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国“人妖文化”视角看中泰跨文化交际
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学生学习泰语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泰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泰国文化和风俗习惯来增加学生的文化认知。
学生需要了解泰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融入泰国的文化环境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或视频、制作文化展览等方式来向学生传递泰国的文化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对泰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组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培养其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邀请泰国留学生来进行文化交流,让学生有机会与来自泰国的同龄人交流,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从而增进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泰国文化体验活动,比如泰式烹饪课程、泰国传统舞蹈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泰国文化,加深对泰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泰国文化的口语练习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语言交际中感受和体验泰国文化。
教师可以设计情境对话,让学生扮演泰国人和游客之间的对话情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泰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交际习惯。
通过这些语言交际活动,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增进语言交际的顺畅度。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播放泰国电影、音乐、节日庆典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接触泰国文化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源,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泰国的文化特点,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泰国的文化信息,从而培养起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设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课程,专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这门课程中,可以结合泰语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跨文化交际之中泰案例分析

泰国有一种节日是拜师节,类似中国 跨文化的书目在泰国能处理好各种跨文
点或晚点都可以。
的教师节。在这一天时学生会停课在班级 化的交际问题,促进汉语教学事业在泰国
(三)解决方法
准备自己的礼物,大多数是各种花朵装扮 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窑窑
同国别的人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在人际交 标准,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理解、欣 己年龄相仿的学生跪在自己面前,中国老
流方面就会产生文化碰撞,不仅是在衣食 赏的能力。
师立马起身,但同时其他同事示意老师快
住行方面体现的文化差异,心里的情感冲
二、案例概述:信仰问题
坐下,学生也表露出难过的神情。
突也是值得探讨的,鉴于此跨文化交际成
在准备赴任的时候就要了解目的国家的
行为和交际方式。泰国人的遵守的是生理
(三)解决方法
节日文化,像此案例中我们对泰国的节日
时间,认为时间是围绕生活的,以一种综合
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我们首先要对他 不熟悉,没有了解到他们在拜师节的文化
和灵活的态度面对生活。中国人对于时间 国的文化表现出尊重的态度,在出席类似 习惯,同样低估了学生对于老师的尊重之
一定会提前向领导或同事说明情况,多数 接受就和同事一起,如果有不能接受的情 具体的活动流程和我们需要准备的服装
人会按照约定时间办事。泰国人对时间的 况也要提前和同事很郑重的说清楚,并且 和礼仪,也可以从学生那里询问自己的注
观念不强,他们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 解释原因,在不伤害对方的情感下希望他 意事项,做文化的传播使者。
这种情况是由于跨文化交际造成的, 老师在他们心中有着至高的地位,在拜师
在学校里面在五点二十左右就到操场等 在中国人眼中,参加葬礼是非常严肃的事 节这一天以这样的方式向老师表达尊敬
跨文化视角下中泰非语言交际的礼仪互异

跨文化视角下中泰非语言交际的礼仪互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容易造成不同的语言方面或非语言方面的文化互异,直接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常常引起交际双方的理解偏差或误解,最终不能实现有效沟通、融洽交际。
而表情语态、肢体语态等非语言交际因素与寒暄问候、赞誉抱歉等语言交际因素一样,都能影响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审美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在跨文化交际里,由于非语言交际行为贯穿于整个交际过程中,往往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影响更大。
而只有准确地掌握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才能正确理解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涵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
中国与泰国两国民众在非语言交际行为方面互异较多,特别是非语言交际的礼仪规范方面。
在跨文化视角下研究中泰非语言交际的礼仪互异,对促进中泰跨文化沟通,避免跨文化冲突,增强跨文化适应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见面礼仪互异见面礼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民众日常社交中最常见、最基础的礼仪,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见面礼仪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中国最常见的见面礼仪有握手作揖礼、招手致意、点头欠身、脱帽致敬等,形式较为丰富多样。
而相比之下,泰国的见面礼仪则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显得较为独特。
在泰国,合十礼几乎成为人们之间唯一的见面礼。
行合十礼时,两掌相合,十指伸直,指尖朝上,掌心微开,举到胸前,略为弯腰,头微微下低,面带微笑。
根据施礼者与受礼者的关系,合十礼分为站合十礼、蹲合十礼以及跪合十礼三种方式。
同辈之间一般行站合十礼,双手举至胸前即可;拜见长辈时可行蹲合十礼,双手举止鼻间;拜见高僧和王室成员时,需行跪合十礼,双手举至额头间。
泰国的合十礼是以食指尖定位置的。
食指尖的位置越高,表示对对方越尊重。
依次为,食指尖与锁骨略为平行――食指尖与下略为巴平行――食指尖与鼻子尖略为平行――食指尖与双眉之间略为平行――食指尖与额头与发际之间略为平行。
在泰国除了合十礼之外,还有一种很常见却不为他国民众所熟知的见面礼仪――栓线礼,即主人用一根白色的棉质“灵”线,拴在客人的手腕上并打结,该“灵”线代表眷恋之环,寓意着希望客人能在泰国吉祥安乐、生活幸福。
泰国跨文化交际

你好,泰国!
