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肺康复

合集下载

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训练 -回复

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训练 -回复

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训练-回复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训练是针对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康复训练计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疾病,主要由吸烟、空气污染和遗传因素等引起。

它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患者的呼吸能力和身体活动水平。

老年是慢阻肺患者的一个高风险人群,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呼吸系统逐渐衰老,肺功能自然下降。

此外,一些老年人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脏病和糖尿病,也会加重慢阻肺的症状和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改善肺活量、增加肺部弹性、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血管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吸氧能力。

下面,我将一步一步回答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训练的重点内容,包括评估、目标设定和具体训练方法。

1. 评估: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肺功能测试、身体活动水平和心血管状况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特殊问题,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2. 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位患者设定具体的康复目标。

常见的目标包括改善肺功能、提高呼吸肌肉力量、增强心血管耐力、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等。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切实可行,以便在康复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

3. 训练方法:a. 呼吸训练:慢阻肺患者常常有呼吸困难和肺部积液,通过呼吸训练可以改善呼吸肌肉力量和调节呼吸节律。

常见的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深呼吸、肺活量锻炼和吹气训练等。

b.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和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老年慢阻肺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车、游泳和跳舞等,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c. 肌肉锻炼:肌肉锻炼可以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老年慢阻肺患者可以选择进行轻度到中度的耐力训练,如举重、俯卧撑和下蹲等,注意控制呼吸和避免过度劳累。

d. 营养指导:饮食对于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慢阻肺的肺康复注意事项

慢阻肺的肺康复注意事项

慢阻肺的肺康复注意事项人体是一个神秘且有趣的整体系统,每个器官都有它们独特的作用且它们又相互合作把生命系统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

其中肺部担任的是呼吸职责:一是通气;二是换气。

通俗的来说就是:肺部作为人体与外界保持气体的流通和交换的媒介,以此来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命。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重工业的兴起以及之前关于经济与环境关系的错误认知,导致了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衡、大气污染等严重问题。

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破坏,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残忍的报复。

其中因空气污染严重,让我们不仅失去了蓝天白云,还失去了健康乃至生命,其中呼吸道与肺部疾病就是典型的“被报复”疾病,有一段时间口罩甚至一度成为了居家必备单品之一。

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肺部疾病之一—慢阻肺的一些相关信息。

一.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

慢阻肺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对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所致的肺部异常炎症反应。

慢阻肺的典型症状是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并伴有胸闷气喘。

目前医学上还并未明确致病因素,但通过对病例的分析与调查发现以下这些原因可能会引起慢阻肺:1.吸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最大元凶,根据相关报道发现,吸烟的人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前者患慢阻肺的几率要高出后者2-8倍。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吸烟是致病最重要因素的结论;2.环境与空气污染,除了大气中可入肺污染物增多以外,室内的空气污染也会诱发慢阻肺;3.病人自身原因,如本身免疫功能下降或遗传因素;4.职业性粉尘和其它有害物质;5.地区环境,有些地区会有寒冷的季节或时期,寒冷会降低呼吸的敏感性,从而导致慢阻肺;6.慢性感染,若是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也会诱发慢阻肺;7.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老去,身体的免疫力及各种机能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增加患有慢阻肺的几率。

患病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一定要尽可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其中吸烟这个行为属于“作茧自缚”,在此呼吁主动吸烟的人可以尽早戒烟,而被动吸烟的人要远离吸烟环境。

慢阻肺家庭护理及肺康复方法

慢阻肺家庭护理及肺康复方法
1、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而且其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的,但本病发生是可预防的和治疗的。当前在临床中,慢阻肺主要与吸烟、大气污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因素、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2、慢阻肺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1)咳嗽:持续的、反复的、逐渐加重咳嗽为慢阻肺最突出的临床症状。发病早期,咳嗽多呈间歇性,在清晨症状会加重,夜间咳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加重,一天中不分时间段均有咳嗽。
(2)中度慢阻肺:气流受限进一步恶化,FEV1:50%~80%,且伴肺部症状(咳嗽、咳痰、气短)进展性加重,运动后症状明显。
(3)重度慢阻肺:气流受限进一步恶化,FEV1:30%~50%,反复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症状,急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4)极重度慢阻肺:气流严重受限,FEV1<80%,同时伴慢性呼吸衰竭。
(3)预防感冒:慢阻肺最主要的病因是反复炎症,而反复炎症又会加重COPD的病情,故肺部感染1次,COPD病情就会加重1次,因此慢阻肺患者因尽量避免感冒,天气变化时多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适当添衣减衣,穿衣服以不感觉或不太容易出汗为宜。
(4)重视家居环境:尽量避免室内外环境温差多大,减少感冒发生,并需要注意卧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度适宜,避免生活在过于干燥、潮湿的环境中。同时,注意家居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晾晒使用的被子,且重视清洗加湿器,避免因环境污染而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慢阻肺家庭护理及肺康复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癌症,与艾滋病并列第4位。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可以治疗的肺部疾病,但其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但有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护理技巧学习,并积极进行康复锻炼能够有效延缓病情进展。为此,本文将对大家科普慢阻肺的家庭护理方法以及肺康复锻炼技巧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及实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及实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运动训练及实践*张鸽 王葆青 余荣环**(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030)摘 要 有效的肺康复训练能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改善预后,但目前并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全文结合科室在肺康复方面的经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06-0003-04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raining and practice for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ZHANG Ge, WANG Baoqing, YU Ronghuan(Department of Pulmonary Medicine of Central Hospital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iv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but it has not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t present. This paper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f the department.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linical practice肺康复对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至关重要,有效的肺康复训练能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再住院次数[1-2]。

