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工程训练大赛说明教学教材
工训大赛计划书

工训大赛计划书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对个人和组织都非常重要。
为了加强青年工作技能的培养和交流,我们决定组织一次工训大赛。
本计划书旨在详细说明工训大赛的目标、规则、时间安排和奖励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参赛者和工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比赛的全貌。
2. 目标本次工训大赛的目标如下: - 提高参赛者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 促进参赛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 激发参赛者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参赛规则3.1 参赛资格•参赛者必须是在职的工人或学生,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参赛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工作技能或专业知识。
3.2 组队方式•每队由3至5名参赛者组成;•参赛者可以自由组队,也可以由组织方进行分组。
3.3 比赛内容•比赛内容包括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两部分;•实际操作包括模拟工作场景下的技能演示;•理论考试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的选择题和问答题。
3.4 评分标准•实际操作部分按照操作的准确度、效率和安全等方面进行评分;•理论考试部分按照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分;•评委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评分结果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
4. 时间安排本次工训大赛的时间安排如下: - 报名时间:2022年1月1日至1月31日;- 预赛时间:2022年2月1日至2月28日; - 决赛时间:2022年3月1日至3月31日; - 颁奖典礼:2022年4月下旬。
5. 奖励本次工训大赛设置丰厚的奖励,以激励参赛者的积极性和成长动力。
- 决赛入围奖:每队参赛者均可获得参赛证书和奖金; - 决赛前三名奖:决赛前三名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并有机会参加国际工训大赛; - 优秀团队奖:评选出5个优秀团队,每个团队成员均可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 - 个人突出贡献奖:评选出10名个人突出贡献者,每人可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
6. 组织和支持本次工训大赛由工会和教育部门共同组织和支持。
- 工会将提供场地和设备,并协助组织各项活动; - 教育部门将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和指导,并参与评委工作。
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3篇

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特举办本次工程训练大赛。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养。
4.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参赛对象全校各专业学生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六、活动内容1. 工程训练: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工程训练,包括机械加工、电子电路制作、控制系统设计等。
2. 创新设计: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创新设计题目,并进行设计和制作。
3. 作品展示:学生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现场答辩。
4. 评选颁奖:评委将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选,并颁发奖项。
七、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赛,并提交参赛作品的初步设计方案。
2. 培训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和创新设计的培训。
3. 制作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
4. 展示阶段:学生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现场答辩。
5. 评选阶段:评委将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选,并颁发奖项。
八、奖项设置本次大赛将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九、活动预算本次活动预算共计[X]元,主要用于场地租赁、设备购置、材料消耗、专家评审、工作人员酬金、宣传推广等方面。
十、注意事项1. 参赛学生需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2. 参赛学生需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3. 参赛学生需按时提交作品,逾期不予受理。
