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柽柳属植物的开发与利用前景浅析
柽柳栽培技术及其效益浅析

柽柳栽培技术及其效益浅析柽柳,又名“柳杉”、“红柳”,属于木本植物。
它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在园林景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柽柳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树种,还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如木材、药用价值等。
本文将从柽柳的栽培技术及其效益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柽柳栽培技术1. 地理环境选择柽柳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耐寒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适宜种植的地理环境应选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降雨适中、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
2. 种植方式柽柳的繁殖方式有经果实繁殖和插条繁殖两种。
插条繁殖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为:选择茎秆旺盛、茎壮的健康树木进行扦插,深度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插埋后尽量保持土壤湿润,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追肥,促进其生长。
3. 管理养护柽柳的管理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
在生长旺盛期应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施肥时应选择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并及时松土。
修剪可促进枝条生长,预防病虫害,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
4. 病虫害防治柽柳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黑斑病、白粉病、蚜虫、蛀干虫等。
定期对柽柳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立即进行防治,采取合理的措施,可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喷洒或擦拭等方法,保持柽柳的健康生长。
5. 支架绑扎柽柳在生长期会逐渐长高,因此需要适时设置支架,并使用软质绳或塑料绳将其捆绑,以防止倒伏,保持树木的整齐美观。
二、柽柳的效益1. 观赏价值柽柳的树形美观,叶色嫩绿,树体修长挺拔,故在园林景观中被广泛用于做行道树、庭院树和公园树。
尤其在春季抽新时,柽柳的嫩叶娇嫩欲滴,令人赏心悦目,成为春季春天美丽的风景线。
2. 木材价值柽柳的木材质轻质松软,纹理细密,纹路清晰,具有很高的加工性能和表面光滑度,因此适宜用于制造家具、建筑材料、工艺品等。
3. 药用价值柽柳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镇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肾炎水肿等病症。
浅议柽柳的栽培和药用价值

浅议柽柳的栽培和药用价值杨树栋【摘要】@@ 柽柳,别名:柽(<诗经>)、三春柳(<开宝本草>)、垂丝柳(<纲目>)、亦柳(<东医宝鉴>)、西河柳(<本草汇言>)、山川柳(<药材生产手册>)、红柳(<新疆药材>).【期刊名称】《现代园艺》【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2页(P53-54)【作者】杨树栋【作者单位】甘肃省宕昌县林业局,748500【正文语种】中文柽柳,别名:柽(《诗经》)、三春柳(《开宝本草》)、垂丝柳(《纲目》)、亦柳(《东医宝鉴》)、西河柳(《本草汇言》)、山川柳(《药材生产手册》)、红柳(《新疆药材》)。
1 生物学形态及特性柽柳,拉丁文名Cacumen Tamaricis,灌木或小乔木,高3~6 m。
幼枝柔弱,开展而下垂,红紫色或暗紫色。
叶鳞片状,钻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mm,半贴生,背面有龙骨状柱。
每年开花2~3次;春季在头年生小枝节上侧生总状花序,花稍大而稀疏;夏、秋季在当年生幼枝顶端形成总状花序,组成顶生大型圆锥花序,常下弯,花略小而密生,每朵花具一线状钻形的绿色小苞片;花5枚,粉红色;萼片卵形;花瓣椭圆状倒卵形,长约2mm;雄蕊着生于花盘裂片之间,长于花瓣;子房圆锥状瓶形,花柱3个,棍棒状。
