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健康教育教案新部编本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保护好自己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保护好自己|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人身安全和性教育。
2.理解在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
3.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人身安全的概念。
2.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教育孩子如何避免人身安全和性教育问题的出现,如何让他们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科书、课件、PPT等。
2.板书工具:白板、彩色笔等。
3.班级环境:课堂宽敞、温馨。
教学流程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来引出主题,比如“红绿灯”,孩子们听到红灯时停在原地,听到绿灯时可以移动等。
讲授环节(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人身安全和性教育,向学生传达“保护好自己”这个话题是多么的重要。
老师可以讲解这个话题的基本概念,比如防火防盗,安全出行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述“保护好自己”的含义,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习通常绑架的应对方式: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礼品、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被拐卖妇女孩子,不要直接去救,可以第一时间报警并拨打报警电话(110)。
针对性教育,教师需要向学生传达女孩和男孩的身体差异,婚姻、性别教育方面的知识。
让孩子知道性对健康、成长的影响和重要性。
课堂活动环节(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讨论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找到最好的方法来保护自己,比如怎样在公共场所才能保护好自己,或者班级中发生的问题,学生们可以思考如何解决。
总结环节(1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智非常重要,并让学生关注一下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素质,以达到预防心理方面的问题。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些情景剧,考虑情景下如何避免人身安全方面的问题。
并回家询问家长如何保护自己,拜访警察局或消防队,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这个话题是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课程,教师需要将知识向学生进行全面接触,并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技巧和方法来保护自己。
小学四年级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小学四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呼吸系统等;2.掌握正确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良好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3.学会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感冒等;4.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在危险情况下寻求帮助。
二、教学内容1.身体结构: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呼吸系统等。
让学生了解身体内部的构造,增强对身体的认识。
2.健康生活习惯:通过案例故事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良好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
教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3.预防传染病:通过动画片和小品,介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患病者等。
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感冒、流感等常见传染病。
4.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在危险情况下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反应,包括寻求帮助、避免陌生人搭讪等。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向学生展示人体结构和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危险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和建议。
四、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通过课堂上的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身体结构和健康生活习惯的掌握情况。
2.小组展示:让学生分组展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评估他们的表现和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健康教育知识。
2.教师要及时总结和评价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这样一堂健康教育课,相信学生们将会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未来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范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范文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体现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
下面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范文一教育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同桌之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的道理,教给学生和同桌友好相处的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懂得什么是尊重、宽容、信任、真诚及信义。
在与同学相处中,要把已学懂的道理用于学学习和生活中。
一、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讲新课:与同桌友好相处。
二、讲授新课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授课文,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念一遍。
教师:同学们,世界上最纯洁的友情是同学的情谊,因此,你们要关心、爱护和帮助同学,像课本中班长和红红那样。
你们生活在下一个班集体中,难免有些碰撞,发生一些小矛盾、小冲突,只要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学会宽容和尊重,知错就改,这些小矛盾就不难解决,要像刚刚、丹妮、玲玲、强强那样做。
三、课堂活动1、想想议议教师:现在分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
这三个问题是:A、为了同桌之间友好相处,陈学和夏琳都是怎么做的?B、你是如何与同桌友好相处的?能举下一个例子吗?C、你与同桌闹过另别扭吗?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说说与同桌相处的做法和体会。
2、想想说说心灵港湾,同桌关系的重要性。
3、想想写写活动一、《一封匿名信》谈谈与同桌怎样相处。
活动二、同桌招聘会,说说喜欢怎样的同桌。
活动三、自导自演,说说同桌的优缺点,怎样与同桌相处。
四、实践指导心海拾贝,写写同桌的优缺点。
