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2受体遗传多态性讲义及β2受体激动剂
《药理学课件:β受体激动剂》

不同类型β受体的相互作用
β1、β2、β3受体可能相互作用,产生多种效应,值 得深入研究。
结论
1 β受体激动剂的应用前景
随着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增加,β受体激 动剂作为一种常见药物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2 未来研究方向
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型β受体的相互作 用、药物剂量和患者差异等问题,指 导药物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世锁. 药理学: 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Lipworth B J. Beta blockers for asthma[J]. The Cochrane Library, 2019.
3. Koike H, Nakajima M. Molecular aspects of β-adrenoceptormediated responses in asthma and COPD[J].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19, 196: 112-137.
β3受体激动剂
1
药物名称和作用特点
丙酸倍他索等,主要作用于脂肪组织,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助于减肥。
2
药理学特点和临床应用
在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作用。
3
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
可能引起恶心、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用时需谨慎选择患者及用药剂量。
β受体激动剂的相互作用
β受体与药物的互作作用
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
可能引起心悸、头痛、心动过速 等不良反应,应用时需注意个体 差异及剂量控制。
β2受体激动剂
药物名称和作用特点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主要作用于支 气管平滑肌,可扩张支气管,增加肺活量。
β2受体激动剂激活 na-k-atp酶分子机制

β2受体激动剂激活na-k-atp酶分子机制
β2受体激动剂是一类能够激活β2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这些受体广泛分布于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包括肺部、心脏和血管。
β2肾上腺素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家族,当β2受体被激动剂激活时,会触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
在激活β2受体后,G蛋白的α亚单位会交换结合的GDP为GTP,导致G蛋白的α和βγ亚单位解离。
G蛋白的α亚单位(Gαs)随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 AC),后者将细胞质中的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
cAMP作为二级信使,会与细胞内的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 PKA)结合,导致PKA的活性增加。
激活的PKA 可以磷酸化多种靶蛋白,其中就包括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也称为钠钾泵)。
Na+-K+-ATP酶的功能是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细胞内的钠离子(Na+)泵出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外的钾离子(K+)泵入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梯度。
PKA 对Na+-K+-ATP酶的磷酸化通常发生在酶的α亚单位上,这种磷酸化可以增加Na+-K+-ATP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更多的钠离子排出和钾离子摄入。
总结来说,β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β2肾上腺素受体,
触发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传导途径,最终通过增加cAMP 的水平激活蛋白激酶A,导致Na+-K+-ATP酶的磷酸化和活性增强。
这一过程对于调节细胞内钠和钾离子的平衡以及维持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要点解读

认真review
02 RSV 感染临床特征
认真review
临床表现与年龄有关
临床表现与年龄有关
学龄前期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症 状轻微。婴幼儿则易发展成毛细支气管 炎、肺炎等 LRTI。
早产儿和新生儿因呼吸中枢控制相对不 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这也是婴儿 RSV 感染常见的症状,发生率可高达 20%。
RSV 感染治疗
6、β2 受体激动剂是否推荐?
不推荐 β2 受体激动剂等支气管扩张剂常规应用于 RSV 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不应在 RSV 相关 LRTI 儿童中 常规应用沙丁胺醇。目前尚亦无证据证明硫酸镁在治疗 RSV 相关 LRTI 儿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7、抗生素是否推荐?
不推荐常规应用抗生素,仅在明确有继发细菌感染依据(血清 C 反应蛋白 > 60 mg/L 和前降钙素 ≥ 2 μg/L)时, 酌情考虑应用抗生素。
儿科 日期
2024/01/28
认真review
CONTENT
01
02
03
RSV 疾病负担
RSV 感染临床特征
RSV 实验室诊断
04
05
06
07
RSV 感染治疗
RSV 预防
RSV 感染远期结局
建议一览
认真review
01 RSV 疾病负担
认真review
β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β受体激动剂治疗应答有关