蒴果长约3.5mm,3瓣裂。
花期4~9月,果期6~10月。
柽柳适应性强,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耐碱,耐旱。
在粘壤土、砂质壤土及河边冲积土中均可生长,常栽于河边、路边、沟边、庭院等处。
喜生于河流冲积地、海滨、滩头、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
柽柳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产于我国甘肃、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省区。
黄河流域及沿海盐碱地多有栽培。
喜光、耐旱、耐寒,亦较耐水湿。
极耐盐碱、沙荒地,根系发达,萌生力强,极耐修剪刈割。
2 性味功效解表药,疏风、解表、透疹、解毒;味甘、辛;性平;归肺、胃、心经。
盐碱地区发展柽柳的意义及造林措施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圆园20年第17期摘要柽柳在盐碱地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盐碱地发展柽柳造林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盐碱地柽柳造林措施,包括提高幼苗壮苗质量、合理选择造林方法、强化柽柳造林管理等,以期为盐碱地种植柽柳提供参考。
关键词柽柳;造林;意义;措施;盐碱地区中图分类号S728.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7-0122-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盐碱地区发展柽柳的意义及造林措施杜海波罗振兴任晓远顾美影(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白城137000)据2018年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盐碱地的总面积为9913万hm 2,盐碱地治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盐碱地的形成具有客观性,经过数年的不断努力探索和经验积累,我国的盐碱地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传统治理手段通常以降低盐含量、加强盐渗透等物理手段为主,不具有绿化治理以及治理、防治兼发展的综合效果。
传统盐碱地治理中,存在经济成本较大、管理维护要求较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盐碱地的治理。
柽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在荒漠、河滩、盐碱地较好地生长,在我国分布较为广阔。
柽柳不仅对盐碱地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同时能以其观赏性、药用性等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用与价值。
故在盐碱地区大力发展柽柳造林技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
本文立足盐碱地区传统治理方法与培植柽柳治理方法比较,阐述了盐碱地区发展柽柳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盐碱地柽柳造林存在的问题,为具体治理实践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1盐碱地区发展柽柳的意义1.1盐碱地形成的因素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作用下,各类易溶性盐类在土壤的水平与垂直方向重新被分配,进而使土壤表层盐类累积量增加,直至形成盐碱地。
盐碱地的形成与碳酸盐的累积有关,盐碱地的土壤碱化程度较高,导致作物根本无法生长。
自然条件中,气候与地理条件是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因素。
中国柽柳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

12 种 类分布 .
小 乔木 , 在全世 界广泛 分布 , 国柽柳属 树种 主要 分 我 布在 西 北 干 旱 、 干 旱 地 区 以及 华 北 滨 海 盐 碱 地 半
区n 。该属 植物 因其 独 特 的生 物 学 构 造 , ] 多数 种 具 有抗 旱 、 盐碱 、 耐 耐水湿 、 耐贫 瘠 的特性 , 是优 良的盐
Ab ta t Th sp p r r v e h i lg c c a a t rs i n a u f T ma i h n n i u . I i cu e h r o o ia s r c : i a e e iws t eb o o i h r c e it a d v l e o a c rx c i e ss l r . t n l d s t e mo p lg c l o
