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少见的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中药治愈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1例

中药治愈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1例
程光宇;薛汉荣;林色奇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2004(035)011
【摘要】患者,女性,40岁,因慢性干咳2月余,于2002年4月8日就诊。
2002年1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在外经青霉素、阿奇霉素、氨茶碱、咳必清等抗炎、支气管扩张剂、止咳药治疗无效。
起病以来无呼吸困难,无发热、痰中带血、盗汗,但伴口干、咽燥。
既往病史无特殊,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8℃,P81次/分,R18次/分,BP120/85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舌暗红、苔薄白偏干,脉细弦偏涩,咽
【总页数】1页(P37)
【作者】程光宇;薛汉荣;林色奇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南昌,3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1
【相关文献】
1.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诱导痰、一氧化氮呼气试验、肺功能等特征的连续性观察 [J], 陈裕光;林雪芬;江勇;郑美梅;龙映瀚;温武金
2.探寻以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作为评估鼻息肉患者预后及治愈时间的指标的可行性
[J], 宋道亮;刘永亮;段丽华;赵慎林
3.布地奈德对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J], 吴冬霞; 曾峰
4.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J], 冯海娟
5.重组干扰素α-2b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J], 吴春美;辛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细胞检测在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作用

嗜酸 细 胞 性支 气 管 炎 ( oioh i bo cis 女 6 , 龄 2 —2 , 均 (5 5岁 。 各组 在 年 龄 E s p ic r ht , n l n i 例 年 2 8岁 平 5士1) E ) G bo 等i 18 年首先定 义的一种疾病诊 分布和性别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B 是 i n l 99 s l 于 P 0 5。 0 1 实验方法 外周血 嗜酸细胞计数用伊红染 . 2 临床上肺功能 的激发试 验及 呼气峰 流速 (E ) P F 均正 色 法 直 接 计 数 。 支 气 管 肺 泡 灌 洗 术 ( A 通 常 选 B L)
支气
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细胞检查在 E B诊 断中的作用 。方法
作为对照组 , 分别对其进行支气 管肺 泡灌洗液 嗜酸细胞检测及 血清嗜酸 细胞 检测 。结果 实验组支气管肺泡灌
洗液嗜酸细胞 比例为 (31 1.) 而对照组为( . 1 02 4 %, 2 . ̄ 1 %, 3 0 6  ̄ .3 ) 实验组 明显高于对照组 ( 2 P<O0 ) .1 。结论
断, 表现 为慢性 刺激 性 咳嗽 , 格检 查 常无异 常发现 , 体 常 。其 约 占慢 性 咳 嗽 的 1% 0 2 , 其 他慢 性 咳 择 右肺 中 叶或左 肺 舌 叶进行 , 活检 孔 注 人 2 0 2 %[1与 - 3 经 %利 多
f r B ig o i, n r a st ee s o h l ee to eu 1 o da E n ss a d s p s o i p is tc i n i s r n . u h n d n
【 yw r s B o co lelraa e ud E s o hl; o iohl rnht Ke o d 】 rn h a oa v g i; oi p i E s p icbo c is v l l f n s n i i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慢性咳嗽

病及部分无呼吸道症状的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 甚至健康人也存在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为何气 道炎症性质相同,临床上呈现不同表现或疾病的原 因尚不清楚。是否与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的严重 程度、波及范围、嗜酸粒细胞的活化状态以及其他炎 性细胞的作用有关还需进一步明确。 2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与慢性咳嗽 2.1典型哮喘典型哮喘具有嗜酸粒细胞性气道 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导致反复发 作喘息的特点。咳嗽也是哮喘的主要症状,可作为 喘息发作前的前驱症状之一,或是与喘息同时出现 的伴随症状,也可在喘息消失后持续存在[4]。部分 典型哮喘患者可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称为以咳嗽为 主的哮喘。除咳嗽症状外,患者伴有程度不等的呼 吸困难或喘息,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肺功能检查显示 主要为中心气道狭窄,与以呼吸困难为主的哮喘表 现为外周气道狭窄有所不同。经正规吸入糖皮质激 素和p:受体激动剂治疗后,典型哮喘的喘息和咳嗽 可同时得到控制。但也有部分患者喘息等症状虽消 失但仍遗留慢性咳嗽,需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 组胺药或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等抗炎 性介质药物治疗后咳嗽才能缓解[5]。提示哮喘的咳 嗽和喘息症状可由不同的机制引起,白三烯、组胺和 血栓素等炎性介质可以仅导致咳嗽而不一定与喘息 发生有关。 2.2 CVA CVA是以慢性咳嗽为惟一临床症状 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最早由Corrao等在1979 年做出描述,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CVA在西方 国家占慢性咳嗽的16%~24%[6],仅次于上气道咳 嗽综合征,占慢性咳嗽病因的第二位。而在国内, CVA常为慢性咳嗽的首位病因,占慢性咳嗽的 14%~62%[7],与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CVA为慢 性咳嗽第一位病因的状况相似[5]。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其主要特点是支气管黏膜和黏液腺细胞浸润和增生,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B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支气管镜检查和痰液分析。