【2 1】官 禹 胃癌 患者 术后 肠 内营养 与肠 外营 养效 果 比较[] 床和 实 Jl 临
验 医 学 杂 志 ,0 877 :73 . 2 0 ,() —8 3
p受体基 冈多态性 与I 2 3 受体激 动剂治疗应答有关
2 1 1 资料 来 源 :W Wpa c to 发 布 日 : 009. 2. 1 W . r i. m h ma sc 期
( 自北 京 大 学 医药 管 理 国际 研 究 中心 主 办 医 药 管理 信 息 动 态 杨 藐 译 ) 摘
药品 评价 21年第7 00 卷第8 3. 2 71 3 : 4 3 8 0 3 4
[0 1]陈 强谱 , 月利 , 邢 欧琨 , 早 期肠 内营养 对胃肠 癌患者 术后 T 巴 等. 淋 细 胞亚群的影 响[ . 症, 0 , () 9 -9 . J癌 ] 2 1 03 : 42 7 0 2 2 [l 1】王 仆, 梁寒 . 肿瘤患 者全 胃切除 术后早期 肠 内和肠外 营养 比较
杂志, 0 ,78: 57 6 2 8 () 5 - 5 . 0 3 7
参考文献 :
[】 赵 晓雷, 俊生. 1 彭 不 营养 方法在 胃癌病 人术后 的应 用【J J 肠外 与 肠 内营养, 0 ,4 i 3 —4 2 71( ) 23 . 0 :
[】 罗 世成 , 建辉 , 9 郭 朱军 , . 等 胃肠 道 肿瘤 患 者 术 后 早期 肠 内 营 养 与肠 外 营 养 支持 的 随机 对 照 研 究[】中 国普 外 基 础 与临 床 杂 J
[] 杨 世 兵, 绪全 , 杰伟 , . 管 癌 、贲 门癌 术 后 早期 肠 内 营 6 杨 胡 等 食
养 及 肠 外 营 养 的 对 比 分 析 []中 国 社 区 医 师 医 学 专 业 半 月 J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

