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及分离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中药大黄(Rheum palmatum L.)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泻火通便,清热解毒的作用,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便秘、肝胆疾病、黄疸、热病等疾病。
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游离蒽醌类物质,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酚苷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杀菌等生物活性。
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对其药用价值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H梯度萃取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能够高效地提取出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该方法利用不同pH值的溶剂,可以选择性地提取出目标物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针对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进行pH梯度萃取,并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期获得高效、经济的提取方法。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1. 实验材料中药大黄:产自四川成都,经鉴定为大黄科大黄属植物大黄(Rheum palmatum L.)。
二甲苯、乙醇、乙酸、丙酮:均为分析纯试剂,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2. 仪器恒温振荡器(HH-2型)、电磁加热板(DF-101型)、电子天平(FA200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型):均由上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提供。
二、实验步骤1. 大黄材料制备将大黄材料研磨成粉末,并通过50目筛筛选得到均匀细小的颗粒,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2. pH梯度萃取(1)溶剂选择:分别选取pH=3、6、9的乙酸-乙醇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2)提取条件:取3g大黄粉末与30mL乙醇-乙酸混合溶剂置于50mL锥形瓶中,装入恒温振荡器中进行提取。
提取时间6h,提取温度25℃,提取速率150r/min。
3. 液-液萃取将提取液经硅胶柱柱层析纯化,得到游离蒽醌组分混合物。
4. 结果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游离蒽醌混合物的吸收率,通过标准品法定量测定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酚苷的含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游离蒽醌组分的提取率表1 pH梯度萃取法提取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提取率pH=3 pH=6 pH=9游离蒽醌提取率(%)20.5±0.6 34.2±1.2 28.6±0.92. 游离蒽醌组分的纯度经过液-液萃取处理后,得到了纯度较高的游离蒽醌组分混合物。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蒽醌苷元的提取方法--双相酸水减法2.掌握梯度PH萃取法提取分离大黄中各种蒽醌苷元的原理及操作方法3.掌握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二、实验原理1.提取原理双向酸水解法,为一相与酸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溶剂,另一相为酸水,加热回流水解的方法。
由于大黄中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多以苷的形式存在,所以首先要将苷水解成苷元,本实验选用硫酸和乙酸乙酯作为双向酸水解的溶剂,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大黄药材中的游离蒽醌类化合物。
根据苷元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乙酸乙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即在加热回流提取过程中,稀硫酸可将蒽醌苷元水解成苷元,游离出来的蒽醌苷元随即溶于乙酸乙酯中,从而将蒽醌苷元提取出来。
2.分离原理pH梯度萃取法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酸性强弱不同,用pH梯度法进行分离。
具有羧基或多个β位酚羟基的蒽醌可溶于5%碳酸氢钠溶液;具有一个β位酚羟基的蒽醌可溶于5%碳酸钠溶液;只具有α位酚羟基的蒽醌,酸性弱,只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以分离酸度不同的蒽醌苷元。
也可利用游离蒽醌的极性不同,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
(1)大黄中游离蒽醌的酸性强弱顺序大黄酸(-COOH)>大黄素(β酚-OH)>芦荟大黄素(醇-OH)>大黄素甲醚(-OCH3)≈大黄酚(-CH3)(2)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极性大小顺序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酸性相近,但极性不同,可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
