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 钳工教学
钳工培训教案

钳工培训教案教案标题:钳工培训教案教案目标:- 了解钳工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要求。
- 掌握钳工工具的种类、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钳工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其在制造业中的角色。
- 引导学生讨论钳工的应用领域和工作职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不同类型的钳工工具,如扳手、钳子、剪刀等,并解释其用途和特点。
- 讲解钳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正确握持、施力方向等。
- 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使用损坏的工具等。
3. 示范与实践(20分钟)- 对学生进行钳工工具的示范操作,包括正确握持、施力方向和使用技巧等。
- 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使用扳手拧紧螺丝、使用钳子剪断金属线等。
- 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拓展活动(15分钟)- 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一项简单的钳工任务,如组装一个小零件。
- 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 引导学生分享任务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促进合作和交流。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对学生进行小结,强调钳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资源:- 钳工工具的实物或图片- 视频或动画展示钳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钳工任务所需的零件和装配工具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评估其掌握钳工工具的技能和安全操作规范。
- 评估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参加实习或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钳工技能。
- 组织学生参加钳工技能竞赛,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如材料科学、机械原理等,提升综合能力。
教案撰写的关键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钳工-工程训练教学中心教案

1〕规格 由长度而定在100~~400mm之间,分七种,即100mm、150mm、200mm、250mm、300mm、350mm、400mm。
2〕按含齿量分 在单元10mm长度内,按含齿量的多少分为以下四种
粗齿 4~~12 齿距大、不容易堵塞、适宜加工有色金属及加工余量大、精度低和外表粗拙工件的粗加工。
丝锥分为:手用丝锥〔两支一组〕分头锥〔承担75%工作量〕二锥〔承担25%工作量〕
机用丝锥〔一支一组〕
组成:〔1〕柄部方头 作用是传递扭矩
〔2〕工作局部 此中工作局部由切削局部和校准局部组成。丝锥的切削局部常磨成圆锥形,以便使切削负荷分配在几个刀齿上
2. 铰杠 夹持丝锥的东西有可调式和固定式
三、 攻螺纹前钻孔直径和深度的选择
三角锉 加工大于60°的内角。
菱形锉 加工小角度内角、补缀木锯。
整形锉 加工细小局部及精密件。
三、锉削方法
1.锉刀握法 见挂图
顺向锉 沿着锉刀的长度标的目的锉削。这种方法可得到正直的锉痕,比较整齐美不雅。适用于加工工件外表锉光、锉平或顺向锉纹。
交叉锉 在一个工件外表的两个交叉标的目的对工件进行锉削。锉痕交叉,容易判断锉削外表的上下,因而也容易把外表锉平。交叉锉去屑较快,适用于平面的粗锉。
2.刮削外表以研点法查验。普通机床8~~10点,精密机床12~~15点。
五、本卷须知
1.工件、东西小心轻放。
2.刮削工件边缘时,用力不要过大,刮刀不得锈
蚀。
刮削定义及特点
黑板教学
挂图讲解
实件演示
8
装
配
讲授
装配
一、装配的定义
将两个以上的合格的零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连接成部件或机器的工艺过程。
钳工实训教案

钳工基本技能训练任务一:锯、锉、錾的基本操作一、教学内容锯、锉、錾的基本操作中锯削的基本操作二、教学目标1、了解钳工的工作范围及特点。
钳工一般是指工人手持工具对材料进行除层的加工方法。
主要工作包括划线,锯削,锉削,錾削,钻孔,铰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抛光,装配和修理等。
钳工工具简单,操作灵活,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易学难精,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完成用机械加工不方便或难于完成的工作。
因钳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所以常在零件的或小批量生产中采用。
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钳工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熟悉钳工工作台和掌握使用台虎钳。
钳工大多数操作是在钳工工作台和台虎钳上进行的。
一般用坚固的木材和钢铁制成,要求牢固平稳,台面高度800——900mm为宜。
为了安全生产,以面正前方常装有防护装置。
台虎钳是钳工夹持工件的主要工具,它有固定式和回转式两种。
台虎钳规格用钳口宽度表示,常用的为100——150mm。
台虎钳夹持工件时,尽可能夹在钳口中部,使钳口受力均匀;夹持工件完工后的表面应用软钳口(软钳口常用铜皮或铝皮制成)加以保护。
3、掌握锯削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掌握锯削这种钳工加工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四、教学难点掌握锯削这种钳工加工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五、教学准备准备尽量多的工具图片,以便学生在理论课上能对钳工这个工种中的工具有更多直观的了解。
六、教学内容和过程锯弓架+锯条锯弓架:安装和张紧锯条锯条:锯条用碳素工具钢(T10或T10A)制成,并经过淬火处理。
常用锯条长度300mm,宽12mm,厚0.8mm。
