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细描的比较
白描与细节描写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 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全 诗作简要的赏析。
解析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 概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验。然而,赵师秀这首 小诗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无穷。诗的前两句是 写景,既交代了时令,又描写了约会的环境。第 三句是点题,同时引出下文对诗人动作的描写。 第四句是意蕴丰富的句子,历来为人所称道。 答案 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 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 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 敲击,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 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
白描与细节描写
1.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 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 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 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 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 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 简洁,印象深刻。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 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 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 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 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 ‘一’字”。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子•寻梅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 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 月昏黄。
白描与细描(详解)

他的牙,并没有大缺陷。关键问题是,门牙与犬牙 之间、犬牙与前磨牙交接处隙缝较大。而令人不能 容忍的是,在这隙缝间经常袒露着残渣碎屑。可以 毫不夸大地说,他的牙缝把他每餐吃的什么全公诸 于世,绝无保留。这种“公开性”,恐怕连戈巴
第一天来上班,他说:“小陈,欢迎你!”一张口, 我就看见他牙缝里塞着一颗米粒,不偏不倚,正贴 在牙缝中间,仿佛是特决留下补那块空白的。不幸 的是,白色的米粒和泛黄的工齿极不相称,活像蹩 脚的瓦工砌墙时在砖缝间留下了多余的石灰,未曾 抹平,结成了一个死疙瘩,又经风吹日晒变了颜色。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 还是红的,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 先前那样精神了。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 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只 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 物。
——鲁迅《祝福》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 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 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 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 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 凝碧的波痕。
白 描 与 细 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 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 颜色。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 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 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 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 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 手法。
——鲁迅《药》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白描、细描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白描、细描白描:白描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渲染、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它原为中国画技法,即用简练的墨线来勾勒画面,不事烘托,不着色彩。
这种绘画手法被引入文学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或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捷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勒出事物的形状、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作用:可使描写的景物的内涵更加丰富,使描写的人物更富神韵,更能传神地表达人物内心,展现情操品质。
能烘托气氛,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使所描写重点更加突出,使人过目不忘。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历来被认为是元曲中的绝唱,早在元代就被周德清《中原音韵》列为“秋思之祖”,它的独特魅力主要在于对秋景的简洁、朴素的描绘。
前三句由名词铺排而成,十八个字九个名词,罗列了九种景物,集中展示了“秋”的特色,描绘出一幅简洁明快的秋景图。
再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没有任何修饰,寥寥数语就勾勒出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以小见大,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劚,zhú,用砍刀、斧等工具砍削或锄一类的农具。
细描(工笔):即“细节描写”是对诗词中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一般会使用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或者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使所描写的人或景物形象生动逼真,给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例如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两句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
白描与工笔细描

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有别于细描。
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
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
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峻青——《黎明的河边》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鲁迅——《药》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工笔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人、物。
文学作品中指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人、物,也就是用细腻的笔触,精细地描绘人、物外貌和生活场景,使人或景物的形象生动逼真,给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运用工笔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浓墨重彩,着意刻画,入微地再现事物特征。
白描与工笔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 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非常真 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 亲人的深切怀念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 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 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1)色彩渲染、裂锦。 (2)雨后生机勃勃。体现在樱朱、豆青、草绿、水满、蚕动。
பைடு நூலகம்
1、白描叙事,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回乡偶书二首⑴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描写景物,不尚修饰与渲染烘托。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白描与细描
白描与工笔(细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
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 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 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 动的形象。 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 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 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 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 染烘托,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 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白描和细描

白描和细描(工笔)一、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1、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例1: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
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
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
《母亲的中药铺》例2: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赵子龙《三国演义》例3: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例4:?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范进中举》2、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
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
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
《井冈山散记》3、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
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例2: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田家》聂夷中例3: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江南的冬景》例4:清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例5: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
白描与细描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
几种主要的描写方法:
1、白描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2、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
白描与工笔细描资料

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有别于细描。
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
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
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峻青——《黎明的河边》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鲁迅——《药》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工笔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人、物。
文学作品中指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人、物,也就是用细腻的笔触,精细地描绘人、物外貌和生活场景,使人或景物的形象生动逼真,给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运用工笔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浓墨重彩,着意刻画,入微地再现事物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笔细描
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工笔细描法是指文学作品中用工整细密的 笔法来描绘事物,也就是用细腻的笔触, 精细地描绘人物外貌和生活场景,使人或 景物的形象生动逼真,给读者一种呼之欲 出之感。
运用工笔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浓墨重彩,着意刻 画,入微地再现事物特征。细腻、准确、详尽,通过层层
白描 范例
“......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 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 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 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事 态的发展。
白描的例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通过对刘兰芝的外貌妆扮的精细描绘,充分表 现刘兰芝的美,并出离开焦家前的悲伤。
细描 范例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 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 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 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写出了一个贵族少妇的形象。显示她的华贵、得势,也 暗示她的贪婪、俗气。美丽的容貌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虽春风满面,讨人喜欢,可隐含着可怕的威势,极有心 机,极善做作。
运用工笔描绘的技法,既求“形”似,又求“神”似,以 “形”传“神”,形神兼备。
最妙的是下点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地青 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山 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 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 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了一件带水纹的 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吹动,叫你 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
《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 勾勒
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 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 六十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 尺”
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 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突现了 出来。
表现手法——
白描与细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单用墨色线 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 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即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 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家准确地把握住人物最 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 之笔加以点化。
作者用工笔手法,逐笔勾勒出雪后山景的秀美: 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衣,松的翠与雪的 白相生辉
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 显露,尽传神态。
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 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 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 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 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 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Hale Waihona Puke 描 范例“„„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 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 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 脚伶仃的圆规。” ———《故乡》 生动的刻画了尖酸刻薄的“豆腐西施” 杨二嫂形象。
铺染,描写对象的各个侧面,犹如用放大镜,使人看的清楚, 留下深刻印象。
这种工笔细描法,一般较多地运用比喻,象征,反复, 排比等多种手法。
细描 范例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白描讲求的是朴素、准确,或简笔勾勒,或具体刻画,不求华丽,不求细腻, 但要求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求“神”,“显神”,要求描绘准确生动,给 人以鲜明的印象
白描 范例
“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 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 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