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景观设计各阶段审图要点

合集下载

碧桂园全专业图纸会审内容要点汇总

碧桂园全专业图纸会审内容要点汇总

碧桂园全专业图纸会审内容要点汇总来源:机电人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1职责图纸会审在开工前进行,在图纸发放到各相关单位后一周内进行会审。

图纸会审由设计部、工程部、成本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加,主要解决施工工艺及图纸错漏上的问题,由监理单位主持。

会审结束后,主持部门应形成《图纸会审纪要》,《图纸会审纪要》由到会的各单位审核无误后签字盖章确认,图纸会审纪要经相关各方签字盖章后及时发放到各相关单位,各单位要将图纸中变更的内容用签字笔标注到图纸相应变更的位置以便施工时参照,《图纸会审纪要》作为设计补充文件及有效的结算文件。

02图纸审核内容1施工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由项目工程部组织,监理单位主持,设计部、成本部及施工总承包单位参加。

设计人员交底,交代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等的作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然后由各单位提出问题进行会审。

2工程部、设计部对图纸核查工程部、设计部必须对各专业图纸认真核查。

目的是达到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设计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时提出,并加以解决,确保施工顺利。

3各相关部门及单位图纸核查各相关部门及单位在核查施工图的基础上,将施工图中出现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在图纸会审中提出,由设计单位解决;施工总包单位在收到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应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如地基处理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合理,各专业设计之间是否有矛盾是否存在交叉相碰不能通过的情况,图纸是否存在错漏等),整理成图纸会审问题清单,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提交给项目部,由项目部统一汇总后提交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在图纸会审会议上进行图纸设计交底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口头和书面答复,监理单位负责书写整理图纸会审纪要,施工单位配合,并由项目部负责交与会各方会签。

在图纸会审中施工单位认真审图并提出比常规做法更为优化合理又能加快施工进度的建议,并经设计修改而降低成本,将根据所节约费用给施工单位以相应奖励。

景观施工图审查要点

景观施工图审查要点

景观施工图审查要点1.设计依据和规范2.设计文件是否齐全,包括计划设计任务书、红线图、地形图、建筑规划图、各建筑规划图、各建筑主体首层平面图及立面图3.设计规模(绿化面积、投资)功能内容是否符合{景观设计任务书}要求、{景观设计方案评审指引}的规定和使用要求4.施工图设计所依据的有关标准,规定,规范是否恰当,正确5.审查要求6.总平面图7.轴线编号与尺寸关系及其与总图、结构等图纸的一致性8.园林尺寸与曲率是否合宜9.园林小品(雕塑、构筑物、花坛等)位置、形式是否合宜10.指北针、风玫瑰以及图纸比例11.总索引图:图中编号与详图是否相符12.铺装索引图:图纸编号与铺装详图是否相符13.竖向设计图14.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是否正确15.场地外围的道路、铁路、河渠及地面的关键性标高是否正确16.各场地、广场的标高及原地面标高17.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的设计标高(道路标注在道路中心线上,排水沟标注沟底标高)及关键点的原地面标高,纵坡距、纵坡向、平曲线要素、竖曲线半径,关键性坐标。

道路应注明其横坡向(单坡或双坡)18.用坡向箭头表明地面排水方向,如有堆山设计,可用设计等高线表示地面坡度19.指北针20.种植施工图21.乔木:是否正确标注植物代号、栽植点、行距、株距尺寸22.灌木和草本,是否正确标注植物代号及群栽位置,范围23.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以及管线(地上地下)的距离是否恰当24.列表栏内容:尺寸单位比例图例施工要求25.详图26.图中编号与大样图是否相符27.平、立、剖面图是否一致28.构筑物的墙、梁、柱的材料、厚度、对应关系。

