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步行训练-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46页

合集下载

【精品】步行功能训练02

【精品】步行功能训练02
减重步行训练—-组成
减重步行训练系统:
减重悬吊系统
步行系统
减重步行训练--操作程序
常规操作和常用治疗参数
①减重程度:一般减重不超过体重的30%~40%。
②减重步行速度:因平板的起始速度不同,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接近正常的步速训练中枢性损伤患者。
③训练时间:30~60min/次,或根据患者情况分节进行。
可穿戴式机器人:
上肢外置装置
下肢外置装置
㈤室内步行训练
⒈平行杠内训练
⒉助行器步行训练
⒊腋拐步行训练
⒋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
⒌驱动轮椅训练
室内步行训练—注意事项
⑴行走训练时,注意安全。
⑵正确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
⑶要根据患者的身高和手臂长度,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合的助行架、腋拐或手杖。
⑷当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50%时,不宜使用单腋拐;患侧下肢支撑力<体重的90%时,不宜使用手杖;双下肢支撑力总和<体重的100%时,不宜使用助行架。
6。感觉训练
7。疼痛的处理
步行分解训练
1.单腿负重
2.靠墙伸髋→离墙站立
3.患腿上下台阶
4.患腿支撑伸髋站立,健腿跨越障碍
5.靠墙伸髋踏步
6。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减重步行训练--机制
在人的腰骶部脊髓中存在一个类似的中
心型发生器(centralpattern
generatorCPG),能控制感觉相关的
运动环路。
②躯干肌肌力训练如半桥运动等
③强化步行分解训练
④靠墙蹲马步训练
⑤退上退下台阶训练及侧方上下台阶训练
⑥膝关节屈伸控制性训练等
足下垂步态矫治方法
①胫前肌肌力训练
②踝足矫形器(AFO)使用

步行功能训练30132PPT课件

步行功能训练30132PPT课件
步行功能训练
蓝海之略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李晓亚
最新课件
1
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步行训练基本条件 步行训练 步行能力训练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最新课件
2
第一节 概述
1.自然步态: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体, 交替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 步态。
2.基本要素: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步频、 足角;躯干平衡稳定;降低能量消耗 及省力等。
随着临床发展的需要,现代康复生物工 程学迅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悬吊 治疗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康复机器人也 已介入临床,成为当今国际上的又一大研 究热点。
最新课件
32
减重步行训练
最新课件
33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作用
⑴使患者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减少步 行中下肢相关肌群的收缩负荷;
⑵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 ⑶减重状态下可以调节下肢的肌肉张力,输
最新课件
17
测量法-检测程序
①在受试者足底涂上白色粉末; ②受试者在行走若干步后,从一侧足跟着地时开始
计时;走完全程后于同一侧足跟着地时停止计时; ③记录及计算平均步行周期时间; ④测量行走距离、左右步长、跨步长、步宽; ⑤判断步态是否对称; ⑥计算步频、步行速度。
最新课件
18
测量法--结果判定
最新课件
11
观察法--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判断步态障碍的基础。 体检的重点在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肌 力和肌张力、关节活动度、感觉(触觉/ 痛觉/本体感觉)、压痛、肿胀、皮肤状 况(溃疡/颜色)等。
最新课件
12
观察法-步态观察
• 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观察包括前面 观、侧面观和后面观。需要注意全身姿势和步态,包括步 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 、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助装置(矫形器 、助行器)的作用等。

减重步行训练(定稿)课件

减重步行训练(定稿)课件

8
悬吊系统(悬吊带)
• 特制的减重吊带作用于患者,提供减重和保护。悬 吊带的着力点一般在腰部和会阴部(如图),不宜 在腋下或大腿。
减重步行训练(定稿)
11
不同的减重训练装置
减重步行训练(定稿)
)
(
减 重 步 态 训 练 架 气 压 调 控
12
六、训练方法
• 开始训练时,1名治疗师坐在患者的偏瘫 侧,在摆动期脚触地时训练患侧以足跟接 触地面。在摆动中期,防止膝过伸,促进 对称步幅和支撑期的出现。
• 减重可逐渐下降,使下肢负荷达到可能支
撑的最大重量。
减重步行训练(定稿)
13
七、常规操作
• 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悬挂减重训练目 的、过程和配合事项。
• 检查悬挂减重机的升降装置,确认处 于正常状态。如果使用活动平板训练, 必须使平板速度处于最慢(最好为静 止状态)。
• 确定悬吊带无损伤,各连接部件无松 动或损伤给患者佩带悬吊带,注意所 有连接部位牢靠。
• 随着康复技术的发展,1986年有学者提出了减重支持 系统,使减重支持治疗更加多样化。
• 而将减重训练用于神经瘫痪患者的新热潮始于1989年 加拿大学者的报道,他们发现痉挛性瘫痪者进行40% PWS活动平板训练后,平衡功能、步行速度和步行耐 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减重步 行训练技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者,以免发生关节损伤。
减重步行训练(定稿)
6
五、减重训练装置
• 减重训练装置由TM和悬吊减 重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 TM多为康复专用电动跑步机 (即活动平板),速度调节范 围较大,尤其是低速,可低至 0.01m/s,以适应患者的步 行要求。
• 悬吊系统多为一个过头的钢架 悬吊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架、 减重控制台、电动升降杆、减 重吊带几个部分。

