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对混凝土的影响及防水混凝土

合集下载

混凝土抗渗原理及防水措施

混凝土抗渗原理及防水措施

混凝土抗渗原理及防水措施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其中,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在防止建筑物受水侵蚀和漏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混凝土抗渗原理和防水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混凝土抗渗原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一定压力下能承受多少水的渗透。

混凝土抗渗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水泥基体的收缩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等,其中水泥是起胶凝作用的关键。

在混凝土中,水泥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物胶凝体。

在这个过程中,水泥胶凝体的体积会有所变化,出现收缩现象。

这种收缩能够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力,从而抵抗外部水压。

2. 孔隙结构的闭合混凝土中包含大量的孔隙,这些孔隙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会逐渐被填充。

随着混凝土的硬化,孔隙结构会逐渐闭合,从而阻止水的渗透。

此外,混凝土中还会产生一些物理化学反应,使得孔隙结构更加致密,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 水泥基体的致密化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水泥,水泥胶凝体的致密化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水泥会随着水化反应逐渐固化,形成坚硬的胶凝体。

这种胶凝体具有良好的致密性,能够有效防止水的渗透。

4. 骨料的填充混凝土中的骨料能够填充混凝土的孔隙,从而阻止水的渗透。

此外,骨料的选择也能够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例如,粒径较小的骨料能够填充更多的孔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

三、混凝土防水措施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混凝土防水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 添加防水剂防水剂是一种能够增强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化学添加剂。

防水剂能够使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更加致密,从而有效防止水的渗透。

常用的防水剂有聚合物、硅酸盐、蜡等。

2. 加强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加强措施,如添加钢筋、使用预应力钢筋等。

这些措施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渗能力,从而防止建筑物出现渗漏和破坏等问题。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研究一、引言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地下水的存在也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下水的来源、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机理、影响程度以及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地下水的来源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地表降水、地表水、融雪和地下水补给等。

其中,地表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地表水也是地下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融雪和地下水补给也会对地下水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机理1. 渗透作用地下水渗透混凝土结构后,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浸润和扩散,导致混凝土的孔隙度增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 化学作用地下水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性盐类,例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这些盐类溶解在地下水中后,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化学腐蚀的作用。

3. 生物作用地下水中含有一定的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等,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生物腐蚀的作用。

四、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程度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地下水的性质、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等因素。

一般来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强度下降地下水的渗透作用和化学作用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度增大,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2. 混凝土龟裂地下水的渗透作用和化学作用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匀,从而加速混凝土内部的龟裂。

3. 混凝土钢筋锈蚀地下水中的溶解性盐类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会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产生腐蚀的作用,从而加速混凝土结构的老化。

五、防护措施为了保护混凝土结构不受地下水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措施采用防水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防水处理,减少地下水渗透的作用。

2. 选择抗腐蚀材料采用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例如不锈钢等,减少地下水的化学作用。

3. 加强混凝土维护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维护,及时修复混凝土结构的龟裂和钢筋锈蚀等问题,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是一种很常见的建筑材料,它的强度、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决定了其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

在混凝土的制造过程中,水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但用水量却能够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介绍一些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方法。

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在混凝土中,水的主要作用是与水泥、砂、骨料等水泥混凝土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混凝土石头。

然而,水的使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用水过多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用水量过多会使混凝土骨料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使混凝土中的空隙增加,强度降低。

此外,过多的水还会引起混凝土分层、开裂等质量问题。

用水不足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如果水用量不足,混凝土中水灰比就不足,混凝土中的水分太少会使混凝土表面变得干燥,影响混凝土的成型和密实性。

此外,没有足够的水在混凝土中反应也会导致混凝土中的化学反应不充分,强度降低。

使用适量的水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精心控制混凝土用水量,混凝土中骨料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空隙更小,混凝土受力均匀分布,这样可以获得极好的强度。

如何控制混凝土用水量?为了达到所需的混凝土质量和强度,必须控制混凝土用水的量。

有以下几种方法:1.使用适量的水: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所选材料的性质和操作条件,精心确定用水量。

通常,混凝土的用水量是水泥质量的50-70%。

2.精确定量:在测量混凝土用水量时,应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如水表、注液器等,以确保准确的用水量。