及与结构图的一致性29.种植池、驳岸或护坡、挡土墙等构筑物的顶部和底部的设计标高是否合适30.铺装材料的选用及颜色31.无障碍设计:广场、道路等有高差的地方是否设置了供残疾人使用地坡道,其宽度、坡度及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2.大样详图33.详图编号与平、立、剖面是否相符34.详图所表示地构筑物轴线、梁、柱、墙关系、标高等与平立剖面及结构是否一致35.铺装材料选用、颜色及做法、不同类型、不同颜色装饰材料之间的分界部位36.详图所表达的内容如埋件、灯具、管线是否与其它工种相符37.给排水平面图38.绘出总平面、注明构筑物的坐标值及道路中心线坐标值39.场地四届的施工坐标值及道路中心线坐标值40.给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的定位尺寸或者施工坐标值,并反应其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以及管线之间的相互间距41.场地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坐标42.场地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坐标43.指北针44.照明平面图45.绘出总平面、注明构筑物的坐标值及道路中心线坐标值46.场地四届的施工坐标值47.配电系统管线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的定位尺寸或施工坐标值48.并反应其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以及管线之间的相互间距49.场地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坐标景观设计项目流程—-—扩初设计评审设计者结合专家组方案评审意见,进行深入一步的扩大初步设计(简称”扩初设计”)。

碧桂园景观设计各阶段审图要点

碧桂园景观设计各阶段审图要点

景观设计各阶段审图要点项目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确定项目的景观设计单位,并由景观设计单位配合建筑方案设计,完成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七总图”,其中的“项目景观方案总图”由景观设计单位完成。

在景观工程的各个设计阶段均应组织设计图纸评审,内容主要有方案设计评审、扩初设计评审、施工图纸内审和会审等,其中景观方案设计评审最为重要。

一、景观方案设计评审1.景观设计方案与项目总体规划是否相符(如红线范围、周界衔接等);景观方案与原先项目公司或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基础资料是否一致、有效(如建筑入户层平面、地形竖向衔接、水文资料、周界资源的衔接等);2.景观设计方案对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及基地资源现状等有无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改进意见(如小区与组团出入口、建筑布局与空间结构、交通组织、标高系统、架空层设置、采光井位置、室外设备设施的布置、保留与迁移树木的明确、保留水体的利用、不利因素分析等);3.景观设计是否已尽可能提供多方案并列出优缺点等供比较;有无景观方案设计说明;设计理念是否清晰;是否与项目定位和规划意图一致;设计意图的反映是否清晰;是否有必要提供补充图纸(如各类分析图、重要节点的剖、断面方案图等);4.景观设计是否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文因素的体现是否合理;5.结合建筑设计进一步评审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风格是否和谐; 景观风格与主题是否清晰、完整;景观空间序列是否清晰;景观分布是否分级,是否合理;景观元素是否贯彻到各个部位;景观功能分区、动静分区等是否合理;6.交通组织是否合理;路网结构是否清晰;路网级别划分是否合理;小区路网(包括消防车道、消防登高地)与环境园路是否协调;出入口设置与规划设计是否一致、合理(如位置、数量、开口尺寸、朝向等);出入口的主次之分是否合理;7.景观设计是否最大程度利用自然景观及原生植物(保留与迁移树木的明确、保留水体的利用、不利因素分析等);周边有利资源(如山体、河道、水系、植被、公园等)与不利资源(如不好的建筑、墓地、噪声、污染等)是否已作优化;8.各出入口在与内部交通的沟通上是否便捷、通达;组团出入口设置是否合理(如数量、级别);是否有相应的出入口景观形象处理(如组团标识、特色植栽等)来强化领域感和识别性;9.绿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能否达到要求;10.景观配套设施与建筑关系是否统一,是否与营销承诺、楼书宣传等文件相符;11.景观设计的内部构筑物、小品、水景的设置是否合理、可行;12.是否充分考虑底层私家花园的处理方式(根据销售承诺及项目定位);13.别墅项目应考虑山体排水和花园分界;14.是否有相对应的主题性景观元素(如文化性、趣味性、参与性等);15.是否方便物业管理和满足安保配备要求等;有无违反规范的原则性问题;16.有噪声、污染等地方的景观处理是否合理;17.垃圾收集点设置位置是否合理和隐蔽;18.景观用水的选择是否考虑小区雨水收集和利用;19.室外成人游泳池面积是否足够、泳池线形是否流畅;有无考虑儿童泳池;游泳池的围合管理是否合理(既满足经营性管理要求、有一定的私密性、又具可观赏性);20.公共空间中心花园的尺度是否合适,是否具有小区中心感,通达性是否良好;是否考虑了良好的鸟瞰效果;景观轴线、景观序列的组织与空间特性是否吻合;是否满足停留与游憩的功能性要求;是否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元素,将地形、水景、小品、植物、构筑物、活动设施、配套设施等内容与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动与静、疏与密、高与低不同的景观空间;景观构筑物的数量、位置是否合理(如安定性、被观赏性、实用性、对居民的视线影响等);21.内部商业街商业氛围的营造等应适宜项目的主题及建筑风格;与小区公共空间景观应进行总体协调(如与出入口景观有机衔接、与内部景观相互渗透);与其它界面衔接(如内部河道、组团出入口等)应协调;22.活动设施(如儿童活动设施、网球场、篮球场、老人健身设施等)种类和数量是否满足;建议项目中设置网球场至少一个,有条件的设置篮球场或羽毛球场等,儿童活动场地设置在组团间以提高共享性并应减小对居民的干扰,老人健身设施结合河道等条件宜在安静地带集中设置;评审活动场地空间大小是否满足规范标准;是否与花架或坐椅等综合考虑;评审活动场地是否对业主有明显干扰,对步行有无明显干扰等;23.组团景观与公共空间的界面是否清晰;衔接处是否有一定的导向性景观;是否有与组团规模对应的中心感,空间结构是否清晰(中心感的公共空间——安静的邻里空间——私密空间);24.周边市政道路与小区道路(车行道与人行道)的界面衔接如何处理(如空间界定、材质衔接、标高衔接等);是否合理。

