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国际货币制度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

国际⾦融课后习题第⼀章1、外汇与外币的区别是什么?答: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括外币,还包括外币有价证券、外币⽀付凭证;外币也不等于外汇,外币并⾮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由兑换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付⼿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付⼿段2、狭义的静态的静态外汇和⼴义的外汇的区别何在?答:狭义的外汇就是外国货币的汇率~~⼴义的外汇就是所有⼀切跟货币汇率有关的东西外汇是以外币表⽰的⽤于国际结算的⽀付凭证。

国际货币基⾦组织对外汇的解释为:外汇是货币⾏政当局(中央银⾏、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和财政部)以银⾏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逆差时可以使⽤的债权。

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付凭证(票据、银⾏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3、我国外汇管理条例(1998年)关于外汇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答、依据《中华⼈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条例》,外汇主要是指:(1)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2)外币有价证券,如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3)外币⽀付凭证,如票据、银⾏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4)SD.Rs;(5)其他外汇资⾦4、什么是汇率?有⼏种标价⽅法?答、汇率是⼀国货币同另⼀国货币兑换的⽐率。

如果把外国货币作为商品的话,那么汇率就是买卖外汇的价格,是以⼀种货币表⽰另⼀种货币的价格,因此也称为汇价。

⼆、汇率的标价⽅法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价,先要确定⽤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

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了⼏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法。

5、汇率有哪些种类?答、(1)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划分,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2)按制订汇率的⽅法划分,有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3)按银⾏买卖外汇的⾓度划分,有买⼊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4)按银⾏外汇付汇⽅式划分有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5)按外汇交易交割期限划分有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6)按对外汇管理的宽严区分,有官⽅汇率和市场汇率(7)按银⾏营业时间划分,有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6、什么是实际汇率?如何计算?答:实际汇率是将名义汇率剔除通货膨胀率因素后形成的汇率。

东财国际金融学第八章国际收支平衡表

东财国际金融学第八章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往来而引起的全部货币收付活动或国际交易。

三方面要点:1.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货币记录的交易;2.国际收支记录必须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居民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一国大使馆驻外机构是所在国的非居民,国际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3.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对一定时期内的交易总计,不同于存量概念的国际投资头寸。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表系统记录反映一国国际交易,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复式借贷记账原理及国际收支特定账户分类编制的。

1. 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分为两类账户:第一类是经常账户,反映商品、服务进出口以及净要素支付等实际资源流动的账户。

另一类是资本与金融账户,反映资产所有权流动。

(1)经常账户经常账户是记录实际资源在国际间交易行为的账户。

具体分类为货物和服务、初次收入、二次收入①第一类是货物和服务。

②第二类是初次收入。

初次收入是指由于提供劳务、金融资产和出租自然资源而获得的回报,包括雇员报酬、投资收益、其他初次收入。

其中雇员报酬是指我国居民户主向非居民雇员支付,或非居民向我国居民支付的劳务报酬;投资收益是指金融资产投资获得的利润、股息、再投资收益,不包括资本利得和损失;其他初次投入是指将自然资源让渡给另一主体使用而获得的租金收入,以及跨境产品和生产的征税和补贴。

③第三类是二次收入。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经常转移,是无关于经济回报的现金和实物的转移。

(2)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1. 资本账户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以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2. 金融账户发生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涉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各项交易。

金融账户细分为非储备性性质账户和国际储备资产。

①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和其他投资。

直接投资:一国的投资者对另一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以获得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有权、控制权并获得长期持久利益。

国际金融习题1-10

国际金融习题1-10

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填空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2、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的原理编制的。

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收入大于支出时,我们称之为;反之当支出大于收入时,我们称之为。

5、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6、国际收支平衡表按交易性质分为、、和三大类。

7、经常项目可细分为、和三个项目8、资本项目可分为和两大类。

9、平衡或结算项目包括和两个项目。

10一国的官方储备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和。

11、将所有国际经济交易划分成和,可作为判断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

12、考察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的四个口径:、、和。

1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

14、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对策、、和。

15、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从作用途径来看,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一)单选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A、国际收支B、国际借贷C、贸易收支D、资本收支2、国际收支是一个。

