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5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精讲[重点点拨]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

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选拔官吏制度,少数民族政权制度的政治制度等内容,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古代历史考查的热点。

[考点分析]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1)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指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2)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2.产生原因(1)理论来源: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X,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经济根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中国是农业大国,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私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3)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渐形成。

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结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政治X畴,属上层建筑X围,应注意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方面考虑。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料解析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

它与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

宗法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其主要精神为“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的“遗产(包括统治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

”周初五级封国与附庸国所有封国的国君总称“诸侯”。

周初五级封国与附庸国的情况如下:等级爵位法定面积举例一公国50平方公里齐、鲁二侯国 35平方公里晋三伯国 35平方公里申四子国 25平方公里黄、罗、祝、邾五男国25平方公里许六附庸不足25平方公里萧由上可知,西周初期的诸侯国领土很小,不少封国只是一个城。

东周开始,各诸侯互相吞并,疆城才逐渐膨胀,各诸侯大国才建都,并成为和周王室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

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秦朝,继续使用自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赏功。

彻侯食县,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如官吏。

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设王爵。

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时诛伐殆尽。

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

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均废止。

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

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

其于国公等爵封赐甚滥。

明代封爵虽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但具体爵称有较大变动。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两种宗法制导致中国出现“家国同构”家与国同一结构是宗法社会最鲜明的结构特征,家国同构的共同性具体表现为“家是小国,国是大家”。

在家庭或家族内,父亲地位尊,权力最大;在国内,君主的地位至尊,权力至大。

高三历史第二章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知识点

高三历史第二章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知识点

[键入文字]
高三历史第二章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知识点
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

以下是第二章两汉时
期的社会经济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一)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2.统治者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如重农、兴修水利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二)农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的原因
(1)两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中央政权得到巩固,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得以实施,各民族间交往密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2)两汉的统治者均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这一政策既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封建统治有利,又对商业的
发展起过阻碍作用,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十分深远。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和影响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治国政策。

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发于战国商鞅变法,在秦将这一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和大
力推行,在实践上到西汉武帝时被推向高峰,并成为后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的
基本国策。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工商皆本思想,
1。

2011级 高三历史 高考历史必胜资料 第二单元 封建大一统时期

2011级 高三历史 高考历史必胜资料  第二单元  封建大一统时期

第二单元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考点4秦朝的统治●考点扫描考点扫描——————自建知识网络自建知识网络【参考答案】民族和地区间联系商鞅变法秦王嬴政陇西长城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安定皇权三公九卿郡县《秦律》统一度量衡小篆焚书坑儒以吏为师愚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经济刑法严酷赋税沉重张楚封建地主阶级休养生息布衣将相●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剖析重点难点1.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秦统一的原因: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实际上的可能两个方面分析秦统一的原因。

(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县制,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争霸战争,大国拓展了疆域,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较强,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

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而掌握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制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原因: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高三历史 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高三历史 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二牛抬杠牛耕
一、铁农具 基本取代了 木、石、骨 为材料的原 ①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广泛推广 始农具,成 为农业生产 (犁壁、二牛抬杠式牛耕、一牛挽犁法) 的主要工具。 ②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
对比春秋战国时期与汉代的农具, 说明两汉时期的有哪些进步? 有些什么特点?有什么进步作用?
二、牛耕技 ③稻麦种植的推广 ●表现 术逐渐普及。 (北方冬小麦、南方水稻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 三、农具种 ④耕作管理技术进步较快(代田法) 类更加齐全, 性能不断完 ⑤农学研究取得可喜成就 (《汜si胜之书》《四民月令》) 善。
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据史书记
载西汉时的
赵过首先创
西




制的。这个耧车模型是一 个三脚耧,工作原理是 种子装在耧斗中,通过空 中的耧脚将种子撒播到田 地中;使用它可以同时播 种三行;可同时完成三道 工序(开沟、下种、覆 耧车 土);可播种大麦、小麦、 大豆、高粱等;它大大地 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 了播种质量。