当我们谈论泰国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人妖/变性人
寺院
海岛
?萨瓦迪卡——合十礼 ?头和脚的秘密 ?从“人妖”看泰国
萨瓦迪卡——合十礼
? 多用的合十礼 ——问好、道别、道谢、道歉 ? 区分性别、注意对象
平辈之间
?拇指尖在下巴 ?中指尖在鼻尖 ?低头 ?肘收紧
接受晚辈拜
动 ? 不要踩在门槛上,按泰国的传统说法,门槛下有神灵栖居
从“人妖”看泰国
人妖&变性人
从“人妖”看泰国
?1.重女轻男的传统 ?2.宽容友善,崇尚自由 ?3.和平不争的性格
1.重女轻男的传统
?女儿家是美的表现。 ?佛教爱人、贤德的教义。 ?服务行业较发达,女孩儿好就业。 ?社会贫富差距大,女孩儿好养活。
立即诚恳道歉 ? 忌讳外人抚摸小孩的头部(尤其是小和尚),只有国王、僧侣、
父母可以 ? 理发师理发前须说一声“对不起”
脚——身体最低的部分
? 不能用脚指任何东西,更不能指人,尤其是席地而坐时 ? 不能让你的脚引人注目或见到脚底 ? 不能翘二郎腿,不能把脚放在桌子或椅子上休息 ? 不能用脚跨过任何人的身体,应从附近绕过,或礼貌地请对方移
?手放胸前 ?低头 ?肘收紧
拜长辈
?拇指尖在鼻尖 ?男弯腰,女半蹲 ?低头 ?肘收紧
拜佛或僧人
?拇指尖在眉尖 ?男弯腰,女半蹲 ?低头 ?肘收紧
? 站式 男鞠躬,女行蹲礼,两手垂在身体两侧 ? 皇室人员坐着说话 不论男女,都要侧伏在地两肘着地在膝盖 前 ? 叩谢或行礼时 基本同上,但双手合十,额头触地 ? 听谕示时 基本同上可抬起头,双手相握保持原姿势
从“合十礼”,看泰国的长幼尊卑文化
?重视“长幼、尊卑”秩序 1.与长辈一起走,不能并排,晚辈走后面 2.不得已从长辈面前穿过,弯腰低头 3.与长辈交谈,不能高于长辈
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变得日益紧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们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应对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
对于泰语学习者来说,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容易,因为泰国与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语言和宗教背景。
泰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泰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注重文化知识的教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泰国的文化、历史、地理和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泰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传统艺术和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学习,来增进对泰国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教师可以利用泰国文化节庆、传统装饰物品、音乐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泰语的了解和体验泰国文化的魅力。
二、通过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泰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
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主题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泰语交际技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访谈、交流游学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开展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训为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泰语教学中还可以开展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和问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通过举办跨文化交际技巧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学习跨文化沟通的技巧,提高他们应对不同文化环境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包容性在泰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包容性。
教师可以通过对泰国文化的正面引导和宣传,让学生对泰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更愿意去了解和融入泰国文化。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包容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包容性。