五、教师总结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又懂得了一些心理学知识,认识到要与同桌友好相处,必须做到关心、爱护、帮助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尊重、信任同学;对同桌要真诚、讲信义;对同学的进步要表示祝贺,并与他友好竞争,共同进步。
六、课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并邀请一位家长带队,去近郊野炊。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范文二教育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同学之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的道理,教给学生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2024最新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最新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一、课程标准简介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本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二、课程目标1. 增强体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技巧,预防运动损伤。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1. 运动技能:包括跑、跳、投、攀、爬等多种运动技能。
2. 运动健康:包括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损伤预防等内容。
3. 运动文化:包括体育史、体育名人、我国优秀体育传统等内容。
4. 团队运动: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等团队运动,以及奥林匹克精神、体育道德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运动技能。
2. 游戏教学:通过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4. 跨学科教学:融合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程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课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态度、行为、技能等。
2. 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期或学年的体育成绩进行评价,包括体能、技能、知识等。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六、实施建议1.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培训。
2. 完善体育设施,保障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3. 增加体育课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锻炼时间。
4. 家校社会协同,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七、附录1. 体育课程标准解读2. 体育教学设计示例3. 体育教学评价方法4. 体育课程资源推荐请根据以上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这份体育新课程标准能为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健康小卫士》【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2. 掌握简单的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能够处理小伤口和常见疾病,掌握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方法。
4. 了解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知识,学会简单的食品加工与烹饪技能。
二、教学内容1. 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头部、躯干、四肢、五官等。
2. 健康与卫生知识:洗手、刷牙、洗澡、通风等。
3. 小伤口处理与急救知识:割伤、烫伤、骨折等。
4. 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常见食物的种类、食物的加工与烹饪等。
三、教学过程1. 初识身体结构和功能通过课堂教学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重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2. 学习生活卫生知识讲解并示范生活卫生常识,如洗手、刷牙、洗澡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应对小伤口和常见疾病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教导学生如何处理小伤口和应对常见疾病,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互救能力。
4. 食品安全与饮食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与食物营养知识,学会简单的食品加工与烹饪技能,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解结合实物展示和图片资料,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
2. 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学会处理小伤口和常见疾病。
3. 实际操作和示范,让学生动手参与,掌握健康生活的基本技能。
五、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小测验和实际操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总结】通过《健康小卫士》这一教案,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重视自身健康,掌握了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卫生保健技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下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卫生与保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卫生与保健:小学《卫生与保健》课程是一门融合了生理知识、卫生保健、营养搭配、环境卫生、体育运动以及疾病预防等各方面内容的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通过向学生普及相关生理知识,让其了解相关原理机制,认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有益于自身、有益于社会的健康卫生习惯,进而为预防和减少儿童常见疾病、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增强学生体质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年,我们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日益显示出其特殊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学生的心理也随社会环境变化产生了许多波澜。
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交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时期的开始。
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健康教育四年级下册教案

健康教育四年级下册教案
《健康教育四年级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保持健康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意识,形成积极的健康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身体结构和功能,健康的生活方式。
