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胡椒商品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调味料企业标准

调味料企业标准

Q/BLC公司企业标准Q/BLC0001S-2011固态调味料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Q/BLC0001S-201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IQ/BLC0001S-2011固态调味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21食用盐卫生标准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40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7652八角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7900白胡椒GB/T7901黑胡椒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2729.6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GB/T12729.7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GB/T12729.9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22267整孜然GB/T22300丁香LY/T1652花椒质量等级Q/BLC0001S-2011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QB/T2845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QB1613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NY/T1073脱水姜片和姜粉DB44/T604陈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黑胡椒标准

黑胡椒标准

黑胡椒标准
黑胡椒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颜色:优质的黑胡椒应为黑褐色,颜色均匀且有光泽。

而劣质的黑胡椒颜色可能更深,缺乏光泽,大小不均。

2. 香味:优质的黑胡椒应具有强烈的香味,带有一些松木的香味。

而劣质的黑胡椒可能没有浓烈的香味。

3. 质地:优质的黑胡椒颗粒应饱满,质地坚硬,手捻不易碎。

而劣质的黑胡椒颗粒可能较小,手捻易碎或捻后掉落黑色。

4. 味道:优质的黑胡椒口味辛辣,没有发霉的味道。

而劣质的黑胡椒可能口味较淡或带有发霉的味道。

5. 纯净度:优质的黑胡椒杂质和粉尘较少,而劣质的黑胡椒可能手摸后手上残留大量杂质、粉尘。

以上是黑胡椒的一些标准,但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有购买需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卖家了解更多信息。

黑胡椒粉检验规程

黑胡椒粉检验规程

1目的规范黑胡椒粉进料的检验流程,明确黑胡椒粉进料的抽样方法、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结果判定,确保黑胡椒粉检验结果的准确。

2适用范围适用于黑胡椒粉进料检验和在储存、使用过程中的抽查检验。

3定义:黑胡椒粉:黑胡椒经粉碎加工制成。

4职责4.1品保部:负责对黑胡椒粉的进料进行抽样检验和判定;参与物料评审。

4.2生产部:负责对黑胡椒粉进料通知取样和进行检验状态标识和储存。

负责黑胡椒粉使用过程进行抽查;参与物料评审。

4.3采购部:负责黑胡椒粉进料检验异常时与供应商进行反馈;主导进行物料评审。

4.4技术研发部:负责制定黑胡椒粉质量标准;参与物料评审。

5内容5.1抽样方法5.1.1黑胡椒粉进料到厂后,生产部仓管员开《进料请验单》发品保部,品保部进料检验员按每一次交货的黑胡椒粉为一个检验批,根据来货数量进行随机抽样检验。

5.1.2打开包装袋,每10箱抽取1箱,取10g样品进行检查并试味。

5.2检验方法5.2.1感官检验5.2.1.1包装:包装袋外面应注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和规格,观察其是否清晰、完整、洁净和规范。

5.2.1.2杂质:打开瓶盖,观察黑胡椒粉内无其他杂质。

5.2.1.3感官:灰褐色,粉状,无结团;具有强烈胡椒的香辛辣味。

5.2.2干燥失重测定称取5g左右样品,用红外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黑胡椒粉的干燥失重率。

5.3检验结果判定5.3.1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原辅料及包材验收报告》中,并对照《黑胡椒粉质量标准》对每一项检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判定。

5.3.2如检验结果合格,品保部进料检验员则回复生产部仓管员在《进料请验单》上签批检验合格,仓管员办理正常入库。

5.3.3 如第一次检验结果不合格,品保部进料检验员重新加倍抽样,复检不合格项目,如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则在《进料请验单》上签批检验不合格,并即时反馈给采购部,由采购部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物料评审。

5.4 物料评审5.4.1 采购部因生产急用或其它原因,需要对检验不合格的进料提出物料评审,则填写《物料评审表》,写明物料评审原因和不合格描述,组织生产部、技术研发部、品保部进行物料评审,各部门出具物料评审意见,汇总达成物料评审结果,必要时物料评审结果需要汇报给总经理签批。

