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解读

合集下载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王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诗坛繁花似锦的时代。

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便是其中最清新明媚的,听落花,品泉流,凝月光,诗中听声,诗中有画。

有着自己独特的意蕴和美感。

一、诗中有画: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诗画风格的高度总结。

王维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对于山水田园的描绘更加形象生动。

对于诗的描写更是以一种“成竹在胸”的状态,写画出山水田园景物独有的特点。

同时,对诗的描写运用绘画艺术,使诗中色彩、光影的调和更加独到。

他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别具一格,对于景物的描写如同在我们的面前铺开了一副画卷,充满着诗情画意;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幅画卷并不只是平铺在那里,而是一幅幅有声画,带领我们身居其间。

王维的诗中有画体现在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描绘出对自然美的特殊感悟。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知和意境想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诗中繁和简,形和意的完美结合,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统筹布局,表现深长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他《辋川集》中的一篇,主要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

画面由近景到远景,整首诗读来,如同一幅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充满层次感与画面感。

让我们感悟到,诗人是以一种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抒发了心中的宁静淡然。

王维的诗中常常以光和影来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刻画细腻,善于捕捉画面瞬间的美,并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光影明灭间展现出一幅幽静明丽的画面。

自然景物总是带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人们也总能在自然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王维对于自然万物的特殊感受来源于他的细心观察以及静心体会,在光影交织之间捕捉事物独有的特点,营造出一种优美清悠的意境。

这种画面在《山居秋暝》中就有体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空寂的山林中,秋雨初晴,夜幕渐渐降临,带来阵阵凉意。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王维(701年-761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以写山、写水、写田园景色为主题,展示了他独特的人文关怀和自然感悟。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感悟自然之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他以深厚的诗意和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山水、花草、鸟兽等自然元素。

他通过描述自然的外表形态和表达自然的内在情感,传达出对自然的深情厚意。

例如,在《山居秋暝》中,王维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他通过描绘空山、明月、清泉、竹、莲等元素,创造出了一幅宁静幽雅的山水田园景色,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

二、融入人文关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他往往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把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相结合,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和生活境况的关怀。

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他通过描绘渭城的雨水、柳树的青翠,以及刻画主人公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故团聚的渴望和对远方亲友的思恋之情。

三、追求艺术极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细腻、空灵的笔触为特点,他善于运用意象、景物描写和音韵的表现手法,使诗作更具艺术性和韵味。

例如,在《送别》中,王维以流水为意象,写道:“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他通过描述下马、饮酒、告别的情景,以及运用白云的意象,表达出主人公的深情,使诗作更富于意蕴和艺术性。

四、回归自然追求心灵净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也是他对纷扰尘世的回避和内心追求平静的体现。

他通过在山水田园中寻求心灵的舒畅,在大自然中追寻自我。

在《鹿柴》中,王维描写了自己隐居在山林中的景象:“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他通过描绘空山人迹稀少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纷扰尘世的回避,通过返朴归真的方式来追求心灵的安宁和平静。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意蕴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意蕴
画 意 完美 地 融 合在 一 起 。在 王 维 的笔 下 , 山水 已经 不
盛唐王 、 、 、 孟 韦 柳诸大家 , 后可接踵范成大 。相 比之 下, 王维众体兼备 , 且精通乐论 画理 , 泼墨 山水 , 笔 洗 江河 , 的山水诗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王维作为唐 他 代山水诗的代言人 , 应该是唐诗的幸运 。在展示 自然
te ie lsae o ritid e 。 I d a t t fa t n e d l s K e r :b c l o m;c n oa o ;s e e n t ep e ; e lso ; n y wo ds u oi p e c o n tt n c n si h o ms s cu in Ze i
界 的 丰 富 多 彩 和表 现 作家 对 自然 的 深 入 细 致 的 感 受 方 面 , 维 不 愧 为 诗 国中 首 屈一 指 的 大 师 , 的诗 往 王 他 往 熔 诗歌 、 画 、 乐 、 理 于一 炉 。 正 创 造 出情 景 绘 音 禅 真 交 融 的艺 术 境 界 。
仅仅是 自然美的代名词 。 更是成了寄予诗人思想和情 怀的绝好载体。他将佛教思想 、 隐逸生活和对 自然 的 歌吟紧密结合起来 , 将禅宗重虚静重空灵 的禅美观念 引入诗歌创作 , 将思想和灵性赋予山水之中, 因而王维 的山水诗有一种空蒙旷寂而又灵动之至的美学效果 。
mo d i i u oi o ms o n h s b c lc p e .He p ths u esa dn te Ze d l e i s ve o te l d c p n r ae u i nd rtn ig o h n a i n hi iw h a s a e a d c e td f n f f n
孤 立 地 进 行 静 态 或 动态 的描 写 , 会 使 人 产 生 一 种单 就

