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植物钙镁硫营养及钙镁硫肥2013
第十章 土壤养分循环详细版.ppt

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一、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亚农(Arnon)1954年对植物“必需”的养料元素定了三 条标准:
(1)如果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生长或不能完成生 命周期
(2)这种元素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它有所具有的营 养作用
(3)这种养料元素在植物的代谢过程中具有直接的作用。
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一般有16个:
(1) 土壤酸碱度
pH6.5-6.8之间为宜,可减少磷的固定作用,提高土壤磷 的有效性。
① 难溶性磷酸盐 如氟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等存在于石灰性土壤中;粉红磷
铁矿和磷铝石在酸性土壤中较多。
② 易溶性磷酸盐 包括水溶性和弱酸溶性两种。 易溶磷酸盐,一方面来自与化肥,另一方面来自于难溶磷
酸盐的溶解。
(四)土壤磷的转化
1.土壤磷的有效化过程
有机态磷和难溶性磷酸盐在一定条件 下,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的 磷酸盐或弱酸溶性的磷酸盐的过程并使其有 效性提高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磷的释放。
④ 水分60~70%; ⑥C/N比适当。
⑤ pH值要求在4.8~5.2
2.硝化过程
氨、胺、酰胺
NH4+→NO3-分两步
硝态氮化合
(1)亚硝化作用
亚硝化微生物
2NH4+ + 3O2
2NO2- + 2H2O + 4H+ + 158千卡 以(Nitrosonas为主)
条件:亚硝化细菌(专性自养型微生物) 通气:良好 O2< 5% pH 5.5 - 10 (7-9), < 4.5 受抑制! 水分:50~60% 温度:35℃ < 2℃ STOP! 养分:Cu,Mo等促进硝化作用的进行。缺钙,不利。
植物的钙镁硫营养和钙镁硫肥

钙镁硫的吸收与运
钙
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钙,然后通过木质部的运输系统将其输送 到地上部分。
镁
植物主要通过根部吸收镁,然后通过韧皮部的运输系统将其输送 到地上部分。
硫
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硫,然后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的运输系统 将其输送到地上部分。
02
钙镁硫肥的种类与特点
钙肥的种类与特点
钙肥种类主要有石灰、Fra bibliotek膏、硝酸钙、钙镁磷肥等。
01
钙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营养元素,在土壤中广泛存在。它具有高
溶解度,能够被植物快速吸收和利用。
镁 (Mg)
02
镁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调节。
硫 (S)
03
硫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之一,参与蛋白质、
氨基酸和酶的合成。
钙镁硫在植物营养中的重要性
钙
钙是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重要 组成成分,有助于维持细胞结构 和功能的完整性。此外,钙还参 与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
镁
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影响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能量代谢。此外 ,镁还参与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化 。