3.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的密实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决定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中的水分应能完全覆盖混凝土中的骨料。

混凝土一定要制造得足够密实。

4.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根据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调整。

合适的配合比可以获得既美观又强度高的混凝土。

总结混凝土用水量对混凝土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使用过多水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使用不足的水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成型和密实性。

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业中最被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

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如高强度和耐久性,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工程中。

然而,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却常常受到质疑。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二、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是指混凝土材料的抗渗透性,即防止水分通过混凝土结构渗透到结构内部。

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 混凝土抗渗透性的影响因素混凝土抗渗透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

(1)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中的石子、沙子、水泥等组分对混凝土的抗渗透性有直接影响。

石子和沙子的粒径越小,混凝土的密实度越高,抗渗透性也越好。

而水泥的品种、品质对混凝土的抗渗透性也有影响。

(2)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其抗渗透性。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抗渗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低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过高的水灰比则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易发生龟裂,从而影响抗渗透性。

(3)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对抗渗透性有影响。

混凝土的振捣程度、养护时间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透性。

2. 测定混凝土抗渗透性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混凝土抗渗透性的方法有静水压试验、渗透试验、电渗透试验等。

(1)静水压试验静水压试验是测定混凝土抗渗透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混凝土样品置于水中,通过观察水位变化来判断混凝土的抗渗透性。

(2)渗透试验渗透试验是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水透过混凝土的试样并在另一侧收集流出的水,从而测定混凝土抗渗透性的方法。

(3)电渗透试验电渗透试验是利用电场作用,测定混凝土中水分含量和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

该方法可以定量测定混凝土的抗渗透性。

三、混凝土结构防水性能的提升方法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材料选用粒径小、密实度高的石子和沙子,优质的水泥等混凝土材料,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

混凝土梁的防水处理技巧

混凝土梁的防水处理技巧

混凝土梁的防水处理技巧一、前言混凝土梁是建筑中常用的构件,其承载能力强,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受到水分的影响,容易出现渗漏现象,给建筑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对混凝土梁进行防水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的防水处理技巧。

二、混凝土梁的防水需求混凝土梁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受到了外界的水分影响,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混凝土梁表面出现渗水现象,导致内部钢筋锈蚀,影响其承载能力。

2. 混凝土梁表面出现裂缝,导致水分渗透,增加了修缮的难度和费用。

3. 混凝土梁表面出现霉斑等污垢,影响美观度。

因此,对混凝土梁进行防水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三、混凝土梁的防水处理技巧1. 选择适当的防水材料混凝土梁的防水处理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防水材料。

常用的防水材料有聚合物防水涂料、沥青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

在选择防水材料时,应根据混凝土梁的使用环境、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2. 做好混凝土梁的基础处理混凝土梁的防水处理要做好基础处理工作。

首先要清理混凝土梁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物,确保表面干净。

然后要对混凝土梁进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最后还要进行除锈处理,确保钢筋表面光洁无锈。

3. 进行防水涂料施工选择合适的防水涂料后,要进行施工。

首先要对防水涂料进行充分搅拌,确保涂料的均匀性。

然后要进行底涂,等待底涂干燥后,进行面涂。

在进行面涂时,要注意涂料的厚度,应保持一致。

施工完毕后,要等待涂料干燥,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4. 进行防水卷材施工防水卷材是一种常用的防水材料,其施工也比较简单。

首先要对混凝土梁进行基础处理,确保表面光滑。

然后要将防水卷材铺在混凝土梁表面上,确保卷材的压实性。

在卷材的接缝处,要进行热熔处理,确保接缝处的密封性。

5. 进行防水涂膜施工防水涂膜是一种具有高防水性能的防水材料,其施工也比较简单。

首先要对混凝土梁进行基础处理,确保表面光滑。

然后要将防水涂膜均匀涂在混凝土梁表面上,确保涂膜的厚度一致。

地下水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研究一、引言混凝土工程是当前建设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程,也是最常用的一项材料。

然而,在混凝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会对混凝土工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地下水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减少工程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地下水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1.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地下水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水会渗透混凝土中的孔隙和缝隙,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

