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重点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最初的语言学是是为了给遗留下来的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古典文献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

这时候的语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1〕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比方:粤方言中读"人〞,读作[zen],新会话读作[ngæ n],开平话有的读作[ngæn] 、[ngin],台山话读作[ngin],闽南话读作[n^ng],但是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

〔2〕线条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在时间上呈线性排列。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按时间顺序出现,形成延续的线性序列,绝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说出两个符号。

如:"庄〞的语音形式就是由zh-u-a-ng四个音素依次出现而形成的。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构造关系。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构造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可以前后连接起来的横向关系。

〔2〕聚合关系是指同一构造内一样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纵向关系。

即在语言的组合构造的*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一样作用〔组合能力〕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

〔3〕不仅各级语言符号处在这两种根本的关系之中,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同样也处于这两种关系之中。

4、语音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上下,取决于发音体〔人的发音体是声带〕的振动频率。

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

对于语音而言,就是由发音时用力的大小决定的。

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语调、轻重音。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长短音、轻音。

如英语中的pool[pu:l]〔水池〕与pull[pul]〔拖、拉〕。

山东财经大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财经大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复习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B)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A.洪堡特B.索绪尔C.威廉姆•琼斯D.乔姆斯基2.语言符号具有(B),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A.主观性和客观性B.任意性和线条性C.离散性和凝聚性I).自然性和社会性3.(A)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A.词B.语素C.短语D.句子4.下列辅音音素都属于塞擦音的一组是(C)A.[b,s]B.[p,x]C.[ts,tfi h]D.[k,n]5.(C)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A.成语B.词C.词汇D.词组6.多义词具有多项意义,其中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D)。

A.原义B.多义C.引申义D.本义7.国际音标所采用的符号大多数是(B)字母A.希腊B.拉丁C.英语D.法语8.(B)是大家说话时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A.规则B.语法C.句法D.结构9.(D)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A.词B.音位C.短语D.语素10.词的(A)是词义的核心。

A.概念意义B.感情色彩意义C.语体色彩意义D.象征意义I1语音学是从语音的(B)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进行的研究。

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物理属性D.生理属性12.(C)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音体的形状及发出声波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的。

A.音长B.音强C.音高D.音质13.(A)词的核心部分,体现词的意义。

A.词根B.词缀C.词尾D.虚词14.下列辅■&音素都是舌面后音的一组(C)oA.[f,g]B.[m,x]C.[k,x]D.[s,r]15.下列词语中都属于派生词的一组是(B)oA.teapot老师B.impossib1e椅子C.hometown国家D.footba11新手16.文字起源于(C)oA.汉字B.书法C.图画D.实物17.英语是(A)。

A.屈折语B.孤立语C.黏着语D.复综语18.(D)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

其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3、语言的组合关系:是指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4、语言的聚合关系:是指在语言的链条上,每个环节上那些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有大致相同的语法作用。

5、语流音变:是指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

6、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辨义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

7、音质音位:是指从音质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8、非音质音位:是指从音高、音强、音长等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9、音位的区别特征:是指能够区别不同音位的发音特征。

10、句法同义:是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

11、句法多义:是指在一个句法结构中,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12、语法范畴:是指语法意义的归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的聚合,这种语法意义主要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

13、语法形式:是指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

14、语法意义:是指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15、隐喻:建立的基础是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也就是派生义是通过比喻方式获得的意义,这种意义是某种比喻方式长期运用,从而把临时的意义固定在了一个词中,成为一项派生意义。

16、换喻:基础是两个意义所反映的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事物的词去指称乙事物。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及答案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及答案

《语⾔学纲要》思考题及答案1.语⾔的社会功能包括什么?试作解释。

答: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体现在语⾔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信息传递是社会中⼈与⼈交流的基本⽅式,通过信息交流,⼈们才可以在社会中分享各⾃的经验感知,更好的分⼯协作。

语⾔社会功能另⼀个重要的⽅⾯是建⽴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可称为语⾔的⼈际互动功能。

互动包括两⽅⾯,⼀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的情感态度意图,另⼀⽅⾯这些⼜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语⾔或⾏动上的反馈,从⽽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2.语⾔和思维的关系。

答:(1)思维离不开语⾔:没有语⾔,思维活动不能进⾏;思维成果⽆法表达A、从认知学(认识论)⾓度看:语⾔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形成思维需要语⾔(词是思维的材料,语法是思维程序)——思维必须在语⾔材料的基础上进⾏,语⾔是思维的⼯具;思维成果需要通过语⾔表达记录下来(2)语⾔离不开思维A、语⾔是思维的⼯具,在运⽤中才有意义。

如果没有思维,⽆所谓交际。

B、语⾔中词和句⼦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与逻辑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合。

总之,⼆者相互依存,各以对⽅的存在为前提。

⼜相互适应,有思维就有语⾔。

3.什么是符号?语⾔符号与现实现象的关系。

答:所谓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来表⽰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符号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的要素。

关系:现实现象包括客观现实和⼼理现实。

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的所有存在,⽽⼼理现实是客观现实通过⼈的认知储存在⼈的⼤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

A.语⾔符号与⼼⾥现实的关系:⼀⽅⾯,语⾔表达是对⼼⾥现实的编码,⼼理现实是语⾔符号所要表达的对象;另⼀⽅⾯,⼼理现实中很⼤⼀部分是间接通过语⾔⽂字获得的,语⾔符号也影响着作为⼼理现实的⼤脑信息的储存⽅式。