4.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需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主办单位][日期]篇二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创新实践,挑战未来”二、活动目的本次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闽教高[2017]6号【发布部门】福建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7.03.28【实施日期】2017.03.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闽教高〔2017〕6号)各有关高校: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于2017年3月3日至5日在厦门理工学院举行,共有来自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在内的19所省内高校、135支代表队参加比赛。
经竞赛评委(裁判)组评审、组委会公示,现将本次竞赛获奖结果公布如下:无碳小车“S”型赛道越障竞赛项目,一等奖1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19名。
无碳小车“8”字型赛道越障竞赛项目,一等奖12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7名。
重力势能驱动的自控行走小车越障竞赛项目,一等奖13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8名。
无碳小车“S”型赛道越障挑战赛第一名、第二名,“8”字型赛道越障挑战赛项目第一名,以及优秀组织奖名单详见附件。
根据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秘书处《关于第五届全国大赛各省赛区上报省赛成绩及推荐出线名单的通知》(第五届竞赛〔2016〕5号)要求,各省赛区报名参加第五届国赛的名额分配方案为:(1)合肥赛区1个赛项(电控车环型赛道项目),每省赛区报名4个队,同一学校不得超过2个队。
(2)沈阳赛区2个赛项(“8字型”赛项和“S型”赛项),每省赛区报名4个队(每个赛项报名2个队),同一赛项中同一学校不得超过1个队。
省赛组委会将根据此次省赛成绩的学校排名,依次推荐。
各高校要以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大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名单福建省教育厅2017年3月28日附件: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名单(按名次顺序)一、无碳小车“S”型赛道越障竞赛项目。
第五届北京大赛(重力势能驱动的自控行走小车越障竞赛)-电路设计方案格式

(注意照片的放置方向与页面方向一致,
照片上不允许出现参赛学校信息。阅后删除)
1、检测及控制设计思路(字体,宋体,五号,行距为固定值20磅,阅后删除)
2、器件选择及实施方案(字体,宋体,五号,行距为固定值20磅,阅后删除)
第二幅照片(元件焊接完成的电路板正面)
第五届北京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The 5thNational UndergraduateEngineering
Training Integration Ability Competition
电路设计方案
Electronic Circuit Design Scheme
共页
第1页
编号
(工作人员填写)
比例
第五届北京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共页
第4页
(注意照片的放置方向与页面方向一致,
照片上不允许出现参赛学校信息。)
3、总结和体会(字体,宋体,五号,行距为固定值20磅,阅后删除)
说明
电路程序流程图及说明
比例
第五届北京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共页
第2页
说明
电路图及说明比例第 Nhomakorabea届北京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共页
第3页
电路设计方案创新特色说明
PCB板图(正、反)及特色说明
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3篇

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一、赛事背景工程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通过工程训练大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次大赛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工程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平台,促进工程教育的发展。
二、赛事目的1.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4. 展示学生的工程技能和创新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赛事主题创新驱动,实践成才四、参赛对象全校各专业学生五、赛事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详细地址]六、赛事组织1. 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名称]2. 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3. 协办单位:[协办单位名称]4. 成立赛事组委会:负责赛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七、赛事流程1. 报名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发布赛事通知和报名信息。
学生组队报名,每队人数[X]人。
提交报名材料,包括团队成员名单、项目计划书等。
2. 培训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组织参赛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
3. 项目制作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3])参赛学生根据项目计划书进行项目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可进行多次调试和改进。
4. 作品提交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4])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
