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贴装技术

合集下载

表面贴装技术

表面贴装技术

表面贴装技术1 前言近年来,新型电子表面贴装技术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已取代传统的通孔插装技术,并支配电子设备发展,被共识为电子装配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SMT 以提高产品可靠性及性能,降低成本为目标,无论是在消费类电子产品,还是在军事尖端电子产品领域中,都将使电子产品发生重大变革。

2 表面贴装技术及元器件介绍表面贴装工艺,又称表面贴装技术(SMT),是一种无需在印制板上钻插装孔,而直接将表面组装元器件贴焊到印制线路板的规定位置,用焊料使元器件与印制线路板之间构成机械和电气连接的电子组装技术。

需要进行表面贴装的电子产品一般由印制线路板和表面贴装元器件组成。

印制线路板PWB(Printed Wire Board)是含有线路和焊盘的单面或双面多层材料。

表面贴装元器件包括表面贴装元件和表面贴装器件两大类。

其中表面贴装元件是指各种片状无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而表面贴装器件是采用封装的电子器件,通常是指各种有源器件,如小外形封装器SOP(Small Outline Package),球栅阵列封装器BGA(Ball Grid Array)等。

有些元器件不能用于SMT,如部分接线器,变压器,大电容等。

3 表面贴装技术流程表面贴装丁艺包括核心和辅助两大工艺。

其中核心工艺由印刷、贴片和回流焊3 部分组成,任何类型产品的生产都要经过这3 道工序,各部分必不可少;辅助工艺主要由“点胶”工艺和光学辅助自动检测工艺等组成,并非必需,而是根据产品特性以及用户需求决定的。

印制线路板有单双面之分,电子产品也相应分为单面产品(印制线路板的一面需要贴装元器件)和双面产品(印制线路板的两面均需要贴装元器件),图1 为单面产品的表面贴装工艺流程。

图2 为双面产品的表面贴装工艺流程。

表面贴装技术

表面贴装技术

了寄生电容的影响,提高了电路的高频特性。采用片式元器件设计
的电路最高率达3GHz。而采用通孔元件仅仅为500MHz。采用SMT也
可缩短传输延迟时间,可用于时钟频率为16MHz以上的电路。若使
用多芯模块MCM技术,计算机工作站的端时钟可达100MHz,由寄生
电抗引起的附加功耗可降低2-3倍。
电子工艺实践教程 2017年02月27日
电子工艺实践教程 2017年02月27日
8 表面贴装工艺
8.1.3 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
8.1 SMT概述
电子产品安装技术是现代发展最快的制造技术,从安装工艺特点可 将迄伉今为止安装技术的发展分为五代,如表8-1-1所示。
年代
技术缩写 代表元器件
安装基板
安装方法 焊接技术
20世纪 50~60年代
高质量SMB
自动贴片机
波峰焊、再流 焊
20世纪90 年代
MPT
VLSIC,ULSIC 陶瓷硅片
自动安装
倒装焊,特种 焊
电子工艺实践教程 2017年02月27日
8 表面贴装工艺
8.1 SMT概述
8.1.3 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
由表8-1-1可以看出,第二代与第三代安装技术,代表元器件
特征明显,而安装方法并没有根本改变,都是以长元器穿过印制板
电子工艺实践教程
电子工艺实践教程 2017年02月27日
8 表面贴装工艺
8.1 SMT概述
8.1.1 表面贴装技术的特点
(2)可靠性高
由于片式元器件小而轻,抗振动能力强,自动化生产程度高,
故贴装可靠性高,一般不良焊点率小于10%,比通孔插装元件波峰
接技术低一个数量级,用SMT组装的电子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 刮板
焊膏
•焊膏滚动
•印刷时焊膏填充模板开口的情况
•脱模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2. 影响焊膏脱模质量的因素
• (a) 模板开口尺寸:开口面积B与开口壁面积A比>0.66时 焊膏释放(脱模)顺利。 面积比>0.66,焊膏释放体积百分比>80% 面积比<0.5,焊膏释放体积百分比< 60%
• (b) 焊膏黏度:焊膏与PCB焊盘之间的粘合力Fs>焊膏与开 口壁之间的摩擦力Ft时焊膏释放顺利。
•防静电 •生产管理 •设备:印刷机,贴片机,焊接设备,清洗设备(在较早的工艺中使用),检测设备,维修设备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通常先作B 面
•印刷锡 高
•再作A面
•贴装元 件
•再流焊
•翻转
•印刷锡 高
•贴装元 件
•再流焊
•翻转
•双面再流焊工艺
•A面布有大型IC器件
•清洗
•B面以片式元件为主
•充分利用 PCB空间,实现安装面积最小化,工艺控制复杂,要求严格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SMT关键工序的工艺控制
1.印刷工艺 2.贴装元件工艺 3.焊接原理和再流焊工艺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一.印刷焊膏工艺
表面贴装技术介绍
印刷焊膏是SMT的关键工序
• 印刷焊膏是保证SMT质量的关键工序。目 前一般都采用模板印刷。
• 据资料统计,在PCB设计正确、元器件和 印制板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表面组装质量 问题中有70%的质量问题出在印刷工艺。
会降低焊膏黏度,湿度过大时焊膏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湿度过小时会加速焊膏中溶剂的挥发,环境中灰尘混入焊
膏中会使焊点产生针孔。