硫
硫是许多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 分,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此外,硫还参与植物体内氧化还原 反应的调节。
硫肥的合理施用
针对不同植物对硫肥的需求量和吸收特点,应选择合适的硫肥种类和施用量。同时,应注意与有机肥、磷肥等配合施 用,以增强效果。
硫肥的效果
适量施用硫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抗逆能力,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硫肥还 可以促进植物对氮和磷的吸收利用。
05
钙镁硫肥与其他肥料的相互作用
钙镁硫

钙、镁、硫1、植物体内钙的含量和分布植物体含钙量一般在0.1%-3%之间,不同植物种类、部位和器官的变幅很大。
一般规律为: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地上部> 根部;茎叶较多,果实、籽粒中则较少。
在植物细胞中,钙主要存在与细胞壁上。
2、钙的营养功能(一)稳定细胞膜:钙与细胞膜表面磷脂和蛋白质的负电荷结合,提高了细胞膜的稳定性,并能增加细胞膜对K+、Mg2+等离子吸收的选择性。
缺钙时膜的选择性能力下降。
(二)促进细胞的伸长和根系生长:缺钙会破坏细胞壁的粘结联系,抑制细胞壁的形成;同时不能形成细胞板,出现双核细胞现象;细胞无法正常分裂,最终导致生长点死亡。
(三)行使第二信使功能:钙能结合在钙调蛋白(Calmodulin, CAM)上,对植物体内的多种酶起活化作用,并对细胞代谢有调节作用。
(四)调节渗透作用:在有液泡的叶细胞内,大部分的Ca2+ 存在于液泡中,它对液泡内阴阳离子的平衡有重要贡献。
(五)具有酶促作用:Ca2+对细胞膜上结合的酶(Ca-A TP酶)非常重要。
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离子和其它物质的跨膜运输。
(六)影响作物品质:成熟果实中的含钙量较高时,可有效地防止采后贮藏过程中出现的腐烂现象,延长贮藏期,增加水果保藏品质。
3、植物缺钙症状在缺钙时,植株生长受阻,节间较短,因而一般较正常生长的植株矮小,而且组织柔软。
由于钙在细胞壁、细胞膜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由于钙主要通过木质部运输,受蒸腾作用影响大,老叶中钙的再利用程度低,缺钙植株的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首先出现缺素症,易腐烂死亡;幼叶卷曲畸形,叶缘变黄逐渐坏死。
甘蓝、莴苣和白菜出现叶焦病(Tipburn)和干烧心(Internal browning);番茄、辣椒和西瓜出现脐腐病(Blossom-end rot);苹果出现苦陷病(Bitter pit)和水心病(Watercore);植株缺钙:生长点坏死大白菜缺钙的典型症状:内叶叶尖发黄,呈枯焦状,俗称“干烧心”,又称“心腐病”。
植物钙镁硫营养及钙镁硫肥

(3) 碳酸石灰 (CaCO3) (calcium carbonate):由石灰石、 白云石或贝壳类直接磨细而成,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第二十页
2. 其它含钙肥料
(1) 含石灰质的工业废渣:主要是指钢铁工业的废渣,
如炼铁高炉的炉渣,主要成分为硅酸钙 ——基肥 (2) 硝酸钙、氯化钙 ——根外喷施
类作物、烟草等>禾本科作物 ;果树如柑桔、葡萄、柿子、 苹果易缺镁
无机离子、老叶多,十字花科、百合科、 有机态 豆科植物含硫高
第四页
二、钙、镁、硫 的营养作用
(一)钙的生理功能
1. 细胞壁果胶质和染色体的结构成分,影响细胞
分裂;
2. 2. 与磷脂分子形成钙盐,维持膜的结构和功能; 3. 与钙调蛋白结合行使第二信使功能(活化酶); 4. 调节介质的生理平衡,解除其他离子(NH4+、
硫磺(含S 95~99%,难溶,微生物分解)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占所需量的25~35%)
灌溉水
第三十六页
含硫肥料的成分
──────────────────────────
名称
S(%)
主要成分
──────────────────────────