A、存量B、流量C、不一定D、都不是3、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平衡项目4、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属于。

A、劳务收支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资本项目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应计入项目。

A、资本项目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劳务收支6、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进出口业务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

A、顺差B、逆差C、平衡D、不确定7、只有才能在总体上反映一国自主性交易的状况。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官方结算8、通过减少国民收入,使用于进口的支出下降,这一对策是。

A、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B、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C、国际收支的融资手段D、支出减少政策9、支出减少政策的核心是。

第八章 外汇与外债

第八章 外汇与外债

外汇的含义
狭义外汇: 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 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必须是在国外当时当地 具有清偿债务能力的支付手段,包括外币现钞、 在国外银行的存款以及代表对国外银行的债权 的各种票据。 广义外汇: 广义外汇: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 使用的债权,即一切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
外汇的含义
第三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含义 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 一季度、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 统记录 领会:1、流量 2、经济交易 3、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1、概念 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 示的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一种统计表。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的原理, 以某一特定货币为单位,运用简明的格式总括 地反映某一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经 济体间发生的全部交易。
3、解决方案 、
国际金融机构采取的措施 贝克计划、布隆迪计划、宫泽计划 贝克计划 (1985年) 布隆迪计划 ,1989年后 宫泽计划 ,1988年,日本大藏省大臣宫泽提出 的的减债计划。
4、我国的外债 、
2005年余额 2810.45亿美元 2005年 偿债率 3.1% 负债率 12.6% 债务率 33.6%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
1.经常账户:经常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 (1)货物:(2)服务:(3)收益:(4)经常转移: 2.资本账户:记录资产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转移。 资产从居民向非居民转移,会增加居民对非居民的债 权,或减少居民对非居民的债务。 3.金融账户:反映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的 增减变化。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5年
单位:千美元 项目 借方 (-)贷方 (+)差额(贷减借) 一、经常项目 742 763 476 903 581 787 160 818 311 A货物和服务 712 090 128(进) 836 887 831(出) 124 797 704 a 货物 628 294 638 762 483 733 134 189 095 b服务(13项) 83 795 490(支) 74 404 098(收) -9 391 392 B 收益 28 323 961(支) 38 959 100(收) 10 635 139 C经常转移 2 349 387(支) 27 734 856(收) 25 385 468 二、资本和与金融项目 355 992 283 418 956 199 62 963 916 A资本项目 53 355 4155 147 4 101 792 B 金融项目 355 938 929 414 801 052 58 862 124 三、储备资产 208 945 000 1 929 000 -207 016 000 1、货币黄金 0 0 0 2、特别提款权 5000 0 -5000 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0 1 929 000 1 929 000 4、外汇储备 208 940 000 0 -208 940 000 5、其它债权 0 0 0 四、净误差与遗漏 16 766 227 0 -16 766 227 本表数据表明: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160 8亿美元,资本和与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总顺差2238亿美元。

国际金融学选择题

国际金融学选择题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调节1、国际收支统计所指的“居民”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且居住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法人和自然人。

它包括——。

A、该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B、外国设在该国的企业C、外国政府驻该国大使馆D、外国到该国留学人员2、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包括——。

A、海外投资利润转移B、政府间军事援助C、商品贸易收支D、他国爱心捐赠3、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包含的经济交易有——。

A、商品贸易B、债务减免C、投资收益收支D、政府单方面转移收支4、国际收支金融帐户包含的经济交易有——。

A、海外直接投资B、国际证券投资C、资本转移D、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调节性交易包括——。

A、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B、职工报酬收支;C、国际直接投资;D、官方储备资产变动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项目是指——。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金融项目;D、错误与遗漏7、国际收支记帐方法是——。

A、收付法B、增减法C、借贷法D、总计法8、商品与服务进出口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9、投资收益的收支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0、政府提供或接受的国际经济和军事援助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1、一国提供或接受国际债务注销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2、一国对他国提供投资项目捐赠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3、一国商业银行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参与他国金融体系运作,该笔经济交易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资本转移项目B、国际直接投资项目C、国际证券投资项目D、其他投资项目14、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在他国设立分支机构,该笔交易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精品课程(国际金融实务)——习题及答案