减肥运动处方范例3篇作文

减肥运动处方范例3篇作文

减肥运动处方范例3篇作文大多数肥胖患者减肥失败,不是因为不知道正确的减肥途径,而是因为减肥过程大多枯燥乏味,使得减肥者后劲不足。

下面店铺整理了减肥运动处方范例3篇,供你参考。

减肥运动处方范文篇一减肥的运动处方性别:男年龄:20岁职业:学生体育爱好:篮球健康检查:良好,身高1.75m,体重80kg,体脂中度超重,病史——无运动负荷测定:台阶实验,安静脉搏70次/min,血压75/115mmHg,肺活量3100ml,体能测定:力量——仰卧起坐35个/min,耐力——800m 跑300s,体质评定:健康状况,良;体重过重,心肺功能稍差,以此,制定一个月减肥2斤的运动处方:运动目的: ( 1) 减肥两斤; ( 2) 保持、增长体力; ( 3) 预防肥胖并发症。

运动项目:(1)羽毛球、健身跑、健美操、篮球等;( 2) 有氧运动: 慢跑、远足、自行车、游泳等(任选一项); ( 3) 肌力锻炼: 仰制肉中的甘油三酯。

运动中, 游离脂肪酸被氧化而达到清除的目的。

尤其是运动时, 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胰岛素分泌减少, 从而使脂肪的分解、脂肪酸的摄取及动用加快; 同时, 运动时肌肉消耗血中葡萄糖增多, 脂肪合成减少, 结果使体脂下降, 达到减肥的目的, 同时可改善血脂代谢, 从而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运动还可改善心肺功能, 提高体力, 增进免疫力。

运动项目应包括有氧运动和肌力练习。

有氧运动采用大肌肉群参与的项目, 如医疗步行、慢跑、游泳、自行车等。

近年来, 国外提倡水中运动, 认为水中运动是减肥和康复医疗中最有前途的一种运动。

因水中运动可使关节负担减轻、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 水的静压力作用于体表) , 同时, 在水中运动体仰卧起坐、拉力器。

运动强度: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来表示大小。

测量运动强度的简单办法是:测量运动后10s脉搏X 6,就是lmin的运动强度。

关于健步走对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关于健步走对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关于健步走对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作者:张玲来源:《体育风尚》2018年第03期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100名肥胖大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健步走锻炼,观察健步走对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健步走对心率、肺活量、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关键词: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原因在于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是以电脑和手机为主,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同时,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饮食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导致人群逐渐肥胖化。

大学生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

肥胖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肥胖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外形及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容易引起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而缺乏运动是导致大学生肥胖的原因之一[1]。

健步走是一项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讲究姿势、速度和时间的一项步行运动,它行走的速度和运动量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

突出的特点是方法易于掌握,不易发生运动伤害;不受年龄、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锻炼[2]。

一、实验对象与实验方法(一)实验对象本研究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选取100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男生50名,女生50名)。

(二)实验方法进行为期10周的健步走锻炼,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时间为1小时。

10周后对学生进行常规检查。

(三)实验指标机能指标:心率、肺活量。

身体素质: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米跑/1000米跑。

二、研究结果(一)健步走前后机能指标的变化受试者进行健步走10周后,心率有下降的趋势,肺活量有提高的趋势。

(见表1)(二)健步走前后身体素质的变化受试者进行健步走10周后,女子800米跑、男子1000米跑用时时间呈现下降趋势,女子仰卧起坐、男子引体向上的次数呈上升趋势。

减重步行训练—康复科资料

减重步行训练—康复科资料

理论基础 现代BWSTT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脊髓损伤的猫动物模型的步行训练。目前
较为认可的理论是“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patterngenerator, CPG)学说。1985年FinchL等.在电动跑台上对脊髓横断猫后腿减重后 被动迈步的试验中,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使猫重新获得运动能力, 并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其运动能力的恢复与脊髓非完全损伤尚存在特 定节段感觉输入机制有关。这种踏板运动有赖于特定的节段感觉传人, 类似于人类腰骶运动区的中枢模式发生器.
❖ 病人穿戴改良的降落伞吊带应满足穿脱方便、可靠、舒适等要求,悬吊固 定带要适当,不能诱发患者痉挛。着力点应在臀部和肋下,要能允许上下 肢自由活动,在减重训练过程中随减重系统牵引力而出现的向上滑动应尽 量少,避免压迫腋下的臂丛神经。男性患者特别注意吊带不能压迫睾丸。
❖ 让患者站在训练场地或活动平板上,保持身体稳定2~3 min,使患者适 应直立体位后开始随系统增加速度。训练结束后,让患者坐下,解除悬 吊带,休息3~5 min,完成治疗全过程。
❖ 慎用于下肢主动收缩肌力小于2级,没有配置 矫形器者,以免发生关节损伤。
器械及操作要求
❖ 减重装置必须安全可靠,为防止患者跌倒,保证安全,应能承受患者体重 的150%——300%。
❖ 减重系统应允许患者重心上下移动,同时又不影响患者的直立姿势,允许 的上下位移应为5.5cm左右。
❖ 减重系统所产生的拉力应便于调节,悬吊装置最好与固定架有两点相连, 以避免患者身体扭转,两点间隔最少50cm。
减重步态训练的评估
一、步行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FAC) 二、步行速度 :5min行走的米数所计算出步行速度 三、行走距离:连续快速行走5min所走的距离 四、步态能量消耗:5min内行走的耗氧量 五、平衡功能测定:Berg平衡量表