石膏
18.6
CaSO4·2H2O
硫磺
95-99
S
硫酸铵
24.2 (NH4)2SO4
第二十七页
4. 石灰用量的经验标准
酸性红壤第一年的熟石灰施用量 (kg/亩)
土壤反应
粘土
壤土
砂土
强酸性(pH为 4.5~5.0)
酸性(pH为5.0~ 6.0)
微酸性(pH为6.0)
150 75-125
钙镁硫肥

强碱性,中和酸性能力强
施用: 因土壤性质、作物种类、施肥方法 等因素而影响用量
土壤代换量: 代换量大、钙饱和度高的土壤不易 缺钙
作物种类: ♦ 耐酸性强的甘薯、马铃薯、荞麦、烟 草、少施。 ♦ 苹果、大白菜、番茄易表现出缺钙病, 应重施。 ♦ 茶树为典型的耐酸植物,施石灰生长差。 石灰施用方法一般为撒施翻耕,也可用0.3%-0.5%的硝酸钙喷施。
(三)缺钙症状
1、根系生长受抑制,根尖从黄 白色转为棕色,严重时死亡 2、植株节间较短,矮小,早 衰,易倒伏,不结实或结实 少。
3、幼叶变形卷曲,叶尖出现弯 钩状,严重时叶缘发黄或 焦枯坏死。 4、首先在根尖,顶芽和幼叶上 出现,严重时顶芽坏死。
常见病例有:
二是过量施磷肥,会诱发土壤缺锌。若过量施用磷酸钙,会使土壤里的锌与过量的磷作用, 产生作物无法吸收的磷酸锌沉淀,使作物出现明显的缺锌症状;过量施用钙镁磷肥等碱性磷肥后, 土壤碱化,造成锌的有效性降低,进而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 三是过量施磷肥,会使作物得磷失硅。过量施用磷肥后,还会造成土壤中的硅被固定,不能 被作物吸收,引起缺硅,尤其是对喜硅的禾本科作物的影响更大,如水稻,若不能从土壤中吸收 到较多的硅元素就会发生茎秆纤细,倒伏及抗病能力差等缺硅症状。 四是过量施磷肥,会使作物得磷缺钼。适量施用磷酸二氢钾磷肥会促进作物对钼的吸收,而 过量施用磷肥,会导致磷和钼失去平衡,影响作物对钼的吸收,表现出“缺钼症”。 五是过量施磷肥,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积累。磷肥主要来源于磷矿石,磷矿石中含有许多杂 质,包括镉、铅、氟等有害元素。施用磷肥会引起土壤中镉的增加,年增长量分别为0.15%0.08%,且这种镉有效性高,易被作物吸收,给人畜造成危害。 六是过量施磷肥,会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若施用过磷酸钙来补充磷肥,因过磷酸钙含有 大量游离酸,连续大量施用,会造成土壤酸化。而却钙镁磷肥含有25%-30%的石灰,大量施用会 使土壤碱性加重,理化性质恶化。
(土壤学讲义)第10章土壤养分循环

第十章土壤养分循环第一节土壤氮素循环第二节土壤磷和硫的循环第三节土壤中的钾钙镁第四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循环第五节土壤养分平衡及有效性循环第一节土壤氮素一、陆地及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一)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氮形态大气中氮以分子态氮(N2)和各种氮氧化物(NO2、NO、N2O)等形式存在。
其中N2占78% ,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土壤和水体生物有效态(铵态氮和硝态氮)(二)氮素循环由两个重叠循环构成:一是大气层的气态氮循环几乎所有的气态氮对大多数高等植物无效,只有若干种微生物或少数与微生物共生的植物可以固定大气中的氮素,使它转化成为生物圈中的有效氮。
二是土壤氮的内循环1-矿化作用 2-生物固氮作用 3-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4-固定态铵的释放作用 5-硝化作用6-腐殖质形成作用 8-腐殖质稳定化作用7-氨和铵的化学固定作用二、土壤氮的获得和转化(一)土壤氮的获得1、大气中分子氮的生物固定2、雨水和灌溉水带入的氮3、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二)土壤中N的转化1、氮的形态---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1)土壤无机态氮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2)有机态氮 --主要存在形态,占全N的95%以上水溶性有机氮按溶解度大小分水解性有机氮非水解性有机氮2、土壤氮素的转化(1)有机氮的矿化矿化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氨基化阶段即复杂的含氮化合物(如氨基糖、蛋白质、核酸等)经微生物酶的系列作用下,逐渐分解而形成简单的氨基化合物。