此外,地下水的流动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冲刷和侵蚀,加快混凝土的老化和腐蚀,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混凝土的耐久性地下水的存在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当地下水渗透到混凝土中时,会将混凝土中的化学物质溶解出来,导致混凝土的酸碱度变化,加速混凝土的腐蚀和老化。

此外,地下水中的氯离子、硫酸盐等物质也会对混凝土的钢筋产生腐蚀作用,导致混凝土的破坏和失效。

3.混凝土的变形和沉降地下水的存在会引起混凝土的变形和沉降。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会对混凝土的地基产生影响,导致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此外,地下水还会对混凝土的渗透性造成影响,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变形和沉降。

三、混凝土工程中地下水的处理方法1.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处理方法。

通过采用排水井、排水管等设施将地下水从工程区域中排出,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

2.采用防水措施采用防水措施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处理方法。

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或内部涂覆防水材料、使用防水混凝土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对混凝土的渗透和侵蚀,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3.采用加固措施采用加固措施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处理方法。

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钢筋、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地下水的影响。

四、结论地下水是混凝土工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对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变形和沉降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雨雪天对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雨雪天对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雨雪天气对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一.雨天对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1在没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雨天浇筑砼的危害如下:1)雨水浸入混凝土增大混凝土的水灰比,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

2)雨水滴落混凝土表面造成强度不均匀,引起表面粉化。

雨水较大时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会随雨水流失,轻则使混凝土表面起砂、漏石。

重则水泥浆全部被冲走,钢筋混凝土结构只剩骨料和钢筋,严重影响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3)降雨过程中,操作困难,作业的工人雨水淋身,视线不清、脚底打滑,容易发生安全事故1.2具体防治措施如下: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查询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施工。

根据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10.4.4规定:雨期施工期间,除应采用防护措施外,小雨、中雨天气不宜进行混凝土露天浇筑,且不应进行大面积作业的混凝土露天浇筑;大雨、暴雨天气不应进行混凝土露天浇筑。

1)当下小雨时,在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覆盖隔水材料,必须做到边浇筑边覆盖。

2)当下大雨和暴雨时,应取消混凝土浇筑工作;如果是在浇筑过程中突然下起大雨和暴雨,应立即覆盖防水材料,留施工缝,取消后续浇筑工作。

3)模板拆除后,检查混凝土表面有无雨水冲刷跑浆现象,检查有无麻面、孔洞、露筋等问题,如果有应先查找原因,并及时提出处理方案。

二.雪天对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2.1具体危害如下:1)雪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模板及钢筋上仍有残留冰雪,冰雪掺入混凝土内部会迅速吸收热量,影响混凝土水化反应,使混凝土内出现空隙;钢筋上有冰雪则会在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形成冰膜,导致与钢筋接触的一层混凝土水化热迅速散失从而失去强度,形成隔离层,使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力丧失。

2)如果混凝土刚浇筑完成遇到降雪,并且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则降雪会令混凝土表面会迅速降温,使混凝土结冰。

一方面冻融会使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另一方面,混凝土结冰后影响水化反应,使混凝土丧失强度,造成混凝土表面酥裂。

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重要材料,而混凝土用水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特性对混凝土强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混凝土用水的来源。

混凝土用水通常可以分为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以及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等。

不同来源的水,其水质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自来水一般经过了一定的处理,水质相对稳定和清洁,符合混凝土用水的基本要求。

地下水的水质则可能因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有些地区的地下水可能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如钙、镁离子等。

地表水如河流、湖泊中的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可能含有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而对于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于混凝土,但需要严格控制其成分和处理工艺,以确保不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混凝土用水的哪些特性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呢?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水中的杂质含量。

如果水中含有过多的泥沙、黏土等悬浮物,会影响水泥与骨料之间的粘结,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此外,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也可能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负面影响。

有机物可能会在混凝土中形成薄弱界面,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化学腐蚀。

水的酸碱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过酸或过碱的水都可能与水泥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影响水泥的水化过程,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例如,酸性水可能会溶解水泥中的某些成分,导致水泥的水化产物减少,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水中所含的各种离子,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氯离子会加速钢筋的锈蚀,从而破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硫酸根离子则可能与水泥中的铝酸盐反应,生成膨胀性产物,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其强度。