精品课程(国际金融实务)——习题及答案

精品课程(国际金融实务)-—习题第一章外汇与汇率一、填空题1。

在直接标价法下,的数额固定不变,总是为一定单位。

2。

按外汇买卖交割时间划分,汇率可分为和.3. 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4. 货币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并且在本国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的,在国际储备中比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外币。

汇率是指货币与本国货币的汇率。

5. 外汇汇率上涨,则本币值,出口,进口.二、单项选择题1. 以下几种外汇资产中,属于狭义静态外汇的是().A。

外国货币B。

外币支付凭证C. 外币有价证券D。

特别提款权2。

套算汇率是以()为基础,套算出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

A. 基本汇率B. 买入汇率C. 卖出汇率D. 即期汇率3。

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A。

铸币平价 B. 法定平价C. 通货膨胀率D。

购买力平价4。

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的影响是( )。

A。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B. 出口减少,进口增加C。

出口增加,进口增加 D. 出口减少,进口减少5. 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

A。

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B. 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C. 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D。

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三、名词解释汇率远期汇率直接标价法套算汇率四、简答题1。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2.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有什么样的影响?3. 分析汇率变动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五、案例分析题如果你是一家瑞士银行的外汇交易员,客户向你询问美元兑瑞士法郎汇率,你答复为1。

4100/1.4110,问:(1)如果客户要把瑞士法郎卖给你,汇率是多少?(2)你以什么汇价向客户卖出瑞士法郎?(3)如果客户要卖出美元,汇率又是多少?第二章基础外汇交易一、填空题1. 即期外汇交易的交割日包括、和三种类型.2. 远期汇率的报价方式有完整报价法和。

第8章 外汇结算PPT课件

第8章  外汇结算PPT课件
1.国际性 2.信用性 3.复杂性
9
8.1.4 外汇清算系统
清算系统(Clearing System)是由提供支付清 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 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用以实现 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金融安排, 有时也称支付系统。
1.环球金融电讯系统 2.伦敦银行同业自动清算系统 3.纽约银行同业电子清算系统 4.FEDWIRE系统
第8章 外汇结算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知识目标 1.理解外汇、汇率、外汇结算的含义,理解
汇率标价方法、外汇账户管理及外汇管理制 度; 1.熟悉外汇汇款、托收、信用证及保函等结 算方式的业务操作流程; 2.掌握外汇业务核算方式、能够运用理论及 业务内容在实践中进行操作。
7.财政预算外的境内机构下列非经营性用汇, 持所列有效凭证从其外汇账户中支付或到外 汇指定银行兑付。
16
8.2.2 实行外汇账户付汇制和银行售 汇制
8.境内机构偿还境内中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 本金,持《外汇(转)贷款登记证》、借贷合同 和债权机构还本通知单,从其外汇账户中支 付或者到外汇指定银行兑付。
2.境内机构的下列外汇,可以向国家外汇管 理局或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请, 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外汇账户,按规定办理 结汇
12
8.2.1 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
3.下列范围内的外汇可不结汇,在外汇指定 银行开立外汇账户
13
8.2.2 实行外汇账户付汇制和银行售 汇制

我国所主张的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所主张的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所主张的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1. 简介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国际间货币交易和结算的制度安排。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制度对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于国际货币制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主张和贡献。

2.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自2009年起,我国政府开始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通过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建立跨境人民币清算系统等举措,逐步推动人民币在国际间的使用。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也有利于国际货币制度的多元化和稳定性。

3. 提倡多极化国际货币体系我国提倡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主张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我国家在国际货币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

我国认为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能更好地反映世界经济的实际情况,也能够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

4.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我国主张国际货币制度应该更加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以提高国际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和沟通,能够更好地避免国际货币政策的冲突和竞争性贬值,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5.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我国主张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是非常积极和合理的。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地位的提升,我们有责任和能力参与和推动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多极化、开放化和稳定化的国际货币制度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符合我国长期的外交政策和经济发展目标。