为了适应材料性质和锯割面的宽窄,锯齿分为粗、中、细三种。
粗齿锯条齿距大,容屑空隙大,适用于锯软材料或锯剖面较大的工件。
锯硬材料时,则选用细齿锯条,锯齿的粗细,通常是以每25mm长度内有多少齿来表示。
选择锯条必须根据锯割部分材料的厚薄和软程度综合考虑。
2、锯削的操作$1)锯条的安装锯割前选用合适的锯条,使锯条齿尖朝前,装入夹头的销钉上。
钳工实训教案(推荐5篇)[修改版]
![钳工实训教案(推荐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13d81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c.png)
第一篇:钳工实训教案课题五:锯削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锯条的安装要求②、掌握起锯、收锯方法③掌握锯削过程中的压力、速度及锯削的纠偏2、能力目标:①、掌握锯削的正确姿势和操作要领②、提高动手操作能力③、锻炼互相帮助协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②、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③、树立良好的竞争意思、学习态度教学重点:锯条的安装要求、起锯方法、收锯技巧教学难点:锯削方式、对锯的压力掌握、锯速以及纠偏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基本能完成基础件的加工。
课时:1课时教学班级:16级机电海员班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演示法、讲解法、激励法教学用具:台虎钳、手锯、钢板、高度尺、黑板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进车间要求:让学生谨记6S管理制度(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一、组织教学:②、出勤情况检查及记录②、加强安全教育二、新课引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需要切断或切槽,那么我们怎样去进行?--------引入锯削三、新课内容(讲授)一、锯削的定义及加工范围1、定义:用锯对材料或工件进行切断或切槽等的加工方法称为锯削。
(问:同学们想想锯削的工作范围都包括哪些操作?)2、工作范围:①、分割材料②、锯掉工件上多余的余量④在工件上锯槽二、锯削的工具1、锯弓:用于安装和张紧锯条2、锯条:起切削作用3、锯弓的握法(握锯自然舒展、右手握柄,左手扶弓)4、起锯方法:近起锯、远起锯。
起锯角均为15°左右,不宜过大或过小。
四、评分标准1.平面度小于0.06,超差0.01扣1分(28分)四处2.垂直度小于0.06,超差0.01扣1分(28分)四处3.平行度小于0.10,超差0.01扣1分(10分)两处4.尺寸精度在39.94-40.04之间满分,超差0.01扣2分(30)两处5.安全文明生产(4分)五、车间巡查指导六、集合点评,强调工艺流程,强调车间劳动纪录,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及突发问题处理的能力培养。
钳工实训教案

钳工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钳工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2.掌握钳工常见工件的加工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钳工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1.锤子的使用方法;2.手锯的使用方法;3.手钻的使用方法;4.手电钻的使用方法;5.手摇钻的使用方法;6.手动磨床的使用方法;7.手动刨床的使用方法;8.手动铣床的使用方法;9.手动钳子的使用方法;10.手动扳手的使用方法;11.手动螺丝刀的使用方法;12.手动卡尺的使用方法;13.手动千分尺的使用方法;14.手动卡板尺的使用方法;15.手动卡簧钳的使用方法。
2. 钳工常见工件的加工方法1.钢板的切割方法;2.钢管的切割方法;3.钢材的切割方法;4.钢板的钻孔方法;5.钢管的钻孔方法;6.钢材的钻孔方法;7.钢板的铣削方法;8.钢管的铣削方法;9.钢材的铣削方法;10.钢板的折弯方法;11.钢管的弯曲方法;12.钢材的弯曲方法;13.钢板的焊接方法;14.钢管的焊接方法;15.钢材的焊接方法。
3. 实际操作1.切割钢板、钢管、钢材;2.钻孔钢板、钢管、钢材;3.铣削钢板、钢管、钢材;4.折弯钢板、弯曲钢管、钢材;5.焊接钢板、钢管、钢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钳工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钳工常见工件的加工方法;2.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钳工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钳工常见工件的加工方法;3.团队合作法: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1. 钳工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1.锤子的使用方法–讲解锤子的种类和用途;–演示锤子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实际操作锤子,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2.手锯的使用方法–讲解手锯的种类和用途;–演示手锯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实际操作手锯,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3.手钻的使用方法–讲解手钻的种类和用途;–演示手钻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实际操作手钻,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钳工教案》

《钳工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钳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划线、锯割、锉削、钻孔等。
3. 学会使用钳工工具和设备,并能熟练操作。
4. 能够分析并解决钳工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钳工概述:钳工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钳工基本操作:划线、锯割、锉削、钻孔等。