景观设计图纸需要注意的审查要点

景观设计图纸需要注意的审查要点

景观设计图纸需要注意的审查要点概念设计阶段和方案设计阶段:筑集网审查重点:一、环境景观设计的总体风格是否与小区的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

是否符合市场营销部提出的《产品建议书》的定位标准。

二、审查方案总体布局的合理性:1、是否满足消防规范,是否设有消防通道。

2、动、静态人流车流的交通组织是否合理。

3、组团维合的形式、出入口的设置是否符合物业封闭式管理的综合性要求。

4、人文雕塑、小品、绿地及铺装、停车位、信报箱、康体设施、儿童及老人活动场所的布局是否合理,交配电箱、垃圾站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扰民的情况。

扩初设计阶段:审查重点:一、审查其初步定位图:1、与建筑的间距和现状关系的尺寸是否正确。

2、定位尺寸有无错误,道路、园林小径的宽度是否合理,绿地是否集中设置,水池、水景的大小尺度是否合适。

二、审核其竖向设计图:1、审核其整体的竖向设计思路是否正确。

2、与周边道路,现状地形相接是否顺畅。

3、竖向设计对土方平衡的考虑是否最优化。

4、室外景观排水方式是否合理。

5、竖向设计对人行、车行的考虑是否合理。

6、审核其布局与路网的关系是否合理。

7、审核室外场地与建筑正负零的关系是否合理,与建筑散水、防水高度的衔接是否合理。

三、审核其地面铺装材料的色彩、质感、图案变化是否合理,是否超过最初的项目目标成本控制,是否防滑、耐磨、适合当地使用,儿童区、老年区的材料是否满足该年龄段人群的生理需求,使用软质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否当地化,经济性如何。

筑集网,建筑有意思;发现创新价值的建筑知识、经验和见解!四、审核其局部节点、小品的尺度、样式、材料及颜色是否合理。

五、审核其绿化布置和选材:1、是否选用当地原生经济性树种。

2、考虑以植物的季向变化,常绿与落叶搭配比例是否合理,是否注意植物的种植色彩变化,乔木、灌木的种植比例,以及植物观花、观果的观赏特性是否体现。

3、绿地是否营造地形地貌。

4、是否选择无毒、无病虫害的植物,无挥发性难闻气体的植物。

各阶段设计审图要点(参考)