黑胡椒检验方法

黑胡椒检验方法

胡椒简介及检验方法胡椒原产于马拉西亚、印度、印尼等地、胡椒为被子植物,多年生藤本植物,胡椒按品质及加工方法又分为黑胡椒、白胡椒、绿胡椒和红胡椒等品种。

黑胡椒:系用成熟的果实,经发酵暴晒后使表皮皱缩变黑而成。

白胡椒:系用成熟的果实,经水浸泡后,剥去外皮,洗净晒干而成。

绿胡椒:指果实未成熟,外皮呈青绿色的胡椒。

红胡椒:系用绿胡椒经特殊工艺发酵后,使其外皮变红的胡椒。

图片:黑胡椒图片:黑胡椒碎图片:黑胡椒粉图片:白胡椒黑胡椒白胡椒图片:白胡椒粉图片:绿胡椒图片:红胡椒黑胡椒质量要求:1、抽样方法:2、扣罚量:3、质量要求(4.1检验频率解释:1-------表示每批必检。

2-------表示每个供应商每月至少抽检一次。

4.2本品性状应与标样一致,不得有掺假现象,否则退货。

4.3若检验不合格,可加倍抽样进行复检,检验结果以复检为准。

白胡椒质量要求:1、抽样方法:2、扣罚量:3.质量要求:4.备注4.1 检验频率解释:1------表示每批必检;2------表示每个供应商每月至少抽检一次。

1.取样方法按照GB/T 12729.22.感官检查纯黑胡椒粉为棕褐色,有胡椒粉的特殊香辣味,呈棕褐色;而掺假的黑胡椒粉为褐黑色,具刺鼻辣味;取待测样品少许,放入试管中,加水5ml,放在酒精灯上煮沸,纯胡椒粉上层液为褐色,下层有棕褐色颗粒沉淀,掺假胡椒粉上层液为淡褐色下层呈黄橙色,有褐黑色颗粒沉淀。

