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体温低于38度时怎么办

当孩子体温低于38度时怎么办
当孩子体温低于38度时怎么办

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2.物理降温的方法

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给小儿使用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主要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能达到退温的效果;

3.发烧的吃药方面

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不明时最好不要滥用消炎药物,因为“是药三分毒”,若是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身体康复,小儿发热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起到病除的效果;

4.发烧的饮食

多喝开水,在不肯喝水的情况下可以改喝果汁之类的;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诚在住院期间是以稀饭、汤水、面条为主;

5.家庭需常备的发烧的药品

小儿泰诺林、美林——都是强生的,这2种诚宝都用过,退烧效果好,吃完后出很多汗从而退烧,但是吃的次数不能多,吃多了副作用大,一定要按照说明进行服用;

退热帖——帖子额头或者后颈上,退热效果也很好;

退热栓——塞在屁股上,退热效果也很好,个人感觉很麻烦,塞进去后宝宝用力哭就出来了,诚宝发烧时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

新稀宝片——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抵抗病毒的入侵,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发烧发热,这产品在目前市场反馈还是挺不错的

家庭治疗措施:

●不要急于降温

如果医生确定你只是感冒了,在你能耐受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急于服用解热药。发烧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我们的身体藉由升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一般来说,病菌在39℃以上时就会死亡),从而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时(37—38.5℃)使用药物来退烧,会使体内的细菌暂时变成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冷敷

如果高烧让你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

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擦拭身体

蒸发也确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泡澡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

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补充液体

当你发烧时,你的身体会流汗散热;但当你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你的身体无法散热。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应选用低钠的产品。发烧期间应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状况好转。

如果呕吐情形不严重,还可以吃冰块退烧。在制冰盒内倒入果汁,冰成冰块,还可在冰格内放入葡萄或草莓,这尤其受到发烧的孩子欢迎。

●适当服用止痛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药。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扑热息痛,每4小时服用——次。扑热息痛的优点是较少人对它过敏。由于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觉得使用任何一种皆无法有效地控制发烧,不妨两种并用。每6小时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扑热息痛。服用这些药物时,需先经医师同意。

●切勿让孩子服用阿司匹林

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千万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可能使发烧的儿童爆发雷氏症候群,这是一种致命性的神经疾病。儿童可以用扑热息痛代替。以每磅体重服用5—7毫克的方式,计算服用量,每4小时服用一次。记住,增加使用频率或超过适当剂量,都有危险,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注意穿衣适量

如果你感到很热,则脱下过多的衣物,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但如果因此而使你打寒颤,则说明衣物太少,应该增加,直到不冷为止。

如果患者是小婴儿,则需特别注意,因为他们还不会表达他们的感受。其实,给小孩穿过多衣服或把他们置于酷热的场所,都可能引起发烧。

同时,勿使室温过高,医师通常建议勿超过20℃。同时,应让室内适度地透气,以帮助复原,并保持柔和的光线,使病人放松心情。

[编辑本段]小儿发热食疗

西瓜水:西瓜瓤挤汁饮用。? ?荷叶粥:白米煮粥,粥好放荷叶微煮即食。? ?绿豆粥:绿豆25克,米15克,白糖适量,煮绿豆和白米成粥,煮好后放糖食之。? ?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服。? ?生芦根粥:鲜芦根15克,粳米25克。芦根加水煎至一半纳米于汁中煮粥食之。? ?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和匀凉服,也可炖温服。? ?海参粥:海参10克,白米25克,煮粥食之。

最后就是在配合一下医生,呵呵。

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 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是物质代谢的产物。三大营养物质在氧化过程中释放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量变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以热能的形式不断散发于体外;另有45%的能量转移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供机体利用。机体利用的最终结果仍需转化为热能散出体外。这就是产生体温的由来。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3-37.2℃),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0℃(范围35.8℃-36.3℃)。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人的正常体温多少正常范围:测量时间口温:35.5℃~37.4℃3-5分钟腋温35.0℃~37.0℃5-10分钟肛温36.2℃~37.9℃3-5分钟耳温35.7℃~37.9℃1-15秒额温35.0℃~37.0℃1-15秒人体的温度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相对恒定的,但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女姓月经周期、年龄、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 测量部位正常范围℃ 腋窝36.0-37.3 口腔36.3-37.2 直肠36.5-37.7 体温的异常: 37.4--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一)正常体温:体温的正常值是一个范围。 口腔舌下温度为37.0(范围在36.3--37.2),腋下温度为36.0--37.0(比口腔温度低0.3--0.5),直肠温度为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3—0.5)。 (二)生理变化: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年龄、昼夜、性别和情绪等因素变化而出现正常波动。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儿童由于代谢率增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体温在正常范围的低值;正常人清晨2--6 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平均数上下0.5;女性较男性稍高;运动、沐浴、进食、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均可出现体温一时性增高。安静、睡眠、饥饿、服用镇静药后可使体温下降。 (三)异常体温