第二阶段:氨化作用即在微生物作用下,各种简单的氨基化合物分解成氨的过程。
氨化作用于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O2 RCOOH +NH3+CO2+QRCHNH2COOH + 2H---RCH2COOH +NH3+QH2O RCHOHCOOH+NH3+Q(2)铵的硝化硝化作用:是指土壤中大部分NH4+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2NH4++3O2-------2NO2-+2H2O+4H++Q2NO2-+O2-------2NO3-+Q(3)无机态氮的生物固定定义:矿化作用生成的铵态氮、硝态氨和某些简单的氨基态氮,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吸收同化,成为生物有机体组成部分,称为无机态N的生物固定(又称为生物固持)(4)铵离子的矿物固定定义:是指离子直径大小与2:1型粘土矿物晶架表面孔穴大小接近的铵离子,陷入晶架表面的孔穴内,暂时失去了它的生物有效性,转变为固定态铵的过程。
中量元素肥料(钙、镁、硫肥)种类及施用技术

中量元素肥料(钙、镁、硫肥)种类及施用技术钙、镁、硫肥可以为植物直接提供钙、镁、硫营养元素,还能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一、钙肥(一)钙的营养作用与缺钙症状1.植物体内钙的含量与分布作物体内钙的含量一般占作物干重的0.5%~3%。
不同种类的作物之间,吸钙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双子叶植物的吸钙量高于单子叶植物,如豆科作物、甜菜、油菜等吸收钙较多,而禾本科作物吸钙量较少。
作物对钙的吸收,主要以离子(Ca2+)的形态进入植物体内。
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后运输到地上器官,大部分积累在茎叶和树皮中,果实、籽粒中较少。
2.钙的生理功能钙在作物体内的生理功能主要有:(1)钙是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成分钙与果胶酸结合形成果胶酸钙而被固定于中胶层中,可增强细胞之间的黏结作用。
果胶酸钙又是细胞板的组成成分,缺钙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正常地形成细胞板,子细胞无法分解成两个,就会影响细胞分裂,妨碍新细胞的形成。
而导致生长点的死亡。
(2)维持和稳定细胞膜的结构钙离子能降低原生质胶体的分散度,促使原生质浓缩,增加原生质的黏滞性,从而减少原生质膜的渗透性。
钙与钾离子配合,能使原生质胶体保持正常状态,有利于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
(3)钙是许多酶的活化剂钙是α -淀粉酶的组成成分,直接影响植物体内糖类的代谢平衡。
钙是硝酸还原酶的活化剂,缺钙时,硝酸还原成氨的过程受阻,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还有ATP水解酶、脂肪水解酶、磷脂酶、精氨酸激酶等都以钙作为活化剂。
(4)钙能消除其他离子的毒害作用Ca2+与可以产生拮抗作用,消除土壤溶液中铵离子过多所造成的危害。
Ca2+与H+、Al3+、Na+等也可产生拮抗作用,从而避免酸性土壤中的铝、氢离子和碱土中钠离子过多的危害。
3.植株缺钙症状钙在植物体内是一个不易移动的元素,不能从较老的组织中向幼嫩部位转移。
所以缺钙时,幼叶、顶芽和根尖首先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生长停止,植株矮小,未老先衰,幼叶卷曲而脆弱,叶缘发黄逐渐坏死,茎和根尖分生组织逐渐腐烂而死亡,不结实或结实很少。
植物的钙、镁、硫营养及钙、镁、硫肥

2.植物对钙的吸收和运输
外体途径输送Ca2+,内 皮层一旦木栓化Ca2+ 就无法通过,因此根系 吸收的Ca2+只限于根 尖。