浅议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浅议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 川 田家 》 : 渭 斜 光 照墟 落 , 穷巷 牛羊 归。
征 蓬 出汉 塞 , 归雁 入 胡 天 。 大漠 孤 烟 直 ,长 河 落 E圆 。 l ‘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 雏 麦 苗 秀 ,蚕 眠 桑叶 稀 。
田 夫荷 锄 至 ,相 见语 依 依 。 ,
干维 ,字摩 诘 ,是 懦 诗 坛 极负 椭 乞 的诗 人 。他 的 山 有 诗 。 ”义如 《【 秋 瞑 》 的前 半 首丁 道 : i居 I j 水 田 园 诗 , 语 i清 新 凝 炼 、含 蓄 , 动 ; 作物 精 细 、状 下 、 ‘ 上 j
神, 彩鲜 明如 画 ,故 最 能代 表 他 的诗 歌 艺术 风 格 。
剖 析和 味 I 水 F 同诗 的患 境 关 , 『 t J 探 索形 成这 币 意境 美 t
为之 新 ,又 是初 秋 的傍 晚 ,守 气之 清 新 ,景 色之 美妙 ,可 以想 见 。人 臣 已暝 , 去有 皓 1 ;群 芳 已谢 ,去 有青 松 如 ¨ 卒 ¨
盖 , I 泉 清冽 ,淙 淙流 泻 T I 石之 J f 『 -I I ,有 如 ‘ 条沽 白无 联 的 素 练 ,存 , 光 卜 L j I 发光, 现 …幽 清 明净 的 自然 美 。 代表 作 是 《 竹
中 国分 文学研笼
浅 议 王 维 山 水 田 园 诗 的 意 境 美
。隆 胜
摘 要 :王维的 山水田园诗具有意境空灵明净、雄 阔飘逸之美
透 , 色彩 的虚 实相 间 ,音 响 的动 静 相映 方 面


这表现在他诗歌 语言的朴实无华,意象的空灵剔
关键语:王维 山水田园诗
意境
禅趣
同。这 类 诗歌 的土要 特 点 就是 “ 切 语 皆情 ” ,作 学笔 F ¨水 自然 景 物都 融 入 了作 者 的土 情 感 , 从而 或借 景 抒 的 J 情 ,或 情 景 交融 地农 达 作 肯 的思 想感 情 。 本 文 上要 考 察 了 王维 的儿 曲币要 的 I水 田同诗 ,从 中柬 = 【 J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王维是中国唐代文学家,他的山水田园诗以其深远的意境和清新的风格而著称。

其创作特点包括:
1. 心灵与自然的融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常表达了他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展现出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和谐统一。

他借助自然景物静谧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宁静、平和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2. 纵横古今的意境:王维的诗作中常常穿梭于古今之间,他对过去的古代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通过抒发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

3. 抒发人生哲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平凡生活的细节,表达人类对于人生、伦理和道德价值观的追求。

他通过感叹生命的短暂、人世间的变幻以及名利的虚妄,提醒人们要重视当下、珍惜生活。

4. 诗意写实的风格: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以抒情和描写为主,他擅长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方式,将自然风光和情感融为一体。