1.发热 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低热:37.3--38.0;中度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 以上。 (2)发热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应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可减为每日两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如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应在30分钟后测体温一次。体温超过39,可用冰袋做头部冷敷;体温超过39.5,可用温水擦浴、酒精拭浴或大动脉处冷敷;注意给病人补充营养和水分,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清洁,保证其卧床休息。 2.体温过低 体温在35.0以下称为体温过低。多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对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适当保温,使室温保持下24.0-26.0℃为宜。

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

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 [日期:2013-02-06] 来源:《考试报》2012年11月作者:陈卫东江苏省沭阳高 级中学 [字体:大中小] 人体体温调节在新课程教材中不再以专门章节形式出现,而是出现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一节的资料分析中。这并不表示其不重要,我们仍需要充分了解这部分知识: 1.体温调节的能量来源: 维持人体体温的能量哪里来?是由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所提供的。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于ATP等高能化合物中,另外一部分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部分散失的能量不是白白浪费掉了,而是用来维持体温。当体温有所降低时,通过调节,产能增多,散热减少;当体温有所上升时,通过调节,产能减少,散热增加,最终都能保证体温的相对稳定。 2.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器官或系统: 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器官有内脏器官、血液循环系统、骨骼肌、皮肤、甲状腺、肾上腺等。

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能够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产能增多 3.体温调节的方式: 人体主要感受外界温度的变化。 对低温的调节:低温→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皮肤立毛肌收缩、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体内物质氧化加快,产热增多 对高温的调节:高温→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舒张,皮肤表层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散热增加 4.测量体温的方式: 人体测量体温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腋窝,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与实际体内温度相差最大。一般相差1℃左右;第二种测量方式是口腔,对测量工具需要严格消毒,与实际体温相差比较小,大约相差0.5℃。 另外还有一种测量体温的方式是直肠,这种方式很少对人使用,常使用于一些家畜,如猪。这种测量方式最接近体内温度。 5.人体散热的途径: (1)物理散热:①传导:通过皮肤与外界接触的空气或物体发生的传热;②对流:空气比热低,紧贴人体皮肤的空气层很快变温,温热空气比重较轻于是上升,并为冷空气所补充。温冷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产生对流,有效地使人体表面不断散热。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都接近于体温时,则不发生对流;③辐射:皮肤的辐射散热是由它与周围物体的温差所决定的,辐射量还与辐射面积成比例关系,夏季伸展四肢睡觉可增加辐射而促进散热,冬季蜷缩睡觉可减少辐射面积而减少散热。辐射是重要的散热方式之一,但当周围物体的温度接近人体体温时,辐射散热就失去作用;④蒸发:是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热,体表水蒸发的过程(含汗液蒸发及体表水分蒸发)就是一个重要的散热过程。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接近体温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作用,这时的散热全靠蒸发。 (2)生理散热或皮肤散热:①皮肤血管运动与体温调节:人由于体内不断产热致使体内温度经常高于皮肤及周围环境温度,热就由体表向环境散失。而体内温度直接影响走向体表的血流量,血流量大,带到体表的能量多;血流量少,带到体表的能量就少,因此皮肤血流的变更在散热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②出汗与体温调节:出汗是在高温下调节体温的重要机制。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人不出汗,从皮肤和呼吸道都有水分不断渗出而蒸发,这种有皮肤蒸发的水分称为不湿汗。不湿汗与汗腺无关。当环境温度升高到30℃时或剧烈运动时,开始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可放散大量体热。35℃以上时,出汗是唯一的散热调节机制。 6.几个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