。
已有 多项研究显示 , 2 A B 一 R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种族的高血
压 相 关 。 19 9 6年 Se e 利 用 限 制 性 酶 切 片 段 长 度 多 态 性 vt y等 k ( F P 针 对 B A RL) 2 R基 因型 与黑 人 和 白人 H P关联 的研 究 中 , B 发现 B 一A : R基 因型 与 H P之 间 有 明显 的相 关性 , 出该 基 因 B 提 是黑 人 和 白人 H P的候 选 基 因 。 B 随后 K tnoGa eG等 ”1 oak、 rz t .在
关键词 :2 B 肾上腺素能受体 ; 单核苷酸多态性 ; 高血压 ; 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5 R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1 2 6 20 )5— 13— 3 17 —14 (0 7 0 0 4 0
点 诱 变 和重 组 技 术 将 I 14B 一 R转 染 到 中 国仓 鼠成 纤 维 细 l 6 2 A e 胞 ( H 一10 eU ) 表 达 在 C W 细 胞 膜 上 的 l l4B 一A CW 12 ̄ s , H l 6 2 R e 对 bt 碳 元 子 上 无 羟 基 的 多 巴胺 和 多 巴 酚 丁胺 的亲 和力 变 化 e a
不 明显 , 但对激动剂异丙 可 能是 15位 的 St 其 配 体 的 bt 6 e与 e a碳元 子 上 的 羟基 发 生 相 互 作用 的结 果 , 超 表 达 该 突 变 的转 基 因小 鼠心 肌 细胞 的 且
基础腺苷酸环化酶活性较超表达野生型 B 一A 2 R者明显释低。 B 一A 6位 、7位氨基酸残基位于细胞膜外 N末端。19 2 R1 2 9 4年
1 &一 AR基因多态性
人 类 B 一A : R蛋 白 由 4 3 氨 基 酸残 基 组 成 ,属 于 G蛋 白 1个 偶联 受 体超 家 族 , N末端 位 于 细 胞外 , C末端 位于 细 胞 内,由 7 个疏 水 残基 组 成 的跨 膜 结 构域 ,7 跨 膜 形成 3个 细 胞 外环 和 次
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能药物
❖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 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和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是一类使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 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的药物,且其化学结构均为 胺类,故又称为拟交感胺(Sympathomimethtic)或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去甲肾上腺素的体内代谢
OH
HO
NH2
HO
MAO
OH
HO CHO
HO
COMT
CH3O HO
OH NH2
aldehyde reductase, AR
COMT
MAO
OH
aldehyde dehydrogenase, AD
CH3O HO
CHO AR
OH
OH
OH AD
HO
HO
CH2OH
COOH CH3O
COOH CH3O
HOCH2 RO
H C CH2NHC(CH3)3 OH
R=Glu or SO3H
❖ 本品不易被消化道的硫酸酯酶和组织中的COMT 破坏,故口服有效,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硫酸沙丁胺醇的药理作用
❖ 本品选择性地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较强 的支气管扩张作用。
❖ 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 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
N+
O
N
Rn
棕色
R
R = H, CH3 , CH(CH3)2
❖本品具有儿茶酚胺结构,遇光或空气易被氧化变质,应避光保 存和避免和空气接触。
三、 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 β1受体激动剂 ❖ β2受体激动剂 ❖ 非选择性激动剂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关键词】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发展;临床应用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种类最多的支气管解痉剂,尤其是β2受体激动剂的吸入剂型已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可有效地缓解哮喘的急性症状。
本文就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的发展及近期临床应用作简要综述。
1 β2受体激动剂的发展概况β受体激动剂应用临床治疗哮喘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20世纪初先后发现了包括麻黄碱、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因这些药物对β2肾上腺能受体选择性较差,具有较强的心血管副作用,现已很少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具有选择性较强、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逐渐进入临床,此后先后发现了30余种β2受体激动剂。
进入80年代后期,随着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出现,使每日用药次数由过去的4~6次减为1~2次,尤其是配合吸入方式给药,在缓解哮喘症状方面取得良好疗效。
同时由于这些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β2肾上腺能受体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大大降低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
近年来许多药理学家及哮喘病专家从分子药理学水平对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也使β-2受体激动剂的选择性更强,疗效更好的新剂型不断问世,使β2受体激动剂成为目前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三大类。
短效类:沙丁胺醇(Salbutamol)、奥西那林(Orciprenaline)、克伦特罗(Clenbuterol)、氯丙那林(Clorprenaline)、班普特罗(Reproterol)、比妥特罗(Bitolterol)、瑞米特罗(Rimiterol)。
中效类:特布他林(Terbutaline)、非诺特罗(Fenoterol)、妥布特罗(Tulobuterol)、布泽特罗(Broxaterol)、比奴特罗(Pynoterol)、匹布特罗(Pirbuterol)、环克特罗(Cycloclenbuterol)、马布特罗(Mabuterol)。
2受体激动剂

不良应用
一些β2受体激动剂,比如克伦特罗,可以促进动物体内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因此,常被不 法分子添加入饲料中以提高瘦肉率,俗称“瘦肉精”。当人食用了瘦肉精含量过多的肉类时,会产生异常生理反 应的中毒现象。因此,国际上已经禁止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 详见“瘦肉精”词条。
感谢观看
基于上述两个出发点,最初的β2受体激动剂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得到,包括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而后续 在20世纪70年代又开发了一批受体选择性更高、作用时间更长的β2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有克伦特罗、福莫特 罗、沙美特罗等。
近年来推荐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这两者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 相当于(或优于)应用加倍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的疗效,并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于中、重度持续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在我国上市的有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 入剂)和信必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两种复方制剂产品。
按照药物对β2受体选择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如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选择性 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克伦特罗等。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按药效的持续时间又可分为短效(作用维持 4~6小时)和长效(作用维持12小时)β2受体激动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又可分为速效(数分钟起效)和缓慢 起效(半小时起效)两种。
研发历史和使用现状
早期使用的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在激动支气管β2受体的同时还会激动心脏的 β1受体,从而引起如心悸、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副作用,不利于治疗。药物学家们通过对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 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将肾上腺素氮原子上的取代基增大就能减少对心脏的作用并增加与β2受体的亲和力。同时, 肾上腺素中的儿茶酚胺结构,易被代谢,不利于药物的长效作用,因此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