这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的东汉墓 中出土的铜奔马。铜奔马高34.5厘米 ,身长45厘米,马昂首嘶鸣,体态丰 腴,三足腾空,右后是正好踏在一只 正在疾飞的飞燕背上。马的造型骄健 俊美,用飞燕作为陪衬,更显出快马 奔腾,神速超过飞燕的情景。奔马与 飞燕在这一瞬间的动作被表现得淋漓 尽致,而奔马全身的着力点虽只集于 一足之上,却完全符合重心平衡的 原理。它充分地显示了匠师们丰富想 象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是完美的 艺术杰作。
分析重农 抑商政策 两的 汉作 统用 治、 者 影响 为何要
重农抑商?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铁 器
青铜与铁制农具(图1)
(图2:铁口锄)

两汉经济的历史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历史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历史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历史发展;2.了解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其特点;3.掌握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4.明确两汉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两汉的政治和经济历史发展;2.两汉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其特点;3.两汉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

三、教学难点1.两汉时期经济的特点;2.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三个问题:1.什么是简政放权?2.简政放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方面?3.简政放权的实质是什么?材料:简政放权是指政府把繁琐的业务和职责下放给地方政府或单位,以减轻中央政府的管理负担,同时也便于地方政府或单位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或本单位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

简政放权的具体内容包括: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代表统筹、改革税制、加强财政转移支付、改革土地制度、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公益性服务等方面。

简政放权的实质是让市场发挥巨大的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提高政府效率的同时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职能。

(二)引入新知1.两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历史发展(1)政治发展:汉武帝、王莽新政(2)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2.两汉时期农业的发展及特点(1)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技术的发展、品种的改良、养殖业发展(2)农业社会的特点:以农耕为主、原始的农业社会3.两汉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及特点(1)生产技术的进步:瓷、纸、铁器、丝织物等手工业产品的出现(2)手工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技术逐渐发展4.两汉时期商业的发展及特点(1)交通运输的发展:水路、陆路、海路交通运输(2)商业的兴旺:城市的出现、货币的使用、商人阶层的产生5.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1)简单的自然经济(西汉初期)(2)上升期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西汉中后期)(3)从商品经济向封建经济转化(东汉)(三)拓展知识1.两汉时期经济的特点(1)以物物交换为主要方式(2)以农业为主要生产资料(3)货币经济逐渐形成2.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1)经济结构调整(2)生产力的提高(3)城市经济的发展(4)社会阶层的分化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同学们了解了两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历史发展,明确了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和两汉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了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其特点。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二: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制度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二: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制度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二: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

秦朝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与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1.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这是说,国家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中央政府具有最高权力,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

这一制度,极大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也使国家更为统一、高效。

在秦汉时期,国家实行了分封制,各地区被安排给予亲王、诸侯和大夫。

这一制度,出现的初衷是为了控制地方权力,但长期以来,这种制度也导致了国家政治的分裂。

2.民族政策秦汉时期,国家推行了汉化政策。

这是指国家在政治、文化、语言等方面推行汉族特色,以便实现更好的国家统一。

这一政策很快得到了积极的回应,汉族成为了整个国家的主流民族。

3.统一的法律制度秦汉时期实现了统一的法律制度,并建立了司法机构,使得国家的法律制度得到了更好的执行。

4.皇帝制度秦朝实行的是君主制,汉朝则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皇帝制度。

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了后来中国的历史,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

二、秦汉时期的经济制度1.地方经济制度秦汉时期,中国的地方经济制度主要是农业经济。

秦汉时期,国家建立了统一的货币、度量衡等体系,极大地便利了商品交流。

此外,国家推行的振兴农业政策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农业经济得以大力壮大。

2.中央经济制度在中央经济制度方面,秦汉时期,国家实行了战争供应体系。

这是指国家将战争供应纳入到政策范畴,对于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秦汉时期出现了“制钱”的国家制度。