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

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 一、核心知识 1.体温恒定及其意义 ▲人的体温,即(正常值左右)。体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维持稳定体温的热量来源:。 【能源和O2供应,以及、分泌量等因素,都会影响产热】▲体温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体温既是代谢的结果(热量平衡),又是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酶的活性)。 ▲体温恒定的意义: ▲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的结果。 ▲只要体温恒定,无论是37℃还是38℃,产热和散热总是的。这不同于发热或退热的过程中。 2.产热与散热 (1)产热器官: ▲产热器官主要是(剧烈运动时占)和(安静时占,尤其是)。内脏产热受分泌量影响,各内脏器官中,温度最高的是,因为其代谢最旺盛,耗氧量最大。 ▲剧烈运动时的产热总量是安静时的10~15倍(散热总量亦如此) 的产热变幅最大。[ ▲人体产热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见右图) 思考:请画出人的离体细胞代谢强度与 环境温度的关系 (2)产热方式:

①非自主颤栗(骨骼肌)(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不参与) ②代谢产热(所以组织器官)(神经—体液调节) (3)散热器官:主要是 ,少数由呼吸道(呼吸)和肾(排尿)、消化道(排遗)散 热。【散热过程发生在体表,所以 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4)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功能: ①保护 ①角质层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生发层中的黑色素细胞能吸收 ③真皮内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弹性,能耐挤压和摩擦。 ②分泌和排泄 ①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能滋润皮肤和毛发 ②汗腺分泌汗液,具有 作用,并参与调节 平衡 ③调节体温 ①血管舒缩,改变血流量,进而影响散热量的多少 ②分泌汗液,通过 散热 ③立毛肌舒缩,影响产热量的多少 【皮肤的散热机制主要是 。】 角质 生发 皮肤 皮脂汗腺 皮下组织 皮脂腺和汗腺属于 分泌腺

人体正常温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人体正常温度 导语:人体内部的温度的简称一些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的是保障一些新陈代谢以及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一些,条件提问的主要是物质代谢的产物现在的样 人体内部的温度的简称一些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的是保障一些新陈代谢以及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一些,条件提问的主要是物质代谢的产物现在的样物质,在氧儿人体的一些呃正常范围内的释放的能量,同时日常生活中的阿请问的主要是,主要是在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气体通过减少产热一增大散热维持一些喜欢的相对恒定。 最能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年龄就业运动以及情绪的变化的有所不懂。这种变化常常在范围之内。所以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体的体温测量方法的主要是在早晨八点。 每日早晚、人体各个部位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2℃~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5℃,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2℃~0.6℃。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0.8℃。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5℃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37.2℃),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40℃以上随时有生命危险。 人体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 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讲义与习题教案

第七讲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 一、人的体温恒定及其意义 人的体温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临床上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表示,直肠温度最接爱人体内部温度。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自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1、产热:主要依靠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人体产热主要是来自 骨骼肌和内脏。剧烈运动时,产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约点总产热量的90%。 安静时,产热量主要来自内脏,约占总产热量的56%,其中以肝脏产热量最高。剧烈运动时的产热量要比安静时高10-15倍。 2、散热:人体的散热除随排尿和排遗散失约5%外,大多数是由皮肤经传导、 对流、辐射和蒸发而散失的。 3、(1)物理散热:①传导:通过皮肤与外界接触的空气或物体发生的传热;②对流:空气比热 低,紧贴人体皮肤的空气层很快变温,温热空气比重较轻于是上升,并为冷空气所补充。温冷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产生对流,有效地使人体表面不断散热。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都接近于体温时,则不发生对流;③辐射:皮肤的辐射散热是由它与周围物体的温差所决定的,辐射量还与辐射面积成比例关系,夏季伸展四肢睡觉可增加辐射而促进散热,冬季蜷缩睡觉可减少辐射面积而减少散热。辐射是重要的散热方式之一,但当周围物体的温度接近人体体温时,辐射散热就失去作用;④蒸发:是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热,体表水蒸发的过程(含汗液蒸发及体表水分蒸发)就是一个重要的散热过程。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接近体温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作用,这时的散热全靠蒸发。 4、(2)生理散热或皮肤散热:①皮肤血管运动与体温调节:人由于体内不断产热致使体内温度经 常高于皮肤及周围环境温度,热就由体表向环境散失。而体内温度直接影响走向体表的血流量,血流量大,带到体表的能量多;血流量少,带到体表的能量就少,因此皮肤血流的变更在散热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②出汗与体温调节:出汗是在高温下调节体温的重要机制。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人不出汗,从皮肤和呼吸道都有水分不断渗出而蒸发,这种有皮肤蒸发的水分称为不湿汗。不湿汗与汗腺无关。当环境温度升 高到30 C时或剧烈运动时,开始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可放散大量体热。35 C以上时,出汗是唯一的散热调节机制。