三、实验方法四、 1.总蒽醌苷元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大黄药材(粗粉)50g加20%H2SO4 100ml,乙酸乙酯250ml,水浴回流2h,稍冷过滤乙酸乙酯提取液药渣去除下层酸水层,再用蒸馏水水洗2次(50ml/次)直至乙酸乙酯层pH值呈中性乙酸乙酯提取液5%NaHCO3溶液萃取三次(80ml,60ml,40ml)碱水层乙酸乙酯层滴加浓盐酸,调节pH=2,放置 5%Na2CO3溶液萃取三次(40ml/次)沉淀物(黄色结晶或黄色絮状沉淀)碱水层乙酸乙酯层沉淀过滤,冰醋酸精制滴加浓盐酸,调节pH=2,放置 0.25%NaOH溶液萃黄色结晶(大黄酸)沉淀物(橙色结晶或取三次(40ml/次)橙色絮状沉淀)沉淀过滤,碱水层乙酸乙酯层丙酮精制滴加浓盐酸,调 5%NaOH溶液萃橙色结晶(大黄素)节pH=2,放置取三次(40ml/次)沉淀物调pH=2,沉淀过滤(橙色絮状沉淀)黄色沉淀物乙酸乙酯层沉淀过滤,乙酸乙酯精制硅胶柱色谱黄色针晶洗脱剂为石油醚(60-90℃)(芦荟大黄素) -乙酸乙酯(15:1)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混合物2.总蒽醌苷元的提取大黄粗粉50g,置500ml烧瓶中,加20%硫酸溶液100ml和乙酸乙酯250ml,水浴回流提取2h,放置,冷后过滤,残渣弃去,乙酸乙酯提取液置分液漏斗中,分出酸水层,乙酸乙酯提取液用蒸馏水洗2次(20ml/次),将乙酸乙酯放置在锥形瓶中,密封。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泄火等药性。
其中的游离蒽醌组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游离蒽醌组分在大黄中存在量较少,提取难度较大。
为了更有效地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利用pH梯度萃取法。
pH梯度萃取法是一种利用酸碱性差异来实现物质分离提取的方法。
通过调节溶剂的酸碱度,可以使目标物质在不同的pH环境下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从而达到有效提取的目的。
对于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解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pH梯度萃取法可以帮助提高提取效率。
通过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可以有效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提取时间,降低成本。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大黄药材的活性成分、提高其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pH梯度萃取法在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提取中的应用价值,为中药材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的可行性及方法优化,为提高药材中游离蒽醌的提取效率和纯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游离蒽醌在大黄中的存在形式和提取条件下的转移规律,探索最佳的pH梯度条件和提取方法,从而实现对中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高效提取和纯化。
将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提取效果影响因素的探讨,进一步阐明pH梯度萃取法在中药提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力,为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中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提取工作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推动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促进中药现代化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1.3 研究意义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游离蒽醌组分,具有明显的药效活性。
游离蒽醌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的方法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报告)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2)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3)学习蒽醌类化合物鉴定方法二、实验器材材料及试剂:大黄粗粉、浓硫酸、NaHCO3、Na2CO3、NaOH、浓盐酸、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醚、普通滤纸、薄层层析硅胶板(2.5 cm×10 cm)、广泛PH试纸、剪刀、铅笔、尺子、点样毛细管、样品管等。
仪器:500mL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30cm)、橡皮管、烧杯、滴管、层析缸(广口瓶)、250mL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水浴锅、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磁子、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铁架台等。
三、实验原理大黄为蓼科植物,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