各阶段设计审图要点(参考)
转换层上有住宅,结构降板400(结-建)
4、标准层建筑平面再次审核确定
除对平面进行再次确认外,另外要复核
走道宽度、厨房卫生间等是否满足规范强条,以及空调机位位是否合理。
给排水
1、卫生间降板方式、对下层的影响,立管位置、空调位置。
卫生间降板范围,管道不外露在房间;立管位置合理;空调位置便于排水。
2、消火栓位置及管井尺寸
会所及售楼处
同上,可提供表达重点景观构思概念及材质处理的手绘草图或彩色图片
标准组团空间
健身及游戏设施分布
5、成本控制
硬景材料
控制所用硬景材料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植物品种
控制所用植物品种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景观小品
设计及布置示意图,控制景观小品的材质、形式、数量的成本可控范围Leabharlann 6、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表
根据公司一级计划节点拆分计划:方案确定,扩初出图、施工图出图
1、消火栓及立管应放置在公共空间。
2、消火栓安装不得贯穿墙体(管井处除外)
3、管井位置及尺寸校核,管井应满足管道安装要求,出详细立面、剖面图。
3、地下室水池、泵房位置、大小,集水坑位置、数量,排水沟设置
1、根据梁高等条件校核水池、水泵房面积。
2、根据地下室底板面层厚度,校核集水坑数量、距离。
通风
地下室通风设置原则
送、排风机房位置面积校核,地下室净空高度校核。
煤气
燃气立管位置,明确燃气表、热水器位置。
精装修房,燃气表及热水器位置,应得到装饰部认同。
电气
交通盒(核心筒)电气设备间的位置、数量、面积
扩初阶段(施工图条件图)






1、各层结构平面初步布置;

景观各阶段设计图纸审核要点

景观各阶段设计图纸审核要点

景观设计图纸审核要点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可以大致分为项目评判阶段、概念方案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扩初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施工配合阶段等几个阶段,其中概念方案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扩初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的设计图纸需要进行审核。

第一章景观概念方案设计图纸审核要点1.平面设计1.1 营销推广客服物业1、与营销理念切合程度1)符合当前营销市场的产品定位;2)符合产品建议书。

2、设计概念1)是否具有创造性、概括性;2)是否能唤起客户的认同感及向往心理。

3、设计主题主题是否明确,是否适于营销宣传。

4、风格定位风格定位须与建筑风格相同或相近,材料、质感相近。

1.2 景观1、基地分析1)设计范围是否准确;2)对基地理解是否深刻。

2、上位分析1)是否对现有的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成分的分析研究;2)是否总结出现有条件的优缺点,并因此提出解决方案。

3、案例研究1)列举两个以上的类似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合理的分析;2)提出案例的可借鉴性。