2.1要求品评室要求1.温度:要25±2℃,相对湿度50%-60%,室内空气新鲜,无风。

2.光线柔和,充足,不宜让阳光直接射入。

3.室内应清洁卫生,颜色单一。

品评员规则1.评员必须精力充沛,情绪饱满2.评员品评前不得食辛辣,有刺激性食物。

品评前要涮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3.品评员不准擦涂化妆品和携带有气味物品。

4.品评时要独立进行,不能相互交换意见。

品评员要求1.评员不能为色盲、色弱、味盲。

2.评员必须通晓生产工艺,熟悉各种香辛料的风味和色泽。

黑胡椒品鉴指南

黑胡椒品鉴指南

⿊胡椒品鉴指南⼤航海时代早期⿊胡椒是价⽐黄⾦的珍馐,⽽⽂明进步的当下,这种全世界最流⾏的⾹料早已不再匮乏。

各⼤洲都遍布着胡椒种植园,从印度到印度尼西亚,从厄⽠多尔到巴西。

我们可能很少去关⼼厨房⾥⿊胡椒的产地,然⽽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去了解⼀下。

毕竟,胡椒⾖和葡萄或咖啡⾖⼀样是农产品,不同的⼟壤、⽣长环境、以及胡椒种类都会影响到你桌上菜肴的风味。

也许你会问,这种⼝味的差别到底有多⼤?对起锅的⾷物⼜有何影响?下⾯,我们将把世界上七个主要产地的⿊胡椒放在⼀起进⾏测试。

我们并不是要给⿊胡椒排座次,⽽是为了解答上⾯的两个问题,并将结果作为⼀篇⽇常的指南公诸于众。

【如何品鉴】每种胡椒的取样都被磨碎,以分别⼝感和⾹味。

你当然可以直接⼲吃胡椒,但这样容易造成⼝感疲劳。

所以我们准备了许多热的⽩饭来搭配胡椒样本,这样更容易品尝出区别,也可以了解不同胡椒与⾷物之间的作⽤。

我们邀请到⾹料艺术馆La Bo?te é Epice的Lior Lev Sercarz来做品鉴。

Lior是⾹料调配⼤师,为纽约⼀带顶级厨师服务。

他踏遍遥远异国他乡寻找味道精晦奇特的配料,然后将其调制成⾮凡的混合⾹料。

在这种⾹料品鉴场合,我们都是玩票的业余⼈⼠,⽽Lior却是靠⾹料吃饭的砖家。

所以你如果想在⾹料的迷宫世界中看清⽅向,找Lior准没错。

⾹料调配⼤师Lior他告诉了我们⼀些需要注意的品鉴原则。

⼀,基本的品质标志:胡椒粒的颜⾊应当基本⼀致,⼀般来说品质越⾼的胡椒粒颜⾊越纯,味道也更稳定。

胡椒粒的颜⾊越深,⼝感越浓烈。

胡椒粒的新鲜度决定等级评定的⾼低。

⼆,每种胡椒特点的品鉴事项:酸涩感甜感分辨其中是否有类似柑橘味、芥末味或樟脑的⾹味质感:是否很容易嚼碎,或是容易在嘴中残留硬粒。

记住以上⼏点,并准备好接喷嚏的纸⼱,我们就可以开始品鉴胡椒了!【品鉴】也许我们最有趣的发现就是胡椒⾹味和⼝感的关联度并不⾼,⽆论是浓郁度的关联还是特点的关联。

有些胡椒闻起来⾹⽓浓烈扑⿐,但尝起来却很温和;⽽有些闻起来带有果味或花⾹的胡椒,吃起来却很⾟辣。

香辛复合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香辛复合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香辛复合调味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香辛复合调味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花椒、胡椒、八角、孜然为主要原料,辅以食用盐、姜粉、桂皮、蒜粉、谷氨酸钠、鸡精,经混合、分装制成的非即食香辛复合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中麸氨酸钠(谷氨酸钠)的测定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T 7652 八角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7900 白胡椒GB/T 7901 黑胡椒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2267 整孜然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 30381 桂皮GB/T 30391 花椒NY/T 1045 绿色食品脱水蔬菜NY/T 1073 脱水姜片和姜粉SB/T 10371 鸡精调味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产品分类按配方原料不同产品分为:花椒复合调味料、五香复合调味料、黑胡椒复合调味料、白胡椒复合调味料、孜然复合调味料、馅类复合调味料。

胡椒粉的执行标准

胡椒粉的执行标准

胡椒粉的执行标准
胡椒粉是一种常用调味品,其执行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指标:胡椒粉应该是均匀细腻的粉末状,无杂质、异味、异色等现象。

其色泽应该是深浅适中,与产品名称相符。

2. 化学指标:胡椒粉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不含有害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物。

其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

3. 物理指标:胡椒粉的粒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40目至60目。

其流动性和堆积密度等指标也应符合国家标准。

4. 包装标识: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包装材料应安全无毒,不会污染产品。

以上是胡椒粉的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应根据标准要求购买和使用产品。

- 1 -。

黑胡椒的标准

黑胡椒的标准

黑胡椒的标准第一节简介胡椒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藤蔓植物,常攀缘于树木、木棒或格架上,高度可达四米。