3. 钳工工具与设备:钳工工具的分类、性能和使用方法;钳工设备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4. 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事故预防及处理方法。
5. 钳工操作实例:典型零件的钳工加工工艺及操作步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钳工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钳工操作过程和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钳工操作实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安全。
2. 教学设备:讲台、黑板、投影仪、钳工工具和设备。
3. 教学材料:教材、课件、案例、作业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操考核:学生钳工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3. 理论知识考试:钳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实操考核和理论知识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践教学20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10课时进行理论教学,第11-20课时进行实践教学。
3. 实践教学安排:分别进行划线、锯割、锉削、钻孔等基本操作的实践训练。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强调钳工安全操作规程,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 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时纠正错误,保证操作规范。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钳工技能。
八、教学案例案例一:某工厂生产一批螺丝,要求学生设计螺丝加工的钳工工艺,并完成操作。
钳工加工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钳工加工实训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钳工加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2)掌握钳工加工常用工具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3)熟悉钳工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完成钳工加工的能力;(2)能够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攻螺纹等操作;(3)具备对加工工件进行质量检验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钳工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2)钳工加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3)钳工加工的操作要领。
2. 教学难点:(1)钳工加工中的精度控制;(2)钳工加工中的安全操作;(3)钳工加工中的工艺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钳工加工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 讲解新课:(1)钳工加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2)钳工加工常用工具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3)钳工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1)指导学生进行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攻螺纹等操作;(2)强调操作要领,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工件检验:(1)指导学生进行工件检验,了解钳工加工的精度要求;(2)培养学生对工件进行质量检验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其掌握程度;(2)记录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成果评价:(1)对学生的工件进行质量检验,评估其加工精度;(2)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钳工加工实训教程》;2. 教具:划线工具、锯削工具、锉削工具、钻孔工具、攻螺纹工具等;3. 场地:钳工实训室。
工程实训教程课件-钳工实训

④确定待划图样位置,划出高度基准A的位置 线,见图2-25b,并相继划出其他要素的高 度位置线 (即平行于基准A的线,仅划交点 附近的线条)。
图2-21单脚规求圆心
图2-22用划线盘求圆心
2)用划线盘求圆心
把工件放在V形架上(图2-22),将划针尖调到 略高或略低于工件圆心的高度。左手按住工件, 右手移动划线盘,使划针在工件端面上划出一短 线。再依次转动工件,每转过1/4周,便划一短线, 共划出4根短线,再在这个“#”形线内目测出圆 心位置。
的V形架。成对的v形架必须成对加工。
图2-10 垫铁
图2-11 V形架
3)角铁 角铁常与夹头、压板配合使用,以夹持工件进行划线。
它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工作平面。其上的孔或槽是为搭压板 时用螺钉连接而设。
4)方箱 带有方孔的立方体或长方体的方箱(如图2-13),是由
铸铁制成。较小或较薄的工件可被夹持在方箱孔中,翻转 方箱就可一次划出全部互相垂直的线。
1)用钢直尺或钢直尺与划规配合划平行线(图2-15)。 2)用单脚规划平行线 (图2-16)。 3)用钢直尺与90º角尺配合划平行线(图2-17) 4)用划线盘或高度游标尺划平行线(图2-19)
图2-15 用钢直尺或钢直尺划平行线
图2-16用单脚规划平行线
图2-18
图2-19
(3)划圆弧线的方法
划圆弧线前要先划中心线,确定中心点,在中心点打 样冲眼,然后用划规以一定的半径划圆弧。
(2)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有绝缘防护和安全 接地措施,发现损坏应及时上报,在未修复前不 得使用。使用砂轮时,要戴好防护眼镜。钳台上 要有防护网。清除切屑要用刷子,不要直接用手 清除或用嘴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n Ra yi n i 1