除了上述水质特性外,混凝土用水的用量也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

如果用水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大。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关键参数,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

这是因为过多的水分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留下较多的孔隙,这些孔隙会削弱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降低其抗压、抗拉等强度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对混凝土的影响及防水混凝土
长期以来,公众对普通混凝土和防水混凝土存在一些误区,结合kkkfs的意见,我们一起分析水对混凝土的危害和防水混凝土的特点:1 水对混凝土构造物产生的危害
在持续水的作用下,水对混凝土构造物产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冻融作用:若水渗入混凝土构造物的裂缝中,且由于气温的变化导致水结冰又融化,如此反复,使得混凝土构造物的裂缝不断扩大且其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严重下降,导致结构慢性破坏,危害结构物的安全。

(2)溶析性侵蚀:是淡水溶解硬化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并将其带走的一种侵蚀现象。

该现象可导致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降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强度不断降低。

(3)硫酸盐的侵蚀:受到硫酸盐的侵蚀后,混凝土会呈现出易碎松散的结构且表面发白,棱角处出现裂纹和剥落的现象,这是由于该反应所产生的水化铝酸钙晶体(结合大量结晶水)的体积是反应前水化铝酸钙体积的2.5 倍,随着体积的增大,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的内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4)锈蚀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过程是一种电化学反应的过程,经过一系列阴极和阳极化学反应之后,生成红锈和氧化不完全的黑锈,使得钢筋表面形成锈层,黑锈体积是原体积的两倍,而红锈体积则是原来的4倍。

随着锈体积的增大,对周围混凝土产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混凝土就会出现顺筋开裂现象,最终导致钢筋的腐蚀。

2 防水混凝土
水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坏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水在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防水混凝土也称结构自防水,它是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抗渗性能,同时又能达到防水要求的混凝土。

它将防水的功能和建筑结构融为一体,适合于任何复杂形体的结构,即使有破损也修补,在0.6~2.5 MPa 的水压之间时发生透水现象。

其可分为3 类:
2.1 普通防水混凝土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所用的原料没有什么太大不同,主要区别在于普通混凝土是按照实际工程所需的强度来配置,石子为骨架,砂子填充石子之间的空隙,水泥浆的作用是填充砂料空隙并将其黏结在一起;而防水混凝土是根据实际工程中抗渗的要求来配置,采用≤0.6的水灰比,提高砂率、灰砂比、水泥用量,加强养护等方法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水泥浆除了起到在普通混凝土中的作用外,还要与砂浆在粗骨料周围形成砂浆包裹层,从而达到混凝土抗渗性提高的目的。

2.2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在混凝土拌和物中加入化学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提高密度,从而达到抗渗和防水的要求,掺入的外加剂主要有引气剂、膨胀剂、缓凝剂和减水剂。

(1)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可引入许多均匀的微小气泡,它对组成材料具有抑制沉降泌水和防止材料不均匀配置的作用,从而防止混凝土中形成大气泡,对混凝土的抗冻性十分有利。

它能经受150~200次冻融循环,适用于抗水性、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防水工程。

(2)膨胀剂: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后和水泥水化产生钙矾石,它是一种膨胀结晶水化物,体积比水化铝酸钙大2.5倍,还能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防止裂缝出现,因而其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均有提高。

(3)减水剂:防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调节凝结时间,适用于泵送混凝土及薄壁防水结构。

2.3 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
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是利用膨胀水泥水化和硬化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使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抗裂性和抗渗性得到提高,可分为硅酸盐膨胀水泥、低热微膨胀水泥、硫铝酸盐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

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具有减少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的特点;省工、省料且耐久性好;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长较大,长期强度稳定增加;钢筋产生更强的握裹力,提高强度和不含氯盐,对钢筋无锈蚀等优点。

综上,我们防水网kkkfs认为,防水混凝土自防水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防水剂的种类、掺量和水泥的匹配性;
②配合比的设计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③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钢筋撑角、穿墙管、穿墙螺栓的处理;
④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湿度的控制以及拆模时间与拆模后的养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