提交作品包括实物作品、设计文档、演示视频等。
5. 评审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5])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评审标准包括创新性、实用性、技术难度、团队协作等。
6. 颁奖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6])公布获奖名单。
举行颁奖仪式,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和奖金。
八、赛事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2. 二等奖:[X]名3. 三等奖:[X]名4. 优秀奖:若干名5. 最佳创意奖:[X]名6. 最佳团队协作奖:[X]名7. 优秀指导教师奖:[X]名九、赛事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等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海报。
工程训练竞赛中任务命题文档是作品设计的说明

工程训练竞赛中任务命题文档是作品设计的说明工程训练竞赛中,任务命题文档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是作品设计的说明。
任务命题文档为参赛者提供了详细的任务要求和设计要求,以确保他们在竞赛中能够按照规定完成作品设计,并且能够满足特定的技术和创新要求。
任务命题文档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 任务描述:任务描述会具体说明参赛者需要完成的任务。
这可能包括设计和构建一个特定的工程项目,如机器人、智能车或无人机等。
任务描述会详细说明所需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作品需要满足的特定标准和规范。
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部分会列出参赛者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和指南。
这可能包括所使用的材料、电子元件、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工具等。
参赛者需要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设计,确保作品能够满足竞赛的技术要求,并且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正常运行。
3. 创新要求:创新要求是竞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部分要求参赛者在设计中加入创新的元素,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或改进现有的设计。
创新要求鼓励参赛者思考独特的设计思路,从而使作品更具竞争力。
4. 安全要求:由于工程训练竞赛通常涉及到机械、电子或软件系统,因此安全要求是不可忽视的。
任务命题文档会包含有关参赛者需要遵循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
参赛者需要确保他们的设计符合安全标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或环境造成任何危险。
5. 时间和资源限制:任务命题文档还会规定参赛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和制作。
此外,可能还会规定参赛者可以使用的资源和提供的支持。
这有助于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并为参赛者提供相同的条件。
综上所述,任务命题文档在工程训练竞赛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提供了参赛者所需的详细指导和要求,帮助他们设计和构建出满足竞赛要求的作品。
同时,任务命题文档也鼓励参赛者进行创新,并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因此,参赛者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任务命题文档,并根据其要求进行作品设计。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工程训练(Ⅰ)课程学时:40学分:1开课专业: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强化开课学期:4、6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非机械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本课程应以实践教学为主。
学生通过实习获得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在劳动观点、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由11个实训项目组成。
㈠.普通车削(8学时)1、教学要求:(1)了解普通车削基本概念。
了解车床的型号,卧式车床的组成、运动、传动系统及用途。
(2)了解常用量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了解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1)介绍普通车削基本概念,包括普通车床型号、规格、部件及附件的名称和作用、传动系统、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示范、讲解刀具的安装,工件的装夹以及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3)演示、讲解外圆柱面、端面、圆锥面等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按图纸要求车削工件,正确对刀,自动走刀,教师实时指导;㈡.铣削(2学时)1、教学要求:(1)认识螺旋槽的铣削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基本构造。
