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徽省高考体育生训练计划

合集下载

体育高中班高考年度训练计划

体育高中班高考年度训练计划

体育高中班高考年度训练计划一、训练背景对于体育高中班的学生来说,高考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体育高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为了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特制定本年度训练计划。

二、训练目标1、提高学生的体育专项技能水平,使其在高考中达到或超过相应的成绩标准。

2、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在比赛和考试中的应对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训练阶段(一)基础训练阶段(9 月 11 月)1、身体素质训练(1)耐力训练:每周安排至少三次长跑训练,如 3000 米、5000 米等,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2)力量训练:进行全身性的力量训练,包括上肢、下肢和核心肌群。

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重量。

(3)速度训练:通过短跑、冲刺跑等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

(4)灵敏和柔韧训练:进行各种灵敏性训练,如跳绳、折返跑等;同时,安排适量的柔韧训练,如瑜伽、拉伸等,保持身体的柔韧性。

2、专项技术训练(1)根据学生的专项项目,进行基本技术动作的训练,如田径项目中的起跑、途中跑、冲刺等技术;球类项目中的传球、接球、投篮等技术。

(2)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通过反复练习和纠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二)提高训练阶段(12 月 2 月)1、身体素质训练(1)继续加强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方面的训练,但训练强度和难度逐渐增加。

(2)增加间歇性训练,如 400 米快跑+ 200 米慢跑,提高学生的体能和适应能力。

2、专项技术训练(1)在巩固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细化和优化,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和稳定性。

(2)进行专项的组合技术训练,模拟比赛场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强化训练阶段(3 月 4 月)1、身体素质训练(1)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如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增强学生的体能储备。

高考体育四项训练计划

高考体育四项训练计划

高考体育四项训练计划我跟你说啊,这高考体育四项训练,那可得好好计划计划。

我就想啊,这体育训练就像一场打仗,咱得有战略。

咱先说这100米跑吧。

我站在那跑道上的时候啊,就感觉自己像个即将发射的小火箭。

每次训练前,我那教练,脸黑得像锅底似的,眼睛瞪得老大,冲我喊:“你这腿啊,得像捣蒜一样捣起来,知道不?”我就拼命点头。

起跑的时候,那姿势可得讲究,我就弓着腰,像只准备扑食的小豹子,眼睛死死盯着前方。

我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就等着那一声哨响。

哨声一响,我“嗖”地一下就蹿出去了,风在我耳边呼呼地吹,那感觉就像有无数只小手在推我。

再说说这立定跳远。

我每次站在那起跳线前,心里就直打鼓。

旁边有个同学,腿长得像麻杆儿似的,跳得可远了。

我就不服气啊,我想我也能行。

我深吸一口气,双手使劲儿摆动,就像两个小螺旋桨。

我眼睛一闭,心一横,猛地往前一跳。

落地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重重的沙袋砸在了地上。

教练就走过来,皱着眉头说:“你这跳得啊,还不如我家那老母鸡扑腾得远呢。

”我听了心里可不好受了,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要跳得更远。

铅球这东西啊,可沉了。

我拿起铅球的时候,手都有点抖。

那铅球的表面凉凉的,滑溜溜的,就像个不听话的大铁蛋。

我看着前面的投掷区,想着要把它扔得远远的。

我扭着身子,像个麻花一样,把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到胳膊上。

然后我一使劲儿,铅球就飞出去了。

可它飞得不远啊,还没落地呢,我就知道完了。

教练在旁边摇摇头,叹着气说:“你这是扔铅球呢,还是赶小鸡呢?”我这脸啊,一下子就红到了脖子根儿。

最后就是这800米跑了。

我跑800米的时候,那可真是又爱又恨啊。

刚开始跑的时候,感觉还挺轻松的,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似的。

可是跑着跑着,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

我喘着粗气,感觉肺都要炸了。

周围的同学也是一个个累得不行,有的脸涨得通红,像个熟透的大苹果;有的眉头紧锁,像是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我心里就想啊,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但我又不能放弃,我就咬着牙,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体育高中班高考年度训练计划

体育高中班高考年度训练计划

体育高中班高考年度训练计划一、训练目标通过一年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在身体素质、专项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达到高考体育测试的要求,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