最基本的人体正常值

最基本的人体正常值:脉搏、呼吸、体温、血压 脉搏:成人正常脉搏为60~100次/分,女性稍快;儿童平均为90次/分,婴幼儿可达130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60次/分。 脉搏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呼吸: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 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见于颅内高压、麻醉药过量等)。 体温:成人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老年人体温略低,月经期前或妊娠期妇女体温略高;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及各种体腔内出血等);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见于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营养不良及过久暴露于低温条件下等)。 血压:成人正常血压收缩压在90~11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60~79毫米汞柱之间。 成人收缩压达到12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达到80~89毫米汞柱时,称血压正常高值,应当向医生咨询。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许多因素对血压都有影响。诊断、治疗高血压必须由医生进行。 收缩压<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60毫米汞柱,即为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亦称体质性低血压(与体质较差有关),继发性低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休克、心血管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正常人安静时的心率。

成年男性约为60--80次/min。女性约为70--90次/min. 入睡状态时心率减少,男性约为50--70次/min.女性约为60--70次/min.有的可低达45--50次/min. 婴儿约为120--140次/min. 1--2岁约为110次/min. 3--4岁约为90--100次/min. 5--6岁约为95次/min. 7--8岁约为85次/min. 9--15岁约为70--80次/min. 小儿在熟睡时心率可减慢10--40次/min. 站立,运动,饭后及某些疾病时心率可增快。

第三节 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

第三节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 一、人的体温恒定及其意义 人的体温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临床上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表示,直肠温度最接爱人体内部温度。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自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1、产热:主要依靠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人体产热主要是来自 骨骼肌和内脏。剧烈运动时,产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约点总产热量的90%。 安静时,产热量主要来自内脏,约占总产热量的56%,其中以肝脏产热量最高。剧烈运动时的产热量要比安静时高10-15倍。 2、散热:人体的散热除随排尿和排遗散失约5%外,大多数是由皮肤经传导、 对流、辐射和蒸发而散失的。 1)传导散热:是人体的热量直接传导对与体表接触的较冷的物体的散热方式,一般通过种方式散热所占的比例不大。 2)对流散热:是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散热的方式。 3)辐射散热:是人体热量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出去的散热方式。辐射散热与辐射面积有大小有关,夏天伸展四肢睡眠可以促进散热。 4)蒸发散热:是人体中水分以气体形式从体表蒸发带走热的散热方式。蒸发散热是人体非常有效的散热方式。蒸发散热量的大小,与环境气温、湿度和空气流动速度等因素有关。发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蒸发散热是人体惟一的散热方式。 三、体温的调节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下丘脑,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分布着能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分为对高温敏感的温感受器和对低温敏感的冷感受器。 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当相当寒冷时,皮肤的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也产生非自主颤栗,使产热量增加。在上述过程中,有关神经的兴奋还可促进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炎热时: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的分泌增加,汗液蒸发带走热,使散热量增加。

腋窝测量体温多少度正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腋窝测量体温多少度正常 导语:人们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腋窝测量,很多人都认为36 8度左右就是人的正常体温。确实,对很多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正常的体温,但这也 人们在测量体温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腋窝测量,很多人都认为36.8度左右就是人的正常体温。确实,对很多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正常的体温,但这也并非是绝对的。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而人体不同的地方测出来的体温也是不一样的,不同体质的人测出来的体温也是不一样的。那么,腋窝测量体温多少度正常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吧。 大家都知道测量体温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腋下体温的测量,一种口腔测体温,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到0.4度,再一种是肛门测体温,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到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度范围是正常的。 腋窝测量体温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体温的异常:37.4~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低热,可以自己在家多好喝点水,最好是刚烧开的水,边喝边吹,直到能喝为止,喝到身体微微出汗,低热就好了一半,还可以吃点感冒清热颗粒这类的中成药,如果吃了烧没有退,可以间隔三到四个小时再吃一次。 测体温前,先将体温表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酒精棉球消毒体温表。腋下测温法:先擦去腋窝的汗液,将口表有水银柱的一端置于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人体的稳态之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三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教学目的 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A:知道)。 2.体温的调节(A:知道)。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体温的意义及其调节。 2.教学难点体温的调节。 教学过程 【板书】 人的体温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及其调节体温的调节 【注解】 一、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一)概念:人身体内部的温度(不易测量) 口腔温度:平均为37.2℃ (二)常用代表体温腋窝温度:平均为36.8℃相对恒定,有波动;直肠温度最 直肠温度:平均为37.5℃接近机体内部温度。 (三)意义:是保证酶的活性,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体温的调节 (一)体温的来源: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二)体温的调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同类题库】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A:知道) .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体温的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 B.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 C.体温是机体不间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 D.体温调节可保证在任何条件下体温的相对稳定 .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C)