其主要成分为为蒽醌化合物,含量约为3%~5%,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苷,游离苷元有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
其中,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黄酚的酸性最弱。
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
大黄酸R1=H R2=COOH大黄素R1=CH3R2=OH芦荟大黄素R1=CH2OH R2=H大黄素甲醚R1=CH3R2=OCH3大黄酚R1=CH3R2=H四、实验内容大黄素的提取、分离流程图大黄粗粉10g20%H2SO4 150 ml加热1h, 抽滤、干燥滤饼150ml乙醚回流提取1 h乙醚层水层(紫红色)乙醚层HCl 3大黄酸沉淀(粗品)水层(红色)乙醚层HCl 0.25% NaOH大黄素沉淀(粗品)水层(红色)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沉淀(混合物)具体操作步骤1. 游离蒽醌的提取(1)酸水解:称取大黄粗粉10g,加20%H2SO4水溶液150mL,在水浴上加热1小时,放冷,抽滤,滤饼用NaOH溶液洗至近中性(pH约为6),于70℃干燥后,研碎,置2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150mL回流提取1小时(调45℃,回流即可),得到乙醚提取液。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蒽醌苷元的提取方法--双相酸水减法2.掌握梯度PH萃取法提取分离大黄中各种蒽醌苷元的原理及操作方法3.掌握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二、实验原理1.提取原理双向酸水解法,为一相与酸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溶剂,另一相为酸水,加热回流水解的方法。
由于大黄中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多以苷的形式存在,所以首先要将苷水解成苷元,本实验选用硫酸和乙酸乙酯作为双向酸水解的溶剂,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大黄药材中的游离蒽醌类化合物。
根据苷元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乙酸乙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即在加热回流提取过程中,稀硫酸可将蒽醌苷元水解成苷元,游离出来的蒽醌苷元随即溶于乙酸乙酯中,从而将蒽醌苷元提取出来。
2.分离原理pH梯度萃取法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酸性强弱不同,用pH梯度法进行分离。
具有羧基或多个β位酚羟基的蒽醌可溶于5%碳酸氢钠溶液;具有一个β位酚羟基的蒽醌可溶于5%碳酸钠溶液;只具有α位酚羟基的蒽醌,酸性弱,只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以分离酸度不同的蒽醌苷元。
也可利用游离蒽醌的极性不同,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
(1)大黄中游离蒽醌的酸性强弱顺序大黄酸(-COOH)>大黄素(β酚-OH)>芦荟大黄素(醇-OH)>大黄素甲醚(-OCH3)≈大黄酚(-CH3)(2)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极性大小顺序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酸性相近,但极性不同,可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
三、实验方法四、 1.总蒽醌苷元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大黄药材(粗粉)50g乙酸乙酯提取液药渣去除下层酸水层,再用蒸馏水水洗2次(50ml/次)直至乙酸乙酯层pH值呈中性乙酸乙酯提取液碱水层乙酸乙酯层滴加浓盐酸,调节pH=2,放置 5%Na2CO3溶液萃取三次(40ml/次)沉淀物(黄色结晶或黄色絮状沉淀)碱水层沉淀过滤,冰醋酸精制滴加浓盐酸,调节溶液萃黄色结晶(大黄酸)沉淀物(橙色结晶或40ml/次)橙色絮状沉淀)沉淀过滤,碱水层丙酮精制橙色结晶(大黄素)节pH=2沉淀物(橙色絮状沉淀)黄色沉淀物乙酸乙酯层沉淀过滤,乙酸乙酯精制硅胶柱色谱黄色针晶洗脱剂为石油醚(60-90℃)(芦荟大黄素)-乙酸乙酯(15:1)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混合物2.总蒽醌苷元的提取大黄粗粉50g,置500ml烧瓶中,加20%硫酸溶液100ml和乙酸乙酯250ml,水浴回流提取2h,放置,冷后过滤,残渣弃去,乙酸乙酯提取液置分液漏斗中,分出酸水层,乙酸乙酯提取液用蒸馏水洗2次(20ml/次),将乙酸乙酯放置在锥形瓶中,密封。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3.分离大黄酸。
氯仿提取液体 加pH为8的缓冲 溶液。萃取
碱水液 沉淀 抽滤 大黄酸
氯仿液1
浓盐酸调pH至3,静置
注:缓冲液为为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并一次加入。 缓冲液为为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并一次加入。
3.1分液漏斗的使用:
① 检漏:洗净后,晾干,下口活塞涂抹 凡士林,旋至透明,检漏,上口活塞包一滤纸 条,放置待用。② 萃取时,两相溶液应充分 混合,放气,振摇分液漏斗时,下口活塞柄应 朝上。③ 放出下层液体时,应用手握住活塞 旋转,以免活塞滑落使溶液漏出。④ 放出下 层液体时,应打开上口活塞。
(二)实验内容-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
1.水解。
大黄 加20%硫酸加 热12h,水洗至 中性。 水解后大黄
注:目的。 1.水解:将大黄中 蒽醌苷水解成游离蒽醌, 便于有机溶剂提取。 2.水洗至中性:便 于下一步用碱性缓冲溶 液萃取。(或提取后用 水洗去有机溶剂中余 酸。)
2.提取。