2、熟练掌握高考体育测试的各项专项技能,如田径、篮球、足球、武术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考试压力的能力。

二、训练阶段划分(一)基础训练阶段(第 1 3 个月)1、身体素质训练力量训练:以全身大肌肉群的基础力量训练为主,如深蹲、卧推、硬拉等,每周安排 2 3 次。

速度训练:进行短距离冲刺跑、加速跑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起跑和加速能力,每周安排 2 3 次。

耐力训练:进行中长跑训练,如 800 米、1500 米跑,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距离,每周安排 2 3 次。

灵敏和柔韧训练:通过各种灵敏性练习和柔韧性训练,如跳绳、踢毽子、瑜伽等,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每周安排 2 3 次。

2、专项技术训练了解和学习各项专项技术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如田径项目的起跑、途中跑、冲刺技术,篮球项目的运球、传球、投篮技术等。

进行简单的专项技术练习,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每周安排2 3 次。

(二)强化训练阶段(第 4 6 个月)1、身体素质训练力量训练:在基础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爆发力训练,如跳跃练习、投掷练习等,每周安排 2 3 次。

速度训练:进行更多的短距离冲刺跑和变速跑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每周安排 2 3 次。

耐力训练:增加长跑训练的距离和强度,如 3000 米、5000 米跑,每周安排 1 2 次。

灵敏和柔韧训练:继续保持灵敏性和柔韧性训练的频率和强度,每周安排 2 3 次。

2、专项技术训练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增加技术难度和训练强度。

进行专项技术的组合练习和模拟比赛,提高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能力,每周安排 3 4 次。

(三)专项提高阶段(第 7 9 个月)1、身体素质训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专项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素质训练,重点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

2024年学校高考体育训练计划

2024年学校高考体育训练计划

2024年学校高考体育训练计划一、前言体育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在学生的整体成绩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2024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我们制定了以下的高考体育训练计划。

这个计划将帮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提高身体素质,提升技能水平,从而为高考做好准备。

二、目标1. 提高身体素质:包括耐力、力量、速度、柔韧性等方面的提升。

2. 提升技能水平:包括各项体育项目的技术要领、战术策略、比赛经验等方面的提升。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集体训练和比赛,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训练内容1. 基础体能训练:每周进行两次的基础体能训练,包括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绳跳等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同学们的耐力、力量和速度。

2. 项目技术训练:根据同学们各自的兴趣和擅长,分别进行项目技术训练。

例如,篮球项目可以进行投篮、传球、盘带等技术训练;足球项目可以进行带球、射门、防守等技术训练。

每周进行两次的项目技术训练,提高同学们的技能水平。

3. 专项训练:根据同学们所选项目的特点,进行专项训练。

例如,田径项目可以进行短跑、跳远、跳高等专项训练;游泳项目可以进行抓水、换气、转身等专项训练。

每周进行一次的专项训练,提高同学们在所选项目上的表现。

4. 比赛辅导:参加校内和校外的比赛是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类比赛,并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指导。

通过比赛的经验,同学们将更好地掌握竞技技巧,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5. 体育知识学习:高考体育的考试不仅仅涉及到技能的操作,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我们将安排同学们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包括规则、技术要领、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四、训练计划1. 每周训练时间:每周进行5次训练,具体安排如下:- 基础体能训练:每周两次,每次1小时。

- 项目技术训练:每周两次,每次1小时。

- 专项训练: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 比赛辅导:根据比赛安排,进行相应的辅导。

高考体育生训练计划

高考体育生训练计划

高考体育生训练计划一、训练目标高考体育生训练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身体素质,提高综合竞技水平,达到参加高考体育项目考试的要求。

通过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综合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训练内容1. 体能训练体能训练包括有氧耐力、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等方面的训练。

每周至少进行3次体能训练,每次训练时间90分钟。

包括跑步、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可选择举重、俯卧撑等项目。

2. 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高考体育项目考试的重点。

根据学生所选的项目不同,进行相应的技术训练。

例如,篮球项目可进行传球、运球、投篮等训练;乒乓球项目可进行发球、接发球、正手技术等训练。

每周至少进行2次技术训练,每次训练时间60分钟。

3. 战术训练战术训练适用于团体项目,如足球、篮球等。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战术意识。