A.人的体温来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C.人的体温是指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 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有多个,其中最接近人体体温的是(C) A.口腔温度B.腋窝温度C.直肠温度D.掌心温度 体温的调节(A:知道) .人在15℃的环境里和5℃的环境里穿的衣服一样多时,体温是恒定的。而且在这两种环境中既不出汗,也无寒战,这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B) A.增减产热量B.调节皮肤血管口径 C.立毛肌收缩或舒张D.拱肩缩背以保温或伸展肢体以散热.关于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体温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 B.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从而保持体温 C.体温的稳定是机体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 D.该调节可以使机体在任何环境下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天气变冷时下列哪项在体内的分泌会增加(B) 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黄体素D.生长激素 .在温和气候中,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人,每日能量的输出(散热量与机械功)约为12552kJ,如果人体每日消耗的有机物按葡萄糖计算,最少需要分解葡萄糖(A) A.787.23g B.832.01g C.1322.04g D.1946.05g .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以降低体温。下列哪一种措施是不正

关于人体温度

关于人体温度 宏观讲人体的体温与神经和激素有关,由脑部调节,发烧就是由于细菌入侵体内,脑部调节温度的区域使体温升高有利抑制酶的活性抑制细菌生长,但也会抑制自身酶的活性.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人体新沉代谢的主要激素能促进呼吸作用进行另外还有肾上腺激素等.从微观讲人是恒温动物细胞内的细胞器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热能维持体温,有氧呼吸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的过程其在细胞质和线粒体内完成.(注:在细胞质内进行的是无氧呼吸放出能量较少) 人体的体温是比较恒定的,但也非一成不变,它在正常范围内,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定正常的波动范围。正常人上、下午温度相比较,一般下午比上午高0.17℃(腋窝温)和0.12℃(口腔温),但也有下午比上午体温低者。 测量体温时舌下温度比腋下温度高,舌下平均温度是37.2度,腋下的平均温度是36.5度,但腋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没有舌下稳定.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37.2度,这一般指是腋下温度. 一般来说,早上温度低,晚上温度偏高。 正常体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从34.7℃-38℃不等,取决于温度的测量部位:以下是世界卫生组织(WTO)提供的人体正常体温的参考数值:耳朵:35.8℃-38℃腋窝:34.7℃-37.3℃口腔:35.5℃-37.5℃直肠:36.6℃-38℃ 正常人体的直肠温度平均为37.3℃,接近于深部的血液温度。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2℃~0.3℃,平均约为37℃。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又低0.3℃~0.5℃,平均约为36.7℃。 临床上一般采取从腋窝、口腔或直肠内测量体温的办法。 身体正常的温度是因为摄入的营养物质经新陈代谢的产生的,运动时会加剧这种代谢,所以运动时人体的温度就会随之升高,另一方面是微循环问题,如果有血脂高或说血液中的杂质影响血液循环,使血液不能很好的循环到身体接近表皮的微血管中,体温也会降低。 所以体温基本上是由于血液和运动两方面决定的,所以均衡的营养是一方面,其次就是要时常运动。 一般成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温度波动于36.3~37.2℃,且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略有差异。体温可因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稍有波动。一日间,下午较早晨高,一般不超过1℃。剧烈运动、或进餐后体温可暂时升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 又如昼夜的变化,昼夜间体温可有周期性变化,一昼夜之间,在清晨0~4时最低,从7~9时急剧上升,以后则缓慢上升,至17~19时达最高值,继而下降,至23~24是达稳定值。一日间体温可有三个高峰,第一、二个高峰分别出现于早、午饭后一小时左右,第三个高峰在下午5时以后。其中以第三个高峰值最高,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常在1℃以内。 关于体温昼夜周期性变化的原因迄今尚未阐明。一般认为这种周期性变化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因,是由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所形成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它的变化,可能同机体昼夜间活动与安静的节律性、代谢、血液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周期变化有关。此外,外在条件对昼夜间体温周期性亦有影响,例如长期夜班工作的人,体温周期性波动与一般人不同,可出现夜间体温升高,白天体温下降。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在36.5--37摄氏度.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要高0.3摄氏度.在人体全身各个器官之中,肝脏的温度是最高的,大概接近38℃,临床上一般测体温,它主要是测几个部位,一个就是腋窝,再一个就是口腔和直肠,一般说来,直肠的温度大概是在36.9℃到