4、功能空间布局、分隔功能空间的数量、面积满足需求。

5、动线分布符合车行、人行流线组织的合理性。

6、竖向设计1)方案是否与现场地形有较大出入;2)对特殊地形是否进行处理或利用;3)是否有无较大土方调动。

7、植物设计植物的选取及意向图片是否适宜本地生境条件。

8、分期建设是否适合公司的开发流程和进度。

9、节点分析1)重要节点的平面布局是否合理;2)是否有明确的功能和主题,并与整体景观统一协调。

10、政策、法规、规范的满足性1)与现行的政策法规无重大冲突;2)满足各项规范标准的实施性。

2.设计风格参考图片2.1 营销与营销设计理念切合度:是否满足营销需求,是否与整体风格产品定位能融合协调。

2.2 景观1、整体风格及重要节点效果图1)图片风格是否统一;2)内容是否详尽;3)是否能准确反映概念方案的设计内容。

2、小品、构筑物1)是否与整体风格统一;2)是否能体现景观整体概念;3)是否能体现空间主题。

景观设计各阶段图纸审查要点

景观设计各阶段图纸审查要点

给排排水图
1)是否绘出总平面、注明构筑物的坐标值及道路中心线坐标值 2)场地四界的施工坐标值 3)给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 4)各管线的定位尺寸或施工坐标值是否标注明确; 5)各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以及管线之间的相互间距是否符 合规范 6)场地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坐标是否明确
1)是否充分考虑建筑与景观的界面过渡(如架空层、单元出入口等)
1)有关标准、规定、规范是否恰当、正确,编制深度和节点处理是否 达到要求 施工图的设计 2)扩初设计评审提出的调整意见是否得到落实 所依据 3)各专业设计之间是否相互矛盾,如竖向设计与综合管线、室内地坪 、入口标高、道路标高(例:建筑出墙管标高与道路标高是否协调)、室 外附属建筑物、构筑物等之间是否矛盾;
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2)关于图纸上可集中表达的部分是否准确详实, 3)关于重要节点需特别说明的地方是否准确; 4)图纸中未尽事宜及项目中需特别注意的地方有无重点说明。
总平面图
1)图纸上各主体及空间内容标注是否明确(需一目了然,大致明白图 纸内容) 2)轴线编号与尺寸关系及其与总图、结构等图纸的一致性。 3)园路尺度与曲率是否合宜 4)园林小品(雕塑、构筑物、花坛等)位置、形式是否合宜 5)景观置石位置、材质是否合适,数量是否明确 6)指北针、风玫瑰以及图纸比例
71))公木司构及架楼(件盘)标材志质的是固否定满位足置所设处计环是境否的合使理用。要求,确保耐久性的措施
室外木构架、 构件
是否落实 2)木构架(件)的安全设计等 3)与建筑物、道路、地形的衔接是否自然,设计定位和标高是否合理
等。
审核人 审图时间 是否满足 打“√”或“X

问题描述
施 工 图 纸 部 分

景观施工图图纸审查重点

景观施工图图纸审查重点

第一章景观工程工序一、景观施工图图纸审查重点:1、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和规程,尤其是编制深度是否达到要求;2、扩初设计评审提出的调整意见是否得到落实;3、各专业设计之间是否存在互相矛盾,如竖向设计与综合管线、室内地坪、道路标高、室外附属建筑物、构筑物之间是否矛盾;4、各种主材及设备如:花岗岩、道路砖、路牙、木材、自然石、灯具、室外家具、喷头、水泵等是否合理选定;5、凉亭、花架等园林小品的风格与整体环境是否协调,结构是否合理;6、各种节点构造是否需调整,水景有无考虑防水等专项措施;7、假山、塑石的风格、体量要求;8、室外家具、灯具的布置是否合理;9、原生植物与设计有无矛盾,苗木品种是否适合本地生长,采购有无困难;10、苗木的色彩搭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搭配、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的搭配是否合理;11、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栽植位置是否合理;12、植物竖向层次等各个界面的配置是否丰富合理;13、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是否得到充分考虑;14、植物种栽的季节和时间;15、喷灌能否满足绿化养护要求等。

应及时的形成审查意见,作为施工图深化设计及施工的依据。

当对使用材料、设备、苗木等规格、价格有争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项评审,做深入调研,同时景观工程管理人员应要求设计方和施工方提供更多的参考实物和资料。

二、景观材料资料的收集应重视景观工程使用的硬质材料、苗木、设备、雕塑及小品等选样、定样、询价和定价过程中的有关资料收集、整理与管理,建议资料均采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

三、营造(一)营造管理的一般流程(二)营造过程管理1、事前控制1.1 熟悉施工图纸,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1.2 审批监理单位的监理细则是否合理可行;1.3 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合理可行;1.4 审核施工单位主材加工订货及苗木采购计划是否满足施工进度计划要求;1.5 检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人员的上岗证、资格证明文件,施工机械设备有效使用证明文件及检测设备校验合格证书和有效期等资料;1.6 检查园区泳池、喷水池、树池、道路、围墙、小区入口、景观小品等定位及标高是否正确无误;1.7 各种硬质铺装材质、园区小品材质、泳池铺装材质等均应送样评审,经过评审小组及公司领导签字确认后,方可采购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设计各阶段审图要点项目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确定项目的景观设计单位,并由景观设计单位配合建筑方案设计,完成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七总图” ,其中的“项目景观方案总图”由景观设计单位完成。