(2)了解铣刀的种类及其安装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使用方法,X6130卧式万能铣床和X5030立式铣床的型号、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及各部分的作用;铣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
(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1)介绍铣削基本概念,包括铣床型号、规格、组成、传动、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2)介绍分度头的使用方法;(3)演示、讲解多边形的铣削方法及工艺要求;螺旋线的加工方法(4)讲解、演示立式铣床的加工方法及其应用㈢.刨削(1学时)1、教学要求:(1)了解刨刀的基本类型及用途;插削、拉削、推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拉刀的基本组成部分。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Training Integration Ability Competition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Machining Process Card
产品名称
小车
生产纲领
5000件/年
共页
第5页
零件名称
生产批量
420件/月
材料
(注意照片的放置方向与页面方向一致,
照片上不允许出现参赛学校信息。阅后删除)
1、设计思路(字体,宋体,五号,行距为固定值20磅,阅后删除)
2、小车转向及速度控制方案(字体,宋体,五号,行距为固定值20磅,阅后删除)
第二幅照片(小车侧面)
(注意照片的放置方向与页面方向一致,
照片上不允许出现参赛学校信息。)
3、总结和体会(字体,宋体,五号,行距为固定值20磅,阅后删除)
小车装配图
比例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共页
第2页
小车装配爆炸图
比例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共页
第3页
传动设计说明
转矩设计说明
机械设计创新特色说明
传动机构展开图
比例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共页
第4页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作件数
每台件数
备注
序
号
工序
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简图
机床
夹具
刀具
量具
辅具
工时
(min)
编制
审核
标准化
会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合肥赛)命题说明及赛项安排1.竞赛命题本届竞赛命题为“重力势能驱动的自控行走小车越障竞赛”。
自主设计一种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小车,经赛场内外分步制作完成,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
本题目是在往届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无碳小车命题基础上的修改,保留了重力势能驱动行进的特点,增加了自主寻迹避障转向控制功能,为此赛道也有所变化。
2.命题要求小车:三轮结构,其中一轮为转向轮,另外二轮为行进轮,(要求2个行进轮用1.5-2mm厚度的钢板制作或用3D打印制作),允许二行进轮中的一个轮为从动轮。
小车应具有赛道障碍识别、轨迹判断及自动转向功能和制动功能,这些功能可由机械或电控装置自动实现,不允许使用人工交互遥控。
如图1。
小车行进所需能量:只能来自给定的重力势能,小车出发初始势能为400mm 高度×1Kg砝码质量,竞赛时使用的同一规格标准砝码(钢制¢50×65mm)。
若使用机械控制转向或刹车,其能量也需来自上述给定的重力势能。
电控装置:主控电路必须采用带单片机的电路,电路的设计及制作、检测元器件、电机(允许用舵机)及驱动电路自行选定。
电控装置所用电源为5号碱性电池,电池自备,比赛时须安装到车上并随车行走。
小车上安装的电控装置必须确保不能增加小车的行进能量。
图1小车示意图赛道:备选方案一:赛道总长度30米,直线赛道,道面宽度1.2米。
备选方案二:赛道宽度1米,形成长15米宽约2米(不计赛道边缘道牙厚度)的环形赛道,其中两直线段长度为13米,两端外缘为曲率半径为1米的半圆形,中心线总长度约29.14米,见图2。
图2赛道示意图赛道边缘设有高度为80mm的道牙挡板。
赛道上间隔不等(随机)交错设置多个障碍墙,障碍墙高度约80mm,相邻障碍墙之间最小间距为1米,每个障碍墙从赛道一侧边缘延伸至超过中线100—150mm。
在直赛道段设置有1段坡道,坡道由上坡道、坡顶平道和下坡道组成,上坡转向驱动控制模块道的坡度4度(3±1°),下坡道的坡度1.5度(1.5±0.5°);坡顶高度60±2mm,坡顶长度为250±2mm。
坡道位置将事先公布,但出发线位置抽签决定。
3.竞赛安排每个参赛队由3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及1名领队组成,参加校、省及全国竞赛。
3.1 本校制作参赛队按本竞赛命题要求,在各自所在的学校内,自主设计,独立制作出一台参赛小车。
3.2 集中参赛1)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的小车作品参赛。
2)报到时提交参赛作品的设计制作说明书,说明书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内容包括:机械设计方案和零件加工工艺方案;中册包括:电路设计方案;下册包括:成本分析方案和创业企划书(每册分别提交纸质版文件一式2份、电子版文件1份)。
文件按竞赛秘书处发布的统一格式编写。
3)提交1份3分钟的视频,(格式要求:MPEG文件,DVD-PAL 4:3,24位,720 x576,25 fps,音频数据速率448 kbps杜比数码音频48KHz),视频的内容是关于本队参赛作品赛前设计及制作过程的汇报及说明。
4)提交PPT文件1份,内容是阐述小车的设计、制作方案说明及体会。
3.3 方案文件要求1)结构设计方案完整性要求:小车装配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小车零件(A3纸1页);装配爆炸图1幅(所用三维软件自行选用,A3纸1页);传动机构展开图1幅(A3纸1页);设计说明书1-2页(A4)。
正确性要求:传动原理与机构设计计算正确,选材和工艺合理。
创新性要求:有独立见解及创新点。
规范性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标注规范;文字描述准确、清晰。