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知识点默写答案

第三节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知识点默写 1、体温是指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临床上常用以下三种方法测出的温度来表 示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 2、体温相对恒定不是指体温维持一个数值,而是指体温在一个范围内变动。 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的自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人的体温的维持,主要依靠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人体产热主要来自骨骼肌和内脏。安静状态下以内脏特别是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4、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与产热有关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5.人体体温异常会影响:(1)酶的活性、新陈代谢(2)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紊乱 (3)严重时导致死亡 6、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下,人体通过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其中,约5%的散热量是通过排尿和排遗散失,大多数是由皮肤经由皮肤经传导(例如)、对流(例如)、辐射(例如)和蒸发完成。当环境温度接近于人的体温时唯一的散热途径是蒸发散热。7.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体温调节的感受器为温度感受器分为温感受器和冷感受器,主要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因为效应器发挥效应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物理方式调节体温和代谢方式调节体温。参与前者调节方式的效应器有立毛肌、皮肤血管、骨骼肌和汗腺,参与后者调节方式的效应器是肾上腺和甲状腺。血液循环在维持体温恒定中的作用是缓冲温度变化,传递热量 8.增加产热的生理活动有: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皮肤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9.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有: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减少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减少热量散失。炎热环境中机体增加散热的生理活动主要为通过神经调节增加皮肤中汗腺大量分泌汗液和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正常体温范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正常体温范围 导语: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发烧的经历,浑身无力,时冷时热的感觉任何人都不喜欢。但是很少有人能说清人体正常的体温范围,这并不好笑,而是事实。当 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发烧的经历,浑身无力,时冷时热的感觉任何人都不喜欢。但是很少有人能说清人体正常的体温范围,这并不好笑,而是事实。当感觉到忽冷忽热是说明高烧已经很严重了。要想身体不那么难过就应该将高烧的苗头直接扼杀在摇篮状态,不让它发展到高热的状态。那么正常的体温范围究竟是多少呢?应该怎样测量才是科学的呢?人的体温在一天不同时期有什么不同呢?有人群的差异吗?相信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疑问。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5-37.5℃),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5℃(范围 36.0℃-37.0℃)。 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体温的异常37.4~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通过介绍可以了解到正常体温范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测试,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不能简单的判断一个人的体温是否正常,一定要结合个人的感受。一旦发烧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退烧,物理的药物的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但是了解正常体温的范围是首要的第一位的。 生活知识分享

人的正常体温多少 测量体温要正确

人的正常体温多少测量体温要正确 人的正常体温多少正常范围:测量时间口温:35.5℃~37.4℃3-5分钟腋温35.0℃~37.0℃5-10分钟肛温36.2℃~37.9℃3-5分钟耳温35.7℃~37.9℃1-15秒额温35.0℃~37.0℃1-15秒人体的温度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相对恒定的,但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女姓月经周期、年龄、环境温度、精神和体力活动状况等条件而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 1、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 2、女的平均体温高于男的约0.3℃。 3、女姓月经周期对体温的影响。成年有排卵的女子体温水平随着月经周期发生波动,排卵后的体温比排卵前的体温稍高。测定基础体温(早晨醒来,未起床测口腔温)发现,月经前体温较高,月经来潮的同时,体温约下降0.2-0.3℃,到排卵时体温又降低0.2℃,此后突然升高。临床上,可通过连续定时测定成年女子基础体温,以检验有无排卵及排卵日期。女性体温的周期性升降,与血中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水平高低有关。 4、年龄、环境温度对体温的影响。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代谢活动减弱,体温较青壮年为低,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代偿能力下降,不能耐受外界环境激烈变化的刺激。因此,婴幼儿的体温夏季的比成人稍高达1℃;老年人在冬季时体温又比青壮年有低至1℃。 5、运动、进食后的体温比安静时稍高。肌肉活动可使产热量明显增高,导致体温上升。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也可使体温升高,有的在某种紧张情况下,体温可升高至2℃。为什么人体温度保持在摄氏37度科学家们发现:我们的体温保持在摄氏37度时是