每周至少进行1次战术训练,每次训练时间60分钟。

4. 策略训练策略训练是对学生智力和战术思维的培养。

通过解析比赛过程、分析对手特点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每周至少进行1次策略训练,每次训练时间60分钟。

三、训练计划1. 基础训练期基础训练期为3个月,主要目的是打下坚实的运动基础。

其中体能训练占据主导地位,技术、战术和策略训练适度开展。

每周训练时间为8-10小时。

2. 提高训练期提高训练期为4个月,主要目的是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竞技水平。

除加强技术训练外,体能、战术和策略训练需保持稳定。

每周训练时间为10-12小时。

3. 竞赛备战期竞赛备战期为2个月,主要目的是在高度稳定状态下提高比赛成绩。

重点放在技术、战术和策略训练上,适当减少体能训练强度。

每周训练时间为10-12小时。

四、训练方法1.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身体疲劳和伤病风险增加。

2. 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体质和技术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3. 配备专业教练,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确保训练效果。

安徽省高考体育生训练计划

安徽省高考体育生训练计划

安徽省高考体育生训练计划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目录篇一:体育训练第一阶段:弹跳力: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跳远腾空步、台阶上下跳、原地纵跳练习。

一、一般耐力:20――30分钟慢跑、越野跑、1600――3000米中速跑、等二、柔韧性练习:站立体前屈、俯卧臂伸、正侧踢腿、悬垂等。

三、上肢、腹肌、背力量练习:俯卧撑、击掌俯卧撑、杠铃抓举、挺举。

四、灵敏性练习:穿梭跑、闪身跑、看信号跑、等。

五、绝对速度练习:30――50米最大强度底跑、复跑、上下坡跑、顺风跑、阻力跑、等循环练习法每周3-4次每次5-6项。

严格控制时间、次数。

一般4-6次为一组,做5-6组。

每组结束后穿插几个20-30米底加速跑。

注意:初期以掌握技术和力量为主。

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负荷量、强度。

防止中过渡疲劳和运动损伤。

800米以上跑以提高机体有养工作底能力和机体对运动项目底适应能力。

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160次。

第二阶段:一、 100米:1、最大强度底反复跑30――50米。

2、接近最大强度的反复跑80――150米。

3、最大强度的顺风跑、下坡跑20――60米。

4、接近最大强度的接力跑60――90米。

练习要求:100米属于极限运动,一次课总的快速跑量,不能超过800米-1000米。

并且要安排在调整后恢复的第一次课中,每次的第一项。

切记在疲劳状态下速度。

二、 800米:1、200-400米段落跑,2――3组。

每组3次。

2、500――600米段落跑,3――4组每组1-2次。

3、800――600――400――200米间歇跑,1-2次1-2组。

练习要求:这个阶段强度要比一般耐力强度大,心率可在180次以上,间歇时间以心率降低到每分钟140次左右为好。

同时安排1――2次长距离的越野跑。

三、立定三级跳远:1、深蹲跳。

2、负重深蹲。

3、负重半蹲跳。

4、负重弓箭步走。

体育高考队第一学期训练计划

体育高考队第一学期训练计划

体育高考队第一学期训练计划体育高考是对学生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综合考核,对学生的体育训练计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体育高考队的第一学期训练计划。

第一学期训练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训练目标:1.提高学生的基本功水平,包括力量、灵敏度、协调性和柔韧性,并增强学生的耐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通过团队训练和比赛提高学生的激情和激励意愿。

3.每天均衡饮食,保证学生的营养摄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训练内容和计划:1.体能训练:周一至周五:早晨慢跑30分钟,晚上进行力量训练,包括举重、引体向上和踢腿等。

周六:进行有氧训练,包括游泳、自行车和跑步等。

周日:休息。

2.技术训练:周一:进行足球技术训练,包括传球、射门和盘带等。

周二:进行篮球技术训练,包括投篮、运球和传球等。

周三:进行乒乓球技术训练,包括发球、接发球和拉球等。

周四:进行田径技术训练,包括跳高、跳远和短跑等。

周五:进行游泳技术训练,包括蛙泳、自由泳和蝶泳等。

3.我们还安排了每周一次的篮球比赛和足球比赛,以提高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饮食计划:早餐:主食(面包或米饭)+蛋白质食物(蛋或瘦肉)+水果+牛奶或豆浆。