具有 不容忽 略 的经 济价值 。随着我 国生态 建设 的 ] 发展 和城 乡绿化水 平 的 提 高 , 柳 这 一 古 老树 种 的 柽
大 面积 的荒漠群 落 或大 面 积 的柽 柳 纯 林 , 是 荒漠 也
河岸植 被 中的重 要建 群 植 物 , 有较 强 的 生 态适 应 具
价值逐 步被认 识利 用 并 越来 越 受 到 重视 , 其 综 合 对
中国柽 柳 属 植 物 的生 物 学 特 性 及 其 应 用 价 值
韩 琳 娜 , 凤 琴 一 周
( 山东 中 医 药大 学 药 学 院 , 南 2 0 5 ) 济 5 35 摘 要 : 者 从 柽 柳 属 植 物 的 形 态 特 征 、 类分 布 、 学成 分 和 耐 盐 特 性 等 方 面 进 行 了综 述 , 根 据 其 生 物 学特 性 , 结 了 作 种 化 并 总
碱地 造林 树种 和 固沙 先 锋 树 种 , 我 国荒 漠 和 盐碱 在 地植 被 中 占有重要 地位 。除具 有显 著 的生态学 意义
柽柳栽培技术及其效益浅析

柽柳栽培技术及其效益浅析柽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景观树种,其优雅的形态和清新的绿色叶子使其成为许多园林和庭院的首选之一。
柽柳栽培技术及其效益对于园林绿化和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柽柳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和效益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对柽柳的栽培和利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柽柳的生长习性柽柳,又名海棠柳、海棠树,是蔷薇科柽柳属植物,是常绿或半常绿乔木。
其原产地为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阳光和水分的要求较高。
柽柳树高可达10米以上,树冠宽大,叶片条形呈披针状,叶色深绿,树形优雅。
柽柳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栽培时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对于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疏松的壤土为宜,土壤排水性好,能避免根部积水引起的病害。
柽柳对于干旱和高温的抵抗能力较强,但往往在这种情况下生长缓慢,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5-30摄氏度。
二、柽柳的栽培技术(一)选种培育柽柳的繁殖方式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方式。
一般情况下,柽柳的繁殖以扦插为主,扦插的最佳时间为春季或秋季。
将健康的柽柳枝条切成10-15厘米长的扦插条,去掉下部叶片,插入培育土中,经过适当的光照和湿度管理,扦插苗就能逐渐生根长出新的叶片。
播种繁殖的方式相对繁琐,需要在培育土中进行播种,控制湿度和温度,培育出幼苗后再进行移栽。
(二)管理养护柽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修剪和管理养护。
首先要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特别是生长期间,应适当增加施肥和浇水量。
柽柳的花期在春季,可促使其花色更加艳丽,并且春季成长期长,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在夏季和秋季,适当修剪树冠,使其保持优美的形态。
冬季要防范寒冷天气对柽柳的影响,如果气温过低,可以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柽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主要有叶螨、蚧螨、白粉病等。
叶螨和蚧螨主要生活在叶片上,可以通过喷洒农药或者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控制。
白粉病则需要注意及时修剪患病的叶片,并且在防病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施肥和浇水,以免造成柽柳树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
柽柳栽培技术及其效益浅析

柽柳栽培技术及其效益浅析
柽柳是一种常见的苔原植物,它是一种快速生长且容易繁殖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
柽柳栽培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育苗、移栽、管理和采收等方式,促进柽柳的生长和发展,提高栽培效益。
柽柳的育苗技术是柽柳栽培的关键。
柽柳可以通过播种或苗木移栽的方式进行繁殖。