中泰跨文化交际案例主题研究

中泰跨文化交际案例主题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中泰两国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旨在加深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为跨国交流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泰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跨国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而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交流的障碍,甚至会引起误解和冲突。
因此,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的交流方式,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本文将以中泰两国为例,分析其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二、中泰文化差异1. 礼仪与礼节中泰两国在礼仪和礼节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重视礼仪和礼节是一种传统美德,例如在商务场合,礼节性的问候和交换名片是必要的。
而在泰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亲密和友善的交往方式,因此在商务场合,泰国人更倾向于寻找共同点和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
2. 沟通方式中泰两国在沟通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言辞的准确和明确,喜欢在交流中强调重点和逻辑性。
而在泰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语气和语境的细节,倾向于通过非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3. 时间观念中泰两国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观念非常重要,人们往往会按时完成任务和约定。
而在泰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灵活性和随意性,时间观念较为宽松。
三、案例分析1. 问题描述一家中国公司要在泰国开展业务,需要与当地的合作伙伴进行谈判和洽谈。
但是在与泰国人进行沟通时,发现无法达成共识,甚至出现了误解和冲突。
2. 分析原因在这个案例中,中泰两国的文化差异是导致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礼仪与礼节:在进行商务谈判时,中国人更注重礼仪和礼节,例如交换名片和礼物。
但是在泰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个人关系,因此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前,商务谈判很难进行。
(2)沟通方式:在进行沟通时,中国人更注重言辞的准确和明确,但是泰国人更注重语气和语境的细节。
泰国人妖令人雌雄莫辨

泰国人妖令人"雌雄莫辨"看着衣着华丽,仪表姣好,体态动人,载歌载舞的"她们",真令人有雌雄莫辨之感。
"她们"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怎样变成人妖、怪胎的身体造成了怎样的畸形内心世界……泰国虽然是一个仅有6000万人口的小国,然而每年都有700万境外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此项收入每年高达70亿美金,成为泰国经济的支柱。
泰国的旅游业极富地方特色,其中世界闻名的人妖特色歌舞表演,更是众多游客为之惊叹的。
看着衣着华丽,仪表姣好,体态动人,载歌载舞的"她们",真令人有"雌雄莫辨"之感。
泰国人妖的产生是因为泰国的色情旅游业很猖獗,女子在这个行当能挣很多钱。
一些男人为谋生计,想方设丽把自己变成" 女人";而一些人贩子也为了捞大钱,拼命拐骗、制造人妖。
于是," 人妖"这个特殊群体就逐渐产生了。
到20世纪的90年代,泰国人妖已达2万人,年龄均在14-50岁之间,主要集中在芭堤雅的人妖歌舞团及酒吧和夜总会。
凡到泰国旅游观光的人们都会必看人妖,但"她们"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她们"是怎样变成人妖的;怪胎的身体造成了"她们"怎样的畸形内心世界,这一切的一切,却是鲜为人知。
人妖们所表演的歌舞可以说是具有了相当的艺术水平,通常表演内容代表了各国国家的舞艺节目,每晚都有很多游客前往观看。
多姿多彩的泰国夜生活,每晚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在夜间展开他们的娱乐节目,表演开始前观众在外面排队准备进场。
" 人妖"是泰国的特产,也是泰国著名的城市风景,泰国独特的人文风情,很多都集中在"人妖"身上。