首先,EB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慢性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
这些症状与其他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相似,但EB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尤其是夜间或清晨咳嗽,伴有少量白色或黄色粘液痰。
此外,EB患者在发作期间可能伴有轻度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
其次,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EB的重要手段之一。
EB患者的支气管黏膜通常呈红、肿、充血状态,可见黏膜下血管扩张、水肿和渗出。
此外,支气管镜检查还可发现支气管黏膜上有黏液腺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这些都是EB的典型表现。
最后,痰液分析是诊断EB的重要依据之一。
EB患者的痰液中通常含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其比例可达20%以上。
此外,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活性也较高,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支气管黏膜炎症反应加剧。
综上所述,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支气管镜检查和痰液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这三方面的指标,可以准确诊断EB,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希望本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浅谈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诱导 痰 嗜酸性 粒 细胞计 数 ≥ 2 . 5 % ,诱 导痰 中 嗜酸性 粒 细胞 阳离子 蛋 白含 量 明显 增多 。 支 气管 激 发试 验 阴性 ,无气 道 高反 应性 ,2 4小 时 峰值
[ J ] . 江西 中医药 , 2 0 0 4 , 1 1 .
[ 2 ] 谢建农 , 郑永宏 , 孙菊娣 , 等. 润肺止咳颗粒剂治疗 嗜酸细胞性支 气管炎 6 0 例【 J 】 . 陕西中医 , 2 0异率在正常范围, 无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可逆性试
4 治 疗
萎 常 临 萎 曼 E 反 应 无 。嗜 l l  ̄ l 酸 J J 性 粒 细 胞 性 支 气 管 炎 对 糖 皮 质 激 素 治 疗 反 应 良 好 , 但痰 或诱 导 痰细 胞学 检 查 嗜酸性 粒 细胞 f o s ) > 3 %,对 欧 性 肥 x 日必 刖佣 姒 系旧 川从 民如‘ ’
、
,
,
咳 嗽常 在鼻 炎 症状 逐 渐 缓解 后 出现 。肺 部 体格 检查 通 常无 异常 。
’ 1’ 一
…
倍 氯米松气 雾剂 疗 程 2 个月。 治疗前 后分 别记 录咳嗽症状 、
。
…
临床 . - l i - - . 5 表 e  ̄ .
曲 刑 妄 蜘
…
…
…
型者痰 量可较 多
触 试 剂 或 丝 耋 品 致 的 丙 烯 酸 盐 O 日本 g a w a 等报 道一 例 E B,系 由于应用抗 类 风
. 。
。
I J "t J ̄
湿性 关 节炎 抗 氧化 剂 布 西拉 明 所致 。与 吸 烟没 有 明确 的关
g 。 “ ’ “ I 若 …’ ‘ 。州 不 职 。 工 粒 细胞 性支气 管 炎复发 ,上 述治 疗仍 然有 效 ,可继 续应用 。
阿斯美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阿斯美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阿斯美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呼吸内科门诊收治的90例E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试验组患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阿斯美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
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1.11%)、半年复发率(15.56%)均大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33%)、半年复发率(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斯美联合布地奈德治疗EB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炎性水平,在临床治疗中有增效的作用。
关键词:阿斯美;布地奈德;支气管炎Clinical effect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budes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bronchiti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budes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bronchitis.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EB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to May 2017to May 2018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udesonide suspension was inhaled by ultrasonic atomiz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ultrasonic atomized inhalation budesonide suspension combined with aspir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10 day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91.11%) and half-year recurrence rate (15.56%)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3.33%) and half-year recurrence rate (4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 Conclusion: Asami combined with budes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EB can improve the body's immunity,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ion, and have a synergistic effect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words: Asami; budesonide; bronchitis前言: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一种以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占慢性咳嗽的10%~30%。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中过敏原作用的探讨