B.语⾔符号和客观现实以⼼理现实为中介。

⼼理现实存在于客观现实与语⾔符号之间的⼈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它既与客观现实互动,也与语⾔符号互动。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姓名郑莉娟所在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外语言学著导读指导老师叶南老师目录摘要 (3)Abstract (3)前言 (3)1语言符号与两原则 (4)1.1语言符号 (4)1.2两原则 (4)1.2.1符号的任意性 (4)1.2.2能指的线条性 (5)2符号的两性 (5)2.1不变性 (5)2.2可变性 (6)3静态语言学与演化语言学 (6)3.1共时与历时的命名 (6)3.2语言内在二重性 (6)3.3共时历时方法和原则上的对立 (7)附录 (8)结语 (9)后记 (11)摘要:本文主要是对索绪尔在第一编提出的一般原则包括语言与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关系,以及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等几个问题阅读后的理解,以助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更好地领会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以此追溯符号学的过去,展望其未来,加深我们对符号学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符号;能指;不变性;可变性;共识语言学;历时语言学;Abstract:This article is made by Saussure in the first series of general principles, including language and symbols, and referr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gnifier, the arbitrary nature of linguistic signs, lin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ariance and variability, as well as synchronic linguistics and diachronic linguistics and so on the understanding after reading a few questions to help u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aussure's linguistic theory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Saussure's linguistic sign, as a retrospective semiology's past, its future prospects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semiotics and research.Keywords:Symbol; be able to refer to; invariance; variability; consensus in linguistics; diachronic linguistics前言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语言学纲要笔记第二章

语言学纲要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一、语言和说话关键字:材料和规则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都属于语言现象,语言现象是无穷尽的。

但是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

词与规则好比打字机的键盘,说出来的话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

(这个比喻很精妙)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所以,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

语言研究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语言找出来。

二、语言与符号语言是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符号的概念:符号:1.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而这些感知的形式都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能。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能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在这一点上,符号和隐含某种信息的自然的征候不同。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自身的物质属性来判断,例如看见远处炊烟的升起,就知道有投宿的人家等。

而符号的意义,完全在于符号使用者的约定。

语言符号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如下图。

编码认知语言符号心理现实客观现实音(约定)义指称反映1.语言符号的音与义是社会约定关系,即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2.从编码的角度看,语言符号和心理现实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

从解码的角度看,语言符号“指称”离散化了的小块心理现实,只能指称心理现实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所以我们常会有“言不能尽意”的遗憾。

3.从编码的角度看,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关系也是相互的,是以人的感官和大脑(以及其他延长的感知工具)作为中介而彼此联系的。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谢谢大家! Thank you!
语言的音、义之间的 关系是任意性的,但为什 么又说语言的音、义之间 同时也是强制性关系呢?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 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 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 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 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 乖乖地接受它,绝不能随意更改; 即使皇帝、总统也不例外,都只 能接受社会已约定的符号。
在不同语言中,不同的音可以 表达相同的意义;
• 相同或相似的音在不同的语言 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 请大家思考实例。
• 例如“人”,汉语说rén,英语说 person,俄语是человек,相互 间的语音差别很大;
• 例如 ai,汉语中表达的是哀、爱、 矮……,在英语中表达的是“我” (I)。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定义
定义:符号就是一个社会全体 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 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语言是一种符号
(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 听觉符号体系。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P113关于语言符号的定义:语 言是一个双面的心理实体。
概念
音响形象
语言符号的构成
语言符号是由音响形象、
概念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二者不可分离。
音响形象
物质形式
能指
概念
具体内容
所指
• 索绪尔:“我们建议保留符号这个 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 替概念和音响形象。”(《普》 P102)
所指
符 号
能指
语言符号的特点:
1. 任意性
2. 线条性
1. 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能指 (音)与所指(义)之间 的关系是任意的,具有不 可论证性,由社会约定俗 成。

第二章_语言是符号系统参考答案

第二章_语言是符号系统参考答案
7、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
世界上为什么有多达5500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8、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5、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二者不可分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又叫做约定性,也就是说,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并不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或者某种规范建立起来的,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这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比如同样是汉语,同样表示“太阳”这一意义,有的地方叫“日头”,有的地方叫“火神爷”,有的地方叫“阳婆”等等,如果联系世界上不同的语言来看,那叫法就更多了。可见,语言符号音义之间联系不是必然的,不是本质的联系。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志。其包括形式
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
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8、(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线性序列的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可当定义)
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的。

语言符号的这两个性质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密切相关。

符号的任意性就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最大侍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

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

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shu”和英语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哀”和英语的“I”)。

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

可是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

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

战争期间夜间通行的口令是司令部规定以后颁发的。

口令的制定是任意的,但既经颁发,大家都得遵守,不能更改。

口令可以一天一换,语言的符号却是社会全体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不能随便乱改,否则就会乱套。

而且符号本来就是约定的,只要大家接受,无所谓好坏,因而也没有变更的必要。

所以虽说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落入一套现成的语言符号的网子里,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要求更改的权利。

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的,符号的线条性使符号能够一个挨着一个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结构。

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和单个符号中音义的结合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论证和解释的。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条件就是语言里的各种结构规则。

比方“香菜”“香肠”“香瓜”“香油”等,都由两个最小的符号组合而成。

“香”“菜”“肠”“瓜”“油”这些都是音义任意结合的符号,但它们之所以能组成“香菜”“香肠”“香瓜”“香油”却不是任意的,而是有道理可说的,可以从它们的组成中了解结合的条件。

例如“香瓜”和“瓜香”就不一样,我们能够说出这种不一样的道理。

这样,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有条理、可理解的性质。

所以,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