他善于捕捉自然景观的瞬间美,以及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以细腻的笔触和婉约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以自然与人类内心的融合为主题,玩味古今、抒发人生哲理,并以诗意写实的风格展现出悠远的意境和清新的氛围。

这些特点赋予了他的诗作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简述王 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简述王 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简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1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题材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山水风光、田园生活、乡村景致等多个方面。

他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细微变化,将山水的宁静、优美,田园的闲适、恬淡展现得淋漓尽致。

111 描绘山水之美王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峦的起伏、水流的蜿蜒、云雾的缭绕等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在《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明月透过松林洒下的斑驳光影,以及清澈泉水在山石间流淌的动态美。

112 展现田园之趣他的诗作常常描绘田园生活中的种种乐趣,如农耕、垂钓、采摘等,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像《渭川田家》中“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描绘了田园中动物和农作物的和谐景象。

12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营造王维在其山水田园诗中巧妙地营造出空灵、清幽、静谧的意境。

121 动静结合他善于将动态的景物与静态的景象相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鲜活。

比如《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通过桂花飘落的动态和春山的寂静形成对比,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122 色彩运用王维善于运用色彩来渲染意境,增强诗歌的画面感。

在《鹿柴》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通过落日余晖映照青苔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意境。

13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王维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清新自然。

131 简洁凝练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不堆砌辞藻,却能精准地传达出山水田园的神韵。

132 音韵和谐注重诗歌的音韵美,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14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情感表达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141 归隐之情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喜爱,对官场喧嚣的厌倦。

142 禅意哲理在诗中融入了对人生、宇宙的思考,蕴含着深邃的禅意和哲理。

总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唐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以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首先,他既能概括地抒写雄奇壮阔的风景,又能细致入微的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

这类诗气魄雄伟,意境开阔,白描笔法,粗线勾勒,而且角度富于变化。

如《终南山》,诗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正像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

其次,他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汉江临眺》先写楚地的形势,中写江流浩荡的景观,末写流连忘返的情意。

粗线勾勒,境界壮阔,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像一幅水墨山水画。

诗人把握的是总体印象,而且是用诗思而非肉眼统摄的图像,表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效应。

再次,他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他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如山水小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人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

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赏析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诘之诗,诗中有画;观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作为中国南宗画派之祖,不仅对客观景物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到的审美感受,而且善于将绘画技法用到诗歌创作上,形成诗中有画的构图艺术特色。

下面就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看看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构图美。

全诗如下: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构图美首先表现在合理的意象安排上,使之形成不同的层次感,最后表现出“诗中有画”的审美艺术特色。

所谓合理安排意象,就是说在诗歌结构方面,根据诗人表情达意的需要,将分散状态的自然物象(进入诗歌中,就是审美意象)和谐有序地组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从而形成诗歌的审美境界。

就在王维的《山居秋暝》来说,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总写“山居秋暝”。

上句写“山居”,是空间描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山”这一意象是表现自己身心的家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句写“秋瞑”,是时间描写。

这里的一个“秋”字,突出了雨后夜晚(“暝”)的“寒意”,从而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然而,这两句却受“空”领属。

我们要知道,在王维的诗歌中,“空”往往表现出的是“无人之意,并非空无一物”。

这样,更易于表现宁静幽深的自然环境。

接着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上句写天空,是从视角来写;下句写地上,是从听觉来写。

整个方位由上而下,而其中“明月”与“松”,“清泉”与“石”,这四个意象用“照”和“流”联系,层次分明,并形成一个空间。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句写岸上,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由“喧”而联想到“浣女”,似有只听声音不见其人的审美感受;下句写水中,是从视觉来写的,又“莲动”而想到“渔舟”,同上句一样,渗透联想。

就整个诗歌的构图美来说,重点也就落在这两联上。

也就是说,这两联中选择了“明月”、“松树”、“清泉”、“石上”、“竹林”、“浣女”、“莲花”、“渔舟”几个意象,用“照”、“流”、“归”、“下”几个动词联系而构成意象群,这样,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虚与实结合,不但形成“诗中有画”的想象空间,而且在空旷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空寂而不死寂,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内容摘要:历中,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王维精通音乐、书法、绘画,而且深得佛道理念熏染。