午餐:主食(米饭或面条)+蔬菜+肉类+豆制品。

晚餐:主食(米饭或面条)+蔬菜+肉类+豆制品。

训练前:水果+能量棒或核桃。

训练后:蛋白质饮料或牛奶+水果。

5.心理辅导:为了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我们每周安排一次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训练的压力和竞争的挑战。

三、训练评估与调整:每周末进行训练成果的评估,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个别辅导和调整,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训练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有能力和条件在需要时进行个性化的训练和指导。

四、安全注意事项:1.每次训练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以预防运动损伤。

2.训练中应尽量保持适当的水分补给,避免脱水。

3.学生如有身体不适或伤病,应及时告知教练并接受适当的处理和康复训练。

2024年学校高考体育训练计划(五篇)

2024年学校高考体育训练计划(五篇)

学校高考体育训练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智力及学习兴趣、等状况的分析)通过高中两年的体育教学训练,学生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能够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按兴趣选一至两个项目进行锻炼,而且掌握了所选项目的基本技术,有部分同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二、本学年教学目标:(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分项填写)知识目标:学会一两种我国传统养生保健,了解体育活动对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应用简单的方法测试自己的体能,按兴趣新选一个或按上学期的项目进行训练。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

情感目标: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顽强的意志,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增强自信,感受交往、合作与竞争,培养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

三、主要教学:(可就优化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改革试验,调动学生积极性,抓好形成质量诸环节,面向全体学生,培优和辅导后进生等方面,结合实际,订出具体措施)1、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2、多形势,多手段引导学生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3、分层次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4、设置一定的难度和困难情境,培养学生勇敢、不怕困难、意志坚强的优良品质。

5、场地器材巧妙设计,自编自制体育器械。

6、对于年级体育报考的学生,按照高考大纲要求,根据其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训练计划,辅导其训练为高考作好准备学校高考体育训练计划(二)一、教学目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

本学期教室教学力图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运动参与的目的,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与主动性,通过模块、田径模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及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增强体能,同时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形成运动专长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法和优良的思想品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篇一:体育高考训练计划第一阶段:弹跳力: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跳远腾空步、台阶上下跳、原地纵跳练习。