过木质部运输,向上移动速度 很大程度受蒸腾强度控制,当 新根生长受阻()或空气湿度 过大,即使石灰性土壤中植物 也会缺钙。
钙进入植物细胞是通过钙离子 通道被动扩散。为了控制细胞 质中较低的钙浓度,细胞还需 要通过Ca2+运转子主动地将 钙排出细胞。
2.植物对钙的吸收和运输
Ca2+在木质部导管中的移动不能但从蒸腾流来解释,因为Ca2+被细胞壁非扩散阴离子 所吸收,导管圆柱体可看作的Ca2+交换柱,木质部组织中吸收的可被其它阳离子交换, 这种交换有利于Ca2+向上运输。 动除受质流和吸附作用影响外,还与体内IAA合成有关。叶片成熟后,蒸腾作用速度不 变,而Ca2+流入叶片的数量明显减少,从蒸腾强度看嫩芽比老叶小,但Ca2+却优先向 嫩芽移动。因为嫩芽IAA合成刺激了质子外流泵,增加了新的阳离子交换位,生长点成 为Ca2+积累中心。用TIBA(2,3,5-三碘苯甲酸)喷苹果后,果实很快出现-Ca2+ 韧皮部Ca2+数量很少,向下移动速度很慢。即使生长点已出现-Ca2+,老叶中Ca2+的 也很难供应生长点需要。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十二章
钙镁硫营养与钙镁硫肥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一节 植物钙营养 与钙肥
一、钙的营养作用 二、含钙肥料的种类和性质 三、石灰肥料的作用和施用
一、钙的 营养作用
CONTENT
01 植物体内钙的 含 量与 分 布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植物对钙的吸 收 和运 输来自单击此处添加正文03 钙的生理功能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钙 碳酸钙 石灰氮 石 膏 普通过磷酸钙 重过磷酸钙 沉淀磷酸钙 钙镁磷肥 钢渣磷肥 磷矿粉 窑灰钾肥
Ca(NO3)2 CaCO3 CaCN2,CaO CaSO4 Ca(H2PO4)2· H2O,CaSO4 Ca(H2PO4)2 Ca(HPO4) α-Ca3(PO4)2,CaSiO3 Ca4P2O9· CaSiO3 Ca10(PO4)6F2 CaO
植株缺镁:中下部叶脉间 失绿黄化
玉米
水稻
黄 瓜
果树缺镁
柑桔 葡萄 苹果
柑 橘 缺 镁
3. 硫缺乏:
叶片失绿黄化
症状首先在幼叶上出现
茎细弱; 根细长而不分支; 开花结实推迟,果实减少
植株缺硫:新叶失绿黄化
小 麦 烟 草
玉 米
大 豆
水稻
油 菜
茶树缺硫——茶黄病
第二节 钙、镁、硫肥种类及 其施用技术
1. 叶绿素的必需成分
2. 多种酶的活化剂 (活 化30多种酶) 3. 参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Mg
卟啉环
4. 参与脂肪和脂类的合成
5. 参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 成
叶绿素的结构
(三)硫的生理功能
1. 蛋白质和酶的组分
2. 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成分
3.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4. 参与固氮过程 5. 植物体内某些挥发性物质的组分 6. 减轻重金属离子对植物的毒害
番茄
植株缺钙: 生长点坏死
水稻 菠萝
大白菜缺钙的典型症状:内叶叶尖发黄, 呈枯焦状,俗称“干烧心”,又称“心腐病”。
水 心 病
苦痘病
番茄
辣椒
脐腐病
2. 镁缺乏: 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黄化,叶脉仍保 持绿色,形成网状脉纹; 苹果、柑桔近果实部分的叶黄化,叶尖 出现赤色、紫色,呈“宝塔型”。
(二)石灰肥料的作用
1. 供给植物钙素营养
2. 中和土壤酸性、消除活性铝、铁、锰的毒害
3. 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4.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5. 改善作物品质,减少病害
主要作物最适宜的pH值(综合资料)
对酸性敏感的作物
(pH 6.0-8.0)
适应中性反应的作物 (pH 5.5-7.0)
适应酸性反应的作物 (pH 5.0-6.0)
马铃薯
荞麦 西瓜 花生 烟草 亚麻
5.0-6.0