完美平衡。一方面它“够热”足以防止真菌感染,另一方面也不那么热,这样我们不需要像恐龙那样吃个不停以维持新陈代谢。一直以来,学者们都很好奇为什么高等哺乳动物的体温相比其它生物高那么多。最可能的原因就是防止真菌感染。体温每升高1℃,被感染的概率降低6%。所以我们需要更高的体温以保证健康。问题多高才合适呢?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分析对抗真菌和保持体温前提30-40之间的“最经济”体温。答案是36.7℃,这接近于我们的正常体温。37只是体温概略的数字,因为身体各部位的温度会略有差别。我们皮肤的温度通常比体内的温度大约低3到4℃,口腔和肛门的温度也不相同,后者的温度一般比前者高1℃。此外,由于活动所产生的器官的新陈代谢与血液流动的变化,也会使体温有所改变。我们发现,肝脏的温度在38℃上下,是人体最热的器官。另外在一天当中,体温还是会稍有变化的,下午的时候会缓慢上升到最高点,一般会比在夜间最低的温度高出将近1度,所以37℃仅是人体全天体温的平均值。量体温几分钟测量体温常用的方法有口腔测量法、腋下测量法和肛门测量法三种。1、口腔测量法:将口表消毒、擦干,将水银头端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3分钟后取出,正常的口腔温度为36.2~37.2℃。2、腋下测量法,将腋体温表放入患者腋下,使水银头端位于腋窝的顶部,让患者夹紧腋窝。5~10分钟后取出。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3、肛门测量法:一般多用于儿童,方法将涂有开塞露的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内约3~4厘米。3分钟后取出,正常肛门体温为36.5~37.7℃。正常体温的影响因素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

人体体温常识

人体体温常识 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等过程中不断产生热的结果。通常所说的体温是指身体内部的温度,称为体核温度,该温度相对稳定。所以说,正常体温的正常值是一个温度范围,而不是一个点。 体温的调节包括自主性(生理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两种方式。 自主性体温调节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机体守内外环境温度刺激,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体的产热和散热,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状态。 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改变而达到目的。因此,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的,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 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 临床上测量体温常以口腔温度、直肠温度、腋下温度为标准,口腔正常范围36.3℃~37.2℃,平均温度37℃;直肠正常温度范围36.5℃~37.7℃,平均37.5℃;腋下正常范围36.5℃~37.0℃,平均温度36.5℃。

前面也说到,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为生理变动而产生区别,如随年龄、性别、昼夜和情绪等因素变化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但其变化的范围不超过0.5℃~1.0℃。 年龄: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其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随之波动;儿童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体温略低于成年人。 性别: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因女性皮下脂肪比男性厚。成年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出现规律性的变化,排卵后由于孕激素水平上升,体温可以上升0.2℃~0.3℃,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可轻度升高。 昼夜时间: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但是波动范围不超过过平均数值上下0.5℃。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与机体昼夜活动的生物节律有关,因而使机体的代谢、血循环和呼吸功能等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外界因素:运动、沐浴、进食、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因素均可出现一时性增高。安静、睡眠、饥饿、服用镇静剂后可使体温下降。 异常体温和护理