他的山水田园诗同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融为一体,清逸明秀,意境深远,开拓了诗歌写作的新境界。

他在前人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文学、绘画、音乐和佛学修养,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作。

后期他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追求闲适生活的道路,山水田园生活的体验使其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审美理念艺术境界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东坡志林》) 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态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生活中,可谓是自然与生活相互融合。

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也潜移默化的渗透了他的绘画思想。

他曾在《偶然作其六》中云:“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不仅是一个大诗人,更是一个大画家。

在画坛上他堪与北宋之祖李师训媲美,有“文章冠世,画绝千古”之美誉。

王维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长期隐居在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美的独特敏感与对画理的娴熟运用,他别具匠心的剪取自然界中那些最有特色的水色山光来写入诗作,使其诗色泽仓润制胜于人;并且善于把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融化在一幅幅优美隽永的画面上,给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气质、人的性格、人的精神,从而使他的诗形神俱佳、气韵生动,“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中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如《鹿柴》:“空山不见人”是静境,“但闻人语响”则是动中有静了。

其次,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

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

而且语言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充满了生活的真意艺术源于生活,在王维很多的山水诗中,诗人从优美的景色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冲淡闲散的心情。

在很多的田园诗中,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出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在山水是的写景中,在田园诗的描绘中,王维的不少诗作包含浓情。

西晋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文赋》)。

意思是诗歌理当发自真情而且必须有美丽繁盛的文采。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中,就是通过田园山水和自然生活的描绘,真情流露,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情。

(一)王维对大自然的真情①、的山水诗作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真情。

在描绘景色优美的山水诗作中,诗人通过对优美的山水景色的描绘,融入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真情。

如《青溪》中:∙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人王维描绘进入黄花川漫游,沿着清溪漂荡,依着山水千回万转,路途百里。

听到乱世从中水声喧哗不断,看到松林深处山色静谧秀静,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澄城的碧水中倒映着芦苇。

心平闲静,使人忘忧,希望能在这里一直垂钓直老。

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并将自己的感受体验融入其中,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喜爱的心情。

又如,《汉江临眺》中:∙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诗中写泛游汉中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

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沉浸气氛。

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

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远,沉浸有磅礴的水势。

尾联引出将军镇守襄阳的故事,表现对襄阳景物的热爱之情。

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的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②、王维对大自然的深情。

王维的田园诗中也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情,在描写充满乡土气息的田园诗作中,乡村景物你和农家生活是气主要描写对象,从中表现闲逸潇散的情趣和恬淡的心境。

展现了湿热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深情。

如《渭川田家》中:∙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人王维从生活细微处着手,抓住田园生活的一处场景,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斜阳照村落、牛羊归巷口、老者等候牧童归家、鸡叫麦抽穗、蚕眠桑叶稀、农夫田归相与话语依依,不由羡慕此情景。

全诗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初夏黄昏时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深深的爱意,表现出了诗人闲逸潇散的心情。

又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中先写景,着意刻画山水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

再转而写情,倚仗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形成物我一体融自然与一体的艺术境界,在优美的景色气氛中抒发自己闲散的心情。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诗人往往以眼前景象,构成静谧世界,充满了自由、和谐、和对生活的爱意,把对生活和人世的爱意浓浓的瀑泼出来。

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充满了艺术的画意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墁集》卷一,《跋百之诗画》)黄庭坚说:“诗成无象之画,画出无声之诗.”(《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四,《写真自赞》)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引晁以道的诗云:“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余曰,此宋画也。

”(《画禅论画》)诗画一体论的思想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影响是很深的。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他的绘画思想。

他曾在《偶然作(其六)》中云:“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不仅是一个大诗人,更是一个大画家。