这一制度是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总结:秦汉时期,中国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治与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2

高三历史两汉政治经济制度2
作用:保护国家统一安定、发展社会经济具有进步 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先进的国家
1“汉承秦制”主要体现在 ①中央机构的建制 ②地方行政区划 ③官吏的控制和管理 ④严刑峻法统治人民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 ①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 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③实行察举制 ④实行分封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材料二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 初定天下,昆第少,诸子弱,大封 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亟(ji),祸小;不削, 反迟,祸大。” 汉初分封王国是出于怎样的 “初定天下,昆第少,诸子弱”. 考虑?这一局面的出现使西汉的 实行郡国并行制。 地方行政体制与秦朝相比有了怎 样的变化?后来为何又要解决王 诸侯势力膨胀,影响中央集权加强。 国问题?
经过考核任以官职。 • 沿革:汉武帝时确立和完善, 西汉时注重孝廉,后注重门第族望,“以族 (门 第)举德,以位(权位)命贤” • 作用: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了封建统治机构 • 影响: (1)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到魏晋 南北朝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2)形成官僚集团,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形成了 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第三节 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 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 疆土,立二等之爵。
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没有采 用分封诸候的办法来拱卫中央。 什么?你认为该材料的分析是否正 确,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秦朝灭亡的根本 原因是秦施暴政,阶级矛盾激化。
四、编户齐民
6、职能:
封建国家征收人头税、土地税和征发徭役、
兵役的依据。
7、特点: 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888皇冠
[填空题]乙炔装置AR476分析仪参比气是()。 [单选]四等水准观测若采用S3型水准仪,其视线长度不得超过()。A.50米B.70米C.80米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护士长每周对病房急救物品完好情况进行检查,这种质量控制手段属于()A.基础质量控制B.环节质量控制C.过程质量控制D.结果质量控制E.终末质量控制 [单选]90年代涌现了一批漫画领军人物,其中不包括()。A、华君武B、丁聪C、齐白石D、方成 [单选]从指数理论与方法上看,指数所研究的主要是()。A.广义的指数B.狭义的指数C.质量指数D.数量指数 [单选]下列哪项不属妇科杂病范畴()A.癥瘕B.不孕症C.阴痒D.妇人脏躁E.转胞 [单选]()是直接反映汽车设计速度利用程度的指标。A.营运速度B.最高速度C.技术速度D.平均车日行程 [单选]总价合同是指()。A.合同当事人在约定以施工图、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者预算书及有关条件进行合同价格计算、调整和确认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约定范围内可做作调整B.合同当事人在约定以施工图、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者预算书及有关条件进行合同价格计算、调整和确认的建设工程 [判断题]地面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和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A.正确B.错误 [单选]税收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A.税收行政法规B.税收授权立法C.税收地方政府规章D.税收部门规章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男,68岁。胸闷气喘,咳嗽,咯痰黄稠量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型是()A.痰热蕴肺证B.燥邪犯肺证C.风热犯表证D.肺热炽盛证E.风热犯肺证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雄激素的作用不包括()A.皮脂腺分泌多,有痤疮B.腋毛多C.阴毛呈菱形分布D.声音高调E.睾丸和阴茎的发育 [单选,A1型题]牵牛子不宜与何药配伍()A.芒硝B.五灵脂C.硫黄D.巴豆E.郁金 [单选]某压力容器按承受压力为1MPa,则属于()容器。A.低压B.中压C.高压D.