5.0 5.0-6.0 5.6-6.0 5.0-5.6 5.0-6.0
各种石灰物质的中和值
石灰物质
CaO Ca(OH)2
中和值%
179 136
CaMg(CO3)2
CaCO3
109
100
CaSiO3
86
(三)石灰的用量
1. 使用范围
一般土壤含钙丰富,作物不缺钙 酸性土壤钙含量低,需要施用石灰 蔬菜作物需钙量大,生长快,易发生生理缺钙
一、含钙肥料 (calcium fertilizers)
(一)种类与性质
1. 石灰 (lime) —— 基肥
(1) 生石灰 (CaO) (quicklime):又称烧石灰,以石灰石、 白云石及含碳酸钙丰富的贝壳等为原料,经过煅烧 而成
(2) 熟石灰 [Ca(OH)2] (slaked lime):又称消石灰,由 生石灰加水或堆放时吸水而成,吸水时释放出大量 的热 (3) 碳酸石灰 (CaCO3) (calcium carbonate):由石灰石、 白云石或贝壳类直接磨细而成,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元素 Ca, Calcium Mg, magnesiu m 含量% 形态 分布
0.2~3.0 草酸钙、 老叶>嫩叶,茎叶>籽粒,双 果胶酸钙、 子叶>单子叶,豆科作物>禾 植酸钙 本科 0.05~0. 扩散态、 幼嫩部位>衰老部位;种子> 茎 7 难扩散态 叶> 根系;豆科作物、块根和 茎类作物、烟草等>禾本科作 物;果树如柑桔、葡萄、柿子、 苹果易缺镁 0.1~0.5 无机离子、 老叶多,十字花科、百合科、 有机态 豆科植物含硫高
作物 棉花
pH值 6.0-8.0
作物 甘蔗
pH值 6.2-7.0
作物 茶树
pH值 5.2-5.6
小麦
大麦 大豆 玉米 紫苜蓿
6.7-7.6
6.8-7.5 7.0-8.0 豌豆
6.2-7.0
5.5-6.5 5.8-6.7 6.0-7.0 6.0-7.0
2. 其它含钙肥料
(1) 含石灰质的工业废渣:主要是指钢铁工业的废渣, 如炼铁高炉的炉渣,主要成分为硅酸钙 ——基肥
(2) 硝酸钙、氯化钙 ——根外喷施 (3) 硫酸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 ——基肥 (4) 草木灰 ——基肥、盖种肥
石 灰
硝酸钙
硝酸钙晶体
几种含钙肥料的成分
名 称 Ca(%) 19.4 8.2 38.5 22.3 18-21 12-14 22 21-24 25-35 20-35 25-28 钙 的 形 态
S, Sulphur
二、钙、镁、硫 的营养作用
(一)钙的生理功能
1. 细胞壁果胶质和染色体的结构成分,影响细 胞分裂; 2. 与磷脂分子形成钙盐,维持膜的结构和功能;
3. 与钙调蛋白结合行使第二信使功能(活化 酶); 4. 调节介质的生理平衡,解除其他离子 (NH4+、Na+、Al3+)的毒害。
(二)镁的生理功能
第十章 植物的钙、镁、硫营养及 钙、镁、硫肥
主要内容
钙、镁、硫元素的营养作用(掌握典型的缺 素症状) 钙、镁、硫肥料的性质和施用(了解)
第一节
植物的钙、镁、硫营养
一 、植物体内钙镁硫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二、钙、镁、硫 的营养作用
三、植物对钙、镁、硫的吸收与运输
四、缺素症状
一 、植物体内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2. 影响石灰的用量因素
气候条件 土壤性质 作物种类 石灰肥料的种类 (多用熟石灰[Ca(OH)2]) 施用目的及施用技术等
3. 确定石灰用量的方法
(1) 根据土壤交换性酸计算法 (2) 根据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与盐基饱和度计算
(3)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确定石灰用量 石灰施用量的经验标准
4. 石灰用量的经验标准
三、吸收与运输 1. 钙:被动吸收,单向运输,难移动 2. 镁:被动吸收,双向运输,较易移动
3. 硫:主动吸收,难移动
四、失调症状 (缺素症)
1. 钙缺乏:生长点坏死,幼叶卷曲变形,果实 发育不良,根系生长受抑制,根尖从黄 白色转为棕色,严重时死亡。
常见病例有: • • • • • 辣椒和番茄的脐腐病 甘蓝、白菜焦叶病 胡萝卜空心病 苹果水心病、苦痘病 芹菜黑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