慢阻肺的运动康复治疗

慢阻肺的运动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肺康复是COPD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其中患者运动康复是肺康复的核心内容。

如果静养不动,会让病人丧失更多机能,特别是肌肉方面,对血液循环、呼吸肌肉、呼吸做功,全都有害。

许大爷谨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治疗,现在每周能环玄武湖走两圈,极大的改善了生活质量。

从康复的角度,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为: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恢复期三个时期。

在COPD稳定期,尽管运动锻炼不能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但能改善COPD 患者的运动能力(包括运动耐力和最大运动量)。

运动康复治疗后,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

8~12周的运动康复所得到的益处可长达2年。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急性加重恢复早期(急性加重缓解后10天内)进行肺康复运动锻炼,不但可行,且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症状等能明显改善。

根据林勇主任的临床观察显示,感染导致急性加重的患者中,感染控制、毒性症状改善后,就可以开始运动康复;非感染因素所致者,则肺康复的强度可以减少,但不必停止,这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

对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感染控制后进行肺康复,有利于脱机和脱机后的咳嗽、咳痰能力恢复。

慢阻肺患者肺康复治疗实例分享

慢阻肺患者肺康复治疗实例分享

,体脂率30.7%,内脏脂肪指数14.5%,皮下脂肪率21.7%,肌肉率27.5%。

1.体成分测量:体重超重,体脂率过
2.膳食调查:总摄入过量,没有参考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饮食结构不合理,喜欢高脂高盐饮食,缺少绿色蔬菜。

结合以上考虑,给予饮食干预:
态下由于心肺功能处于代偿阶段,应用肺功能
仪、心脏彩超等仪器,往往不能发现异常,从
而无法早期诊断。

运动时调动了心肺的储备功
能,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以增加供氧和排出二
氧化碳,任何一个环节(肺—心脏—肺循环和
体循环—肌肉)的异常均会造成供氧和二氧化
碳排出异常。

气体代谢分析就是在运动中对氧和二氧化
碳进行实时连续的测定分析以判断心肺等系统
的储备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运用非常广泛,主要有
以下几个特点:
1.在门诊即可进行,对人体无任何损伤,是
一种完全无创的相当安全的检测手段。

2.同时评估心肺功能水平和定量分级,有助382019.08 No.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实践探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实践探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实践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肺康复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的实践进行探索。

一、肺康复的概念和目标肺康复是基于对患者全面评估的个体化综合干预,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训练、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和行为改变等。

其主要目标是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医疗资源的使用。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呼吸困难是最常见也是最困扰他们的症状之一。

通过肺康复,帮助患者改善呼吸肌功能,增加肺部通气量,从而缓解呼吸困难。

同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步行、爬楼梯等。

此外,肺康复还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因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肺康复的具体内容1、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内容之一。

包括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力量训练,如上肢和下肢的肌肉力量练习;以及呼吸肌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短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活动能力。

呼吸肌训练则能改善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呼吸效率。

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肺康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慢阻肺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自我监测病情的技巧。

同时,教育患者如何避免诱发因素,如戒烟、避免空气污染、预防呼吸道感染等。

3、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由于患者呼吸困难,能量消耗增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评估与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评估与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评估与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而肺功能评估和康复对于慢阻肺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肺功能评估肺功能评估是诊断慢阻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₁)以及 FEV₁/FVC 比值等。

FEV₁是评估慢阻肺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

一般来说,FEV₁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越低,表明气流受限越严重。

根据 FEV₁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慢阻肺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除了单纯的数值指标,肺功能评估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症状。