(一般要求环境温度23±3℃,相对湿度45~70%)

SMT是什么意思

SMT是什么意思

SMT是什么意思?smt就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表面贴装技术:一种现代的电路板组装技术,它实现了电子产品组装的小型化、高可靠性、高密度、低成本和生产自动化。

目前,先进的电子产品特别是在计算机及通讯类电子产品组装中,已普遍采用表面贴装技术。

本网站主要介绍有关表面贴装技术的基础知识,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行业质量标准,探讨常见工艺质量问题,发布技术发展新动态及最新的技术文章,同时也介绍电子制造业的其它技术。

下面是详细解析:1.SMTSMT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是表面贴装技术。

SMT是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也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它将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压缩成为体积只有几十分之一的器件。

2.SMT历史表面贴装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源于较早的工艺,如平装和混合安装。

电子线路的装配,最初采用点对点的布线方法,而且根本没有基片。

第一个半导体器件的封装采用放射形的引脚,将其插入已用于电阻和电容器封装的单片电路板的通孔中。

50年代,平装的表面安装元件应用于高可靠的军方,60年代,混合技术被广泛的应用,70年代,无源元件被广泛使用,近十年有源元件被广泛使用。

3.SMT特点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 。

SMT产品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达30%~50% 。

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

4.SMT优势电子产品追求小型化,以前使用的穿孔插件元件已无法缩小;电子产品功能更完整,所采用的集成电路(IC) 已无穿孔元件,特别是大规、高集成IC,不得不采用表面贴片元件;产品批量化,生产自动化,厂方要以低成本高产量,出产优质产品以迎合顾客需求及加强市场竞争力;电子科技革命势在必行:电子元件的发展,集成电路(IC)的开发,半导体材料的多元应用等,都使追逐国际潮流的SMT工艺尽显优势。

什么是表面贴装技术SMT

什么是表面贴装技术SMT


与此有关的技术主要包括:


表面贴装元器件(SMD)
贴装工艺流程及技术 贴装设备
威海职业学院
元器件设计:指对尺寸精度、电极端结构/形 状、耐热性的设计等。 元器件制造技术:指SMC、SMD生产过程中导电 物印刷﹑加热﹑修正﹑焊接﹑成型等技术。 元器件包装设计:指适合于自动贴装的编带 (图片)、托盘或其他形式的包装。 发展方向:向高集成化、超小型封装发展

威海职业学院
按形状分:圆柱形、矩形、扁平异型等 按品种分:片状电阻、片状电容、电感、 敏感元件、小型封装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 路等 按元件性质分:有源元件、无源元件等

威海职业学院
表面贴装元件编带
威海职业学院
思考题
1. 比较 SMT 与 THT 组装的差别。 2. SMT 有何优越性? 3. 分析表面安装元器件有哪些显著特点。
课后作业
1. 试叙述 SMD 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并注 意收集新出现的封装形式。
威海职业学院
威海职业学院
表面贴装技术
威海职业学院
SMT迅猛发展的原因

SMT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使用的手机 ﹑打印机﹑快译通、VCD﹑随身听﹑摄象机﹑传真机 ﹑微波炉﹑高清晰度电视﹑数码相机﹑IC卡、笔记本 电脑等,在追求电子产品多功能的同时,追求电子产 品小型化,如果使用穿孔插件元件,已无法使电子产 品缩小。如果没有SMT做基础,很难想象我们Biblioteka 使用 上这些使生活丰富多采的商品。
第7讲 表面安装技术 (SMT)概述、SMT元件
SMT的含义是什 么?
为什么SMT技术得 到流行与发展?
威海职业学院
本讲内容 表面组装技术的发展过程 SMT 元器件 SMT 元器件包装

SMT是什么意思

SMT是什么意思

SMT是什么意思?smt就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表面贴装技术:一种现代的电路板组装技术,它实现了电子产品组装的小型化、高可靠性、高密度、低成本和生产自动化。