2.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与身体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探讨身体的重要性。
2. 学习内容
(1)身体结构和功能
通过课文、图表、实物等呈现身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器官,让学生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健康的生活方式
讲解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学生明
白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 拓展延伸
设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索更多身体保护和健康的方法。
4. 形成评价
通过问答、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总结两到三条保持健康的方法,或者拍一张图片展示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情况,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四年级小学健康教育教案

四年级小学健康教育教案
《健康小卫士——四年级健康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掌握正确的洗手、刷牙、营养饮食等生活习惯。
3. 能够正确识别常见的急救知识,如扭伤、烫伤等。
二、教学内容
1. 身体构造和功能:通过图片、模型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人体各个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2. 卫生习惯养成:教授正确的洗手、刷牙、泼妥饮食等基本卫生习惯,让学生明白这些习惯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急救知识:教授常见的急救知识,如扭伤、烫伤等,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急救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健康教育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老师向学生讲解身体构造和功能、卫生习惯养成、急救知识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讲解。
3. 案例分析: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卫生问题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洗手、刷牙、营养饮食等方面的实践操作,加深对这些习惯的理解。
5. 游戏互动:通过一些健康知识问答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等。
2. 作业练习:布置相关的作业练习,检查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技能展示:让学生展示正确的洗手、刷牙等技能,评价其操作是否规范。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健康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提高对于健康的意识,成为健康的小卫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小学健康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一课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一)教学目标:1、90%以上的学生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并了解生活中食物的营养素。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营养素对身体的作用,并能要求自己形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3、培养与人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会欣赏他人。
教材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水平二(3-4年级)身体健康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主要营养素的作用,知道人体所需的几种主要营养素(如脂肪、蛋白质、糖类)。
根据水平目标与学生情况,本课主要内容定为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和食物中存在的主要营养素,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进食有营养,并认识到为什么不要挑食或偏食,进而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教学难点: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语言教学法,纠正错误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康康同学在自助餐厅遇到了困难,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呀?课件呈现康康在自助餐厅思考问题的图片,康康问:我要如何饮食才是营养的健康的呢?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回答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宣布今天大家要接受的挑战。
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搜索自助餐厅、食品、康康的图片或视频等,制作课件;录制康康同学的话语,插入课件中。
二、知识探究1、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发言,师评价小结。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分别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水。
学生回答到了的,就用课件呈现出来。
2、营养素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⑴课件出示连线题,应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在课件上画线;题目的内容为:七大类营养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连线,师生针对错误的几条连线进行探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对人体的作用。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它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和供给部分热量等作用。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鱼、肉、蛋、禽、奶、豆类及豆制品。
脂肪供给人体热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构成机体组织、促进维生素的吸收等作用。
含脂肪多的食物有:动物油、植物油等。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
是供给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有:谷物粮食和根茎等食物。
⑵课件出示填空题,如:肉类主要的营养素有;水果类主要的营养素有;蔬菜类主要的营养素有;以具体的食物为例来分析其成份,应用Microsoft Excel图表中的饼图直观的呈现营养素的多少。
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搜索相关的资料,确保知识的正确性。
三、生活演练学习了营养素相关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帮助康康设计营养健康的饮食方案,先由个人根据营养的相关知识,选择菜肴和饮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否是健康的营养的饮食;最后,在全班同学中选择较好的饮食方案送给康康。
应用课件呈现快乐自助餐的方法与要求,自助餐厅的食物和盘子的图片等;然后,请同学在电子白板上操作,选择食物的图片拖放至盘子中;最后,师生共同分析用餐的科学性。
四、练习巩固多媒体课件呈现练习题,在课件上作答,应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直接书写。
生思考答题,师讲解知识点及纠错。