人的体温及其调节教案

人的体温及其调节教案 王进超 知识目标:1、知道体温的常识和意义;2、掌握体温调节的生理调节过程;3、培养学生对人体科学的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生活相关图片联系来引入人体温度的调节现象。 2.生活实践来讨论寒冷时产热与减少散热的变化, 3通过PPT演示产热与散热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体温的意义及其生理调节过程。 教学难点:体温的调节。 教学安排:一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导入: Ppt展示1910年英国斯科特(Scott Robert Falconl868~1912)探险队和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都宣布将向南极点进军,两支探险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阿蒙森一行五人,用狗拉雪橇,经过千辛万苦于1911年12月14日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极点的人。而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使用的是马拉和人拉的雪橇,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他们用雪橇拉着设备,顶风冒雪经过82天,于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在南极探险的路上跋涉了1 450 km之后,归途中因饥饿劳累倒下。攀登南极点的角逐是南极考察热中光辉的一页。 两支探险队都在零下三十七度的南极艰难跋涉,阿蒙森队的胜利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而斯科特队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 ℃,低至零下70℃。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然后引入体温调节。 一、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教师活动】(设疑)同学们认为什么是体温?学生是身体的温度?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结果)学生明确:体温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而自己感觉到的是体表温度不是体温,只是体表温度体温。 【教师活动】(讲授)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用口腔、腋窝和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 出示学生测的腋温,请同学读出数值。 出示《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腋窝温度)》。 提问,从这个表的数据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①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但不超过1℃; ②不同年龄、性别的人体温有差别,年轻者体温高于年长者、女性的体温比男性高。 【教师活动】提示,温度在37℃上下浮动。 学生明确:体温的相对恒定。 提问,体温的相对恒定有何意义?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得出结果),明确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各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紊乱,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教师活动】总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1、正常体温:体温的正常值是一个范围,口腔舌下温度为37.0(范围在36.3~37.2),直肠温度为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0~37.0(比口腔温度低0.3~0.5)。 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年龄、昼夜、性别和情绪等因素变化而出现正常波动。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儿童由于代谢率增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体温在正常范围的低值;正常人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平均数上下0.5;女性较男性稍高;运动、沐浴、进食、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均可出现体温一时性增高。安静、睡眠、饥饿、服用镇静药后可使体温下降. -------------------------------------------------------------------------------- 大多数人认为,正常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体温在天体各个部位是不一样的,每日早、晚也不一样。另外,男女之间也有差异。那么人体的正常体温究竟是多少呢?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5~37 .2 ℃,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 ~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 ~0.5 ℃。在一天的生物节律中,清晨2~5 时体温最低,下午5~7 时最高,但一天之内相差应小于1℃。另外,男、女的体温也有不同,女子体温一般比男子约高0.3 ℃。女子体温还与月经有关,这里就不赘述了。所以说,人体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综上,37.7度应该是属于有低烧。 --------------------------------------------------------------------------------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腋下温度加上0.5度代表体内温度,只要在36.2-37.5都是正常的温度.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可以有0.5-1度的波动.测量的时候一定测量10分钟,而且一定要夹紧,保证测量准确啊. 2、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0 ℃~37.30℃),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 ℃~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 3、正常人的体温是保持先对恒定的,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一般下午体温叫早晨高,剧烈劳动或是吃饭以后体温也会升高.如果是用口测法,正常人的体温是在36.3到37.2之间,而腋测温度,正常值为36度到37度之间. 4、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以上就有危险了 大多数人认为,正常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体温在天体各个部位是不一样的,每日早、晚也不一样。 另外,男女之间也有差异。那么人体的正常体温究竟是多少呢?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5~37 .2 ℃,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 ~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 ~0.5 ℃。在一天的生物节律中,清晨2~5 时体温最低,下午5~7 时最高,但一天之内相差应小于1℃。另外,男、女的体温也有不同,女子体温一般比男子约高0.3 ℃。女子体温还与月经有关。所以说,人体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5、成人的体温在36度至37度都是正常,孩子的体温一般要高些,也只是在37度多点儿,不会超过38度的.都是正常值. 6、人体的各种代谢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效率最高; 7、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在36.5--37摄氏度.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要高0.3摄氏度.在人体全身各个器官之中,肝脏的温度是最高的,大概接近38℃,临床上一般测体温,它主要是测几个部位,一个就是

人的体温多少度算是正常范围

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体温的异常 37.4~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 ℃左右。 低烧是:37.3℃~38℃,高烧是:38.1℃~40℃ 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 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一天之内温差应小于1℃。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一般来讲,腋窝体温不超过37.3℃,都属于正常范围 大多数人认为,正常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体温在天体各个部位是不一样的,每日早、晚也不一样。另外,男女之间也有差异。那么人体的正常体温究竟是多少呢?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5~37 .2 ℃,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 ~0.6℃,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3 ~0.5 ℃。在一天的生物节律中,清晨2~5 时体温最低,下午5~7 时最高,但一天之内相差应小于1℃。另外,男、女的体温也有不同,女子体温一般比男子约高0.3 ℃。女子体温还与月经有关,这里就不赘述了。所以说,人体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为36-37℃,但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体温在36.3-37.2℃之间。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间略有差异,而且受机体内外因素影响,也会稍有波动。一般下午体温较早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