总结我国所主张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多极化国际货币体系和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方面。

这些主张不仅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提升,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中,我国的主张能够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共同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健康发展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8.3.1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 1.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3.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5.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8.3.2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 行特征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1) 美元仍是主导货币 (1)美元仍是国际间最重要的计值单位。 (2)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 (3)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贮藏手段。






(2)《史密森协议》(the Smithsonian Agreement) 主要内容包括: ①美元对黄金的官价贬值7.89%,即从每盎司35 美元提高到38美元,这是战后美元第一次正式贬 值。 ②美元对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 ③将市场汇率的允许波动幅度从黄金平价上下各 1%扩大到黄金平价上下各2.25%。 ④美国取消“新经济政策”中10%进口附加税。




2.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 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4.调节国际收支。 5.取消外汇管制。 IMF协定第八条规定成员国不得限制经常 账户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 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8.2.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和作用

“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有一些共 同点:①都只着重解决经常项目的不平 衡问题;②都只着重工业发达国家的资 金需要问题,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资 金需要问题;③谋求汇率的稳定,防止 汇率的竞争性贬值。

两国的出发点不同。美国首先考虑的是要在国 际货币金融领域处于统治地位,其次是避免美 国对外负担过重。英国显然考虑到本国黄金缺 乏、国际收支将有大量逆差,因而强调透支原 则,反对以黄金作为主要储备资产,“清算同 盟”要能提供较大量的清偿能力(约300亿美 元)。另一方面,怀特方案建议由“稳定基金” 确定各国汇率,而反对“清算同盟”所设想的 汇率弹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与第二 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不完全相同: ①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度下,英国、法国、美 国几种货币均处于主导地位,其主导作用取决 于各国的势力范围。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主 导货币仅美元一家;②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缺 乏一个协调机构,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汇 兑本位制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以维持;③与 战前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汇兑本位制 中,储备货币(即美元)的作用得到了突出和 加强。


2)国际收本要较低, 调节成本的分配要较均匀,调节要有利 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3)储备货币的供应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第一次美元危机及其拯救。 (1)稳定黄金价格(君子)协定 (2)黄金总库(Gold Pool) (3)借款总安排(General Agreement to Borrow, GAB) (4)货币互换协定(Swap Agreement) 又称“互惠信贷协议”(Reciprocal Agreement)。主 要内容是:两国中央银行彼此间相互提供对等的短期 信贷资金,在规定的期限和规定的金额幅度内利用对 方货币来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汇率的稳定。
3.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宗旨是:①建立 一个永久性机构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②促进汇率稳定,防止竞争性的货币贬 值,建立多边支付制度,以促进国际贸 易的发展和各国生产资源的开发;③向 成员国融通资金,以减轻和调节国际收 支的不平衡。
8.2.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 内容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 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 的核心,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 领域的基本秩序。它通过对成员国进行 监督、磋商和融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 维持着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



2)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将是美元强有力的竞 争对手。 3)关于SDR的作用 SDR是IMF发行的篮子货币,作为国际储备 的功能目前还不健全,但是在国际储备资产中 也占有一席之地。SDR本质上是一种信用资产, 它要成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IMF的权威要进一步加强。②美元的作用要 进一步下降。 ③世界性通货膨胀要得到控制。 4)黄金的国际储备地位
3.多样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1)强调利用国内经济政策消除国际收支不平 衡。 一国的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存在着平衡,用等 式表示为C+I+G+X=C+S+T+M (式中C代表 国民消费,I代表私人投资, G代表政府支出, X代表出口收入,S代表国民储蓄,T代表政府 税收,M代表进口支出)。该等式可变形为 (X-M)=(S-I)+(T-G)(即“双缺口理 论”),它表明,一国的进出口差额是由该国 的储蓄与投资差额及政府收支差额决定的。

2. 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①金币仍作为本位货币, 但市场不再流通和使用金币,而是流通纸币; ②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③不许自由铸造 金币,但仍以法律规定纸币的含金量;④纸币 不能自由兑换金币,但在国际支付或工业用金 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用纸币向央行兑换金 块(如英国在1925年规定一次至少兑换400盎 司,约值1700英镑)。
8.1.2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