一、一般耐力:20――30分钟慢跑、越野跑、1600――3000米中速跑、等二、柔韧性练习:站立体前屈、俯卧臂伸、正侧踢腿、悬垂等。

三、上肢、腹肌、背力量练习:俯卧撑、击掌俯卧撑、杠铃抓举、挺举。

四、灵敏性练习:穿梭跑、闪身跑、看信号跑、等。

五、绝对速度练习:30――50米最大强度底跑、复跑、上下坡跑、顺风跑、阻力跑、等循环练习法每周3-4次每次5-6项。

严格控制时间、次数。

一般4-6次为一组,做5-6组。

每组结束后穿插几个20-30米底加速跑。

注意:初期以掌握技术和力量为主。

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负荷量、强度。

防止中过渡疲劳和运动损伤。

800米以上跑以提高机体有养工作底能力和机体对运动项目底适应能力。

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160次。

第二阶段:一、100米:1、最大强度底反复跑30――50米。

2、接近最大强度的反复跑80――150米。

3、最大强度的顺风跑、下坡跑20――60米。

4、接近最大强度的接力跑60――90米。

练习要求:100米属于极限运动,一次课总的快速跑量,不能超过800米-1000米。

并且要安排在调整后恢复的第一次课中,每次的第一项。

切记在疲劳状态下速度。

二、800米:1、200-400米段落跑,2――3组。

每组3次。

2、500――600米段落跑,3――4组每组1-2次。

3、800――600――400――200米间歇跑,1-2次1-2组。

练习要求:这个阶段强度要比一般耐力强度大,心率可在180次以上,间歇时间以心率降低到每分钟140次左右为好。

同时安排1――2次长距离的越野跑。

三、立定三级跳远:1、深蹲跳。

2、负重深蹲。

3、负重半蹲跳。

4、负重弓箭步走。

5、行进间单脚跳。

练习要求:学生必须在承担最大负荷的条件下快速用力完成各项练习,能否合理掌握在快速用力情况下的最大负荷量是影响条约成绩的关键和重要因素。

第一个月用最大负荷的45%-75%作为负荷量。

每个课做10――13次,每次5――7组。

第三阶段:原地投掷铅球:1、卧推杠铃。

2、杠铃斜板推。

3、站立水平推杠铃。

4负重屈肘。

等练习要求:负荷量一般采用本人体重的40%-70%。

第四阶段:高考体育加试一般在4月底,最后两个月的目的和重点是调整和巩固,要加强大强度的练习。

适当减少量和次数,以每周2――3次为佳。

取消晨练。

只安排较短的技术练习和柔韧练习。

使学生机体不再过渡疲劳的的情况下。

下午进行1-2个小时的练习。

赛前饮食首先,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三天开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 --40分钟可以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

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

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

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

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4、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5、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

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

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冒。

跑时所穿的鞋袜应柔软和脚,最好穿短跑用的钉鞋。

篇二:体育高考训练计划体育高考训练队在高三级的训练时间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其中考前训练是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期。

所以,教练员务必要做好考前训练计划,针对高考项目巩固提高。

对考生要严格要求,确保考前训练安全有序的完成预定任务。

高考训练队的考前训练计划的合理制订,关系到考生的动作技术巩固,专项成绩提高,适应高考能力,身体恢复情况和心理发展状况等。

所以,我们要针对以上方面做具体研究,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重高考项目技术改进和成绩的提高,通过模拟测试加强心理素质,下面做具体阐述:1、在冬训周训练计划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

要对冬训以来由于刻意追求身体素质练习而影响某些动作技术的变形和错误应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纠正,确保在高考中由于出现的技术问题而影响更好的发挥。

所以,我们应把冬训时加强某些项目的素质练习时间用在动作技术的改进和巩固上。

比如,在周一的短距离跑中我们的训练计划是做准备活动后,做几次跑的专门性训练,然后进行高考的测试项目100m全程跑三组,最后通过全程跑针对某些运动员技术的问题做纠正性训练。

2、在专项训练计划内容和时间上做较大变动。

应对冬训注重专项素质训练向专项技术和专项成绩方面转变,要求教练员针对考生动作技术的问题和时间分配上做合理安排。

例如,在每周二、五下午的专项练习中的跳跃项目练习计划,首先做好准备活动后,做几次跳的专项技术动作练习(助跑、踏跳步、腾空步、落地动作等),然后进行急行跳员和三级跳远的专项练习20次左右,在教练的不断指导下改进技术,提高成绩。

最后要对动作有问题的考生采用适当的手段进行改进和巩固。

再如,体操专项训练计划也应做一些调整,把以前的专项素质练习重点放在现在的动作技术的学习,除了几项要考的专项素质(男生的引体向上、女生的俯卧撑、收腹举腿、纵横叉)外,最重要的是要对单双杠、技巧和跳马的具体动作做提高和巩固练习。

3、在高考前期的训练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适应高考。

针对高考的规则、环境和具体问题做适应性训练,这样既可以使考生得到适当的训练,也可以使考生懂得高考流程,了解高考规则,把握高考尺度,更好的让考生进行了良好的心智能训练。

比如,一般是在冬训结束后(第二年开学初)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注重四项素质测试,专项作为考察项目。

然后评价考生训练情况,确定后期训练方向。

第二次测试时间一般定于考前三周左右,这次考试应该组织的更加严密,模拟高考考场进行考试,评价时注意考生的适应能力和专项发挥能力。

强调后期的补充性指导练习。

4、在这个时期要注重对考生的恢复性练习,易防在高考前过度疲劳,影响成绩的发挥。

首先要在训练负荷上做适当的缩减,对周训练计划中的力量训练总量应该减少。

比如,对每周三、六早上的力量训练的大杠铃练习次数应该安排在6次左右,组数也从5次减为3次。

对小杠铃的练习也要相对的降低重量和次数,但一定要适当,不能过小反倒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要区别对,因人而已。