Ra
取样长度
轴承座的立体划线
可见目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还离不开手工加工, 还需要各种钳工:
如 普通钳工 装配钳工 模具钳工等等。
机修钳工
几个问题:
1.攻螺纹之前的钻孔直径可从教材63页表5-3中 查出
也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 工件为钢和铜时 钻头直径 d2 =螺纹直径d - 螺距P 工件为铸铁和青铜时 钻头直径 d2 =螺纹直径d - 1.1螺距P 攻不通孔中的螺纹时 钻孔的深度=要求的螺孔长度 + 0.7d 攻螺纹用的丝锥做三支一套。 2.用板牙在圆杆上套螺纹时,圆杆直径=螺纹直径 d - 0.2螺距P
• 1)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
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 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孔制。(基本偏差 一般是指公差带上靠近零线的上偏差或下偏 差)。 • 基孔制的孔为基准孔,它的公差带在零线上 方,且基本偏差(下偏差)为零,基准孔的 代号为“H”。不同的配合是通过改变轴的基 本偏差大小得到的。
其中,以Ra 值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影响最大。
一、尺寸精度
•1、尺寸精度:它是由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来控制的。
•1)公差:它是尺寸的允许变动量,公差越小,精度越高。
• 例如:有一个外圆 例如:有一个外圆
基本尺寸 上偏差
轴
+ 零线 0 基本尺寸
-0.020 -0.041
下偏差
轴公差=0.021=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公差 0.021 公差 0.052 公差 0.021 公差 0.052
轴
20e7 20e9
0.040 20e7( 0.061 ) 0.040 20e9( 0.092 )
孔
0.021 20H 7 20H 7(0 ) 公差 0.021 0.052 20H 9 20H 9(0 ) 公差 0.052
零件机械加工质量
• 生产任何产品,都必需满足:
• 其中,保证质量是最重要的。
加工精度
切削加工后的
尺寸 形状 等几何参数, 相互位置
加 工 质 量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相符程度。相符程度越高 , 即偏差(加工误差)越小,则加工精度越高。 表面粗糙度Ra值, 即Ra=3.2μm 表面质量 切削加工后的 表面层的冷硬变形程度 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表面层的金相组织。
IT6到IT11常用。
2、 配
带之间的关糸。
•
合
•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
配合分三种: • (1) 间隙配合: 孔和轴之间具有间隙的 配合; • (2) 过盈配合: 轴比孔的实际尺寸大, 具有过盈的配合; • (3)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 配合。
3、基准制
• 分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
轴
0.020 20 0.041
轴 轴
0.023 20 0.002 0.049 20 0.028
H7 20 r7
基本尺寸相同,公差等级不同时,其公差的值也不同
0.020 20 f 7 20 f 7 0.041 0.020 20 f 9 20 f 9( 0.072 )
圆跳动
3.2
其余
16a11( -0.400)
-0.290
0.25 A
M8x1.25 1x45° R3
0.15 A
R6
技术要求 1.锐角倒钝 2.锤头、锤尾淬火HRC45~50
R2
20 A B
-0.290 16-0.400
32 45
1.6
0.10 0.15 A
0.15 A 80
0.10 B
四、表面粗糙度
钳
工
钳工: 利用虎钳和各种手动 工具进行的切削加工。
钳工的加工方法: 划线、錾切、锯、锉、刮、
研、钻孔、铰孔、攻螺纹、 套螺纹、维修、装配
现在
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通讯技术 自动化技术 已高度发达,为什么还要 大家学习手工加工呢?
1.维俢各种自动化机器和仪器,手工工作量 大; 2.装配和调试自动化机器,手工工作量大; 3.大量生产用的机器,模具及工卡具,多为 单件生产,手工工作量大; 4.新型自动化机器的研制也是单件生产,它 的装配和调试需要大量手工劳动。
二、 形状精度
• 1、形状精度:它是由形状公差来控制的。 • 2、形状公差的项目和符号: • 形状公差项目 直线度 平面度 圆 度 • 符 号 • 三、位置精度 • 1、位置精度:它是由位置公差来控制的。 • 2、位置公差的项目和符号: •位置公差项目 平行度 垂直度 同轴度 对称度 号 •符
圆柱度
-0.020 -0.041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19.959
19.98
20
2) 公差等级: 反映尺寸精度的标准公差,其代号为 IT,即 国际公差(ISO Tolerance) ,共分20级。
IT01 IT0 IT1......IT12......IT18 为没注公差的 包括铸件、锻件公差 公差值最小 精度最高
• 1、表面粗糙度:它是指已加工过的表面上,在加
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微小峰谷,这些微小峰谷的高低程 度和间距状况,称为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最常用 的评定参数是"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
• 2、Ra 值的数学表达式: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yi (轮廓偏距)
Ra
取样长度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yi (轮廓偏距)
2) 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
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称为基轴制。
• 基轴制的轴为基准轴,它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且 基本偏差(上偏差)为零,基准轴的代号为“h”。 不同的配合是通过改变孔的基本偏差大小得到的。
讨论
H7 20 f7
H7 20 k7
孔
0.021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