在景观工程的各个设计阶段均应组织设计图纸评审,内容主要有方案设计评审、扩初设计评审、施工图纸内审和会审等,其中景观方案设计评审最为重要。

一、景观方案设计评审1. 景观设计方案与项目总体规划是否相符(如红线范围、周界衔接等); 景观方案与原先项目公司或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基础资料是否一致、有效(如建筑入户层平面、地形竖向衔接、水文资料、周界资源的衔接等);2. 景观设计方案对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及基地资源现状等有无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改进意见(如小区与组团出入口、建筑布局与空间结构、交通组织、标高系统、架空层设置、采光井位置、室外设备设施的布置、保留与迁移树木的明确、保留水体的利用、不利因素分析等);3. 景观设计是否已尽可能提供多方案并列出优缺点等供比较; 有无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是否清晰是否与项目定位和规划意图一致;设计意图的反映是否清晰; 是否有必要提供补充图纸(如各类分析图、重要节点的剖、断面方案图等);4. 景观设计是否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文因素的体现是否合理;5. 结合建筑设计进一步评审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风格是否和谐; 景观风格与主题是否清晰、完整; 景观空间序列是否清晰; 景观分布是否分级,是否合理; 景观元素是否贯彻到各个部位; 景观功能分区、动静分区等是否合理;6. 交通组织是否合理;路网结构是否清晰;路网级别划分是否合理; 小区路网(包括消防车道、消防登高地)与环境园路是否协调; 出入口设置与规划设计是否一致、合理(如位置、数量、开口尺寸、朝向等); 出入口的主次之分是否合理;7. 景观设计是否最大程度利用自然景观及原生植物(保留与迁移树木的明确、保留水体的利用、不利因素分析等); 周边有利资源(如山体、河道、水系、植被、公园等)与不利资源(如不好的建筑、墓地、噪声、污染等)是否已作优化;8. 各出入口在与内部交通的沟通上是否便捷、通达; 组团出入口设置是否合理(如数量、级别); 是否有相应的出入口景观形象处理(如组团标识、特色植栽等)来强化领域感和识别性;9. 绿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能否达到要求;10. 景观配套设施与建筑关系是否统一,是否与营销承诺、楼书宣传等文件相符;11. 景观设计的内部构筑物、小品、水景的设置是否合理、可行;12. 是否充分考虑底层私家花园的处理方式(根据销售承诺及项目定位);13. 别墅项目应考虑山体排水和花园分界;14. 是否有相对应的主题性景观元素(如文化性、趣味性、参与性等);15. 是否方便物业管理和满足安保配备要求等; 有无违反规范的原则性问题;16. 有噪声、污染等地方的景观处理是否合理;17. 垃圾收集点设置位置是否合理和隐蔽;18. 景观用水的选择是否考虑小区雨水收集和利用;19. 室外成人游泳池面积是否足够、泳池线形是否流畅; 有无考虑儿童泳池; 游泳池的围合管理是否合理(既满足经营性管理要求、有一定的私密性、又具可观赏性);20. 公共空间中心花园的尺度是否合适,是否具有小区中心感,通达性是否良好; 是否考虑了良好的鸟瞰效果;景观轴线、景观序列的组织与空间特性是否吻合; 是否满足停留与游憩的功能性要求;是否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元素,将地形、水景、小品、植物、构筑物、活动设施、配套设施等内容与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动与静、疏与密、高与低不同的景观空间; 景观构筑物的数量、位置是否合理(如安定性、被观赏性、实用性、对居民的视线影响等);21. 内部商业街商业氛围的营造等应适宜项目的主题及建筑风格; 与小区公共空间景观应进行总体协调(如与出入口景观有机衔接、与内部景观相互渗透); 与其它界面衔接(如内部河道、组团出入口等)应协调;22. 活动设施(如儿童活动设施、网球场、篮球场、老人健身设施等)种类和数量是否满足;建议项目中设置网球场至少一个,有条件的设置篮球场或羽毛球场等,儿童活动场地设置在组团间以提高共享性并应减小对居民的干扰,老人健身设施结合河道等条件宜在安静地带集中设置; 评审活动场地空间大小是否满足规范标准; 是否与花架或坐椅等综合考虑; 评审活动场地是否对业主有明显干扰,对步行有无明显干扰等;23. 组团景观与公共空间的界面是否清晰; 衔接处是否有一定的导向性景观; 是否有与组团规模对应的中心感,空间结构是否清晰(中心感的公共空间——安静的邻里空间——私密空间);24. 周边市政道路与小区道路(车行道与人行道)的界面衔接如何处理(如空间界定、材质衔接、标高衔接等);是否合理。