水解后大黄 置索氏提取器中(滤 纸筒包扎),用连续 提取装置提取,提取 液体为氯仿。提取8h 以上,致索氏提取器 中提取液体近无色为 止。 氯仿提取液体 注:1、氯仿用量不宜超过烧瓶 2/3并应加沸石 并应加沸石。 的2/3并应加沸石。2、氯纸筒 高度应适宜。 出水连接。 高度应适宜。3、进、出水连接。
5.分离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同分离大黄酸)。
注:萃取液为3氢氧化钠,可分次加入。 萃取液为3氢氧化钠,可分次加入。
二、分离
略
实验一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 分离与检识
(一)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根据大黄中的羟基蒽醌苷经 酸水解成游离羟基蒽醌,而游离羟基蒽醌 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有 机溶剂的性质,用氯仿从水解液中将游离 羟基蒽醌提取出来,再利用各游离羟基蒽 醌的酸性不同,采用pH梯度萃取法将其分 离。其中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酸性十分 近似,用pH梯度萃取法难以分离,可利用 两者的极性不同,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 分离。
大黄游离蒽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大黄游离蒽醌的提取方法。
2. 熟悉大黄游离蒽醌的分离与鉴定技术。
3. 了解大黄游离蒽醌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实验原理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大黄中含有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及其苷等成分,其中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游离蒽醌类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本实验采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类成分,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进行分离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黄粗粉、浓硫酸、NaHCO3、Na2CO3、氯仿、甲醇、乙腈、0.1%磷酸水、Diamonsil C18色谱柱等。
2. 实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旋转蒸发仪、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大黄游离蒽醌的提取(1)称取大黄粗粉10g,加入100mL甲醇,超声提取30min。
(2)过滤,滤液浓缩至约10mL。
(3)向浓缩液中加入5mL浓硫酸,搅拌均匀,室温放置过夜。
(4)加入5mL氯仿,剧烈振荡,静置分层。
(5)吸取氯仿层,重复步骤(3)和(4)至氯仿层颜色变浅。
(6)合并氯仿层,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干。
(7)用甲醇溶解残渣,定容至10mL,得大黄游离蒽醌提取液。
2. 大黄游离蒽醌的分离与鉴定(1)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75:25);流速:1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
(2)样品处理:取大黄游离蒽醌提取液,过0.22μm微孔滤膜,进样。
(3)数据分析:根据保留时间、峰面积等数据,对大黄游离蒽醌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黄游离蒽醌的提取通过pH梯度萃取法,从大黄中成功提取出游离蒽醌类成分。
实验结果显示,大黄中主要含有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成分。
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方法

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方法
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类成分,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酸水解:使用稀硫酸将大黄中的蒽醌苷水解成游离的蒽醌苷元。
这一步可以采用超声提取,以提高效率和使水解更加充分完全。
2. 提取游离蒽醌:利用游离的蒽醌可溶于热三氯甲烷的性质,用三氯甲烷加热回流将其提取出来。
3. 分离:采用pH梯度萃取法,根据各种蒽醌类化合物酸性的不同进行分离。
具体操作流程可以参考科研院所、大学等机构所发布的相关文献,或者请教相关化学专家,以确保提取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及分离
【实验目的】
1、能够运用回流提取法对大黄中总蒽醌类化合物进行提取
【实验原理】
大黄中含有大黄素型游离蒽醌及其苷类,本实训利用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均可溶于乙醇而提取,根据游离蒽醌及蒽醌苷在水和乙醚中溶解度的不同采用萃取方法分离。
【实验材料】
设备:圆底烧瓶、冷凝管、研钵、水浴锅、烧杯
药品:大黄粗粉,95%乙醇、乙醚
【实验步骤】
1、乙醇总提取物的制备
去大黄粗粉50g,置于500ml圆底烧瓶中,加95%乙醇以约高出生药面为度,置水浴加热回流2~3小时,趁热过滤。
滤渣再以95%乙醇热提两次,趁热抽滤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
浓缩乙醇提取液,得到乙醇总提取物。
2、总游离蒽醌的提取
将乙醇总提取物浸膏加水适量混悬,加乙醚150ml于500ml分液漏斗中萃取,充分振荡后放置,倾处醚层,再加50ml乙醚振摇,放置,倾出醚层,同法操作6次,直至乙醚液呈色较浅时为止,合并乙醚液,乙醚溶液含总游离蒽醌。
【实验装置图】【实验结论】【实验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