第二课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二)教学目标:1、能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学会关心他人,关爱生命。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学会关心他人,关爱生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学生自由发言导入:《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大屏幕出示)二、学习新课1、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哪几类?2、这些营养素的作用及来源是什么?(1)维生素参与体内生理调节,能增强抵抗力,促进生长发育维生素具有微量性、调节性、特异性。
(2)无机盐包括钙、铁、锌等(3)水生命之源,年龄最小,对水的需要量越大。
(4)纤维素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畅通,起到肠道“清洁工”的作用。
三、练习巩固多媒体课件呈现练习题,在课件上作答,应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直接书写。
生思考答题,师讲解知识点及纠错。
第三课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学会科学安排一日三餐,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合理调配食物,使之平衡,方可满足人体需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汽车行驶要加油,人每天活动要吃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师讲述:一日三餐不仅能给我们的身体加油,还能为我们进行活动提供必备的能量。
假如人不吃饭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二、学习新课1、谈话: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小朋友,他们喜欢吃什么食物就每餐、每天都吃,而不喜欢的食物一口不尝,你认为这样的吃法对吗?(不对,因为在儿童的每日膳食组成中,每一类食物都摄入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指名说。
2、出示课件(我国营养学会对小学生每日膳食的推荐):师针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来对照自己一天的营养摄入量。
并告诉学生:在每一类食物中,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大体相近,在膳食中应经常互相替换,以使膳食丰富多彩,吃的品种越多,摄入的营养素越全面。
3、一日三餐是人体活动的需要,因为白天是人活动、学习的集中时间,这期间人体要消耗大量的热能。
通常情况下,胃排空食物约需3-4小时,也就是说进食后不到4小时,肚子就会饿了,就又该吃饭了。
如果到时你不吃饭,就会感到饥肠辘辘,头昏眼花。
因此吃饭不仅要定时,还要定量。
在一天不同的时间段里,人体所需要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怎样安排一日三餐更为合理呢?早餐的安排:(1)早餐的重要性:6~13岁儿童正值小学阶段,游戏和活动减少了,学业负担加重,尤其因早晨时间紧张而导致早餐营养不足,常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就出现饥饿感,以致思想不能集中而影响学习。
长此以往,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因此同学们的早餐,一定要吃饱吃好。
(2)合理搭配营养早餐:早餐的能量摄入量应为全天总能量的30﹪。
大部分人早晨刚起床,食欲一般不高,可采用干稀搭配的方式,如面包或蛋糕或包子加牛奶或豆浆或稀饭,再吃一个鸡蛋,一些肉松或午餐肉等以补充蛋白质。
(但要注意不能同时吃鸡蛋和豆浆)若早餐不能达到营养要求,也可以在第二节课后增加一次课间餐。
同学们,科学的早餐规律概括为一句话:早餐一定要吃好。
午餐的安排:(1)小学生的午餐能量供给应占全天能量的35﹪。
午餐的内容应有肉食与豆制品搭配的副食,每星期吃一次或两次鱼类、猪肝,每天保证有动物类食品(肉、蛋类)。
有关蔬菜和主食方面的请同学们自由阅读教材第6页的内容。
(2)小组讨论:你家平时中午吃什么?讨论后师小结:要想营养全面,就要力求食物品种多样,争取一周内饭菜花样不重复。
科学的午餐规律为:午餐一定要吃饱吃好。
晚餐的安排:小学生晚餐的能量供给应占全天能量的35﹪。
晚餐内容应包括主食、肉炒菜、粥或汤类,以达到干稀搭配、荤素搭配,但不要吃得过于油腻,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
科学的晚餐规律为:晚餐讲究精而少。
4、联系上述内容,说一说你家每日三餐都吃些什么?比一比谁家安排的最合理。
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
师小结:一日三餐有规律,身体健康发育好。
5、小学生选用食物的宜与不宜:请同学们自由阅读教材第6、7页。
读后指名说一说:在平时的饮食习惯中,你做到了哪几点?6、小学生营养应注意的问题:生默读教材第7页。
师小结: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一定要注意坚持。
三、拓展延伸课件出示有关“金字塔”膳食方案的内容: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长赵洁教授推出膳食结构“4+1”金字塔方案,引起世人的关注。
它有别于美国公共卫生官员提出的“饮食金字塔”方案,更适合我国国情和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是具有代表性的亚洲饮食文化模式。
所谓“4+1”就是每日膳食必须有“粮及豆”、“蔬菜及水果”、“奶及奶制品”、“肉、鱼及蛋”四类保护性食物作为支柱,适当加“油、盐及糖”。
四类食物按人均计,每日粮、豆类摄取量为400~500克,其中粮食与豆类之比约为10比1,蔬菜、水果摄取限为300克~400克,比例8:1,奶及奶制品摄取200-300克,肉、鱼、蛋摄取100-200克。
师小结:这个膳食方案只是一份参考,平时家里的膳食安排还要根据家里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
四、作业布置第四课营养过剩的危害教学目的:(1)了解营养过剩的特征有哪些。
(2)了解营养过剩的危害是什么。
(3)怎样防止营养过剩。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出示图片和视频。
让学生了解营养过剩的特征有哪些。
三、借助图片学生了解营养过剩的危害是什么。
营养过剩导致的过度肥胖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危害很大。
四、怎样防止营养过剩?防止营养过剩,首先要做到各种营养素合理、平衡,吃饭要严格控制,定时定量,多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教学后记: 学生了解了营养过剩的特征和危害是什么,也知道了怎样防止营养过剩。
第五课狂犬病,真可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并了解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及关键措施。
难点:狂犬病是怎样传播的?三、教学过程1、调查:哪些学生家养有小动物?2、了解:养小动物的目的是什么?知道养小动物存在的危险在哪吗?3、导入本课课题:预防狂犬病4、学生分组对自行查找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5、请小组长介绍狂犬病的病因及传染源、传播途径,教师补充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因被病兽咬伤或抓伤而被感染,所以又叫疯狗病。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病毒主要存在于这些病犬的唾液中,在发病前数天已具有传染性。
如被病犬咬伤或抓伤,病毒就会通过被咬伤口侵入体内,也可是有病毒的唾液碰到了原来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而感染,也可是剥病兽的皮或吃病兽的肉而被感染。
另外,狂犬病人的唾液中也含有病毒,因此狂犬病人也具有传染性。
6、师介绍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早期会出现低热、头痛、咽喉痛、疲倦、恶心等症状,跟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被咬伤或抓伤的伤口及其周围有麻、痒、痛的感觉,四肢还会有蚂蚁爬的感觉。
早期过后人会进入一个高度兴奋状态,出现恐惧不安,对声音、光线、风、水等刺激非常敏感,喉部发紧,吞咽困难,恐水、怕风、多汗、流口水等现象。
其中以恐水症最典型,病人在非常渴的情况下也不敢饮水,因为一看见水或者听到水声甚至提到水字都会引起咽喉部严重的痉挛,进而不敢碰水及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