二、景观扩初设计评审1. 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符合设计委托书的要求,如:有无符合要求的效果图、电子设计文本等;2. 景观设计方案评审提出的调整意见是否得到落实;3. 各专业设计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与整体建筑风格是否协调;4. 总造价控制能否满足经济性要求,是否合理等; 如合同有要求,审查有无投资估算,估算造价与项目定位是否一致;5. 与相关规范及政府审批要求的符合性:包括绿地面积、消防通道及登高面设置、无障碍设计、水土保持审批、防洪审批、停车位审批等审查要素;6. 园路设计是否满足消防要求,与建筑出口相互关系是否合理。

人行步道系统是否完整、便捷,是否符合人的行为习惯,与单元出入口是否吻合;竖向衔接是否合理; 消防通道与登高面是否结合提供的限制性设计条件考虑,是否合理( 如满足当地职能部门审批要求,借用硬质道路,尺寸的控制对整体效果的影响等);7. 车行道路的分级与组织是否合理,主要评审内容如下:(1) 小区级主行车环道宽度控制在9~12m,设双侧或单侧1.2~1.5m人行道,人行道与车道之间可设置 1.5m 以上的行道树种植隔离带;⑵组团级道路车行道宽度控制在 5.0~6.0m,设单侧1.2~1.5m人行道;7.3人行道与建筑外墙体保持 2.5m以上距离。

8. 人行步道系统是否分级( 快速的与漫步的、人流集中的与分散的) ,主要评审内容如下:(1) 人流相对集中的快速的公共步道宽度控制在 2.0~2.5m;(2) 人流相对集中的漫步的公共步道宽度控制在 1.5~1.8m;(3) 人流相对分散的漫步的公共步道宽度控制在 1.2~1.5m;(4) 单元出入口道路宽度不小于1.5m;私家花园出口道路宽度不小于1.2m;(5) 人行道边缘与建筑开窗部位保持2.5m 以上距离。

9. 进一步评审交通组织的合理性,如:小区出入口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人车分流及满足物业管理需要等;出入口管理是否符合项目物业管理拟采用的方式(如岗亭设置的位置、N进N出、门禁的使用、道闸的使用要求等);围墙的位置与形式是否合理,是否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各出入口形象是否有较为明显的小区主题性标识设计10. 建筑主要出入口与环境道路标高是否协调,是否人性化; 景观风格与主题是否贯彻到景观设计的各个部位及元素;11. 地下车库入口、自行车库入口、地下室采光通风井等位置与周围景观衔接的合理性、统一性; 地下车库出入口有无考虑遮雨隔声设施及安全性(如驾驶视线通透、合理的转弯半径); 有无在地下车库行人出入口考虑通往组团内部的便捷性步道; 车库侧墙和车库出入口的遮雨顶棚是否考虑景观处理; 地下车库人行出入口、单体建筑地下室人行出入口标高与道路、园路是否协调,是否人性化;12. 综合管线、窨井盖、配电设备、弱电设备、煤气调压站、垃圾房等是否落实景观修饰;13. 每个组团是否有一定的特色和差异性; 是否有相应的主题;14. 组团景观与公共空间的界面是否相对清晰; 衔接处是否有一定的导向性景观;15. 是否有与组团规模对应的中心感,空间结构是否清晰(中心感的公共空间——安静的邻里空间——私密空间);16. 对照景观总图、标高分析图及剖断面图,审查小区公共空间与组团景观空间的标高、节点衔接处理是否合理,空间界定是否清晰;17. 绿化设计是否有特色; 是否符合组团实际情况(如堆坡情况、空间特性、通风、采光等); 绿化植栽配置是否合理,品种、规格等是否符合要求; 主干道的行道树是否完整、有序; 不同空间对景观效果的植栽是否有相应变化;绿化设计是否有层次和季节变化; 乔木、灌木、草坪的搭配比例是否合适; 植物造景的空间组织是否合适; 排水组织是否合理,有无喷灌系统; 堆土坡高度是否影响对底层住户的采光,环境标高及树种配置是否会对底层住户造成影响;18. 小区酒店、会所等处的车辆到达是否顺畅; 停车位是否满足需要; 景观空间与室内主要空间(特别是大堂、餐厅等)是否关联;是否考虑视线联系与景观察处理;酒店、会所是否与周边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界限分明; 既为借景又不形成干扰;19. 是否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元素,将地形、水景、小品、植物、构筑物、活动设施等内容与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动与静、疏与密、高与低不同的景观空间;20. 水景结构、园林小品的基础及设备、设施的位置、标高与有关管线、窨井位置等是否有冲突; 水景效果,如:驳岸、动静等方面的处理手法等是否可行; 水体的空间开合变化与水深、面积的控制,技术处理上是否合理、可行(如水系的循环、防水与水质维护、设备安放的隐蔽性等);21. 游泳池的人流组织是否顺畅、与建筑内部流线是否统一协调,确定泳池水循环、净水等设备选型方案,确认机房位置、尺寸等(1)根据规范,明确设计游泳人数、最高日的最大设计游泳人数、入场最大瞬时游泳人数、水中最大瞬时游泳人数等参数;(2)面积:公共池按2-5m2/人计算,儿童池或幼儿池按2m2/人计算;⑶小区配套泳池一般为非标准游泳池,浅水区水深应控制在 1.2-1.4m,宜为1.2m,深水区应为1.4-1.6m ,宜为 1.5m;(4)泳池周边必须有全封闭的安全围护设施,人流必须经更衣室、强制喷淋、消毒池后进入泳池,不得开设其他通道。

