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16)
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教案2004-7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1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3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4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5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6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7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8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9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10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11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12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第 13,14 次数授课时间第一学年下学期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进程:细菌性痢疾、伤寒1.5学时
阿米巴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1.5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标本和切片观察、幻灯片示教、病案分析
实施情况:
按教学计划完成。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伤寒(typhoid fever)
1病因与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粪-口途径
(1)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多
(2)肝脏:汇管区-管道型肝硬化(干线型)
(3)脾:
(4)肺:
(5)其他:
五、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
1病因及感染途径
华支睾吸虫经口途径
2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寄生于肝内胆管
(1)肝内胆管扩张
(2)胆囊
(3)胰腺
•
•
•
•
•
•
•
•
•
•
多媒体(分钟)
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2)慢性
病程超过2月新旧病灶共存
(3)中毒型
三、阿米巴病(amoebiasis)
1概述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感染热带多
2肠阿米巴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滋养体是致病阶段
(2)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病变部位:盲肠、升结肠
急性期病变:烧瓶状溃疡
果酱样大便
慢性期病变:阿米巴肿
3肠外阿米巴病
(1)阿米巴肝脓肿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第次数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学科
病理学
年级
2001
专业、层次
生物工程及检验系(本科)
教师
职称
副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36)

(三)胰岛素分泌的调节10 Nhomakorabea钟人卫出版社《生理学》第六版
参考书《人体生理学》七年制姚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降钙素的分泌调节;盐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
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掌握: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降钙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 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下丘脑 垂体一甲状腺轴的活动及其调节,自身调节。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一')下丘脑一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
(二)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三)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四)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1.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第_26_次课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学科
m二 理 生学
年
级
04
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师
陈笛
职 称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学2学时
时
课程(章、节)
第^一早
第三节甲状腺的内分泌 第四节 甲状旁与调钙、
磷代谢的激素腺 第五节肾上腺的内分泌 第六节胰岛的内分泌
基本教材或主 要参考书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
实施情况:
学生较易掌握、理解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10)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
实施情况:
学生掌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一)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1.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2.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
(二)心脏传导系统各部位的自律性及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第10次课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学科
生理学
年级
04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师
陆杰
职称
教授
授课方式(大、小班)
大班
学时
2学时
课程(章、节)
第四章
第二节心脏的生物电现象及节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第三节血管生理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人卫出版社《生理学》第六版
参考书《人体生理学》七年制姚泰
2.分配血管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5.交换血管
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7.容量血管
2)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1.泊肃叶定律
Hale Waihona Puke 25分钟25分钟15分钟
15分钟
6.兴奋在心脏各部位出现的时间及影响传导的因素
7.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
(1)结构因素
(2)生理因素
1)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
2)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
四、体表心电图
(一)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二)心肌动作电位和心电图的关系
第三节血管生理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27)

1.气传导
2.骨传导
以上两种传导的途径
4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掌握1、视网膜的感光机能。二元论学说。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2、视锥系统的感光换能和色觉,三原色学说。
3.中耳的功能。
了解:1、视敏度和视野,明适应与暗适应。
2、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视网膜的感光机能: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特征,二元学说。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锥系统的感光换能和色觉,三原色学说。
2、听觉器官。中耳的功法:2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
实施情况:
学生较难掌握、理解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的异同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一)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二)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和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四、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三原色学说
概念
内容
实验依据
六、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一)暗适应和明适应
(二)视野
基本概念
分布特点
意义
(三)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第三节耳的听觉功能
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二、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二)中耳的功能
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第27次课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学科
生理学
年级
04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多亚基蛋白才具有的结构。
第三节蛋白质结构Biblioteka 功能的关系一、一级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一级结构是基础,只要一级结构完整,蛋白可以折叠为正确的构象,具有功能。
二、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由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为例阐述。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
一、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两性电离,胶体性质,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什么是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
1.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物质代谢与调节
3.基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
三、生物化学与其他医学的关系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元素组成:含氮量固定→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二、氨基酸
分类及理化性质,等电点,紫外吸收,茚三酮反应。
三、肽
肽的概念和肽键
四、蛋白质的分类
第二节蛋白质的的分子结构
一、一级结构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二、二级结构
螺旋转角折叠无规卷曲。
三、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
酶(enzyme)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及多功能酶的概念。
二、酶的分子组成
单纯酶;结合酶;辅助因子可分为辅基和辅酶。
三、酶的活性中心
第二节酶催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一、反应特点:高效率、高特异性、可调节性
二、反应机制:酶-底物复合物,邻近效应、多元催化、表面效应
重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实施情况
按照教学计划,顺利实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重庆医科大学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炎症的概述
一、 炎症的概念(conception of inflammation)
(一) 定义: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活体组织 △ 血管系统
(二)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增生
2)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①轴突反射(暂时)
(细动脉→毛细血管) ②化学介质(Histamin, 5-HT, PG)(主要、(发红、发热) 持久)
3)血流速度减慢、血流停滞 炎症介质:通透性↑→血浆外渗、
血流浓缩、粘性↑
(二)血管通透性增加 (increased permeability of the vessel)
临床:脓液稀薄,脓液易吸收
组织坏死少,愈后不留疤痕
部位(疏松组织):皮肤,肌肉,阑尾
(3)表面化脓和积脓(surface suppuration and empyema)
表面化脓(surface suppuration)——发生于浆膜或粘膜组织的表浅的化脓性炎症。中性白细胞主要向表面渗出,深部组织没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概念:炎性增生→境界清、瘤样肿块
部位:眼眶、肺
(四)、肉芽肿性炎症(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熟悉急性炎症的发病机制。
熟悉炎症介质的类型、作用。
重点: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渗出的机制及意义
急性炎症的形态学类型
慢性炎症的形态学变化
难点:
液体渗出的机制
炎症细胞游出的过程及机制
炎症介质的类型及作用机制
大体进程与教学手段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34)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六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反
60分钟
应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2.紧张性支配
3.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二、本能仃为和情绪反应的神经调节
教学目的与要求的神经调节 人类的条件反射。
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征
条件反射的产生及活动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和机能特点。
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2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
实施情况:
学生较难掌握、理解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学科
生理
学
年
级
04
级
专业、层次
临床医学本科
教师
陈笛
职 称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学2学时
时
课程(章、节)
第十章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 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 情绪反应的调节
基本教材或主 要参考书
人卫出版社《生理学》第六版
参考书《人体生理学》七年制姚泰
第七节脑的高级功能
20分钟
―、学习与记忆
(二)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1.建立经典条件反射所需的基本条件
2•经典条件反射的消退
3•人类的条件反射
4•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第16次课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掌握肺通气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肺通气的阻力: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肺表面张力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容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
肺容量: 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活量、用力呼气量、肺总量。
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和最大通气量;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2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
实施情况:
学生掌握、理解有一定难度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