例如,患者是否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此外,患者的活动耐力也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方面。

通过6 分钟步行试验等方法,可以了解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行走的距离,从而间接反映其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二、康复的重要性慢阻肺患者由于长期的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往往会出现身体机能下降、肌肉萎缩、心理障碍等问题。

康复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活动能力和改善心理状态。

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通过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可以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呼吸效率,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同时,康复治疗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体力和运动能力。

适当的运动训练,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和参与社会活动。

此外,康复治疗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慢阻肺患者由于疾病的长期困扰,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理支持和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三、康复治疗的方法1、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放松全身肌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遵医嘱给与氧疗,低流量(1-2L/min)持续吸入,并告知病人氧气吸入的 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嘱病人及家属勿随意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
3.病人喘憋时安慰病人协助病人卧床休息,减少耗氧量,遵医嘱适当调高 氧流量(<5L/min),摇高床头角度或取坐位、半坐位身体前倾,必要时遵 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空中踩车:患者取平卧位,屈膝抬高下肢,上半身保持不动,两小腿在空 中交替做踩自行车动作,直至做到脚踩不动为止。有力气情况下连续做, 没有力气分开来做。
郑氏卧位康复操
郑氏卧位康复操
吸鼻耸肩
视频
护理措施——睡眠形态紊乱
1.减少探视,限制陪护,及时清除无关人员,嘱病人尽早入睡。
2.夜间及时熄灯,避免噪音,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入睡环境。查房时除 必要的操作外,尽量不要干扰到病人的睡眠.
护理措施——焦虑
1.多与病人沟通,主动向病人介绍主管医生、护士住院环境等,说话时语 速要缓慢,态度要和蔼,尊重病人,尽量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
2在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的基础上,给予病人诚挚的安慰和鼓励,鼓 励病人说出焦虑的感受,并对病人表示理解。指导病人积极乐观,自我调 节情绪。
护理措施——焦虑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口服给药 吸入用药
非那雄胺片 Qd 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QN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Tid 乙酰半胱氨酸胶囊 Tid 孟鲁斯特纳片QN 氯雷他定片QN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2吸 Bid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病情改变 用药
艾司唑1片
中长导管 四磨汤一 甘油灌
置入

肠剂1支
同前 同前
护理措施——气体交换受损
4.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及喘息症 状有无进行性加重。
5.遵医嘱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平喘药物等治疗,指导病人严格按医嘱用药, 不得擅自减量或停药及正确使用吸入性药物的方法,使用吸入性药物后应 立即用清水充分漱口,并用毛巾擦拭面部。
护理措施——清理呼吸道低效
危险因素
吸烟
职业性
社会经 济地位
4
环境因素
感染
空气污染
危险因素
吸烟 是COPD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健
全球每8秒中即有一人死于烟草有关 的疾病
康 人