胡椒具有蔓生性,当植物的茎干接触到地表时会迅速地生根。

胡椒的叶片是椭圆形、全缘、单叶互生的,叶面是深绿色,长约八至十五厘米,宽约六至九厘米,叶柄很短。

黑胡椒,学名为Piper nigrum,是胡椒科的一种开花藤本植物,又名黑川,原产于印度马拉巴海岸(Malabar Coast)。

其果味辛辣,是人们最早使用的香料之一,可能是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香料。

(一)花胡椒的花朵很小,呈穗状花序。

在枝条上的节处会结出长约四至八厘米的穗条,长度大约6到12厘米,上面有30至120朵不等的花,成螺旋状排列。

(二)藤胡椒蔓一般有3-5厘米粗细,蔓上有膨出的节,节上有根带,在节出现10至15天以后,就会变成约有一毫米粗的气根。

气根的主要功能是依附在支架上,以支持藤蔓向上生长。

(三)果实果实成熟后,穗条的长度会增长到七至十五厘米。

胡椒的蔓近圆形,略微弯曲,幼株时呈紫红色或古铜色(有的品种是浅绿色),后来会转为绿色,木栓化后,会转成褐色,表面粗糙。

第二节生态习性及产地(一)生态习性为阳性树种,喜光照,也稍耐阴湿,抗寒力强,以湿润肥沃的微酸性砂质土壤生长最为良好。

(二)产地胡椒广泛栽培于东印度群岛,并引入非洲和西半球热带地区。

中国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地有栽培。

第三节品种分类胡椒的果实与种子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得到黑胡椒、白胡椒、绿胡椒以及红胡椒。

全世界胡椒出口总量的80%-85%为黑胡椒,15%-20%为白胡椒,约1%为绿胡椒。

以下只要介绍黑胡椒的品种。

(一) 品名胡椒秋季至次年春季当果穗基部的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果穗,晒干或烘干,取下果实,因呈黑褐色,称为黑胡椒,气芳香,味辛辣。

(二)果实黑胡椒的果实在熟透时会呈现黑红色,并包含一粒种子;果实在晒干后会成为直径5毫米的胡椒子核果,通常可作为香料和调味料使用。

炒菜时都会用到用它做的调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胡椒商品质量标准2014
黑胡椒
Hu jiao
PIPERIS FRUCTUS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

秋末至次春果实呈暗绿色时采收,晒干,为黑胡椒。

【性状】呈球形,直径3~5mm。

表面黑褐色,具隆起网状皱纹,顶端有细小花柱残迹,
基部有白果轴脱落的疤痕。

质硬,外果皮可剥离,内果皮灰白色或淡黄色。

断面黄白色,粉性,中有小空隙。

气芳香,味辛辣。

【等级】一等品交收替代品,干品堆积密度每升不小于600g。

二等品交收标准品,干品堆积密度每升不小于560g,直径3.3mm以上者不得少于93.0%。

三等品交收替代品,干品堆积密度每升不小于500g。

【鉴别】(1)粉末暗灰色。

外果皮石细胞类方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19~66μm,壁较厚。

内果皮石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直径20~30μm;侧面观方形,壁一面薄。

种皮细胞棕色,多角形,壁连珠状增厚。

油细胞较少,类圆形,直径51~75μm。

淀粉粒细小,常聚集成团块。

(2)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滴,显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胡椒碱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缺陷量不得过6.0%,其中轻质果不得过3.5%(附录缺陷量与杂质的判定规则)。

杂质不得过1.0%(附录缺陷量与杂质的判定规则)。

水分不得过14%(《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二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一部修
订附录Ⅸ U)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0.015%)。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3nm。

理论板数按胡椒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胡椒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
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0.1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
4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30分钟,放冷,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椒碱(C
17H
19
NO
3
)不得少于3.3%。

附录缺陷量与杂质的判定规则 1. 缺陷量
1.1 定义
药材总体仍可作药用,但性状上与常规正常药材相比存在一种或多种缺陷,包含但不限于轻质果、针头果、破碎果等。

1.2判定规则
1.2.1 轻质果因采收时间过早或病害等原因,外观发育正常,但没有果仁的胡椒果。

轻质果整颗计入缺陷。

1.2.2 针头果因采收时间过早或生长条件不佳等原因,直径较小的未成熟果实。

针头果整颗计入缺陷。

1.2.3 破碎果因加工、包装、运输等原因,果实破裂成两部分或多部分的胡椒果,破碎果整颗计入缺陷。

2. 杂质
2.1定义来源与规定不相符的有机杂质或无机杂质,如外果皮、果穗渣、沫子、枝、叶、杂草、沙石等。

2.2判定规则
2.2.1 外果皮原药材因加工、包装、运输等原因脱落的外皮。

2.2.2果穗渣连接果实与树枝的部分。

2.2.3 沫子原药材因加工、包装、运输等原因形成的残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