2)电路设计方案完整性要求:程序流程图1幅(A4纸1页);电路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电子元器件(A4纸1页);PCB板图1幅(A4纸1页);电路设计说明书1-2页(A4)。
正确性要求:控制原理与电路设计正确,器件选则合理。
创新性要求:有独立见解及创新点。
规范性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标注规范;文字描述准确、清晰。
3)工艺设计方案按照中批量(500台/年)的生产纲领,自选作品小车上一个较复杂的零件,完成并提交工艺设计方案报告(A4,2-3页)。
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网上下载)。
4)成本分析方案分别按照单台小批量和中批量(500台/年)生产纲领对作品小车产品做成本分析。
内容应包含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物流仓储、融资等成本方面(A4,2-3页)。
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网上下载)。
5)创业企划书按照中批量(500台/年)对作品小车产品做创业企划书(A4,2-3页)。
要求创业方案设计目标明确,并对创业方案的规模、融资、人员、管理、市场、及预计前景进行可行性分析,文件完整,测算合理,表达清楚。
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网上下载)。
4.竞赛项目4.1 第一轮小车避障行驶竞赛(40)在赛道上按照相邻障碍墙之间最小间距为1米的规则,抽签确定障碍墙的摆放位置,摆放后划线以确定各障碍的具体位置;由抽签决定出发线的位置。
参赛队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的小车,在集中比赛现场,加载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的势能重块,在指定的赛道上进行避障行使竞赛,小车出发时不准超过出发线,小车位置及角度自定,至小车自行停止为止。
每队有2次机会,计算时取2次成绩中的最好成绩。
评分标准:小车有效的运行距离为:从出发线开始沿前进方向所走过的中心线长度,至停止线(停止线是过小车停止点且垂直于中心线的直线)为止,每米得2分,测量读数精确到毫米;每成功避过1个障碍得8分,以车体投影全部越过障碍为判据。
多次避过同1个障碍只算1个;障碍被撞倒或推开均不得分。
本项成绩:A = 40*本队得分/本项最高得分4.2主控电路板焊接及调试(15)第一轮竞赛结束后,上交主控电路板。
由1名参赛队员参与竞赛;在事先准备好的(主控电路)PCB板上焊接所有的元器件,并完成调试。
本项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15分,违规减分。
本项成绩:B = 15(20?)-扣分4.3(可选一)小车行进轮的设计及激光切割(15)由1名参赛队员参与竞赛;根据各队2个行进轮的具体尺寸,按照大赛规定的轮毂图样要求,在计算机上设计出行进轮的激光切割图样,绘制出行进轮的零件图,零件图上需标示出配合尺寸公差,并在高速激光金属切割机上,用1.5-2mm厚金属板加工出2个行进轮。
本项内容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违规减分,逾时不能进入后续比赛。
本项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15分,违规或延时完成者减分,不能完成者不得分。
本项成绩:C = 15(20?)-扣分4.3 (可选二)小车行进轮的设计及3D打印制作(15?)由1名参赛队员参与竞赛;根据各队2个行进轮的具体尺寸,按照大赛规定的轮毂图样要求,在计算机上设计出行进轮的3D打印图样,绘制出行进轮的零件图,零件图上需标示出配合尺寸公差,并用3D打印制作出2个行进轮。
本项内容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违规减分,逾时不能进入后续比赛。
本项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15分,违规或延时完成者减分,不能完成者不得分。
本项成绩:C = 15(20?)-扣分4.4参赛小车机械拆卸(10)由1名参赛队员参与竞赛;对本队参赛小车上的所有零件进行拆卸,裁判人员根据爆炸图进行检查,完成后,上交2个行进轮。
拆装工具自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按减分法处理。
本项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10分,违规或延时完成者减分,不能完成者不得分。
本项成绩:D = 10-扣分4.5小车机电联合调试(10)各队3名队员一起,将2个新加工的行进轮和主控电路板安装到小车上,并完成调试。
本项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10分,违规或延时完成者减分,如果新制作的行进轮有问题,可申请使用原来的行进轮,每个扣3分,同时后续行驶竞赛得分扣除20%;如果主控电路板有问题,可申请使用原来的主控电路板,扣5分,同时后续行驶竞赛得分扣除20%;联调无法完成者不能进入后续比赛。
本项成绩:E = 10-扣分4.6第二轮小车避障行驶竞赛(60)用机电联合调试完成的小车,再次进行避障行驶竞赛,规则同4.1。
本项成绩:F = 60*本队得分/本项最高得分4.7 现场问辩根据参赛队数量,经各队自愿申请或通过抽签产生参加答辩环节的参赛队。
答辩问题涉及本队参赛作品的设计、制造工艺、成本及管理等相关知识。
参与答辩的参赛队按答辩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得分高于答辩平均分的队将获得总分加分,得分低于答辩平均分的队将得到总分减分。
本项成绩:G=(参加问辩队数/2+1-名次)*k4.8 方案评审(50)由方案评审组对每个参赛队提交的方案文件进行评阅,此环节满分50分,其中说明书上册20分,说明书中册15分,说明书下册15分。
本项成绩:H = 说明书上册得分+说明书中册得分+说明书下册得分5.成绩及奖项分配总成绩:S= A+B+C+D+E+F+G+H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30%,二等奖30%,其余为三等奖、优秀奖和无奖。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秘书处2016年4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