因此,泰国旅游业的繁荣,与"人妖"的存在有很大关系,欧洲人到泰国旅游,不少是冲"人妖"而来的。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泰礼仪文化差异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泰礼仪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中国的近邻国家,泰国是我国南部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中泰两国的交往历史悠久,文化交流十分密切,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两国之间的礼仪文化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本文将从跨文化视角地分析中泰礼仪文化的差异,探讨如何避免文化碰撞以及如何实现跨文化合作。
一、中泰礼仪文化的差异1. 留遗发制度在泰国,留发作为佛教文化的一种传承,在信仰上有很深的意义。
因此,在泰国,男性通常会留发,而女性则剃发为梵行,在宗教上表示出对佛教的一种尊重和信仰,而在中国,剃发是僧人的身份符号,平民是不应该剃发的。
可以看出,在留遗发制度上,中泰两国的文化传承和信仰上都有截然不同的差异。
2. 语言表达礼仪在中泰两国的语言表达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泰国,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非常重视使用尊称,尤其是在与年长者交流时,必须要多使用一些尊称,如:”คคค”(khun)或”คคคค”(than)。
而在中国的语言表达中,通常用“你”、“我”等代称,显得比较亲近,在与年长者交往时,可以使用“先生”、“阿姨”等敬语或称呼对方的名字来表示尊重。
3. 饮食礼仪中泰两国的饮食礼仪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泰国,通常使用勺子、叉子和勺子来进餐,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不能用来取食物,而在中国,我们通常用筷子来进餐,左手虽然不可以放在餐桌上,但也可以用来接受他人递过的食物或其他物品。
二、避免文化碰撞的方法虽然中泰两国的礼仪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通过了解,尊重和包容彼此不同的文化习惯和传统,避免文化碰撞,促进跨文化交流。
1. 学习外语学习对方国家的语言,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熟悉对方的社交礼仪和文化习俗。
也可以更好地打开对方的心扉,建立互信和互相尊重的关系,避免文化措手不及所带来的失礼或尴尬。
2. 意识到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的文化习惯和礼仪。
我们应以包容心态去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考试科目跨文化交际_____院、所、中心___国际学院__________________专业或专业领域____汉语国际教育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级别_______2013级______________学年____2013—2014 ________________学期_______第一学期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王馨芳____________学号__112013117080003___________________类别____全日制硕士_________________(全日制博士、全日制硕士、教育硕士、高师硕士、工程硕士、农推硕士、兽医硕士、进修)2014年 2 月19 日研究生院制从泰国“人妖文化”视角看中泰跨文化交际西南大学王馨芳重庆400715摘要:泰国民间俗称人妖为“各特伊”,意为两性人。
两性人在泰国发展蔓延有其社会基础。
本文就将着重探秘究竟何种社会文化可以接纳“人妖”,并将这种文化特征与中国相关文化进行对比。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这种本国独特的文化特征不得不引起重视,否则就会造成交际障碍甚至是生存困难,最后概括阐述中泰两国人民跨文化交际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人妖文化女性美跨文化交际提到泰国,不得不提泰国社会中存在的而且是大量存在的成为一大文化特色的人妖群体。
“人妖”指一种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具有女性特征的男子。
他们在泰国虽不受重视,但也不遭到歧视。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人妖的不男不女的人群比如太监,但是太监只存在于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皇宫内院中,不得流行于民间巷道,其存在历史和范围都不可与人妖相提并论。
而人妖在泰国流行于市井之间,泰国政府把人妖注册为男性,有的地方的卫生间还专门为人妖单独设置,门上画着莲花的图案。