22. 路面港湾式停车位数量应满足主管部门审批要求;对景观整体效果或交通无明显影响;原则上应单面设置(建筑北面、道路南面),每3~5 停车位种植一株遮荫乔木,停车位的分配要均衡;出租车与访客车的临时停放与管理措施应考虑合理;23. 路灯间距是否满足照明要求,有无考虑节能;灯光的颜色、灯具布置的位置及形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基础固定和用电的安全隐患;24. 不同空间的景观尺度应与人的活动特征相符;硬质、软质景观的比例要适宜;主要景观元素是否符合此氛围与尺度(如铺装图案与色彩、构筑物、种植、标识、店招、灯光、水景、雕塑等),表现形式是否精致、位置与体量是否合适;25. 外部商业街景观立面不宜过于复杂而影响店面效果,平面应在统一中结合人的活动有节点变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放是否能满足使用需要;车流、人流组织是否各行其道,不相干扰;是否同时考虑人的穿行引导及可停留空间;与城市空间及建筑的界面衔接是否协调(如植栽、空间界定、色彩、标高、材质等);景观氛围、尺度等是否适宜本项目的主题与风格;是否符合商业特点;26. 内部商业街是否强调商业街生活化的特性:两侧商铺的沟通、人的室内外穿行引导、活动性功能与停靠空间设置是否合理;与建筑的界面衔接(如立柱、骑廊、灯光、上部建筑俯视效果等)是否协调;与小区公共空间景观是否总体协调;与组团出入口界面衔接是否合理;27. 围墙的形式是否与建筑风格协调、安全、美观及合理;28. 如有露天性屋顶,有无景观处理、是否合适;29. 小区及组团标识、信报箱、垃圾收集点等形式是否与景观风格协调、位置是否合理;30. 康体设施是否满足项目需要;能否为小区业主使用提供可能;31. 如采取组团式管理方式,围合的完整性、形式及管理是否合理;每个组团是否有一定的特色和差异性;是否有相应的主题;根据组团规模,是否有对应的参与或停留性景观设施( 如活动场地及活动设施)以加强生活化特性;32. 小区内学校、幼儿园景观空间的交通组织及停车管理是否合理; 与小区内部景观空间的界定与衔接是否合理; 有无为参观或交流考虑合理的参观路线及交通组织;幼儿园与中心花园是否有便捷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