超高压 [单选]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整个船政是“始于左宗棠,成于______”。A、陈兆锵B、李鸿章C、林则徐D、沈葆桢 [问答题,简答题]装置引蒸气时应注意什么? [单选]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其金额是用流动资产减去()。A.存货B.短期投资C.应收账款D.货币资金 [单选]下列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对软骨保护有作用的药物是()A.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B.非甾体类抗炎药C.环孢素AD.硫酸氨基葡萄糖E.间断在关节腔内注射长效激素 [单选]总监理工程师在签发《工程变更单》之前,应就工程变更引起的工期改变及费用的增减与()进行协商,力求达到双方都能同意的结果。A.咨询单位和设计单位B.承建单位和设计单位C.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D.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 [问答题,简答题]凝气设备的组成有哪些? [单选]泵的管路特性曲线陡表明()。A.吸、排液面间的压力差大B.管路漏泄多C.吸、排液面间的高度差大D.管路流动阻力损失大 [单选]SET协议规范不涉及的对象主要是:()A.消费者B.收单银行C.认证中心DTS [单选]将充有nmLNO和mmL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nmLO2。m>n,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A.(m-n)/3mLB.(n-m)/3mLC.(4m-1)/13mLD.3/(m-n)mL [填空题]ZLQ20电缆型号的含义是()。 [单选]近海航区,系指中国渤海、黄海及东海距岸不超过()海里的海域。A.100B.150C.200D.250 [单选]沙眼是由哪一种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性结膜角膜炎()A.细菌B.病毒C.立克次体D.螺旋体E.衣原体 [单选]目前有()类消防产品实施型式认可管理制度。A、21B、9C、15D、4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湿热病邪(包括暑湿病邪)深入气分涉及病变部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脾B.膜原C.胆腑D.肠腑E.心包 [单选]甲、乙双方发生合同纠纷,甲方向人民法院起诉,乙方应诉答辩。在庭审过程中,乙方主张起诉前双方曾在信件往来中就该合同纠纷约定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并提出了相应的证据。这种情况下,请问:人民法院应当怎么处理?()A.裁定终结诉讼,由当事人向北京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不具有下列哪些改变().A.常有Ph染色体B.有白血病裂孔现象C.过氧化酶染色呈阳性反应D.原始粒细胞胞浆中有Auer小体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不可被氟化钠所抑制 [单选]女性,29岁。关节疼痛1年,皮肤散在瘀点2个月伴月经过多就诊。化验:血沉。100mm/h,抗"0"正常:Hb86g/L,血小板51×10/L,ANA呈颗粒型阳性,尿检蛋白尿(+++),确诊为SLE,在估计预后时,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反复发作关节炎常引起关节畸形和关节周围肌肉萎缩B.反 [单选]MRI与CT相比,下述颅脑成像优点中,哪项不对()A.无辐射损伤B.颅内病变定位、定性价值高C.直接多方位成像D.对中颅窝底、后颅窝病变价值高E.对钙化、急性出血敏感 [单选,A1型题]有关小儿喂养以下哪项不正确()A.婴儿热卡需要量110cal/(kg·D.,以后每增3岁减少10kcalB.婴儿牛乳加糖5%~8%C.婴儿从生后3个月后开始喂全奶D.婴儿水分需要量为120~150ml/100kcalE.幼儿饮食中蛋白、脂肪、糖所占热卡之比约为1:2:3 [判断题]使命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没有必要形成文件。()A.正确B.错误 [单选]关于四个成串刺激,不正确的是()A.为四次一组的超强刺激,频率为2HzB.能区别神经、肌肉阻滞的性质C.第四次反应消失应有效占据80%~90%的突触后膜受体D.不能用于鉴定去极化阻滞向脱敏阻滞转变E.TOF比恢复至0.9,亦不能认为肌松作用已完全恢复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压缩制冷工作原理及制冷剂的循环过程? [名词解释]服务器 [问答题,简答题]奥运五环标记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哪一种颜色代表亚洲? [单选]根据《节约能源法》的相关规定,关于工业节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B.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C.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煤发电机组、燃油发电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B企业拟在A市郊区原A市卷烟厂厂址处(现该厂已经关闭)新建屠宰量为120万头猪/年的项目(仅屠宰,无肉类加工),该厂址紧临长江干流,A市现有正在营运的日处理规模为3万t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距离B企业1.5km。污水处理厂尾水最终排入长江干流(长江干流在A市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