慢阻肺患者中80-90%现在或曾经吸 肺

中国的吸烟人数约有3亿





发病机制
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普遍认为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 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增 加,部分患者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除炎症外,肺部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 失衡、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也在COPD发病中起 重要作用。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可导致肺部炎症;从而导致COPD的发生。
护理措施——活动无耐力
1.让病人了解充分休息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减 少心肌耗氧量。
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 吸,以加强胸、膈呼吸肌肌力,提高活动耐力。每日3-5次,每次5-10分钟。
3.每天有计划的进行运动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可进行郑氏卧位康复 操训练。
缩唇腹式呼吸
郑氏卧位康复操
拉伸做起:患者双手拉住床边,利用上肢力量将半身拉起至坐直,维持片 刻,然后再次躺平,再次重复。一个动作15-20次,如气喘中间可以休息。
桥式运动: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双足底平踏在床面上,用力使臂 部抬离床面,越高越好,约10-15CM,再次重复。一个动作15-20次。
3.帮助病人了解疾病,向病人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介绍疾病治疗 的成功经验,使病人消除顾虑,坚定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指导病人家属或朋友参多关心、陪伴、安慰病人,听取病人的心声,使 病人保持心情舒畅以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为病人提供身心健康的支持。
护理措施——潜在并发症(感染)
1.每班观察病人中长导管穿刺处情况,包括导管外露长度、臂围、有无脱 出、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
护理诊断
5.排便异常(便秘):与肢体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机体需要增加及慢性胃病有关 7.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身体不适有关 8.潜在并发症(感染):与中长导管置入术有关
护理措施——气体交换受损
1.保持病室环境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次15-20分钟, 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诊断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功能Ⅱ级 3.高血压2级(高危)
辅助检查
心脏彩超:左房扩大 ,主动脉瓣退变 ,伴二尖瓣、三 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彩超肝胆胰脾双肾:肝囊肿,双肾实质回声稍增强,双 肾多发囊肿
胸 部 CT: 双侧支气管病变,慢支、肺气肿、肺大泡 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80.3%↑(46-76.5)
5.嘱病人置管侧肢体勿抬举重物,活动应轻缓,可适当进行抓握训练。
效果评价
病人喘憋症状较前减轻、咳嗽、咳痰症状较前减少 病人体重从入院时的61Kg增加至62.5Kg 从最初的每天上下午10组康复锻炼可以加强至20组 睡眠可以保证每晚6-7个小时 大便基本1-2天排一次 入院三天后病人更愿意与人交谈,每天心情舒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人的肺康复护理
呼吸内科 李微微
病人资料
• 床号:24床 • 姓名:刘** • 性别:男 • 年龄:78岁 • 病历号:150827 • 入院时间:2019.03.07 • 出院时间:2019.03.20 • 主诉:间断咳喘10余年,加重5天
病人资料
现病史: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咳喘症状,多次于我院住院治疗, 经抗感染、祛痰平喘等治疗后症状好转,此后咳喘症状反复发作,逐渐进 展至每年持续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冬重夏轻,伴活动耐量下降。5天前 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喘憋加重,在我院门诊静点抗感染及改善供血等治疗 3天仍有咳喘症状。
确认COPD的关键点
肺功能测定是诊断和评价COPD的金标准 1.有接触危险因素的病史,尤其是长期吸烟 2.有长期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的表现 3.还有可能出现影像学、生化检验的相应改变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个体因素
环境因素
危险因素
个人因素 1 氧化应激: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侵润 2 蛋白酶与抗蛋白酶失衡: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坏和破坏作用 3 炎性机制:潜在致炎因子持续存在并且损伤组织
03-11 36.3 90 20 130/74
03-12 36.4 86 22 122/70
03-13 36.7 90 21 120/71
03-14 36.5 86 21 126/73
03.15-03.20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治疗 静脉输液
低流量吸氧1-2L/min
莫西沙星Qd 奥美拉唑Bid 米乐松Qd 克林奥Qd 菲得欣Bid
护理措施——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1.向病人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导病人饮食要少食多餐,加强营养, 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少油、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宜食 新鲜的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饮用咖啡(会降低食欲)和 碳酸饮料(会增加饱腹感),多食优质蛋白。粮豆搭配和动植物食品混合 食用 ,其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更高。
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措施——排便异常(便秘)
1.鼓励病人适当饮水,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特别是粗纤维丰富的食物, 如芹菜、韭菜、蒜苔、洋葱等。避免食用宜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 干果、坚果等,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胡萝卜、啤酒等。饮食 应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2.培养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便意也坚持定时蹲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内科 张晓晶
疾病简析 辅助检查
主要
临床表现 实并验发室检症查
内容
分级
治治疗疗
病理学
健康指导
慢阻肺 –疾病简析
定义
.
危险因素
疾病
简析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定义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 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吸烟、接触有 害气体吸入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随着病情发展,可 出现肺功能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健康指导
1.减少尘埃、烟雾、雾霾等刺激,避免诱因,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出院后遵医嘱按时服药,勿随意增减药量,定期复诊,有不适症状随时 就诊。 3.每日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及肺康复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 4.定期检测血压情况,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勿过急躁,如有头晕等不适症 状注意卧床休息,必要时就医。 5.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调节饮食,增加粗纤维同时也要加强营养。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多 索茶碱葡 萄糖注射 液 Qd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复方聚乙 二醇电解
质散
甘油灌肠 剂1支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炎症、粘液分泌增多、肺泡呼吸面积减少 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低效:与呼吸肌疲劳,痰液粘稠、无效咳嗽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夜间咳嗽、喘憋有关
3.指导病人睡前减少活动量,避免饮浓茶和咖啡,不可饮过多的水,可嘱 病人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嘱其家属为病人用热水泡洗双脚,可按摩足底上 1/3足心凹陷处的涌泉穴以促进睡眠。
护理措施——睡眠形态紊乱
4.指导病人放松身体,微闭双眼,缓慢呼吸,配合舒缓的音乐以促进睡眠。 5.减少影响病人睡眠的相关因素,病人夜间咳嗽加重时安慰病人,协助病 人饮水,如不能缓解,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止咳药物对症治疗。 6.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防止睡眠规律紊乱,每日睡眠最好不少于8个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