胞; 1 以 0例哮 喘和 1 5例健康查体者的诱 导痰 细胞 学为对照 ; 以早期周 围型肺癌 和哮喘患者 各 1 的气道黏膜免 0例 疫组化 为病理对照 。结果 2 3例 E B患者对过敏原有 阳性反应 ; B和哮喘患者诱导痰 中的细胞总数 ( C 、 E T C) 嗜酸性 粒细胞计 数( o) E s 均显著高于健康查体者 ( 0 0 ) E P< .5 ; B患者的 中性粒细胞计 数( e ) 于哮喘和健康查体 者( Nu高 P < .5 ; B和哮喘患者的 C 3C C 8MP 00 )E D 、 D 、 D 、 O阳性细胞高于肺癌对照组( 0 0 ) E P< .5 ; B患 者 MP O阳性 细胞 高于
C 以及髓过氧化物酶( P ) D, M O 的阳性细胞 , 旨在探 讨过敏原在 E B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 临床 资料
献 。所有参加试验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上 J
各组 一般 资料均具 有可 比性 。
2 研 究方法
E B患者 2 6例 ( 察 组 ) 其 中男 l 观 , 4例 、 l 女 2 例 , 龄 l 6 (0±1 ) , 程 3— 8 6± . ) 年 8— 8 4 5岁 病 4 ( 3 5 个 月 , 符合 P .Gbo 均 .G isn的诊 断标 准 ( 咳嗽 ≥2个
[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 ; 巴细胞亚群 ; 淋 支气管炎; 诱导痰
[ 中图分类号] R 522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 6 (07 2- 6 — 3 02 6X 20 )6 0 2 0 0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简称EB)是支气管和呼吸道
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受到潜在性棘手因素例如病原体或非感染性刺激物例如污染物、花粉
等的影响所导致的支气管炎的临床形式之一。
它是一种慢性而继发的炎性疾病,由病原体、机械和化学损伤诱发,伴随着支气管缠绕运动和呼吸音变化以及支气管粘膜损伤和肺功能
障碍症状。
诊断EB的常用标准有:
1. 临床表现:慢性发作的咳嗽,重复发作,持续时间为2周以上,表现为2周的较
重的急性咳嗽和1月的缓解性咳嗽期,症状表现如不论呼气期还是吸气期,咳嗽都反复发生,呼气末有明显的粗音哮鸣,或者有可听到的低沉的“rónchidi”呼气音。
2. 实验室检查:出现空气道内支气管肺泡表面受损,以及异物性细胞例如嗜酸性粒
细胞、肥大细胞、肉芽细胞增多并有eos球率升高,并出现支气管炎性病理变化,有支气
管内膜增厚,肺泡膜炎,支气管间质炎称贴壁性支气管炎,病理病变可能会伴随着艾滋病
毒或细菌感染。
3. 影像学检查:根据肺部X线胸片检查,可以出现影像学表现有阴影(尤其在发作
期间)或者支气管缠绕,也可以出现支气管肥厚和缩窄,并伴随支气管局部改变,肺实质
增厚等。
4. 支气管调查:根据活检样本的病理学检查,有可能出现肺部支气管扩张和表面潮湿,肺泡壁和支气管被膜受损等征象,尤其是在新月型毒性支气管炎诊断中,支气管表面
有蜂窝结构,深部炎症可以反映出多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的作用。
通过上述的诊断标准,我们可以准确的诊断出EB,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以减轻病情,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非少见的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陕西宝鸡读者刘某来信说:我自上个月以来经常咳嗽,现已一个多月了,不见明显好转。
大多数时候干咳,偶尔咯出白色黏痰。
天气变化,吸入灰尘或油烟时就会不停地咳嗽,十分痛苦。
曾经被诊断为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先后服用镇咳、祛痰药物、抗病毒药物和抗菌素等,均无效。
近日去市中心医院才得以明确诊断,原来是患了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疾病,是不是很少见?
答刘某读者: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并不少见。
国外医学文献报告,在慢性咳嗽的成年患者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占到10%~20%,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
国内研究表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慢性咳嗽占到全部慢性咳嗽病例的18%~22%。
但是,由于它是在近二十多年才被命名与定义的新疾病,尚缺乏可靠的诊断依据,主要采用排除法来诊断,比较困难,故而人们对此了解不够,认识不足。
一般认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具有以下几个临床特点。
①慢性咳嗽,以干咳为主,在晨咳时可有
少量白色黏痰,但无喘息和呼吸困难;②肺功能和支气管检查无异常,也无呼吸道高反应性的证据;③痰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④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良好。
因此,当成年人出现慢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许黏痰,无明显肺部体征,X线检查无异常,按慢性咳嗽常规治疗效果差时,应考虑到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检查血液嗜酸粒细胞,以明确诊断。
一旦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成立,治疗药物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医生建议用布地奈德,每日2次吸入治疗,疗程4~6周,大多数病例可获治愈效果。
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主任医师魏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