在首都曼谷东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芭提雅云集了泰国最多也最优质的的人妖,每年来此观看人妖表演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有泰国最早和最大的歌舞班子——蒂芬尼”人妖歌舞团,每当夜幕降临,一场场气势宏大、妖娆多姿的舞台表演便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中拉开帷幕。
“人妖”最早兴盛起来是在新加坡。
新加坡曾经是人妖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人妖”一词也最早出现新加坡报端。
据说当时的新加坡政府高官认为,容许人妖在新加坡表演“有失面子”,后来政府颁布法令,取缔了人表演。
自此,人妖表演的中心从新加坡转移到了泰国。
”1975年在泰国出现,后来被泰国旅游界看中、利用,培养成能歌善舞的人,让他们进行歌舞表演。
[3]为何泰国社会容许这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我想不单单是因为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人妖可以在泰国社会站稳脚跟,必然有它生长的文化基础。
一、人妖的普遍反映的泰国文化1、重女轻男的传统。
同样是亚洲文化圈,中国是绝对的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重男轻女自有中国历史以来便根深蒂固,泰国为何形成了重男轻女的传统?第一,从人们追慕人妖的靓丽外形,婀娜体态,胭脂水粉,光鲜亮丽的服饰可以看出泰国这个国家的人们普遍喜欢漂亮的外表。
而这些只有女儿家才最可以把这种美表现到极致。
这成为许多男孩羡慕不已又无奈至极的事情,所以有的男孩一生下来由于环境的洗染和家庭的耳闻目睹,看着妈妈和妹妹每天浓妆艳抹香囊粉黛的,就特别想成为一个女儿身。
这可以由泰国人的生活习惯看出,比如泰国人天天洗澡,走到哪里都是香气袭人,工作场合化淡妆否则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等现象看出。
第二,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普遍信仰佛教的国家,佛教爱人、贤德的教义已经深入人心,这和女性温柔、贤惠、善良、谦让、平和不争的品行不谋而合,而和男人们大打出手以拳相击,蛮横凶残的特征大为不同。
所以女性的品德之美被社会广为推崇。
第三,由于泰国这个国家娱乐业发达,旅游业等服务行业较发达,女孩子就业相对比较容易,这也是重女轻男的一个因素。
第四,泰国还不是很富裕的国家,社会上贫富差距很大,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女孩子比男孩好养活。
所以如果生下男孩,贫困家庭就把男孩当女孩养。
2、全社会民众宽容的态度,选择的自由。
试想中国社会可否允许如此之多的变性人存在,还提供公共场所让其光明正大地搔首弄姿随歌起舞?我想中国民众一定会指指点点,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刚出现的“人妖”一定会在众人鄙视疑虑的目光中失去生存之地。
在中国这种社会思想单一的国度里,这种现象很难生根发芽。
而在泰国不同,泰国人的性格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普遍比较宽容,不和人争吵。
这种宽容态度的表现之一就是性取向自由。
在泰国,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可以是女人,男人,甚至是“人妖”,也可选择同时爱这其中的几项,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权利,没有人会说三道四,人们对别人这种属于个人范围内的私有权绝不干涉,从不强迫别人非要选择某一种观念。
况且大多数人选择当人妖都是为生活所迫,在泰国,人妖一般来自泰国北部和东北部的贫苦家庭,几乎没有富贵人家的男孩愿意做人妖的,他们为改变男性特征每天要吃刺激雌激素的荷尔蒙药,还要每天练功跳舞,接受严格的规范化训练,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
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每天过度的演出活动等生理和心理上的摧残,他们的寿命一般都在30至40岁之间,活不过50岁,正常的婚姻生活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既然无法解决他们的苦痛,为他们找到更好的出路,所以也管不得人家当人妖了。
就这样由于民众的宽容和无奈,“人妖”数量就逐渐泛滥起来了。
3、泰民族平和不争的性格。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允许自己的条条男儿好汉成了伪娘,而听之任之,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人民与世无争、平和知足的性格特征。
事实上,泰国人深受佛教教义的影响,人人正是拥有这样的一种心境,一种与世无争’安贫乐道’各守其职的精神素养。
泰国人非常容易满足,他们不太强求别人拥有的自己也要得到,反而他们认为,有些东西是命中注定谁有谁没有的,并不是强求就可以得到的。
所以他们的民族血液里没有一种积极争取、非做不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无畏精神,没有争夺和竞争意识,他们也没有祖先留下来的变得多么多么强大,重拾往日辉煌的责任与压力。
这可以从泰国人平时有条不紊慢慢悠悠的生活节奏看得出。