目前,先进的电子产品特别是在计算机及通讯类电子产品组装中,已普遍采用表面贴装技术。

本网站主要介绍有关表面贴装技术的基础知识,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行业质量标准,探讨常见工艺质量问题,发布技术发展新动态及最新的技术文章,同时也介绍电子制造业的其它技术。

下面是详细解析:1.SMTﻫSMT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是表面贴装技术。

SMT是新一代电子组ﻫ装技术,也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它将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压缩成为体积只ﻫ有几十分之一的器件。

ﻫ2.SMT历史ﻫ表面贴装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源于较早的工艺,如平装和混合安装。

电子线路的装配,最初采用点对点的布线方法,而且根本没有基片。

第一个半导体器件的封装采ﻫ用放射形的引脚,将其插入已用于电阻和电容器封装的单片电路板的通孔中。

50年代,平装的表面安ﻫ装元件应用于高可靠的军方,60年代,混合技术被广泛的应用,70年代,无源元件被广泛使用,近十年有源元件被广泛使用。

ﻫ3.SMT特点ﻫ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

SMT产品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ﻫ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达30%~50%。

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

ﻫ4.SMT优势ﻫ电子产品追求小型化,以前使用的穿孔插件元件已无法缩小;ﻫ电子产品功能更完整,所采用的集成电路(IC)已无穿孔元件,特别是大规、高集成I C,不得不ﻫ采用表面贴片元件;产品批量化,生产自动化,厂方要以低成本高产量,出产优质产品以迎合顾客需求及加强市场竞争力;电子科技革命势在必行:电子元件的发展,集成电路(IC)的开发,半导体材料的多元应用等,都使追逐国际潮流的SMT工艺尽显优势。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
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MountTechnology,SMT)是一种电子组装
技术,也是目前电子行业中最流行的组装方式之一。

它以小型化、高密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替代了插件式电子元器件组装技术。

表面贴装技术采用的元器件是表面贴装元器件(Surface Mount Device, SMD),这些元器件可以直接焊接在电路板的表面上。

与传统插件式元器件相比,表面贴装元器件体积更小、引脚数量更多、重量更轻、可靠性更高。

表面贴装技术的主要流程包括: 元器件贴装、回流焊接、质量检测和包装等四个步骤。

元器件贴装:将表面贴装元器件粘贴在电路板上,并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元器件的定位、对准、粘贴和排列。

回流焊接:通过回流炉将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和焊接点高温加热,使焊料熔化,达到焊接的目的。

回流焊接是表面贴装技术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质量检测:对焊接完成的电路板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测、电气测试和功能测试等。

包装:将质量合格的电路板进行包装,便于运输和存储。

总的来说,表面贴装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子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优点在于高密度组装、可靠性高、节约空间、便于自动化生产等。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表面贴装技术将会更加完善和普及。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一、概述表面贴装技术的背景与意义二、表面贴装技术的定义与分类2.1 定义表面贴装技术2.2 表面贴装技术的分类2.2.1 表面贴装技术的分类依据一2.2.2 表面贴装技术的分类依据二三、表面贴装技术的工艺流程3.1 准备工作3.1.1 设计电路图3.1.2 制作PCB板3.2 贴片工艺3.2.1 贴片工艺的步骤一3.2.2 贴片工艺的步骤二3.2.3 贴片工艺的步骤三3.3 固化工艺3.3.1 固化工艺的步骤一3.3.2 固化工艺的步骤二3.3.3 固化工艺的步骤三3.4 后续工艺3.4.1 后续工艺的步骤一3.4.2 后续工艺的步骤二3.4.3 后续工艺的步骤三四、表面贴装技术的优势与不足4.1 优势一4.2 优势二4.3 不足一4.4 不足二五、表面贴装技术的应用领域5.1 应用领域一5.2 应用领域二六、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趋势6.1 发展趋势一6.2 发展趋势二七、总结一、概述表面贴装技术的背景与意义在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中,表面贴装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表面贴装技术是一种将电子元件直接粘贴在PCB板上的技术,它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表面贴装技术,可以使电子产品变得更小巧、更轻便,提高电子元件的密集度,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推动了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表面贴装技术的定义与分类2.1 定义表面贴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是指将电子元件直接贴装在PCB板的表面上的一种电路板组装技术。

与传统的插件技术相比,表面贴装技术不需要通过插孔来连接电子元件和电路板,而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电子元件直接固定在PCB板的表面上。

