棍,通过 拉力杆液压加力,并将压力施加到磨盘物料上, 对物料循环粉磨。磨盘料床物料的运动过程是: 里侧的大颗粒物料在被压碎过程中产生的形体变 力和磨盘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使物料松 散向外侧移动。磨盘的外侧大部分物料已近成品, 主要以离心力为主将物料甩出,由高速热风进行 分离,不能被气流带走的粗颗粒落入刮料仓排出, 由外循环系统收集重新回磨。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粉磨系统
• 本环节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3)料床的稳定对粉磨效率的影响。料床不
易过厚,过厚会降低粉磨效率;也不易过 薄,过薄会引起振动加剧。料层的厚度可 通过挡料板和磨辊压力来控制,料层的稳 定可通过磨内喷水量的大小来改善。
.
影响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喷水系统
• ck450立磨喷水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出磨温度、稳定料层、 降低磨内压差等。根据各厂实际情况,并不是磨内一定要 喷水,只要磨机振动不大,压差不高,适当降低喷水或不 喷水,磨机的产量会更高。当然,出磨温度要在受控范围 之内。立磨喷水可分皮带上对物料喷水和磨内喷水两种。 若物料较干燥,适当喷水会减小磨内阻力,降低压差,稳 定料层。尽可能少喷水或不喷水最好。喷水系统由喷水管、 水泵及阀门组成。其作用是通过喷水改变料床物料的运动 阻力,控制物料粉磨时间,稳定料层,提高粉磨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