而在中国社会则不同,这种男性变得阴柔之气与中华好男儿成为民族脊梁扛起民族复兴伟大重任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铮铮铁骨是背道而驰的,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也是格格不入的。
如果社会任由此种现象发展下去,谁来复兴民族振兴中华,谁来继承祖宗留下来的基业,谁来保家卫国。
中国政府也是不允许这种社会现象蔓延的。
所以,因为绝大部分的民众信仰佛教,佛教教义自然成了泰国社会道德规范的主体,也就是人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进而也就融入了民族血液,成为了一种民族性格。
二、对中泰两国人民跨文化交际的启示1、“人妖”文化本质上属于色情文化。
人妖对游客的吸引,对旅游业的促进离不开“人妖”所带来的色情服务。
目前,泰国有5500 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人妖的数量已经是2万人左右。
泰国社会人妖数量的相对庞大,女学生和女教师下装必须穿裙子而不是裤子,颜色可以鲜艳而且要调配开,因星期几额不同而有颜色的不同要求,完全不同于中国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人们不论男女一产黑灰绿上衣裤子的着装风格。
可以看出泰国全社会对女性之美的趋之若鹜和痴迷。
但是泰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恋又是毫无色情镜头、纯之又纯,教师装等职业装又是遮蔽得完美无缺,教师、律师等在社会上受人尊敬,特别有社会地位的人群如果稍有暴露或不得体的表现,就会颜面扫地,受到嘲笑和奚落。
可以看出泰国主流文化还是传统的亚洲文化,主流媒体的宣传还是保持了庄重、正统的风格,趋向保守、含蓄、矜持内敛,避及谈到性,但是渴望性,所以才在人妖表演、娱乐行业里过多运用性。
所以正式场合和泰国人交往时,一定要着装得体优雅大方,不得穿着暴露,行为举止端庄沉稳,不得表现轻佻。
2、泰国人既然这么重视美貌,从小孩子到成人一如既往。
比如在学校,有的学生在老师还没说下课之时,就已经拿出镜子,开始胭脂香粉大抹一气。
这样的学生比比皆是不只一个两个,而且并不觉得害臊和不当,老师也欣然接受。
既然这样,我们在和泰国人交际时,一定要多夸奖别人漂亮、服饰漂亮、拿的用的东西漂亮,不论男女,不管是否真的漂亮,一定要在口头上面带微笑多多赞美别人,如果的确不漂亮,也不要说出来,换一种说法,否则会让对方难堪。
3、同上,泰国人喜欢漂亮的东西,喜爱干净,所以我们进入异国他乡之时,就要改变在中国的一些生活习惯尤其对于北方处于温带地区的人们,要天天洗澡,天天换衣服,出门化淡妆,衣着得体,注重形象,否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4、泰国是佛教之国,崇尚女性之温柔婉约,所以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争吵不休、打架斗殴。
不得在公开场合指责上级的错误,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不得与别人尤其是上级争论某一问题,而是要在私下里以谦虚的态度说明问题即可。
拿东西要轻拿轻放,请求时要柔声细语,说话要慢、客气、有礼貌,行为举止优雅得当,不得粗鲁、傲慢、强横,不得面目狰狞。
这种交际在泰国是不成功的,这样的人在泰国也是不受欢迎的。
5、由于泰国人平和不争,生活中无忧无虑,以体验快乐为主,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完成的事情必须达到的目的,所以做事不紧不慢,办事效率低下,时间观念差,尤其是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所以和泰国人相处不要着急,不要催促对方。
和泰国人合作时,以和谐愉快地完成任务为根本宗旨,跟着对方的慢节奏走,自己可以勤劳多做,而且往往勤劳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喜爱。
但不要嫌弃对方,批评指责对方做事拖沓缓慢,那样会造成关系破裂、合作不愉快;教书育人时,面对学生经常上课迟到,学习读书懒惰,作业不按时完成的情况,老师要以鼓励为主,不要因为没完成而批评学生,要求不要太高。
跟着学生的慢节奏走,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等待有关部门制作审核检验相关证件时,如果是重要的事情必须在某个规定日期之内办理完成时,要及时不间断不厌其烦地提醒对方,否则就会因为工作人员的拖沓而延误了事情,而他们是不负责任的。
总之,做事要谦虚低调,不要张扬,勤勤恳恳即可。
6、泰国人民大多十分宽容友善,崇尚自由。
所以我们在和泰国人相处时要融入对方的文化,要尊重别人的选择,不要在别人背后说某人的坏话,说三道四,因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样会让你背上恶名,还会得罪别人,处境十分艰难。
不要因为看不惯对方的做事风格或行为习惯而闲言碎语,内心不平衡,导致做事时不得当。
要在内心深处宽容别人,体谅别人的难处,容忍接纳对方的文化习俗,这也是跨文化交际时最根本也是最起码的心理准备。
7、人妖的每场演出结束后,都会走到观众中间与人们合影留念,服务费每张20泰铢。
在泰国,每天早晨都会有很多披着黄色袈裟,赤着脚,拿着钵盂去化缘的和尚,泰国民众期待他们的到来,准备好食物或其他生活用品送给他们,并真心诚意地跪在他们面前,让这些高僧们为他们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