减肥的运动处方.doc

减肥的运动处方.doc

减肥的运动处方(1)肥胖儿童的运动处方:1.运动项目:宜用以移动身体为主的运动项目,如长跑、散步游泳、踢球、跳绳、接力跑,骑自行车和娱乐性比赛。

有条件者可在室内的跑步器或活动平板上锻炼。

2.运动强度:肥胖儿童由于自身的体重大、心肺功能差,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以心率为标准,运动时应达到个人最高心率的60-70%,开始运动时心率可稍低些,如100-110次/分;以耗氧量为指标,一般应取个人最大耗氧量的50-60%作为有氧运动强度。

3.运动频率:对肥胖儿进行运动减肥,一是要减掉现在体内的脂肪;二是要培养其长期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以致成年后达到理想的体重。

适当的运动频率可使肥胖儿不至于对运动产生厌恶或害怕的心理而中止运动,一般每周锻炼3-4次为宜。

4.运动时间:根据肥胖儿的肥胖程度,预期减肥要求,以及可随的运动强度和频率,来安排运动的持续时间,从数月至数年不等。

每次运动的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

运动前应有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应有5-10分钟的整理活动。

此外,选择运动时机也很重要,由于机体的生物节律周期性变化,参加同样的运动,下午与晚间比上午多消耗20%的能量,故而晚餐前2小时进行运动锻炼比其它时间更能有效地减少脂肪。

(2)青年肥胖者的运动处方:青年肥胖者相对于儿童和中老年肥胖者来说,体力好、对疲劳的耐受性强,因此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可适当加大。

1.运动项目:长跑、步行、游泳、划船、爬山等,也可练习有氧体操,如健美操、迪斯科,和球类运动等。

2.运动强度:一般运动强度可达本人最大吸氧量的60-70%,或最高心率的70-80%。

3.运动频率:由于青年肥胖者多有减肥的主观愿望,自觉性较强,为提高减肥效果,运动频率可适当增大,一般每周锻炼4-5次为宜。

4.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持续时间可视减肥要求而定。

晚饭前两小时运动最佳。

(3)中老年减肥运动处方:由于年龄增大,中老年人的各器官机能相对衰退,肥胖者更是如此,特别是有些中老年肥胖者往往伴有不同的合并症,故而在制定中老年运动处方时更要注意安全性。

肥胖症运动处方ppt课件

肥胖症运动处方ppt课件
1000-2000。 • 6.形成新的饮食习惯,方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运动强度
ACSM提出的运动强度为40/50-70%最大的摄氧量。 在运动中将心率维持在最高心率的60~70%即120-30次/分。
持续时间
一般每次40-60min,或者每天运动两次,每次20-30min。 注意至少在30分钟以上,一个小时以上会更好。动用了脂肪
53
科学补水方法(3) • 补水时含糖量不宜过高,因为糖的浓度越高,饮料在胃
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这就影响了水分及时进入体内。夏 天饮料的糖浓度不宜超过5%,最好是2.5%。在寒冷环境 时,糖浓度可增加到5~15%,这可使饮料通过胃较慢、较 稳定地供给机体水分和糖,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
50
失水生理机制 主要机制是血容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机体在运动时需要充分的血容量,一方面是要加强对肌肉组织
的血液供应,以保证其物质代谢的进行;另一方面是运动时机 体产生大量的热,需要血液将多余的热带到体表散发,以维持 正常体温。 当血容量减少时,就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方面的要求,从而导 致机能下降,主要体征是心率加快、体温升高。
31
但从医学、保健学的角度 清晨锻炼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为什么?!
32
主要原因 夜间植物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清晨阳光初露,植物的光
合作用刚刚开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仍然较高,如果 将锻炼的时间前移,则效果更差。 如果锻炼者生活在大中城市,还得考虑空气污染问题,清 晨大气的活动相对静止,各种废气(生活用气、工业用气) 不易消散,是一天中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时段。
这种认识对吗?
44
水的生理作用(1) 水是组成机体的重要成分,水占成人体重的50~70%,儿童可 占80%以上。其中血液含水90%,肌肉含水70%,骨骼含水22% 等;水参与物质代谢过程;水是良好的溶剂,食物的消化、 吸收、运输、生物氧化以及排泄都需要水;水参与体温调节, 水的比热大,在体内使体温容易保持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减重步行训练-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