在画坛上他堪与北宗之祖李思训媲美○2,有“文章冠世,画绝千古”之美誉。

南宗画派主张诗的发想与画的发想是同一性的。

王维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长期隐居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美的独特的敏感与对画理的娴熟运用,他别具匠心地剪取自然界中那些最有特征的水色山光来写入诗作,使其诗以色泽苍润制胜于人;并且善于把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融化在一幅幅优美隽永的画面上,给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气质、人的性格、人的精神,从而使他的诗形神俱佳、气韵生动,“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沧浪语)。

(一)、经营结构之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结构上吸取了绘画技法的特点。

南朝谢赫始唱的《画之六法》云:“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而“经营位置”是“画之总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画家善于把许多个别景象通过“经营位置”组合成一个整体,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也深谙此法。

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媛。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整首诗犹如从一个定点拍摄出来的照片,这个定点就是“柴门外”。

诗人以此为立足点,游目驰骋,广摄四旁,剪辑了寒山、秋水、落日、暮蝉、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再剪接入诗人与裴迪两个隐士活动的特写镜头,组合成一幅墨色清淡、悠远静谧的辋川秋日黄昏图。

这种经营位置的功夫是深得画理的。

又如《渭川田家》,作者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了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在前八句中罗列了许多农村生活中的个别迹象,看上去似乎很散乱,但是第九句中用“闲逸”二字一点,就把那些个别迹象贯串起来了,组成一幅和谐而又具体生动的完整画面。

这种带有绘画特色的结构也体现在组诗的创作上,如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作者描绘了辋川二十景,即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片、宫槐陌、临湖亭、南诧、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诧、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

这二十首绝句大都清新自然,俨然入画,历历在目。

若从单首的组织来看,基本上是运用焦点定视的方法,即有一个固定的审视范围并具有固定的视角,通过这一视角来切割出辋川园林别墅的某一角落入画的景象。

如有的写诗人与来客泛舟到湖心亭饮酒赏荷:轻轻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临湖亭》)有的写诗人吹箫送友登岸而去的场景:吹箫临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欹湖》)有的写独坐幽竹深处,弹琴长啸: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还有的写秋山之夕照、柳浪之倒影,宫槐之荫径,茱萸之开花、芙蓉之落红等等,无一不是取其一点而不及其余,把最入画的一景框定下来,使人口诵之而心生无限之向往。

若从整体的联缀来看,又是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的巧妙运用,即时时变动视点,不断变换视角,也就是我们在中国画中常见的面面观、步步看的观察方法,在运动中剪接不同视角所得的视觉印象,使之合为一个完整的、在总体视觉范围内的意象的大致形象基调。

这二十首绝句就这样组合成一幅“山谷郁盘,云飞水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辋川别墅图,其园林之精巧别致,山水之清秀,境界之静美,真是爽心悦目。

也难怪后世文人墨客在观赏王维的遗画《辋川图》时,多借助辋川集二十首所写内容来抒写赏玩画图之所得。

如吴仲圭右丞辋川图诗○4:潇洒开元士,神图绘辋川。

树深疑宅小,溪静见沙圆。

径竹分清霭,庭槐敛暮烟。

此中有高卧。

欹枕听飞泉。

画里诗仍好,萦回自一川。

湖晴岚气爽,浪静柳阴圆。

赋咏成珠玉。

经营起雾烟。

当年满朝士,若个在林泉。

总之,这二十首诗,每一首都是一幅独立的精美绝伦的绘画小品,组合起来又是和谐的井然有序的园林全景,与我国古代的“通景画”十分相似,使我们不禁想起了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宋《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绘画的构图格式,上述组诗二十首绝句的意象构筑在本质上与此是多么相近。

王维山水田园诗还在画面的空间感作了精心设计。

我国古代绘画非常讲究画面布局的虚实、大小、远近、疏密、浓淡等关系的处理。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成功地运用了这些技巧。

《汉江临泛》是一首融画法入诗的力作,首联“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以大泼墨手法渲染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诗人将目力所不能及之景,予以概写,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幅,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则亦实亦虚:前句状滔滔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则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诗人用墨甚淡,其效果却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彩绚丽的水彩画。

首联状众水交汇,密不间发;颔联则苍茫寥阔,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由远及近,绘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