2.2 表面贴装技术的分类表面贴装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进行分类,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2.2.1 表面贴装技术的分类依据一根据电子元件的封装形式,表面贴装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Chip封装:将电子元件封装在芯片中,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芯片直接贴装在PCB板的表面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流程图片
应用与发展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集散控制系统的出现,使自动化仪表装置在系统化、智能化、 高性能、低功耗方向上得到了质的飞跃,用户对功能性、可靠性、智能性日益增长的 需求,自动化仪表的硬件部分越发复杂。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通孔插装技术水平, 最终将导致整个控制系统硬件部分体积庞大,功耗增加,却仍难满足智能化要求。使 用表面贴装技术以后,使产品体积小巧,安装方便,功能更复杂,而功耗大大降低; 抗干扰防震功能增强,运算与信号传输速度提高,总成本的降低,用户得到实惠。 跨入廿一世纪,表面贴装技术正在向更小型化、更环保方向发展;表面贴装电子零 件由片状、QFP向更小型的BGA、CSP等发展;生产中广泛使用免清洗技术,无铅焊锡 技术也在逐步推广。随着表面贴装技术的这一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更趋小型化、 环保化、低能耗、高性能,那么各制造厂商也面临着全面提升生产工艺与管理水平的 挑战。
工艺流程
5.回流焊接:其作用是将焊膏融化,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 用设备为回流焊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 6.清洗:其作用是将组装好的PCB板上面的对人体有害的焊接残留物如助焊剂等除去。 所用设备为清洗机,位置可以不固定,可以在线,也可不在线。 7.检测:其作用是对组装好的PCB板进行焊接质量和装配质量的检测。所用设备有放 大镜、显微镜、在线测试仪(ICT)、飞针测试仪、自动光学检测(AOI)、XRAY检测系统、功能测试仪等。位置根据检测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产线合适的 地方。 8.返修:其作用是对检测出现故障的PCB板进行返工。所用工具为烙铁、返修工作站 等。配置在生产线中任意位置
图片
表面贴装技术
通孔插装技术
优势
与表面贴装技术相对应的,则是通孔插装技术,即Through Hole Technology,简称THT。通孔插装技术是将电子零件引脚插入印刷 电路板的通孔,然后将焊锡填充其中进行金属化而成为一体; 1.由于印刷电路板有两面,显然,表面贴装可在板子两面同时进行焊接,而 通孔插装则不能。零件集成度提高。 2.电子产品追求小型化,以前使用的穿孔插件元件已无法缩小。 3.电子产品功能更完整,所采用的集成电路(IC)已无穿孔元件,特别 是大规模、高集成IC,只能采用表面贴片元件。 4.零件脚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短,可提高传输速度。 5.产品批量化,生产自动化,低成本高产量,产品更优质,市场竞争 力强。
工艺流程
印刷(或点胶)--> 贴装 --> (固化) --> 回流焊接 --> 清洗 --> 检测 --> 返修 1.印刷:其作用是将焊膏或贴片胶漏印到PCB的焊盘上,为元器件的焊接做准备。所 用设备为印刷机,位于SMT生产线的最前端。 2.点胶:因现在所用的电路板大多是双面贴片,为防止二次回炉时投入面的元件因 锡膏再次熔化而脱落,故在投入面加装点胶机,它是将胶水滴到PCB的固定位置 上,其主要作用是将元器件固定到PCB板上。所用设备为点胶机,位于SMT生产 线的最前端或检测设备的后面。 3.贴装:其作用是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准确安装到PCB的固定位置上。所用设备为贴片 机,位于SMT生产线中印刷机的后面。 4.固化:其作用是将贴片胶融化,从而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 所用设备为固化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
表面贴装技术概述
基本概念
表面贴装技术 就是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 是将电子零件放置于印刷电路板表面,然后使用焊锡连接电子零件的引脚 与印刷电路板的焊盘进行金属化而成为一体。 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通孔插装技术,即Through Hole Technology,简称THT。 通孔插装技术是将电子零件引脚插入印刷电路板的通孔,然后将焊锡填充 其中进行金属化而成为一体; 由于印刷电路板有两面,显然,表面贴装可在板子两面同时进行焊接,而通孔 插装则不能。
特点
1. 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 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 40%~60%,重量减轻60%~80%。 2. 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 3. 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4. 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达30%~50%。 节省材料、 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
发展历史
表面贴装技术源自于六十年代美国军用电子及航空电子领域的设备制造。早 期由于该技术尚不成熟及成本高昂,因此仅应用于美国波音公司与休斯公 司等极少数厂商,其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然而,时至七十年代末,高密 度印刷电路板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表面贴装技术的推广 与普及提供了可能性。于是,表面贴装技术因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取代 了传统的通孔插装技术,进入消费类与信息类产品。时下轻便流行的笔记 本电脑、手机,无一不得益于此。国际上SMD器件产量逐年上升,而传统 器件产量逐年下降,因此随着进间的推移,SMT技术将越来越普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