通常所说的国际金本位制是指世界主要 国家均实行金币本位制情况下的国际货 币制度。特点: 1.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制 度的基础。 2.实行典型的固定汇率制。 3.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8.1.3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国际金本位制的缺点从根本上讲是它过 于“刚性”,这表现在:①国际间的清 算和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② 货币数量的增长主要依赖黄金产量的增 长。然而,世界黄金产量(增长)跟不 上世界经济的增长,这就使国际金本位 制的物质基础不断削弱。
2.多种形式的汇率制度安排
1973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实行浮动 汇率制后,发展中国家根据各自的经济 条件和需要,选择了多样化的汇率制度 安排。根据1978年IMF协议修正案,IMF 会员国可以自行安排其汇率制度。 当今汇率制度的趋势是实行较为固定 的汇率制度的国家越来越少、实行灵活 的汇率制度的国家不断增多。
8.2 布雷顿森林体系
8.2.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凯恩斯计划




主要内容是: (1)设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国际清算同盟, 由国际清算同盟发行一种以一定量黄金表示的国际货 币——班柯(Bancor)作为清算单位,“班柯”与黄金 之间保持固定的比价。“班柯”等同于黄金,各国可以 黄金换取“班柯”,但不得以“班柯”换取黄金。 (2)各国货币按一定的比价与“班柯”建立固定汇率, 可适当调整,但不能单方面进行竞争性贬值。 (3)各国中央银行在国际清算同盟中开立往来账户, 各国间发生的债权债务都通过该账户之间的转账进行清 算。国际收支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而国际收支逆差 国则可以按照规定的份额申请透支或提存。


2)第二次美元危机及其拯救 (1)黄金双价制(Two-tier Gold Price System) (2)创立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
3)第三次美元危机及其拯救

(1)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①在国内冻结工资和物 价90天(三个月);②对外停止履行外 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 换黄金的义务;③对进口商品征收10% 的进口附加税。④削减对外经济援助 10%。

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再到金汇兑本位制, 可以看出:第一,货币和黄金的联系越来越薄弱。 第二,实行金块本位制,金币不再流通,货币的 可兑换性受到限制,可以节约国内经济交易中所 需的黄金。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则因大量持有外汇 而不仅可以节约国内经济交易所需的黄金,还可 以节约国际经济交易中所需的黄金。第三,各国 实行的货币制度和国际货币制度之间具有密不可 分的联系。
2.怀特计划



(1)采取存款原则,设立一个国际货币稳定基金,资 金总额为50亿美元,由各会员国用基金、本国货币和政 府债券缴纳,认缴份额取决于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 民收入和国际收支差额变化等因素,根据各国缴纳份额 的多少决定各国的投票权。 (2)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名为“尤尼他”(Unita)的国 际货币作为计算单位。 (3)基金组织通过提供短期信贷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 收支不平衡,稳定汇率,维持国际货币秩序。 (4)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同其缴纳 的份额成正比。
要消除国际收支逆差,一国在 经济政策上有两种选择:
一是需求政策,即着眼于控制需求,实行紧缩政策。采 用减少货币发行、提高利率、削减公共支出、增加税 收、抑制出口、吸引外资流入等常用措施来控制总需 求,降低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常常伴随着高昂 的代价。 二是供给政策,即不控制需求而是靠提高供给水平, 消除国内缺口来平衡国际收支。其主要手段是取消外 汇管制和政府出口补贴,消除价格扭曲,打破对生产 要素的人为限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和资 金利润率,从而在现有资源和需求不变情况下增加供 给、缩减对进口的需求,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8.1 国际金本位制

8.1.1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并 建立起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固定兑 换关系的货币制度。



根据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金本位制主要有三种形 式: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 金铸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这是金本位制的最初形态。金铸币本位制的特点是: ①以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自由熔化;③流通中其他货币和金币之间可以按法定 比率自由兑换,也可以兑换与金币等量的黄金;④黄 金可以自由地输出或输入本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