播种时,应选择优质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播种。
苗木移栽时,要选择生长健壮的苗木,并注意根系的保护和恢复。
移栽技术是柽柳栽培的重要环节。
柽柳适应性强,但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移栽。
在移栽前,要进行土壤改良,使其适应柽柳的生长需求。
移栽时,要注意保护苗木的根系,避免造成伤害。
对柽柳进行合理的管理是提高栽培效益的关键。
柽柳生长迅速,所以要定期进行修剪和疏密管理,以保持树冠的形态和健康生长。
对柽柳进行适当的施肥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供应,有利于柽柳的生长和发展。
柽柳的采收是栽培的重要收益环节。
柽柳一般生长3-5年就可采收,采收时应选择留有一定树干和枝条的柽柳进行,以保证柽柳的再生能力。
采收的柽柳可以用于木材制品的加工和庭院绿化的种植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红花多枝柽柳的园林应用前景及其培育技术

在 冲积平 原或滩 涂湿 地 上 常 密集 成 片 , 开花 时 所形
成 的整体 美 十分壮 观 , 且 与柽 柳 同属 的植 物 还 有 并
十几 个 种 , 态各 异 , 色多 样 。所 以 , 花多 枝柽 形 花 红
柳 的造 景应借 鉴 自然界 的景 观 , 分 发 挥 它 的群 体 充
成小乔木, 枝干并不通直 , 一般为合轴分枝 , 分枝点 较低 , 冠开散 为 圆形 。其 枝条一 般柔 软下 垂 , 树 如柳 树, 而叶鳞片状细小 , 极似柏叶, 叶形新奇, 观赏价值 极 高 。同时它 的叶色 翠绿 , 与紫 叶小檗 配置 , 一片青
葱, 又一 片嫣 紫 , 绿 紫红 相 映 成趣 , 一道 极 为 靓 鲜 是
红 花多枝柽 柳是 柽柳 科柽柳 属 的一 种落 叶小乔 木 或灌木 , 和柽柳 属 的其 他 品 种 一样 , 有 抗 干 旱 、 具
耐瘠 薄 、 盐碱 、 风蚀 和风沙 等特 点 , 耐 抗 而且 耐水 湿 ,
2 11 枝 、 、 .. 叶 花观 赏价 值 大
红 花 多 枝柽 柳 若 长
维普资讯
20 0 8年 5月
防
护
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
技
Ma 2 0 y, 0 8
第 3 总 8 期) 期( 4
P oe t n F r s S in e a d T c n l g r t ci o e t ce c n e h oo y o
温 4. 7 6℃ , 降水 量 2 0mm, 蒸发量 达 300m 以上 0 m 的地 区仍 能利用 地 下水正 常生 长 ; 寒能力 强 , 抗 在极
红 花多 枝柽柳 除 了蚜虫 危 害 外 , 没 发 现其 他 的 虫 还
柽柳属植物抗旱性能研究及其应用潜力评价

第23卷 第3期2003年5月 中 国 沙 漠JOU RN AL OF DESERT RESEAR CHVol.23 No.3M ay 2003文章编号:1000-694X(2003)03-0252-05柽柳属植物抗旱性能研究及其应用潜力评价收稿日期:2001-12-17;改回日期:2002-03-26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区系特别支持经费;中国科学院 知识创新 项目(20029011)共同资助作者简介:张道远(1973 ),女(汉族),安徽肖县(市)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荒漠区优势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柽柳科系统学研究。
E -mail:Daoyuanzhang@张道远,尹林克,潘伯荣(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摘 要:柽柳属植物普遍具抗旱性能,以沙生柽柳为最强。
作者从生物生态学特性、水分生理状况及抗水分胁迫的生理机制3方面系统地探讨了柽柳属植物抗旱机制。
柽柳叶、营养枝及根、茎的解剖结构均表明,柽柳已形成了一系列适应于干旱环境的旱性器官。
柽柳抗旱性能越强,则水势越低,持水力越强。
当缓慢水分胁迫时,柽柳体内有脯氨酸、可溶性糖、K +、Na +的主动积累,共同参与渗透调节。
对柽柳抗旱性能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价,指出柽柳是优良防风固沙树种,其柽柳包的 年轮 对揭示当时的生态环境及荒漠环境演变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仅分布于流沙地区的沙生柽柳可作为沙漠中的 水源标记 。
柽柳具优良的抗逆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克隆柽柳抗逆基因并转移到作物和牧草中,必将在维护生态安全、改造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柽柳;抗旱机制;应用潜力中图分类号:Q948.112.3文献标识码:A柽柳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具抗旱、耐盐碱、耐水湿、耐沙埋及耐贫瘠的特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始终保持着其优势种和建群种的地位。