要对不是速度耐力专项的考生适当减少这方面的练习,这些时间应多分配给高考项目(立定三级跳远、铅球等)训练。

对弹跳练习和速度练习应多加注重,因为这两项素质在高考中占据的比分较大。

在考前两周内应大幅度减少运动量和强度,但不能停止训练,每天要求早晨上一些小强度练习,量上不在要求,下午针对某些弱点项目做适当练习即可。

5、高考前期的训练工作不可忽视,但心理辅导训练也尤为重要。

要在两次模拟考试中不断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质,还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心理训练。

在适当的时间可以请有关心理辅导专家给考生进行讲座,传授一些预防恐惧、失眠和紧张等心理障碍。

由于体育专业考生的考试不同与参加比赛,这直接牵扯到考生的将来前途命运,所以考生不由自主的就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

比如,有些考生平时成绩比较好,经常超长发挥,但在正式测试或考试中往往考不出好成绩,大多数是由于心理紧张,导致动作变形或做动作不舒展等情况,从而影响成绩的表露。

当然很多生理调节不当,也可以导致某此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女同学考前要做生理调节,使其在考试几天内身体状况不受影响。

所以,作为教练员我们应该时刻把握考生的心理状况,给其适当的记忆刺激,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理指标来应对高考。

另外,要注重考生的念动练习,教会考生在考前闭上眼睛,象放电影式的将动作在大脑里播放一遍,然后镇定去迎接挑战。

篇三:体育高考训练计划一、高考体育考生特点:基础不一,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等;主题明确——直奔高考四项考试项目。

二、训练指导思想:(1)确立“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以高考四项作为素质练习的重点,注重小肌肉群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练习,提高肌间协调性。

以速度发展为突破口,确立以速度发展为中心的训练体系,一切以“快”为中心,注重速度和力量发展的均衡性。

(在力量跟不上速度发展需要时就适当加强力量训练,以解决力量和速度发展的不平衡)(2)培养自信、拼搏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3)在练习中的所有动作都要求质量高,轻松,准确,快速完成.三、训练总原则:(1)基本训练与高考四项技术训练相结合原则:把技术训练分解成套,一天练几套,穿插进行。

要求完成得快速、熟练、准确。

每天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各种素质练习,使运动员既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技术发展,又不至于使身体某部位产生过度疲劳(注:一定要注意预防运动损伤)。

(2)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循序渐进原则: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在逐步加长训练时间和加大动作练习数量的基础上,自然的、适当的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即让运动负荷从一个经过加大到适应,再加大到再适应的过程.负荷的增加要缓和,不要突击增加强度,(要特别注意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即量是基础,强度是保证,质是关键!同时要注重训练的恢复,采用各种积极的与自然的放松恢复措施,控制好负荷的节奏.(教练员请注意:量的安排是一条波浪线,强度是一条直线)(3)区别对待原则:(4)训练手段的选择要有很强的科学性:一切从高考能力出发.目的明确,不摆花招.(5)训练的整体观:每个训练分期必须有侧重点。

如力量训练时大肌肉群轮流练,小肌肉群天天练。

(6)把技术、力量、速度三者协调起来,力求完美。

(7)懂得三大能量的供能特点和超量恢复的原理,合理认真安排运动负荷.(通过观察出汗,心率指标等,来检测训练计划)(8)根据运动员的生物节奏来合理安排运动节奏(要求教练和运动员经常沟通)注:对于高一、二年级的运动员来说,田径多项训练是个好方法,但对待高三体育高考训练,不宜摆花架子。

四、训练计划安排:周期训练计划安排,月训练计划安排,周训练计划安排和课时训练计划安排:(1)分两个训练周期(2)月周期:第一周中上运动负荷,第二周大负荷,第三周中上负荷,第四周小负荷。

(其实在第三周的负荷是最大的,因为第二周的负荷在第三周是得不到充分恢复的,学生在训练时会感觉到最累)。

每周训练内容要有重点,一般两个素质周后接一个技术周。

(3)周训练安排:(略)周训练计划的安排应根据周期和每个月训练任务和负荷的不同要求来制订,训练手段的选择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需要安排。

训练课中要注意观察运动员的生理现象,如基础脉搏、眼神、出汗程度、睡眠等,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免产生过度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