许多学者开展过柽柳属植物抗旱性能的研究。
笔者综合形态结构特征、抗旱水分生理特性及抗渗透胁迫生理机制研究成果,对柽柳属植物的抗旱性能作一个全面论述,同时,对柽柳属植物抗旱特性的应用潜力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柽柳属植物的开发与利用前景浅析
柽柳属植物一般为落叶灌木,部分为小乔木,稀为乔木,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天然分布较广的一个主要树种。
主要特点是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耐风蚀、和沙埋,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和盐碱地造林的优良树种。
同时部分种具有优美的树姿、美丽的花穗及发达的根系,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和城镇绿化树种。
柽柳的叶、干具有多种用途,是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具有一定经济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资源。
标签:怪柳属植物开发与利用
1宁夏柽柳属植物种类
宁夏柽柳属植物资源以天然分布为主,主要集中在引黄灌区、清水河流域和灵盐台地低洼盐碱地。
宁夏柽柳属植物资源没有详细普查,根据资料记载大约有10个,分别为甘蒙柽柳多枝柽柳、多花柽柳、细穗柽柳、长穗柽柳、短穗柽柳、紫杆柽柳、刚毛柽柳、垂枝柽柳、柽柳。
2开发与利用途径
自治区林业局韩陕宁局长针对宁夏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宁夏大多数地区干旱少雨,有些地方盐渍化严重,不同的县区立地条件各不相同,在植树造林中必须科学地分析立地条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选定好项目,确定好树种,明确主栽树种和辅助树种,多种一些抗干旱能力强、耐盐碱、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效果好的树种”。
这为我区开发利用柽柳属植物资源指明了方向,柽柳属植物不仅适应性广,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我区林业建设中有着多种开发利用途径。
2.1生态用途在宁夏林业区划中,柽柳将作为主要造林灌木树种,在我区生态和林业建设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
2.1.1防风固沙,治理荒漠柽柳属植物多植株高达,在自然环境中,以柽柳为主组成的种群,具有明显的抗沙压、防风蚀的效应。
柽柳根系繁大,主、侧根都极发达,根系分蘖能力强,沙压时能产生大量不定根。
柽柳阻沙能力强,植株被沙埋后,被埋枝条上能很快生出不定根,地上萌发更多新枝,阻挡风沙。
柽柳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表皮有厚的角质层。
可以减少蒸腾,耐早性能强。
柽柳林除了具有较好的阻沙固沙效果外。
还具有明显的防风效益。
在一个平均株高1.5m、盖度为45%的种群中。
配置在农田林网迎风面下,在1.5m高处,旷野风速为9.5m,s,林后仅为3.9m/S,风速下降了58.9%。
由于柽柳种群具有较好的防风效果,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种群下垫面的风蚀,对于防止干旱荒漠地区荒漠化有重要意义。
2.1.2耐盐泌盐,保持水土柽柳是头号耐盐植物,其根部能大量吸收盐分,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于体内的盐分排出。
在含盐量0.5%的盐碱土上,插条能正常出苗;在含盐量0.8-1.2%的重盐碱土上,能植苗造林;在含盐量高达2.5%以上,仍可旺盛地生长。
柽柳还是很好的泌盐植物。
可将吸收到体内的盐分通过泌盐孔排出体外,收割枝条及枝柴,能带走部分盐分。
因而具备了降低土壤含盐量的特殊效能,起到改良盐破地的作用。
2.1.3固坡护埂,保持水土柽柳耐瘠薄、抗水湿,在多数北方树种较难成活的瘠薄荒坡,仍能健壮生长而不衰;在河边滩地和下湿沟底,即使排水不良,也能良好生长。
在沟坎与坡耕地上种植柽柳,可大大减少暴雨和径流的冲刷,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护、水保作用;同时,由于其根深达数米,不与粮田争水肥,大量的枯枝落叶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防止暴雨冲刷地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更具改土护埂之功效。
2.1.4美化环境,改善生态柽柳属植物部分种具有优美的树姿,美丽的花穗,花期长、花量大(一年3次开花)、花质好、花色美,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观赏植物,再加上其耐修建的特性,可将其修剪成各种形状,惟妙惟肖,极具特色,是庭院绿化,园林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优良灌木。
柽柳属植物还具有吸收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吸附烟雾和尘埃物质的能力,在一个生长季节内经受一两次浓度较高的有害气体的危害后仍能够恢复生长或微有小枝丛生。
因此,在城市、交通沿线及工矿厂区栽植柽柳,能起到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美化人们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盐碱滩涂及沙荒土地上,大力发展柽柳林,使过去的不毛之地披上绿装,可促进植被恢复、生态平衡。
总之,柽柳属植物生活力强,适应性广,作为一种优良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盐地改良、园林观赏和可再生的速生能源植物,具有其他植物无法替代的根系深、寿命长、抗干旱、耐风蚀沙埋、耐盐碱、耐贫瘠、耐水湿、用途广等特点,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生态地位备受关注。
2.2经济用途
2.2.1放牧饲用价值柽柳是我区天然分布较广的一个主要树种,以柽柳为主组成的荒漠灌木林是这些地区重要的牧场。
柽柳的枝、叶富含蛋白质、脂肪。
柽柳的细枝嫩叶适口性好,可供牛、驴、马等大牲畜食用,更是羊的理想饲料,0.07~0.13hm2的柽柳林就可以饲养一只绵羊,其叶分泌盐分,经粉碎发酵后可以喂猪。
因此,柽柳是荒漠、半荒漠干旱地区极有价值的优良饲料植物。
2.2.2能源薪材价值柽柳是重要的再生生物能源,是农村绿色能源的理想树种。
柽柳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硫,非常易燃;枝干坚硬,水份含量较小,火力很旺,即便是鲜湿枝条也能很好燃烧,且灰白无渣,柽柳种植生长3年后可成为优质薪炭材,每公斤可产19.5t薪材。
柽柳定期平茬可快速生长,且越割越旺,寿命很长,是解决干旱山沙地区群众燃料奇缺困难的永续绿色能源。
2.2.3有机肥料价值据报道,柽柳含有机质3%—20%,氮0.2~O.4%,
Pz030.14%。
其枯枝落叶经过腐熟后是良好的肥料。
作厩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另外,柽柳的新鲜嫩枝和绿叶是制作绿肥的优良资源。
2.2.4工业及用材价值柽柳的枝条细而坚韧软,可编制各种各种容器和工艺品;2—3生枝木质坚硬致密,材质较好,具有稳固、耐腐蚀等特点,可用于建筑,制作家具、农具等,在满足自用的基础上还可销售,增加群众收入:柽柳的木质纤维板、泡花板和地板砖的原科。
用柽柳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是上等的装饰材料。
2.2.5观赏价值柽柳,别名西湖柳、观音柳、三春柳。
干红枝软,叶纤枝细而下垂,婀娜多姿,状如垂柳,迎风飘曳如柳枝而得其名。
柽柳的花色有白色、粉红色、红色、淡紫色、紫红色、紫色或玫瑰色,早春至深秋均有开花的种类,且花色妖娆。
它躯干如铁,苍老奇特,具松柏之质。
圣柳根若游龙,形态奇妙,是根雕艺术的重要资源。
同时,柽柳耐修剪,窑易造型,用柽柳老树桩制作的盆景,别具一格。
圣柳无论是观景、观根、观叶还是赏花,都具有其他树种不可比拟优点。
通过以上分析,柽柳不论是生态价值,还是经济价值都是巨大的。
大力发展柽柳灌木林,对于充分利用盐碱地和沙荒地资源,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生态条件,其作用是巨大的。
因此,圣柳是一个极有推广价值的盐碱地、沙荒地造林绿化的灌木树种。
3对宁夏开发与利用柽柳资源的几点建议
3.1对宁夏现有柽柳种质资源情况进行一次清查摸清柽柳种类、分布和面积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柽柳资源做准备。
3.2加大对野生的柽柳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根据我区林业生态建设和城市绿化不同需求,对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柽柳种类进行驯化,培育成优良品种,满足不同造林用途。
3.3加快柽柳苗木培养,在黄河等河流滩涂地及银北地区等盐碱地大力发展柽柳灌木林,增加我区森林覆被率;在盐池县、同心县等中部生态脆弱干旱带和西吉县等南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加大柽柳树种造林比例,为当地群众生活和生产提供“三料”,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3.4政府有关部门应与相关科研、企业横向合作,对柽柳综合开发利用加强研究,制定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